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0921A -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0921A
CN105250921A CN201510766625.3A CN201510766625A CN105250921A CN 105250921 A CN105250921 A CN 105250921A CN 201510766625 A CN201510766625 A CN 201510766625A CN 105250921 A CN105250921 A CN 105250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hemorrhoid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66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zhic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zhic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zhic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zhic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666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09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0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09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麦冬、血竭、蒲公英、泽兰、地肤子、槐花、桑叶、山药、姜黄、板蓝根和甘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各成分协调作用强,治疗痔疮具有显著的祛瘀定痛,止血生肌,消肿散结和清热解毒功效,其疗效显著,药物副作用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痔疮又名痔核、痔病、痔疾等,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扩张形成的静脉团,或痔外静脉破裂或肛缘皮肤因炎症增生所形成的肿物,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有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之分。痔疮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便血、痔块脱出、疼痛和瘙痒等。长期便血可知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是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而内痔脱出肛门发生病变不能送回肛门内时,称为“嵌顿痔”,嵌顿痔长期存在易发生严重坏死和感染,并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后果严重,因此,患了痔疮及时治疗很重要。
痔疮的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中医多从人体的阴阳气血盛衰,脏腑经络的顺逆交错和内外病因的相互影响等方面去探讨痔疮的病因病机,如《丹溪心法》指出:“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醉饮交接,多欲自戕,以致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中医认为痔疮是体内调节机能失常,解剖生理上的缺陷及饮食不节、便秘、久泻久痢、妊娠及月经不调、房事过度及忍精不射、情志失调和遗传等外在诱因作用下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西医治疗痔疮主要有手术疗法,超低温、超高温疗法,结套、套扎疗法和注射疗法。手术疗法能快速消除病灶和症状,但常有并发症发生,术后易复发;超低温、超高温疗法结果与手术疗法相似,治疗后复发率高;结套、套扎疗法会使会使肛门部血液循环受阻,易产生淤血水肿、疼痛、排便困难等;注射疗法方法简便,临床上比较常用,但注射部位及用药量难以控制,药量控制不当会引起坏死大出血、组织坏死或感染等,后果严重。
中医治疗痔疮强调辩证论治的原则,对痔疮的治疗可分为外用法及内治法。古代对痔疮的内治多主张清热解毒,凉血祛瘀,并根据不同的证候分型进行随证施治。中医治疗痔疮的外治法主要有熏洗疗法,敷药疗法和塞药疗法。中医治疗痔疮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药物副作用低等明显的优势,临床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专利申请201410807583.9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痔疮发作和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黄连、没药、茯苓、枳实、花椒、五倍子、地肤子、叶上珠、鸡嗉子叶、天蓬草、香茶菜、麻黄、刺五加、山白菊、地榆、青黛、牛筋草和山矾叶。该中药组合物治疗痔疮具有起效快,药物副作用低的优点,但需熏洗剂和痔疮膏同时配合使用,使用很不方便。
目前痔疮的内服药、外用药及贴药保守治疗能改善症状,但存在起效慢,病灶消除不彻底等不足。寻求一种起效快,效果显著,药效稳定,标本兼治及治疗方法方便的治疗痔疮的有效药物,是目前临床上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减轻痔疮患者的痛苦,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具有祛瘀定痛,止血生肌,消肿散结和清热解毒的功效,具备起效快、治疗效果显著、药效稳定、标本兼治、适用范围广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麦冬15-25份、血竭15-25份、蒲公英20-25份、泽兰10-20份、地肤子15-20份、槐花10-20份、桑叶10-15份、山药8-15份、姜黄5-10份、板蓝根10-15份和甘草5-10份。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麦冬15份、血竭15份、蒲公英20份、泽兰10份、地肤子15份、槐花10份、桑叶10份、山药8份、姜黄5份、板蓝根10份和甘草5份。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麦冬20份、血竭20份、蒲公英22份、泽兰15份、地肤子18份、槐花15份、桑叶12份、山药12份、姜黄8份、板蓝根12份和甘草8份。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麦冬25份、血竭25份、蒲公英25份、泽兰20份、地肤子20份、槐花20份、桑叶15份、山药15份、姜黄10份、板蓝根15份和甘草10份。
本发明药物组方的组方分析:
本发明药物组方以麦冬、血蝎和蒲公英为君药,祛瘀定痛,止血生肌,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泽兰、地肤子和槐花为臣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以桑叶、山药、姜黄和板蓝根为佐药,清热解毒,温中止痛,解表透疹,破血行气;以甘草为使药,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使诸药搭配,协同作用,共同达到消肿生肌,散瘀止血,活血凉血和清热解毒的功效,对痔疮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相应的制造工艺将该中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制成方便易用的成品制剂。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麦冬,粉碎成粗粉,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粗粉重量40-50%的体积分数为60-85%的乙醇溶液,调控二氧化碳流量为15-20L/h,萃取压力为15-20MPa,萃取温度为40-60℃,萃取时间为1-3h,减压分离得到麦冬提取物,保留麦冬残渣;
(2):称取血竭、蒲公英、泽兰、地肤子、槐花、山药、姜黄、板蓝根和甘草,粉碎,加入药材4-8倍重量的60-8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2-24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60-70℃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得到醇提浓缩液;
(3):称取桑叶,加入所述麦冬残渣,进行超微粉碎,然后与所述麦冬提取物和所述醇提浓缩液混匀,在50-60℃温度下进行真空带式干燥,干燥压力为-0.09MPa,进料速度为15-18L/h,料带传送速度为20-28cm/min,干燥后将干浸膏粉碎,过100-200目筛,即得中药组合物。
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制成临床需要的成品制剂,如凝胶剂、乳膏剂、栓剂或软膏剂等剂型。
本发明还公开上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用途,即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痔疮药物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为天然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著降低,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作用全面,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药理实验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作为治疗痔疮的药物使用时,药物作用全面能够取得显著改善直肠血管通透性的功效,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显著的治疗优势。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简单,原料易得,同时也具有药效稳定、起效快、毒副作用低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除以下实施例外还可做出其他类似的改变获得相似的结果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和精神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粉末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麦冬15份、血竭15份、蒲公英20份、泽兰10份、地肤子15份、槐花10份、桑叶10份、山药8份、姜黄5份、板蓝根10份和甘草5份。
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麦冬,粉碎成粗粉,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粗粉重量40%的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调控二氧化碳流量为15L/h,萃取压力为15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h,减压分离得到麦冬提取物,保留麦冬残渣;
(2):称取血竭、蒲公英、泽兰、地肤子、槐花、山药、姜黄、板蓝根和甘草,粉碎,加入药材4倍重量的7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6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的浓缩液,得到醇提浓缩液;
(3):称取桑叶,加入所述麦冬残渣,进行超微粉碎,然后与所述麦冬提取物和所述醇提浓缩液混匀,在50℃温度下进行真空带式干燥,干燥压力为-0.09MPa,进料速度为15L/h,料带传送速度为22cm/min,干燥后将干浸膏粉碎,过200目筛,即得中药组合物;
(4):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脂置于器皿中,水浴加热融化,降温后,加入上述中药组合物粉末,搅拌均匀,后注入涂有润滑剂的栓模中至稍溢出模口为度,冷却,凝固后削去溢出部分,脱模,包装,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粉末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麦冬20份、血竭20份、蒲公英22份、泽兰15份、地肤子18份、槐花15份、桑叶12份、山药12份、姜黄8份、板蓝根12份和甘草8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软膏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麦冬25份、血竭25份、蒲公英25份、泽兰20份、地肤子20份、槐花20份、桑叶15份、山药15份、姜黄10份、板蓝根15份和甘草10份。
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麦冬,粉碎成粗粉,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粗粉重量50%的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调控二氧化碳流量为20L/h,萃取压力为18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2h,减压分离得到麦冬提取物,保留麦冬残渣;
(2):称取血竭、蒲公英、泽兰、地肤子、槐花、山药、姜黄、板蓝根和甘草,粉碎,加入药材6倍重量的7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8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0的浓缩液,得到醇提浓缩液;
(3):称取桑叶,加入所述麦冬残渣,进行超微粉碎,然后与所述麦冬提取物和所述醇提浓缩液混匀,在55℃温度下进行真空带式干燥,干燥压力为-0.09MPa,进料速度为18L/h,料带传送速度为25cm/min,干燥后将干浸膏粉碎,过200目筛,即得中药组合物;
(4):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置于研钵中,加入甘油研匀,然后边研边加入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待溶胀后研匀,将上述中药组合物粉末加入,研匀,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软膏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麦冬20份、血竭22份、蒲公英25份、泽兰20份、地肤子18份、槐花20份、桑叶10份、山药15份、姜黄10份、板蓝根15份和甘草8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药效学研究:
试验一: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大鼠巴豆油痔疮模型的试验
1、试验动物:SPF级18-20周龄的SD大鼠72只,体重250-30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
2、试验药物及给药方案:
A组:试验药物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粉末,用水调配成浓度为0.6g/ml、0.4g/ml和0.2g/ml的混悬液,备用。取3组大鼠,标记为A组高剂量组(1.2g/kg)、中剂量组(0.8g/kg)和低剂量组(0.4g/kg),高剂量组用浓度为0.6g/ml的药物混悬液,中剂量组用浓度为0.4g/ml的药物混悬液,低剂量组用浓度为0.2g/ml的药物混悬液,造模前2天按剂量每天直肠内给药2次,用10mg棉球沾满药物,将棉球塞入直肠内,下次给药时,应先检查直肠内是否有棉球(如有棉球应取出),最后一次给药应在造模后2小时。
B组:试验药物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粉末,给药方案同A组。
模型对照组:取1组大鼠,造模前2天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直肠内给药2次,最后一次给药应在造模后2小时。
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药为地榆槐角丸(国药准字Z11020100),用水调配成0.6g/ml的混悬液,取1组大鼠,造模前2天按1.2g/kg的剂量每天直肠内给药2次,最后一次给药应在造模后2小时。
正常对照组: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直肠内给药2次,连续给药2天。
3、建立大鼠巴豆油痔疮模型:巴豆油是一种常用的致炎剂,将蒸馏水、吡啶、乙醚和6%的巴豆油按1:4:5:10的比例混合,组成巴豆油混合液。末次给药前2h,去模型对照组和药物实验组大鼠,将浸吸0.16mL巴豆油混合液的棉球插入大鼠肛门,停留10s后取出,建立大鼠巴豆油痔疮模型。
4、指标测定:造模6h后,每只大鼠按20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1%伊文氏兰生理盐水溶液,30min后放血处死大鼠,取直肠及肛门周围组织,称重后用丙酮生理盐水按7:3的比例溶液浸泡48h,离心,取上清液测定其于590nm处的吸光度,作为评价血管通透性指标。
5、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组大鼠吸光度值的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6、试验结论
炎症反应会引起血管通透性提高,本试验通过直肠血管通透性的评价来反映药物对大鼠巴豆油痔疮模型的治疗效果。试验数据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很好地降低巴豆油痔疮模型大鼠的直肠血管通透性,组合物中各种中药组分在治疗大鼠巴豆油痔疮模型方面协同作用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A组(即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B组(即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或与阳性对照组相当。
试验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试验
(一)受试对象选择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痔疮的诊断依据”的内容拟定。诊断标准为:
(1)便血,伴有肿物脱出肛外,初期便后可自行复位,后期需手法复位,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粘膜隆起,或可见表面有纤维化现象;
(2)便血少或无,发生嵌顿,伴有剧烈疼痛;
(3)肛缘皮下突发青紫色肿块,局部皮肤水肿,肿块初起尚软,疼痛剧烈,渐变硬,可活动,触痛明显;
(4)排便时或久蹲,肛缘皮有柔软青紫色团块隆起(静脉曲张团),可伴有坠胀感,团块按压后可消失;
(5)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亦可为赘皮)。
符合标准(1)和(2)者可作出内痔诊断;符合(3)和(4)者可作出血栓性外痔或静脉曲张性外痔诊断;符合(5)者可作出混合痔诊断。
满足以上任一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愿意受试者均可纳入试验病例。
2、排除及剔除病例标准
1)炎性外痔及结缔组织外痔(前哨痔)不在试验之列;
2)痔合并肛周脓肿、肛瘘、直肠息肉、直肠恶性肿瘤或肠道感染性疾病者;
3)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或对本药过敏者;
4)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5)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二)临床试验方案
1、一般资料
按诊断标准筛选出300例符合痔疮诊断标准的临床志愿者患者,按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原则分成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2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病情分布等影响因素,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分组条件。
2、试验药物及试验方法
治疗A组试验药物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以本发明实施例1配方制备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软膏剂,用药前排便,清水清洗患部,外敷或纳肛,一次2克,一日1次,7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治疗B组试验药物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以本发明实施例2配方制备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软膏剂,给药方法同治疗A组。
对照组:对照药物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国药准字Z42021920),给药方法同治疗A组。
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便后无出血,无脱垂,肛镜检查痔粘膜恢复正常,痔核萎缩消失;
显效:便后无出血,无脱出,痔核红肿明显消退,肛镜检查痔粘膜轻度充血;
有效:便后仍有少量出血,伴轻度痔脱出,肛镜检查痔粘膜轻度充血;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甚或加重。
4、治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治疗效果
5、试验结论
本次临床试验采用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治疗痔疮的药物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作为对照组,通过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凸显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疗效。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痔疮治疗效果显著,平均痊愈率达64%,平均总有效率达到94%,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实施例3、实施例4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软膏剂进行同样的临床试验得到相似的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痔疮药物使用,临床推广价值高。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麦冬15-25份、血竭15-25份、蒲公英20-25份、泽兰10-20份、地肤子15-20份、槐花10-20份、桑叶10-15份、山药8-15份、姜黄5-10份、板蓝根10-15份和甘草5-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麦冬15份、血竭15份、蒲公英20份、泽兰10份、地肤子15份、槐花10份、桑叶10份、山药8份、姜黄5份、板蓝根10份和甘草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麦冬20份、血竭20份、蒲公英22份、泽兰15份、地肤子18份、槐花15份、桑叶12份、山药12份、姜黄8份、板蓝根12份和甘草8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麦冬25份、血竭25份、蒲公英25份、泽兰20份、地肤子20份、槐花20份、桑叶15份、山药15份、姜黄10份、板蓝根15份和甘草10份。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被制成凝胶剂、乳膏剂、栓剂或软膏剂。
CN201510766625.3A 2015-11-12 2015-11-12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Withdrawn CN1052509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6625.3A CN105250921A (zh) 2015-11-12 2015-11-12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6625.3A CN105250921A (zh) 2015-11-12 2015-11-12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0921A true CN105250921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091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6625.3A Withdrawn CN105250921A (zh) 2015-11-12 2015-11-12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09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7337A1 (fr) * 2018-10-22 2020-04-24 Thierry Haag Composition dermatologique destinee a la prevention et/ou au traitement des mastodyni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7337A1 (fr) * 2018-10-22 2020-04-24 Thierry Haag Composition dermatologique destinee a la prevention et/ou au traitement des mastodynies
WO2020083694A1 (fr) * 2018-10-22 2020-04-30 Haag Thierry Composition dermatologique destinée à la prévention et/ou au traitement des mastodyni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3896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362950A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CN105012895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4012B (zh) 一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8927A (zh) 一种制备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CN104524071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977362A (zh) 治疗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方
CN104491156B (zh) 一种治疗出血性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7046A (zh) 一种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与术后护理的中药组合物
CN105381199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477A (zh) 一种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69018A (zh) 一种普外科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50921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CN101757309B (zh) 一种治疗崩漏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4523603A (zh) 一种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938833B (zh) 一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的中药
CN105232845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69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癌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5213726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CN105343578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
CN105412385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
CN105106696A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343762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373A (zh) 一种治疗产后会阴粘膜病变的药物组合物
CN11607756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痔疮药物方面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