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6317A -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6317A
CN105246317A CN201510404607.0A CN201510404607A CN105246317A CN 105246317 A CN105246317 A CN 105246317A CN 201510404607 A CN201510404607 A CN 201510404607A CN 105246317 A CN105246317 A CN 105246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lead
inclined plane
parts
mount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46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6317B (zh
Inventor
许贡蒲
阮山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46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6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6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6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其能够提高将具有一对引线的部件向基板安装的安装效率,提高生产率。部件安装装置具备:安装头,其对具有一对引线(4)的电子部件(2)进行抓持;安装头移动机构,其使安装头移动而将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基板的通孔插入,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以及引线矫正工具(17),其具有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倾斜的一对倾斜面(45)以及一对倾斜面(55),通过将由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安装头中抓持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倾斜面(45)或倾斜面(55)按压,从而使引线(4)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位移,对引线宽度(Lw)进行矫正。

Description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由安装头抓持的部件向基板安装的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部件安装装置,该部件安装装置利用可动式的安装头对电子部件进行抓持,使该安装头向基板上移动而将该电子部件向基板安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3536号公报
在这种部件安装装置中,在将具有从部件主体向下方延伸的一对引线的径向引线型电子部件的引线向基板的通孔插入而向基板安装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安装不良,需要使一对引线之间的间隔(引线宽度)进入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内。因此,在这种部件安装装置中,在对径向引线型的电子部件进行安装时,检测该电子部件的引线宽度,判定检测出的引线宽度是否进入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内。并且,在判定为引线宽度进入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执行该电子部件向基板的安装。
在进行这种判定的部件安装装置中,如果引线宽度从容许范围偏离的电子部件较多,则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的安装效率下降,生产率降低。对此,例如,通过由装置的操作人员在规定的余量的范围内变更引线宽度的容许范围,从而能够减少引线宽度从容许范围偏离的电子部件,提高安装效率。但是,如果变更引线宽度的容许范围,则具有如下课题,即,对例如引线宽度或引线所插入的基板的通孔大小等不同的其他电子部件的安装效率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其能够提高将具有一对引线的电子部件向基板安装时的安装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安装头,其对具有一对引线的部件进行抓持;
安装头移动机构,其使该安装头移动而将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向基板的通孔插入,向所述基板安装所述部件;以及
引线矫正工具,其具备具有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倾斜的一对倾斜面的引线矫正部,通过将由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向所述引线矫正部的所述倾斜面按压,从而使所述引线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位移,对引线宽度进行矫正。
根据该部件安装装置,能够将部件的引线向在引线矫正工具的引线矫正部中设置的倾斜面按压,使该引线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位移,容易地对引线宽度进行矫正。因此,能够将由于引线宽度从容许范围偏离而无法向基板安装的部件变得能够向基板安装。因此,能够提高部件向基板安装的安装效率,缩短生产节拍时间,提高生产率,而不会产生下述缺陷,即,不合理地修正引线宽度的容许范围并进行重新设定而产生安装不良。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中,优选所述引线矫正工具具备所述倾斜面彼此的间隔不同的多个所述引线矫正部。
根据该部件安装装置,通过一个引线矫正工具,能够使引线宽度不同的多种部件的引线位移而进行矫正。由此,能够缩短将引线宽度不同的多种部件向基板进行安装的部件安装工序中的、1个周期的生产节拍时间。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中,优选所述引线矫正部具备具有一对所述倾斜面的凹部,该一对所述倾斜面朝向由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的按压方向逐渐接近,
通过将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插入至所述凹部,从而使各个所述引线沿所述倾斜面位移而相互接近。
根据该部件安装装置,通过将引线宽度较宽的部件的引线插入至引线矫正部的凹部,从而能够使引线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中,优选所述引线矫正部具备具有一对所述倾斜面的凸部,该一对所述倾斜面朝向由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的按压方向逐渐分离,
通过将所述凸部插入至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之间,从而使各个所述引线沿所述倾斜面位移而相互分离。
根据该部件安装装置,通过将引线矫正部的凸部插入至引线宽度较窄的部件的引线之间,从而能够使引线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中,优选所述引线矫正部具备:具有一对所述倾斜面的凹部和具有一对所述倾斜面的凸部,该凹部的一对所述倾斜面朝向由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的按压方向逐渐接近,该凸部的一对所述倾斜面朝向由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的按压方向逐渐分离,
通过将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插入至所述凹部,从而使各个所述引线沿所述倾斜面位移而相互接近,通过将所述凸部插入至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之间,从而使各个所述引线沿所述倾斜面位移而相互分离。
根据该部件安装装置,通过将引线宽度较宽的部件的引线插入至引线矫正部的凹部,从而能够使引线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通过将引线矫正部的凸部插入至引线宽度较窄的部件的引线之间,从而能够使引线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中,优选所述引线矫正部通过使所述倾斜面中的至少一者移动,能够变更所述倾斜面的间隔。
根据该部件安装装置,通过与部件的引线宽度相对应地对引线矫正部的倾斜面的间隔进行变更,从而能够容易地对该部件的引线宽度进行矫正。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中,优选所述引线矫正工具具有相邻地形成有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的引线矫正部件。
根据该部件安装装置,在引线矫正部件上相邻地形成有使部件的引线宽度接近的凹部和使部件的引线宽度分离的凸部,因而能够实现由部件个数的削减以及构造的简化带来的成本降低,并且容易地进行部件的引线宽度的矫正。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中,优选所述引线矫正工具具备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沿向所述引线矫正部的所述倾斜面按压所述引线的按压方向被预紧而能够移动。
根据该部件安装装置,在将安装头所抓持的部件的引线向引线矫正部的倾斜面按压,进行引线宽度的矫正时,不会产生由于部件的按压而形成的反作用力,能够适当地进行安装头对部件的吸附。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中,优选具备:引线宽度测定部,其对利用所述安装头抓持的所述部件的引线宽度进行测定;以及
控制部,其在由所述引线宽度测定部测定出的所述引线宽度从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偏离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将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向所述引线矫正工具按压,对所述部件的引线宽度进行矫正。
根据该部件安装装置,能够容易地检测出引线宽度从容许范围偏离的部件,利用引线矫正工具容易地对该部件的引线宽度进行矫正。
本发明的部件安装方法将具有一对引线的部件的所述引线向基板的通孔插入而将该部件向所述基板安装,
该部件安装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安装头抓持所述部件,
对由所述安装头抓持的所述部件的引线宽度进行测定,
对测定出的所述引线宽度是否从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偏离进行判定,
引线矫正工具具备具有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倾斜的一对倾斜面的引线矫正部,在所述引线宽度从所述容许范围偏离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部件向所述引线矫正工具按压,而使所述引线与所述倾斜面接触,从而使所述引线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位移,对引线宽度进行矫正,
将矫正引线宽度的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向所述基板的通孔插入而将所述部件向所述基板安装。
根据该部件安装方法,能够利用引线矫正工具对引线宽度从容许范围偏离的部件的引线宽度进行矫正,并将该部件向基板安装。由此,能够将由于引线宽度从容许范围偏离而不能向基板安装的部件向基板安装。因此,能够提高部件向基板安装的安装效率,缩短生产节拍时间,提高生产率,而不会产生下述缺陷,即,不合理地修正引线宽度的容许范围并进行重新设定而产生安装不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能够提供一种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其能够提高将具有一对引线的部件向基板安装的安装效率,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安装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部件安装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部件安装装置的安装头所抓持的电子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固定在部件安装装置的底座上的引线矫正工具的斜视图。
图5是引线矫正工具的从引线接近矫正部侧观察的斜视图。
图6是对电子部件的引线的矫正动作进行说明的图,(a)是引线接近矫正部的正视图,(b)是引线接近矫正部的斜视图。
图7是引线矫正工具的从引线分离矫正部侧观察的斜视图。
图8是对电子部件的引线的矫正动作进行说明的图,(a)是引线分离矫正部的正视图,(b)是引线分离矫正部的斜视图。
图9是对安装电子部件的部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0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的斜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引线矫正工具的引线矫正机构部的斜视图。
图12是构成引线矫正机构部的台座以及基座部件的斜视图。
图13是构成引线矫正机构部的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的斜视图。
图14是构成引线矫正机构部的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的斜视图。
图15是对引线矫正机构部进行说明的图,(a)是作为引线接近矫正部使用的情况的斜视图,(b)是作为引线分离矫正部使用的情况的斜视图。
图16是对引线矫正机构部进行说明的图,(a)是作为引线接近矫正部使用的情况的概略侧视图,(b)是作为引线分离矫正部使用的情况的概略侧视图。
图17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的斜视图。
图18是引线矫正工具的斜视图。
图19是构成引线矫正工具的引线矫正板的正视图。
图20(a)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的正面斜视图,图20(b)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的背面斜视图。
图21是对变形例3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进行说明的图,(a)是将引线配置在引线接近矫正部的上部的状态的斜视图,(b)是将引线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部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22是对变形例3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进行说明的图,(a)是将引线配置在引线分离矫正部的上部的状态的斜视图,(b)是将引线插入至引线分离矫正部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23是对参考例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进行说明的图,(a)是将引线插入至引线分离矫正部的状态的斜视图,(b)是发生安装头对部件的吸附不良的状态的斜视图。
标号的说明
1:基板
2:电子部件(部件)
4:引线
10:部件安装装置
13:安装头
14:XY移动机构(安装头移动机构)
15:升降机构(安装头移动机构)
16:激光识别装置(引线宽度测定部)
17、60、100、200:引线矫正工具
21:控制装置(控制部)
40、71、106、210:引线接近矫正部(引线矫正部)
44、91、104、214:凹部
45、55、81、82、83、105、115、215、225:倾斜面
50、72、116、220:引线分离矫正部(引线矫正部)
54、92、114、224:凸部
Lw:引线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安装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部件安装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侧视图。图3是部件安装装置的安装头所抓持的电子部件的侧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安装装置10具备:基板输送部11、部件供给单元12、安装头13、XY移动机构(安装头移动机构)14、升降机构(安装头移动机构)15、激光识别装置(引线宽度测定部)16、引线矫正工具17、以及部件储存部18。另外,部件安装装置10具有控制装置(控制部)21、操作部22、以及显示部23。该部件安装装置10是将由部件供给单元12供给的电子部件2向基板1安装的装置。
基板1是板状部件,在表面设置有配线图案。在设置于基板1上的配线图案的表面,附着作为利用回流将板状部件的配线图案和电子部件接合的接合部件的焊料。另外,在基板1上形成有用于插入电子部件2的引线4的通孔。
基板输送部11是将基板1沿图1中X轴方向输送的输送机构。基板输送部11沿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导轨11a使基板1移动。基板输送部11以使得基板1的安装对象面与安装头13相对的朝向,使基板1沿导轨11a移动,从而将基板1沿X轴方向输送。基板输送部11将被供给的基板1输送至导轨11a上的规定位置。基板输送部11在向输送至规定位置的基板1上搭载电子部件2后,将基板1向进行下一个工序的装置处输送。
部件供给单元12保持多个向基板1上安装的电子部件2,向安装头13交付。
如图3所示,安装头13具备通过吸附而抓持电子部件2的部件主体3的吸附吸嘴13a。安装头13通过XY移动机构14沿水平方向(X、Y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升降机构15沿上下方向(Z方向)升降。另外,安装头13能够通过转动机构(省略图示)以铅垂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
电子部件(部件)2是具有从部件主体3的下端并列延伸的一对引线4的径向引线型的电子部件。在本例中,电子部件(部件)2是一对引线4从形成为圆柱状的部件主体3的下端平行延伸的、例如电容器等的电子部件。
如图2所示,向基板1安装的电子部件2在引线4固定于保持带的状态下通过部件供给单元12依次供给。在部件供给单元12中,在由安装头13的吸附吸嘴13a抓持了电子部件2的部件主体3的状态下,由切断机构(省略图示)切断引线4。由此,将电子部件2从保持带分离。在该状态下,通过XY移动机构14以及升降机构15使安装头13移动,从而在由安装头13抓持电子部件2的状态下对电子部件2进行输送。
激光识别装置(引线宽度测定部)16具有光源16a和受光元件16b。激光识别装置16通过对由安装头13的吸附吸嘴13a吸附的电子部件2照射激光,从而对电子部件2的形状、姿态进行检测。另外,激光识别装置16对电子部件2的引线4的间隔即引线宽度Lw进行测定。
引线矫正工具17是对电子部件2的引线宽度Lw进行矫正的工具,该电子部件2是由XY移动机构14以及升降机构15移动的安装头13的吸附吸嘴13a中抓持的电子部件。
部件储存部18是储存不向基板1安装的电子部件2的箱子。即,部件储存部18是将不向基板1安装的废弃对象的电子部件2废弃的废弃箱,将废弃对象的电子部件2向部件储存部18上输送,并将其放入该部件储存部18。
控制装置21对部件安装装置10的各部分进行控制。操作部22是由作业人员输入操作的输入设备,具有键盘、鼠标或者触摸面板等。操作部22将检测出的各种输入向控制装置21发送。显示部23是向作业人员显示各种信息的画面,具有触摸面板、图像监视器。显示部23基于从控制装置21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各种图像进行显示。
下面,对引线矫正工具17进行说明。
图4是固定在底座上的引线矫正工具的斜视图。图5是引线矫正工具的从引线接近矫正部侧观察的斜视图。图6是对电子部件的引线的矫正动作进行说明的图,(a)是引线接近矫正部的正视图,(b)是引线接近矫正部的斜视图。图7是引线矫正工具的从引线分离矫正部侧观察的斜视图。图8是对电子部件的引线的矫正动作进行说明的图,(a)是引线分离矫正部的正视图,(b)是引线分离矫正部的斜视图。
如图4所示,引线矫正工具17固定在底座31的上部。底座31固定在部件安装装置10的工作台10a上。
引线矫正工具17具有工具固定块32。在工具固定块32的一个面32a上,设置有多个引线接近矫正部(引线矫正部)40,在工具固定块32的另一个面32b上,设置有多个引线分离矫正部(引线矫正部)50。将安装头13的吸附吸嘴13a所保持的电子部件2向多个引线接近矫正部40以及多个引线分离矫正部50按压。
如图5所示,引线接近矫正部40分别具有引线接近矫正板41。引线接近矫正板41嵌入至在工具固定块32上形成的保持凹部42中,通过螺钉43固定在工具固定块32上。引线接近矫正板41在其上部形成有凹部44。构成凹部44的一对侧面分别设为朝向电子部件2的按压方向即下方,向不同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5。具体而言,这些倾斜面45设为朝向电子部件2的按压方向逐渐接近的倾斜面45。
多个引线接近矫正部40各自的引线接近矫正板41的倾斜面45的间隔不同,分别与具有不同的引线宽度Lw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在本例中,设置6个引线接近矫正部40,正视观察时从左侧起依次与引线宽度Lw为2.0mm、2.5mm、3.5mm、5.0mm、7.5mm、10.0mm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
在工具固定块32的一个面32a上,通过螺钉47固定有固定金属件46,通过该固定金属件46,对各引线接近矫正板41的具有凹部44的上端侧的、与工具固定块32相反的一侧进行覆盖。
如图6(a)所示,如果将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板41的凹部44,则如图6(b)所示,各引线4与倾斜面45分别接触,然后一边与倾斜面45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由此,电子部件2的各引线4沿倾斜面45的倾斜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引线宽度Lw变窄。此外,引线接近矫正板41的各倾斜面45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小于或等于45度。如果设为倾斜面45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45度,则引线4相对于倾斜面45顺利地滑动,引线4缓慢地位移。由此,可以抑制由于急剧地施加负载而造成的对引线4的损伤。
如图7所示,引线分离矫正部50分别具有引线分离矫正板51。引线分离矫正板51嵌入至在工具固定块32上形成的保持凹部52中,通过螺钉53固定在工具固定块32上。引线分离矫正板51在其上部形成有凸部54。构成这些凸部54的一对侧面分别设为朝向电子部件2的按压方向即下方,向不同方向倾斜的倾斜面55。具体而言,这些倾斜面55设为朝向电子部件2的按压方向逐渐分离的倾斜面55。
多个引线分离矫正部50各自的引线分离矫正板51的倾斜面55的间隔不同,分别与具有不同的引线宽度Lw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在本例中,设置6个引线分离矫正部50,正视观察时从右侧起依次与引线宽度Lw为2.0mm、2.5mm、3.5mm、5.0mm、7.5mm、10.0mm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
在工具固定块32的另一个面32b上,通过螺钉57固定有固定金属件56,通过该固定金属件56,对各引线分离矫正板51的具有凸部54的上端侧的、与工具固定块32相反的一侧进行覆盖。
如图8(a)所示,如果将引线分离矫正板51的凸部54插入至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之间,则如图8(b)所示,各引线4与倾斜面55分别接触,然后一边与倾斜面55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由此,电子部件2的各引线4沿倾斜面55的倾斜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引线宽度Lw变宽。此外,引线分离矫正板51的各倾斜面55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小于或等于45度。如果设为倾斜面55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45度,则引线4相对于倾斜面55顺利地滑动,引线4缓慢地位移。由此,可以抑制由于急剧地施加负载而造成的对引线4的损伤。
下面,对由控制装置21执行的使用引线矫正工具17的部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图9是对安装电子部件的部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已向部件供给单元12移动的安装头13使吸附吸嘴13a对从部件供给单元12交付的电子部件2的部件主体3进行吸附从而进行抓持(步骤S01)。
安装头13进行移动,将电子部件2向激光识别装置16输送,通过激光识别装置16对电子部件2的引线4的引线宽度Lw进行测定(步骤S02)。
进行引线宽度判定,该引线宽度判定是对所测定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宽度Lw是否进入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内进行判定(步骤S03)。引线宽度Lw的容许范围是能够将电子部件2的引线4插入至基板1的规定通孔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的尺寸的范围,将上述上限值以及下限值作为判定的阈值。在控制装置21中,基于安装头13所抓持的电子部件2的种类,从存储部(省略图示)所存储的部件数据中提取出该种类的电子部件2的容许范围,将该提取出的容许范围和由激光识别装置16测定的引线宽度Lw进行比较。在本例中,预先设定有基准的引线宽度Lw为2.0mm、2.5mm、3.5mm、5.0mm、7.5mm、10.0mm的电子部件2的容许范围。
在该引线宽度判定(步骤S03)中,如果判定为所测定的引线宽度Lw进入容许范围内(步骤S03:YES),则转至部件安装动作(步骤S10)。在该部件安装动作中,安装头13进行移动而将电子部件2向基板1上输送,将电子部件2的引线4插入至基板1的规定的通孔,将电子部件2向基板1安装。然后,安装头13向部件供给单元12移动,抓持向基板1安装的下一个电子部件2。
在引线宽度判定(步骤S03)中,如果判定为所测定的引线宽度Lw未进入容许范围内(步骤S03:NO),则转至引线宽度矫正动作,在该动作中,安装头13进行移动以将电子部件2向引线矫正工具17上输送,将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引线矫正工具17按压,对引线宽度Lw进行矫正。
在该引线宽度矫正动作中,在引线宽度Lw大于或等于由容许范围的上限值构成的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04),使用引线矫正工具17中的与电子部件2的基准的引线宽度Lw相对应的引线接近矫正部40,使引线宽度Lw变窄(步骤S05)。例如,在基准的引线宽度Lw为2.0mm的电子部件2的情况下,将引线4向与该基准的引线宽度Lw相对应的引线接近矫正部40(图5中左端的引线接近矫正部40)按压,将引线4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板41的凹部44。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板41的凹部44的引线4沿倾斜面45的倾斜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引线宽度Lw变窄而得到矫正。
另外,在引线宽度矫正动作中,在引线宽度Lw小于或等于由容许范围的下限值构成的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06),使用引线矫正工具17中的与电子部件2的基准的引线宽度Lw相对应的引线分离矫正部50,使引线宽度Lw变宽(步骤S07)。例如,在基准的引线宽度Lw为2.0mm的电子部件2的情况下,将引线4向与该基准的引线宽度Lw相对应的引线分离矫正部50(图7中右端的引线分离矫正部50)按压,将引线分离矫正板51的凸部54插入至引线4之间。在其之间插入有引线分离矫正板51的凸部54的引线4沿倾斜面55的倾斜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引线宽度Lw变宽而得到矫正。
此外,通过调整安装头13的高度而变更引线4相对于引线矫正工具17的按压量,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通过引线宽度矫正动作进行的引线宽度Lw的矫正量。引线4在进行位移后由于弹性而稍微向原始状态返回。具体而言,在以引线宽度Lw变窄的方式进行位移后,如果从引线矫正工具17中拔出,则引线4复原,引线宽度Lw稍微变宽。同样,在以引线宽度Lw变宽的方式进行位移后,如果从引线矫正工具17中拔出,则引线4复原,引线宽度Lw稍微变窄。因此,在引线宽度矫正动作中,考虑进行位移的引线4的复原量,设定将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引线矫正工具17按压的按压量。
在引线宽度矫正动作之后,安装头13进行移动,将电子部件2向激光识别装置16输送,通过激光识别装置16对电子部件2的引线4的引线宽度Lw再次进行测定(步骤S08)。
进行引线宽度再次判定,该引线宽度再次判定是对所测定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宽度Lw是否进入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内进行再次判定(步骤S09)。
在该引线宽度再次判定(步骤S09)中,如果判定为所测定的引线宽度Lw进入容许范围内(步骤S09:YES),则转至部件安装动作(步骤S10),将电子部件2向基板1安装。然后,安装头13向部件供给单元12移动,抓持向基板1安装的下一个电子部件2。
在引线宽度再次判定(步骤S09)中,如果所测定的引线宽度Lw未进入容许范围内(步骤S09:NO),则对引线宽度Lw的判定次数是否达到了规定次数进行判定(步骤S11)。
在引线宽度Lw的判定次数未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步骤S11:No),转至引线宽度矫正动作,再次进行引线4的矫正动作(步骤S04、S05、步骤S06、S07)。
在引线宽度Lw的判定次数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步骤S11:YES),将安装头13所抓持的电子部件2判定为无法矫正引线宽度Lw并向基板1安装的不可安装部件,将其放入部件储存部18(步骤S12)。然后,安装头13向部件供给单元12移动,对新的电子部件2进行抓持。
如上述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检测出引线宽度Lw从容许范围偏离的电子部件2,通过引线矫正工具17使该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位移,容易地对引线宽度Lw进行矫正。
即,通过将引线宽度Lw较宽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4插入至引线矫正工具17的引线接近矫正部40的凹部44,从而能够将引线4向倾斜面45按压,使其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另外,通过将引线矫正工具17的引线分离矫正部50的凸部54插入至引线宽度Lw较窄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4之间,从而能够将引线4向倾斜面55按压,使其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
因此,能够将由于引线宽度Lw从容许范围偏离而无法向基板1安装的电子部件2变得能够向基板1安装。由此,能够提高电子部件2向基板1安装的安装效率,缩短生产节拍时间,提高生产率,而不会产生下述缺陷,即,不合理地修正引线宽度Lw的容许范围并进行重新设定而产生安装不良。
并且,引线矫正工具17具备:倾斜面45彼此的间隔不同的多个引线接近矫正部40、以及倾斜面55彼此的间隔不同的多个引线分离矫正部50。因此,能够通过一个引线矫正工具17,使引线宽度Lw不同的多种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接近的方向或分离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由此,能够缩短将引线宽度Lw不同的多种电子部件2对基板1进行安装的部件安装工序中的、1个周期的生产节拍时间。
下面,对引线矫正工具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引线矫正工具17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变形例1)
图10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的斜视图。图11是引线矫正工具的引线矫正机构部的斜视图。图12是构成引线矫正机构部的台座以及基座部件的斜视图。图13是构成引线矫正机构部的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的斜视图。图14是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的斜视图。图15是对引线矫正机构部进行说明的图,(a)是作为引线接近矫正部使用的情况的斜视图,(b)是作为引线分离矫正部使用的情况的斜视图。图16是对引线矫正机构部进行说明的图,(a)是作为引线接近矫正部使用的情况的概略侧视图,(b)是作为引线分离矫正部使用的情况的概略侧视图。
如图10所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60也固定在底座31的上部,该底座31固定在部件安装装置10的工作台10a上。
该引线矫正工具60具有平板状的台座61,在该台座61上,以相等间隔排列有多个引线矫正机构部62。引线矫正机构部62具有使引线宽度Lw变窄的功能和使引线宽度Lw变宽的功能。
如图11所示,引线矫正机构部62在台座61上的一个侧部侧具备基座部件64。另外,引线矫正机构部62具备: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其设置在台座61上的另一个侧部侧;以及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其设置在基座部件64上。
如图12所示,台座61的对基座部件64进行配置的一个侧部侧较低。台座61的一个侧部侧设为基座部件固定部61a,另一个侧部侧设为滑动部件安装部61b。在台座61的滑动部件安装部61b上形成有滑动槽部61c,在该滑动槽部61c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螺钉孔61d。另外,在台座61上,在基座部件固定部61a上形成有固定用螺钉孔61e。
在固定于台座61的基座部件固定部61a上的基座部件64上,在滑动部件安装部61b侧,形成有向上方凸出的壁部64a。另外,在基座部件64上形成有滑动槽部64b,在该滑动槽部64b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螺钉孔64c。在该基座部件64上,在与滑动槽部64b偏离的位置处形成有螺钉插入孔64d,通过将向该螺钉插入孔64d插入后的螺钉67向台座61的固定用螺钉孔61e螺入,从而将基座部件64固定在台座61上(参照图11)。
如图13所示,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长方形。将该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配置在形成于台座61上的滑动槽部61c内。在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上,在基座部件64的壁部64a侧的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凸出的壁部65a。另外,在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长孔65b。通过将向长孔65b插入的螺钉68向台座61的螺钉孔61d螺入并紧固,从而将该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固定在台座61上(参照图11)。在拧松螺钉68的状态下,该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能够沿滑动槽部61c进行滑动。并且,通过使该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滑动,从而对基座部件64的壁部64a与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的壁部65a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如图14所示,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长方形。将该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配置在形成于基座部件64上的滑动槽部64b内。在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上,在基座部件64的壁部64a侧的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凸出的壁部66a。另外,在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长孔66b。通过将向长孔66b插入的螺钉69向基座部件64的螺钉孔64c螺入并紧固,从而将该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固定在基座部件64上(参照图11)。在拧松了螺钉69的状态下,该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能够沿滑动槽部64b进行滑动。并且,通过使该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滑动,从而对基座部件64的壁部64a与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的壁部66a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如图15(a)所示,在引线矫正机构部62中,由基座部件64的壁部64a和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的壁部65a构成引线接近矫正部(引线矫正部)71,将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该引线接近矫正部71按压。另外,如图15(b)所示,在引线矫正机构部62中,由基座部件64的壁部64a和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的壁部66a构成引线分离矫正部(引线矫正部)72,将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该引线分离矫正部72按压。
在基座部件64的壁部64a上,在与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的壁部65a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倾斜面81。另外,在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的壁部65a上,在与基座部件64的壁部64a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倾斜面82。倾斜面81、82朝向下方逐渐接近。并且,在引线接近矫正部71中,如图16(a)所示,由倾斜面81、82构成凹部91,将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插入至该凹部91。
如果将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部71的凹部91,则各引线4与倾斜面81、82分别接触,然后一边与倾斜面81、82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由此,电子部件2的各引线4沿倾斜面81、82的倾斜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引线宽度Lw变窄。
另外,在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的壁部66a上,在与基座部件64的壁部64a相反的面上形成有倾斜面83。倾斜面81、83朝向下方逐渐分离。并且,如图16(b)所示,引线分离矫正部72由倾斜面81、83构成凸部92,将该凸部92插入至电子部件2的引线4之间。
如果将引线分离矫正部72的凸部92插入至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之间,则各引线4与倾斜面81、83分别接触,然后一边与倾斜面81、83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由此,电子部件2的各引线4沿倾斜面81、83的倾斜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引线宽度Lw变宽。
并且,在具备变形例1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60的部件安装装置10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检测出引线宽度Lw从容许范围偏离的电子部件2,通过引线矫正工具60使该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位移,容易地对引线宽度Lw进行矫正。
即,通过将引线宽度Lw较宽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4插入至引线矫正工具60的引线接近矫正部71的凹部91,从而能够将引线4向倾斜面81、82按压,使其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另外,通过将引线矫正工具60的引线分离矫正部72的凸部92插入至引线宽度Lw较窄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4之间,从而能够将引线4向倾斜面81、83按压,使其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
因此,能够将由于引线宽度Lw从容许范围偏离而无法向基板1安装的电子部件2变得能够向基板1安装。由此,能够提高电子部件2向基板1安装的安装效率,缩短生产节拍时间,提高生产率,而不会产生下述缺陷,即,不合理地重新修正引线宽度Lw的容许范围而产生安装不良。
并且,通过使引线接近矫正滑动部件65以及引线分离矫正滑动部件66滑动,能够容易地变更倾斜面81、82的间隔以及倾斜面81、83的间隔。由此,通过与电子部件2的引线宽度Lw相对应地变更引线接近矫正部71的倾斜面81、82的间隔以及引线分离矫正部72的倾斜面81、83的间隔,从而能够容易地矫正该电子部件2的引线宽度Lw。
例如,在引线矫正工具60的6个引线矫正机构部62中,能够分别调整倾斜面81、82的间隔以及倾斜面81、83的间隔,使引线接近矫正部71以及引线分离矫正部72与引线宽度Lw为2.0mm、2.5mm、3.5mm、5.0mm、7.5mm、10.0mm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
(变形例2)
图17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的斜视图。图18是引线矫正工具的斜视图。图19是构成引线矫正工具的引线矫正板的正视图。
如图17所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100也固定在底座31的上部,该底座31固定在部件安装装置10的工作台10a上。
如图18所示,引线矫正工具100具有工具固定块102。在工具固定块102的一个侧面上,通过螺钉109固定有引线矫正板(引线矫正部件)103。
如图19所示,在引线矫正板103上形成有多个凹部104。形成这些凹部104的一对侧面分别设为朝向电子部件2的按压方向即下方逐渐接近的倾斜面105。并且,在引线矫正工具100中,引线矫正板103中的凹部104的部分各自设为引线接近矫正部(引线矫正部)106。
多个引线接近矫正部106各自的凹部104的倾斜面105的间隔不同,分别与具有不同的引线宽度Lw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在本例中,设置由6个凹部104构成的6个引线接近矫正部106,正视观察时从左侧起依次与引线宽度Lw为2.0mm、2.5mm、3.5mm、5.0mm、7.5mm、10.0mm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
另外,该引线矫正板103中,凹部104彼此之间各自设为凸部114,形成这些凸部114的一对侧面各自设为朝向电子部件2的按压方向即下方逐渐分离的倾斜面115。并且,在引线矫正工具100中,引线矫正板103中的凸部114的部分各自设为引线分离矫正部(引线矫正部)116。
多个引线分离矫正部116各自的凸部114的倾斜面115的间隔不同,分别与具有不同的引线宽度Lw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在本例中,设置由6个凸部114构成的6个引线分离矫正部116,正视观察时从左侧起依次与引线宽度Lw为2.0mm、2.5mm、3.5mm、5.0mm、7.5mm、10.0mm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
如上述所示,在该引线矫正工具100中,在引线矫正板103上相邻地形成有使电子部件2的引线宽度Lw接近的凹部104和使电子部件2的引线宽度Lw分离的凸部114。
此外,除了引线矫正板103的正视观察时左端的凸部114的左侧的倾斜面115、以及引线矫正板103的正视观察时右端的凹部104的右侧的倾斜面105以外,凸部114的倾斜面115和凹部104的倾斜面105是共用的。
在工具固定块102的一个侧面上,通过螺钉108固定有固定金属件107,通过该固定金属件107,对引线矫正板103的具有凹部104以及凸部114的上端侧的、与工具固定块102相反的一侧进行覆盖。
在上述引线矫正工具100中,如果将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插入至引线矫正板103的构成引线接近矫正部106的凹部104,则各引线4与倾斜面105分别接触,然后一边与倾斜面105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由此,电子部件2的各引线4沿倾斜面105的倾斜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引线宽度Lw变窄。另外,如果将引线矫正板103的构成引线分离矫正部116的凸部114插入至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之间,则各引线4与倾斜面115分别接触,然后一边与倾斜面115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由此,电子部件2的各引线4沿倾斜面115的倾斜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引线宽度Lw变宽。
并且,在具备变形例2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100的部件安装装置10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检测出引线宽度Lw从容许范围偏离的电子部件2,通过引线矫正工具100使该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位移,容易地对引线宽度Lw进行矫正。
即,通过将引线宽度Lw较宽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4插入至引线矫正工具100的引线接近矫正部106的凹部104,能够将引线4向倾斜面105按压,使引线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另外,通过将引线矫正工具100的引线分离矫正部116的凸部114插入至引线宽度Lw较窄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4之间,能够将引线4向倾斜面115按压,使引线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而进行矫正。
因此,能够将由于引线宽度Lw从容许范围偏离而无法向基板1安装的电子部件2变得能够向基板1安装。由此,能够提高电子部件2向基板1的安装效率,缩短生产节拍时间,提高生产率,而不会产生下述缺陷,即,不合理地重新修正引线宽度Lw的容许范围而产生安装不良。
尤其是,在引线矫正板103上相邻地形成有使电子部件2的引线宽度Lw接近的凹部104和使电子部件2的引线宽度Lw分离的凸部114,因而能够实现由部件个数的削减以及构造的简化带来的成本降低,并且容易地进行电子部件2的引线宽度Lw的矫正。
(变形例3)
图20(a)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的正面斜视图,图20(b)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的背面斜视图。另外,图21(a)是将引线配置在引线接近矫正部的上部的状态的斜视图,图21(b)是将引线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部的状态的斜视图。图22(a)是将引线配置在引线分离矫正部的上部的状态的斜视图,图22(b)是将引线插入至引线分离矫正部的状态的斜视图。
变形例3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200是在部件安装装置的工作台(省略图示)的上部固定的部件,如图20(a)、(b)所示,具有工具固定块201。在工具固定块201的一个面201a上,设置有多个引线接近矫正部(引线矫正部)210,在工具固定块201的另一个面201b上,设置有多个引线分离矫正部(引线矫正部)220。将安装头13的吸附吸嘴13a所保持的电子部件2(参照图3)向多个引线接近矫正部210以及多个引线分离矫正部220按压。
如图20(a)所示,引线接近矫正部210分别具有引线接近矫正板211和可动部件212。引线接近矫正板211嵌入至在工具固定块201的面201a上形成的保持凹部202a中,通过上下配置的2个螺钉203固定在工具固定块201上。引线接近矫正板211在其上部形成有凹部214。构成凹部214的一对侧面分别设为朝向电子部件2的按压方向即下方逐渐接近的倾斜面215。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多个引线接近矫正部210各自的引线接近矫正板211的倾斜面215的间隔不同,分别与具有不同的引线宽度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
可动部件212具有主体部216和棒部217。主体部216将其上部弯曲为大致L字状而形成部件保持部216A,并且在中央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开口部216B。在将引线接近矫正板211夹持在工具固定块201与可动部件212之间的状态下,利用2个螺钉203,经由可动部件212的开口部216B将引线接近矫正板211固定在工具固定块201上。
棒部217向主体部216的下方凸出地设置。在工具固定块201的最下部,通过螺钉219A固定有弹簧支承板219。弹簧支承板219在其上部设置有与多个棒部217的位置分别对应的多个凸起部219B。在棒部217以及弹簧支承板219的凸起部219B的外周,配置有预紧弹簧218(例如,压缩线圈弹簧)。由此,可动部件212沿向引线接近矫正部210的倾斜面215按压电子部件2的引线4的按压方向(图20(a)中的上下方向)被预紧,通过将插入至长条状的开口部216B并对引线接近矫正板211进行固定的2个螺钉203在开口部216B内滑动,从而能够将可动部件212沿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20(b)所示,引线分离矫正部220分别具有引线分离矫正板221和可动部件222。引线分离矫正板221嵌入至在工具固定块201的面201b上形成的保持凹部202b中,通过螺钉204固定在工具固定块201上。引线分离矫正板221在其上部形成有凸部224。构成这些凸部224的一对侧面分别设为朝向电子部件2的按压方向即下方逐渐分离的倾斜面225。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多个引线分离矫正部220各自的引线分离矫正板221的倾斜面225的间隔不同,分别与具有不同的引线宽度的电子部件2相对应。
可动部件222具有主体部226和棒部227。主体部226将其上部弯曲为大致L字状而形成部件支撑部216A,并且在中央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开口部226B。在将引线分离矫正板221夹持在工具固定块201与可动部件222之间的状态下,利用2个螺钉204,经由可动部件222的开口部216B将引线分离矫正板221固定在工具固定块201上。
棒部227向主体部226的下方凸出地设置。在工具固定块201的最下部,通过螺钉229A固定有弹簧支承板229。弹簧支承板229在其上部设置有与多个棒部227的位置对应的多个凸起部229B。在棒部227以及弹簧支承板229的凸起部229B的外周,配置有预紧弹簧228(例如,压缩线圈弹簧)。可动部件222沿向引线分离矫正部220的倾斜面225按压电子部件2的引线5的按压方向(图20(b)中的上下方向)被预紧,通过将插入至长条状的开口部226B并对引线分离矫正板221进行固定的2个螺钉204在开口部226B内滑动,从而能够将可动部件222沿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21(a)所示,在将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板211的凹部214之前,可动部件212被预紧弹簧218向上方预紧,下侧的螺钉203与开口部216B的下部接触,将部件支撑部216A配置在与引线接近矫正板211的上部为一个平面的位置处。如图21(b)所示,如果将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板211的凹部214,则各引线4一边与倾斜面215分别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由此,电子部件2的各引线4沿倾斜面215的倾斜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引线宽度变窄。此时,将引线4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板211的凹部214,电子部件2与部件保持部216A接触,由此,对可动部件212施加向下方的力,预紧弹簧218向下方变形,可动部件212沿开口部216B的长度方向向下方移动。如果引线4的矫正结束,使保持有电子部件2的安装头13上升,则对可动部件212施加的向下方的力被解除,预紧弹簧218向上方变形。由此,可动部件212一边对配置在部件保持部216A上的部件2进行支撑,一边向上方移动。
如图22(a)所示,在将引线分离矫正板221的凸部224插入至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之间前,可动部件222被预紧弹簧228向上方预紧,螺钉203与开口部226B的下部接触,将部件支撑部226A配置在与引线分离矫正板221的上部为一个平面的位置处。如图22(b)所示,如果将引线分离矫正板51的凸部224插入至电子部件2的一对引线4之间,则各引线4一边与倾斜面225分别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由此,电子部件2的各引线4沿倾斜面225的倾斜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引线宽度变宽。此时,将引线分离矫正板221的凸部224插入至引线4之间,电子部件2与部件保持部226A接触,由此,对引线分离矫正板221施加向下方的力,预紧弹簧228向下方变形,可动部件222沿开口部226B的长度方向向下方移动。如果引线4的矫正结束,使保持有电子部件2的安装头13上升,则对引线分离矫正板221施加的向下方的力被解除,预紧弹簧228向上方变形。由此,可动部件222一边对配置在部件保持部226A上的部件2进行支撑,一边向上方移动。
另外,如图23(a)所示,在将引线接近矫正板310、引线分离矫正板320固定在工具固定块301和不图示的固定金属件之间的情况下,在将安装头13所保持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4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板310而使引线4变形时,或者在将引线分离矫正板320插入至引线4之间而使引线4变形时,如图23(b)所示,由于电子部件2的特别是引线4部分处产生的反作用力(杠杆反作用力)而使电子部件2倾斜,由此,有时会产生安装头13的电子部件2的吸附位置偏移或漏气,发生电子部件2的吸附不良。
对此,变形例3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200具备可动部件212,该可动部件212沿向引线接近矫正部210的倾斜面215按压引线4的按压方向被预紧而能够移动,因此在将电子部件2的引线4插入至引线接近矫正板211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可动部件212始终以恒定的力对电子部件2进行支撑。因此,在将安装头13所抓持的部件2的引线4向引线接近矫正部210的倾斜面215按压,进行引线宽度的矫正时,不会产生由于电子部件2的按压而造成的反作用力,能够适当地进行安装头13对电子部件2的吸附。另外,变形例3所涉及的引线矫正工具200具备可动部件222,该可动部件222沿向引线分离矫正部220的倾斜面225按压引线4的按压方向被预紧而能够移动,因此在将引线分离矫正板221插入至部件2的引线4之间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可动部件222始终以恒定的力对电子部件2进行支撑。因此,在将安装头13所抓持的电子部件2的引线4向引线分离矫正部220的倾斜面225按压,进行引线宽度的矫正时,不会产生由于电子部件2的按压而造成的反作用力,能够适当地进行安装头13对电子部件2的吸附。

Claims (10)

1.一种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安装头,其对具有一对引线的部件进行抓持;
安装头移动机构,其使该安装头移动而将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向基板的通孔插入,向所述基板安装所述部件;以及
引线矫正工具,其具备具有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倾斜的一对倾斜面的引线矫正部,通过将由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向所述引线矫正部的所述倾斜面按压,从而使所述引线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位移,对引线宽度进行矫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矫正工具具备所述倾斜面彼此的间隔不同的多个所述引线矫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矫正部具备具有一对所述倾斜面的凹部,该一对所述倾斜面朝向由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的按压方向逐渐接近,
通过将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插入至所述凹部,从而使各个所述引线沿所述倾斜面位移而相互接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矫正部具备具有一对所述倾斜面的凸部,该一对所述倾斜面朝向由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的按压方向逐渐分离,
通过将所述凸部插入至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之间,从而使各个所述引线沿所述倾斜面位移而相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矫正部具备:具有一对所述倾斜面的凹部和具有一对所述倾斜面的凸部,该凹部的一对所述倾斜面朝向由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的按压方向逐渐接近,该凸部的一对所述倾斜面朝向由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的按压方向逐渐分离,
通过将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插入至所述凹部,从而使各个所述引线沿所述倾斜面位移而相互接近,通过将所述凸部插入至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之间,从而使各个所述引线沿所述倾斜面位移而相互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矫正部通过使所述倾斜面中的至少一者移动,能够变更所述倾斜面的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矫正工具具有相邻地形成有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的引线矫正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矫正工具具备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沿向所述引线矫正部的所述倾斜面按压所述引线的按压方向被预紧而能够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引线宽度测定部,其对利用所述安装头抓持的所述部件的引线宽度进行测定;以及
控制部,其在由所述引线宽度测定部测定出的所述引线宽度从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偏离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安装头移动机构将所述安装头中抓持的所述部件向所述引线矫正工具按压,对所述部件的引线宽度进行矫正。
10.一种部件安装方法,其将具有一对引线的部件的所述引线向基板的通孔插入而将该部件向所述基板安装,
该部件安装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安装头抓持所述部件,
对由所述安装头抓持的所述部件的引线宽度进行测定,
对测定出的所述引线宽度是否从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偏离进行判定,
引线矫正工具具备具有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倾斜的一对倾斜面的引线矫正部,在所述引线宽度从所述容许范围偏离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部件向所述引线矫正工具按压,而使所述引线与所述倾斜面接触,从而使所述引线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位移,对引线宽度进行矫正,
将矫正引线宽度的所述部件的所述引线向所述基板的通孔插入而将所述部件向所述基板安装。
CN201510404607.0A 2014-07-11 2015-07-10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Active CN105246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VN201402291 2014-07-11
VN1-2014-02291 2014-07-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6317A true CN105246317A (zh) 2016-01-13
CN105246317B CN105246317B (zh) 2019-09-10

Family

ID=55043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4607.0A Active CN105246317B (zh) 2014-07-11 2015-07-10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74102B2 (zh)
CN (1) CN10524631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9408A (zh) * 2017-06-13 2018-12-25 Juki株式会社 矫正装置、安装装置、矫正方法
CN109257922A (zh) * 2017-07-13 2019-01-22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CN112534975A (zh) * 2018-05-31 2021-03-1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矫正装置以及具备该矫正装置的机器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7354B (zh) * 2018-08-02 2023-12-01 苏州市海臣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管组装机构及mos管组装设备
DE112020007554T5 (de) * 2020-08-28 2023-06-15 Fuji Corporation Axial-Komponenten-Zuführ-Vorrichtung und Zuführ-Verfahre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88954A (ja) * 1985-02-18 1986-08-22 Hitachi Ltd 電子部品のリ−ド矯正装置
CN1325612A (zh) * 1998-10-27 2001-12-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方法和设备
CN1669379A (zh) * 2002-07-19 2005-09-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零件插入头装置、零件插入装置以及零件插入方法
US20130047693A1 (en) * 2011-08-29 2013-02-28 Ricoh Company, Ltd. Lead pin correction device and lead pin correction method
CN103491757A (zh) * 2012-06-11 2014-01-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折弯装置和元件安装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3454U (zh) * 1975-07-18 1977-01-31
JPS57124171U (zh) * 1981-01-27 1982-08-03
JPH0399500A (ja) * 1989-09-12 1991-04-24 Fujitsu Ltd リード付部品の実装方法
JPH0437199A (ja) * 1990-06-01 1992-02-07 Komatsu Giken Kk 電子部品のリードのフォーミング方法
JP3270600B2 (ja) * 1993-11-25 2002-04-02 小松技研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リードのフォーミング方法
JP6143550B2 (ja) * 2012-07-20 2017-06-07 学校法人順天堂 一酸化窒素ストレスの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88954A (ja) * 1985-02-18 1986-08-22 Hitachi Ltd 電子部品のリ−ド矯正装置
CN1325612A (zh) * 1998-10-27 2001-12-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方法和设备
CN1669379A (zh) * 2002-07-19 2005-09-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零件插入头装置、零件插入装置以及零件插入方法
US20130047693A1 (en) * 2011-08-29 2013-02-28 Ricoh Company, Ltd. Lead pin correction device and lead pin correction method
CN103491757A (zh) * 2012-06-11 2014-01-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折弯装置和元件安装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9408A (zh) * 2017-06-13 2018-12-25 Juki株式会社 矫正装置、安装装置、矫正方法
CN109089408B (zh) * 2017-06-13 2021-06-08 Juki株式会社 矫正装置、安装装置、矫正方法
CN109257922A (zh) * 2017-07-13 2019-01-22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CN112534975A (zh) * 2018-05-31 2021-03-1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矫正装置以及具备该矫正装置的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6317B (zh) 2019-09-10
JP2016021553A (ja) 2016-02-04
JP6574102B2 (ja) 201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6317A (zh)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CN108353530B (zh) 对基板作业系统及插入方法
US9940859B2 (en) Testing apparatus for tes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esting the same
CN103962418B (zh) 整形装置
WO2017029750A1 (ja) 部品実装装置
CN103079393B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US10477697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US20060000086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CN105025697A (zh) 引线加工机构、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装置以及引线加工方法
CN106105414B (zh) 安装偏差修正装置及元件安装系统
JP5916357B2 (ja)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US11445614B2 (en) System for fastening multiple stacked planar objects with adaptive compensatory mechanism
KR20160064722A (ko) 테스트핸들러
WO2017126043A1 (ja) 印刷装置、基板位置調整方法
CN105379450B (zh) 作业机
CN109565952A (zh) 对基板作业机
CN102456536B (zh) 一种打标机的料条高精度定位系统
CN104185412A (zh) 安装装置、输送带以及控制方法
CN109746753B (zh) 机床的立柱及床身的弯曲校正方法
JP4357985B2 (ja) 平行測定方法と調整方法及び平行測定装置並びに部品実装装置
JP2008182111A (ja) 基板固定装置
KR20150051584A (ko) 수평 유지 장치
JP2020174136A (ja) 基板作業装置
KR20200144667A (ko) 스프링백 검사 및 개선시스템
JP6858273B2 (ja) 作業機、装着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