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2698A -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2698A
CN105272698A CN201510682179.8A CN201510682179A CN105272698A CN 105272698 A CN105272698 A CN 105272698A CN 201510682179 A CN201510682179 A CN 201510682179A CN 105272698 A CN105272698 A CN 105272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ulture material
trees
acorn nut
bisporous mush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21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Sh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Sh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Sh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Sh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821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2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2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2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孢菇培养料,还涉及上述的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双孢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麸皮10-20、棉子壳5-20、牡丹籽壳20-40、玉米秸10-20、田箐叶20-50、石灰1-4、糖1-4、畜粪2-8、铁线莲叶5-15、玉米芯4-12、橡子树木屑5-15、橡子粕1-6。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双孢菇培养料,有利于双孢菇的生长,双孢菇的生物效率高,能达到113%左右,而且本发明中采用了田箐叶,田箐叶是生长于荒废田地中的常见植物,经常被废弃,本发明的变废为宝,节约了资源,合理利用了田箐叶,而且田箐叶的抗病虫能力较强,有利于防止双孢菇的病虫害,尤其是减少双孢菇遭受霉菌螨类及菌蛆类侵害。

Description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孢菇培养料,还涉及上述的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菇属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含有丰富的多糖,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具有抗病毒,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等保健作用,产量和消费量逐渐增加。培养料是蘑菇生长发育的基础,培养料的配比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双孢蘑菇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双孢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生长发育,主要是含碳物质及含氮物质和一些微量元素,因此,双孢蘑菇生产的主要原料可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它们分别是碳源和氮源的主要提供者。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目前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新技术的应用也很快,但随着栽培区域的扩大,栽培模式的多样化及栽培季节的变化,同一阶段的栽培技术措施应在不同的气侯环境及不同的栽培设施中应用不同的变化。比如,在培养料配制中,只注意到石灰的添加量,而忽视了当地水的酸碱度及配料应达到的酸碱度,培养料在堆制发酵过程中,只注意翻堆的间隔天数,忽视了料堆内部的温度变化,培养料在后发酵时,只注意密封加热增温,忽视了通气增氧的增温作用,这些都会影响双孢菇的生长和发育。
有文献披露,采用干牛粪、稻草、石膏、石灰、磷肥为主要原料,以不同含氮量和石膏含量为配方,对双孢蘑菇进行出菇试验和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含氮量1.3%,石膏含量4%的配方,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现蕾时间都是最快的,产量也是最高的,其主要原料可能是此配方碳氮比合适,而发酵过程中碳氮比合适的培养料发酵效果好,有益微生物丰富,有利于双孢蘑菇菌丝营养物质积累,而其它配方碳素、氮素含量少,不适合双孢蘑菇生长,不利于微生物增殖,发酵效果不好,菌丝生长不旺盛,导致产量低。在含氮量为1.3%,石膏含量分别为2%与4%的配方中,双孢蘑菇生物学效率最高,说明加石膏可补充蘑菇生长对硫钙营养元素的需要,还能加速堆肥中有机质的分解,促使堆肥中可溶性磷、钾迅速释放,供给蘑菇菌丝吸收利用,从而提高双孢蘑菇质量,增加蘑菇产量。
因此,培养料对于双孢菇的生产尤其重要。以上的培养料中,无论是哪一种培养料的组合均未涉及到培养料提高双孢菇的抗病能力,因此,需要针对现在的培养料配方进行改进,设计一种不仅能使双孢菇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高的双孢菇培养料,而且该培养料还能增强双孢菇的抗病害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双孢菇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高的双孢菇培养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双孢菇培养料,该培养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麸皮10-20牡丹籽壳10-30豆粕1-5
玉米秸10-20田箐叶20-50石灰1-4
糖1-4畜粪2-8铁线莲叶5-15
玉米芯4-12橡子树木屑5-15橡子粕1-6。
玉米秸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4%,粉碎至粒径为1-3mm。
上述的畜粪为牛粪和鸡粪的混合物,牛粪的含水率为4%,鸡粪的含水率为3%,牛粪与鸡粪的重量比为3:1;
田箐叶其水分含量为1-4%,粉碎至粒径为0.5-2mm。
牡丹籽壳的水分含量为1-4%,将牡丹籽壳粉碎至粒径为1-3mm。
上述的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所述的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3:1-2。
上述的培养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麸皮15牡丹籽壳20豆粕3
玉米秸15田箐叶40石灰2
糖3畜粪5铁线莲叶10
玉米芯8橡子树木屑10橡子粕4。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麸皮15份、豆粕3份、牡丹籽壳20份、玉米秸15份、田箐叶40份、石灰2份、糖3份、畜粪5份、铁线莲叶10份、玉米芯8份、橡子树木屑10份、橡子粕4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2-5,得培养料。
上述的料水重量比为1:4。
橡子树木屑其含水率为1-5%,上述的橡子粕的含水率为1-4%;玉米芯的含水率为1-4%。
田箐,原产于中国东南沿海盐碱地,在江浙、河南、山东等地均具有较大的种植面积,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粗生快长、高产优质的水旱两用作物。田箐作为豆科绿肥,根上着生着许多根瘤。根瘤中共生的固氮细菌借助田箐植株内有机养料,通过固氮酶把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可给态氮素,是非常可观的肥源。同时,由田箐胚乳提取出的半乳甘露聚糖胶,可作为增稠、稳定和凝固剂,在食品、造纸、石油、矿冶、纺织等工业中用途广泛。因此,田箐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资源,它不仅限于农业方面的利用,而是作为一种新型胶用材料跨进了工业应用的广阔领域,对其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本发明中,采用了田箐叶和铁线莲叶作为培养料的原料,不仅提高了双孢菇的生物学效率,而且还增强了双孢菇的抗病害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双孢菇培养料,有利于双孢菇的生长,双孢菇的生物效率高,能达到113%左右,而且本发明中采用了田箐叶,田箐叶是生长于荒废田地中的常见植物,经常被废弃,本发明的变废为宝,节约了资源,合理利用了田箐叶,而且田箐叶的抗病虫能力较强,有利于防止双孢菇的病虫害,尤其是减少双孢菇遭受霉菌螨类及菌蛆类侵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麸皮15份、豆粕3份、牡丹籽壳20份、玉米秸15份、田箐叶40份、石灰2份、糖3份、畜粪5份、铁线莲叶10份、玉米芯8份、橡子树木屑10份、橡子粕4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4,得培养料。
玉米秸晾晒至水分含量为3%左右,粉碎至粒径为2mm左右。
田箐叶其水分含量为2%左右,粉碎至粒径为1mm左右。
牡丹籽壳的水分含量为2%,将牡丹籽壳粉碎至粒径为2mm。
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上述的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3:2。
橡子树木屑其含水率为4%左右,橡子粕的含水率为2%左右。
玉米芯的含水率为3%。
采用实施例1的培养料培养,双孢菇具有菌丝满床快、出菇早等特点,鲜菇的产量高。
对比例1
将麸皮15份、豆粕4份、玉米秸15份、田箐叶5份、石灰4份、糖3份、畜粪5份、铁线莲叶20份、玉米芯8份、橡子树木屑10份、橡子粕4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4。
对比例1相对于实施例1,调整了各原料的用量。去除了牡丹籽壳,减少了田箐叶的用量,相应的增加了其它原料的用量。
玉米秸晾晒至水分含量为3%左右,粉碎至粒径为2mm左右。
田箐叶其水分含量为2%左右,粉碎至粒径为1mm左右。
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上述的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3:2。
实施例1中的双孢菇生物效率为113%,对比例1中为101.1%;
实施例1中的畸形菇率为0.5%,对比例1中的畸形菇率为2%,要高于实施例1中的比例。
对比例1中的病害发生率比实施例1高出4.1%左右,可见,田箐叶在防治双孢菇病虫害发生率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而且牡丹籽壳在双孢菇的生物学效果提高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原料调整为:
将麸皮15份、棉子壳43份、玉米秸15份、田箐叶5份、石灰4份、糖3份、畜粪5份、玉米芯42份、橡子树木屑10份、橡子粕4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4。
并未采用铁线莲叶,其生物学效率为98.5%,畸形菇率为2.3%左右,病害发生率高于实施例1约为5.2%。
实施例2
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麸皮10份、牡丹籽壳10份、豆粕1份、玉米秸10份、田箐叶20份、石灰1份、糖1份、畜粪2份、铁线莲叶5份、玉米芯4份、橡子树木屑5份、橡子粕1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4。
玉米秸晾晒至水分含量为3%左右,粉碎至粒径为2mm左右。
田箐叶其水分含量为2%左右,粉碎至粒径为1mm左右。
牡丹籽壳的水分含量为2%,将牡丹籽壳粉碎至粒径为2mm。
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上述的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3:2。
橡子树木屑其含水率为3%左右,橡子粕的含水率为2%左右。
玉米芯的含水率为3%。
双孢菇生物效率为109.5%,畸形菇率为0.3%。
实施例3
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麸皮20份、豆粕5份、牡丹籽壳30份、玉米秸20份、田箐叶50份、石灰4份、糖4份、畜粪8份、铁线莲叶15份、玉米芯12份、橡子树木屑15份、橡子粕6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4,得培养料。
玉米秸晾晒至水分含量为4%左右,粉碎至粒径为3mm左右。
田箐叶其水分含量为4%左右,粉碎至粒径为2mm左右。
牡丹籽壳的水分含量为2%,将牡丹籽壳粉碎至粒径为2mm。
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上述的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3:2。
橡子树木屑其含水率为5%左右,橡子粕的含水率为3%左右。
玉米芯的含水率为3%。
双孢菇生物效率为110.2%,畸形菇率为0.25%。
实施例4
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麸皮15份、牡丹籽壳25份、豆粕3份、玉米秸18份、田箐叶45份、石灰3份、糖3份、畜粪6份、铁线莲叶12份、玉米芯8份、橡子树木屑12份、橡子粕3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4,得培养料。
玉米秸晾晒至水分含量为3%左右,粉碎至粒径为2mm左右。
田箐叶其水分含量为2%左右,粉碎至粒径为1mm左右。
牡丹籽壳的水分含量为2%,将牡丹籽壳粉碎至粒径为2mm。
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上述的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3:2。
橡子树木屑其含水率为4%左右,橡子粕的含水率为2%。
玉米芯的含水率为3%。
双孢菇生物效率为110.1%,畸形菇率为0.2%。
实施例5
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麸皮12份、豆粕4份、牡丹籽壳24份、玉米秸18份、田箐叶42份、石灰3份、糖3份、畜粪6份、铁线莲叶12份、玉米芯8份、橡子树木屑12份、橡子粕3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4,得培养料。
玉米秸晾晒至水分含量为3%左右,粉碎至粒径为2mm左右。
田箐叶其水分含量为2%左右,粉碎至粒径为1mm左右。
牡丹籽壳的水分含量为2%,将牡丹籽壳碎至粒径为2mm。
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上述的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3:2。
橡子树木屑其含水率为31-5%,橡子粕的含水率为2%。
玉米芯的含水率为3%。

Claims (10)

1.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麸皮10-20牡丹籽壳10-30豆粕1-5
玉米秸10-20田箐叶20-50石灰1-4
糖1-4畜粪2-8铁线莲叶5-15
玉米芯4-12橡子树木屑5-15橡子粕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秸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4%,粉碎至粒径为1-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田箐叶其水分含量为1-4%,粉碎至粒径为0.5-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牡丹籽壳的水分含量为1-4%,将牡丹籽壳粉碎至粒径为1-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所述的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3: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麸皮15牡丹籽壳20豆粕3
玉米秸15田箐叶40石灰2
糖3畜粪5铁线莲叶10
玉米芯8橡子树木屑10橡子粕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麸皮15份、豆粕3份、牡丹籽壳20份、玉米秸15份、田箐叶40份、石灰2份、糖3份、畜粪5份、铁线莲叶10份、玉米芯8份、橡子树木屑10份、橡子粕4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2-5,得培养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水重量比为1:4。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子树木屑其含水率为1-5%,所述的橡子粕的含水率为1-4%。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芯的含水率为1-4%。
CN201510682179.8A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272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2179.8A CN105272698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2179.8A CN105272698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2698A true CN105272698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4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2179.8A Pending CN105272698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269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0854A (zh) * 2017-06-15 2017-11-21 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防治双孢菇褐腐病的方法
CN108401791A (zh) * 2018-05-18 2018-08-17 北京同仁堂安徽中药材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籽壳蘑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0854A (zh) * 2017-06-15 2017-11-21 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防治双孢菇褐腐病的方法
CN108401791A (zh) * 2018-05-18 2018-08-17 北京同仁堂安徽中药材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籽壳蘑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2588B (zh) 一种能源草的综合循环利用方法
CN102336594A (zh) 一种应用葡萄枝条作为种植杏鲍菇的基质
CN101602621A (zh) 基于循环生态农业的富硒产品生产系统
CN106386163A (zh) 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食用菌的方法
CN106396807A (zh) 一种提高食用菌生物转化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3382139A (zh) 一种双孢菇培养基质
CN107371812A (zh) 一种以桉木屑为主栽培料的猴头菇栽培方法
CN101796914A (zh) 以菌草、中草药为原料的食用菌培育方法
CN105294351A (zh) 一种食用菌的床栽栽培方法
CN105330407A (zh) 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的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4772B (zh) 利用木薯渣、桑杆和稻草生产姬菇的方法
CN104641942A (zh) 一种桑枝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4987156A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4106374B (zh) 利用甘蔗渣、桑杆和玉米渣生产姬菇的方法
CN102379211A (zh) 一种应用葡萄枝条种植杏鲍菇的方法
CN103524161A (zh) 一种畜禽粪便发酵有机肥的工艺
CN102503664B (zh) 以饲料废料为主料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1711A (zh) 一种利用玉米芯发酵料栽培香菇的方法
CN105198559A (zh) 一种玉米芯制成的草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2698A (zh)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3237B (zh) 利用紫苏秸秆生产高含量赖氨酸平菇的方法
CN105103959A (zh) 一种利用蚯蚓粪栽培鲍鱼菇的方法
CN104429610A (zh) 一种“巨菌草-草菇-菌肥”相互促生和转化的方法
CN105272702A (zh) 一种平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5292A (zh) 一种利用玉米芯发酵料栽培草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