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2353A - 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2353A
CN105212353A CN201410315666.6A CN201410315666A CN105212353A CN 105212353 A CN105212353 A CN 105212353A CN 201410315666 A CN201410315666 A CN 201410315666A CN 105212353 A CN105212353 A CN 105212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body
manufacture method
airproof
thermwelding base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56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12353B (zh
Inventor
郑永柱
郑乾锋
郑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156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12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12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2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12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2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用以对口罩本体作业,该制造方法包括:提供机台,其具有熔接座、一对压板以及一对折板,熔接座具有两个高处;置放口罩本体于熔接座的两个高处之间;打开两个压板;下压两个压板至口罩本体上,使口罩本体的两侧对应两个高处翘起;插入两个折板至熔接座内,以将已翘起的两侧向内推弯成两个反折片;以及通过熔接座熔接各反折片的两个端部于反折片所对应的口罩本体上,以在口罩本体的两侧位置分别形成防漏侧翼。借此,使防漏侧翼挡住口罩本体与人脸之间的空隙而防止空气泄漏,从而具有气密效果。

Description

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口罩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口罩已被广泛使用于各种场合,例如骑车、餐厅、医院、工厂及无尘室等,以隔离污染空气、尘埃或病菌,确保人体或产品不会受到污染等。因此,口罩的结构不外乎具有单层或多层的平面纱布(或棉布)或是单层或多层平面式的口罩材料层制品(如纸制品或不织布制品),以满足成本低廉且消耗量大的需求。
现有的口罩材料层或纱布制口罩,主要包括口罩体及两个带体,各带体分别固定在口罩体的两侧,以能对应耳朵或头部配戴,从而达到罩盖人体口鼻的功效。
但,口罩的实际过滤效果,需看吸入或吐出的空气是否通过口罩体(即:是否气密),才能确认是否具有过滤功效,但纱布或口罩材料层制等口罩,其本身结构(口罩上缘通常设有鼻梁片,以增加密合,防止漏气)及材质不易贴合各种不同脸形的用户的脸部曲线,尤其耳挂式带体的拉力将易于使口罩的两侧边与人脸之间产生空隙,且口罩体因配戴时拉开所产生的皱折空间使许多空气未经过滤,就直接从空隙渗入或渗出,导致口罩的过滤效果大幅降低,造成使用者容易受到空气中的粉尘、病毒或细菌感染。
因此,如何制造出一种用以防止上述空隙造成空气泄漏的口罩,为本案发明人亟欲解决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借由在口罩本体的两侧各形成有防漏侧翼,以挡住口罩本体与人脸之间的空隙而防止空气泄漏,因此具有气密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借由在口罩本体的两侧各形成有防漏侧翼,挡住两侧并使空气可切实地通过口罩本体过滤,以提升过滤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经由在口罩本体的两侧各形成有防漏侧翼,有效阻挡从两侧窜入烟雾,因此提升防护效果。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通过向内弯折及熔接反折片等步骤以形成的防漏侧翼,其工艺简单,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用以对口罩本体进行作业,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机台,该机台具有熔接座、位于该熔接座上方且可相对打开或闭合的一对压板以及设置于该熔接座两侧的一对折板,所述熔接座具有两个高处;置放所述口罩本体于所述熔接座的所述两个高处之间;打开该对压板;下压该对压板至所述口罩本体上,使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对应所述两个高处翘起;插入该对折板至所述熔接座内,以将所述口罩本体已翘起的两侧进一步向内推弯成两个反折片;以及通过所述熔接座熔接各所述反折片的两个端部于所述反折片所对应的所述口罩本体上,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位置分别形成有防漏侧翼。
较佳地,所述熔接座还具有位于所述两个高处之间的低处,以与所述两个高处形成高低差。
较佳地,打开该对压板的步骤在下压该对压板的步骤前实施。
较佳地,打开该对压板的步骤在下压该对压板至所述口罩本体上的步骤后实施。
较佳地,所述机台还具有位于该对压板上方的多数个抵接头,各所述抵接头对应抵接各所述反折片的所述两个端部于所述口罩本体上,以通过所述熔接座和各所述抵接头进行熔接。
较佳地,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在插入该对折板至所述熔接座内的步骤后闭合该对压板,以让出空间通过各所述抵接头对各所述反折片的所述两个端部与所述口罩本体进行熔接。
较佳地,所述防漏侧翼形成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
较佳地,所述防漏侧翼形成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上下两侧。
较佳地,所述防漏侧翼形成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上下左右侧。
较佳地,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在通过所述熔接座熔接各所述反折片的步骤后点焊挂带的两端于所述反折片的两个端部所对应的所述口罩本体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功效:能在口罩本体的两侧各形成有防漏侧翼,以挡住口罩本体与人脸之间的空隙而防止空气泄漏,因而具有气密效果;并使空气可切实地通过口罩本体过滤,以提升过滤效能;且能有效阻挡从两侧窜入的烟雾;另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机台动作前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机台在压板打开时的上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机台在压板下压时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机台在折板插入且压板闭合时的上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机台在抵接头下压完成熔接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制造出的口罩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制造出的口罩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制造出的口罩本体的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机台1熔接座
11高处12低处
2折板3压板
4抵接机构41抵接头
5罩体51下缘
800口罩本体8防漏侧翼
81二侧82反折片
821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如图1所示,为通过机台100对口罩本体800进行作业,以制造出具有防漏侧翼8的口罩,从而将口罩本体800与人脸之间的空隙给挡住,不会再发生现有技术的空气泄漏问题。
如图1及搭配图2~图7中的至少一幅图所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提供机台100。请搭配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的机台100的侧剖示意图,机台100具有熔接座1、设置于熔接座1两侧且可相对平移的一对折板2以及位于熔接座1上方且可相对打开或相对闭合的一对压板3(初始状态为彼此闭合);较佳地,机台100进一步具有位于该熔接座1上方的抵接机构4和罩体5。其中,熔接座1具有两个高处11和位于两个高处11之间的低处12,两个高处11分别位于熔接座1的两个相对侧;抵接机构4和罩体5分别位于熔接座1上方,两个压板3活动设置于罩体5内;抵接机构4具有多数个抵接头41。
步骤S103:置放口罩本体800于熔接座1的两个高处11之间,使口罩本体800的两侧81(见图4)被两个高处11支撑,且位于低处12的上方。
步骤S105:打开两个压板3。请搭配参阅图3,使设置于罩体5内的两个压板3彼此打开,从而使打开后的两个压板3的整个轮廓对应于熔接座1的低处12。
步骤S107:下压两个压板3至口罩本体800上。请搭配参阅图4,使两个压板3将口罩本体800下压至熔接座1的低处12上,因为低处12与高处11之间存在高低差,而顺势使口罩本体800的两侧81能对应两个高处11翘起,从而完成将两侧81反折的准备动作。较佳地,步骤S107可先使罩体5下压定位,两个压板3才下压,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4,使罩体5的两个下缘51(与位于熔接座1两个相对侧的高处11相对应)先定位于两个高处11上,接着才使两个压板3下压至口罩本体800上,并通过两个压板3的这一下压动作,顺势使口罩本体800的两侧81分别自两个下缘51与两个高处11之间脱出(抽出),进而使口罩本体800的两侧81对应两个高处11翘起。
必须说明的是,本步骤S107中的两个压板3,除可先打开再下压,也能先下压再打开,虽然顺序不同,但作用相同,都能使口罩本体800的两侧81对应两个高处11翘起。
步骤S109:插入两个折板2至熔接座1内。请搭配参阅图6,两个折板2将通过罩体5与熔接座1之间的信道(未标示符号)分别插入到熔接座1内,以顺势将口罩本体800已翘起的两侧81进一步向内推弯并压折成两个反折片82。
步骤S113:通过熔接座1熔接各反折片82的两个端部821于其(指:反折片82)所对应的口罩本体800上,请搭配参阅图7。如图8所示,为了在口罩本体800的两侧位置分别形成有防漏侧翼8,在本实施例中,以进一步包括步骤S111和步骤S115为例进行说明,且步骤S111实施在上述步骤S109与步骤S113之间,步骤S115实施在步骤S113之后。
步骤S111(在上述步骤S109与步骤S113之间实施):闭合两个压板3,如图5所示,以让出空间(该四个空间与未被折板2遮挡的四个端部821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各抵接头41对各反折片82的两个端部821与口罩本体800进行熔接。仍请搭配参阅图5至图7,当两个压板3让出所述四个空间后,控制抵接机构4下压,四个抵接头41通过所述四个空间对应抵接于四个端部821,使四个端部821被压接于四个抵接头41与熔接座1之间,以通过熔接座1与四个抵接头41的作用将四个端部821分别熔接于口罩本体800的对应位置,从而如图8所示在口罩本体800的对应两侧位置分别形成有防漏侧翼8。
步骤S115(在上述步骤S113之后实施):熔接两个挂带(图中未示出),将各挂带的两端分别熔接于反折片82的该两个端部821所对应的口罩本体800上,以在使用者拉开挂带配载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口罩时,能使防漏侧翼8自然打开并服贴于脸部,以进一步提升气密效果。
此外,经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成型的两个防漏侧翼8,除可如图8所示形成于口罩本体800的左右两侧,也可如图9所示形成于口罩本体800的上下两侧,甚至也可如图10所示形成于口罩本体的上下左右侧,本发明并未限定。当要将两个防漏侧翼8形成于口罩本体800的上下两侧时,只要先90度旋转口罩本体800,再调整机台100的间距(以适配于90度旋转后的口罩本体800,图中未示出),就能在口罩本体800的上下两侧各形成反折片,以熔接构成防漏侧翼8。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几点功效:
(1)能在口罩本体800的至少两侧(左右两侧、上下两侧或上下左右侧)分别形成有防漏侧翼8,这些防漏侧翼8能够挡住口罩本体800与人脸之间所产生的空隙,不会再发生现有技术的空气泄漏问题,也就是能经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气密型口罩;
(2)能够使空气切实地经过口罩本体800过滤,以提升过滤效果;
(3)经由在口罩本体800的两侧各形成有防漏侧翼8,能有效阻挡外界的烟雾从口罩本体800两侧窜入,提供较佳防护效果;以及
(4)本发明通过向内弯折及熔接反折片82等步骤以形成防漏侧翼8,其工艺简单,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用以对口罩本体进行作业,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机台,该机台具有熔接座、位于该熔接座上方且可相对打开或闭合的一对压板以及设置于该熔接座两侧的一对折板,所述熔接座具有两个高处;
置放所述口罩本体于所述熔接座的所述两个高处之间;
打开该对压板;
下压该对压板至所述口罩本体上,使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对应所述两个高处翘起;
插入该对折板至所述熔接座内,以将所述口罩本体已翘起的两侧进一步向内推弯成两个反折片;以及
通过所述熔接座熔接各所述反折片的两个端部于所述反折片所对应的所述口罩本体上,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位置分别形成有防漏侧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接座还具有位于所述两个高处之间的低处,以与所述两个高处形成高低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开该对压板的步骤在下压该对压板的步骤前实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开该对压板的步骤在下压该对压板至所述口罩本体上的步骤后实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还具有位于该对压板上方的多数个抵接头,各所述抵接头对应抵接各所述反折片的所述两个端部于所述口罩本体上,以通过所述熔接座和各所述抵接头进行熔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还包括在插入该对折板至所述熔接座内的步骤后闭合该对压板,以让出空间通过各所述抵接头对各所述反折片的所述两个端部与所述口罩本体进行熔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侧翼形成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侧翼形成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上下两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侧翼形成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上下左右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还包括在通过所述熔接座熔接各所述反折片的步骤后点焊挂带的两端于所述反折片的两个端部所对应的所述口罩本体上。
CN201410315666.6A 2014-07-03 2014-07-03 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212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5666.6A CN105212353B (zh) 2014-07-03 2014-07-03 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5666.6A CN105212353B (zh) 2014-07-03 2014-07-03 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2353A true CN105212353A (zh) 2016-01-06
CN105212353B CN105212353B (zh) 2017-04-05

Family

ID=5498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5666.6A Active CN105212353B (zh) 2014-07-03 2014-07-03 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123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72804A (ja) * 2017-03-31 2018-11-08 興和株式会社 マスク
TWI806706B (zh) * 2022-07-13 2023-06-21 宏瑋醫材有限公司 可摺收立體口罩之製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7121Y (zh) * 2001-02-22 2001-12-26 林徜云 防尘口罩本体成型装置
CN2796429Y (zh) * 2005-04-29 2006-07-19 郑永柱 立体口罩成形机构
US20090217502A1 (en) * 2004-09-21 2009-09-03 Yung-Chu Che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acemask structure
WO2010038639A1 (ja) * 2008-09-30 2010-04-08 小林製薬株式会社 マスク
CN201775029U (zh) * 2010-06-03 2011-03-30 刘金铃 一种口罩加工机的自动放本体片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7121Y (zh) * 2001-02-22 2001-12-26 林徜云 防尘口罩本体成型装置
US20090217502A1 (en) * 2004-09-21 2009-09-03 Yung-Chu Che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acemask structure
CN2796429Y (zh) * 2005-04-29 2006-07-19 郑永柱 立体口罩成形机构
WO2010038639A1 (ja) * 2008-09-30 2010-04-08 小林製薬株式会社 マスク
CN201775029U (zh) * 2010-06-03 2011-03-30 刘金铃 一种口罩加工机的自动放本体片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72804A (ja) * 2017-03-31 2018-11-08 興和株式会社 マスク
JP7058077B2 (ja) 2017-03-31 2022-04-21 興和株式会社 マスク
TWI806706B (zh) * 2022-07-13 2023-06-21 宏瑋醫材有限公司 可摺收立體口罩之製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2353B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95342B2 (ja) 屋内簡易設置型陰圧方式隔離室
CN107485080A (zh) 口罩
CN102028316A (zh) 平面口罩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
CN105212353A (zh) 气密型口罩的制造方法
CN204048143U (zh) 一种新型防泄漏口罩装置
CN205108130U (zh) 心胸外科用户外无菌病床
CN206746190U (zh) 空气滤网模块
KR20230001919U (ko) 5개 주름의 물리적 가이딩 얼굴 밀착형 마스크
TW201600140A (zh) 氣密型口罩的製法
CN204273332U (zh) 一种新型组合口罩
CN204777626U (zh) 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
CN208065594U (zh) 一种新型火场防尘口罩
CN204911073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过滤器
CN203692606U (zh) 一种防雾霾罩杯式口罩
CN206414642U (zh) 一种药品生产用移动净化设备
CN205492680U (zh) 一种新型防雾霾口罩
CN205525537U (zh) 一种脱细胞羊膜的内包装盒
CN212185231U (zh) 一种防病毒的口罩
CN203662061U (zh) 口罩
CN107713098A (zh) 一种口罩
CN215692915U (zh) 一种覆膜机防挥发紫外线保护机构
CN203916359U (zh) 高效滤霾核孔膜滤片及高效滤霾核孔膜口罩
CN206604034U (zh) 一种防雾霾电动口罩的滤芯结构
CN212036132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便携口罩保护套
CN203801792U (zh) 水滤给气抗菌防霾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