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3229A -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3229A
CN105233229A CN201510786496.4A CN201510786496A CN105233229A CN 105233229 A CN105233229 A CN 105233229A CN 201510786496 A CN201510786496 A CN 201510786496A CN 105233229 A CN105233229 A CN 105233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rhizoma
herb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64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兴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airuit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airuit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airuit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airuit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864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33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33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3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组方中含有重量份为:焦山楂10-25份,天麻8-13份、马齿笕9-16份、紫苏3-10份、山药10-15份、陈皮10-15份、甘草6-9份、牛蒡子5-8份、干姜5-14份、透骨草5-10份、艾叶5-16份、川穹8-15份、白芍药7-14份、川楝子2-10份、藿香3-8份。本发明中成药的组方合理、理气健脾,温中祛寒,行气止痛之功,各类药材的原料易得,各类药物的性质、性味、归经、功效、配伍相互组合,并且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总有效率达到100%,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颗粒剂符合儿童的吃药习惯,制备过程简单适,合工艺化大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联系。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或发生腹泻或便秘。该病多见于7岁以下的儿童,疼痛多呈阵发性,反复发作。腹痛有时象绞痛在右下腹部,也可在其他部位,故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5-8岁多见,近年研究显示男孩患病率稍高于女孩,该病多因病毒、细菌感染所致,随着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普及及技术的提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率明显上升,临床上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常伴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纳差、便秘等。因本病腹痛的特点为阵发性腹痛,以右下腹及脐周多见,疼痛间隙无明显不适,故部分家长未引起重视,未予就医诊治,以往也有部分医家仅考虑为胃肠道痉挛,或认为是肠虫症,给予口服肠道益生菌或驱虫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但仍未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而导致漏诊,且病情易迁延,导致腹痛反复发作,甚至影响小儿的作息与活动,对患儿和家属均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而且腹痛长期反复发作,胃肠道功能受影响,致使患儿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受损,引起营养吸收不良,长期以往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祖国中医学将肠系膜淋巴结炎归属为“腹痛、瘰疬”范畴。易于感触外邪,复感外邪,邪壅气滞,脾常不足,易聚湿生痰,痰气交阻,结于腹部,不通则痛。中医学根据临床表现将本病归属于腹痛证范畴,认为其病因有内因外因之分。内因主要为小儿出生之后,五脏六腑均较娇嫩脆弱,其形体结构、精血津液和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外因为小儿饮食不能自节,饥饱不能自调,或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肥甘、鱼腥、油腻之品,少食蔬菜,饮水少或临卧多食等使脾胃受损。
目前普遍认为肠炎发病原因主要由饮食不当、滥用药物以及致病性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耶尔森氏菌、沙门氏菌,真菌如白念珠菌、曲霉菌,病毒和寄生生虫等引起。肠炎为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全世界每年发病在30-50亿人次。针对这种极为普遍,发病率又高的疾病,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常用药物已有不少,西药有土霉素、阿托品、呋喃唑酮、美沙拉秦缓释片、奥替溴铵片等,这些药物在治疗肠炎等疾病方面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西医对本病暂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主要以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但临床效果欠佳,难免会造成抗生素过度使用及滥用。而中药相对副作用小,且某些方面可起到标本兼治之功效,如肠炎宁、香连片、藿香正气水等。但这些药疗效慢,不适合长期服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经过发明人深入地研究,得到了一种治疗淋巴结炎的中药处方,尤其是适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对于处方本发明人惊喜的发现,该处方的药剂的效果佳,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发明人对药物组分的用量进行大量探索性试验,提供了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处方,处方的各原料用量在本发明的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所述的配方以及组份为:焦山楂10-25份,天麻8-13份、马齿笕9-16份、紫苏3-10份、山药10-15份、陈皮10-15份、甘草6-9份、牛蒡子5-8份、干姜5-14份、透骨草5-10份、艾叶5-16份、川穹8-15份,白芍药7-14份、川楝子2-10份、藿香3-8份。
对上述的重量份的配方进行优选,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的配方为:焦山楂15-20份,天麻10-12份、马齿笕10-14份、紫苏5-10份、山药10-12份、陈皮12-14份、甘草7-9份、牛蒡子6-8份、干姜10-12份、透骨草8-10份、艾叶5-10份、川穹11-14份,白芍药9-12份、川楝子2-8份、藿香5-8份。
对上述的重量份的配方进行优选,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最优选的配方为:
焦山楂18.5份,天麻11份、马齿笕12份、紫苏8份、山药12.5份、陈皮13份、甘草8份、牛蒡子5份、干姜7.5份、透骨草10份、艾叶7.5份、川穹12.5份,白芍药11份、川楝子4份、藿香6份。
本发明的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中药制剂中所使用的各味中药材的功用如下:
焦山楂:味酸,性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天麻:味甘,性平。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马苋菜:味酸,性寒。
归经:入大肠,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
紫苏: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山药:味甘,性平。
归经: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陈皮:味苦,性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甘草: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牛蒡子:味辛,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干姜:味辛,性热。
归经: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主治: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透骨草: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疡肿毒。
艾叶: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川穹: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胆、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白芍药: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川楝子: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藿香:味辛,性温。
归经:入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发明人考虑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是由于认外感风热或内伤饮食所致,因此发明人对现有中药材进行反复研究,发现马苋菜、牛蒡子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对小儿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起到一定的止疼消肿的作用,川楝子、白芍药、藿香去热止痛,主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调理脾胃;天麻、紫苏、川穹、艾叶、干姜、陈皮、透骨草的药物中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祛除主药的寒气,增加小儿的抵抗力,增加患者的进食量,甘草的作用调节诸药,还能起到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为了进一步达到治疗的效果,方中还增加了焦山楂、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消食健胃,行气散瘀。消除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心腹刺痛,疝气疼痛。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利用上述的原材料制备成口服制剂,为了更适应小儿以及药效学上的考虑优选为颗粒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称取马齿笕,紫苏,透骨草,甘草,白芍药,艾叶和川穹混合,加12倍水浸泡,然后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备用;
(2)称取焦山楂,天麻,山药,陈皮,牛蒡子,干姜,川楝子和藿香混合,粉碎成粗粉,13倍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
(3)将步骤(1)的浓缩液加入步骤(2)的乙醇提取液中,搅拌,静置过夜,离心,上清液经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冷冻干燥,粉碎,得清膏粉;
(4)将步骤(3)所得清膏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均匀,然后湿法制粒,得颗粒剂。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与清膏粉的重量份比为0.1-1:1。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所述的填充剂为蔗糖、乳糖、甘露醇、糊精的一种或两种,优选为乳糖,所述的粘合剂为剂为3%羟丙甲纤维素的50%乙醇溶液、10%聚维酮K30的水溶液、30%淀粉浆和10%羧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的一种。优选为3%羟丙甲纤维素的50%乙醇溶液。
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
1)、本发明中成药的组方合理、理气健脾,温中祛寒,行气止痛之功,各类药材的原料易得,各类药物的性质、性味、归经、功效、配伍相互组合,并且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临床实验发现,本发明药物制剂的总有效率达到100%,6个月之后经过电话随访平均复发率低于1%,临床用药过程中并未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颗粒剂符合儿童的吃药习惯,每日早晚分两次温服,两周一疗程,口感较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焦山楂10克,天麻8克、马齿笕9克、紫苏3克、山药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牛蒡子5克、干姜5克、透骨草5克、艾叶5克、川穹8克、白芍药7克、川楝子2克、藿香3克。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称取马齿笕,紫苏,透骨草,甘草,白芍药,艾叶和川穹混合,加12倍水浸泡,然后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备用;
(2)称取焦山楂,天麻,山药,陈皮,牛蒡子,干姜,川楝子和藿香混合,粉碎成粗粉,13倍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
(3)将步骤(1)的浓缩液加入步骤(2)的乙醇提取液中,搅拌,静置过夜,离心,上清液经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冷冻干燥,粉碎,得清膏粉;
(4)将步骤(3)所得清膏粉与乳糖按照重量份1:0.1混合,混合均匀,然后与适量的10%聚维酮K30的水溶液混合湿法制粒,干燥,得颗粒剂,每包5g。
实施例2:
焦山楂25克,天麻13克、马齿笕16克、紫苏10克、山药15克、陈皮15克、甘草9克、牛蒡子8克、干姜14克、透骨草10克、艾叶16克、川穹15克、白芍药14克、川楝子10克、藿香8克。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称取马齿笕,紫苏,透骨草,甘草,白芍药,艾叶和川穹混合,加12倍水浸泡,然后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备用;
(2)称取焦山楂,天麻,山药,陈皮,牛蒡子,干姜,川楝子和藿香混合,粉碎成粗粉,13倍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
(3)将步骤(1)的浓缩液加入步骤(2)的乙醇提取液中,搅拌,静置过夜,离心,上清液经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冷冻干燥,粉碎,得清膏粉;
(4)将步骤(3)所得清膏粉与甘露醇按照重量份1:1混合,混合均匀,然后与适量的3%羟丙甲纤维素的50%乙醇溶液的水溶液混合湿法制粒,干燥,得颗粒剂,每包5g。
实施例3
焦山楂15克,天麻10克、马齿笕10克、紫苏5克、山药10克、陈皮12克、甘草7克、牛蒡子6克、干姜10克、透骨草8克、艾叶5克、川穹11克,白芍药9克、川楝子2克、藿香5克。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称取马齿笕,紫苏,透骨草,甘草,白芍药,艾叶和川穹混合,加12倍水浸泡,然后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备用;
(2)称取焦山楂,天麻,山药,陈皮,牛蒡子,干姜,川楝子和藿香混合,粉碎成粗粉,13倍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
(3)将步骤(1)的浓缩液加入步骤(2)的乙醇提取液中,搅拌,静置过夜,离心,上清液经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冷冻干燥,粉碎,得清膏粉;
(4)将步骤(3)所得清膏粉与乳糖按照重量份1:1混合,混合均匀,然然后与适量的3%羟丙甲纤维素的50%乙醇溶液的水溶液混合湿法制粒,干燥,得颗粒剂,每包5g。
实施例4
焦山楂20克,天麻12克、马齿笕14克、紫苏10克、山药12克、陈皮14克、甘草9克、牛蒡子8克、干姜12克、透骨草10克、艾叶10克、川穹14克,白芍药12克、川楝子8克、藿香8克。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称取马齿笕,紫苏,透骨草,甘草,白芍药,艾叶和川穹混合,加12倍水浸泡,然后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备用;
(2)称取焦山楂,天麻,山药,陈皮,牛蒡子,干姜,川楝子和藿香混合,粉碎成粗粉,13倍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
(3)将步骤(1)的浓缩液加入步骤(2)的乙醇提取液中,搅拌,静置过夜,离心,上清液经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冷冻干燥,粉碎,得清膏粉;
(4)将步骤(3)所得清膏粉与乳糖按照重量份1:1混合,混合均匀,然后与适量的3%羟丙甲纤维素的50%乙醇溶液的水溶液混合湿法制粒,干燥,得颗粒剂,每包5g。
实施例5
焦山楂18.5克,天麻11克、马齿笕12克、紫苏8克、山药12.5克、陈皮13克、甘草8克、牛蒡子5克、干姜7.5克、透骨草10克、艾叶7.5克、川穹12.5克,白芍药11克、川楝子4克、藿香6克。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称取马齿笕,紫苏,透骨草,甘草,白芍药,艾叶和川穹混合,加12倍水浸泡,然后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备用;
(2)称取焦山楂,天麻,山药,陈皮,牛蒡子,干姜,川楝子和藿香混合,粉碎成粗粉,13倍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
(3)将步骤(1)的浓缩液加入步骤(2)的乙醇提取液中,搅拌,静置过夜,离心,上清液经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冷冻干燥,粉碎,得清膏粉;
(4)将步骤(3)所得清膏粉与乳糖按照重量份1:1混合,混合均匀,然后与适量的3%羟丙甲纤维素的50%乙醇溶液的水溶液混合湿法制粒,干燥,得颗粒剂,每包5g。
实施例6:沙门杆菌复制的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
沙门杆菌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统称为沙门氏杆菌,引起发热、白细胞减少。其分泌的内毒素可激活补体系统释放趋化因子,吸引粒细胞,导致肠道局部炎症反应。细菌到达小肠后,穿过肠粘膜上皮细胞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及其他淋巴组织并在其中繁殖,导致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现象。
氨苄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其游离酸含3分子结晶水,可以供口服用,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青霉素G近似,对沙门杆菌较优对本品敏感。本品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胆道、肠道感染以及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5.1、模型建立和给药:
5周龄小白鼠1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配成三组,中药治疗组(8g/kg)和Ty-21a活菌苗阳性对照组(1ml),对照组,所述的中药治疗组的制剂按照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得到。除前两组外,每组每日分别灌胃给药喂服中药组合物溶液1次,连续给药7天。除正常组外其他各治疗组动物均于第4天皮下注射沙门杆菌(1周前配置好)0.5ml,于给药后第8天后断药小鼠身体疼痛扭转情况(24小时内);对照组只切口不做任何处理。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5.2、实验结果及分析
经过24小时连续不断的记录小鼠身体扭转情况,具体扭转次数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身体扭转观察情况
组别 身体扭住次数
对照组 0.75±0.33
模型组 17.69±3.98
中药治疗组 4.33±5.63##
Ty-21a活菌苗阳性对照组 5.01±6.32##
与模型组相比,##P<0.01。
实施例7:中药颗粒剂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研究
7.1、一般资料
经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共261例,年龄为2-8岁,男性多于女性。所有患儿中,男134例,女127例。
7.2、诊断标准
(1)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
(2)无发热、呕吐、腹泻;
(3)反复腹痛,疼痛间隙活动如常,经解痉、驱虫、保护胃黏膜治疗无效者;
(4)腹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右下腹及脐周多见,压痛部位不固定;
(5)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6)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
(7)均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具备以上所有条件就符合肠系膜淋巴结炎。
7.3、分组及给药
将上述的2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A组、试验组B组,各87例,三组一股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注射克林霉素,根据患儿的体重静脉输液治疗,疼痛难忍给予适量的消旋山莨菪碱,5天为一个疗程;
试验组A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颗粒剂,1包/次,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5天为一个疗程;
试验组B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颗粒剂,1包/次,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5天为一个疗程。
7.4、诊断标准
(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正常,腹部高频彩超未见肿大淋巴结。
(2)显效:腹痛消失,腹部压痛明显减轻,血常规正常,腹部高频彩超复查未见肿大淋巴结,内部血供明显减少或难以显示。
(3)有效:腹痛虽减轻,但时有发作,腹部压痛减轻,血常规正常,腹部高频彩超复查肿大淋巴结减少及减小,内部血供减少。
(4)无效:症状、体征、血常规无明显变化,腹部高频彩超复查肿大淋巴结改变不明显,内部血供仍丰富。
(5)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6)反复:6个月之后电话随访复发的痊愈个体。
(7)反复率:反复个体占痊愈的比例。
经过1疗程治疗之后,治疗结果见表1。根据表1的疗效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A组治痊愈效71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0%,反复率为0;试验组B组治痊愈效67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0%,反复率为1.14%;而对照组痊愈效44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45%,反复率为18.18%;显然,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应。详细结果见表2.
表2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反复 反复率
对照组 44 16 10 17 80.45% 8 18.18%
试验组A组 67 14 6 0 100% 1 1.49%
试验组B组 71 12 4 0 100% 0 0
7.5、经典案例
病例1:闫某,女,2岁,山东烟台人,2015年8月来我院检查,患者腹泻5日左右,疼痛难忍,哭叫不停,并伴有轻微的腹泻,大便有恶臭,没有发烧及其他症状。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颗粒剂后第2天,症状逐渐缓解,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又继续服用5天之后症状消失,完全康复,回复正常生活,6个月电话随访没有复发。
病例2:郝某,男,5岁,江苏徐州人,2015年5月来我院检查,患者急性腹泻、呕吐现象,腹部彩超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约3cm×4cm,患者精神状态较差,疼痛起来伴有虚汗,并伴有发烧现象,经朋友介绍来我院治疗,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颗粒剂后第5天,症状逐渐缓解,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又继续服用5天之后症状消失,完全康复,回复正常生活,6个月电话随访没有复发。
病例3:胡某,男,5岁,山东临沂人,2014年11月患者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并住院治疗4天,效果不佳,精神状况较差,来我院治疗,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颗粒剂,症状逐渐缓解,精神状态良好,又继续服用5天之后症完全康复,6个月电话随访没有复发。
病例4:满某,男,4岁,山东聊城人,2015年1月来我院检查,患者肚子疼痛难忍,其父母自诉患者是由于感冒发烧引起的,经过检查体温为37.8℃,在家吃过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降体温,腹部彩超发现淋巴结肿大,入院治疗5天,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颗粒剂,症状逐渐缓解,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淋巴结肿大现象消失,又继续服用5天之后症状消失,完全康复,回复正常生活,6个月电话随访没有复发。
病例5:李某,女,9岁,山东淄博人,2014年12月来我院检查,患者患病3日左右,腹泻次数一天3-5次,在家中使用蒙脱石散用于止泻,服用四磨汤辅助治疗,之后症状加重,腹泻并伴有疼痛,精神状态差。采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颗粒剂后第1个疗程之后,症状逐渐缓解,精神状态较好,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持续用药1个疗程后,完全康复,6个月电话随访没有复发。
病例6:贾某,女,6岁,山东潍坊人,2014年1月来我院检查,长期伴有腹泻腹痛,采用中医推拿治疗,一周前患者疼痛次数增加,并发热4天入院,热峰39.9℃,治疗效果欠佳。采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颗粒剂后第1个疗程之后,发烧减退,症状逐渐缓解,精神状态较好,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持续用药1个疗程后,完全康复,6个月电话回访患者没有反复现象。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焦山楂10-25份,天麻8-13份、马齿笕9-16份、紫苏3-10份、山药10-15份、陈皮10-15份、甘草6-9份、牛蒡子5-8份、干姜5-14份、透骨草5-10份、艾叶5-16份、川穹8-15份、白芍药7-14份、川楝子2-10份、藿香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焦山楂15-20份,天麻10-12份、马齿笕10-14份、紫苏5-10份、山药10-12份、陈皮12-14份、甘草7-9份、牛蒡子6-8份、干姜10-12份、透骨草8-10份、艾叶5-10份、川穹11-14份、白芍药9-12份、川楝子2-8份、藿香5-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焦山楂18.5份,天麻11份、马齿笕12份、紫苏8份、山药12.5份、陈皮13份、甘草8份、牛蒡子5份、干姜7.5份、透骨草10份、艾叶7.5份、川穹12.5份、白芍药11份、川楝子4份、藿香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口服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颗粒剂。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为:
(1)称取马齿笕,紫苏,透骨草,甘草,白芍药,艾叶和川穹混合,加12倍水浸泡,然后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备用;
(2)称取焦山楂,天麻,山药,陈皮,牛蒡子,干姜,川楝子和藿香混合,粉碎成粗粉,13倍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
(3)将步骤(1)的浓缩液加入步骤(2)的乙醇提取液中,搅拌,静置过夜,离心,上清液经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冷冻干燥,粉碎,得清膏粉;
(4)将步骤(3)所得清膏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均匀,然后湿法制粒,得颗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颗粒剂由重量份比为1∶0.1-1的清膏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其中所述的填充剂为蔗糖、乳糖、甘露醇、糊精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粘合剂为剂为3%羟丙甲纤维素的50%乙醇溶液、10%聚维酮K30的水溶液、30%淀粉浆和10%羧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剂选自乳糖,所述的粘合剂选自3%羟丙甲纤维素的50%乙醇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药物中的应用。
CN201510786496.4A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Pending CN105233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6496.4A CN105233229A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6496.4A CN105233229A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3229A true CN105233229A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31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6496.4A Pending CN105233229A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33229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4183A (zh) * 2008-02-17 2008-08-20 王少玲 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
CN102813734A (zh) * 2012-09-07 2012-12-12 城固县医院 中西医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4183A (zh) * 2008-02-17 2008-08-20 王少玲 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
CN102813734A (zh) * 2012-09-07 2012-12-12 城固县医院 中西医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传锋等: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
胡英等: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8933B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2338B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8262B (zh) 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2906A (zh) 一种治疗儿童脾胃虚弱、饮食积滞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81B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742B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2463C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7A (zh) 治疗小儿发热高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1468173B (zh) 一种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1007B (zh) 一种治疗鸡腹泻的中草药复方制剂
CN103041255A (zh)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4784650A (zh)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胃溃疡的药物制剂
CN104367711A (zh) 一种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5233229A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35710A (zh) 用于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745A (zh) 治疗犬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76207B (zh) 治疗肿瘤患者术后便秘的保健汤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49595B (zh) 一种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03463401B (zh) 小儿用哮喘药
CN105833228A (zh) 一种逆转胃癌耐药性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5030887A (zh) 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5164A (zh) 余甘子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和抗艾应用
CN105456618A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颗粒剂及其用途
CN104784651A (zh) 一种制备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制剂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