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1170A - 直线型铜条折弯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直线型铜条折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1170A
CN105281170A CN201410301494.7A CN201410301494A CN105281170A CN 105281170 A CN105281170 A CN 105281170A CN 201410301494 A CN201410301494 A CN 201410301494A CN 105281170 A CN105281170 A CN 105281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bending
folding line
angle
tag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14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1170B (zh
Inventor
顾雪花
陈海峻
河野博
池田智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qi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qi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qi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qi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14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1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1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1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1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1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连接具有空间角的两个接线块的铜条折弯方法,该铜条具有直线型的规则形状且在两端部附近分别具有铜条连接孔,所述铜条折弯方法包括:空间角确定步骤;第一折痕角确定步骤;第二折痕角确定步骤;用于确定第一折痕的位置的第一折痕确定步骤;用于确定第二折痕的位置的第二折痕确定步骤;第一次折弯步骤;以及第二次折弯步骤。利用本发明的铜条折弯方法,可使用具有直线型的规则形状的铜条来连接具有空间角的两个接线块,而无需类似于现有技术那样将铜条加工成特殊形状。从而,利用本发明的铜条折弯方法,工艺简单、节约材料、成本降低且有助于电气盒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直线型铜条折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型铜条折弯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对直线型铜条进行折弯加工以便连接具有空间夹角的两个接线块的直线型铜条折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电器功能的不断增加,电气盒的设计集成化越来越高,电气盒内部节点的连接也更加复杂。如果单纯采用线束连接,导致结构过于复杂,同时难以满足大电流的设计需求。如果采用一般铜条连接,当连接点的空间位置结构处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时,如果想要满足连接要求,则需要较大的设计空间,从而导致整个电气盒的结构过于臃肿庞大,设计成本过高。即使能够连接时,铜条结构设计复杂,成型困难。
例如,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这种利用铜条来连接处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两个接线块的结构。
如图1所示,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连接处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两个接线块T1和T2,铜条需要被制造成具有弧状弯曲部17的非直线型特殊形状,以便适应这两个接线块T1和T2的位置。该铜条在接线块T1一侧附近的端部14被沿着铜条宽度方向折弯90度,使其变为向下走向。之后,使该铜条在折弯部位12处向接线块T2一侧以直角折弯,从而该铜条大致向接线块T2一侧延伸。此时,由于接线块T2并不是位于铜条的直线延伸方向上,所以该铜条需要形成有向接线块T2弯曲的弧状弯曲部17,以便将铜条的方向改变为朝向接线块T2。然后,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简单地沿着铜条的宽度方向进行折弯加工,即可使该铜条的端部15叠置在接线块T2上。
如上,专利文献1中,由于铜条具有弯曲的弧状弯曲部17以调节铜条的两个端部的方向,通过沿着铜条的宽度方向进行简单的折弯工艺即可实现铜条与处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两个接线块T1和T2的连接。
然而,利用专利文献1的铜条,由于其必须要形成弯曲的弧状弯曲部17才能调节铜条的两个端部的方向从而实现接线块的连接,所以铜条需要被加工成特殊的形状。这不仅造成加工工艺复杂化,而且也十分浪费原材料,成本上升。而且,由于这种弧状弯曲部17,需要较大的设计空间,从而导致整个电气盒的结构大型化。
如图2所示,专利文献2也提出了一种利用铜条来连接处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两个接线块。其中图2(a)是铜条折弯之后的状态,图2(b)是铜条在折弯之前的状态。专利文献2中的铜条并不形成弧形的弯曲部,而是在中间形成直角的台阶部,并且如图2(a)所示,通过在13a~13e处沿着铜条宽度直角折弯来实现连接。
类似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铜条也必须加工成特殊形状才能实现与接线块的连接,造成加工工艺复杂化,浪费原材料,导致成本上升。而且,由于这种铜条也需要较大的设计空间,从而导致不利于电气盒的小型化。
总的来说,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利用铜条来连接处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两个接线块,基本都是预先将铜条加工成与接线块适应的特殊形状,然后在通过沿铜条宽度方向进行直角折弯来实现的。因此,具有工艺复杂,浪费材料、成本增加并且还不利于小型化的缺点。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JP-A-2001-060415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JP-A-2003-045231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直线型铜条来连接处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即具有空间角的两个接线块的方法,其并不需要预先将铜条加工成复杂的形状,仅仅是通过对直线型的规则形状铜条进行简单的折弯即可实现与两个接线块的连接,从而加工工艺简单、节约材料、成本降低。此外,由于是直线型的结构,所以对设计空间的要求低,可以实现电气盒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具有空间角的两个接线块的铜条折弯方法,该铜条具有直线型的规则形状且在两端部附近分别具有铜条连接孔,其中,所要连接的两个接线块均垂直于接线盒的底面,所述铜条折弯方法包括:
空间角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两个接线块之间的空间角(θ);
第一折痕角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对所述铜条的第一端(一个端部)进行第一次折弯的第一折痕的第一折痕角(ψ);
第二折痕角确定步骤,基于所述空间角(θ)以及第一折痕角(ψ),确定对所述铜条的第二端(另一个端部)进行第二次折弯的第二折痕的第二折痕角(α);
用于确定第一折痕的位置的第一折痕确定步骤,其中,所述第一折痕在所述铜条的第一纵向基准边上与该铜条的第一折弯侧末端相距第一预定长度(d1),并且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一折痕角(ψ);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是所述铜条的一条纵向边;
用于确定第二折痕的位置的第二折痕确定步骤,其中,所述第二折痕在所述铜条的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上与该铜条的第二折弯侧末端相距第二预定长度(d2),所述第二折痕与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二折痕角(α),并且所述第二折痕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折痕的倾斜方向相反;
第一次折弯步骤,沿着所述第一折痕朝向所述铜条的一侧以第一预定角度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以及
第二次折弯步骤,沿着所述第二折痕朝向所述铜条的所述一侧以第二预定角度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
其中,所述接线块具有接线块连接孔,用于与所述铜条的铜条连接孔相配合。
其中,所述接线块的空间角可以等于:所述两个接线块的各自接线面与一所述接线盒的底面的相交线之间的夹角,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将要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接线面上;其中,在所述铜条与所述接线块彼此装配的状态下,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的中间直线部与所述接线盒的底面相互平行。
在上述情况下,所述第一折痕角(ψ)等于如下两条线之间的夹角,所述两条线为:所述两个接线块的接线块连接孔圆心之间的连线;以及第一次折弯一侧的那个接线块的接线面与所述接线盒的底面的交线。
其中,所述接线块的空间角还可以等于:所述两个接线块的各自接线面与一基准平面的相交线之间的夹角,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将要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接线面上;其中,在所述铜条与所述接线块彼此装配的状态下,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的中间直线部与所述基准平面共面或相互平行
在上述情况下,所述第一折痕角(ψ)等于如下两条线之间的夹角,所述两条线为:所述两个接线块的接线块连接孔圆心之间的连线;以及第一次折弯一侧的那个接线块的接线面与所述基准平面的交线。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具有空间角的两个接线块的铜条折弯方法,该铜条具有直线型的规则形状且在两端部附近分别具有铜条连接孔,所述铜条折弯方法包括:
空间角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两个接线块之间的空间角(θ);
第一折痕角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对所述铜条的第一端(一个端部)进行第一次折弯的第一折痕的第一折痕角(ψ);
第二折痕角确定步骤,基于所述空间角(θ)以及第一折痕角(ψ),确定对所述铜条的第二端(另一个端部)进行第二次折弯的第二折痕的第二折痕角(α);
用于确定第一折痕的位置的第一折痕确定步骤,其中,所述第一折痕在所述铜条的第一纵向基准边上与该铜条的第一折弯侧末端相距第一预定长度(d1),并且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一折痕角(ψ);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是所述铜条的一条纵向边;
用于确定第二折痕的位置的第二折痕确定步骤,其中,所述第二折痕在所述铜条的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上与该铜条的第二折弯侧末端相距第二预定长度(d2),所述第二折痕与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二折痕角(α),并且所述第二折痕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折痕的倾斜方向相反;
第一次折弯步骤,沿着所述第一折痕朝向所述铜条的一侧以第一预定角度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以及
第二次折弯步骤,沿着所述第二折痕朝向所述铜条的所述一侧以第二预定角度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
其中,所述接线块具有接线块连接孔,用于与所述铜条的铜条连接孔相配合。
其中,所述接线块的空间角等于:所述两个接线块的各自接线面与一基准平面的相交线之间的夹角,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将要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接线面上;其中,在所述铜条与所述接线块彼此装配的状态下,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的中间直线部与所述基准平面共面或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折痕角(ψ)是如下两条线之间的夹角,所述两条线为:所述两个接线块的接线块连接孔圆心之间的连线;以及第一次折弯一侧的那个接线块的接线面与所述基准平面的交线。
其中,所述第二折痕角(α)的计算方法为:第二折痕角(α)=180°-所述空间角(θ)-第一折痕角(ψ)。
根据上述第一和第二方面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的中间直线部中进行附加折弯的附加折弯步骤。其中,所述附加折弯是沿着所述铜条的宽度方向以直角折弯两次,使得在所述铜条的所述中间直线部形成了垂直于该中间直线部的附加折弯部。
利用本发明的铜条折弯方法,可使用具有直线型的规则形状的铜条来连接具有空间角的两个接线块,而无需类似于现有技术那样将铜条加工成特殊形状。从而,利用本发明的铜条折弯方法,工艺简单、节约材料、成本降低且有助于电气盒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铜条的结构。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铜条的另一种结构,其中图2(a)是铜条被折弯时候的状态,图2(b)是铜条被折弯之前的状态。
图3是铜条在被折弯之前的展开图。
图4是示出了铜条与接线块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5是单独示出了图4中的铜条的成型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折痕的铜条的展开示意图。
图7是在两个接线块A和B同时垂直于接线盒底面的情况下,第一折痕角说明图。
图8是两个接线块A和B同时垂直于接线盒底面的情况下,第二折痕角说明书图。
图9是在两个接线块A和B中的至少一个并不垂直于接线盒底面的情况下的折痕角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铜条折弯方法的流程图实例。
图11是示意空间角的参考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更加清楚。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所使用的铜条100在被折弯之前的展开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铜条100是直线型平板状的规则形状,由此该铜条的切断工艺非常简单,而且节省材料。
在铜条100的两端部中形成有用于与待相连的接线块的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孔13和14,使用时,只需将螺钉或螺栓等拧紧到相互配合的连接孔中,即可实现铜条与接线块的电气连接。为了使直线型平板状的铜条100能够与处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两个接线块相连接,必要的是对该铜条100进行一定的折弯加工,使得折弯后的铜条的形状与接线块相适应。
<铜条折弯的原理>
下面,在描述铜条的折弯方法之前,首先对本实施例的铜条折弯的原理进行简要说明。图4是示出了铜条与接线块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5是单独示出了图4中的铜条的成型示意图;并且图6是示出了折痕的铜条的展开示意图。
如图4所示,铜条结构本体中包含有在中间的直线连接段直线部10,铜条结构的两端部分带有两个折弯部,即第一折弯部11和第二折弯部12,并且各折弯部11、12由上述的直线部10连接。如图5所示,第一和第二折弯部11和12在空间上形成空间夹角40,其角度为θ。通过设计不同的空间夹角40,可以实现不同的空间平面且带有不同角度的连接点的自由连接。
如图5所示,在两个折弯部11、12中分别设计有固定连接的连接孔13、14。第一折弯部11和第二折弯部12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连接节点位置要求设计,同时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和14在各折弯部11和12上的相对位置也可以调节。在夹角40能够实现空间平面的要求时,通过折弯部11和12的长度及固定连接孔13和14的位置调节,可以满足连接节点空间位置距离的要求。
如图6所示,在未进行折弯成型之前,铜条100呈矩形形状。未折弯成型前,直线部10、第一折弯部11、第二折弯部12处于同一平面,其中第一和第二折痕15,16即为第一和第二折弯部11和12的折痕。第一和第二折痕15和16形成平面夹角41。当使未折弯成型之前的折痕夹角41与图5的折弯成型后的折痕夹角40大小相等,即,角度也为θ时,能确保空间角度要求。
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和14的位置与电气盒中需要连接的两个接线块31、32的位置一致,而连接孔的空间位置则是通过折弯部13和折弯部14两者确保。如图5所示,第一折弯部13和第二折弯部14的空间位置角度关系是两者形成的空间夹角40,图6中折痕平面夹角41等同于40,即,通过在未折弯成型之前的铜条结构中设计合理的夹角41,就能确保固定连接孔13和14的位置关系。
图4中31和32为电气盒中需要实现连接的两接线块,在电气盒结构当中,当接线块31和32两者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存在空间夹角和空间距离时,如图4所示,在空间上形成了夹角44。
通过本发明的铜条实现接线块31和32两点之间的连接,最终的状态如图4所示。在根据连接点的位置,安装好铜条之后,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和14与接线块31和32的连接孔同心,之后再将紧固螺钉21和22套进各折弯部的连接孔13和14中,然后拧紧螺钉21和22,即可实现接线块31和32之间的电气连接。
如上所述,接线块31和32空间位置结构复杂,形成有空间夹角44。铜条要实现上述连接,则第一和第二折弯部形成的空间夹角40的大小应该与接线端31和32形成的空间夹角大小相等,即40=44=θ(关系1)。
如图6,第一折弯部11形成的第一折痕15和第二折弯部12形成的第二折痕16之间限定了夹角41。由折弯成型之后结构(图5)和未折弯成型结构(图6)两者的关系分析知,第一和第二折痕15和16之间的夹角41与第一和第二折弯部11和12的空间夹角40大小相等,即41=40。由上述关系1,可得到40=41=44=θ(关系2)。
在折弯成型过程中,第一折痕15和第二折痕16与铜条直线部形成各自的夹角,如图6所示,第一折痕15形成夹角42,角度为ψ,第二折痕16形成夹角43,角度为α。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关系可得出以下关系:41+42+43=180°,即第一折痕15和第二折痕16的夹角41大小为41=180°-42–43,即θ=180°-ψ-α。
由上述关系2可知:40=41=44=180°-42-43(关系3)
利用上述关系3,在进行铜条折弯时,由于接线块的空间角是已知的,所以只要确定了第一次折弯的角度,即可计算出第二次折弯的角度,从而可以设计出满足接线块31和32点的空间连接要求的角度,使得实现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接线块31、32的最终装配。
基于上述原理来进行本实施例的铜条折弯方法。
<铜条折弯的方法>
下面,将接合图5-8详细描述铜条100的折弯方法。为了更加清楚的描述这种方法,本实施例中将以如下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说明。第一种情况是:两个接线块A和B及其接线面均垂直于接线盒底面(即,接线盒安装面),且两个接线块之间形成有空间夹角。第二种情况是:至少一个接线块并不垂直于所述接线盒底面。
对于如上这三种情况,首先,都应该测量出需要连接的两个接线块A、B的空间夹角θ。当然,测量方法并不一定是实际测量,而是该空间夹角θ可以是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好了。
然后,只需要确定出该铜条100的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即可实现折弯。下面,将针对在这两种情况下如何确定折痕进行说明。
<<接线块的空间夹角的定义>>
首先,对于如何确定两个接线块的空间夹角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将接线块要与铜条进行连接的面称作接线块的接线面。P1是一个接线块的接线面,P2是另一个接线块的接线面。设定一基准平面P,并且该基准平面P与所述接线面P1和P2的相交线为L1和L2。相交线为L1和L2之间的夹角即为两个接线块之间的空间角。
根据上述方式确定的空间角,在实现铜条折弯并且安装于接线块的状态下,铜条的中间直线部分所处的平面与所述基准平面相同或者相互平行。
所以,在实际情况中,可以根据所期望的铜条的姿态(铜条中间直线部分的姿态)来适当地选择基准平面。例如,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中,可以选择接线盒底面(即,接线盒的安装面)作为该基准平面,使得安装后的铜条的中间直线部分平行于该接线盒底面。
在如上确定了接线块的空间角之后,确定各折痕角度。
<<两个接线块A和B均垂直于接线盒底面的情况>>
图7-8示出了接线块A、B同时垂直于接线盒底面的第一种情况,其中纸面方向即为接线盒底面所处的平面方向。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描述将该接线盒底面选择为基准平面的状况。
如在上面“接线块的空间夹角的定义”中所描述的那样,接线块A的接线面与接线盒底面即基准平面的交线为L1,接线块B的接线面与接线盒底面即基准平面的交线为L2,L1与L2之间的夹角即为空间夹角θ。在图7的这种情况下,A、B的空间夹角θ为90°。然后,通过确定第一次折弯的折痕角度ψ来确定第一次折弯的折痕15。
如图7(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定首先折弯铜条100在接线块A侧的端部。将接线块A的接线面与接线盒底面的交线和接线块A、B的连接孔之间的连线之间的角度作为第一预定角度ψ,在本实施例中,假定ψ为73.74°。
如图7(b)所示,将铜条的其中一条纵向边设定为第一基准纵向边,并且根据需要设定第一折弯部的第一预定长度d1,在本实施例中,将该第一折弯部的第一预定长度d1设定为距离铜条末端为25mm,从而在该第一基准纵向边上确定了第一折痕的第一端点。在实际情况中,该第一预定长度可以根据情况(例如接线块A的高度、铜条的全长、铜条和接线块的连接孔的位置等等)适当设定,主要用于在使第一折弯部的第一连接孔能够与接线块A的连接孔同心的情况下,调节铜条的高度位置以及铜条在接线块B处的第二连接孔的高度。
根据上面所述的“铜条折弯的原理”可以理解,为了连接具有空间角度的两个接线块A和B,第一次折弯的折痕角度设定成与上述第一预定角度相同,即,也为ψ=73.74°。由此,可在上述第一端点的位置处,确定与铜条的第一基准纵向边的夹角为ψ=73.74°的第一折痕。
接着,通过上述的关系式,可以计算出第二折弯部分的第二折痕角,即,第二折痕角α=180°-θ-ψ=180°-90°-73.74°=16.26°。
如第一次折弯那样,在铜条的所述第一基准纵向边上设定第二折弯部的第二折弯长度d2,该第二预定长度也可以根据情况(例如接线块B的高度、铜条除去第一折弯部的剩余长度、铜条和接线块的连接孔的位置等等)而适当设定,主要用于在确保第二折弯部的连接孔与接线块B的连接孔同心的情况下调节铜条的高度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设定该第二折弯长度d2为20mm,从而在所述第一基准纵向边上确定了第二端点。
接着,在所述第二端点的位置处,确定与铜条的所述第一基准纵向边的夹角为α=16.26°的第二折痕,该第二折弯线的斜率(倾斜方向)应与所述第一折弯线的斜率(倾斜方向)相反,以便与所述空间角的确定一致。
至此,已经确定了第一折痕与第二折痕,只需沿着该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向铜条的同一侧进行折弯即可。在该第一种情况下,由于接线块A、B的接线面均垂直于接线盒底面,并且安装后的铜条的姿态也平行于底面,因此,首先,沿着第一折痕将向铜条的一侧以直角折弯,从而形成了被折弯的第一折弯部;然后,沿着第二折痕向铜条的同一侧以直角折弯,从而形成被折弯了的第二折弯部。
当然,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中,由于接线块的各接线面也垂直于接线盒底面,所以在进行折弯时是以直角进行两次折弯,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可以根据接线块A和B的接线面的角度来适当的调整铜条的各折弯部与直线部之间的折弯角度,使得折弯后的各折弯部所在的平面与接线面相一致,从而折弯后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贴合于该接线块A和B的接线面。例如,如果接线块A的接线面并不是垂直于接线盒底面而是相对于该接线盒底面倾斜,则在进行第一次折弯时可以根据该接线面的倾斜角度而适当地调整第一折弯部相对于直线部之间的折弯角度,使得折弯后的第一折弯部贴合于该倾斜的接线面。当然,对于接线块B的接线面或者接线块A、B的接线面都不是相对于接线盒底面垂直而是相对于接线盒底面倾斜的情况,也采取同样的方法。
上面已经描述了将接线盒底面选择为基准平面的状况,然而,这种选择并非是限制性的。例如,如果并不希望铜条的姿态是平行于接线盒底面而是希望铜条的姿态是与接线盒底面呈一定角度,那么可以根据所期望的铜条姿态来选择基准平面,即,选择所希望的铜条的直线部所在的平面作为基准平面。对于各角度的确定、折痕的确定与上述相同。
如上所述,对于两个接线块A和B均垂直于接线盒底面即基准平面的情况,只需要根据本实施例的铜条折弯方法对铜条进行折弯加工,即可实现利用铜条与处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两个接线块A和B的连接。
<<至少一个接线块并不垂直于接线盒底面的情况>>
下面,将描述至少一个接线块并不垂直于接线盒底面的情况。例如,参考图9,描述两个接线块A和B并不垂直于接线盒底面的情况。
与两个接线块A和B同时垂直于接线盒底面的情况的一样,首先,确定接线块A和B之间的空间夹角θ;以及接线块A和B的连接孔的连线与接线块A的接线面和基准平面的相交线之间的第一折痕角ψ。然后,计算第二折痕角,α=180°-θ–ψ。
随后,以铜条的其中一条纵向边作为第一基准纵向边,并且根据铜条全长、接线块之间的距离、接线块的高度和接线孔的位置等适当地设定第一折弯部的第一预定长度d1’,从而在该第一基准纵向边处确定了用于折弯第一端点。
接下来,在该第一端点处,确定与铜条的第一基准纵向边的夹角为ψ的第一折痕。
然后,根据铜条除去第一折弯部的剩余长度、接线块A和B之间的距离、接线块B的高度和接线孔的位置等等适当地设定第二折弯部的第二预定长度d2’,从而在所述第一基准纵向边上确定了第二端点。在该第二端点处,确定与所述第一基准纵向边的夹角为α的第二折痕,其中该第二折痕的斜率(倾斜方向)应保持与第一折痕的斜率(倾斜方向)相反,以便与所述空间角的确定一致。
通过以上步骤,即确定了铜条上的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只需沿着该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朝向铜条的同一侧对第一折弯部分和第二折弯部分进行折弯加工即可。如在上面对于“两个接线块A和B均垂直于接线盒底面的情况”中所描述的一样,第一折弯部分和第二折弯部分的折弯角度可以根据接线块A和B的接线面的角度而适当确定,只需保证第一折弯部分与第二折弯部分能够分别贴合于接线块A和B即可。
综上,已经针对两种情况对于本实施例的铜条折弯方法进行了描述。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上面的两种情况中,均是适当地设定了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折弯长度d1和d2,使得铜条中间的直线部分的长度与接线块的接线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保证了折弯后的铜条可以顺利地安装在两个接线块之间并且铜条的接线孔能够与接线块的接线孔保持同心。然而,在实际情况下,铜条的长度有时并不能够满足上述条件,一般地,为了确保铜条能够与接线块连接,铜条的全长都会选择的稍长,从而在适当地确定了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折弯长度d1和d2时,铜条中间的直线部分的长度很有可能大于两个接线块的接线面之间的距离,这时,为了保证铜条的两个连接孔能够与接线块的连接孔分别同心,可以在铜条的直线部分中间沿着铜条的宽度方向进行附加折弯,如图9中的C’部分所示,使得附加折弯后的铜条直线部分的相对长度与两个接线块的接线面之间的距离一致。而且,在实际情况中,并不一定是对铜条预先就打好两个连接孔,也可以是先打一个孔,在完成折弯后在打另一个孔。因此,保证了铜条的顺利装配。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铜条的总长度应当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既不能过短以至于无法连接两个接线块,也不能过长以至于铜条中间的直线部需要额外增加很多次折弯。
综上所述,无论对于何种情况,都可以利用本实施例的折弯方法对铜条进行折弯,使得折弯后的铜条能够连接处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两个接线块。图10是对于本实施例的折弯方法的总结的流程图。首先,确定两个接线块的空间夹角θ(步骤S01)。然后,确定第一折痕角ψ(步骤S02)。基于步骤S01中的结果,计算第二折痕角α,即α=180°-θ–ψ(步骤S03)。在确定了各折痕角之后,适当确定第一折弯部的折弯长度d1,并且根据第一折痕角ψ确定第一折痕的位置(步骤S04)。之后,适当确定第二折弯部的折弯长度d2,并且根据第二折痕角α确定第二折痕的位置(步骤S05)。然后,沿着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以适当角度进行折弯(步骤S06)。最后,判断铜条直线部分是否需要进行附加折弯(步骤S06),如果需要,则进行附加折弯(步骤S07)。
当然上述步骤也可以适当调整,例如,可以在确定了第一折痕之后就进行第一次折弯。然后再适当确定第二折弯部的折弯长度和第二折痕的位置。
以上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直线型铜条的折弯方法,但是其仅仅是本发明的实例,而并未用来限制本发明。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型铜条的折弯方法,使得折弯后的该铜条能够连接具有空间角的两个接线块。本发明所使用的铜条是具有直线形状的规则形状,而并不需要预先将铜条加工成复杂的形状。本发明仅仅通过对直线型的规则形状铜条进行简单的折弯即可实现与两个接线块的连接,从而加工工艺简单、节约材料、成本降低。此外,由于是直线型的结构,所以对设计空间的要求低,可以实现电气盒的小型化。

Claims (14)

1.一种用于连接具有空间角的两个接线块的铜条折弯方法,该铜条具有直线型的规则形状且在两端部附近分别具有铜条连接孔,其中,所要连接的两个接线块均垂直于接线盒的底面,所述铜条折弯方法包括:
空间角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两个接线块之间的空间角(θ);
第一折痕角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对所述铜条的第一端进行第一次折弯的第一折痕的第一折痕角(ψ);
第二折痕角确定步骤,基于所述空间角(θ)以及第一折痕角(ψ),确定对所述铜条的第二端进行第二次折弯的第二折痕的第二折痕角(α);
用于确定第一折痕的位置的第一折痕确定步骤,其中,在所述铜条的第一纵向基准边上所述第一折痕与该铜条的第一折弯侧末端相距第一预定长度(d1),并且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一折痕角(ψ);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是所述铜条的一条长边;
用于确定第二折痕的位置的第二折痕确定步骤,其中,在所述铜条的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上,所述第二折痕与该铜条的第二折弯侧末端相距第二预定长度(d2),所述第二折痕与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二折痕角(α),并且所述第二折痕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折痕的倾斜方向相反;
第一次折弯步骤,沿着所述第一折痕朝向所述铜条的一侧以第一预定角度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以及
第二次折弯步骤,沿着所述第二折痕朝向所述铜条的所述一侧以第二预定角度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其中,所述接线块具有接线块连接孔,用于与所述铜条的铜条连接孔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其中,所述接线块的空间角是:所述两个接线块的各自接线面与所述接线盒的底面的相交线之间的夹角,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将要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接线面上;其中,在所述铜条与所述接线块彼此装配的状态下,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的中间直线部与所述接线盒的底面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折痕角(ψ)等于如下两条线之间的夹角,所述两条线为:所述两个接线块的接线块连接孔圆心之间的连线;以及第一次折弯一侧的那个接线块的接线面与所述接线盒的底面的交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其中,所述接线块的空间角等于:所述两个接线块的各自接线面与一基准平面的相交线之间的夹角,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将要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接线面上;其中,在所述铜条与所述接线块彼此装配的状态下,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的中间直线部与所述基准平面共面或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折痕角(ψ)等于如下两条线之间的夹角,所述两条线为:所述两个接线块的接线块连接孔圆心之间的连线;以及第一次折弯一侧的那个接线块的接线面与所述基准平面的交线。
7.一种用于连接具有空间角的两个接线块的铜条折弯方法,该铜条具有直线型的规则形状且在两端部附近分别具有铜条连接孔,所述铜条折弯方法包括:
空间角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两个接线块之间的空间角(θ);
第一折痕角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对所述铜条的第一端进行第一次折弯的第一折痕的第一折痕角(ψ);
第二折痕角确定步骤,基于所述空间角(θ)以及第一折痕角(ψ),确定对所述铜条的第二端进行第二次折弯的第二折痕的第二折痕角(α);
用于确定第一折痕的位置的第一折痕确定步骤,其中,在所述铜条的第一纵向基准边上,所述第一折痕与该铜条的第一折弯侧末端相距第一预定长度(d1),并且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一折痕角(ψ);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是所述铜条的一条长边;
用于确定第二折痕的位置的第二折痕确定步骤,其中,在所述铜条的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上,所述第二折痕与该铜条的第二折弯侧末端相距第二预定长度(d2),所述第二折痕与所述第一纵向基准边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二折痕角(α),并且所述第二折痕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折痕的倾斜方向相反;
第一次折弯步骤,沿着所述第一折痕朝向所述铜条的一侧以第一预定角度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以及
第二次折弯步骤,沿着所述第二折痕朝向所述铜条的所述一侧以第二预定角度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其中,所述接线块具有接线块连接孔,用于与所述铜条的铜条连接孔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其中,所述接线块的空间角等于:所述两个接线块的各自接线面与一基准平面的相交线之间的夹角,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将要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接线面上;其中,在所述铜条与所述接线块彼此装配的状态下,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的中间直线部与所述基准平面共面或相互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折痕角(ψ)等于如下两条线之间的夹角,所述两条线为:所述两个接线块的接线块连接孔圆心之间的连线;以及第一次折弯一侧的那个接线块的接线面与所述基准平面的交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折痕角(α)的计算方法为:第二折痕角(α)=180°-所述空间角(θ)-第一折痕角(ψ)。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铜条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的中间直线部中进行附加折弯的附加折弯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其中,所述附加折弯是沿着所述铜条的宽度方向以直角折弯两次,使得在所述铜条的所述中间直线部形成了垂直于该中间直线部的附加折弯部。
1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13所述的铜条折弯方法制造的铜条。
CN201410301494.7A 2014-06-27 2014-06-27 直线型铜条折弯方法 Active CN105281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494.7A CN105281170B (zh) 2014-06-27 2014-06-27 直线型铜条折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494.7A CN105281170B (zh) 2014-06-27 2014-06-27 直线型铜条折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1170A true CN105281170A (zh) 2016-01-27
CN105281170B CN105281170B (zh) 2018-05-08

Family

ID=55149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1494.7A Active CN105281170B (zh) 2014-06-27 2014-06-27 直线型铜条折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11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367A (zh) * 2017-08-09 2018-01-12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插座内的铜条结构及插座
CN107623290A (zh) * 2016-07-14 2018-01-23 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气盒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90583U (zh) * 2009-12-31 2010-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条
CN102592712A (zh) * 2012-03-23 2012-07-18 株洲博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多分支结构铜母线母排制备方法及母排
EP2511789A1 (en) * 2011-04-15 2012-10-1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Flexibl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CN203056109U (zh) * 2012-12-28 2013-07-10 旭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合结构
CN203288807U (zh) * 2013-03-25 2013-11-13 罗立芬 插座
WO2013171981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203491438U (zh) * 2013-10-24 2014-03-19 江叶挺 插座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90583U (zh) * 2009-12-31 2010-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条
EP2511789A1 (en) * 2011-04-15 2012-10-1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Flexibl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CN102592712A (zh) * 2012-03-23 2012-07-18 株洲博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多分支结构铜母线母排制备方法及母排
WO2013171981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203056109U (zh) * 2012-12-28 2013-07-10 旭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合结构
CN203288807U (zh) * 2013-03-25 2013-11-13 罗立芬 插座
CN203491438U (zh) * 2013-10-24 2014-03-19 江叶挺 插座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290A (zh) * 2016-07-14 2018-01-23 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气盒
CN107623290B (zh) * 2016-07-14 2020-12-29 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气盒
CN107579367A (zh) * 2017-08-09 2018-01-12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插座内的铜条结构及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1170B (zh)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3794B (zh) 下车身制造方法及车辆下车身
CN101390227B (zh) 压电执行器和具有这种压电执行器的空气动力学型材
US10074461B2 (en) Electrical flat conductor for motor vehicles
CN104347971B (zh) 连接器
CN105281170A (zh) 直线型铜条折弯方法
CN102610976A (zh) 接合连接器、汇流排及其组装方法
CN105290186A (zh) 金属壳体加工成型方法及金属壳体
CN103765692A (zh) 连接器
CN102865333B (zh) 缆线类保护导引装置
CN104340462A (zh) 底板
JP5904161B2 (ja) バスバー
CN105050745A (zh) 用于在金属体内产生通孔的方法
CN205051023U (zh) 连接器组件
CN209888058U (zh) 模具的零度定位机构
CN206966439U (zh) 一种多用途成型模具
CN105703051A (zh) 一种集成于pcb的超高频rfid天线
CN102280273A (zh) 连接装置以及连接方法
CN209517633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的倒扣拼版的结构
CN205350824U (zh) 一种模压聚合物工件
CN106231859A (zh) 一种框架结构
CN206532927U (zh) 接线端子保护套
CN103406612A (zh) 线切割加工铁芯冲槽的方法及其零件组装机构
CN205194912U (zh) 一种汽车连接端子
CN204090340U (zh) 防护装置及其伸缩件
JP2007319871A (ja) ダイ及びシームレス容器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