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0768A - 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0768A
CN105250768A CN201510740554.XA CN201510740554A CN105250768A CN 105250768 A CN105250768 A CN 105250768A CN 201510740554 A CN201510740554 A CN 201510740554A CN 105250768 A CN105250768 A CN 105250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erba
chinese medicine
hours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05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405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07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0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0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花荵,水芹菜,龙须草,铁马鞭,花叶子,红曲,獐耳细辛,鸭脚木皮,青风藤,巴茅根,冬凌草,茵陈蒿,热带灵芝,竹节参和藤三七。本发明中药对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疗程短,不易复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为妇女常见病。按照病程的长短,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急性炎症有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急性子宫内膜炎:(1)症状:起病较急,有恶寒甚至寒战,发烧(38~40℃),脉搏加快,全身无力,出汗,下腹疼痛甚剧,下坠,腰酸。大量血性、脓性或水样白带,并有臭味。产后感染则恶露呈泥土色。(2)体征:病人下腹部压痛。窥器检查可见子宫口有大量脓性或污秽血性臭味分泌物外溢。双合诊时子宫颈举痛。宫体因充血水肿而胀大,柔软,压痛明显。化验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1)经期不卫生、经期性交或性生活紊乱将体外或阴道、宫颈内的病原菌带入宫腔。(2)轻度感染的内膜仅有充血、水肿、多形核白细胞及圆形细胞浸润。感染严重则发生化脓、广泛坏死,并可累及其下的肌层而成急性子宫肌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1)症状:①盆腔区域疼痛:约有40%病人主诉在月经间歇期间有下腹坠胀痛、腰骶部酸痛。②白带增多:由于内膜腺体分泌增加所致。一般为稀薄水样,淡黄色,有时为血性白带。③月经过多:经期仍规则,但经量倍增,流血期亦显著延长。仅有极少数病人由于大量流血而引起贫血,可能由于内膜增厚及炎症充血所致。不规则出血者不多见,有时偶可出血数小时或持续1~2天即停止。④痛经:较多发生于未产妇,但严重痛经者极少,可能由于内膜过度增厚,阻碍组织正常退变坏死,刺激子宫过度痉挛性收缩所致。(2)体征:①轻度炎症病人,双合诊可无异常情况发现,故临床常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人在100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中作病理组织检查,发现11%为子宫内膜炎。②若有子宫积脓,则子宫呈球状增大,柔软,甚至可在耻骨联合上方中线处扪到肿块,压痛。如分泌物能间断地通过颈管排出,窥器检查时可见到血性脓液,奇臭。常有急性阴道炎并存。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1)子宫内膜虽有周期性剥脱,但其基底层并不随之剥脱,一旦基底层有慢性炎症即可长期感染内膜的功能层,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结核性子宫内膜炎的存在同此机理。(2)长期存在的输卵管卵巢炎或严重的子宫颈炎可以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3)避孕器可以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4)分娩或产后有少量胎盘残留,或胎盘附着部的复旧不全常是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原因。(5)绝经期后的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显著低落,子宫内膜与阴道粘膜均变得菲薄,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导致炎症的发生。在临床上老年性子宫内膜炎与阴道炎往往并存。(6)子宫粘膜下肌瘤、粘膜息肉也可能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7)无明显诱因的慢性子宫内膜炎也可能存在。病原体多来自阴道内的菌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花荵,水芹菜,龙须草,铁马鞭,花叶子,红曲,獐耳细辛,鸭脚木皮,青风藤,巴茅根,冬凌草,茵陈蒿,热带灵芝,竹节参和藤三七。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荵10~20份,水芹菜10~20份,龙须草20~30份,铁马鞭10~20份,花叶子10~20份,红曲20~30份,獐耳细辛15~25份,鸭脚木皮10~20份,青风藤10~20份,巴茅根25~35份,冬凌草20~30份,茵陈蒿15~25份,热带灵芝20~30份,竹节参5~15份和藤三七15~25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花荵10~15份,水芹菜12~17份,龙须草20~25份,铁马鞭13~18份,花叶子15~20份,红曲25~30份,獐耳细辛17~22份,鸭脚木皮15~20份,青风藤10~15份,巴茅根28~33份,冬凌草25~30份,茵陈蒿18~23份,热带灵芝20~25份,竹节参8~13份和藤三七17~22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花荵14份,水芹菜13份,龙须草24份,铁马鞭14份,花叶子18份,红曲26份,獐耳细辛21份,鸭脚木皮16份,青风藤14份,巴茅根29份,冬凌草28份,茵陈蒿20份,热带灵芝24份,竹节参9份和藤三七22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花荵10份,水芹菜16份,龙须草22份,铁马鞭17份,花叶子16份,红曲28份,獐耳细辛18份,鸭脚木皮18份,青风藤10份,巴茅根32份,冬凌草25份,茵陈蒿22份,热带灵芝23份,竹节参12份和藤三七2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糖浆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花荵,水芹菜,龙须草,铁马鞭,花叶子和鸭脚木皮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回流提取2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的药液,将浓缩后的浓缩液用喷雾干燥器干燥,随后粉碎成100~200目,获得干粉;
第二步,将青风藤,巴茅根,冬凌草和茵陈蒿按所述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48小时~72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27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随后粉碎成100~200目,获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质量的3~5倍;
第三步,将余下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量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小时~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膏体,于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粉;
第四步,将第一步至第三步获得的干粉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随后加入矫味剂蔗糖、防腐剂混合均匀,即得糖浆剂,加入的矫味剂、防腐剂及其在药物中的含量:蔗糖30~60%、山梨酸类防腐剂如山梨酸钾0.1~0.3%或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如尼泊金乙酯0.01~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疗程短,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花荵,水芹菜,龙须草,铁马鞭,花叶子,红曲,獐耳细辛,鸭脚木皮,青风藤,巴茅根,冬凌草,茵陈蒿,热带灵芝,竹节参和藤三七。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花荵:【别名】电灯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花荵科植物丝花花荵的根与根茎。【性味】苦;平。【归经】肺;心;肝;脾;胃经。【功能主治】化痰;安神;止血。主咳嗽痰多;癫痫;失眠;咯血;衄曲;吐血;便血;月经过多。【摘录】《中华本草》
水芹菜:【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短辐水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BenghalensisBenth.EtHook.F。【性味】味辛;微甘;性凉。【功能主治】清热透疹;平肝安神。主麻疹初期;肝阳上讥;失眠多梦。【摘录】《中华本草》
龙须草:【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安徽药材》),水通草、秧草根(《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拟灯心草的全草。9~10月间,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性味】淡,寒。【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泄热安神。治小便赤涩,热淋,肾炎水肿,头昏,齿痛,鼻衄,咽痛,心烦失眠,消渴,梦遗。【摘录】《中药大辞典》
铁马鞭:【别名】落花生、三叶藤、野花生、金钱藤、野花草、假山豆、夜牵牛、土黄芪。【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铁马鞭的带根全草。【性味】苦;辛;性平。【归经】脾;心经。【功能主治】益气安神;活血止痛;利尿消肿;解毒散。主虚发热;失眠;痧症腹痛;风湿痹痛;水肿;瘰疬;痈疽肿毒。【摘录】《中华本草》
花叶子:【别名】斑叶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硬叶兜兰的全草。【性味】苦;凉。【归经】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透疹;清心安神。主麻疹;肺炎;心烦失眠。【摘录】《中华本草》
红曲:【别名】赤曲、丹曲、红米、福曲、红大米、红槽。【来源】药材基源:为曲霉科真菌红曲霉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ascuspurpureusWent。【性味】甘;温;无毒。【归经】肝;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赤白下痢;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獐耳细辛:【别名】幼肺三七。【来源】药材基源:为秘茛科植物獐耳细辛的根茎。【性味】味苦;性平。【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杀虫止痒。主筋骨酸痛;癣疮。【摘录】《中华本草》
鸭脚木皮:【别名】西加皮、鸭脚皮、鸭脚木、鸭脚罗伞、九节牛、小叶鸭脚木、汉桃树、七叶莲、江木母、脚母树、鸭麻瓜、鸭母有。【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茎皮。【性味】味辛;苦;性凉。【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烫伤;无名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打;骨折。【摘录】《中华本草》
青风藤:【别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秋末冬初采割,扎把或切长段,晒干。【性味】苦、辛,平。【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摘录】《中国药典》
巴茅根:【别名】野苇子、红紫。【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sacchariflorus(Maxim)BenthetHookf。【性味】味甘;性凉。【功能主治】清热活血。主干血痨;潮热;产妇失血口渴;牙痛。【摘录】《中华本草》
冬凌草:【别名】山香草、破血丹、雪花草、野藿香、六月令、山荏、冰凌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的全草。【性味】味苦;甘;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摘录】《中华本草》
茵陈蒿:【别名】因尘、马先、茵蔯蒿、茵陈、因陈蒿、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臭蒿、安吕草、婆婆蒿、野兰蒿、茵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猪毛蒿或茵陈蒿的地上部分。春采的去根幼苗,习稀“绵茵陈”,夏割的地上部分称“茵陈蒿”。【性味】味微苦;微辛;性微寒。【归经】归脾;胃;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退黄。主黄疸;小便一利;湿疮瘙痒。【摘录】《中华本草》
热带灵芝:【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热带灵芝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nodermatropicum(Jungh.)Bres。【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抗肿瘤。主冠心病;肿瘤。【摘录】《中华本草》
竹节参:【别名】土参、土精、血参、竹节三七、甜七、竹根七、、竹节人参、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萝卜七、白三七、水三七、明七、野三七、鸡头七、野田七、、蜈蚣七、七叶子、大竹根七。【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根茎。【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温。【归经】归肺;脾;肝经。【功能主治】补虚强壮;止咳祛痰;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病后体弱;食欲不振;虚劳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倒经;崩漏;外伤出血;症瘕;瘀血经闭;产后瘀阴腹痛;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痈肿;痔疮;毒蛇咬伤。【摘录】《中华本草》
藤三七:【别名】藤子三七、小年药、土三七。【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藤上的干燥瘤块状珠芽。【性味】微苦;性温。【功能主治】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摘录】《中华本草》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荵10~20份,水芹菜10~20份,龙须草20~30份,热带灵芝20~30份铁马鞭10~20份,花叶子10~20份,红曲20~30份,獐耳细辛15~25份,鸭脚木皮10~20份,青风藤10~20份,巴茅根25~35份,冬凌草20~30份,茵陈蒿15~25份,热带灵芝20~30份,竹节参5~15份和藤三七15~25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花荵10~15份,水芹菜12~17份,龙须草20~25份,铁马鞭13~18份,花叶子15~20份,红曲25~30份,獐耳细辛17~22份,鸭脚木皮15~20份,青风藤10~15份,巴茅根28~33份,冬凌草25~30份,茵陈蒿18~23份,热带灵芝20~25份,竹节参8~13份和藤三七17~22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花荵14份,水芹菜13份,龙须草24份,铁马鞭14份,花叶子18份,红曲26份,獐耳细辛21份,鸭脚木皮16份,青风藤14份,巴茅根29份,冬凌草28份,茵陈蒿20份,热带灵芝24份,竹节参9份和藤三七22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花荵10份,水芹菜16份,龙须草22份,铁马鞭17份,花叶子16份,红曲28份,獐耳细辛18份,鸭脚木皮18份,青风藤10份,巴茅根32份,冬凌草25份,茵陈蒿22份,热带灵芝23份,竹节参12份和藤三七2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糖浆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花荵,水芹菜,龙须草,铁马鞭,花叶子和鸭脚木皮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回流提取2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的药液,将浓缩后的浓缩液用喷雾干燥器干燥,随后粉碎成100~200目,获得干粉;
第二步,将青风藤,巴茅根,冬凌草和茵陈蒿按所述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48小时~72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27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随后粉碎成100~200目,获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质量的3~5倍;
第三步,将余下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量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小时~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膏体,于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粉;
第四步,将第一步至第三步获得的干粉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随后加入矫味剂蔗糖、防腐剂混合均匀,即得糖浆剂,加入的矫味剂、防腐剂及其在药物中的含量:蔗糖30~60%、山梨酸类防腐剂如山梨酸钾0.1~0.3%或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如尼泊金乙酯0.01~0.05%。
实施例1:颗粒剂
取花荵100g,水芹菜160g,龙须草220g,铁马鞭170g,花叶子160g,红曲280g,獐耳细辛180g,鸭脚木皮180g,青风藤100g,巴茅根320g,冬凌草250g,茵陈蒿220g,热带灵芝230g,竹节参120g和藤三七200g;
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8Mpa下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08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0℃,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倍的蔗糖粉和0.1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5℃干燥,获得颗粒剂。
实施例2:糖浆剂
取花荵140g,水芹菜130g,龙须草240g,铁马鞭140g,花叶子180g,红曲260g,獐耳细辛210g,鸭脚木皮160g,青风藤140g,巴茅根290g,冬凌草280g,茵陈蒿200g,热带灵芝240g,竹节参90g和藤三七220g;
按以下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花荵,水芹菜,龙须草,铁马鞭,花叶子和鸭脚木皮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提取3小时,合并提取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8的药液,将浓缩后的浓缩液用喷雾干燥器干燥,随后粉碎成200目,获得干粉;
第二步,将青风藤,巴茅根,冬凌草和茵陈蒿按所述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浓度为95%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55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6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随后粉碎成200目,获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质量的5倍;
第三步,将余下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量醇浓度为8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1的膏体,于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粉;
第四步,将第一步至第三步获得的干粉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水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随后加入矫味剂蔗糖、防腐剂混合均匀,即得糖浆剂,加入的矫味剂、防腐剂及其在药物中的含量:蔗糖40%、山梨酸钾0.02%。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6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颗粒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7.98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9.9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颗粒剂LD50>39.9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79.8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0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33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8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00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颗粒剂对小鼠按14.24、20.66和40.87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全部120例病例均为2011年12月~2013年9月我院门诊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人,年龄25~56岁,病程3个月~1年5个月。对照组60人,年龄24~55岁,病程4个月~1年7个月。两组在年龄、病程、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突然下腹疼痛,或经常下腹隐痛及坠胀感。2、腰骶部疼痛,白带增多色黄有味。3、发热,体温38~40℃,脉搏增快至120~140/min。4、子宫颈口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外溢。5、子宫颈举痛,子宫体增大压痛。6、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经期延长、痛经、闭经。7、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中粒细胞超过0.80,宫颈分泌物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中医辩证分型:阴虚夹瘀型:带下色赤,小腹疼痛,可伴五心烦热,或盗汗,或夜间疼痛,或小腹烦热,或疼痛固定不移,或月经愆期量少夹血块等,口干咽燥,痛如针刺,舌质暗红,少苔,脉沉细或沉涩。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每次0.4g,每日3次;口服金鸡胶囊(广西灵峰药业),每次5片,每日3次;一周一个疗程,连用四个疗程。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20g。一周为1疗程,连续用四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月经恢复正常,阴道分泌物增多症状消失,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充血粘连及炎性反应消失,患者子宫内膜适当增厚。有效:月经恢复较好,阴道分泌物明显减少,充血粘连及炎性反应转好。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及其恶化。
治疗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
组别 n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60 42 16 2 58(96.7%)
对照组 60 30 22 8 52(86.7%)
通过表1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两组治愈患者起效时间比较:
组别 n 用药1周 用药2周 用药3周 用药4周
治疗组 42 7(11.7%) 22(36.7%) 34(56.7%) 42(70%)
对照组 30 4(6.7%) 13(21.7%) 22(36.7%) 30(50%)
通过表2可知,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不但疗效更好,见效也更快。
两组复发率比较:选取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病例进行半年的跟踪随访,进行复发率调查,统计结果为:对照组有4人复发,复发率为13.3%(4/30);治疗组有0人复发,复发率为0%(0/42),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具体病例:吴某,女性,38岁,半年前在其他医院确诊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不理想,转至我院求诊。经妇科检查,再次确诊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然后根据中医症型,带下色赤,小腹疼痛,伴五心烦热,盗汗,小腹烦热,月经愆期量少夹血块等,口干咽燥,痛如针刺,舌质暗红,少苔,脉沉涩,中医分型为阴虚夹瘀型慢性子宫内膜炎。给予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20g,治疗3周,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花荵,水芹菜,龙须草,铁马鞭,花叶子,红曲,獐耳细辛,鸭脚木皮,青风藤,巴茅根,冬凌草,茵陈蒿,热带灵芝,竹节参和藤三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荵10~20份,水芹菜10~20份,龙须草20~30份,铁马鞭10~20份,花叶子10~20份,红曲20~30份,獐耳细辛15~25份,鸭脚木皮10~20份,青风藤10~20份,巴茅根25~35份,冬凌草20~30份,茵陈蒿15~25份,热带灵芝20~30份,竹节参5~15份和藤三七15~2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荵10~15份,水芹菜12~17份,龙须草20~25份,铁马鞭13~18份,花叶子15~20份,红曲25~30份,獐耳细辛17~22份,鸭脚木皮15~20份,青风藤10~15份,巴茅根28~33份,冬凌草25~30份,茵陈蒿18~23份,热带灵芝20~25份,竹节参8~13份和藤三七17~22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荵14份,水芹菜13份,龙须草24份,铁马鞭14份,花叶子18份,红曲26份,獐耳细辛21份,鸭脚木皮16份,青风藤14份,巴茅根29份,冬凌草28份,茵陈蒿20份,热带灵芝24份,竹节参9份和藤三七22份。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花荵10份,水芹菜16份,龙须草22份,铁马鞭17份,花叶子16份,红曲28份,獐耳细辛18份,鸭脚木皮18份,青风藤10份,巴茅根32份,冬凌草25份,茵陈蒿22份,热带灵芝23份,竹节参12份和藤三七20份。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7.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糖浆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花荵,水芹菜,龙须草,铁马鞭,花叶子和鸭脚木皮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回流提取2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的药液,将浓缩后的浓缩液用喷雾干燥器干燥,随后粉碎成100~200目,获得干粉;
第二步,将青风藤,巴茅根,冬凌草和茵陈蒿按所述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48小时~72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27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随后粉碎成100~200目,获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质量的3~5倍;
第三步,将余下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量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小时~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膏体,于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粉;
第四步,将第一步至第三步获得的干粉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随后加入矫味剂蔗糖、防腐剂混合均匀,即得糖浆剂,加入的矫味剂、防腐剂及其在药物中的含量:蔗糖30~60%、山梨酸类防腐剂如山梨酸钾0.1~0.3%或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如尼泊金乙酯0.01~0.05%。
8.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9.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糖浆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花荵,水芹菜,龙须草,铁马鞭,花叶子和鸭脚木皮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回流提取2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的药液,将浓缩后的浓缩液用喷雾干燥器干燥,随后粉碎成100~200目,获得干粉;
第二步,将青风藤,巴茅根,冬凌草和茵陈蒿按所述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48小时~72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27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随后粉碎成100~200目,获得干粉,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是第二步混合物质量的3~5倍;
第三步,将余下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量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小时~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膏体,于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粉;
第四步,将第一步至第三步获得的干粉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随后加入矫味剂蔗糖、防腐剂混合均匀,即得糖浆剂,加入的矫味剂、防腐剂及其在药物中的含量:蔗糖30~60%、山梨酸类防腐剂如山梨酸钾0.1~0.3%或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如尼泊金乙酯0.01~0.05%。
CN201510740554.XA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2507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0554.XA CN105250768A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0554.XA CN105250768A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0768A true CN105250768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09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0554.XA Pending CN105250768A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07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6748A (zh) * 2016-05-20 2016-08-03 烟台民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哮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5454A (zh) * 2014-12-19 2015-03-25 潘洪国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5454A (zh) * 2014-12-19 2015-03-25 潘洪国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力行: "妇科验案三则", 《四川中医》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6748A (zh) * 2016-05-20 2016-08-03 烟台民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哮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1647A (zh) 一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成药混合物
CN105250619A (zh) 一种治疗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7882A (zh) 一种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
CN105169039A (zh) 一种治疗热毒夹瘀型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285284B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4739941A (zh) 一种治疗肾阳亏虚型不孕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596A (zh) 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055875A (zh) 一种治疗寒湿夹热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250768A (zh) 一种治疗阴虚夹瘀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861041B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353A (zh) 一种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3908603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0977B (zh) 一种治疗皮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5031262A (zh)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012753A (zh) 一种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535292A (zh) 一种治疗产后小便不通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201A (zh) 一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674A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4104A (zh) 一种治疗血瘀型不孕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5281A (zh) 治疗慢性肾炎的一种中药
CN104800319A (zh) 一种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
CN104800562A (zh) 一种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388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肠炎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01373A (zh) 一种治疗产后会阴粘膜病变的药物组合物
CN103316270B (zh) 一种治疗产后会阴粘膜病变药物的散剂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