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8807A - 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制造方法、以及温度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制造方法、以及温度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8807A
CN105228807A CN201480029244.0A CN201480029244A CN105228807A CN 105228807 A CN105228807 A CN 105228807A CN 201480029244 A CN201480029244 A CN 201480029244A CN 105228807 A CN105228807 A CN 105228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ensor
die cavity
sensitiv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92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8807B (zh
Inventor
福岛秀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28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8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8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8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4Moulds having vent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8Protective devices, e.g. 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29C2045/14139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positioning inserts having a part extending into a positioning cavity outside the mould ca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81Housings or casings incorporating or embedd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形成圆柱状的模腔的模具中,除了设置于收容感温部的一侧的端部(第一端部)的第一气体排放通路(A1)之外,还将连通模腔与模具外部的第二气体排放通路(A3)设置于收容感温部的一侧的端部(第一端部)与浇口之间。

Description

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制造方法、以及温度传感器
本公开基于2013年5月23日提交的日本申请号2013-109052号的申请,并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对壳体进行树脂成型的温度传感器的制造中所使用的模具、制造方法、以及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安装于车体外部并用于对外部气温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一般来说,用于对外部气温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具备:用于对温度进行检测的感温部;用于从感温部引出信号的引线;用于将来自引线的信号输出至外部设备的线端;以及收容它们的壳体。壳体通过注射成型以收容感温部、引线、以及线端的方式而一体成型。更详细而言,以如下方式成型。
首先,通过将感温部与引线、引线与线端分别电连接且机械连接,从而制造由感温部、引线、以及线端构成的构造体。此外,感温部使用利用环氧树脂等涂覆公知的热敏电阻而成的部件,其在构造体中成为比引线、线端的部分大的尺寸。
在用于对壳体进行成型的模具中,具备用于将该构造体在完成时的壳体内固定于预先设计的位置的构造体支承部。构造体支承部例如成为供线端的应在成品中露出的部分插入的插入口即可。即,通过将线端的露出部分插入于该插入口,从而将构造体部件固定在模具的中空部分(模腔)内。
在将构造体放入模具后,自浇口向模腔内注入溶解树脂。自浇口注入模腔的溶解树脂在模腔的外周(即,与模具接触的面)传递而扩展,并从与模具接触的部分缓缓冷却而固化。此外,在对壳体的端部进行成型的模具部分,设置有用于使模腔内的气体逃散的气体排放孔,从而随着溶解树脂的注入,从气体排放孔排出气体。在以上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在模腔中填充溶解树脂并使其固化,从而制造在壳体中收容有感温部、引线、以及线端的温度传感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01550号公报
然而,在从模腔内排放气体前,在树脂到达气体排放孔的情况下,气体排放孔会被树脂阻止,而导致气体残留于模腔内。因该残留的气体,使得无法向模腔内填充溶解树脂而产生空隙。
另外,对于构造体而言,如上所述地与引线、线端的部分相比,感温部的尺寸较大。因此,感温部附近的空间比其他部分狭小。另外,由于溶解树脂沿模具从模腔外周迂回地流动,从而随着树脂的流入,狭小部分进一步变狭小,导致气体更加难以排放。
在从浇口到狭小部分的空间排放气体前,在该狭小部分填充有树脂的情况下,气体会残留于从浇口到狭小部分的空间而产生空隙。因此,像这样在模腔内具备由感温部导致的狭小部分的情况中,与不具备狭小部分的情况相比,产生空隙的可能性较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基于以上的状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在从浇口到感温部之间产生空隙的温度传感器的制造用的模具、制造方法、以及温度传感器。
在用于实现该目的的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的公开中,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用于对收容构造体的壳体进行成型,其中,该构造体通过感温部、引线、以及线端按该顺序呈直线状地相连并一体化而成,上述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的特征在于,具备:圆柱状的模腔,其以上述感温部、上述引线、以及上述线端相连的方向为轴向,并收容上述构造体;第一气体排放通路,在上述模腔的端部中的收容上述构造体的感温部的一侧的第一端部,为了排放模腔内的气体,第一气体排放通路将上述模腔与模具外部连通;构造体支承部,其配置于上述模腔的与上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亦即第二端部,通过上述线端中的未与上述引线连接的一方的末端插入于该构造体支承部,从而将上述构造体保持于上述模腔内的规定的位置;浇口,其形成于从上述第二端部到上述感温部之间,通过该浇口而向上述模腔内注入树脂;以及第二气体排放通路,在上述第一端部与上述浇口之间,为了使上述模腔内的气体逃散,该第二气体排放通路将上述模腔与模具外部连通。
根据以上的结构,不仅从设置于收容感温部的一侧的端部(第一端部)的第一气体排放通路,也从第二气体排放通路排出模腔内的气体。由于第二气体排放通路设置于浇口与第一端部之间,所以适于排出存在于从浇口到第一端部的空间的气体。因此,与不具备第二气体排放通路的情况相比,容易在从浇口到第一端部的空间排放气体。
这里,由于从浇口到第一端部的空间也包含从浇口到感温部的空间,所以随着变为容易在从浇口到第一端部的空间排放气体,从而也容易在从浇口到感温部的空间排放气体。即,气体难以残留于从浇口到感温部的空间,从而也能够抑制空隙的产生。
另外,制造方法的公开所涉及的温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自上述模具的上述浇口向上述模腔注入溶解树脂,从而对上述壳体进行注射成型。
并且,温度传感器的公开所涉及的温度传感器具备圆柱状的壳体,该壳体收容通过感温部、引线、以及线端按该顺序呈直线状地相连并一体化而成的构造体,并以上述感温部、上述引线、以及上述线端相连的方向为轴向,上述温度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端部中的收容上述感温部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具备阶梯部。
附图说明
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而进行的下述详细的记述,变得更加明确。这些附图为:
图1是表示将温度传感器100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温度传感器100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构造体101的示意图。
图4是比较结构中使用的第一模具50B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点划线5-5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对溶解树脂向主体部空间C21流入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二模具50A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的点划线8-8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对基体模具51、第一头侧模具52、第二头侧模具53、第三头侧模具54的构造进行说明的分解图。
图10是在第二模具50A中形成头部21H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在变形例中与图8对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10对本公开所涉及的温度传感器100的构造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对温度传感器100的制造方法进行叙述前,对温度传感器100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图1是表示将温度传感器100安装于车辆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参考图。如图1所示,温度传感器100经由夹紧部件30而例如安装于车辆的前保险杠Fr等。图1的箭头A表示水平方向,在车辆行驶时,温度传感器100受到箭头A所示的朝向的风。此外,该图1所示的安装姿势终究是一个例子,例如温度传感器100也可以相对于图1上下颠倒地安装、或者以使主体部21的长边方向与箭头的方向垂直的姿势安装。
图2是示意地表示温度传感器100的剖面构造的图。图2所示的温度传感器100具备感温部10、引线13、线端14、主体部21、支承部22、以及夹紧件嵌合部23。主体部21收容有感温部10、从感温部10引出的引线13、以及线端14。此外,这里,虽然分别区别开来地称呼主体部21、支承部22、以及夹紧件嵌合部23,但它们是通过后述的制造方法而一体成型的部件。以下,对各部进行说明。
感温部10具备通常的热敏电阻元件11,该热敏电阻元件11具有规定的温度特性。热敏电阻元件11与用于检测热敏电阻元件11的电阻值的变化的引线13连接,热敏电阻元件11与引线13的和热敏电阻元件11连接的第一端子一同被环氧树脂12一体地涂覆。引线13的端子中的未和热敏电阻元件11连接的第二端子13b与线端14的第三端子14a电连接。而且,包括热敏电阻元件11在内的感温部10、引线13、以及线端14以形成为一体的方式收容于树脂成型的主体部21。此外,线端14、引线13、以及感温部10按照该顺序大致在直线上相连地配置。
主体部21呈以线端14、引线13、以及感温部10相连的方向为轴向的圆柱状的形状。即,这里的轴向与前述的长边方向一致。此外,这里的圆柱状并不限定于与轴向垂直的剖面为正圆的情况,还包含椭圆、甚至包含外周的一部分具备直线部分的形状。另外,将主体部21中的感温部10附近的部分称为头部21H。该主体部21相当于壳体。
另外,在主体部21中的与头部21H相反的端部具备连接部21C,该连接部21C呈以使未与引线13连接的第四端子14b在线端14露出的方式开口的形状。在连接部21C露出的线端14的第四端子14b与未图示的外部设备的连接端子连接,并向外部设备输出用于检测外部空气的温度的信号。
此外,对线端14的在连接部21C露出的部分(包括第四端子14b),施行用于提高耐腐蚀性的镀锡。另外,设置于连接部21C的外侧的突起形状用于防止误将其他传感器、其他型号的温度传感器用的连接端子插入连接部21C。以与插入于连接部21C的外部设备的连接端子(连接器)的形状相吻合的方式,设置上述突起形状。
夹紧件嵌合部23是用于供相对于一体成型的主体部21、支承部22、以及夹紧件嵌合部23而另外制造的夹紧部件30嵌入的构造部分。夹紧件嵌合部23具备用于防止所嵌入的夹紧部件30因行驶时的振动、风雨而脱落的卡止爪23a等构造。
当然,也可以将相当于夹紧部件30的构造与主体部21、支承部22等一起一体成型。另外,也可以在将主体部21、支承部22、以及夹紧件嵌合部23一次成型后,进一步将相当于夹紧部件30的形状二次成型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卡止爪23a。支承部22是用于将主体部21支承于夹紧件嵌合部23的构造部分。此外,为了便于进行以下的说明,将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亦即从主体部21朝向夹紧件嵌合部23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并且在该上下方向上,主体部21位于比夹紧件嵌合部23更靠上方向的位置。
夹紧部件30具备温度传感器用端部与车辆用端部(均省略图示),通过将温度传感器用端部嵌入夹紧件嵌合部23,从而使夹紧部件30与温度传感器100成为一体。另外,通过将车辆用端部嵌入设置于车辆的前保险杠等的嵌合孔,从而使夹紧部件30固定于车辆。即,对于将温度传感器用端部嵌入夹紧件嵌合部23而与夹紧部件30一体化而成的温度传感器100,进一步通过将夹紧部件30的车辆用端部嵌入设置于前保险杠Fr等的嵌合孔,从而固定于车辆。而且,温度传感器100若设置于车辆的前保险杠Fr等与外部空气接触的部位,则热敏电阻元件11的电阻值因外部空气的温度而变化,从而能够根据该电阻值检测出外部空气的温度。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温度传感器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温度传感器100的制造时,首先,通过焊接等将用于向热敏电阻元件11施加电压的引线13的第一端子与热敏电阻元件11电连接。然后,以包含引线13的一部分的方式用环氧树脂12涂覆热敏电阻元件11,从而形成感温部10。进而,通过焊接等将引线13的未和热敏电阻元件11连接的第二端子13b与线端14的第三端子14a电连接且机械连接,从而生成图3所示的一个构造体101。
然后,将构造体101放入注射成型用的模具,并移至注入溶解树脂的工序(将其作为注射成型工序)。通过使注入于模具的溶解树脂冷却并固化,从而能够得到前述主体部21、支承部22、以及夹紧件嵌合部23一体形成、且在主体部21收容有感温部10等的温度传感器100。
这里,在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注射成型工序所使用的第二模具50A进行说明前,对相当于现有技术的比较结构中注射成型工序所使用的第一模具50B进行说明,并重新叙述比较结构中的课题。
图4表示在比较结构中的注射成型工序所使用的第一模具50B放入有构造体101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表示图4的点划线5-5上的剖面的示意图。第一模具50B是将各种模具部件组合而成的复合体,其主要具备基体模具51、第一头侧模具52、以及连接器成型模具55。当然,构成第一模具50B的模具部件可以进一步被细分,例如可以为了取出成品而将基体模具51分割为两个以上。适当地设计用于取出成品的构造即可,这里将其省略。
但是,在为了取出成品而分割基体模具51的情况下,以不使上述分割后的模具部件组合在一起时的接触面产生间隙的方式,形成在组合面配设橡胶板等保护密封性的结构。这是因为,若在模具与模具之间存在不希望的间隙,则溶解树脂会流入该间隙,而导致成品产生毛边等不良形状。
适当地设计用于向形成于第一模具50B的内部的空间注入溶解树脂的浇口G的位置即可。考虑溶解树脂的流动等来决定浇口G的位置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以及比较结构中,浇口G的位置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地设置于形成连接部21C的空间的两侧方。这里的侧方是指与轴向以及上下方向分别垂直相交的方向。
此外,形成于第一模具50B的内部的空间呈与前述的主体部21、支承部22、以及夹紧件嵌合部23对应的形状。因此,在形成于第一模具50B的内部的空间之中,区别开来地将相当于主体部21的空间称为主体部空间C21,将相当于支承部22的空间称为支承部空间C22,将相当于夹紧件嵌合部23的空间称为夹紧件嵌合部空间C23。在主体部空间C21之中,将相当于头部21H的一侧的端部称为头侧端部,将相当于连接部21C的一侧的端部称为连接器侧端部。这里分别地,与主体部21相吻合地呈圆柱状的主体部空间C21相当于模腔,头侧端部相当于第一端部,连接器侧端部相当于第二端部。以下,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二模具50A与比较结构中使用的第一模具50B在形成主体部空间C21的部分具备差异,因此主要对形成该主体部空间C21的模具部分进行说明。
连接器成型模具55是配置于连接器侧端部、并用于对连接部21C进行成型的模具部件,其具备与连接部21C的内表面形状相一致的形状。另外,在连接器成型模具55的前端部设置有线端插入口55a,通过将构造体101的线端14部分插入于该线端插入口55a,从而将构造体101固定于第一模具50B。此外,此时的构造体101的固定位置成为预先设计的主体部21内的构造体101的位置。例如,构造体101以沿着圆柱状的主体部空间C21的轴的方式被固定。
另外,连接器成型模具55以使连接器成型模具55与基体模具51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A5的方式与基体模具51组合在一起。在从浇口G注入溶解树脂来形成连接部21C的过程中,存在于从浇口G到连接部21C端部的空间的气体通过该微小的间隙A5而向第一模具50B的外部放出。因此,该微小的间隙A5成为设置于连接器侧端部的气体排放通路。在该情况下,该气体排放通路相当于连接器侧气体排放通路。此外,考虑溶解树脂的粘度等,将成为气体排放通路的微小的间隙设计为供空气等气体通过而不供溶解树脂通过的程度的大小(例如0.1mm)即可。
第一头侧模具52是用于使头部21H的端面成型的模具。第一头侧模具52以使第一头侧模具52与基体模具51之间产生用于排放气体的微小的间隙A1的方式,与基体模具51组合在一起。在该情况下,间隙A1相当于第一头侧气体排放通路。在溶解树脂从浇口G流入至头侧端部的过程中,存在于从浇口G到头侧端部的空间的气体通过该第一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1而向外部放出。
若将构造体101放入第一模具50B、并将基体模具51、第一头侧模具52、以及连接器成型模具55组合在一起,则完成所谓的合模,然后从浇口G向第一模具50B内注入溶解树脂。
使用图6对溶解树脂在比较结构所使用的第一模具50B的主体部空间C21中流动的过程进行说明。此外,作为溶解树脂,这里构成为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聚苯硫醚(PPS)、聚酰胺(PA)等公知的树脂。另外,为了确保强度,在用作溶解树脂的PBT树脂中以规定的比例(例如20%等)混有玻璃纤维。
图6的(A)、(B)、(C)分别是按时间序列顺序表示自浇口G向第一模具50B内注入溶解树脂的过程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自浇口G注入的溶解树脂与连接器成型模具55相碰,并以沿着连接器成型模具55以及基体模具51的方式展开。由于浇口G配置于供连接部21C成型的空间附近,所以溶解树脂在比对头部21H进行整形更早的阶段填充于连接部21C的空间。另外,在从浇口G观察时,向头侧端部这一方流动的溶解树脂沿主体部空间C21的外周流动。图6的(B)以及(C)表示溶解树脂对从浇口G到头侧端部的空间进行填充的过程。
然而,对于构造体101而言,引线13、线端14为线状的部件,与此相对,感温部10为水滴状。因此,当在与轴向垂直的剖面中对构造体101在主体部空间C21中所占的面积进行观察时,感温部10在主体部空间C21中所占的面积比引线13、线端14大。因此,溶解树脂在从浇口G到头侧端部的空间中,形成于感温部10附近的狭小部分R10与其他部分相比能够供溶解树脂以及气体流动的空间变得狭小。
溶解树脂沿着基体模具51从主体部空间C21的外周迂回地流动。因此,随着溶解树脂的流入,狭小部分R10进一步变狭小。若狭小部分R10变得更加狭小,则残留于从浇口G到狭小部分R10的空间的气体变得更加难以从狭小部分R10的浇口G侧向头部21H侧端部排放。
再次回到图6,在图6(B)中示出了从图6(A)的状态进一步注入溶解树脂后的阶段的主体部空间C21内的状态。图6(B)表示在从浇口G到狭小部分R10的主体部空间部分排放气体前、基于前述的理由而由溶解树脂塞住狭小部分R10的状态。
在图6(C)中示出了之后自浇口G进一步注入了溶解树脂的情况。在从感温部10到头部端部的空间中残留的气体被通过了狭小部分R10的溶解树脂挤压而通过第一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1排出,从而溶解树脂对从感温部10到头部21H侧端部的空间进行填充。
然而,由于从浇口G到感温部10的空间的气体未被排放,所以会因该残留气体而产生空隙60。即,在比较结构中,溶解树脂到达狭小部分R10的速度比气体从浇口G到狭小部分R10的空间排放的速度大,因此如图6(C)所示,恐怕会产生空隙60。
相对于以上叙述的比较结构中使用的第一模具50B,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7以及图8所示的第二模具50A。图7表示放入了构造体101的状态下的第二模具50A的剖视图,图8表示图7的点划线8-8的剖视图。图7以及图8分别与用于对比较结构进行说明的图4、图5对应。为了简化说明,对比较结构与本实施方式中相互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除了将所使用的模具从第一模具50B变更为第二模具50A这一点之外,注射成型工序的顺序(合模、注射、冷却等)与以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模具50A与第一模具50B同样地是将各种模具部件组合而成的复合体,其具备基体模具51、第三头侧模具54、第二头侧模具53、第一头侧模具52、以及连接器成型模具55。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头侧模具52相当于现有结构中的第一头侧模具52。另外,连接器成型模具55与比较结构中的第一模具50B相同。
第三头侧模具54、第二头侧模具53、以及第一头侧模具52如图9所示地成为嵌套构造,并以使各个模具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基体模具51进行组合。在图10中示出了将第三头侧模具54、第二头侧模具53、以及第一头侧模具52、以及基体模具51组合在一起的状态下的头部21H侧端部的放大图。
如图9、图10所示,将设置于基体模具51与第三头侧模具54之间的微小的间隙作为第三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3,将设置于第三头侧模具54与第二头侧模具53之间的微小的间隙作为第二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2。另外,将设置于第二头侧模具53与第一头侧模具52之间的微小的间隙作为第一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1。
这里,回到图9,对基体模具51与第三头侧模具54的组合部分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9所示,第三头侧模具54中的与主体部空间C21的轴垂直的环状平面54F的内周圆的直径D3b比基体模具51中的与主体部空间C21的轴垂直的环状平面51F的内周圆的直径D3a小。因此,在与第三头侧模具54的环状平面54F的内周圆连接的小径筒面54S、和与基体模具51的环状平面51F的内周圆连接的大径筒面51S之间,在与轴垂直的方向上形成有阶梯差。
而且,以使环状平面51F与环状平面54F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的方式,将基体模具51与第三头侧模具54组合在一起。即,在小径筒面54S与大径筒面51S的阶梯部产生的间隙成为第三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3中的气体的放出口。从阶梯部进入第三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3的气体通过设置于与第三头侧模具54的环状平面54F的外周圆连接的面、和与基体模具51的环状平面51F的外周圆连接的面之间的间隙,而向第二模具50A的外部排出。
另外,第三头侧模具54与第二头侧模具53的组合部分也同样地形成为具备阶梯部的构造,并具备将该阶梯部作为气体的放出口的第二气体排放通路A2。此外,通过在第二模具50A的头侧端部附近设置这样的阶梯部,而使得作为成品的温度传感器100的头部21H也具备阶梯部。
如以上叙述的那样,在第二模具50A中,通过以使各个模具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的方式将第一头侧模具52、第二头侧模具53、以及第三头侧模具54与基体模具51进行组合,从而与比较结构相比,能够在浇口G到头部21H侧端部之间增加气体排放通路。
在比较结构的第一模具50B中,从浇口G到头侧端部的气体排放路径仅为设置于头侧端部的第一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1。但是,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50A,则除了设置于头侧端部的第一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1之外,在从浇口G到头侧端部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二气体排放通路A2、第三气体排放通路A3。
因此,通过使用第二模具50A,从而与使用第一模具50B的比较结构的情况相比,在自浇口G浇注溶解树脂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容易地将从浇口G到狭小部分R10的空间的气体向外部排放。而且,能够减少从浇口G到狭小部分R10的空间产生空隙的可能性。
然而,为了减少从浇口G到狭小部分R10的空间产生空隙的可能性,作为其他的解决手段,例如也考虑变更浇口G的位置的方法。然而,若变更浇口G的位置,则从浇口G向主体部空间C21流入的溶解树脂的流动也产生变化,恐怕会产生溶解树脂的紊流。由于溶解树脂中的PBT树脂与玻璃纤维的流动速度不同,所以在产生紊流的情况下,恐怕会产生玻璃纤维在一个部位聚拢而拱出的所谓玻璃拱起状态。
另外,由于从浇口G向主体部空间C21流入的溶解树脂的流动产生变化,恐怕会导致固定于主体部空间C21的构造体101因溶解树脂的流动压力而从主体部空间C21的轴偏离。在从轴朝向任一方向偏移的位置成型构造体101的情况下,偏移方向上的感温部10附近的树脂的壁厚比设计值小,其结果是,恐怕会产生强度不足之类的不良状况。
换言之,即便能够通过变更浇口G的位置来减少从浇口G到狭小部分R10的空间产生空隙的可能性,恐怕也会产生玻璃拱起状态、强度不足等不同种类的不良状况。
另外,只要溶解树脂到达狭小部分R10的速度比从浇口G到狭小部分R10的空间的气体的排放速度小,就能够减少从浇口G到狭小部分R10的空间产生空隙的可能性。因此,作为另一解决方法,也考虑使溶解树脂的注射速度降低的方法。然而,若使注射速度降低,则溶解树脂填充主体部空间C21所需要的时间增大,从而导致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降低。
鉴于上述状况,像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形成为在从浇口G到头部侧端部之间增设气体排放通路的结构,从而能够不变更浇口位置、注射速度地,减少从浇口G到感温部10的空间产生空隙的可能性。
此外,一般来说,在设置了气体排放通路的情况下,成为气体排放通路的微小的间隙形成为难以供溶解树脂通过的大小,但是因注射压力而会使少量的溶解树脂进入该间隙,从而导致小的凸状的印迹残留于成品。
然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主体部空间C21中的相当于头部21H的部分的剖面积形成为趋向头侧端部而阶梯式变小的形状,并且在该阶梯部分设置有作为气体排放构造的第一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1、第二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2。由此,能够不使成品中的气体排放构造的痕迹显著,从而维持商品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第二模具50A构成为在从浇口G到头侧端部之间具备第一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1、第二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2、以及第三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3这三个气体排放通路,但并不限定于此。气体排放通路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另外,构成为将从浇口G到头侧端部之间所具备的气体排放通路中的最接近浇口G的气体排放通路(即第三头侧气体排放通路A3)设置在感温部10的中心与头部21H侧端部之间,但并不限定于此。将所追加的气体排放通路设置于从浇口G到头侧端部之间即可,例如图11所示,也可以设置于比感温部10更靠浇口G侧的位置。然而,气体排放通路越接近浇口G则在越早的时刻被溶解树脂遮盖,而导致排放气体的功能损坏,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使气体排放通路发挥作用,优选气体排放通路远离浇口G附近。
另一方面,也考虑如下情况:若在欲使气体逃散的空间的附近存在气体排放通路,则排放气体的效果较大。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感温部10的狭小部分R10附近增设气体排放通路,从而期望使气体难以残留于狭小部分R10附近。
本公开以实施例为基准进行了记述,但应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或构造。本公开也包含各种变形例、同等范围内的变形。除此之外,各种组合或方式、还有在它们中仅包含一个要素、其以上、或以下的其他组合或方式也归入本公开的范畴或思想范围。

Claims (7)

1.一种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其是用于对收容构造体(101)的壳体(21)进行成型的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50A),其中,所述构造体(101)通过感温部(10)、引线(13)、以及线端(14)按该顺序呈直线状地相连并一体化而成,
所述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的特征在于,具备:
圆柱状的模腔(C21),其以所述感温部、所述引线、以及所述线端相连的方向为轴向,并收容所述构造体;
第一气体排放通路(A1),在所述模腔的端部中的收容所述构造体的感温部的一侧的第一端部,为了排放模腔内的气体,该第一气体排放通路(A1)将所述模腔与模具外部连通,
构造体支承部(55a),其配置于所述模腔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亦即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线端中的未与所述引线连接的一方的末端插入于该构造体支承部(55a),从而将所述构造体保持于所述模腔内的规定的位置;
浇口(G),其形成于从所述第二端部到所述感温部之间,通过该浇口(G)而向所述模腔内注入树脂;以及
第二气体排放通路(A3),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浇口之间,为了使所述模腔内的气体逃散,该第二气体排放通路(A3)将所述模腔与模具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气体排放通路设置于从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感温部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气体排放通路设置于从所述感温部的所述第一端部侧的第一端到所述感温部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第二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在从所述浇口到所述第一端部之间具备阶梯部,
所述阶梯部由与所述模腔的轴垂直的环状平面、与所述环状平面的内周圆连接并且相对于所述环状平面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小径筒面、以及相对于所述环状平面位于所述第二端部侧并具备比所述环状平面的内周圆的直径大的直径的大径筒面形成,
在所述环状平面与所述大径筒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气体排放通路是在一部分包含该间隙的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在多个部位具备所述阶梯部,
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气体排放通路,多个所述第二气体排放通路分别包括形成于各阶梯部的间隙。
6.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自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的所述浇口向所述模腔注入溶解树脂,从而对所述壳体进行注射成型。
7.一种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构造体(101),其通过感温部(10)、引线(13)、以及线端(14)按该顺序呈直线状地相连并一体化而成;以及
圆柱状的壳体(21),其收容所述构造体,并以所述感温部、所述引线、以及所述线端相连的方向为轴向,
在所述壳体的端部中的收容所述感温部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具备阶梯部。
CN201480029244.0A 2013-05-23 2014-05-20 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228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9052 2013-05-23
JP2013109052A JP6102510B2 (ja) 2013-05-23 2013-05-23 温度センサ製造用の金型、製造方法
PCT/JP2014/002638 WO2014188707A1 (ja) 2013-05-23 2014-05-20 温度センサ製造用の金型、製造方法、及び温度セン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8807A true CN105228807A (zh) 2016-01-06
CN105228807B CN105228807B (zh) 2017-03-29

Family

ID=51933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9244.0A Active CN105228807B (zh) 2013-05-23 2014-05-20 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02510B2 (zh)
CN (1) CN105228807B (zh)
WO (1) WO201418870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3322A (zh) * 2020-05-22 2020-11-13 帕艾斯电子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温度传感器、注塑封装模具及注塑封装方法
CN113771304A (zh) * 2020-06-10 2021-12-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压力容器用内衬的成型模具和压力容器用内衬的成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4337B2 (ja) * 2015-01-15 2018-09-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温度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76061B2 (ja) * 2019-10-09 2023-05-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温度センサ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2142A (ja) * 1984-02-28 1985-09-17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の樹脂封止用金型
JPH0529369A (ja) * 1991-07-18 1993-0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素子樹脂封止用金型
US5972270A (en) * 1995-09-06 1999-10-26 Niles Parts Co., Ltd. Temperature sensor forming method
JPH11351974A (ja) * 1999-05-17 1999-12-24 Niles Parts Co Ltd 温度検出センサの構造
JP2000311909A (ja) * 1999-02-24 2000-11-07 Aoi Electronics Co Ltd 樹脂封止半導体装置のモールド装置
JP2005019644A (ja) * 2003-06-25 2005-01-20 Tdk Corp 温度センサ、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温度センサ用型
JP2008101550A (ja) * 2006-10-19 2008-05-01 Bosch Corp 外気温センサの故障診断方法及び車両動作制御装置
CN103764991A (zh) * 2011-11-10 2014-04-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进气歧管的树脂成型模具、进气歧管和进气歧管的树脂成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1629U (ja) * 1983-06-07 1984-12-19 石塚電子株式会社 温度検知器
JP5280753B2 (ja) * 2008-06-30 2013-09-04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温度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99735B2 (ja) * 2011-03-25 2015-04-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装置および射出成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2142A (ja) * 1984-02-28 1985-09-17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の樹脂封止用金型
JPH0529369A (ja) * 1991-07-18 1993-0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素子樹脂封止用金型
US5972270A (en) * 1995-09-06 1999-10-26 Niles Parts Co., Ltd. Temperature sensor forming method
JP2000311909A (ja) * 1999-02-24 2000-11-07 Aoi Electronics Co Ltd 樹脂封止半導体装置のモールド装置
JPH11351974A (ja) * 1999-05-17 1999-12-24 Niles Parts Co Ltd 温度検出センサの構造
JP2005019644A (ja) * 2003-06-25 2005-01-20 Tdk Corp 温度センサ、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温度センサ用型
JP2008101550A (ja) * 2006-10-19 2008-05-01 Bosch Corp 外気温センサの故障診断方法及び車両動作制御装置
CN103764991A (zh) * 2011-11-10 2014-04-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进气歧管的树脂成型模具、进气歧管和进气歧管的树脂成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3322A (zh) * 2020-05-22 2020-11-13 帕艾斯电子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温度传感器、注塑封装模具及注塑封装方法
CN111923322B (zh) * 2020-05-22 2021-03-02 帕艾斯电子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温度传感器、注塑封装模具及注塑封装方法
CN113771304A (zh) * 2020-06-10 2021-12-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压力容器用内衬的成型模具和压力容器用内衬的成型方法
CN113771304B (zh) * 2020-06-10 2023-07-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压力容器用内衬的成型模具和压力容器用内衬的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8807B (zh) 2017-03-29
JP6102510B2 (ja) 2017-03-29
WO2014188707A1 (ja) 2014-11-27
JP2014226862A (ja) 2014-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8807A (zh) 温度传感器制造用的模具、制造方法、以及温度传感器
CN105814756B (zh) 模制连接器、模制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线束
CN102470805B (zh) 车辆状态检测装置及制造方法
US8707783B2 (en) Sensor housing cov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sensor housing cover
US20040212477A1 (en)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005200A (zh) 模制构造和用于树脂模制产品的模制方法
US8916074B2 (en) Method for making resin hollow body and air flow measuring device
JP6516926B2 (ja) コネクタ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078519A (ja) 樹脂ケース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制御装置
JP6079206B2 (ja) 圧力センサ
CN111344133A (zh) 内部部件及树脂成形品
CN206862375U (zh) 车载用检测装置
CN209224450U (zh) 一种注塑保压模内吹气装置
US10234313B2 (en) Method for making resin hollow body and flow measuring device
CN105628295A (zh) 耐碘的压力传感器组件
JP5280753B2 (ja) 温度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38745A (ja) 空気流量測定装置
JP5971220B2 (ja) 樹脂製中空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空気流量測定装置
CN105828975A (zh) 用于生产气缸盖的铸造型芯的制造方法
JP6928875B2 (ja) 樹脂成形品
US1013925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easurement senso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5185479A (zh) 带有树脂成型体的电缆的制造方法
JP6044451B2 (ja) 温度センサ
JP5703185B2 (ja) 樹脂ケース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樹脂ケースを用いた電子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