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4100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4100A
CN105284100A CN201580000264.XA CN201580000264A CN105284100A CN 105284100 A CN105284100 A CN 105284100A CN 201580000264 A CN201580000264 A CN 201580000264A CN 105284100 A CN105284100 A CN 105284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plate
component
framework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02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4100B (zh
Inventor
光井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
Mitsubishi Steel KK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Steel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Steel KK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Steel KK
Publication of CN105284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4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4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4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04N23/5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bein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5Pivotal connections with at least a pair of arms pivoting relatively to at least one other arm, all arms being mounted on one p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0Arrangements for 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使所述第二框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进行相对开闭的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具有:被配设在所述第一框体上的支架;能够旋转地轴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底座板;被配设在所述第二框体上并能够移动地被配设在所述底座板上的移动板,该移动板在与所述底座板重叠的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底座板突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相对于所述底座板向所述突出的方向,对所述移动板施力的施力部;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的移动限制机构,在所述底座板位于闭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卡合,来限制所述底座板相对于所述支架的移动以及所述移动板相对于所述底座板的移动;在所述底座板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时,随着该移动对所述移动板施力以使该移动板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移动施力机构。在所述第一框体或所述第二框体的任一方一体设置所述第一部件。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对第一框体以及第二框体进行开闭的开闭装置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历来的数字照相机、摄像机、便携式电话机等电子装置,已实现了将用于确认拍摄的图像的液晶显示器等组装在装置本体中的结构。另外,为了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液晶显示器,还开发出显示部可相对于装置本体移动的结构的电子装置。
这种电子装置,其显示部通常被收容在装置本体的背面,并能够在该收容状态下目视确认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但是,根据拍摄位置等拍摄条件,在显示部被收容的状态下有时会出现无法目视确认到液晶显示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使显示部从装置本体移动,从而在如上所述的拍摄条件下,也能够目视确认显示部。
但是近年来,数字照相机等电子装置还被用于进行自身拍摄(所谓的自拍)。这种情况下,若显示部被收容在装置本体的背面,位于装置本体前方的拍摄者就无法目视确认显示器。对此,已开发出当拍摄者位于装置本体前方时,可将显示部移动至能够目视确认液晶显示器的位置的电子装置(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6-1389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由于配设有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部具有较大的厚度,因此,
在仅能使显示部以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装置本体进行旋转的结构中,随着旋转,显示部与装置本体的靠近旋转轴侧的角部会彼此发生碰触。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其总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改良而有利的电子装置。
本发明更为详细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稳定进行开闭动作的电子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使所述第二框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进行相对开闭,所述开闭装置具有:支架,被配设在所述第一框体上;底座板,能够旋转地轴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移动板,被配设在所述第二框体上且能够移动地被配设在所述底座板上,该移动板在与所述底座板重叠的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底座板突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施力部,相对于所述底座板向所述突出的方向,对所述移动板施力;移动限制机构,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在所述底座板位于闭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卡合,来限制所述底座板相对于所述支架的移动以及所述移动板相对于所述底座板的移动;移动施力机构,在所述底座板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时,随着该移动对所述移动板施力以使之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在所述第一框体或所述第二框体的任一方,一体设置所述第一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装载有开闭装置的电子装置稳定进行开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3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设有的开闭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1)。
图3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设有的开闭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2)。
图3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设有的开闭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3)。
图3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设有的开闭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4)。
图3E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设有的开闭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5)。
图4A是用于说明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1)。
图4B是用于说明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2)。
图4C是用于说明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3)。
图4D是用于说明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4)。
图4E是用于说明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5)。
图4F是用于说明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图(其6)。
图5A是表示卡合销与凸轮部卡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B是表示卡合销与凸轮部的卡合被解除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电子装置
2装置本体
3显示部
4显示部收容部
5液晶显示器
10开闭装置
11L、11R支架
20底座板
21底座本体部
30滑动板
31滑动本体部
35销安装部
40弹簧
50L、50R铰链机构
51L、51R铰链销
60凸轮部
61凸轮本体部
62卡合凹部
63倾斜面
70卡合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非限定性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应说明的是,在全部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相应的部件或零件,赋予相同或相应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另外,若无特别指明,附图的目的并非是表示部件或零件之间的相对比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下述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决定具体的尺寸。
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为示例说明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所有特征及其组合并非定能体现发明的本质所在。
图1以及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的图。图1是电子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卸下显示部3的状态下的电子装置1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装置1,以数字照相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应用并不限定于数字照相机,可广泛应用于摄像机、便携式电话机等相对于装置本体2具有可动部(例如,显示部3)的电子装置。
电子装置1具有装置本体2、显示部3、以及相对于装置本体2以能够开闭(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显示部3的开闭装置10。
装置本体2为树脂成型,在其背面侧具有开关6等,并安装有显示部3。另外,在装置本体2的正面侧,设有用于进行拍摄的摄像透镜等(未图示)。并且,在装置本体2的内部,配设有用于进行拍摄处理的各种电子部件。
显示部3为树脂成型,并与液晶显示器5一体组装的结构。通过拍摄透镜获取的图像,被显示在设于显示部3的液晶显示器5。由此,拍摄者能够通过该液晶显示器5确认所要拍摄的画面。
该显示部3在进行一般的拍摄时,被收容在装置本体2的显示部收容部4内。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显示部3被收容在显示部收容部4内的状态称为闭状态。
近年来,由于电子装置被用于进行自身拍摄(所谓的自拍),电子装置1的结构也在随之相应而变。具体是,显示部3是一个可通过开闭装置10相对于装置本体2沿图中A1、A2方向移动(旋转)的结构。
图4F表示显示部3相对于装置本体2打开的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显示部3打开的状态称为开状态。
在该开状态下,被设在装置本体2上的摄像透镜以及液晶显示器5均成为位于正面侧的状态。因此,在进行所谓的自拍时,拍摄者能够一边通过液晶显示器5确认自己,一边进行拍摄。
其次,对被设在电子装置1上的开闭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开闭装置10具有支架11L与11R、底座板20、滑动板30、弹簧40、铰链机构50L与50R、凸轮部60、卡合销70等。
在用于说明的各图中,对左右方向(图中的X1、X2方向)对称配置的结构要素,在位于右侧(X1方向侧)者的符号中加“R”、在位于左侧(X2方向侧)者的符号中加“L”。
支架11L、11R由金属板材通过冲压成型而成,其为由固定部12L、12R与立设部13L、13R一体形成的结构。固定部12L、12R被固定在本体2。另外,在立设部13L、13R的端部形成有用于安装下述铰链销51L、51R的轴孔14L、14R。
底座板20由金属板材通过冲压成型而成,其为由底座本体部21、引导轨道部22L与22R、杆部23L与23R等一体形成的结构。底座本体部21为大致长方形,在其短边侧的两侧缘形成有引导轨道部22L、22R。
另外,在底座本体部21両侧的Y2方向侧端部,形成有杆部23L、23R。该杆部23L、23R,从其侧面观察时具有L字形状,且一端部与底座本体部21一体连接,另一端部形成有用于插入铰链销51L、51R的轴孔24L、24R。
另外,在底座本体部21的大致中央位置,配设弹簧40。关于弹簧40,只要能够在底座板20与滑动板30之间施加弹性力,对其种类并无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扭转弹簧。
该弹簧40的一个杆部41通过弹簧销25被固定在底座本体部21。另外,弹簧40的另一个杆部42,通过将弹簧销36固定在销固定孔37,而被固定在滑动板30。从而,弹簧40被配设在底座板20与滑动板30之间。
滑动板30由金属板材通过冲压成型而成,其具有滑动本体部31、开口部32、引导安装部34L与34R、销安装部35以及抵接部38等。
该滑动板30被固定在电子装置1的显示部3。从而,显示部3与滑动板30一体移动。
滑动本体部31为大致长方形,在其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开口部32。该开口部32的形成位置与弹簧40的配設位置相对应。另外,在开口部32的图中箭头B2所示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抵接部38,其具备作为滑动板30的制动器的功能。
在滑动本体部31的両侧缘,一体形成有引导安装部34L、34R。该引导安装部34L、34R是将滑动本体部31的両侧缘部折曲成大致“コ”形状而成的结构。在该引导安装部34L、34R安装滑动引导部33L、33R。
滑动引导部33L、33R是由耐久性高且滑动性良好的树脂构成的树脂成形品。另外,在滑动引导部33L、33R的各内侧位置形成有沿图1中Y1、Y2方向延伸的槽部。该滑动引导部33L、33R被安装在引导安装部34L、34R。
在此,对于安装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以设置卡止部进行卡止或用粘合剂固定,还可以是在冲压加工滑动板30时一体形成的结构。
另外,在滑动本体部31的一个短边(图中,箭头X2方向侧的短边),一体形成有销安装部35。销安装部35被形成为从滑动本体部31的短边侧的一端部向下方伸出的方式。
卡合销70被固定在该销安装部35。因此,卡合销70随着滑动板30(显示部3)的移动而与其一体移动。该卡合销70被构成为从销安装部35向外侧(向箭头X2方向)突出的方式。
铰链机构50L、50R使支架11L、11R与底座板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该铰链机构50L、50R由铰链销51L与51R、垫片52L与52R、以及点击板(clickplate)53L与53R等构成。
以下,对凸轮部60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部60与装置本体2一体形成。凸轮部60在装置本体2上的形成位置被设定在卡合销70随着显示部3以及滑动板30的移动而进行移动时的移动轨迹上。具体而言,凸轮部60被形成在显示部收容部4的图中箭头X2方向的一侧缘部(参照图1)。
该凸轮部60是一个在大致三角形的凸轮本体部61上形成有卡合凹部62以及倾斜面63的结构。
卡合凹部62是与卡合销70进行卡合的部位,其被形成在凸轮本体部61的一个顶角。该卡合凹部62位于装置本体2的显示部收容部4上形成的下陷部4a的底部。
下陷部4a的深度根据显示部3的内侧面与卡合销70的间距S(图3A的箭头所示)而定。即,间距S被设定成,当显示部3在闭位置时卡合销70与卡合凹部62能够卡合的间距。
另外,卡合凹部62被形成在凸轮本体部61的与铰链机构50L、50R较近侧(图中,箭头Y2方向侧)的端部。
倾斜面63是被形成在凸轮本体部61上面的倾斜面。该倾斜面63是一个凸轮本体部61的箭头Z1、Z2方向的高度向图中箭头Y2方向逐渐变低的倾斜面。
以下,对电子装置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组装电子装置1时,首先组装开闭装置10。组装开闭装置10时,连接支架11L、11R与底座板20。
支架11L、11R与底座板20的连接,如上所述,利用铰链机构50L、50R来进行。利用铰链机构50L、50R连接支架11L、11R与底座板20时,首先在杆部23L、23R与支架11L、11R之间插入垫片52L、52R。然后,在该状态下使支架11L、11R的軸孔14L、14R与杆部23L、23R的軸孔24L、24R进行轴对准(定位)。
该定位结束后,对軸孔24L与24R、垫片52L与52R、以及軸孔14L与14R,从内侧向外侧插通铰链销51L、51R。然后,在从軸孔14L、14R向外侧突出的铰链销51L、51R的尖端部,固定点击板53L、53R。
由此,底座板20成为通过铰链机构50L、50R能够旋转地轴连接于支架11L、11R的结构。另外,铰链机构50L、50R是所谓的自由停铰链,相对于支架11L、11R,能够将底座板20保持在任意的旋转角度。
在此,铰链机构50L、50R并非一定是自由停铰链,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在支架11L、11R形成槽等,从而在开位置和闭位置,或者从开位置到闭位置之间的预定角度产生点击感的结构。
然后,制作滑动板30。在此,可以在进行上述将底座板20配设于支架11L、11R的处理时并行制作滑动板30。
制作滑动板30时,将滑动引导部33L、33R安装在引导安装部34L、34R。接下来,使弹簧40位于开口部32内,并利用弹簧销36将弹簧40的一个杆部42固定在滑动板30。滑动板30上形成有销固定孔37,通过将弹簧销36嵌入销固定孔37,而将弹簧40的杆部42固定在滑动板30。
如上所述制作滑动板30之后,接着将引导轨道部22L、22R插入滑动引导部33L、33R。引导轨道部22L、22R与滑动引导部33L、33R是能够滑动的结构。由此,滑动板30成为能够相对于底座板20滑动的结构。
另外,将滑动板30配设在底座板20上时,利用弹簧销25将弹簧40的另一个杆部41固定在底座板20。由此,弹簧40被配设在底座板20与滑动板30之间,在底座板20与滑动板30之间施加弹性力。
弹簧40对滑动板30施加向底座板20外侧(箭头B1方向)的弹性力。通过该弹簧40的弹性力,滑动板30相对于底座板20欲向B1方向滑动。
但是,形成于滑动板30的抵接部38与固定于底座板20的弹簧销25抵接,从而构成限制滑动板30进一步滑动的结构。
如上所述组装开闭装置10之后,在开闭装置10安装装置本体2以及显示部3。即,将支架11L、11R的固定部12L、12R固定在装置本体2,并在底座板20固定显示部3。至此,完成电子装置1的组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部60与装置本体2被一体形成。装置本体2是树脂成型品,因此在树脂成型装置本体2时,能够一并形成凸轮部60。因此,相比于凸轮部60与装置本体2为不同部件的结构,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减少组装工作量以及实现低成本化。
在此,上述组装方法揭示了在支架11L、11R安装底座板20之后对底座板20组装滑动板30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将滑动板30安装在底座板20之后,将该底座板20安装到支架11L、11R。
接下来,关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子装置1以及开闭装置10的动作,参照图3A~图3E、图4A~图4F、图5A、图5B进行说明。
图3A~图3E是表示开闭装置10的动作的侧面图,图4A~图4F是表示配设有开闭装置10的电子装置1的动作的侧面图、图5A~图5B是扩大表示凸轮部60周围的立体图。
另外,为了便于看清凸轮部60的形状,图3A~图3E、图4A~图4F、图5A、图5B所示装置本体2的形状与图1以及图2所示形状有一些不同,但实质上是相同结构。
图3A、图4A以及图5A表示显示部3以及底座板20闭合的闭状态。此时,显示部3处于被收容在装置本体2的显示部收容部4内的状态。
另外,在闭状态下,滑动板30抵抗弹簧40的弹性力,向图中箭头B2的方向滑动。底座板20与滑动板30的外形,在平面观察(从上方观察的状态)时呈大致相同的形状。
因此,在闭状态下滑动板30向B2方向滑动,从而滑动板30成为与底座板20重叠的状态。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闭状态下的滑动板30的位置称为第一位置。
另外,在闭状态下,凸轮部60上形成的卡合凹部62,如图5A中扩大显示的那样,其与销安装部35上形成的卡合销70进行卡合。
从而,即使在滑动板30因弹簧40的弹性力而向B1方向被施力的情况下,通过卡合销70与凸轮部60的抵接,限制滑动板30向B1方向的移动。在此,卡合凹部62(凸轮部60)以及卡合销70构成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移动限制机构。
卡合凹部62是一个与圆柱状的卡合销70的形状对应的、剖面为半圆形的凹部。因此,在卡合状态下,卡合凹部62与卡合销70着实卡合。另外,由于弹簧40的弹性力,卡合销70被凸轮部60的卡合凹部62按压。因此,在闭状态下,即使受到外界的冲击等,也不会发生凸轮部60与卡合销70脱离等情况。从而,即使受到冲击,显示部3也不会从装置本体2移动,能够提高电子装置1的信赖性。
使电子装置以及开闭装置10从上述闭状态成为开状态时,使显示部3相对于支架11L、11R向A1方向旋转。图3B以及图5B表示凸轮部60刚从卡合销70脱离后的状态。
该脱离过程中,卡合凹部62超越卡合销70时,滑动板30会相对于底座板20向图中箭头B2方向发生少许量(相当于卡合凹部62的下陷量)的移动。但是,在底座板20与滑动引导部33L、33R之间,预先设有与该移动量相应的空隙,从而可容许上述滑动板30的移动。
图3C以及图4B表示通过使显示部3进一步向A1方向旋转,从而卡合销70从卡合凹部62完全脱离的状态。由于卡合销70从卡合凹部62脱离,对于滑动板30向图中箭头B1方向的移动限制被解除。
如上所述,由于卡合凹部62与卡合销70的卡合被解除,显示部3以及滑动板30将相对于底座板20,向B1方向一体性地滑动。此时,如图3C以及图4B所示,卡合销70相应地在凸轮部60的倾斜面63上移动。
然后,如图3D以及4C所示,成为卡合销70从凸轮部60完全脱离的状态时,构成滑动板30的开口部32的一部分的抵接部38(参照图1、图2)与弹簧销25抵接,从而限制滑动板30相对于底座板20向B1方向的滑动。以下,将该滑动板30向B1方向的移动极限位置称为第二位置。
在滑动板30滑动到了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滑动板30成为相对于底座板20突出图3D中箭头L所示长度的状态。另外,由于滑动板30上安装有显示部3,因此,随着滑动板30的滑动,显示部3也向B1方向滑动距離L。
图4D表示凸轮部60从卡合销70完全脱离的状态下的电子装置1。在该图中,注目于装置本体2的角部P1以及显示部3的角部P2时,如上所述,由于显示部3与滑动板30一同相对于底座板20进行滑动,因此角部P2也相对于闭状态的位置向B1方向移动距離L。即,由于滑动板30相对于底座板20进行滑动,因此装置本体2的角部P1与显示部3的角部P2之间的间距L相比于闭状态有所增大。
从该状态使显示部3进一步向A1方向旋转时,底座板20以铰链销51L、51R为中心相对于支架11L、11R旋转,随之显示部3也相对于装置本体2旋转。图4E表示底座板20相对于闭位置旋转了大致135°的状态。
滑动板30相对于底座板20向图中箭头B1方向滑动而移动到了第二位置后,滑动板30在维持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旋转。从而,装置本体2的角部P1与显示部3的角部P2也在保持间距的状态下旋转。
因此,即使显示部3相对于装置本体2旋转时,角部P2也不会与角部P1抵接。从而,能够圆滑地进行显示部3相对于装置本体2的开动作。
图4F表示开状态下的电子装置1。在该开状态下,设在显示部3的液晶显示器5处于朝向正面侧(图中Z2方向侧为正面侧)的状态,因此能够进行所谓的自拍。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开状态下的显示部3(底座板20)的位置也称之为开位置。
接下来,说明使显示部3从开位置向闭位置旋转时的动作。
在此,使显示部3从开位置向闭位置旋转时的动作既是上述使显示部3从闭位置向开位置移动的动作的相反动作。因此,在说明底座板20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的动作时,利用说明从闭位置向开位置的动作时使用的图4以及图5。
使显示部3从图4F所示的开状态移动至闭位置时,使显示部3向图中箭头A2方向移动。随之,如图4E、图4D所示,显示部3(底座板20)向闭位置旋转。此时,滑动板30维持第二位置(向箭头B1方向滑动的位置),因此各角部P1、P2维持间距较大的状态。从而,当显示部3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时,不会发生各角部P1、P2抵接的情况。
显示部3以及底座板20旋转了预定量时,固定于滑动板30的卡合销70与形成于装置本体2的凸轮部60卡合。图3C以及图4B表示卡合销70与凸轮部60刚卡合之后的状态。
从图3C以及图4B所示的状态,使显示部3进一步向图中箭头A2方向移动时,卡合销70受倾斜面63的引导而在倾斜面63上进行相对移动。如上所述,由于卡合销70在倾斜面63上进行相対移动,卡合销70被施力而向图中箭头B2方向移动。
此时,倾斜面63发挥作为对卡合销70施力的凸轮的功能,凸轮部60对显示部3(滑动板30)施力以使之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即,卡合销70与凸轮部60(倾斜面63)构成对显示部3施力而使之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移动施力机构。
使显示部3进一步向图中箭头A2方向移动时,卡合销70受倾斜面63的引导而进入下陷部4a,然后卡合销70与卡合凹部62卡合。在此状态下,底座板20旋转至闭位置,滑动板30滑动至第一位置,并且显示部3成为被收容在装置本体2的显示部收容部4的状态。即,通过卡合销70与卡合凹部62的卡合,如图1、图3A、图4A以及图5A所示,电子装置1以及开闭装置10成为闭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以及开闭装置10中,使显示部3从闭位置向开位置移动时,使显示部3向图中箭头A1方向移动,解除卡合凹部62与卡合销70的卡合。由此,滑动板30自动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随之显示部3在各角部P1、P2不抵接的位置移动。
另外,使显示部3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时,卡合销70在倾斜面63(凸轮部60)上进行相対移动,从而滑动板30从第二位置自动滑动至第一位置,随之显示部3也移动至闭位置。
由此,通过单纯地使显示部3在开位置与闭位置之間移动,就能够使显示部3以及滑动板30自动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間进行滑动。由此,可通过1个动作就进行开闭操作,能够提高操作性。
另外,滑动板30移动到第二位置之后,装置本体2与显示部3在维持各角部P1、P2的间距的状态下旋转,因此能够防止装置本体2与显示部3发生抵接(冲突)。
另外,装置本体2上设有相对于卡合销70而言形状较大的凸轮部60,因此能够实现开闭型显示部3的小型化,并能够提高显示部3的设计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部收容部4形成有下陷部4a,且凸轮部60的一部分位于该下陷部4a的内部,因此能够提高装置本体2的薄型化以及设计性。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変形例。
图6表示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的変形例的电子装置1A。在图6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1~图6所示的结构相对应的结构,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是一个在形成于底座板20的侧缘的销安装部35上设有卡合销70的结构。即,卡合销70是一个被设在底座板20的侧部的结构。另外,与卡合销70的配设位置相对应地,凸轮部60也被设在显示部收容部4的一侧缘部。
相对于此,本変形例的特征在于,将卡合销70设在滑动板30的长边侧缘的中央位置。具体而言,在大致矩形的滑动板30的长边中的与设有铰链机构50L、50R的长边为不同侧的长边的大致中央处配设卡合销70。
如本変形例所示,卡合销70的配設位置并不限定于显示部3的短边侧,也可以设在显示部3的长边侧。另外,卡合销70在长边上的配設位置也并不限定于本変形例所示的中央处,也可以设在偏离中央的位置,或设于多处。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所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特定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专利请求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凸轮部60一体设置于装置本体2上。此外,也可以将凸轮部60一体设置于显示部3上。通过这种结构,由于显示部3为树脂成型,因此在树脂成型显示部3时能够一并形成凸轮部60。从而,能够削减部件个数以及减少安装工作量。
另外,在将凸轮部60一体设置于显示部3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卡合销70一体形成于装置本体2上,或配设在支架11L、11R上。在将卡合销70一体形成于装置本体2的情况下,可在成型作为树脂成型品的装置本体2时一并形成卡合销70,从而能够削减部件个数以及减少安装工作量。
本国际申请根据2014年4月28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4-092893号请求优先权,并引用日本国专利申请2014-092893号的全部内容。

Claims (6)

1.一种电子装置,具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使所述第二框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进行相对开闭,该电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装置具有:
支架,被配设在所述第一框体上;
底座板,能够旋转地轴连接于所述支架;
移动板,被配设在所述第二框体上并能够移动地被配设在所述底座板上,该移动板在与所述底座板重叠的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底座板突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施力部,相对于所述底座板向所述突出的方向,对所述移动板施力;
移动限制机构,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在所述底座板位于闭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卡合,来限制所述底座板相对于所述支架的移动以及所述移动板相对于所述底座板的移动;以及
移动施力机构,在所述底座板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时,随着该移动对所述移动板施力以使该移动板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在所述第一框体或所述第二框体的任一方,一体设置所述第一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是凸轮状部件,
所述第二部件是用于与所述凸轮状部件卡合的销状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是凸轮状部件,
所述第二部件是用于与所述凸轮状部件卡合的销状部件,
将所述第一部件配设在所述第一框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是凸轮状部件,
所述第二部件是用于与所述凸轮状部件卡合的销状部件,
将所述第二部件配设在所述移动板上。
5.一种电子装置,具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使所述第二框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在闭位置和开位置之间进行相对开闭,所述电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装置具有:
支架,被配设在所述第一框体上;
底座板,能够旋转地轴连接于上述支架;
移动板,被配设在所述第二框体上并能够移动地被配设在所述底座板上,该移动板在与所述底座板重叠的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底座板突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施力部,相对于所述底座板向所述突出的方向,对所述移动板施力;
移动限制机构,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在所述底座板位于闭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卡合,来限制所述底座板相对于所述支架的移动以及所述移动板相对于所述底座板的移动;以及
移动施力机构,在所述底座板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时,随着该移动对所述移动板施力以使该移动板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在所述第一框体一体设置所述第一部件,并在所述第二框体一体设置所述第二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
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一方是凸轮状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中的另一方是销状部件。
CN201580000264.XA 2014-04-28 2015-03-11 电子装置 Active CN1052841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2893 2014-04-28
JP2014092893A JP6084180B2 (ja) 2014-04-28 2014-04-28 電子装置
PCT/JP2015/057167 WO2015166720A1 (ja) 2014-04-28 2015-03-11 電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4100A true CN105284100A (zh) 2016-01-27
CN105284100B CN105284100B (zh) 2018-09-14

Family

ID=54358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0264.XA Active CN105284100B (zh) 2014-04-28 2015-03-11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85274B2 (zh)
EP (1) EP3139583B1 (zh)
JP (1) JP6084180B2 (zh)
CN (1) CN105284100B (zh)
WO (1) WO20151667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1129B2 (en) 2016-09-28 2019-10-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6465A (ja) * 1999-02-12 2000-08-29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09174219A (ja) * 2008-01-25 2009-08-06 Sanko Metal Ind Co Ltd 嵌合建築用板及びその嵌合外囲体
EP2410720A1 (en) * 2010-07-20 2012-01-25 Pantech Co., Ltd. Tilt slide modul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JP2012080400A (ja) * 2010-10-04 2012-04-19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130022297A1 (en) * 2011-07-22 2013-01-24 First Dome Corporation Anti-loose mechanism of relative slid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8959A (ja) 2004-11-10 2006-06-01 Olympus Corp カメラ及びその被支持機構
JP2009017421A (ja) 2007-07-09 2009-01-22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5149264B2 (ja) * 2009-12-01 2013-02-20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チルト機構
JP2013088626A (ja) * 2011-10-18 2013-05-13 Sony Corp 表示装置
JP5938984B2 (ja) * 2012-03-27 2016-06-22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
JP2014045314A (ja) 2012-08-27 2014-03-13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5962415B2 (ja) * 2012-10-10 2016-08-03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メディアスロットの開閉扉
JP5469234B2 (ja) * 2012-11-29 2014-04-16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チルト機構
JP6074663B2 (ja) * 2013-03-06 2017-02-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5955908B2 (ja) * 2014-08-07 2016-07-20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EP3016371B1 (en) * 2014-08-27 2018-03-21 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 Opening/clos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6465A (ja) * 1999-02-12 2000-08-29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09174219A (ja) * 2008-01-25 2009-08-06 Sanko Metal Ind Co Ltd 嵌合建築用板及びその嵌合外囲体
EP2410720A1 (en) * 2010-07-20 2012-01-25 Pantech Co., Ltd. Tilt slide modul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JP2012080400A (ja) * 2010-10-04 2012-04-19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445821A (zh) * 2010-10-04 2012-05-09 索尼公司 成像设备和显示设备
US20130022297A1 (en) * 2011-07-22 2013-01-24 First Dome Corporation Anti-loose mechanism of relative slid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4100B (zh) 2018-09-14
WO2015166720A1 (ja) 2015-11-05
EP3139583A4 (en) 2018-01-03
JP6084180B2 (ja) 2017-02-22
JP2015211384A (ja) 2015-11-24
US9585274B2 (en) 2017-02-28
US20160270246A1 (en) 2016-09-15
EP3139583B1 (en) 2019-01-09
EP3139583A1 (en)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62569U (zh) 成像单元
JP6047665B2 (ja) 開閉装置及び電子装置
CN101943842B (zh) 运动器的运动机构和成像装置
KR101517238B1 (ko) 휴대용 전자 기기의 거치 장치
JP6077269B2 (ja) 開閉装置
EP2509287B1 (en) Slide-tilt mechanism
JP4196952B2 (ja) 電子機器
WO2011065472A1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991928B2 (ja) 開閉装置
CN105284100A (zh) 电子装置
US78595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evice side terminal portion for contact with battery
TW201521963A (zh) 夾持裝置
JP5469234B2 (ja) スライドチルト機構
JPH11354207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6191359B2 (ja) ミラーユニット
JP4525336B2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