CN105288551A - 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88551A CN105288551A CN201510807294.3A CN201510807294A CN105288551A CN 105288551 A CN105288551 A CN 105288551A CN 201510807294 A CN201510807294 A CN 201510807294A CN 105288551 A CN105288551 A CN 1052885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ms
- radix
- rhizoma
- caulis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30-5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20-4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0-20g,炙甘草10-20g。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体虚,强血脉,静心止痛去风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制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风邪侵体而致风邪中人,以春甲乙得之,为肝风。以夏丙丁得之,为心风。以季夏戊己得之,为脾风。以秋庚辛得之,为肺风。以冬壬癸得之,为肾风。若中其五脏六腑之俞,则应各随其证而治之。现有技术中,对与风邪入体,均用祛风祛邪方,导致治疗效果差。
以心脏中风而言。风邪中于心所致的病症。亦称心中风。多为体虚之人,腠理疏泄,风邪外伤,搏于血脉,而入于心经。症见心神颠倒,言语謇涩,舌强口干,面赤头痛,翕翕发热,胸背拘急,手心热盛,但多偃卧,不得倾侧,忪悸汗出,恍惚不安(见《太平圣惠方·治心脏中风诸方》)。
论曰心中风之状:多汗恶风、焦躁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快。诊在口,其色赤。夫心受风,风盛则生热,热盛则汗不止,心之液为汗故也,汗多则腠理疏,疏则真邪相搏,极则唇焦内躁多怒。心之声为言,病甚则言不快,心气通于舌故也。患者胸背闷痛,惊怖小腹微痛,寒热心烦闷,色变青黄赤白,胸背拘急,不可倾侧,面赤头痛,发热,不能安卧。
鉴于这种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体虚,强血脉,静心止痛去风热的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现有技术为基础,提供一种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体虚,强血脉,静心止痛去风热的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30-5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20-4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0-20g,炙甘草10-20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30-4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20-3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0-15g,炙甘草10-15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40-5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30-4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5-20g,炙甘草15-20g。
制备时: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0。冲得水溶液,每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以清心泻火的对药竹叶、石膏,和营补血的对药熟地、当归为君药,以养心安神的首乌藤,祛风解表的荆芥,去风热的桑叶,清热静心除烦的栀子,益气的刺五加,温里调气的干姜,泻热行气的乌药,补血的白芍为臣药;以清热解毒的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以清心安神的丹参,以祛风止痛的川芎,祛风通络的天麻、地龙为佐药,以炙甘草为使药。
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体虚,强血脉,静心止痛去风热,治疗风邪入心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30-5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20-4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0-20g,炙甘草10-20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30-4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20-3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0-15g,炙甘草10-15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40-5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30-4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5-20g,炙甘草15-20g。
制备时: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0。冲得水溶液,每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
比较试验:
选择60只小鼠,采用饥饱失常法,连续7天后,体力渐渐虚弱。接着鼠笼内模拟盛夏湿热环境,以热风吹之,每小时吹风20分钟,再3天后,小鼠翕翕发热,胸背拘急,体温升高,多偃卧,动辙惊悸,汗出,闻声响恍惚奔逃且不辨方向,心脏中风模型成。
将60只小鼠分为两组,每组30只,一组喂食本发明: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5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4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20g,炙甘草2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使用,每次喂食5g药粉,一日三次。
第二组喂食:喂食现有技术中的定神琥珀丸方:琥珀(捣研)真珠(捣研末)牛黄(研)铁粉(研)天竺黄(捣研)龙齿(研各一两)腻粉(研)犀角(镑)甘草(炙锉)露蜂房(微炙)龙胆升麻麦门冬(去心焙)丹砂(母(焙)天门冬(去心焙)分)干蝎(酒炒一两半)麝香(研同研断星),每次喂食5g,一日三次。
20天后比较如下:
组别 | 痊愈 | 痊愈者症状 | 有效率 |
第一组 | 24 | 体温如常,毛色恢复,睡眠正常趴卧, | 80% |
第二组 | 12 | 体温如常,毛色恢复,睡眠正常趴卧, | 40% |
具体例子1
方某,57岁,男,夏季受风邪侵体,虚寒寒颤,心惊掣悸,语声混浊,口冒昧好笑,忪悸汗出,恍惚不安,遇事易怒,受惊小腹微痛,时常心烦闷,舌色变青黄赤白,胸背拘急,不可倾侧,面赤头痛,发热,不能安卧。
使用本发明: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5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4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20g,炙甘草2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8。冲得水溶液,每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7个疗程,体健如常。
具体例子2
孙某,61岁,男,夏季受风邪侵体,虚烦,目旋眩,恍惚不定,翕翕发热,胸背拘急,手心热盛,但多偃卧,不得倾侧,忪悸汗出,恍惚不安,遇事易怒,受惊小腹微痛,时常心烦闷,胸背拘急,不可倾侧,面赤头痛,发热,不能安卧。
使用本发明: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4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3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0g,炙甘草1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5。冲得水溶液,每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体健如常。
具体例子3
范某,55岁,女,夏季受风邪侵体,精神昏昧,烦热多汗,口干面赤,惊悸头痛,胸背拘急,手心热盛,但多偃卧,不得倾侧,忪悸汗出,恍惚不安,遇事易怒,受惊小腹微痛,时常心烦闷,舌色变青黄赤白,胸背拘急,不可倾侧,面赤头痛,发热,不能安卧。
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3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2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0g,炙甘草1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20。冲得水溶液,每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体健如常。
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NIH小鼠12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给药本发明具体例子1的中药组合物(浓度为6.28g生药/ml,最高浓度)的给药组1和给药本发明具体例子2(浓度为6.28g生药/ml,最高浓度)的中药组合物的给药组2,实验前禁食12小时。给药组1和给药组2分别将本发明的具体例子1和具体例子2制备的中药粉末溶解在水中对小鼠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1.4g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治疗效果比较:
在4所医院筛选120例患者,试验之前1周,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人。
第一组使用本发明例子1的药物。
第二组使用本发明现有技术中的定神琥珀丸方。
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使用本品后,各项指标回复正常;有效:服用和使用本品后,不适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使用本品后,不适症状无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组别 | 病例数 | 有效人数 | 治愈人数 | 无效人数 | 复发人数 | 治愈率 | 总有效率 |
第一组 | 60 | 51 | 48 | 9 | 3 | 80% | 85% |
第二组 | 60 | 30 | 24 | 30 | 6 | 40% | 50% |
本发明以清心泻火的对药竹叶、石膏,和营补血的对药熟地、当归为君药,以养心安神的首乌藤,祛风解表的荆芥,去风热的桑叶,清热静心除烦的栀子,益气的刺五加,温里调气的干姜,泻热行气的乌药,补血的白芍为臣药;以清热解毒的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以清心安神的丹参,以祛风止痛的川芎,祛风通络的天麻、地龙为佐药,以炙甘草为使药。
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体虚,强血脉,静心止痛去风热,治疗风邪入心效果显著。
Claims (3)
1.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30-5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20-4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0-20g,炙甘草10-2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30-4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20-3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0-15g,炙甘草10-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竹叶、石膏、熟地、当归各40-50g,首乌藤、荆芥、桑叶、栀子、刺五加、干姜、乌药、白芍各30-40g,蒲公英、土茯苓、地锦草、红藤、丹参、川芎、天麻、地龙各15-20g,炙甘草15-20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07294.3A CN105288551A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07294.3A CN105288551A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88551A true CN105288551A (zh) | 2016-02-03 |
Family
ID=55186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07294.3A Pending CN105288551A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88551A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53A (zh) * | 1994-04-04 | 1995-10-18 | 赵步长 | 用于治疗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含该药物组合物的药帽 |
JP2003000153A (ja) * | 2001-06-22 | 2003-01-07 | Suetsuna Yoko | ワカメの酵素分解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
-
2015
- 2015-11-23 CN CN201510807294.3A patent/CN10528855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53A (zh) * | 1994-04-04 | 1995-10-18 | 赵步长 | 用于治疗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含该药物组合物的药帽 |
JP2003000153A (ja) * | 2001-06-22 | 2003-01-07 | Suetsuna Yoko | ワカメの酵素分解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张艳等: "《中医新病症治录》", 31 March 2009,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陈仁寿等: "《台北故宫珍藏版中医手抄孤本丛书.壹》", 31 January 2014,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22591A (zh) | 强力提高免疫力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61997A (zh) | 一种具有驻颜功效的药艾条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 |
CN102512617B (zh) |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制剂 | |
CN105126045A (zh) |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740583A (zh) | 一种用于缓解克罗恩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12899A (zh) | 一种用于缓解红斑性肢痛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88152A (zh) | 一种治疗产后抑郁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23532A (zh) | 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06916A (zh) | 一种产后护理用中药 | |
CN105288551A (zh) | 一种治疗风邪入心的心脏中风用组合物 | |
CN104721802A (zh) | 一种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35829A (zh) | 一种治疗自汗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343599A (zh) | 一种风邪入侵心脏而致心中风的治疗药物组合物 | |
CN105343820A (zh) | 一种用于心脏中风的治疗药物 | |
CN105288289A (zh) | 一种治疗肺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943943A (zh) | 一种改善睡眠促消化的铁皮石斛足浴包 | |
CN105327310A (zh) | 一种治疗心脏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079319A (zh)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剂 | |
CN105816724A (zh) | 一种治疗女性性欲亢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922595A (zh) | 一种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61193A (zh) | 一种治疗肝脓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11471A (zh) | 一种风邪入肺而致肺中风的治疗药物组合物 | |
CN105287878A (zh) | 一种用于肝中风的治疗组合物 | |
CN105343517A (zh) | 一种用于肺中风的治疗药物 | |
CN105343706A (zh) | 一种治疗风邪入侵肺部导致肺中风的药物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