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7281A - 验套漏方法 - Google Patents

验套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7281A
CN105257281A CN201510697018.6A CN201510697018A CN105257281A CN 105257281 A CN105257281 A CN 105257281A CN 201510697018 A CN201510697018 A CN 201510697018A CN 105257281 A CN105257281 A CN 105257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hoop
joint hoop
joint
wel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70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阚红砖
阚正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IZHU PETROLEUM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IZHU PETROLEUM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IZHU PETROLEUM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IZHU PETROLEUM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970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72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7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7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油井钻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验套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验套漏装置放入到井管中,上、下封隔器分别在节箍的上、下两端,持续向中心管中打压力,压力到设定值后,组合式底阀中的浮动阀将中心管下部密封;步骤二、持续向中心管内打压,压差式开启阀与井管进行连通;步骤三、继续向中心管内打压,气体进入节箍和验漏装置之间,持续打压后,进行保压;步骤四、观察压力表是否产生变化;步骤五,如果该节箍没有问题,再对井管与验漏装置之间的缝隙中进行打压,再保压,观察压力表的情况,如果,压力表无变化,说明节箍以上的节箍都没有问题。本发明能够对漏失点进行检测,能够精确的检测到漏点,检测速度快。

Description

验套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油井钻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验套漏方法。
背景技术
油井套管因固井质量、连接螺纹、地层运动、锈蚀等原因造成套管出现漏失现象,给油井措施施工带来不利因素及影响原油产量。一但油井非产层出现漏失状况,在实施修复前必须确定漏失点,现验证套管漏失点的方法一般采用封隔器,在产层以上部位封闭油套环空,通过套管加压方式对套管进行验证。但现行的几款封隔器在实施验套施工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存有不利因素,导致施工不顺畅,不能准确的判断漏失位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验套漏方法,以适应油井深层及浅层验套找漏施工。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验套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验套漏装置根据节箍的深度位置放入到井管中,根据节箍具体位置,要保证验漏装置中的压差式开启阀在节箍附近,上、下封隔器分别在节箍的上、下两端,持续向中心管中打压力,压力到设定值后,组合式底阀中的浮动阀将中心管下部密封;步骤二、持续向中心管内打压,当压力达到设定值附近后,上、下封隔器与井管封闭,此时只有压差式开启阀与井管进行连通;步骤三、继续向中心管内打压,当压力达到压差式开启阀的压力值后,气压推动压差式开启阀中的滑套克服压力弹簧的弹力,向上移动,打开传压孔,气体进入节箍和验漏装置之间,由于上、下封隔器已经将节箍的上部和下部密封,持续打压后,进行保压;步骤四、观察压力表是否产生变化,如果产生变化,说明该节箍出现问题,节箍可能损坏,需要更换,反之,如果压力值无变化,说明该节箍没有问题;步骤五,如果该节箍没有问题,再对井管与验漏装置之间的缝隙中进行打压,再保压,观察压力表的情况,如果,压力表无变化,说明节箍以上的节箍都没有问题,反之,说明该节箍以上的节箍有存在损坏的情况,此时,将验漏装置向上移动一个节箍,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能够对较深的油井进行找漏,能够精确的找到损坏节箍的位置,油管密封后,当油管注入的压力经滑套传压孔作用到滑套的内腔,当压力值达到额定值后,滑套承压克服弹簧压紧力上行打开传压孔,此压力为封隔器所需的座封压力,这样油管内的压力经传压孔作用到两级封隔器之间的油套环空内,对漏失点进行检测,能够精确的检测到漏点,检测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验套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验套漏装置根据节箍的深度位置放入到井管中,根据节箍具体位置,(一般石油公司都会有每个节箍的具体位置的数据,一套井里面有多少个节箍,每个节箍在井下多少米,这些数据石油公司都有保存),要保证验漏装置中的压差式开启阀在节箍附近,上、下封隔器分别在节箍的上、下两端,持续向中心管中打压力,压力到设定值后,组合式底阀中的浮动阀将中心管下部密封;步骤二、持续向中心管内打压,当压力达到设定值附近后,上、下封隔器与井管封闭,此时只有压差式开启阀与井管进行连通;步骤三、继续向中心管内打压,当压力达到压差式开启阀的压力值后,气压推动压差式开启阀中的滑套克服压力弹簧的弹力,向上移动,打开传压孔,气体进入节箍和验漏装置之间,由于上、下封隔器已经将节箍的上部和下部密封,持续打压后,进行保压;步骤四、观察压力表是否产生变化,如果产生变化,说明该节箍出现问题,节箍可能损坏,需要更换,反之,如果压力值无变化,说明该节箍没有问题;步骤五,如果该节箍没有问题,再对井管与验漏装置之间的缝隙中进行打压,再保压,观察压力表的情况,如果,压力表无变化,说明节箍以上的节箍都没有问题,反之,说明该节箍以上的节箍有存在损坏的情况,此时,将验漏装置向上移动一个节箍,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
如图1所示,一种验套漏装置,包括压差式开启阀1、组合式底阀2以及结构相同的上、下封隔器3;所述上封隔器的下部与所述压差式开启阀上端连接,所述压差式开启阀的下端与所述下封隔器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封隔器的下端与所述组合式底阀连接;
所述上、下封隔器分别包括第一上接头31、座封活塞32、浮动活塞33、胶筒34、固定环35、中心管36、套压过液孔37以及油压过液孔38;所述上接头下部与所述中心管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座封活塞的上部的内壁分别与所述浮动活塞和上接头配合,所述座封活塞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有座封内腔,所述座封活塞下部套接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浮动活塞置于所述座封内腔中,所述浮动活塞套接在所述中心管的外部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胶筒套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胶筒的上部与所述座封活塞下部配合,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胶筒的下方并与所述中心管螺纹连接;所述套压过液孔设置在所述上接头上,所述油压过液孔设置在所述中心管中部将中心管内部与所述座封内腔连通;
所述压差式开启阀1包括第二上接头11、压力弹簧12、滑套13、下接头14、传压孔15、滑套传压孔16;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下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压力弹簧套接在所述上接头的外部,所述压力弹簧的下部与所述滑套上部配合,所述滑套的上部与所述上接头滑动配合,滑套的下部与所述下接头滑动配合;所述滑套传压孔设置在所述上接头的下部;所述传压孔设置在所述下接头上;所述第二上接头上部设有单向回流阀,所述单向回流阀主要由密封球座17、密封球18以及弹簧19构成,所述密封球座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上接头上部的回流孔中,所述密封球与所述密封球座配合,所述弹簧的一端压紧所述密封球,另一端与所述回流孔的侧壁固定。
所述组合式底阀2包括第三上接头21、滑套球座22、剪钉23、阀体24、导向座25、过液孔26、弹簧27、浮动阀28、限位螺母29、旁通孔20;所述上接头的下部与所述阀体上部螺纹连接,所述阀套球座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阀套球座上部呈喇叭状,所述阀座球座通过所述剪钉与所述阀体固定,所述阀体与所述滑套球座之间设有所述旁通孔;所述浮动阀的下部呈圆锥形,所述浮动阀置于所述阀体的内部并与阀体内壁配合,所述浮动阀套在所述导向座上,所述导向座的上部与所述限位螺母连接,所述导向座与所述浮动阀之间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导向座的底部与所述阀体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导向座下部环周设有所述过液孔。
本发明中组合式底阀先关闭,浮动阀在一定排量的状况下关闭,关闭后,继续施压,上、下封隔器封闭,再继续施压,压差式开启阀工作,验漏完成后,利用浮动阀与阀体之间的缝隙,可顺利的打掉滑套球座,下部不憋压,支持上提下放管柱,旁通孔支持作业结束后快速起钻。
上、下封隔器的中心管为不等径结构并在座封活塞内部设有浮动活塞,油管压力大于套管压力时座封活塞承压下行压缩胶筒座封,套管压力大于油管压力时浮动活塞承压下行压缩胶筒座封,密封效果好,上、下封隔器先将油管进行密封。油管密封后,当油管注入的压力经滑套传压孔作用到滑套的内腔,当压力值达到额定值后,滑套承压克服弹簧压紧力上行打开传压孔,此压力为封隔器所需的座封压力,这样油管内的压力经传压孔作用到两级封隔器之间的油套环空内,对漏失点进行检测,能够精确的检测到漏点,检测速度快。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验套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验套漏装置根据节箍的深度位置放入到井管中,根据节箍具体位置,要保证验漏装置中的压差式开启阀在节箍附近,上、下封隔器分别在节箍的上、下两端,持续向中心管中打压力,压力到设定值后,组合式底阀中的浮动阀将中心管下部密封;步骤二、持续向中心管内打压,当压力达到设定值附近后,上、下封隔器与井管封闭,此时只有压差式开启阀与井管进行连通;步骤三、继续向中心管内打压,当压力达到压差式开启阀的压力值后,气压推动压差式开启阀中的滑套克服压力弹簧的弹力,向上移动,打开传压孔,气体进入节箍和验漏装置之间,由于上、下封隔器已经将节箍的上部和下部密封,持续打压后,进行保压;步骤四、观察压力表是否产生变化,如果产生变化,说明该节箍出现问题,节箍可能损坏,需要更换,反之,如果压力值无变化,说明该节箍没有问题;步骤五,如果该节箍没有问题,再对井管与验漏装置之间的缝隙中进行打压,再保压,观察压力表的情况,如果,压力表无变化,说明节箍以上的节箍都没有问题,反之,说明该节箍以上的节箍有存在损坏的情况,此时,将验漏装置向上移动一个节箍,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
CN201510697018.6A 2015-10-23 2015-10-23 验套漏方法 Pending CN1052572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7018.6A CN105257281A (zh) 2015-10-23 2015-10-23 验套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7018.6A CN105257281A (zh) 2015-10-23 2015-10-23 验套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7281A true CN105257281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09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7018.6A Pending CN105257281A (zh) 2015-10-23 2015-10-23 验套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728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6166A (zh) * 2016-08-11 2016-12-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入井漏失测试方法
CN107178363A (zh) * 2017-05-26 2017-09-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套变井找漏管柱及其找漏工艺
CN109538194A (zh) * 2017-09-18 2019-03-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油管井下快速找漏工艺管柱及使用方法
CN110566191A (zh) * 2019-10-15 2019-12-13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验煤层气井中套管漏失的方法
CN113586003A (zh) * 2021-08-31 2021-11-02 张卫东 一种联动坐封分流找漏工具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6166A (zh) * 2016-08-11 2016-12-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入井漏失测试方法
CN106246166B (zh) * 2016-08-11 2019-07-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入井漏失测试方法
CN107178363A (zh) * 2017-05-26 2017-09-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套变井找漏管柱及其找漏工艺
CN109538194A (zh) * 2017-09-18 2019-03-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油管井下快速找漏工艺管柱及使用方法
CN109538194B (zh) * 2017-09-18 2023-04-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油管井下快速找漏工艺管柱及使用方法
CN110566191A (zh) * 2019-10-15 2019-12-13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验煤层气井中套管漏失的方法
CN113586003A (zh) * 2021-08-31 2021-11-02 张卫东 一种联动坐封分流找漏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7281A (zh) 验套漏方法
CN209875145U (zh) 一种油气井水泥环密封完整性测试装置
CN101696898B (zh) 一种高压卡封注气的检漏工具
CN102346089A (zh) 一种螺纹连接高压气密封检测工具
CN208380562U (zh) 一种多功能套管找漏工艺管柱
CN103994863A (zh) 一种油套管螺纹连接气密封检测方法
CN102564702A (zh) 一种地层测试器中封隔器的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10987754B (zh) 煤层透气性原位测量方法
CN204344115U (zh) 一种油套管找漏验封系统
CN104568342A (zh) 一种lwd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103806901B (zh) 油井井下快速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
CN105221107A (zh) 压差式开启阀
CN105178881A (zh) 油管测试接头
US5563336A (en) Appparatus for pressure testing of tubulars
CN105221137A (zh) 验套漏装置
CN107101787B (zh) 一种瓦斯抽采钻孔密封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7389282B (zh) 一种气密封试验方法和试验系统
CN105221101A (zh) 验套漏封隔器
CN201460878U (zh) 油水井管柱压力测量装置
CN110879188B (zh) 移动式快速煤岩透气性测量仪
CN209280236U (zh) 具有自检功能的lwd仪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6722824U (zh) 井下工具压力测试装置
CN105350937A (zh) 高密封封隔器
CN109538194B (zh) 一种连续油管井下快速找漏工艺管柱及使用方法
CN201705336U (zh) 简易井筒临时封闭测试管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