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3072A - 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3072A
CN105083072A CN201510528721.4A CN201510528721A CN105083072A CN 105083072 A CN105083072 A CN 105083072A CN 201510528721 A CN201510528721 A CN 201510528721A CN 105083072 A CN105083072 A CN 105083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ss sensor
motor
car body
backrest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87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287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3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3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3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的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包括车体、电子控制单元、线束、底座、支架、车座、靠背、旋转轴、电机、受力感应器,车座通过第一支架与底座固定在一起,电机通过第二支架与底座固定在一起,靠背通过旋转轴与车座铰接在一起,旋转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在一起,受力感应器布置在车体的前后罩盖、车顶或底盘上。在本发明中,当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受力感应器监测到汽车前部、后部发生碰撞,或有高空坠落物时,就通过电机把靠背向后或向前旋转,从而减小驾驶员的受伤程度。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简单,适用于汽车碰撞减损系统的优化设计。

Description

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在碰撞过程中减轻驾驶员受伤程度的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经常有汽车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交通拥挤的城市,汽车追尾、碰撞等事故天天都在发生。追尾是指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尾随而行时,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相撞的行为,主要由于跟进间距小于最小安全间距和驾驶员反应迟缓或制动系统性能不良所致。追尾、碰撞等事故发生后,人们往往都是通过保险理赔等方式来减少自己的损失。但是有的交通事故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即使得到理赔也不能弥补亲人心灵的创伤。如何在交通事故中减小汽车的撞击损失,从而进一步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这是汽车技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现有的文献中,减小汽车的撞击损失往往都是通过加固汽车零部件来实现。在交通事故中,若是驾驶员的靠背可以根据碰撞情况自动前后旋转,则驾驶员的受伤程度可以进一步减小。在现在有的文献中,还没驾驶员座位自动控制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可以使驾驶员的座位可以根据碰撞情况自动前后旋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车体、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前车轮、后车轮、线束、底座、第一支架、车座、靠背、旋转轴、第二支架、电机、第一受力感应器、第二受力感应器、第三受力感应器、第四受力感应器、第五受力感应器、第六受力感应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布置在车体的前端,前车轮、后车轮布置在车体的底壳上,底座布置在车体的底盘上,车座通过第一支架与底座固定在一起,电机通过第二支架与底座固定在一起,靠背通过旋转轴与车座铰接在一起,旋转轴的一端与靠背侧壁对齐,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在一起,车座为驾驶员座,第一受力感应器布置在车体的前罩盖上,第二受力感应器布置在车体的后罩盖上,第三受力感应器、第四受力感应器布置在车体的顶部,第五受力感应器、第六受力感应器布置在车体的底盘上,电机、第一受力感应器、第二受力感应器、第三受力感应器、第四受力感应器、第五受力感应器、第六受力感应器均通过线束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电机为步定电机,副驾驶座的靠背也可以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使驾驶员的座位可以根据碰撞情况自动前后旋转,从而进一步保护驾驶员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车体,2、发动机,3、电子控制单元,4、前车轮,5、后车轮,6、线束,7、底座,8、第一支架,9、车座,10、靠背,11、旋转轴,12、第二支架,13、电机,14、第一受力感应器,15、第二受力感应器,16、第三受力感应器,17、第四受力感应器,18、第五受力感应器,19、第六受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车体1、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前车轮4、后车轮5、线束6、底座7、第一支架8、车座9、靠背10、旋转轴11、第二支架12、电机13、第一受力感应器14、第二受力感应器15、第三受力感应器16、第四受力感应器17、第五受力感应器18、第六受力感应器19,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布置在车体1的前端,前车轮4、后车轮5布置在车体1的底壳上,底座7布置在车体1的底盘上,车座9通过第一支架8与底座7固定在一起,电机13通过第二支架12与底座7固定在一起,靠背10通过旋转轴11与车座9铰接在一起,旋转轴11的一端与靠背10侧壁对齐,旋转轴11的另一端与电机13连接在一起,车座9为驾驶员座,第一受力感应器14布置在车体1的前罩盖上,第二受力感应器15布置在车体1的后罩盖上,第三受力感应器16、第四受力感应器17布置车体1的顶部,第五受力感应器18、第六受力感应器19布置在车体1的底盘上,电机13、第一受力感应器14、第二受力感应器15、第三受力感应器16、第四受力感应器17、第五受力感应器18、第六受力感应器19均通过线束6与电子控制单元3连接在一起,电机13为步定电机。
在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中,当电子控制单元3通过第一受力感应器14监测到车体1的前部发生碰撞时,就通过电机13控制靠背10顺时针向后旋转,从而使驾驶员被动的相后旋转,减少驾驶员与车体1之间的碰撞程度,从而可以有效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同理,当电子控制单元3通过第二受力感应器15监测到车体1的后部发生碰撞时,就通过电机13控制靠背10逆时针向前旋转;当电子控制单元3通过第三受力感应器16、第四受力感应器17监测到车体1的顶部有高空坠落物体时,可以通过电机13控制靠背10向前或向后旋转;当电子控制单元3通过第五受力感应器18、第六受力感应器19监测到底盘受到冲击时,也可以通过电机13控制靠背10向前或向后旋转。

Claims (2)

1.一种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包括车体(1)、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前车轮(4)、后车轮(5),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布置在车体(1)的前端,前车轮(4)、后车轮(5)布置在车体(1)的底壳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束(6)、底座(7)、第一支架(8)、车座(9)、靠背(10)、旋转轴(11)、第二支架(12)、电机(13)、第一受力感应器(14)、第二受力感应器(15)、第三受力感应器(16)、第四受力感应器(17)、第五受力感应器(18)、第六受力感应器(19),底座(7)布置在车体(1)的底盘上,车座(9)通过第一支架(8)与底座(7)固定在一起,电机(13)通过第二支架(12)与底座(7)固定在一起,靠背(10)通过旋转轴(11)与车座(9)铰接在一起,旋转轴(11)的一端与靠背(10)侧壁对齐,旋转轴(11)的另一端与电机(13)连接在一起,车座(9)为驾驶员座,第一受力感应器(14)布置在车体(1)的前罩盖上,第二受力感应器(15)布置在车体(1)的后罩盖上,第三受力感应器(16)、第四受力感应器(17)布置在车体(1)的顶部,第五受力感应器(18)、第六受力感应器(19)布置车体(1)的底盘上,电机(13)、第一受力感应器(14)、第二受力感应器(15)、第三受力感应器(16)、第四受力感应器(17)、第五受力感应器(18)、第六受力感应器(19)均通过线束(6)与电子控制单元(3)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13)为步定电机,副驾驶座的靠背也可以旋转。
CN201510528721.4A 2015-08-26 2015-08-26 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 Pending CN105083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8721.4A CN105083072A (zh) 2015-08-26 2015-08-26 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8721.4A CN105083072A (zh) 2015-08-26 2015-08-26 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3072A true CN105083072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6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8721.4A Pending CN105083072A (zh) 2015-08-26 2015-08-26 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830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9921A (zh) * 2018-05-31 2019-12-10 中北大学 一种自感应式汽车防撞安全座椅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0602A (zh) * 2003-09-25 2005-03-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椅装置
CN203752943U (zh) * 2013-11-20 2014-08-0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的靠背后倾装置
CN104442225A (zh) * 2014-11-08 2015-03-25 董超 底盘上带有受力传感器的车身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0602A (zh) * 2003-09-25 2005-03-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椅装置
CN203752943U (zh) * 2013-11-20 2014-08-0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的靠背后倾装置
CN104442225A (zh) * 2014-11-08 2015-03-25 董超 底盘上带有受力传感器的车身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9921A (zh) * 2018-05-31 2019-12-10 中北大学 一种自感应式汽车防撞安全座椅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09601B2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n axle support
CN105966270B (zh) 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轴荷分配系统及其调整方法
CN105263781B (zh) 带有变形区的轨道车辆
US9908494B2 (en) Method for activating a personal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motorcycle and personal protection system
CN203651909U (zh) 一种具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
US20010026079A1 (en) Vehicle embodying a system for protection in case of impact
US9457846B2 (en) Vehicle with a suspended driver unit with locking and force absorbing means
CN105109374A (zh) 受力冲击自动翻转机构
CN105083072A (zh) 多方向信号输送系统
CN104999940A (zh) 多条件输入同机构调整装置
CN105109441A (zh) 单一电机反馈操作系统
CN105035008A (zh) 座位自动前后移动装置
CN201761464U (zh) 一种侧面安全气囊的安装方式
CN104999984A (zh) 顺时针逆时针自动切换装置
CN203580659U (zh) 一种仪表板支架总成及汽车
CN105034888A (zh) 被动移动式头部保护系统
CN203557980U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CN105109375A (zh) 受力监测型身体保护系统
CN105216659A (zh) 受伤主动规避系统
CN105172631A (zh) 敏感型推拉伸缩机构
CN105172632A (zh) 动静结合式避险系统
CN104442642A (zh) 乘车人员保护装置
CN220535481U (zh) 乘员安全保护装置及汽车座椅
CN104309565A (zh) 减小前后撞击损失系统
CN105128796A (zh) 底部冲击力监测反馈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