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2061U - 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62061U
CN203662061U CN201320840436.2U CN201320840436U CN203662061U CN 203662061 U CN203662061 U CN 203662061U CN 201320840436 U CN201320840436 U CN 201320840436U CN 203662061 U CN203662061 U CN 203662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mouth
mouth mask
main body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404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星洲
龚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8404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62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62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620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罩,该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两个弹性的口罩带,其中口罩主体包括两块口罩布,口罩布由三层结构构成,最内层的基层,用于防静电,中间层的防PM2.5层和由无纺布制成的最外层;口罩布三边共用,一边未共用,形成一端开口的袋型结构,口罩布外侧,即远离戴用者的一侧间隔设置多条褶皱,通过褶皱增大过滤面积,实现对空气的充分过滤,并通过褶皱增强口罩的强度,使得口罩不会向戴用者方向塌陷;口罩打开时,未共用的边带动口罩布向两侧张开,并与戴用者的脸部充分接触,保证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舒适性高而且过滤效果和透气性良好。

Description

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作为常用的一种对进入肺部的空气进行过滤的用品,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具有非常好的作用效果。但是现如今流行的口罩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现有的口罩边缘与脸部的贴合不够紧密,容易两侧漏气,影响对空气的过滤效果,而且很难保证脸部的舒适性;现有的口罩对于PM2.5及以下的可入肺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不强,而且过滤面积较小,难以保证对空气的充分过滤,若加厚口罩的材质,也难以保证气流顺畅地通过口罩。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人对现有的口罩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能设计出与脸部贴合紧密,不漏气,而且对空气过滤充分的防PM2.5的口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设置三层结构构成的口罩主体和两个弹性的口罩带,其中三层结构包括,最内层的基层,用于防静电,中间层的防PM2.5层和由无纺布制成的最外层,口罩主体包括两块口罩布,口罩布有四个边,其中三个边共用,即通过这三个边相连接,还有一边未共用,形成一端开口的袋型结构,口罩布外侧,即远离戴用者的一侧间隔设置多条褶皱,通过褶皱增大过滤面积,实现对空气的充分过滤,并通过褶皱增强口罩的强度,使得口罩不会向戴用者方向塌陷;口罩工作时,未共用的边带动口罩布向两侧张开,并与戴用者的脸部相贴,口罩套在戴用者的口鼻外部,未共用的边带动口罩布向两侧张开使得口罩与戴用者的脸部充分接触,保证密封效果,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和两个口罩带2;
其中,口罩主体1包括互相对称的两块口罩布11,每块口罩布具有四个边,其中两块口罩布11共用三条边,即通过这三条边互相连接,当口罩折放时,两块口罩布11叠放在一起,两条未共用的边111相接;当口罩打开时,两块口罩布上的未共用的边111向两侧张开并贴在戴用者的脸上;
口罩主体1的口罩布11包括三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基层112、防PM2.5层113和外层114;
在口罩主体1外表面,即远离戴用者的一面设置相互间隔的多条褶皱12,褶皱与未共用的边111的平行;
两个口罩带分别从口罩主体上的未共用的边111向两侧延伸。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褶皱12通过口罩布11折叠形成。
(3)根据上述(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布11上未共用的边111的长度大于与其不相连而是相对的边的长度。
(4)根据上述(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两块口罩布11上对应位置的每两条褶皱12两端分别相接,共同构成一个套在口罩主体外部的环型。
(5)根据上述(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基层112为防静电层,由防静电面料制成。
(6)根据上述(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防PM2.5层113为由离子交换纤维制成的防PM2.5过滤层。
(7)根据上述(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外层114由无纺布制成。
(8)根据上述(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带为弹性口罩带,每个口罩带2与口罩主体1上未共用的边111有两个连接点,口罩带2与口罩主体1上未共用的边111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具有三层,包括防静电的基层,防PM2.5层和无纺布制成的外层,使得口罩在保证了戴用舒适性的条件下充分截留PM2.5。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与戴用者口鼻相对应位置设置褶皱,使得在保证口罩外形小巧的前提下,实现滤层面积的最大化,并保证了气流的顺畅。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与戴用者口鼻相对应位置设置褶皱,增强了口罩的整体强度,使得口罩不会向内塌陷,口罩与戴用者的口鼻之间留有缓冲间隙,保证了口罩的透气效果和舒适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工作打开时,两条未共用的边带动口罩布向两侧张开,使口罩能够更好的扩大使用时戴用者口鼻位置的口罩面积,以增强其舒适性和面部曲面的吻合性,与脸部两侧贴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两侧漏气。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工作时,口罩与口鼻不接触,口罩与口鼻留有间隙,使得换气更为顺畅,防止口罩潮湿而影响换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口罩工作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口罩的未工作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口罩上的口罩布的断面放大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口罩的褶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口罩主体
2-口罩带
11-口罩布
12-褶皱
111-未共用的边
112-基层
113-防PM2.5层
114-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口罩,该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和一对口罩带2,口罩主体至少覆盖戴用者的嘴和鼻子,主体边缘与戴用者的面部充分接触,与面部曲面吻合,口罩带2自口罩主体1的两侧延伸,钩挂在戴用者的耳朵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口罩主体1包括互相对称的两块口罩布11,每块口罩布具有四个边,其中两块口罩布11共用三条边,即通过这三条边互相连接,当口罩折放时,两块口罩布11叠放在一起,两条未共用的边111相接;当口罩打开时,两块口罩布上的未共用的边111向两侧张开并贴在戴用者的脸上,这样可以使得口罩边缘与戴用者脸部充分接触,口罩可以适应戴用者的脸部曲线,确保两侧无漏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口罩布11外表面,即远离戴用者的一面设置褶皱12,褶皱12有多条,布置方向与未共用的边111的方向相同,一块口罩布11上的多条褶皱间隔设置;褶皱12为口罩布11经过折叠形成的,若将口罩布11上的褶皱拉平展开,仍会得到一块完整的口罩布11,即褶皱为口罩布的一部分,通过设置褶皱,增强口罩的过滤面积并且提高口罩主体的强度,口罩可以保持外形不变地工作,不会向内塌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两个口罩带分别从口罩主体上的未共用的边111向两侧延伸,口罩带为弹性口罩带,每个口罩带2与未共用的边有两个连接点,口罩带2与未共用的边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型。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口罩布11上未共用的边111的长度大于与其不相连而是相对边的长度,保证口罩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了口罩外形的美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两块口罩布11上对应位置的每两条褶皱12两端分别相接,共同构成一个套在口罩主体外部的环型,保证口罩主体的强度的同时,使得口罩两侧对称,受力均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口罩主体1的口罩布11包括三层,最内部的为基层112靠近戴用者,由防静电的纺织材料制成,中间层为防PM2.5层113,由离子交换纤维制成,用于过滤PM2.5可入肺颗粒物,最外部的为外层114,由无纺布制成,保证口罩的透气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离子交换纤维和防静电材料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具有三层结构,包括防静电的基层,防PM2.5层和无纺布制成的外层,使得口罩在保证了戴用舒适性的条件下充分截留PM2.5。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与戴用者口鼻相对应位置设置褶皱,使得在保证口罩外形小巧的前提下,实现滤层面积的最大化,并保证了气流的顺畅。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与戴用者口鼻相对应位置设置褶皱,增强了口罩的整体强度,使得口罩不会向内塌陷,口罩与戴用者的口鼻之间留有缓冲间隙,保证了口罩的透气效果和舒适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打开时,两条未共用的边带动口罩布向两侧张开,使口罩能够更好的扩大使用时戴用者口鼻位置的口罩面积,以增强其舒适性和面部曲面的吻合性,与脸部两侧贴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两侧漏气。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工作时,口罩与口鼻不接触,口罩与口鼻留有间隙,使得换气更为顺畅,防止口罩潮湿而影响换气效果。

Claims (8)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和两个口罩带(2);
其中,口罩主体(1)包括互相对称的两块口罩布(11),每块口罩布具有四个边,其中两块口罩布(11)共用三条边,即通过这三条边互相连接,当口罩折放时,两块口罩布(11)叠放在一起,两条未共用的边(111)相接;当口罩打开时,两块口罩布上的未共用的边(111)向两侧张开并贴在戴用者的脸上;
口罩主体(1)的口罩布(11)包括三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基层(112)、防PM2.5层(113)和外层(114);
在口罩主体(1)外表面,即远离戴用者的一面设置相互间隔的多条褶皱(12),褶皱与未共用的边(111)的平行;
两个口罩带分别从口罩主体上的未共用的边(111)向两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褶皱(12)通过口罩布(11)折叠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布(11)上未共用的边(111)的长度大于与其不相连而是相对的边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两块口罩布(11)上对应位置的每两条褶皱(12)两端分别相接,共同构成一个套在口罩主体外部的环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基层(112)为防静电层,由防静电面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防PM2.5层(113)为由离子交换纤维制成的防PM2.5过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外层(114)由无纺布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带为弹性口罩带,每个口罩带(2)与口罩主体(1)上未共用的边(111)有两个连接点,口罩带(2)与口罩主体(1)上未共用的边(111)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型。
CN201320840436.2U 2013-12-18 2013-12-18 口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2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0436.2U CN203662061U (zh) 2013-12-18 2013-12-18 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0436.2U CN203662061U (zh) 2013-12-18 2013-12-18 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62061U true CN203662061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58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4043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2061U (zh) 2013-12-18 2013-12-18 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620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6872A (zh) * 2014-12-28 2017-05-17 大庆元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立体折叠口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6872A (zh) * 2014-12-28 2017-05-17 大庆元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立体折叠口罩
CN106666872B (zh) * 2014-12-28 2018-12-21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润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立体折叠口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1061U (zh) 一种复合活性炭纤维弹性体口罩
CN202588366U (zh) 一种可洗可更换滤材的净化口罩
CN103169174B (zh) 立体防尘过滤罩
CN105054398A (zh) 一种防尘日用口罩
CN203662061U (zh) 口罩
CN207428475U (zh) 头带易拆装的透气型折叠口罩
CN202980229U (zh) 一种防尘口罩结构
CN211431145U (zh) 一种活性炭纤维口罩
CN206482060U (zh) 一种石墨烯口罩
CN203137097U (zh) 立体防尘口罩
CN208676404U (zh) 一种采用加宽耳绳的新型口罩
CN214071894U (zh) 一种有效阻隔pm0.3纳米纤维口罩
CN205672372U (zh) 一种带有折叠滤芯的滤盒
CN203710568U (zh) 带呼吸阀的罩杯式滤片及采用该滤片的口罩
CN205432237U (zh) 一种新型口罩
TWM573233U (zh) Filter mask structure
CN203505641U (zh) 平面式立体口罩
CN212185282U (zh) 一种具有内嵌功能的口罩
CN203314155U (zh) 立体口罩
CN101683188A (zh) 一种多用防护口罩
CN201976790U (zh) 一种新型口罩
CN208259084U (zh) 一种降低呼吸阻力的口罩
CN205923007U (zh) 一种杯式防雾霾口罩
CN213720080U (zh) 一种包覆性好的口罩
CN212233242U (zh) 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