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0554A - 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0554A
CN105250554A CN201510724708.6A CN201510724708A CN105250554A CN 105250554 A CN105250554 A CN 105250554A CN 201510724708 A CN201510724708 A CN 201510724708A CN 105250554 A CN105250554 A CN 105250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al
cerebral infar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247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桂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247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0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0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0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生龙骨15~25份,生牡蛎15~25份,半夏5~15份,柴胡2~8份,赤芍2~8份,栀子2~8份,茯苓2~8份,大黄3~9份,黄芩3~9份,石菖蒲3~9份,远志3~9份,地龙3~9份。本发明采用天然中药原料,配制简单,药源广泛,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诸药合用,具有清肝潜阳、通络化痰、力气开窍的功效;本发明制剂服用量小,药物有效成分易于释放,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经临床应用验证,其起效显著,疗程短,疗效安全稳定,无毒副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之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语言障碍、偏瘫等神经性综合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的特点。由于脑梗死的发生,脑组织氧耗和血流供氧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引起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现象,导致脑组织死亡。同时,由于在无氧环境下脑组织对于葡萄糖的无氧分解,造成血浆、脑组织和脑脊液中的乳酸水平增高,进一步造成了脑组织的损伤,且容易引发脑水肿。心脑血管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统计,每年的死亡病例中大约有32%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的疾病,不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也加重了社会的负担。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此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目前,对于脑梗死治疗国内外尚未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出现。西医一般采用中性治疗原则,主要是停用抗凝、纤溶及抗血小板凝聚药物,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和支持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大。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的方面有一定疗效,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辩证施治,几乎无毒副作用,但起效慢、疗程长,因此研制疗效确切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治疗缺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生龙骨15~25份,生牡蛎15~25份,半夏5~15份,柴胡2~8份,赤芍2~8份,栀子2~8份,茯苓2~8份,大黄3~9份,黄芩3~9份,石菖蒲3~9份,远志3~9份,地龙3~9份。
作为优选成分,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生龙骨17~23份,生牡蛎17~23份,半夏7~13份,柴胡3~7份,赤芍3~7份,栀子3~7份,茯苓3~7份,大黄4~8份,黄芩4~8份,石菖蒲4~8份,远志4~8份,地龙4~8份。
作为优选成分,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生龙骨19~21份,生牡蛎19~21份,半夏9~11份,柴胡4~6份,赤芍4~6份,栀子4~6份,茯苓4~6份,大黄5~7份,黄芩5~7份,石菖蒲5~7份,远志5~7份,地龙5~7份。
作为较佳成分,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生龙骨20份,生牡蛎20份,半夏10份,柴胡5份,赤芍5份,栀子5份,茯苓5份,大黄6份,黄芩6份,石菖蒲6份,远志6份,地龙6份。
服用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清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四周为1个疗程。
本发明药物具有以下药理:
柴胡,药性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主要用于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症状。
大黄,药性苦、性寒,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等症状。
生龙骨,药性甘、涩、平,具有敛气逐湿、止盗汗、安神、涩精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治夜卧盗汗、梦遗、滑精、肠风下血、泻痢、吐衄血、崩带等症状。
生牡蛎,药性味咸、性微寒,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主要用于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瘰疬瘿瘤、癥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等症状。
黄芩,药性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主要用于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等症状。
半夏,药性味辛、性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主要用于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症状。
石菖蒲,药性味辛、苦、性微温,具有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等症状。
远志,药性辛、苦、性微温,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肿痛等症状。
赤芍,药性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主要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等症状。
栀子,药性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等症状。
地龙,药性性寒、味咸,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之功效,主要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茯苓,药性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效益:本发明采用天然中药原料,配制简单,药源广泛,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诸药合用,具有清肝潜阳、通络化痰、力气开窍的功效;本发明制剂服用量小,药物有效成分易于释放,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经临床应用验证,其起效显著,疗程短,疗效安全稳定,无毒副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之用。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患者资料:患者80例,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性2l例,女性19例,年龄57~76岁,梗死部位包括基底节区28例,脑叶5例,丘脑4例,脑干2例,多发性梗死1例,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31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1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6~78岁,梗死部位包括基底节区31例,脑叶6例,丘脑2例,脑干1例,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33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5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梗死部位及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脑梗死治疗指南》中常规治疗措施包括脱水、降压、溶栓、抗凝、血小板抑制、神经营养保护剂等。治疗组另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神经功能评分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评分标准参照“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制定。血液流变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疗效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情况进行评价。计分方法:神志状态、语言表达、上肢肩关节、上肢指关节、下肢髋关节、下肢趾关节、综合功能等7项观察指标按照恢复程度高低分别记为0~4分,得分越高显示恢复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满分为28分,起点分最高不超过18分。基本治愈:积分达到24分以上者。显效:积分增加超过10分者;有效:积分增加超过4分以上者;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积分减少或死亡者。
临床疗效:见如下几表。
表1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前后比较统计表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组 40 24.12±3.6 18.4±3.23 12.25±2.3 9.8±1.4
对照组 40 23.8±3.51 20.14±2.6 15.4±3.15 13.6±2.51
表2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表
表3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表
组别 例数 基本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俞效率
治疗组 40 22 10 6 2 80.0%
对照组 40 17 8 9 6 62.5%
可见,由表1可知治疗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同期比较中治疗组改善效果更明显;表3治疗组的俞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首先,按比例称取各组分:生龙骨25份,生牡蛎25份,半夏15份,柴胡2份,赤芍2份,栀子2份,茯苓2份,大黄3份,黄芩3份,石菖蒲3份,远志9份,地龙9份。
服用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清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四周为1个疗程。
实施例2
首先,按比例称取各组分:生龙骨23份,生牡蛎23份,半夏13份,柴胡4份,赤芍4份,栀子3份,茯苓3份,大黄5份,黄芩4份,石菖蒲4份,远志7份,地龙7份。
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首先,按比例称取各组分:生龙骨20份,生牡蛎20份,半夏10份,柴胡5份,赤芍5份,栀子5份,茯苓5份,大黄6份,黄芩6份,石菖蒲6份,远志6份,地龙6份。
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首先,按比例称取各组分:生龙骨18份,生牡蛎18份,半夏8份,柴胡7份,赤芍7份,栀子6份,茯苓6份,大黄8份,黄芩7份,石菖蒲7份,远志4份,地龙4份。
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首先,按比例称取各组分:生龙骨15份,生牡蛎15份,半夏5份,柴胡8份,赤芍8份,栀子8份,茯苓8份,大黄9份,黄芩9份,石菖蒲9份,远志3份,地龙3份。
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应当指出,以上案例仅是本发明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性。

Claims (4)

1.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生龙骨15~25份,生牡蛎15~25份,半夏5~15份,柴胡2~8份,赤芍2~8份,栀子2~8份,茯苓2~8份,大黄3~9份,黄芩3~9份,石菖蒲3~9份,远志3~9份,地龙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生龙骨17~23份,生牡蛎17~23份,半夏7~13份,柴胡3~7份,赤芍3~7份,栀子3~7份,茯苓3~7份,大黄4~8份,黄芩4~8份,石菖蒲4~8份,远志4~8份,地龙4~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生龙骨19~21份,生牡蛎19~21份,半夏9~11份,柴胡4~6份,赤芍4~6份,栀子4~6份,茯苓4~6份,大黄5~7份,黄芩5~7份,石菖蒲5~7份,远志5~7份,地龙5~7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组分为:生龙骨20份,生牡蛎20份,半夏10份,柴胡5份,赤芍5份,栀子5份,茯苓5份,大黄6份,黄芩6份,石菖蒲6份,远志6份,地龙6份。
CN201510724708.6A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Pending CN105250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4708.6A CN105250554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4708.6A CN105250554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0554A true CN105250554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090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24708.6A Pending CN105250554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0554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8760A (zh) * 2004-10-13 2005-06-22 于云龙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1401927A (zh) * 2008-11-14 2009-04-08 唐光红 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8760A (zh) * 2004-10-13 2005-06-22 于云龙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1401927A (zh) * 2008-11-14 2009-04-08 唐光红 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写: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31 January 2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0695B (zh)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
CN104338083A (zh) 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295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
CN103432559B (zh) 一种治疗血滞型月经减少及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626505B (zh) 基于中草药的按摩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215A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
CN103893670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药丸
CN102058843B (zh)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27375B (zh)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
CN103736003A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
CN107412557A (zh) 一种用于治疗肾虚和腰膝酸软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213905A (zh) 一种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310150A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方
CN105250554A (zh) 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69447A (zh)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
CN102579757B (zh) 一种抗衰老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CN104257813B (zh) 一种调理气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589B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1352B (zh)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3417A (zh)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
CN104740218A (zh) 一种治疗湿热型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
CN105012656A (zh) 一种可治疗颈椎病关节炎骨质增生的中草药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0193A (zh) 一种治疗颈肩肌肉劳损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378A (zh) 一种治疗虚性便秘的中药
CN104258058A (zh) 一种治疗少年白发的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