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3352B - 可折叠后挡板、具有该可折叠后挡板的装载斗及具有该装载斗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后挡板、具有该可折叠后挡板的装载斗及具有该装载斗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3352B
CN105283352B CN201480033556.9A CN201480033556A CN105283352B CN 105283352 B CN105283352 B CN 105283352B CN 201480033556 A CN201480033556 A CN 201480033556A CN 105283352 B CN105283352 B CN 1052833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er
shovel
backboard
connecting rod
power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35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3352A (zh
Inventor
约翰·K·埃里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n hundred Tuo Dril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tlas Copco Rock Drill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las Copco Rock Drills AB filed Critical Atlas Copco Rock Drills AB
Publication of CN105283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3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0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with a tipping movement of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 B60P1/26Mean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tailboards or sideboards
    • B60P1/267Controlling degree of tailboard or sideboard movement in dependence upon degree of tipping movement, e.g. by linkage or c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0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with a tipping movement of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 B60P1/26Mean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tailboards or side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2Platforms; Open load compartments
    • B62D33/023Sideboard or tailgate structures
    • B62D33/027Sideboard or tailgate structures movable
    • B62D33/03Sideboard or tailgate structures movable by swinging dow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 Shov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斗(2)的可折叠后挡板,该可折叠后挡板包括以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后挡板(1)和装载斗(2)的连杆机构(28)以及连接至装载斗(2)并且设置成使后挡板(1)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折叠的至少一个动力装置(22),在升高位置中,后挡板(1)至少部分地覆盖装载斗(2)的后开口(16),在降低位置中,装载斗(2)的后开口(16)被打开。后挡板(1)在装载斗(2)处设置成使得后挡板(1)在降低位置中位于装载斗(2)的下方,使得连杆机构与装载斗(2)的枢转连接部停在后挡板(1)与装载斗(2)之间其使得在后挡板(1)的降低位置中,后挡板(1)设置成靠着装载斗(2)的下侧搁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可折叠后挡板(1)的装载斗(2)以及具有该装载斗(2)的车辆(4)。

Description

可折叠后挡板、具有该可折叠后挡板的装载斗及具有该装载 斗的车辆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所述的用于采矿自卸车处的装载斗的可折叠后挡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所述的具有这种可折叠后挡板的装载斗。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本申请的其他方面所述的具有这种装载斗的车辆。
背景技术
先前已知一种用于装载斗和货物车辆的可折叠后挡板。这种后挡板以枢转的方式安装在装载斗处的两个或更多个点中并且能够自动地折叠。还已知将下行后挡板设置在装载斗上。所述后挡板经常具有焊接至装载斗的最外后缘的铰接件并且通过安装在后挡板上的连杆打开。
还存在向上打开的后挡板,这是因为这些后挡板通常被铰接在装载斗的上缘中,并且这种后挡板以相同的方式被控制。
在采矿设备中,还存在这些后挡板的组合,即其中一个向上打开而另一个向下打开的两部分式后挡板。
向下打开且被铰接在装载斗的最外后缘中的后挡板的一个问题在于后挡板在倾斜时减小了离地间隙,这是因为后挡板在倾斜期间比装载斗的后缘更接近地面。这主要适用于装载斗在该装载斗的支点之后向后突出从而导致装载斗的后部形成悬垂部分的情况。大悬垂部分在地下用途的采矿卡车上是常见的。在后挡板于装载斗的后缘处设置有连杆的情况下,在倾斜时,连杆在该连杆与地面或与地面上的物体接触的情况下可能被损坏。
向上打开的后挡板的问题在于形成了对于装载物来说的阻碍物,这是因为后挡板及其连杆横向地布置在装载斗的整个上侧。这使得在倾斜期间装载物撞击后挡板的部分,从而在后挡板上产生较大应力,后挡板进而可能发生故障。
文献US3322464 A示出了具有装载斗的卡车,该装载斗设置有可折叠后挡板。液压缸设置成使后挡板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打开位置中,后挡板从装载斗向后突出。
文献SE391898 B示出了用于车辆平台的可折叠后挡板。后挡板包括下后挡板和上后挡板。下后挡板与该平台之间设置有铰接联接件。连接至该平台和铰接联接件的液压缸设置成使下后挡板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打开位置中,下后挡板从该平台向后突出并且形成平台表面的增大部。
为了使例如采矿自卸车的装载斗清空,装载斗设置有设置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受控后挡板。装载斗可以以可倾斜的方式或者固定地设置在采矿自卸车处。当装载斗固定地设置在采矿自卸车处时,位于装载斗的前端处的推门设置成在受控后挡板位于受控后挡板的打开位置时推动装载斗的装载物。针对这种装载斗的通用命名为推出斗。
特别是在不能使用倾斜装载斗的下述类型的采矿自卸车处——所述类型的采矿自卸车设置有固定装载斗并且在于较低高度区域中进行卸载时使用,受控后挡板在该受控后挡板被打开以卸载容纳物时朝后轮向下移动。
当打开上述类型的具有固定装载斗的采矿自卸车处的受控后挡板时,产生的问题在于打开受控后挡板时可用的运动距离被限制,也就是说,从地面至装载斗的底部的高度被限制。这意味着可装载到装载斗上的装载物将受到受控后挡板的高度的限制。
装载斗的侧部通常比受控后挡板在其关闭位置中的高度高。装载斗的侧部的后部因此通常朝受控后挡板的上缘斜向后倾斜,其中,出现了不可放置装载物的死角。
减少该问题的一个方式在于使受控后挡板构造成圆弧形式并且允许弧形受控后挡板的下部的一部分移入具有固定装载斗的采矿自卸车的一对后轮之间。这样,可以增大受控后挡板的高度并且从而可以提高装载斗的装载能力。然而,后挡板的高度将仍然比装载斗的侧部低。通过设置在装载斗的两个外侧部上的液压缸来打开及关闭后挡板,所述两个液压缸连接至装载斗的侧部及后挡板。然而,液压缸的位置位于装载斗的外侧部上意味着液压缸在装载斗例如用在采矿平硐(adit)中并且缸体撞入平硐的壁中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应力并发生故障。
文献SE530295 B示出了用于装载斗的机械后挡板,其中,后挡板的打开及关闭运动呈圆形运动的形式。在打开位置中,后挡板位于装载斗的下方。后挡板的打开及关闭通过设置在装载斗两侧部上的液压缸来实现。装载斗设置有推板,该推板将装载物推出装载斗。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背景技术,需要进一步研发可折叠后挡板以及具有这种可折叠后挡板的装载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可折叠后挡板,所述可折叠后挡板在被安装在装载斗上时允许在倾斜期间增大离地间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可折叠后挡板,所述可折叠后挡板在装载斗倾斜时保护连接至后挡板和装载斗的连杆机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可折叠后挡板,所述可折叠后挡板在装载斗倾斜时保护设置成用于使后挡板折叠的动力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可折叠后挡板,所述可折叠后挡板在装载斗倾斜时没有停在从装载斗倾卸的材料堆中。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可折叠后挡板,所述可折叠后挡板在装载斗倾斜时不会阻碍装载斗的倾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可折叠后挡板,所述可折叠后挡板呈模块化并且从而可安装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装载斗上。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可折叠后挡板,所述可折叠后挡板当在装载斗处被降低及升高时需要较少的运动。
这些目的通过由本文中指定的特征来表征的最初提及的类型的可折叠后挡板来实现。这些目的还通过由本文中指定的特征来表征的最初提及的类型的装载斗来实现。这些目的还通过由本文中指定的特征来表征的最初提及的类型的车辆来实现。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装载斗的可折叠的后挡板,所述可折叠的后挡板包括: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以枢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后挡板和所述装载斗;以及至少一个动力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动力装置连接至所述装载斗并且设置成使所述后挡板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折叠,其中,在所述升高位置中,所述后挡板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装载斗的后开口,在所述降低位置中,所述装载斗的所述后开口被打开,
所述后挡板在所述装载斗处设置成使得所述后挡板在降低位置中位于所述装载斗的下方并且使得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装载斗的枢转连接部停在所述后挡板与所述装载斗之间,且在所述后挡板的所述降低位置中,所述后挡板设置成抵靠所述装载斗的下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载斗,所述装载斗包括根据文中所述的可折叠的后挡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文中所述的装载斗。
通过使后挡板在装载斗处设置成使得后挡板在降低位置中位于装载斗的下方并且使得连杆机构与装载斗之间的枢转连接部停在后挡板与装载斗之间,后挡板在降低位置中将保护连杆机构与装载斗的枢转连接部,这意味着确保了后挡板的可倾斜功能。
后挡板设置成靠着装载斗的下侧搁置确保了在装载斗倾斜时较大的离地间隙,同时连杆机构和动力装置的应力因后挡板上的高载荷而被消除。在降低位置中后挡板上的这种高载荷可能会发生在装载斗位于倾斜位置时并且装载斗和后挡板搁置在地面上或搁置在地面上的物体上时。
根据实施方式,动力装置与连杆机构连接,使得动力装置与连杆机构的连接部在后挡板位于降低位置时停在后挡板与装载斗之间。因此,后挡板在降低位置中将保护动力装置与连杆机构的连接部,这意味着确保了后挡板的可倾斜功能。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臂和第二连杆臂,第一连杆臂和第二连杆臂各自以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后挡板和装载斗。这使得后挡板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的运动可以给出使后挡板绕与后挡板的纵向方向一致的轴线的枢转最小化的有利运动。因此使后挡板降低的时间被最小化并用于降低后挡板的动力装置的冲程被最小化。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连杆臂在后挡板的纵向方向上具有显著的延伸部。从而提高了连杆机构的稳定性,这意味着动力装置可定尺寸成仅沿一个方向施加并传送力。因此,在装载斗与第一连杆臂之间设置例如呈液压缸形式的仅一个动力装置是足够的。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二连杆臂包括两个连杆臂,两个连杆臂构造在第一连杆臂的两侧。从而增加了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装载斗上使用后挡板的可能性。其他连杆臂可定位成与第一连杆臂相距适于装载斗的形状和尺寸的距离。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设置两个动力装置以使后挡板折叠,所述动力装置连接至相应的第二连杆臂。根据装载斗的形状和尺寸,动力装置可因此设置成使得动力装置在装载斗的下方突出极小距离或不突出。这种解决方案在装载斗固定地设置在车辆处并为推出斗的类型的情况下是有利的,这是因为期望的是将推出斗尽可能低地设置在地面上。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作为示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装载斗的可折叠后挡板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装载斗的可折叠后挡板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装载斗的可折叠后挡板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装载斗的可折叠后挡板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可折叠后挡板的装载斗的后视图;
图6至图8示出了穿过图5中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可折叠后挡板的固定装载斗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装载斗2的可折叠后挡板1的侧视图。装载斗2设置在呈具有底盘6的拖车形式的轮式车辆4上,其中,底盘6带有两个轮8。装载斗2能够倾斜地轴颈安装在底盘6上并且可以借助于倾斜缸10移动至装载位置及倾斜位置,其中,底盘6的每一侧部处各设置有一个倾斜缸10,倾斜缸10连接至底盘6和装载斗2。呈拖车形式的轮式车辆4还设置有用于与图1中示意性示出的牵引车辆14联接的联接装置12。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后挡板1的装载斗2也可直接设置在诸如采矿中所使用的卡车或采矿自卸车之类的装载车辆上。图1示出了在装载斗2位于装载位置时位于升高位置的后挡板1。在升高位置中,后挡板1覆盖装载斗2的呈后开口16形式的后部,该开口16由底壁20以及装载斗2的侧壁18限定。在升高位置中,后挡板1的任务在于防止装载斗中的装载物从装载斗2掉落。
当装载斗2要被清空时,倾斜缸10被激活以将装载斗2升高至倾斜位置。为了使装载物离开装载斗2,必须将后挡板1折叠至降低位置,使得装载斗2的后开口16被打开。至少一个动力装置22连接至装载斗2并且设置成使后挡板1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折叠。动力装置22可以是液压控制缸、气动控制缸或是电动控制动力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可折叠后挡板1的装载斗2的侧视图。在图2中,后挡板1已经开始向降低位置折叠。后挡板1从而位于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的位置。连杆机构28以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后挡板1和装载斗2,使得后挡板1可以以预定运动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枢转。与后挡板1的开始折叠相关,装载斗2将开始倾斜。
装载斗2的倾斜及后挡板1的折叠优选地通过操作者借助于开关26致动控制单元24而自动地并同步地执行。当要使装载斗2倾斜时,操作者作用开关26,使得控制单元24激活倾斜缸10及动力装置22以使后挡板1折叠。装载斗2至装载位置的返回及后挡板1至升高位置的折叠优选地通过操作者借助于开关26作用控制单元24而自动地并同步地执行。当要使装载斗2降低至装载位置时,操作者作用开关26,使得控制单元24激活倾斜缸10和动力装置22以使装载斗2降低并使后挡板1升高。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可折叠后挡板1的装载斗2的侧视图。在图3中,装载斗2位于倾斜位置并且后挡板1位于降低位置。后挡板1在装载斗2处设置成使得后挡板1在降低位置中位于装载斗2的下方,并且使得连杆机构28与装载斗2的枢转连接在后挡板1与装载斗2之间。在装载斗2的“下方”的表达意味着在装载斗2的底壁20的下方。通过使后挡板1在装载斗2处设置成使得后挡板在降低位置中位于装载斗2的下方并且使得连杆机构28与装载斗2之间的枢转连接部停在后挡板1与装载斗2之间,后挡板1在降低位置中将保护连杆机构28与装载斗2的枢转连接部,从而使得确保了挡板1的可倾斜功能。如图3中所示,后挡板1设置成靠着装载斗2的下侧搁置。这确保了在使装载斗2倾斜时较大的离地间隙。同时,连杆机构28和动力装置22的应力在后挡板1上的高载荷的情况下被消除。在降低位置中后挡板1上的这种高载荷可能会发生在装载斗2位于倾斜位置时并且装载斗2和后挡板1搁置在地面上或搁置在地面上的物体上时。另外,在后挡板1于降低位置中抵接装载斗2的下侧时,后挡板1自身的应力被消除,这意味着降低了后挡板因高载荷变形的风险。
图4示出了可折叠后挡板1、连杆机构28及动力装置22的立体图。如图4中所示,连杆机构28包括各自以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后挡板1和装载斗2的第一连杆臂30和第二连杆臂32。这使得后挡板1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的运动必将能够给出使后挡板1绕与后挡板1的纵向方向一致的轴线的枢转最小化的有利运动。因此,用于使后挡板1折叠的时间被最小化并且用以执行使后挡板1折叠的动力装置22的冲程被最小化。另外,通过图4明显地,第一连杆臂30和第二连杆臂32具有不同的长度。优选地,连接至动力装置22的第一连杆臂30比第二连杆臂32长。因此,针对第一连杆臂30在装载斗2和后挡板1上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比针对第二连杆臂32的相应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大。第一连杆臂30与第二连杆臂32之间的该长度比率导致了后挡板1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的有利运动。第一连杆臂30和第二连杆臂32通过其在装载斗2和后挡板1中的支承点形成了四点接合机构。
动力装置22连接至连杆机构28,使得动力装置22与连杆机构28的连接在后挡板1降低时停在后挡板1与装载斗2之间。因此,后挡板1在降低位置中将保护动力装置22与连杆机构28的连接部,使得确保了后挡板1的折叠功能。第一连杆臂30在后挡板1的纵向方向上具有显著的延伸部。这增大了连杆机构28的稳定性并且动力装置22可以定尺寸成仅沿一个方向施加并传送力,这意味着在装载斗2与第一连杆臂30之间可以设置呈例如液压缸形式的仅一个动力装置22。
第二连杆臂32包括两个连杆臂,两个连杆臂构造在第一连杆臂的两侧。这提高了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装载斗2上使用后挡板1的能力。第二连杆臂32可定位成与第一连杆臂30相距适于装载斗2的形状和尺寸的任意距离。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可折叠后挡板1的装载斗2的后视图。动力装置22如何连接至第一连杆臂30并位于该臂的中部中在图5中是明显的。第二连杆臂32布置在第一连杆臂30的两侧。后挡板1被示出为位于升高位置并且覆盖装载斗2的呈后开口16形式的后部。后挡板1因此具有与装载斗2的后开口大致对应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后开口由装载斗2的侧壁18和底壁20限定。装载斗2的宽度与轮8的外表面之间的宽度大致对应。为了避免装载斗2与轮8之间的干涉,装载斗2构造成具有凹处34,所述凹处34的尺寸适于轮8的尺寸。
图6至图8示出了针对装载斗2和后挡板1的不同位置沿着图5中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图6示出了在装载斗2位于装载位置时并且后挡板1覆盖装载斗2的后开口16的情况下位于升高位置的后挡板1。呈液压缸形式的动力装置22如何连接至装载斗2和第一连杆臂30是明显的。动力装置22连接至装载斗2的下侧的支架36也是明显的。支架36从装载斗2的下侧延伸并且经由枢转接头38连接至底盘6。在使装载斗2倾斜期间,装载斗2将绕枢转接头38枢转。
在图7中,后挡板1已经开始向降低位置折叠。动力装置22已被激活并沿动力装置22与装载斗2附接的方向拉动第一连杆机构30。第一连杆臂30和第二连杆臂32因此开始绕其与装载斗2的下侧部的附接点枢转。后挡板1因此遵循第一连杆臂30和第二连杆臂32所执行的枢转运动,第一连杆臂30和第二连杆臂32如何以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后挡板1在图7中也是明显的。在使后挡板1折叠期间,后挡板1在第一阶段中将执行沿向下方向相对于装载斗2的枢转运动,并且在折叠的最终阶段中使该枢转运动沿朝向装载斗2的下侧的向上运动继续。
在图8中,装载斗2位于倾斜位置并且后挡板1位于降低位置。动力装置22已沿动力装置22与装载斗2附接的方向进一步拉动第一连杆机构30,使得后挡板1在降低位置中位于装载斗2的下方。连杆臂30、32与装载斗2的枢转连接部及动力装置22与第一连杆臂30的枢转连接部如何停在后挡板1与装载斗2之间在图8中是明显的,其中,后挡板1覆盖并保护连杆臂30、32与装载斗2的枢转连接部及动力装置22与第一连杆臂30的枢转连接部不受来自地面或来自地面上的物体的外部冲击。如图8中所示,后挡板1的面向装载斗2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在后挡板1的降低位置中靠着装载斗2的下侧搁置。
图9示出了装载斗2的后视图,该装载斗2固定地设置在底盘6上并且该装载斗2因此不能够倾斜。为了使后挡板1折叠,设置有两个动力装置22,动力装置22连接至相应的第二连杆臂32。因此,根据装载斗2的形状和尺寸,动力装置22可设置成在装载斗2的下方突出微小距离或没有突出。这种解决方案在装载斗2固定地设置在底盘处并为推出斗类型时是有利的,这是因为期望的是将推出斗尽可能低地设置在地面上。动力装置22根据该实施方式可在下述空间中连接至装载斗2:所述空间形成在相应的轮8与装载斗2的对应的侧部之间并且位于凹处34中。因此,当装载斗2进入矿山平硐中时,轮8将保护动力装置22不受来自例如矿山平硐中突出的岩石部的外部冲击。
上述部件及特征可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可用实施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Claims (12)

1.一种用于装载斗(2)的可折叠的后挡板,所述可折叠的后挡板包括:
连杆机构(28),所述连杆机构(28)以枢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后挡板(1)和所述装载斗(2);以及至少一个动力装置(22),所述至少一个动力装置(22)连接至所述装载斗(2)并且设置成使所述后挡板(1)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折叠,其中,在所述升高位置中,所述后挡板(1)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装载斗(2)的后开口(16),在所述降低位置中,所述装载斗(2)的所述后开口(16)被打开,
所述可折叠的后挡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后挡板(1)在所述装载斗(2)处设置成使得所述后挡板(1)在降低位置中位于所述装载斗(2)的下方并且使得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装载斗(2)的枢转连接部停在所述后挡板(1)与所述装载斗(2)之间,且在所述后挡板(1)的所述降低位置中,所述后挡板(1)设置成抵靠所述装载斗(2)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动力装置(22)连接至所述连杆机构(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动力装置(22)与所述连杆机构(28)的连接部在所述后挡板(1)位于所述降低位置时停在所述后挡板(1)与所述装载斗(2)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28)包括第一连杆臂(30)和第二连杆臂(32),所述第一连杆臂(30)和所述第二连杆臂(32)各自以枢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后挡板(1)和所述装载斗(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臂(30)在所述后挡板(1)的纵向方向上具有显著的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22)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杆臂(3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臂(32)包括两个连杆臂,所述两个连杆臂构造在所述第一连杆臂(30)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挡板,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动力装置(22)以使所述后挡板(1)折叠,所述动力装置(22)连接至相应的第二连杆臂(32)。
9.一种装载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斗(2)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的后挡板(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载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斗(2)能够倾斜。
11.一种车辆(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4)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载斗(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4)为卡车、拖车或采矿自卸车类型的轮式车辆。
CN201480033556.9A 2013-06-13 2014-05-22 可折叠后挡板、具有该可折叠后挡板的装载斗及具有该装载斗的车辆 Active CN1052833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1350725-6 2013-06-13
SE1350725A SE537404C2 (sv) 2013-06-13 2013-06-13 Fällbar bakläm, ett lastkar med en sådan fällbar bakläm ochett fordon med ett sådant lastkar
PCT/SE2014/050632 WO2014200410A1 (en) 2013-06-13 2014-05-22 A foldable tailgate, a load bed with such a foldable tailgate and a vehicle with such a load be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3352A CN105283352A (zh) 2016-01-27
CN105283352B true CN105283352B (zh) 2017-07-14

Family

ID=52022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3556.9A Active CN105283352B (zh) 2013-06-13 2014-05-22 可折叠后挡板、具有该可折叠后挡板的装载斗及具有该装载斗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03468B2 (zh)
EP (1) EP3007930B1 (zh)
CN (1) CN105283352B (zh)
CA (1) CA2909509C (zh)
PE (1) PE20151828A1 (zh)
SE (1) SE537404C2 (zh)
WO (1) WO20142004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93648S1 (en) * 2016-01-08 2017-08-01 Ningbo Zhongtian Unio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Lifting cylinder
USD789015S1 (en) * 2016-07-15 2017-06-06 Ningbo Yinzhou Zhongtian Hydraulic Co., Ltd. Lifting cylinder with balanced valve
US10882434B2 (en) 2018-05-01 2021-01-05 Caterpillar Global Mining Llc Payload carrying machine and dump body linkage
CN110103797A (zh) * 2019-06-10 2019-08-09 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后挡板主动开启式货厢及采用该货厢的矿用自卸车
CN111746374B (zh) * 2020-06-15 2021-12-14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前顶自卸车举升结构支架和前顶自卸车
CN113459925A (zh) * 2021-07-18 2021-10-01 东营胜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固体物料投放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951A (en) * 1899-08-21 1899-10-17 Henry Monroe End-gate for wagons.
US6264262B1 (en) * 1998-07-10 2001-07-24 Long-Airdox Company Tailgate design
FR2843344B1 (fr) * 2002-08-12 2005-07-01 Bernard Guillaume Dispositif d'ouverture et de fermeture de porte pivotante pour vehicules a benne
CN200942725Y (zh) * 2006-08-21 2007-09-05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运输车可翻转分级卸料料斗
EP1914112A1 (de) * 2006-10-20 2008-04-23 Franz Xaver Meiller Fahrzeug- und Maschinenfabrik-GmbH & Co KG Bewegungsmechanismus für eine aufklappbare Bordwand
CN202163342U (zh) * 2011-07-29 2012-03-14 东莞市兴雄物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尾板自动平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57541A (fr) * 1952-05-30 1954-03-09 Fernand Geneve Porte automatique pour benne basculante
JPS4872610U (zh) * 1971-12-15 1973-09-11
JPS5028606B2 (zh) 1971-12-29 1975-09-17
JPS57158531A (en) 1981-03-27 1982-09-30 Hitachi Ltd Specific photometry system
JPS615314Y2 (zh) * 1981-03-28 1986-02-18
SE530295C2 (sv) * 2006-09-06 2008-04-22 Atlas Copco Rock Drills Ab Mekanisk baklä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951A (en) * 1899-08-21 1899-10-17 Henry Monroe End-gate for wagons.
US6264262B1 (en) * 1998-07-10 2001-07-24 Long-Airdox Company Tailgate design
FR2843344B1 (fr) * 2002-08-12 2005-07-01 Bernard Guillaume Dispositif d'ouverture et de fermeture de porte pivotante pour vehicules a benne
CN200942725Y (zh) * 2006-08-21 2007-09-05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运输车可翻转分级卸料料斗
EP1914112A1 (de) * 2006-10-20 2008-04-23 Franz Xaver Meiller Fahrzeug- und Maschinenfabrik-GmbH & Co KG Bewegungsmechanismus für eine aufklappbare Bordwand
CN202163342U (zh) * 2011-07-29 2012-03-14 东莞市兴雄物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尾板自动平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E1350725A1 (sv) 2014-12-14
EP3007930A4 (en) 2017-01-11
CN105283352A (zh) 2016-01-27
CA2909509C (en) 2021-05-11
SE537404C2 (sv) 2015-04-21
CA2909509A1 (en) 2014-12-18
US20160075267A1 (en) 2016-03-17
EP3007930A1 (en) 2016-04-20
PE20151828A1 (es) 2015-12-23
WO2014200410A1 (en) 2014-12-18
EP3007930B1 (en) 2018-04-04
US9403468B2 (en) 2016-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3352B (zh) 可折叠后挡板、具有该可折叠后挡板的装载斗及具有该装载斗的车辆
KR101988020B1 (ko) 트럭 적재함 덤핑장치
US8079646B2 (en) Vehicle or trailer
US4948155A (en)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and retracting the rear wheels of a trailer
EP3401158B1 (en) A dumper vehicle
US3985250A (en) Vehicles for taking on, transporting, and discharging a load
EP3434516B1 (en) A dumper vehicle
US6491349B2 (en) In-service/out-of-service rotatable tailgate assembly
CN104071063A (zh) 一种铰接式自卸车货箱组件及其装货卸货方法
CN108569184B (zh) 装载机构
JP6814679B2 (ja) 貨物自動車
AU551782B2 (en) A device in a bucket-provided loading machine particularly a so-called wheel loader
US3237792A (en) Front end high lift loading device
EP2928725B1 (en) Vehicle or trailer with dropping floor
GB2561912A (en) A dumper vehicle
JP3751184B2 (ja) コンテナ荷役車両における安全装置
NZ741903A (en) A dumper vehicle
GB2428660A (en) A container on a vehicle reciprocated to assist the discharging of fluent material
CA1182494A (en) Semi-trailer transfer and dump unit
NZ744265A (en) A dumpe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weden Orebro

Patentee after: Ann hundred Tuo Drill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Sweden Orebro

Patentee before: Atlas Copco Rock Drill AB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