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4138B - 滚筒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滚筒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4138B
CN105264138B CN201480002635.3A CN201480002635A CN105264138B CN 105264138 B CN105264138 B CN 105264138B CN 201480002635 A CN201480002635 A CN 201480002635A CN 105264138 B CN105264138 B CN 105264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bearing
unit
axle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26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4138A (zh
Inventor
田中启之
竹中卓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64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4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4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4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40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receptacle and an agitator or impeller, e.g. alternativel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其能实现清洗性能的提高并同时能抑制驱动部尺寸的增加。驱动单元(30)包括轴承单元(500),该轴承单元(500)具有以夹住行星齿轮机构(400)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滚动轴承(513)以及第二滚动轴承(523)。另外,滚筒轴(300)包括由第一滚动轴承(513)支承的前轴部(300a)、由第二滚动轴承(523)支承的后轴部(300b)、以及比前轴部(300a)以及后轴部(300b)更向外侧膨出并收容行星齿轮机构(400)的收容部(300c)。进而,轴承单元(500)包含包括第一滚动轴承(513)的前部单元(510)以及包括第二滚动轴承(523)的后部单元(520),这些前部单元(510)和后部单元(520)在滚筒轴(300)的轴线方向上,从收容部(300c)的两侧结合。

Description

滚筒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该滚筒洗衣机可以从洗涤到干燥连续地进行,也可以进行洗涤但不进行干燥。
背景技术
以往,滚筒洗衣机在蓄水于底部的外槽内使横轴型的滚筒旋转,通过设置在滚筒内的挡板(baffle)将洗涤物举起并放下,通过将洗涤物向滚筒的内周面摔打来洗涤洗涤物(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在通过挡板搅拌洗涤物的结构中,洗涤物彼此之间很难互相缠绕或互相摩擦。因此,滚筒洗衣机与在洗涤脱水槽内使振动机旋转来洗涤洗涤物的全自动洗衣机相比,作用于洗涤物的机械力容易变小,清洗性能容易降低。
因此,在滚筒洗衣机中,为了提高清洗性能,可以做成在滚筒的后表面设有搅拌体,在清洗或漂洗时,使滚筒与搅拌体以不同旋转速度旋转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0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实现使滚筒与搅拌体以不同的旋转速度旋转的滚筒洗衣机的情况下,驱动滚筒以及搅拌体的驱动部,通过追加减速机构等增加结构部件,由此容易使尺寸变大。因此,为了抑制外槽以及滚筒的尺寸的降低,并尽可能多地确保洗涤容量,需要抑制驱动部的尺寸的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该课题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清洗性能的提高并同时能抑制驱动部的尺寸增加的滚筒洗衣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主要方式的滚筒洗衣机具备:外槽,配置在壳体内;滚筒,配置在所述外槽内,能够以水平轴或者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轴为中心旋转;挡板,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内周面;旋转体,配置在所述滚筒的后部,在表面具有与洗涤物接触的突状部;以及驱动部,以使所述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比所述滚筒的旋转速度快的方式使所述滚筒和所述旋转体旋转。此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马达;第一旋转轴,与所述旋转体连结,向所述旋转体传递所述驱动马达的转矩;变速机构,使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子的旋转变速;第二旋转轴,与所述滚筒连结,向所述滚筒传递所述驱动马达的转矩,并且内包所述第一旋转轴以及所述减速机构;以及轴承单元,具有以夹着所述变速机构的方式配置的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通过这些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二旋转轴。另外,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第一轴部,由所述第一轴承支承;第二轴部,由所述第二轴承支承;以及收容部,向所述第一轴部以及所述第二轴部的外侧膨出并收容所述变速机构。进而,所述轴承单元包含包括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单元以及包括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单元,这些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从所述收容部的两侧结合。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将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产生的空间利用作减速机构的配置空间,以便将滚筒产生的负荷以第二转轴良好的支承,因此能在第二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减小驱动部的尺寸。由此,使外槽以及滚筒能向前后方向变大,因而能增加洗涤容量。
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因为通过结合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能将内包变速机构的第二旋转轴收容于轴承单元的内部,所以无需为了确保使第二旋转轴插入的开口,而使用超出必要的外形大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或超出必要地增厚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的壁厚。
在本方式的滚筒洗衣机中,可采用下述结构,即,所述第一单元具有第一圆周面,该第一圆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轴承同心的圆形或圆弧形,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具有第二圆周面,该第二圆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轴承同心的圆形或圆弧形。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圆周面以及所述第二圆周面的承插嵌合而结合。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做成将轴承单元分割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使第一轴承的中心与第二轴承的中心精度良好地一致。因此,能防止由于第一轴承的中心与第二轴承的轴错位而导致第二旋转轴不能顺利地旋转。
在本方式的滚筒洗衣机中,可采用下述结构,即,所述轴承单元的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驱动马达侧,并且所述第二单元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马达的定子的固定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定子固定于设有第二轴承的第二单元,所以能使与第二轴承同心的转子的中心与定子的中心精度良好地一致。由此,由于能保持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一定,因此能使稳定驱动马达并使之旋转。
在本方式的滚筒洗衣机中,所述变速机构能做成包括减速机构的结构,该减速机构使所述转子的旋转减速。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减速机构具有:太阳齿轮,伴随着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子的旋转进行旋转;环状的内齿轮,包围该太阳齿轮;多个行星齿轮,介于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内齿轮之间;以及行星齿轮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这些行星齿轮。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内齿轮,伴随着所述内齿轮的旋转而旋转。此外,所述行星齿轮架包括轴部,该轴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同轴并且前端部从所述第二旋转轴向所述转子侧突出。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离合器机构部。所述离合器机构部设为与从所述第二旋转轴突出的所述轴部的前端部相关,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之间切换所述驱动部的形态,其中,所述第一形态是,通过使所述轴部成为不能旋转的状态,从而以使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旋转速度按照所述变速机构的减速比而比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旋转速度慢的方式,使所述第一旋转轴以及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二形态是,通过使所述轴部成为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的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减速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旋转轴以与所述转子的旋转速度相等的旋转速度一体旋转。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将第二旋转轴与内齿轮连结,并且使设置在行星齿轮架的轴部的前端部向第二旋转轴的外面突出,并使离合器机构部与突出的前端部相关,由此进行减速机构的动作的切换,使驱动部的形态在第一形态与第二形态之间切换。由此,做成减速机构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夹持的结构的结果是,即使减速机构做成内包在第二旋转轴中的情况下,也能良好地进行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之间的切换。并且,通过调整太阳齿轮以及内齿轮的齿数,能设定转子与第二旋转轴的减速比,并且能设定范围广的减速比。
在做成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进而可采用下述结构,即,所述离合器机构部包括:离合器体,嵌入所述前端部,相对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被允许并且向所述轴部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以及移动机构部,使该离合器体向所述轴线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离合器体的所述轴承单元侧的端部以及所述转子侧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二卡合部。另外,位于所述驱动马达侧的所述第二单元设有第一被卡合部,所述转子设有第二被卡合部。当所述离合器体通过所述移动机构部向所述第二单元侧移动且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卡合时,所述离合器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向周向的转动被限制,所述轴部成为不能旋转的状态,当所述离合器体通过所述移动机构部向所述转子侧移动且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被卡合部卡合时,所述离合器体相对于所述转子的向周向的转动被限制,所述轴部能够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
若做成这样的结构,就能具体地实现通过与轴部即行星齿轮架相关,从而使驱动部的形态在第一形态与第二形态之间切换的离合器机构部。另外,由于与离合器体的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一被卡合部形成于与嵌入离合器体的轴部同心的配置有第二轴承的第二单元,因此第一卡合部的中心与第一被卡合部的中心能精度良好地卡合。
在做成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进而可采用下述结构,即,所述移动机构部包括:弹性构件,介于所述离合器体与所述轴承单元之间,使所述离合器体通过弹力向所述转子侧移动,使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被卡合部卡合;以及推压构件,通过推压所述离合器体从而使所述离合器体向所述轴承单元侧移动,并且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与所述离合器体接触,在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与所述离合器体分离。
若做成这样的结构,则通过弹性构件的弹力使离合器体移动,由此使第二卡合部与第二被卡合部卡合,并由该卡合使离合器体与转子一起旋转时,推压构件成为从离合器体分离的状态。因此,不会因推压构件向离合器体的接触而妨碍转子以及离合器体的旋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能实现清洗性能的提高并同时能抑制驱动部的尺寸增加的滚筒洗衣机。
本发明效果以及意义通过对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会进一步明确。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将本发明实施化时的一个例示,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滚筒洗衣机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驱动马达的转子的结构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翼轴、滚筒轴以及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轴承单元的前部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轴承单元的后部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轴承单元的后部单元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离合器机构部的离合器体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离合器机构部的移动机构部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离合器机构部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清洗工序以及漂洗工序中驱动单元、滚筒以及搅拌体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中间脱水程序以及最终脱水程序中驱动单元、滚筒以及搅拌体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表示与实施方式进行比较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一实施方式的不具有干燥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滚筒洗衣机1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滚筒洗衣机1具有构成外观的壳体10。壳体10的前表面10a从中央部向上部倾斜,在倾斜的面形成洗涤物的投入口11。投入口11通过开闭自由的门12遮盖。
在壳体10内,外槽20由多个减振器21弹性地支承。在外槽20内以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滚筒22。外槽20以及滚筒22以后表面侧相对于水平方向放低的方式倾斜。由此,滚筒22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轴为中心旋转。外槽20以及滚筒22的倾斜角度可做成为10~20度左右。外槽20的前表面的开口部20a以及滚筒22的前表面的开口部22a与投入口11对置,与投入口11一起通过门12关闭。在滚筒22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多个脱水孔22b。进一步地,三个挡板23在周向上以大致相等的间隔设置在滚筒22的内周面。
在滚筒22的后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搅拌体24。搅拌体24具有大致为圆盘的形状。在搅拌体24的表面形成有从中央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叶片24a。搅拌体24与滚筒22同轴旋转。搅拌体24相当于本发明的旋转体,叶片24a相当于本发明的突状部。
在外槽20的后方,配置产生驱动滚筒22以及搅拌体24的转矩的驱动单元30。驱动单元30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部。驱动单元30在清洗工序以及漂洗工序时,使滚筒22以及搅拌体24向相同方向以不同旋转速度旋转。具体地说,驱动单元30使滚筒22以令施加到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小于重力的旋转速度旋转,使搅拌体24以比滚筒22的旋转速度快的旋转速度旋转。另一方面,驱动单元30在脱水工序时使滚筒22以及搅拌体24以令施加到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远远大于重力的旋转速度进行一体旋转。驱动单元30的详细结构会在后面再进行说明。
在外槽20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口部20b。在排水口部20b设置有排水阀40。排水阀40与排水管41连接。当打开排水阀40时存于外槽20内的水就会通过排水管41向机外排出。
在壳体10内的前方上部配置有洗涤剂盒50。在洗涤剂盒50中收容洗涤剂的洗剂容器50a以从前方抽出自如的方式收容。洗涤剂盒50通过给水管52与配置在壳体10内的后方上部的给水阀51连接。此外,洗涤剂盒50通过注水管53与外槽20的上部连接。当打开给水阀51时,自来水从水龙头通过给水管52、洗涤剂盒50以及注水管53提供给外槽20内。此时,收容在洗剂容器50a里的洗涤剂顺着水流提供给外槽20内。
接着,关于驱动单元3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示出驱动单元3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驱动马达100的转子110的结构的转子110的主视图。图4(a)以及(b)是示出翼轴200、滚筒轴300以及行星齿轮机构400的结构的图。图4(a)是侧面剖视图,图4(b)是图4(a)的A-A′剖视图。图5(a)以及(b)是示出轴承单元500的前部单元510的结构的图,分别为前部单元510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图6以及图7是示出轴承单元500的后部单元520的结构的图。图6是后部单元520的主视图。图7(a)是后部单元520的后视图,图7(b)是后部单元520的后部的放大立体图。图8(a)至(c)是示出离合器机构部600的离合器体610的结构的图,分别为离合器体610的主视图、右视图以及后视图。图9(a)至(c)是示出离合器机构部600的移动机构部DM的结构的图,分别为移动机构部DM的后视图、右视图以及俯视图。图10(a)以及(b)是用于对离合器机构部600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此外,在图8(a)至(c)中,示出了离合器体610已安装在行星齿轮架440的齿轮架轴442的状态。
驱动单元30包括驱动马达100、翼轴200、滚筒轴300、行星齿轮机构400、轴承单元500以及离合器机构部600。驱动马达100产生用于驱动搅拌体24以及滚筒22的转矩。翼轴200通过驱动马达100的转矩旋转,并向搅拌体24传递该旋转。翼轴20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旋转轴。行星齿轮机构400将翼轴200的旋转,即驱动马达100的转子110的旋转减速并向滚筒轴300传递。行星齿轮机构400相当于本发明的变速机构以及减速机构。滚筒轴300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400减速后的旋转速度与翼轴200同轴旋转、并向滚筒22传递该旋转。滚筒轴30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旋转轴。轴承单元500能够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翼轴200以及滚筒轴300。离合器机构部600使驱动部30的形态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形态是,能使搅拌体24即翼轴200以与驱动马达100的旋转速度相等的旋转速度旋转,使滚筒22即滚筒轴300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400减速后的旋转速度旋转,所述第二形态是能使搅拌体24以及滚筒22即翼轴200、滚筒轴300以及行星齿轮机构400以与驱动马达100相等的旋转速度进行一体旋转。
参照图2以及图3,驱动马达100是外转子型的DC无刷马达,具备转子110和定子120。转子110形成为有底的圆筒状,在其内周面,永久磁铁111遍及整周地排列。如图3所示,在转子110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轴套部112。在轴套部112形成有用于固定翼轴200的轴套孔113并且在轴套孔113的外圆周形成有环状的被卡合凹部114。被卡合凹部114的外周部具有遍及整周的凹凸部114a。被卡合凹部11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被卡合部。
定子120在外周部具有线圈121。当从未作图示的控制电路向定子120的线圈121提供驱动电流时,转子110旋转。在定子120的上方和左右三处,以大致120度的间隔形成有螺孔122。各螺孔122具有从定子120的中心向径向的相同距离。此外,在图2中,仅图示出上方的一个螺孔122。
参照图2以及图4,滚筒轴300具有中空形状,并且内包翼轴200和行星齿轮机构400。滚筒轴300包括前轴部300a、后轴部300b、以及设于前轴部300a与后轴部300b之间并比前轴部300a以及后轴部300b更向外侧膨出的收容部300c。前轴部300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轴部,后轴部300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轴部。
在收容部300c收容有行星齿轮机构400。前轴部300a以前部比后部内径大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内径大的大径部300d配置有第一滑动轴承301。同样地,在大径部300d夹着后述的限制环,在第一滑动轴承301的前方配置有机械密封302。第一滑动轴承301以及机械密封302从前方插入大径部300d,通过压入等固定方法与滚筒轴300固定。此外,滚筒轴300在前后方向上分割,由两个构件,即前构件M1以及后构件M2构成,以使行星齿轮机构400能收容于收容部300c。
行星齿轮机构400包括:太阳齿轮410;环状的内齿轮420,包围太阳齿轮410;介于太阳齿轮410和内齿轮420之间的多组行星齿轮430;通过支轴441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这些行星齿轮430的行星齿轮架440。
一组行星齿轮430具有第一齿轮431和第二齿轮432。第一齿轮431与第二齿轮432的两个齿轮彼此啮合,并且第一齿轮431与太阳齿轮410啮合,第二齿轮432与内齿轮420啮合。行星齿轮架440包括向后方延伸的齿轮架轴442。齿轮架轴442相当于本发明的轴部。齿轮架轴442与滚筒轴300同轴,并且内部形成为中空以使翼轴200插入。齿轮架轴442以从前端部到根部的部位比根的部位内径大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内径大的大径部442a配置有第二滑动轴承443。在从滚筒轴300向后方突出的齿轮架轴442的前端部442b,在外周面形成有齿条442c。
在翼轴200的后端部形成有圆环状的限制凸缘201。翼轴200从后方插入滚筒轴300内。在插入的翼轴200的前端部固定有环状的限制环202。限制环202与第一滑动轴承301以及机械密封302同样从前方插入大径部300d,通过压入等固定方法与翼轴200固定。限制环202经由第一垫圈203与第一滑动轴承301接触,经由第二垫圈204与机械密封302接触。限制凸缘201与齿轮架轴442的后端卡合,通过限制环202经由第一垫圈203与第一滑动轴承301卡合,由此限制翼轴200向前后方向的移动。
插入滚筒轴300的内部的翼轴200,其外周面在第一滑动轴承301以及第二滑动轴承443之间滑动。由此,翼轴200在滚筒轴300内顺利地旋转。此外,通过机械密封302能防止水向滚筒轴300和翼轴200之间侵入。进而,翼轴200旋转时,限制环202在第一垫圈203以及第二垫圈204之间滑动。因此,能防止因限制环202滑动而产生的第一滑动轴承301以及机械密封302的磨耗。
此外,如上所述,因为第一滑动轴承301、限制环202以及机械密封302全都能通过从前方插入从而配置在大径部300d内,所以能使组装性良好。
在翼轴200的中间部位固定有太阳齿轮410。如图4(b)所示,在内齿轮420的外周面的多个位置形成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键部421,在滚筒轴300的内周面形成有与键部421对应的键槽部303。通过键部421与键槽部303卡合,滚筒轴300和内齿轮420在周向固定。并且,翼轴200的后端部从齿轮架轴442向后方突出,与转子110的轴套孔113固定。
当翼轴200伴随着转子110的旋转而旋转时,太阳齿轮410旋转。当行星齿轮架440处于以不旋转的方式固定的状态下,由于行星齿轮430不能公转,因此伴随着太阳齿轮410的旋转仅进行自转。即,第一齿轮431与太阳齿轮410反向旋转,第二齿轮432与太阳齿轮410同向旋转。伴随着第二齿轮432的旋转,内齿轮420与第二齿轮432同向,即与太阳齿轮410同向旋转。由此,与固定于内齿轮420的滚筒轴300旋转。此外,各齿轮410、420、431、432以及滚筒轴300的旋转方向在图4(b)中用箭头示出。
由于内齿轮420的旋转速度比太阳齿轮410的旋转速度慢,因此滚筒轴300以比翼轴200低的旋转速度旋转。这样,由于翼轴200的旋转速度被减速并传递到滚筒轴300,所以传递到滚筒轴300的转矩变得比从驱动马达100传递到翼轴200的转矩更大。
参照图2、图5、图6以及图7,轴承单元500包括前部单元510以及后部单元520。前部单元510以及后部单元520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单元以及第二单元。
在前部单元510的中央部设有圆筒状的前轴承部511。在前轴承部511的前侧配置有机械密封512,在后侧配置有第一滚动轴承513。第一滚动轴承51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轴承。在前部单元510的后面侧在前轴承部511的周围形成有被嵌合凹部514。被嵌合凹部514的外周面514a具有圆形,该圆的中心与处于配置在前轴承部511的状态的第一滚动轴承513的中心P1一致。被嵌合凹部514的外周面514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圆周面。
在前部单元510的外周部在上下左右四个位置上形成有安装孔515。并且,在前部单元510的外周部在下部形成有两个安装轴套516。在安装轴套516形成有安装孔516a。
在后部单元520的中央部在后面侧设有具有比滚筒轴300的收容部300c的外径稍微大一点的内径并覆盖收容部300c的圆筒状的覆盖部521,在覆盖部521的后方,设有具有比收容部300c的外径更小的内径的圆筒状的后轴承部522。在后轴承部522的前侧配置有第二滚动轴承523,在第二滚动轴承523的后方设有弹簧冲击板524。第二滚动轴承52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轴承。在后轴承部522的后端部在内表面形成有遍及整周的齿条525。齿条525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被卡合部。
在后部单元520的后面侧形成有三个安装轴套526。在与定子120的螺孔122对应的上方和左右三个位置分别形成各个安装轴套526。在安装轴套526形成有安装孔526a。各个安装孔526a具有从配置在后轴部522的状态的第二滚动轴承523的中心P2,往径向相等的距离。安装轴套526相当于本发明的固定部。
在后部单元520的中央部的前面侧形成有环状的嵌合筋527。嵌合筋527的外周面527a具有圆形,该圆的中心与第二滚动轴承523的中心P2一致。嵌合筋527的外周面527a的直径与被嵌合凹部514的外周面514a的直径相等。嵌合筋527的外周面527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圆周面。
在后部单元520的外周部形成有螺孔528。在与前部单元510的安装孔515对应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分别形成各个螺孔528。
在内包翼轴200以及行星齿轮机构400的滚筒轴300设定于前部单元510的状态下,前部单元510与后部单元520结合。此时,嵌合筋527嵌入到被嵌合凹部514。在嵌合状态下,嵌合筋527的外周面527a与被嵌合凹部514的外周面514a接触。这样,前部单元510以及后部单元520通过嵌合筋527的外周面527a以及被嵌合凹部514的外周面514a产生的承插嵌合而结合。螺丝530穿过螺孔528被安装孔515堵住。由此,前部单元510与后部单元520固定。这样,在轴承单元500的内部配置滚筒轴300。
行星齿轮机构400收容在滚筒轴300的收容部300c,配置在第一滚动轴承513与第二滚动轴承523之间产生的空间中。在此,有必要在轴承单元500的第一滚动轴承513和第二滚动轴承523之间设置某种程度的距离,以使重量大的滚筒22产生的负载由滚筒轴300良好地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利用第一滚动轴承513与第二滚动轴承523之间产生的空间作为行星齿轮机构400的配置空间,所以与在两个滚动轴承513、523的后方配置行星齿轮机构400的结构相比,可使滚筒轴300轴线方向上的驱动单元30的尺寸减小。
滚筒轴300的前轴部300a的外周面由第一滚动轴承513承接,后轴部300b由第二滚动轴承523承接。由此,滚筒轴300在轴承单元500内顺利地旋转。另外,通过在前轴承部511的前端部设置机械密封512,从而能防止水向轴承单元500和滚筒轴300之间侵入。
驱动马达100的定子120与后部单元520的安装轴套526固定。此时,螺丝540穿过螺孔122被安装孔526a堵住。
轴承单元500通过螺丝固定等固定方法固定在外槽20的后表面。在驱动单元30已安装在外槽20的状态下,翼轴200以及滚筒轴300面对外槽20的内部。滚筒22与滚筒轴300固定,搅拌体24与翼轴200固定。
参照图8至图10,离合器机构部600包括离合器体610、离合器弹簧620、离合器杆630、杆支承件640、离合器驱动装置650、以及安装板660。离合器弹簧620、离合器杆630、杆支承件640、离合器驱动装置650以及安装板660构成使离合器体610向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部DM。
离合器体610具有大致圆盘形状。在离合器体610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环状的齿条611。齿条611以与后部单元520的后端部的齿条525卡合的方式形成。齿条61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卡合部。另外,在离合器体610的外周面,在齿条611的后方形成有凸缘部612。并且,在离合器体610的后端部形成有环状的卡合凸缘部613。卡合凸缘部613具有与转子110的被卡合凹部114相同的形状,并且在外周部具有遍及整周的凹凸部613a。当卡合凸缘部613插入被卡合凹部114时,凹凸部613a、114a彼此卡合。卡合凸缘部61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卡合部。
在离合器体610的前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供齿轮架轴442插入的轴孔614。在轴孔614的内周面形成有齿条614a。齿条614a与齿轮架轴442的齿条442c卡合。由此,离合器体610呈相对于齿轮架轴442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允许,并且向周向的转动被限制的状态。另外,在离合器体610的前表面在轴孔614的外侧形成有环状的收容槽615。收容槽615具有达到后端部的深度。如图2所示,在收容槽615中收容有离合器弹簧620。离合器弹簧620相当于本发明的弹性构件。离合器弹簧620的一端与后部单元520的弹簧冲击板524接触,另一端与收容槽615的底面接触。
离合器杆630包括沿着离合器体610的下半部的外周面的大致半圆形的上部杆631、以及从上部杆631的最下部向下方延伸的下部杆632。在上部杆631的左右上端部形成有与离合器体610的凸缘部612的后表面612a接触、并将凸缘部612向前方推的推压部633。推压部633相当于本发明的推压构件。此外,在图9(c)中,为了方便说明画入了离合器体610。
支轴634与离合器杆630固定。支轴634贯穿离合器杆630的左右,其两端部从离合器杆630向左右探出。
杆支承件64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离合器杆630。杆杆支承件640包括底板641、以及从底板641的两端立起的臂片642。在臂片642形成支轴孔643。支轴634贯通支轴孔643。由此,离合器杆630能以支轴634为中心向前后方向转动。
弹簧644介于离合器杆630与杆支承件640之间。弹簧644的一端与杆支承件640的安装轴645固定,另一端穿通设置在离合器杆630的插入孔635,与插入孔635同样地与设置在离合器杆630的安装轴636固定。在已安装离合器机构部600的状态下,弹簧644处于拉伸状态,离合器杆630的下部杆632的下端由弹簧644的弹力拉向朝前方移动的方向。
离合器驱动装置650包括转矩马达651、以及通过转矩马达651的转矩在水平轴周围旋转的圆盘状的凸轮652。凸轮652的上表面与下部杆632的下端接触。凸轮652的上表面包括:设置在一端侧的高度高的第一接触面652a、设置在另一端侧的高度低的第二接触面652b、以及将第一接触面652a和第二接触面652b之间连接起来的倾斜面652c。
杆支承件640以及离合器驱动装置650通过螺丝固定等固定方法与安装板660固定。安装板660通过螺丝与前部单元510的安装轴套516固定。
当驱动单元30的形态从第二形态切换到第一形态时,如图10(a)所示,通过转矩马达651,凸轮652以第一接触面652a位于上方、第二接触面652b位于下方的方式旋转。随着凸轮652旋转,下部杆632的下端由倾斜面652c以及第一接触面652a依次推压向后方移动。离合器杆630以支轴634为中心向前方旋转,上部杆631向前方移动。上部杆631的推压部633将离合器体610的凸缘部612向前方推压,离合器体610抗拒离合器弹簧620的弹力向前方移动。
另一方面,在驱动单元30的形态从第一形态切换到第二形态的情况下,如图10(b)所示,通过转矩马达651,凸轮652以第二接触面652b位于上方,第一接触面652a位于下方的方式旋转。随着凸轮652旋转,下部杆632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647的弹力,依次一边沿着倾斜面652c以及第二接触面652b一边向前方移动。离合器杆630以支轴634为中心向后方旋转,上部杆631向后方移动。上部杆631的推压部633从离合器体610的凸缘部612离开,离合器体610通过离合器弹簧620的弹力向后方移动。
滚筒洗衣机1进行各种运转程序的洗涤运转。洗涤运转包括清洗工序、中间脱水工序、漂洗工序以及最终脱水工序。
图11(a)以及(b)是用于对清洗工序以及漂洗工序中驱动单元30、滚筒22以及搅拌体24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12(a)以及(b)是用于对中间脱水工序以及最终脱水工序中驱动单元30、滚筒22以及搅拌体24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在清洗工序以及漂洗工序中,驱动单元30的形态切换为第一形态。通过切换为第一形态,如图10(a)所示,当离合器体610向前方移动时,如图11(a)所示,离合器体610的齿条611与轴承单元500的齿条525卡合。由此,由于离合器体610相对于轴承单元500向周向的转动被限制,成为不可转动的状态,因此行星齿轮机构400的齿轮架轴442,即行星齿轮架440成为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固定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当转子110旋转时,翼轴200以与转子110的旋转速度相等的旋转速度旋转,与翼轴200连结的搅拌体24也以与转子110的旋转速度相等的旋转速度旋转。伴随着翼轴200的旋转,行星齿轮机构400的太阳齿轮410旋转。如上所述,由于行星齿轮架440处于固定状态,因此行星齿轮430的第一齿轮431以及第二齿轮432分别与太阳齿轮410同向以及反向旋转,内齿轮420与太阳齿轮410同向旋转。由此,与内齿轮420固定的滚筒轴300旋转。由于通过行星齿轮机构400减速,因此滚筒轴300以比翼轴200慢的旋转速度与翼轴200同向旋转,与滚筒轴300固定的滚筒22以比搅拌体24慢的旋转速度与搅拌体24同向旋转。换句话说,搅拌体24以比滚筒22快的旋转速度与滚筒22同向旋转。此外,转子110的旋转速度以及行星齿轮机构400的减速比可以适当设定为使搅拌体24以能够以不损伤的程度来摩擦或搅拌洗涤物的旋转速度旋转,并且使滚筒22的旋转速度成为使作用于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变得小于重力的旋转速度。
在清洗工序以及漂洗工序中,在外槽内蓄水至未到投入口11下边的规定的水位的状态下,驱动马达100交替地进行右旋转以及左旋转。由此,滚筒22和搅拌体24以搅拌体24的旋转速度比滚筒22的旋转速度快的状态交替地进行右旋转以及左旋转。滚筒22内的洗涤物通过由挡板23举起并落下而被摔打到滚筒22的内周面。此外,在滚筒22的后部,洗涤物与旋转的搅拌体24的叶片24a接触,洗涤物与叶片24a摩擦或洗涤物通过叶片24a来搅拌。由此,洗涤物被清洗或漂洗。
接着,在中间脱水工序以及最终脱水工序中,驱动单元30的形态切换为第二形态。通过切换为第二形态,如图10(b)所示,当离合器体610向后方移动时,如图11(b)所示,离合器体610的卡合凸缘部613嵌入转子110的被卡合凹部114,卡合凸缘部613的凹凸部613a与被卡合凹部114的凹凸部114a卡合。此外,即使在卡合凸缘部613嵌入被卡合凹部114的状态下,离合器弹簧620也维持蜷缩的状态,通过离合器弹簧620的弹力使卡合凸缘部613推压向被卡合凹部114。当卡合凸缘部613与被卡合凹部114卡合时,推压部633呈从离合器体610离开的状态。
当卡合凸缘部613与被卡合凹部114卡合时,离合器体610相对于转子110向周向的转动被限制,离合器体610成为可与转子110一起旋转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当转子110旋转时,翼轴200以及离合器体610以与转子110的旋转速度相等的旋转速度旋转。此时,在行星齿轮机构400的太阳齿轮410和行星齿轮架440以与转子110相等的旋转速度旋转。由此,内齿轮420以与太阳齿轮410以及行星齿轮架440相等的旋转速度旋转,与内齿轮420固定的滚筒轴300以与转子110相等的旋转速度旋转。即,在驱动单元30中,如图12(a)以及(b)用单点划线所示,翼轴200、行星齿轮机构400以及滚筒轴300一体旋转。由此,滚筒22和搅拌体24一体旋转。此外,离合器弹簧620也与离合器体610一起旋转。
在中间脱水工序以及最终脱水工序中,转子110即滚筒22以及搅拌体24以使作用于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远远大于重力的旋转速度旋转。通过离心力的作用洗涤物被压到滚筒22的内周面上而脱水。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已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清洗工序以及漂洗工序中,滚筒22与搅拌体24以使搅拌体24的旋转速度比滚筒22的旋转速度快的方式旋转。由此,滚筒22内的洗涤物不仅通过挡板23产生的搅拌摔打到滚动22的内周面,还通过旋转的搅拌体24的叶片24a揉搓。由此,与只通过挡板23搅拌洗涤物的结构相比,能实现清洗性能以及漂洗性能的提高。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用于使搅拌体24比滚筒22更快地旋转的驱动单元30的结构,可采用使搅拌体24以与转子110相等的旋转速度旋转,并且使比起搅拌体24需要更大转矩的滚筒22通过使转子110的旋转减速而进行旋转的结构。由此,比起采用使滚筒22以与转子110相等的旋转速度旋转,使搅拌体24通过使转子110的旋转增速而进行旋转的结构,可减小滚筒22以及搅拌体24驱动时驱动马达100产生的转矩,可减少驱动马达100的耗电。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驱动马达100的转子110与搅拌体24通过一个翼轴200连结。因此,与转子110的旋转轴和搅拌体24的旋转轴分别设置并相互连结的结构不同,在组装驱动单元30时,不需要进行对齐两个旋转轴中心的轴对齐。由此,驱动单元30的组装变得容易。另外,不需要担心在两个旋转轴之间产生轴错位。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将第一滚动轴承513与第二滚动轴承523之间产生的空间用作行星齿轮机构400的配置空间,以使得滚筒22产生的负荷通过滚筒轴300良好地支承,因此可以在滚筒轴300的轴线方向上减小驱动单元30的尺寸。由此,外槽20以及滚筒22能够向前后方向变大,因此能使洗涤容量变多。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将滚筒轴300固定在内齿轮420,并且使设置在行星齿轮架440的齿轮架轴442的前端部442b向滚筒轴300的外面突出,通过使离合器机构部600与突出的前端部442b相关,由此进行行星齿轮机构400的动作的切换,并且在翼轴200和滚筒轴300分别旋转的第一形态以及翼轴200和滚筒轴300一体旋转的第二形态之间切换驱动单元30的形态。因此,做成行星齿轮机构400由第一滚动轴承513以及第二滚动轴承523夹持的结构的结果是,即使做成行星齿轮机构400内包于滚筒轴300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良好地进行第一形态与第二形态之间的切换。并且,通过调整太阳齿轮410以及内齿轮420的齿数,能设定转子110与滚筒轴300的减速比,并且能设定范围广的减速比。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做成使行星齿轮430由第一齿轮431以及第二齿轮432构成,所以当驱动单元30做成通过将内齿轮420固定在滚筒轴300上,以使得滚筒轴300的旋转减速的结构时,能使滚筒轴300与翼轴200同向旋转。由此,因为可以在滚筒22的旋转方向同向施加搅拌体24产生的搅拌力,所以能提高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搅拌力。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做成将嵌入向滚筒轴300的外部突出的齿轮架轴442的前端部442b的离合器体610,通过移动机构部DM向滚筒轴300的轴线方向移动,使离合器体610的齿条611与轴承单元500的齿条525卡合,或使离合器体610的卡合凸缘部613与转子110的被卡合凹部114卡合的结构,从而能具体地实现通过与齿轮架轴422即行星齿轮架440相关,由此将驱动单元30的形态在第一形态与第二形态与之间切换的离合器机构部600。并且,由于与离合器体610的齿条611卡合的齿条525形成在与离合器体610嵌入的齿轮架轴442同心的配置了第二滚动轴承523的后部单元520,所以能精度良好地使齿条611的中心与齿条525的中心一致。由此,能使齿条611、525彼此精度良好地卡合。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当通过离合器弹簧620的弹力使离合器体610移动,由此使卡合凸缘部613与被卡合凹部114卡合,并通过该卡合使离合器体610与转子110一起旋转时,推压部633成为从离合器体610离开的状态。因此,不会因推压部633向离合器体610的接触而妨碍转子110以及离合器体610的旋转。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采用轴承单元500在滚筒轴300的轴线方向上,通过包括第一滚动轴承513的前部单元510、以及包括第二滚动轴承523的后部单元520,将内包了行星齿轮机构400的滚筒轴300从前后两侧覆盖的结构。在采用轴承单元500没有被分割的结构时,如图13所示,在轴承单元500中,为了确保插入内包了行星齿轮机构400的滚筒轴300的开口O,例如,需要采用下述结构,即,使用比滚筒轴300的收纳部300c的外径大的第二滚动轴承523,并且使滚筒轴300的后轴部300b的壁厚增大第二滚动轴承523的外径变大了的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因为通过前部单元510和后部单元520的结合,内包行星齿轮机构400的滚筒轴300可收纳于轴承单元500的内部,因此可以避免使用超出需要的大的第一滚动轴承513和第二滚动轴承523,或因壁厚的增加导致滚筒轴300不必要地变重。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前部单元510与后部单元520通过承插嵌合而结合,所以即使在做成将轴承单元500分割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使第一滚动轴承513的中心P1与第二滚动轴承523的中心P2精度良好地一致。因此,可以防止因为第一滚动轴承513的中心P1与第二滚动轴承523错位导致滚筒轴300不能顺利旋转的情况。
并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因为驱动马达100的定子120固定在设置了第二滚动轴承523的后部单元520,所以能使定子120的中心与第二滚动轴承523的中心P2精度良好地一致。因为第二滚动轴承523的中心与固定在翼轴200的转子110的中心是一致的,所以定子120的中心与转子110的中心精度良好地一致。由此,能保持转子110与定子120之间的间隙S(参照图2)一定,能使驱动马达100稳定地旋转。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任何上述实施方式等的限制,而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上述以外的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离合器体610的齿条611与轴承单元500的齿条525的卡合,限制离合器体610相对于轴承单元500的周向转动。另外,通过离合器体610的卡合凸缘部613与转子110的被卡合凹部114的卡合,限制离合器体610相对于转子100的周向转动。然而,使离合器体610的前端部与轴承单元500卡合的结构、以及使离合器体610的后端部与转子110卡合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做成在离合器体610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形成突起,并且在轴承单元500以及转子110形成凹陷或孔,使突起嵌入凹陷或孔的结构。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覆盖滚筒轴300的收容部300c的覆盖部521设置在后部单元520。然而,覆盖部521也可以设置在前部单元510,覆盖部521也可以设置为分开在前部单元510以及后部单元520。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前部单元510设置被嵌合凹部514,在后部单元520设置嵌合筋527。然而,也可以在前部单元510设置嵌合筋527,在后部单元520设置被嵌合凹部51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嵌合筋527与被嵌合凹部514在嵌合时彼此的外周面527a、514a相接。然而,嵌合筋527以及被嵌合凹部514也可以构成为彼此的内周面相接,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内周面和外周面两者都相接。在这种情况下,在内周面彼此相接的情况下,这些内周面分别具有和与各内周面对应的滚动轴承同心的圆形。并且,彼此相接的圆周面也可以不是完全的圆形,而是圆在中途被打断的形状。即彼此相接的圆周面也可以是圆弧形。即,只要能进行具有与第一滚动轴承514同心的圆形或圆孤形的周面和具有与第二滚动轴承523同心的圆形或圆弧形的周面的承插嵌合,则形成各周面的部位的形状就是什么样都可以。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滚筒22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轴为中心旋转。然而,滚筒洗衣机1也可以构成为使滚筒22以水平轴为中心旋转。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的滚筒洗衣机1不具有干燥功能,但是本发明也能应用于具有干燥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即滚筒洗衣干燥机。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适当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20:外槽;22:滚筒;24:搅拌体(旋转体);24a:叶片(突状部);30:驱动单元(驱动部);100:驱动马达;110:转子;114:被卡合凹部(第二被卡合部);120:定子;200:翼轴(第一旋转轴);202:限制环;300:滚筒轴(第二旋转轴);300a:前轴部(第一轴部);300b:后轴部(第二轴部);300c:收容部;400:行星齿轮机构(变速机构、减速机构);410:太阳齿轮;420:内齿轮;430:行星齿轮;431:第一齿轮;432:第二齿轮;440:行星齿轮架;442:齿轮架轴(轴部);500:轴承单元;510:前部单元(第一单元);513:第一滚动轴承(第一轴承);514:被嵌合凹部;514a:外周面(第一圆周面);520:后部单元(第二单元);523:第二滚动轴承(第二轴承);525:齿条(第一被卡合部);526:安装轴套(固定部);527:嵌合筋(凸部);527a:外周面(第二圆周面);600:离合器机构部;610:离合器体;611:齿条(第一卡合部);613:卡合凸缘部(第二卡合部);620:离合器弹簧(弹性构件);630:离合器杆;633:推压部(推压构件);640:杆支承件;650:离合器驱动装置;660:安装板;DM:移动机构部。

Claims (6)

1.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槽,配置在壳体内;
滚筒,配置在所述外槽内,能以水平轴或者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轴为中心旋转;
挡板,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内圆周面;
旋转体,配置在所述滚筒的后部,在表面具有与洗涤物接触的突状部;以及
驱动部,以使所述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比所述滚筒的旋转速度快的方式使所述滚筒和所述旋转体旋转,
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
驱动马达;
第一旋转轴,与所述旋转体连结,向所述旋转体传递所述驱动马达的转矩;
变速机构,使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子的旋转变速;
第二旋转轴,与所述滚筒连结,向所述滚筒传递所述驱动马达的转矩,并且内包所述第一旋转轴以及减速机构;以及
轴承单元,具有以夹着所述变速机构的方式配置的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通过这些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二旋转轴,
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第一轴部,由所述第一轴承支承;第二轴部,由所述第二轴承支承;以及收容部,比所述第一轴部以及所述第二轴部更向外侧膨出并收容所述变速机构,
所述轴承单元包含包括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单元以及包括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单元,这些第一单元以及第二单元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从所述收容部的两侧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元具有第一圆周面,该第一圆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轴承同心的圆形或圆弧形,并且,所述第二单元具有第二圆周面,该第二圆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轴承同心的圆形或圆弧形,
所述第一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圆周面以及所述第二圆周面的承插嵌合而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单元的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驱动马达侧,并且所述第二单元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马达的定子的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包括使所述转子的旋转减速的减速机构,
所述减速机构具有:太阳齿轮,伴随着所述驱动马达转子的旋转而旋转;环状的内齿轮,包围该太阳齿轮;多个行星齿轮,介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内齿轮之间;以及行星齿轮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这些行星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内齿轮,伴随着所述内齿轮的旋转而旋转,
所述行星齿轮架包括轴部,该轴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同轴并且前端部从所述第二旋转轴向所述转子侧突出,
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离合器机构部,
所述离合器机构部设为与从所述第二旋转轴突出的所述轴部的前端部相关,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之间切换所述驱动部的形态,其中,所述第一形态是,通过使所述轴部成为不能旋转的状态,从而以使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旋转速度按照所述变速机构的减速比而比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旋转速度慢的方式,使所述第一旋转轴以及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二形态是,通过使所述轴部成为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的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减速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旋转轴以与所述转子的旋转速度相等的旋转速度一体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机构部包括:离合器体,嵌入所述前端部,相对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被允许并且向所述轴部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以及移动机构部,使该离合器体向所述轴线方向移动,
在所述离合器体的所述轴承单元侧的端部以及所述转子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二卡合部,
在位于所述驱动马达侧的所述第二单元设有第一被卡合部,
在所述转子设有第二被卡合部,
当所述离合器体通过所述移动机构部向所述第二单元侧移动且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卡合时,所述离合器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向周向的转动被限制,所述轴部成为不能旋转的状态,
当所述离合器体通过所述移动机构部向所述转子侧移动且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被卡合部卡合时,所述离合器体相对于所述转子的向周向的转动被限制,所述轴部能够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部包括:
弹性构件,介于所述离合器体与所述轴承单元之间,使所述离合器体通过弹力向所述转子侧移动,使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被卡合部卡合;以及
推压构件,通过推压所述离合器体从而使所述离合器体向所述轴承单元侧移动,并且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与所述离合器体接触,在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与所述离合器体分离。
CN201480002635.3A 2014-04-25 2014-08-04 滚筒洗衣机 Active CN105264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2121 2014-04-25
JP2014092121A JP6397216B2 (ja) 2014-04-25 2014-04-25 ドラム式洗濯機
PCT/CN2014/083633 WO2015161580A1 (zh) 2014-04-25 2014-08-04 滚筒洗衣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4138A CN105264138A (zh) 2016-01-20
CN105264138B true CN105264138B (zh) 2017-04-05

Family

ID=5433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2635.3A Active CN105264138B (zh) 2014-04-25 2014-08-04 滚筒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97216B2 (zh)
CN (1) CN105264138B (zh)
WO (1) WO2015161580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2097A (zh) * 1998-04-10 1999-10-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950561A (zh) * 2004-06-21 2007-04-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脉动器的倾斜滚筒式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7391A (ja) * 1983-12-27 1985-07-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脱水洗濯機の駆動装置
KR0149920B1 (ko) * 1995-09-22 1999-05-15 김광호 세탁기의 동력전달장치
KR100763367B1 (ko) * 2000-11-15 2007-10-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
KR100463545B1 (ko) * 2002-12-23 2004-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
KR100504867B1 (ko) * 2003-01-16 2005-07-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덕션모터를 구비한 드럼 세탁기
JP2006026409A (ja) * 2004-07-16 2006-02-02 Lg Electronics Inc 洗濯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158488A (ja) * 2004-12-03 2006-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機およびドラム式衣類乾燥機
JP4923950B2 (ja) * 2006-10-26 2012-04-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5593640B2 (ja) * 2008-08-22 2014-09-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洗濯機
CN201485693U (zh) * 2009-07-27 2010-05-26 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超越离合器轴承的洗衣机减速离合器
KR101620440B1 (ko) * 2009-07-30 2016-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클러치
JP2013085778A (ja) * 2011-10-20 2013-05-1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洗濯乾燥機
JP6184236B2 (ja) * 2012-08-29 2017-08-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及び洗濯機
KR101954197B1 (ko) * 2012-10-23 2019-05-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2097A (zh) * 1998-04-10 1999-10-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950561A (zh) * 2004-06-21 2007-04-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脉动器的倾斜滚筒式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61580A1 (zh) 2015-10-29
CN105264138A (zh) 2016-01-20
JP2015208500A (ja) 2015-11-24
JP6397216B2 (ja) 2018-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9216B (zh) 滚筒洗衣机
CN105229215B (zh) 滚筒洗衣机
CN105102707B (zh) 滚筒洗衣机
CN108474167B (zh) 洗衣机的离合器组合件
CN107075773B (zh) 滚筒洗衣机
EP3178983B1 (en) Drum washing machine
EP3190218B1 (en) Drum washing machine
US11286608B2 (en) Direct driving apparatus for washing machine
CN106605015A (zh) 滚筒洗衣机
CN105264138B (zh) 滚筒洗衣机
CN106574415B (zh) 滚筒洗衣机
CN105229217B (zh) 滚筒洗衣机
CN105862312A (zh) 一种双波轮滚筒洗衣机
US20170152626A1 (en)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