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3805A - 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3805A
CN105233805A CN201510626135.3A CN201510626135A CN105233805A CN 105233805 A CN105233805 A CN 105233805A CN 201510626135 A CN201510626135 A CN 201510626135A CN 105233805 A CN105233805 A CN 105233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rogen
water
vacuum
copper
necked fl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61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33805B (zh
Inventor
樊惠玲
王龙江
梁金蕊
王健
石瑞华
黄冠
梁丽彤
沈芳
上官炬
米杰
苗茂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6261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338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33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3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33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38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是针对氧化铜脱硫剂在制备和脱硫过程易发生活性组分聚集、孔道易堵塞及影响脱硫效果的情况,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硝酸铜、正硅酸乙酯为原料、氨水为氨化处理剂,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模板,真空焙烧制备多孔铜硅复合物,经氨化处理,成终产物铜硅复合脱硫剂颗粒,颗粒为多孔形,孔径尺寸≤110nm,孔型排列有序,产物纯度达99.3%,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是十分先进的制备铜硅复合脱硫剂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属多孔有序氧化铜基脱硫剂的制备及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铜与硫化氢反应具有显著的热力学优势,还有高的反应速率,氧化铜可以将硫化氢从5000ppm减小至0.66ppm,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脱硫剂活性组分;MeiXue等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金属氧化物Ag、Cu、Zn、Co、Ni、Ca、Mn、Sn,可在常温下静态脱除硫化氢,结果显示,氧化铜具有很高的硫化氢吸附硫容;但是氧化铜也有缺点,很容易聚集造成晶粒长大从而降低脱硫效率,而且在脱硫过程中氧化铜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硫化物,堵塞脱硫剂的内部孔道,限制硫化氢向脱硫剂内部新鲜氧化铜扩散,导致其利用率降低;因此,优化脱硫剂的织构与改善活性组分的形貌特性是提高氧化铜基脱硫剂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状况和不足,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硝酸铜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模板、多孔铜硅复合物、氨化处理,制得铜硅复合脱硫剂,以提高脱硫效果。
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过硫酸钾、硝酸铜、正硅酸乙酯、乙二醇、氨水、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氮气、氧气,其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厘米3为计量单位
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模板
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模板是在三口烧瓶中进行的,是在水浴加热、磁子搅拌、水循环冷凝、氮气保护下完成的;
①,将三口烧瓶置于水浴缸内,水浴缸置于电加热器上,水浴缸内加入水浴水,水浴水要淹没三口瓶体积的4/5;
②,在三口烧瓶上由左至右依次插入氮气管、加液漏斗、水循环冷凝管;
③,量取甲基丙烯酸甲酯25mL±0.001mL、去离子水250mL±0.001mL,称取过硫酸钾0.2g±0.001g,加入三口烧瓶中,成混合溶液;
④,开启氮气管,向三口烧瓶输入氮气,氮气输入速度60cm3/min;
开启水循环冷凝管,进行水循环冷凝;
磁子搅拌器进行搅拌;
⑤,开启电加热器,加热三口瓶内的混合溶液,加热温度70℃±1℃,加热时间120min;
三口烧瓶内的混合溶液在水浴加热、搅拌过程中将发生聚合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式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度n=1080;
聚合反应后停止加热、停止水循环冷凝,混合溶液在氮气保护下随瓶冷却至25℃;
⑥,离心分离,将冷却后的混合溶液置于分离管内,进行离心分离,分离转数3500r/min,分离时间500min,分离后留存沉淀物,弃去分离液;
⑦,真空干燥,将沉淀物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40℃,真空度8Pa,干燥时间1440min,干燥后成胶晶模板,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模板;
(2),制备多孔铜硅复合物
①,切制胶晶模板
将干燥的胶晶模板置于钢质平板上,用刀具切制成小块,小块尺寸≤5mm×5mm×5mm;
②,配制混合溶胶
称取硝酸铜9.697g±0.001g,量取正硅酸乙酯4.54mL±0.001mL、乙二醇6.24mL±0.001mL、无水甲醇4.16mL±0.001mL、无水乙醇4.62mL±0.001mL,置于烧杯中,搅拌120min,成混合溶胶;
③,渗透浸渍胶晶模板
将切制的胶晶模板小块置于混合溶胶中,进行渗透浸渍,渗透浸渍时间480min;
④,抽滤
将浸有模板的混合溶胶置于抽滤瓶的布氏漏斗中,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留存滤饼,弃去滤液;
⑤,真空干燥
将滤饼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40℃,真空度10Pa,干燥时间12h;
⑥,焙烧
焙烧是在真空焙烧炉内进行的,是在加热、抽真空、氮气+氧气气氛下完成的;
清理真空焙烧炉,使炉内洁净;
将真空干燥后的滤饼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焙烧炉内的工作台上,并密闭;
开启真空泵,抽取炉内空气,使炉内压强达8Pa;
向炉内输入氮气+氧气的混合气体,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7:3,氮气+氧气的输入速度为300cm3/min,使炉内压强恒定0.1MPa;
开启真空焙烧炉加热器,加热速率1℃/min,加热温度300℃,在此温度恒温保温120min;
继续加热至500℃±2℃,在此温度恒温保温90min;
焙烧后,关闭加热器,使其随炉冷却至25℃,石英容器中的产物即为多孔铜硅复合物颗粒;
(3),氨化处理多孔铜硅复合物
多孔铜硅复合物的氨化处理是在氨化处理器上进行的,是在恒温加热、氨气吸附过程中完成的;
①,将氨水20mL±1mL,加入氨气发生器的单口烧瓶内;
②,将多孔铜硅复合物颗粒置于氨化处理器内;
③,开启氨气发生器的电加热器,加热温度40℃±0.5℃,并恒定;
④,氨水加热产生的氨气进入氨化处理器内,氨气吸附于多孔铜硅复合物颗粒表面;
转动氨化处理器,使氨气吸附均匀;
氨化处理时间120min;
氨化处理后铜硅复合物呈碱性,为终产物铜硅复合脱硫剂;
(4),检测、分析、表征
对制备的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形貌、色泽、成分、化学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表征;
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微观形貌分析;
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铜硅复合脱硫剂的物相分析;
结论:铜硅复合脱硫剂为黑色颗粒状,颗粒为多孔形,孔径尺寸≤110nm,孔径排列有序,孔之间有小孔连通,小孔尺寸≤25nm,产物纯度达99.3﹪;
(5),产物存储
对制备的铜硅复合脱硫剂颗粒储存于棕色透明的玻璃容器内,密闭避光保存,要防潮、防晒、防酸碱盐侵蚀,储存温度20℃,相对湿度≤10%。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是针对氧化铜脱硫剂在脱硫过程中易发生活性组分聚集、孔道堵塞及影响脱硫效果的情况,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硝酸铜、正硅酸乙酯为原料、氨水为氨化处理剂,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模板,真空焙烧制备多孔铜硅复合物,经氨化处理后成终产物—铜硅复合脱硫剂颗粒,颗粒为多孔形,孔径尺寸≤110nm,孔型排列有序,产物纯度为99.3﹪,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是十分先进的制备铜硅复合脱硫剂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状态图
图2、多孔铜硅复合物焙烧状态图
图3、氨化处理多孔铜硅复合物状态图
图4、铜硅复合脱硫剂形貌图
图5、铜硅复合脱硫剂X射线衍射图谱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
1、第一电加热器,2、第一水浴缸,3、三口烧瓶,4、第一水浴水,5、加液漏斗,6、控制阀,7、水循环冷凝管,8、进水口,9、出水口,10、出气口,11、磁子搅拌器,12、混合溶液,13、第一氮气瓶,14、第一氮气阀,15、第一氮气管,16、第一显示屏,17、第一指示灯,18、第一电源开关,19、第一加热温度控制器,20、第一固定架,21、氮气,22、真空焙烧炉,23、第二电加热器,24、炉腔,25、工作台,26石英容器,27、多孔铜硅复合物,28、氮+氧混合气体,29、真空泵,30、真空阀,31、真空管,32、氧气瓶,33、氧气管,34、氧气阀,35、第二氮气瓶,36、第二氮气管,37、第二氮气阀,38、混合气体管,39、第二显示屏,40、第二指示灯,41、第二电源开关,42、第二温度控制器,43,真空泵控制器,44、导线,45、第三电加热器,46、第三显示屏,47、第三指示灯,48、第三电源开关,49、第三加热温度控制器,50、第二水浴缸,51、第二水浴水,52、第二固定架,53、单口烧瓶,54、氨水,55、氨气管,56、氨化处理器,57、第一堵头,58、第二堵头,59、底座,60、氨气,61、出气管,62、气体处理瓶,63、出气口,64、氨化处理室,65、出气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状态图,各部位置要正确,按量配比,按序操作。
制备使用的化学物质的量值是按预先设置的范围确定的,以克、毫升、厘米3为计量单位。
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是在三口烧瓶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水浴、搅拌、氮气保护、水循环冷凝状态下完成的;
三口烧瓶3置于第一水浴缸2上,并由第一固定架20固定,第一水浴缸2置于第一电加热器1上,第一水浴缸2内装有第一水浴水4,第一水浴水4要淹没三口烧瓶3体积的4/5;在三口烧瓶3上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氮气管15、加液漏斗5及控制阀6、水循环冷凝管7及进水口8、出水口9、出气口10;三口烧瓶3内底部设有磁子搅拌器11,三口烧瓶3内为混合溶液12、氮气21;在第一水浴缸2的左部设有第一氮气瓶13,第一氮气瓶13通过第一氮气阀14、第一氮气管15向三口烧瓶内输入氮气21;在第一电加热器1上设有第一显示屏16、第一指示灯17、第一电源开关18、第一加热温度控制器19。
图2所示,为多孔铜硅复合物焙烧状态图,各部位置要正确,按序操作。
多孔铜硅复合物的焙烧是在真空焙烧炉内进行的,是在加热、抽真空、氮气+氧气气氛下完成的;
真空焙烧炉为立式,在真空焙烧炉22的下部为第二电加热器23;在真空培烧炉22内为炉腔24,在真空培烧炉22的右上部设有出气管阀65,在炉腔24内下部设有工作台25,在工作台25上部设有石英容器26,石英容器26内盛放铜硅复合物27,炉腔24内由氮+氧混合气体充填;在真空焙烧炉22的右下部设有真空泵29,真空泵29通过真空阀30、真空管31与炉腔24连通;在真空焙烧炉22的左部设有氧气瓶32、第二氮气瓶35,氧气瓶32通过氧气管33、氧气阀34与混合气体管38连接,第二氮气瓶35通过第二氮气管36、第二氮气阀37与混合气体管38连接,混合气体管38向炉腔24内输入氮+氧混合气体28;在第二电加热器23上部设有第二显示屏39、第二指示灯40、第二电源开关41、第二温度控制器42、真空泵控制器43。
图3所示,为氨化处理铜硅复合物状态图,各部位置要正确,按序操作。
铜硅复合物的氨化处理是在氨化处理器上进行的,是在恒温加热、氨气吸附过程中完成的;
氨化处理器56为卧式,氨化处理器56下部为底座59,氨化处理器56内部为氨化处理室64,在氨化处理器56左部设有第一堵头57、右部设有第二堵头58,并密闭,在氨化处理室64内部置放多孔铜硅复合物27,并由氨气60填充;在氨化处理室64左部设有第三电加热器45,在第三电加热器45上部置放第二水浴缸50,第二水浴缸50内置放第二水浴水51,在第二水浴缸50上部设置单口烧瓶53,并由第二固定架52固定,单口烧瓶53内为氨水54,第二水浴水51要淹没单口烧瓶53体积的9/10;在单口烧瓶53上部设有氨气管55,氨气管55穿过第一堵头57向氨化处理器56内输入氨气60;在氨化处理器56的第二堵头58内设有出气管61,出气管61连接气体处理瓶62,气体处理瓶62上部设有出气口63,气体处理瓶62内为冷却水;在第三电加热器45上设有第三显示屏46、第三指示灯47、第三电源开关48、第三加热温度控制器49。
图4所示,为铜硅复合脱硫剂形貌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铜硅复合脱硫剂具有有序的多孔结构,孔道排列整齐有序,孔径尺寸均一,孔之间有小窗口相互连通,呈蜂窝状,孔径尺寸≤110nm,连接孔之间的小窗口尺寸≤25nm。
图5所示,为铜硅复合脱硫剂X射线衍射图谱,图中可知,纵坐标为衍射强度,横坐标为衍射角2θ,在35.38°和38.66°有两个最强衍射峰,对应氧化铜的特征峰,说明所制备的脱硫剂主要活性组分为氧化铜。

Claims (4)

1.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过硫酸钾、硝酸铜、正硅酸乙酯、乙二醇、氨水、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氮气、氧气、其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厘米3为计量单位
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模板
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模板是在三口烧瓶中进行的,是在水浴加热、磁子搅拌、水循环冷凝、氮气保护下完成的;
①,将三口烧瓶置于水浴缸内,水浴缸置于电加热器上,水浴缸内加入水浴水,水浴水要淹没三口瓶体积的4/5;
②,在三口烧瓶上由左至右依次插入氮气管、加液漏斗、水循环冷凝管;
③,量取甲基丙烯酸甲酯25mL±0.001mL、去离子水250mL±0.001mL,称取过硫酸钾0.2g±0.001g,加入三口烧瓶中,成混合溶液;
④,开启氮气管,向三口烧瓶输入氮气,氮气输入速度60cm3/min;
开启水循环冷凝管,进行水循环冷凝;
磁子搅拌器进行搅拌;
⑤,开启电加热器,加热三口瓶内的混合溶液,加热温度70℃±1℃,加热时间120min;
三口烧瓶内的混合溶液在水浴加热、搅拌过程中将发生聚合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式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度n=1080;
聚合反应后停止加热、停止水循环冷凝,混合溶液在氮气保护下随瓶冷却至25℃;
⑥,离心分离,将冷却后的混合溶液置于分离管内,进行离心分离,分离转数3500r/min,分离时间500min,分离后留存沉淀物,弃去分离液;
⑦,真空干燥,将沉淀物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40℃,真空度8Pa,干燥时间1440min,干燥后成胶晶模板,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模板;
(2),制备多孔铜硅复合物
①,切制胶晶模板
将干燥的胶晶模板置于钢质平板上,用刀具切制成小块,小块尺寸≤5mm×5mm×5mm;
②,配制混合溶胶
称取硝酸铜9.697g±0.001g,量取正硅酸乙酯4.54mL±0.001mL、乙二醇6.24mL±0.001mL、无水甲醇4.16mL±0.001mL、无水乙醇4.62mL±0.001mL,置于烧杯中,搅拌120min,成混合溶胶;
③,渗透浸渍胶晶模板
将切制的胶晶模板小块置于混合溶胶中,进行渗透浸渍,渗透浸渍时间480min;
④,抽滤
将浸有模板的混合溶胶置于抽滤瓶的布氏漏斗中,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留存滤饼,弃去滤液;
⑤,真空干燥
将滤饼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40℃,真空度10Pa,干燥时间12h;
⑥,焙烧
焙烧是在真空焙烧炉内进行的,是在加热、抽真空、氮气+氧气气氛下完成的;
清理真空焙烧炉,使炉内洁净;
将真空干燥后的滤饼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焙烧炉内的工作台上,并密闭;
开启真空泵,抽取炉内空气,使炉内压强达8Pa;
向炉内输入氮气+氧气的混合气体,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7:3,氮气+氧气的输入速度为300cm3/min,使炉内压强恒定在0.1MPa;
开启真空焙烧炉加热器,加热速率1℃/min,加热温度300℃,在此温度恒温保温120min;
继续加热至500℃±2℃,在此温度恒温保温90min;
焙烧后,关闭加热器,使其随炉冷却至25℃,石英容器中的产物即为多孔铜硅复合物颗粒;
(3),氨化处理多孔铜硅复合物,
多孔铜硅复合物的氨化处理是在氨化处理器上进行的,是在恒温加热、氨气吸附过程中完成的;
①,将氨水20mL±1mL,加入氨气发生器的单口烧瓶内;
②,将多孔铜硅复合物颗粒置于氨化处理器内;
③,开启氨气发生器的电加热器,加热温度40℃±0.5℃,并恒定;
④,氨水加热产生的氨气进入氨化处理器内,氨气吸附于多孔铜硅复合物颗粒表面;
转动氨化处理器,使氨气吸附均匀;
氨化处理时间120min;
氨化处理后铜硅复合物呈碱性,为终产物铜硅复合脱硫剂;
(4),检测、分析、表征,
对制备的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形貌、色泽、成分、化学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表征;
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微观形貌分析;
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铜硅复合脱硫剂的物相分析;
结论:铜硅复合脱硫剂为黑色颗粒状,颗粒为多孔形,孔径尺寸≤110nm,孔径排列有序,孔之间有小孔连通,小孔尺寸≤25nm,产物纯度达99.3﹪;
(5),产物存储
对制备的铜硅复合脱硫剂颗粒储存于棕色透明的玻璃容器内,密闭避光保存,要防潮、防晒、防酸碱盐侵蚀,储存温度20℃,相对湿度≤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是在三口烧瓶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水浴、搅拌、氮气保护、水循环冷凝状态下完成的;
三口烧瓶(3)置于第一水浴缸(2)上,并由第一固定架(20)固定,第一水浴缸(2)置于第一电加热器(1)上,第一水浴缸(2)内装有第一水浴水(4),第一水浴水(4)要淹没三口烧瓶(3)体积的4/5;在三口烧瓶(3)上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氮气管(15)、加液漏斗(5)及控制阀(6)、水循环冷凝管(7)及进水口(8)、出水口(9)、出气口(10);三口烧瓶(3)内底部设有磁子搅拌器(11),三口烧瓶(3)内为混合溶液(12)、氮气(21);在第一水浴缸(2)的左部设有第一氮气瓶(13),第一氮气瓶(13)通过第一氮气阀(14)、第一氮气管(15)向三口烧瓶内输入氮气(21);在第一电加热器(1)上设有第一显示屏(16)、第一指示灯(17)、第一电源开关(18)、第一加热温度控制器(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铜硅复合物的焙烧是在真空焙烧炉内进行的,是在加热、真空、氮气+氧气气氛下完成的;
真空焙烧炉为立式,在真空焙烧炉(22)的下部为第二电加热器(23);在真空培烧炉(22)内为炉腔(24),在真空培烧炉(22)的右上部设有出气管阀(65),在炉腔(24)内下部设有工作台(25),在工作台(25)上部设有石英容器(26),石英容器(26)内盛放铜硅复合物(27),炉腔(24)内由氮+氧混合气体充填;在真空焙烧炉(22)的右下部设有真空泵(29),真空泵(29)通过真空阀(30)、真空管(31)与炉腔(24)连通;在真空焙烧炉(22)的左部设有氧气瓶(32)、第二氮气瓶(35),氧气瓶(32)通过氧气管(33)、氧气阀(34)与混合气体管(38)连接,第二氮气瓶(35)通过第二氮气管(36)、第二氮气阀(37)与混合气体管(38)连接,混合气体管(38)向炉腔(24)内输入氮+氧混合气体(28);在第二电加热器(23)上部设有第二显示屏(39)、第二指示灯(40)、第二电源开关(41)、第二温度控制器(42)、真空泵控制器(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铜硅复合物的氨化处理是在氨化处理器上进行的,是在恒温加热、氨气吸附过程中完成的;
氨化处理器(56)为卧式,氨化处理器(56)下部为底座(59),氨化处理器(56)内部为氨化处理室(64),在氨化处理器(56)左部设有第一堵头(57)、右部设有第二堵头(58),并密闭,在氨化处理室(64)内部置放多孔铜硅复合物(27),并由氨气(60)填充;在氨化处理室(64)左部设有第三电加热器(45),在第三电加热器(45)上部置放第二水浴缸(50),第二水浴缸(50)内置放第二水浴水(51),在第二水浴缸(50)上部设置单口烧瓶(53),并由第二固定架(52)固定,单口烧瓶(53)内为氨水(54),第二水浴水(51)要淹没单口烧瓶(53)体积的9/10;在单口烧瓶(53)上部设有氨气管(55),氨气管(55)穿过第一堵头(57)向氨化处理器(56)内输入氨气(60);在氨化处理器(56)的第二堵头(58)内设有出气管(61),出气管(61)连接气体处理瓶(62),气体处理瓶(62)上部设有出气口(63),气体处理瓶(62)内为冷却水;在第三电加热器(45)上设有第三显示屏(46)、第三指示灯(47)、第三电源开关(48)、第三加热温度控制器(49)。
CN201510626135.3A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338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6135.3A CN105233805B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6135.3A CN105233805B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3805A true CN105233805A (zh) 2016-01-13
CN105233805B CN105233805B (zh) 2017-09-01

Family

ID=55031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61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33805B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3380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5680A (zh) * 2016-07-22 2016-12-1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有序多孔锌铝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10090629A (zh) * 2018-01-31 2019-08-06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气态放射性碘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1594A (zh) * 2009-07-23 2011-02-02 昆山市精细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 脱硫剂
CN102433170A (zh) * 2011-09-16 2012-05-0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铁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03920454A (zh) * 2014-04-29 2014-07-1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常温脱除硫系恶臭物质的复合铜基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062895A (ja) * 2014-10-27 2015-04-09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脱硫剤の製造方法、脱硫剤、および、炭化水素の脱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1594A (zh) * 2009-07-23 2011-02-02 昆山市精细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 脱硫剂
CN102433170A (zh) * 2011-09-16 2012-05-0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铁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03920454A (zh) * 2014-04-29 2014-07-1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常温脱除硫系恶臭物质的复合铜基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062895A (ja) * 2014-10-27 2015-04-09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脱硫剤の製造方法、脱硫剤、および、炭化水素の脱硫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5680A (zh) * 2016-07-22 2016-12-1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有序多孔锌铝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06215680B (zh) * 2016-07-22 2018-12-28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有序多孔锌铝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10090629A (zh) * 2018-01-31 2019-08-06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气态放射性碘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0629B (zh) * 2018-01-31 2022-04-19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气态放射性碘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3805B (zh) 2017-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im et al. Selective CO 2 adsorption in a flexible non-interpenetra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N104341441B (zh) 一种通过表面疏水修饰增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水稳定性的方法
CN102921377B (zh) 一种富氮zmof类型金属有机骨架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33805A (zh) 一种铜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02218340B (zh) 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07469648A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2276158B (zh) 一种偏钒酸盐纳米晶/聚合物复合荧光膜的制备方法
CN106111093B (zh) 一种脱除水中铜离子的杂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13713636A (zh) 一种基于pim-1的混合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2501A (zh) 一种双咪唑聚离子液体与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12314B (zh) 一种改性zsm-5沸石共混优先透醇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7554A (zh) 水稳定的锌-铜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193804B (zh) 一种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91314A (zh) 一种介孔印迹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14984927A (zh) 一种疏水mof基多孔液体碳捕集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3170B (zh) 一种铁硅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05669197A (zh) 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铌酸锶钡纳米粉体的方法
CN106215680B (zh) 一种有序多孔锌铝复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Lei et al. Highly uniform alkali doped cobalt oxide derived from anion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 improving activity and water tolerance for CO oxidation
CN105906764B (zh) 一种发红光的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CN106237867B (zh) 一种处理硫酸铵工业废气的共混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755801A (zh) 一种混合基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7262906U (zh) 一种液晶高分子生产用循环式热氮干燥装置
CN204798416U (zh) 一种香菇木粉快速灭菌装置
CN107868101A (zh) 一种甲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