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6659A - 受伤主动规避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受伤主动规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16659A CN105216659A CN201510531088.4A CN201510531088A CN105216659A CN 105216659 A CN105216659 A CN 105216659A CN 201510531088 A CN201510531088 A CN 201510531088A CN 105216659 A CN105216659 A CN 1052166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ess sensor
- car body
- motor
- poppet
- adapter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的受伤主动规避系统,包括车体、固定板、支架、推拉杆、电机、线束、受力感应器,前支架、后支架的下端均布置在固定板的凹槽内,前支架、后支架的上端均与车座的下端固结在一起,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架、电机连接在一起,受力感应器布置在车体的罩盖、顶部、底盘或侧壁上。在本发明中,当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受力感应器监测到汽车前部、后部、侧壁发生碰撞,或有高空坠落物时,就通过电机把车座前后移动,从而减小驾驶员的受伤程度。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简单,适用于汽车碰撞减损系统的优化设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在碰撞过程中减轻驾驶员受伤程度的受伤主动规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经常有汽车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交通拥挤的城市,汽车追尾、碰撞等事故天天都在发生。追尾是指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尾随而行时,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相撞的行为,主要由于跟进间距小于最小安全间距和驾驶员反应迟缓或制动系统性能不良所致。追尾、碰撞等事故发生后,人们往往都是通过保险理赔等方式来减少自己的损失。但是有的交通事故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即使得到理赔也不能弥补亲人心灵的创伤。如何在交通事故中减小汽车的撞击损失,从而进一步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这是汽车技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现有的文献中,减小汽车的撞击损失往往都是通过加固汽车零部件来实现。在交通事故中,若是驾驶员的座位可以根据碰撞情况自动前后移动,则驾驶员的受伤程度可以进一步减小。在现在有的文献中,还没驾驶员座位自动控制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受伤主动规避系统,可以使驾驶员的座位可以根据碰撞情况自动前后移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车体、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前车轮、后车轮、车座、固定板、前支架、后支架、推拉杆、电机、线束、第一受力感应器、第二受力感应器、第三受力感应器、第四受力感应器、第五受力感应器、第六受力感应器、第七受力感应器、第八受力感应器、第九受力感应器、第十受力感应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布置在车体的前端,前车轮、后车轮布置在车体的底壳上,固定板布置在车体的底盘上,固定板中间带有凹槽,前支架、后支架的下端均布置在固定板的凹槽内,前支架、后支架的上端均与车座的下端固结在一起,电机固定在固定板的后端,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架、电机连接在一起,第一受力感应器布置在车体的前罩盖上,第二受力感应器布置在车体的后罩盖上,第三受力感应器、第四受力感应器均布置在车体的顶部,第五受力感应器、第六受力感应器均布置在车体的底盘上,第七受力感应器、第八受力感应器、第九受力感应器、第十受力感应器均布置在车体的侧壁上,车座为驾驶员座,电机、第一受力感应器、第二受力感应器、第三受力感应器、第四受力感应器、第五受力感应器、第六受力感应器、第七受力感应器、第八受力感应器、第九受力感应器、第十受力感应器均通过线束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电机为步定电机,车体内的副驾驶座也可以前后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使驾驶员的座位可以根据碰撞情况自动前后移动,从而进一步保护驾驶员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车体,2、发动机,3、电子控制单元,4、前车轮,5、后车轮,6、车座,7、固定板,8、前支架,9、后支架,10、推拉杆,11、电机,12、线束,13、第一受力感应器,14、第二受力感应器,15、第三受力感应器,16、第四受力感应器,17、第五受力感应器,18、第六受力感应器,19、第七受力感应器,20、第八受力感应器,21、第九受力感应器,22、第十受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车体1、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前车轮4、后车轮5、车座6、固定板7、前支架8、后支架9、推拉杆10、电机11、线束12、第一受力感应器13、第二受力感应器14、第三受力感应器15、第四受力感应器16、第五受力感应器17、第六受力感应器18、第七受力感应器19、第八受力感应器20、第九受力感应器21、第十受力感应器22,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布置在车体1的前端,前车轮4、后车轮5布置在车体1的底壳上,固定板7布置在车体1的底盘上,固定板7中间带有凹槽,前支架8、后支架9的下端均布置在固定板7的凹槽内,前支架8、后支架9的上端均与车座6的下端固结在一起,电机11固定在固定板7的后端,推拉杆10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架9、电机11连接在一起,第一受力感应器13布置在车体1的前罩盖上,第二受力感应器14布置在车体1的后罩盖上,第三受力感应器15、第四受力感应器16均布置在车体1的顶部,第五受力感应器17、第六受力感应器18布置在车体的底盘上,第七受力感应器19、第八受力感应器20、第九受力感应器21、第十受力感应器22均布置在车体1的侧壁上,车座6为驾驶员座,电机11、第一受力感应器13、第二受力感应器14、第三受力感应器15、第四受力感应器16、第五受力感应器17、第六受力感应器18、第七受力感应器19、第八受力感应器20、第九受力感应器21、第十受力感应器22均通过线束12与电子控制单元3相连接,电机11为步定电机。
在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中,当电子控制单元3通过第一受力感应器13监测到车体1的前部发生碰撞时,就通过电机11拉动车座6向后移动,从而使驾驶员被动的相后移动,减少驾驶员与车体1之间的碰撞程度,从而可以有效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同理,当电子控制单元3通过第二受力感应器14监测到车体1的后部发生碰撞时,也可以控制座椅6的移动。当电子控制单元3通过第三受力感应器15、第四受力感应器16,监测到车顶是受到高空坠落物的撞击时,也可以控制座椅6的移动,从而保护驾驶员的头部不受撞击。当电子控制单元3通过第五受力感应器17、第六受力感应器18监测到底盘受到冲击力时,也可以控制座椅6的移动。当电子控制单元3通过第七受力感应器19、第八受力感应器20、第九受力感应器21、第十受力感应器22监测到车体1的侧壁受到冲击力时,也可以控制座椅6的移动。
Claims (2)
1.一种受伤主动规避系统,包括车体(1)、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前车轮(4)、后车轮(5),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布置在车体(1)的前端,前车轮(4)、后车轮(5)布置在车体(1)的底壳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座(6)、固定板(7)、前支架(8)、后支架(9)、推拉杆(10)、电机(11)、线束(12)、第一受力感应器(13)、第二受力感应器(14)、第三受力感应器(15)、第四受力感应器(16)、第五受力感应器(17)、第六受力感应器(18)、第七受力感应器(19)、第八受力感应器(20)、第九受力感应器(21)、第十受力感应器(22),固定板(7)布置在车体(1)的底盘上,固定板(7)中间带有凹槽,前支架(8)、后支架(9)的下端均布置在固定板(7)的凹槽内,前支架(8)、后支架(9)的上端均与车座(6)的下端固结在一起,电机(11)固定在固定板(7)的后端,推拉杆(10)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架(9)、电机(11)连接在一起,第一受力感应器(13)布置在车体(1)的前罩盖上,第二受力感应器(14)布置在车体(1)的后罩盖上,第三受力感应器(15)、第四受力感应器(16)均布置在车体(1)的顶部,第五受力感应器(17)、第六受力感应器(18)均布置在车体(1)的底盘上,第七受力感应器(19)、第八受力感应器(20)、第九受力感应器(21)、第十受力感应器(22)均布置在车体(1)的侧壁上,车座(6)为驾驶员座,电机(11)、第一受力感应器(13)、第二受力感应器(14)、第三受力感应器(15)、第四受力感应器(16)、第五受力感应器(17)、第六受力感应器(18)、第七受力感应器(19)、第八受力感应器(20)、第九受力感应器(21)、第十受力感应器(22)均通过线束(12)与电子控制单元(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伤主动规避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11)为步定电机,车体(1)内的副驾驶座也可以前后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31088.4A CN105216659A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受伤主动规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31088.4A CN105216659A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受伤主动规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16659A true CN105216659A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4986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31088.4A Pending CN105216659A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受伤主动规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16659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209605A1 (de) * | 1991-04-04 | 1992-10-08 | Volkswagen Ag | Sicherheitsvorrichtung zum schutz eines fahrzeuginsassen bei einem seitencrash |
US6142564A (en) * | 2000-03-10 | 2000-11-07 | Trw Inc. | Rearward moving seat with breakaway latch |
US6227563B1 (en) * | 1999-04-30 | 2001-05-08 | Rueben Talisman | Airbag responsive seat release safety system |
CN104442225A (zh) * | 2014-11-08 | 2015-03-25 | 董超 | 底盘上带有受力传感器的车身系统 |
CN104842830A (zh) * | 2015-05-21 | 2015-08-19 | 凌恺 | 保护汽车驾驶员的安全装置 |
-
2015
- 2015-08-26 CN CN201510531088.4A patent/CN1052166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209605A1 (de) * | 1991-04-04 | 1992-10-08 | Volkswagen Ag | Sicherheitsvorrichtung zum schutz eines fahrzeuginsassen bei einem seitencrash |
US6227563B1 (en) * | 1999-04-30 | 2001-05-08 | Rueben Talisman | Airbag responsive seat release safety system |
US6142564A (en) * | 2000-03-10 | 2000-11-07 | Trw Inc. | Rearward moving seat with breakaway latch |
CN104442225A (zh) * | 2014-11-08 | 2015-03-25 | 董超 | 底盘上带有受力传感器的车身系统 |
CN104842830A (zh) * | 2015-05-21 | 2015-08-19 | 凌恺 | 保护汽车驾驶员的安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73498A (zh) | 抱轮机构及带该抱轮机构的安全车 | |
CN203651909U (zh) | 一种具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 | |
CN104442225A (zh) | 底盘上带有受力传感器的车身系统 | |
CN105263781A (zh) | 带有变形区的轨道车辆 | |
CN104442649A (zh) | 气囊式撞车缓冲装置 | |
CN102616194A (zh) | 抗撞多轮联抱安全车 | |
CN105109374A (zh) | 受力冲击自动翻转机构 | |
CN105216659A (zh) | 受伤主动规避系统 | |
CN105035008A (zh) | 座位自动前后移动装置 | |
CN104999940A (zh) | 多条件输入同机构调整装置 | |
CN104442652A (zh) | 车顶受力信号反馈式车身保护系统 | |
CN105109375A (zh) | 受力监测型身体保护系统 | |
CN105172632A (zh) | 动静结合式避险系统 | |
CN105083072A (zh) | 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 | |
CN105034888A (zh) | 被动移动式头部保护系统 | |
CN104369707A (zh) | 汽车防撞缓冲装置 | |
CN105172631A (zh) | 敏感型推拉伸缩机构 | |
CN203580659U (zh) | 一种仪表板支架总成及汽车 | |
CN202641579U (zh) | 抱轮机构及带该抱轮机构的安全车 | |
CN202641583U (zh) | 抗撞多轮联抱安全车 | |
CN202608884U (zh) | 缓冲车辆前端冲击的客车底盘框架结构 | |
CN201427607Y (zh) | 汽车蛋构式独立安全驾驶室 | |
CN104442642A (zh) | 乘车人员保护装置 | |
CN104442651A (zh) | 车头气囊保护系统 | |
CN105109441A (zh) | 单一电机反馈操作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