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2248A -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2248A
CN105262248A CN201510759764.3A CN201510759764A CN105262248A CN 105262248 A CN105262248 A CN 105262248A CN 201510759764 A CN201510759764 A CN 201510759764A CN 105262248 A CN105262248 A CN 105262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end cap
motor
projection
ste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97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丽君
李庆
高晓峰
张之元
王周叶
张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597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622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62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22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及其制造方法,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用以优化电机的结构。该电机包括端盖和定子,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定子的两端;所述端盖的第一端盖与所述定子之间的配合面设有防止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定子脱离的凸起。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端盖与定子的配合面上设有凸起,凸起可设于第一端盖上、定子上或者同时在第一端盖和定子上设置。通过设置凸起,增加第一端盖和定子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端盖和定子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Description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机壳、端盖等部件组成。端盖设在定子的两端,端盖与定子之间采用过盈配合。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定子与端盖过盈配合保证结合力,但是过盈量不能很好的保证,导致电机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机及其制造方法,用以提高电机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端盖和定子,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定子的两端;其中,所述端盖的第一端盖与所述定子之间的配合面设有防止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定子脱离的凸起。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设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或所述定子。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为采用内冲的方法形成的铆点。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定子其中之一设有卡槽,另一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的第二端盖与所述定子注塑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设有允许注塑料通过的通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组装端盖和定子;
在所述端盖的第一端盖与所述定子之间的配合面设置防止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定子脱离的凸起。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内冲的方法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或所述定子上形成作为所述凸起的铆点。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对所述定子的定子铁心采用正绕、反绕、正绕的自动绕线方式,完成定子绕线。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将模芯压入绕线完成的绕线定子内腔后进行定子注塑。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通过包塑模具将磁瓦与转子铁芯包塑成一体,以制造转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端盖与定子的配合面上设有凸起,凸起可设于第一端盖上、定子上或者同时在第一端盖和定子上设置。通过设置凸起,增加第一端盖和定子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端盖和定子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以此使得电机的可靠性增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第一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第二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内冲铆点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端盖;2、定子;3、凸起;
4、第二端盖;5、卡扣;6、卡槽;
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参见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端盖和定子2,端盖设于定子2的两端;其中,端盖的第一端盖1与定子2之间的配合面设有防止第一端盖1和定子2脱离的凸起3。
第一端盖1与定子2之间仍然可以采用过盈配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两者的配合面增设了凸起3,凸起3可设于第一端盖1上、定子2上或者同时在第一端盖1和定子2上设置。通过设置凸起3可增加第一端盖1和定子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端盖1和定子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参见图2和图5,承上述,凸起3设于第一端盖1和/或定子2。本实施例中,以将凸起3设于第一端盖1为例,定子2结构比第一端盖1复杂,将凸起3设于第一端盖1制造更为简单。
参见图2和图5,进一步地,凸起3为采用内冲的方法形成的铆点。
参见图1和图3,第一端盖1和定子2其中之一设有卡槽6,另一设有卡扣5;卡扣5与卡槽6配合。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端盖1设有卡扣5,定子2设有卡槽6,卡扣5与卡槽6配合。
第一端盖1合盖后,将卡扣5压入卡槽6,如图1、图3所示,此结构可有效增加第一端盖1与注塑定子2的结合力,提高电机结构可靠性。
参见图1和图4,端盖的第二端盖4与定子2注塑连接。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加定子2的整体结构强度,增加定子2能承受的拉拔力。
参见图4,进一步地,第二端盖4设有允许注塑料通过的通孔7。第二端盖4注塑到定子2上,通孔7可以使注塑料流过,使得第二端盖4两边的注塑料连在一起,这样成为一个整体,结合力就增大,定子2能承受的拉拔力增加。通孔7可以交错设置,以使得注塑料均匀流动。
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4均可以开孔以伸出转子轴,此种结构可适用于多种安装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机,结构可靠,同时电机整体结构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制造方法,其可以用于制造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机。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组装端盖和定子。具体地,是将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安装到定子上。
步骤S2、在端盖的第一端盖与定子之间的配合面设置防止第一端盖和定子脱离的凸起。
凸起可设于第一端盖和/或定子,具体参见上文所述。在步骤S2中,优选采用内冲的方法在第一端盖和/或定子上形成作为凸起的铆点。该方式操作简单可靠。电机合盖后,采用内冲的方法,用工装在第一端盖内圈冲制若干铆点,可以增加第一端盖同注塑定子的配合过盈量,提升摩擦力,从而增加第一端盖与定子结合力,保证其结合力要求,提高电机可靠性,达到防止第一端盖脱落的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造的电机,其第一端盖和定子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可靠。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S1之前,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绕线定子、定子注塑、制造转子总成。
为提高电机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可采用下述方式完成绕线定子操作:对定子的定子铁心采用正绕-反绕-正绕的自动绕线方式,完成绕线定子。
定子注塑采用下述方式实现可解决定子内腔的溢料问题:将模芯压入绕线完成的绕线定子内腔后进行定子注塑。
制造转子可采用下述方式:通过包塑模具将磁瓦与转子铁芯包塑成一体,以制造转子。转子采用包塑磁瓦的方式,将转子铁芯与磁瓦通过塑料包裹成一体,此种结构可靠性高,所需人力减少,且可多工位生产,生产效率高。
下面给出一个电机制造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其步骤如下:
绕线定子:是在定子铁心上进行绕线操作。具体步骤为:将定子铁芯通过自动插装骨架;然后采用正绕-反绕-正绕的自动绕线方式,完成绕线;最后进行自动成圆焊接,完成绕线定子绕制。上述自动绕线方式,使得单相绕制速度大幅提升,自动化程度更高。绕线定子采用自动插针、插骨架、自动成圆、自动焊接等全自动生产线,有效提高了定子的生产效率,并节约人力。
定子注塑:是对绕线定子进行注塑操作。具体步骤为:首先将注塑定子模具的模芯取出,然后将绕好的绕线定子放在工装上;将模芯安装在设备上,通过压力将模芯压入绕线定子的内腔;之后取出绕线定子及模芯整个部分,移动到注塑模具内,放置好;确定好模芯位置及绕线定子位置无误后,开始合并模具,预热完成注塑。电机的定子外围包裹有绝缘材料,其定子的注塑方式采用膨胀式,通过将模芯和注塑模腔分离,首先通过设备将模芯单独压入绕线定子内腔,然后将整个模芯及绕线定子一起转移到注塑机上,对其进行注塑。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保证了尺寸精度,圆度和同心度等产品质量,同时有效防止定子内腔溢料。
制作转子总成,其具体步骤为:通过包塑模具将磁瓦与转子铁芯包塑成一体以制造转子;然后安装转子轴及轴承,完成转子总成制作。此方式效率高,且人力成本低。
电机组装,其具体步骤为:将转子总成装配到注塑定子内;然后进行工装合盖;合盖后,完成卡扣压入卡槽;再通过工装对第一端盖和定子的配合面进行内冲,完成电机组装。
上述仅是其中一种电机组装的实施方式之一,且此结构装配简单,过程步骤少,适用于较高自动化生产要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和定子(2),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定子(2)的两端;其中,所述端盖的第一端盖(1)与所述定子(2)之间的配合面设有防止所述第一端盖(1)和所述定子(2)脱离的凸起(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设于所述第一端盖(1)和/或所述定子(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为采用内冲的方法形成的铆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和所述定子(2)其中之一设有卡槽(6),另一设有卡扣(5);所述卡扣(5)与所述卡槽(6)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第二端盖(4)与所述定子(2)注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4)设有允许注塑料通过的通孔(7)。
7.一种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组装端盖和定子;
在所述端盖的第一端盖与所述定子之间的配合面设置防止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定子脱离的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内冲的方法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或所述定子上形成作为所述凸起的铆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对所述定子的定子铁心采用正绕、反绕、正绕的自动绕线方式,完成定子绕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将模芯压入绕线完成的绕线定子内腔后进行定子注塑。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通过包塑模具将磁瓦与转子铁芯包塑成一体,以制造转子。
CN201510759764.3A 2015-11-09 2015-11-09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52622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9764.3A CN105262248A (zh) 2015-11-09 2015-11-09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9764.3A CN105262248A (zh) 2015-11-09 2015-11-09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2248A true CN105262248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01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9764.3A Pending CN105262248A (zh) 2015-11-09 2015-11-09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622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271A (zh) * 2020-04-13 2020-07-03 浙江永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dm定子和转子的塑封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06628A1 (en) * 2008-03-27 2011-01-13 Mabuchi Motor Co., Ltd. Motor with case lid fixing structure
CN201758317U (zh) * 2010-07-07 2011-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
CN202840762U (zh) * 2012-09-12 2013-03-27 宁波世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其轴承压入装置
CN205105010U (zh) * 2015-11-09 2016-03-2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电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06628A1 (en) * 2008-03-27 2011-01-13 Mabuchi Motor Co., Ltd. Motor with case lid fixing structure
CN201758317U (zh) * 2010-07-07 2011-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
CN202840762U (zh) * 2012-09-12 2013-03-27 宁波世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其轴承压入装置
CN205105010U (zh) * 2015-11-09 2016-03-2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电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271A (zh) * 2020-04-13 2020-07-03 浙江永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dm定子和转子的塑封方法
CN111371271B (zh) * 2020-04-13 2022-03-22 浙江永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dm定子和转子的塑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2157B (zh) 电磁驱动线圈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CN102916514B (zh) 一种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28980B (zh) 线圈、旋转电机及线圈的制造方法
EP2738913A2 (en) Stator of brushless motor with outer ro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4652079U (zh)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CN205105010U (zh) 电机
CN106640674A (zh) 电驱动泵的制造方法
US10923971B2 (en) Stat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motor,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6464058A (zh)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和电动机用线轴
CN104836357A (zh)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CN205017175U (zh) 一种塑封电机、塑封定子及空调室内机
CN104836389B (zh) 防止绝缘框架大面积外露的方法
CN105262248A (zh)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48293A (zh) 电磁驱动线圈装置的树脂密封结构
CN102360687A (zh) 空调四通阀用电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254682A1 (en) Stat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motor,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5099039A (zh) 塑封定子总成及其成型模组、塑封成型方法
CN204205763U (zh) 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JP2009131052A (ja) モールド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ルドコイル、それを用いた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CN105471125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04967458U (zh) 塑封定子总成及其成型模组
CN204741346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KR200453891Y1 (ko) 220v 전원플러그용 핀단자 구조
CN204614981U (zh) 一种出线连接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04467215A (zh) 电机和电机的磁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