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2158A -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2158A
CN105202158A CN201410281969.0A CN201410281969A CN105202158A CN 105202158 A CN105202158 A CN 105202158A CN 201410281969 A CN201410281969 A CN 201410281969A CN 105202158 A CN105202158 A CN 105202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haft
gear
bearing
ball bear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19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晓明
刘学武
周友
吴坚
邵发科
王开国
张倍坚
吕勇
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819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21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2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2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至少包括:输入轴(5)、球轴承(3)、压板(2)以及变速器壳体(6);球轴承(3)的第一端嵌设于压板(2)的端面中;输入轴(5)端面通过一轴承拧紧螺栓(4)拧紧,并抵压球轴承(3)的第二端;变速器壳体(6)包覆球轴承(3)的第二端、轴承拧紧螺栓(4)的端面以及球轴承(3)的侧面,并通过压板拧紧螺栓与压板(2)相固定,以实现输入轴(5)通过球轴承端面在变速器壳体(6)上的轴向定位。本发明实施例相应公开了一种手动变速器。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减小输入轴的轴向窜动量,改善装配工艺,并可以提高车辆行车的燃油经济性,以及提高倒档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变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地,当布置在放置轴上的自由齿轮的轮齿拉到固定地布置在旋转轴上的主动齿轮时,碰撞会产生振动。车辆的手动变速器中的响声就是指这种碰撞产生的振动被传递到旋转轴、轴承和变速器壳体而产生的噪声。
在现有的变速器传动方案中,以采用五档变速器结构的较多,且倒档基本不带同步器;这样无法满足现在的燃油经济性及换档舒适性需求,并且在进行倒档切换时不够顺畅。在现有的另外一些变速器的传动方案中,会在变速器中增加一个档位,形成六个前进档,这样可以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但在这些变速器倒档仍然采用渐开线圆柱直齿啮合,无法保证倒档的换档品质,存在诸如挂不进倒档,挂倒档打齿等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定位方案中,通常采用球轴承外圈上安装的卡簧,让其连接在变速器壳体的卡槽上,来实现输入轴轴向定位。如图1所示,示出了现有的一种五档手动变速器输入轴定位结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在现有的这种结构中,首先,由于球轴承2’的端面与变速器壳体5’之间存在间隙,使输入轴1的轴向窜动量大,影响变速器的换档质量;另外,由于卡簧3’及卡簧4’需要安装在卡簧槽内,故其装配工艺性不好,对装配工人的装配技能要求高;而且,卡簧4’会占用轴向空间,从而会加长输入轴1的轴向长度,使变速器总成的轴向长度加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可以改善装配工艺、有效的减小了输入轴的轴向窜动量,并提升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用于车辆的手动变速器中,至少包括:输入轴;
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侧面并抵压所述输入轴的球轴承;
设置于所述球轴承第一端,并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中部的压板;
变速器壳体,所述输入轴和球轴承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轴承拧紧螺栓;及
压板拧紧螺栓;
其中,所述压板卡设抵压于所述球轴承的第一端;
所述轴承拧紧螺栓位于所述输入轴端面并旋入拧紧至所述输入轴,且所述轴承拧紧螺栓抵压所述球轴承的第二端;
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侧至少一部份抵压所述球轴承的第二端和所述轴承拧紧螺栓的端面,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侧至少另一部份抵压所述球轴承的侧面,所述压板拧紧螺栓将所述变速器壳体与所述压板相固定,以实现所述输入轴通过球轴承端面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的轴向定位。
其中,所述球轴承整体呈圆柱形,所述球轴承的第一端的外圆面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压板的端面上的孔相配合,所述压板卡设抵压于所述第一台阶。
其中,所述球轴承的第一台阶的高度为4.5mm~5mm。
其中,所述球轴承的第二端的外圆面形成有沉孔;所述轴承拧紧螺栓的头部抵压在所述沉孔中,且所述轴承拧紧螺栓的头部远离螺杆的端面与所述球轴承的第二端的端面相齐。
其中,所述压板与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间隙范围为0.4mm~0.6mm;所述球轴承与所述变速器壳体、压板之间为紧密配合。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组件、输出轴组件、倒档轴组件、差速器组件、变速器壳体及离合器壳体;其中:
所述输入轴组件包括有一输入轴,以及设置于述输入轴侧面并抵压所述输入轴的球轴承;在球轴承第一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中部,所述压板卡设抵压于所述球轴承的第一端;所述轴承拧紧螺栓位于所述输入轴端面并旋入拧紧至所述输入轴,且所述轴承拧紧螺栓抵压所述球轴承的第二端;
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侧至少一部份抵压所述球轴承的第二端和所述轴承拧紧螺栓的端面,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侧至少另一部份抵压所述球轴承的侧面,所述压板拧紧螺栓将所述变速器壳体与所述压板相固定,以实现所述输入轴通过球轴承端面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的轴向定位。
其中,所述球轴承整体呈圆柱形,所述球轴承的第一端的外圆面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压板的端面上的孔相配合,所述压板卡设抵压于所述第一台阶。
其中,所述球轴承的第二端的外圆面形成有沉孔;所述轴承拧紧螺栓的头部抵压在所述沉孔中,且所述轴承拧紧螺栓的头部远离螺杆的端面与所述球轴承的第二端的端面相齐。
其中,所述球轴承的第一台阶的高度为4.5mm~5mm,所述沉孔的深度范围为4mm~4.5mm。
其中,所述压板与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间隙范围为0.4mm~0.6mm;所述球轴承与所述变速器壳体、压板之间为紧密配合。
其中,所述输入轴组件进一步包括有装配于所述输入轴上的三档齿轮组件、三四档同步器组件、四档齿轮组件、五档齿轮组件、五六档同步器组件以及六档齿轮组件;
其中,所述三档齿轮组件、四档齿轮组件、五档齿轮组件、六档齿轮组件分别通过三档滚针轴承、四档滚针轴承、五档滚针轴承、六档滚针轴承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三四档同步器组件、五六档同步器组件通过花键固定联接在所述输入轴上。
其中,所述输出轴组件至少包括输出轴,以及装配于所述输出轴上的一档齿轮组件、一二档同步器组件、二档齿轮组件、三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以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其中,所述一档齿轮组件、二档齿轮组件分别通过一档滚针轴承、二档滚针轴承套设在输出轴上;所述一二档同步器组件、三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通过花键固定联接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以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圆柱面过盈装配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靠近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一调整垫进行预紧。
其中,所述倒档轴组件包括倒档轴,以及装配在所述倒档轴上的倒档齿轮组件、倒档同步器组件、第三圆锥滚子轴承;
其中,所述倒档齿轮组件通过倒档滚针轴承套设在所述倒档轴上;所述倒档同步器组件通过花键固定联接在所述倒档轴上;所述第三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圆柱面过盈装配在所述倒档轴上,所述第三圆锥滚子轴承靠近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二调整垫进行预紧。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首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轴承拧紧螺栓将球轴承拧紧固定在输入轴上,并通过压板拧紧螺栓将压板与变速器壳体相固定,可以消除输入轴的轴向窜动量;
另外,采用轴承拧紧螺栓和与压板拧紧螺栓,来固定球轴承,其安装方式简便,可有效的改善变速器总成的装配工艺性能;
其次,轴承拧紧螺栓内沉在球轴承内,基本不占用输入轴的轴向空间,使变速器结构更为紧凑,缩短了变速器总成的轴向长度。
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动变速器含六个前进档,比现有的手动变速器多一个档位,可以拓宽变速器的变速范围,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此外,倒档带有同步器,可以改善倒档的换档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一种车辆的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六档手动变速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包含有输入轴定位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压板拧紧螺栓2、压板3、球轴承4、轴承拧紧螺栓5、输入轴6、变速器壳体7、第一圆锥滚子轴承8、输出轴9、第一调整垫10、六档从动齿轮11、五档从动齿轮12、四档从动齿轮13、三档从动齿轮14、二档滚针轴承15、二档齿轮组件16、一二档同步器组件17、一档滚针轴承18、一档齿轮组件19、第四圆锥滚子轴承20、第三调整垫21、第三圆锥滚子轴承22、第二调整垫23、倒档同步器组件24、倒档齿轮组件25、倒档滚针轴承26、倒档轴27、离合器壳体28、第五圆锥滚子轴承29、圆柱滚子轴承30、三档齿轮组件31、三档滚针轴承32、三四档同步器组件33、四档齿轮组件34、四档滚针轴承35、五档齿轮组件36、五档滚针轴承37、五六档同步器组件38、六档齿轮组件39、六档滚针轴承40、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20、输入轴组件130、输出轴组件140、倒档轴组件190、差速器组件300、第一台阶310、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至图4所示,示出了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六档手动变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该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组件120、输出轴组件130、倒档轴组件140、差速器组件190、变速器壳体6及离合器壳体27;其中:
输入轴组件120包括有一输入轴5,以及设置于述输入轴5侧面并抵压该输入轴5的球轴承3;在球轴承3第一端设置有压板2,压板2套设在输入轴5的中部,压板2卡设抵压于球轴承3的第一端;输入轴5端面设置有一轴承拧紧螺栓4,该轴承拧紧螺栓4位于输入轴5端面并旋入拧紧至述输入轴5,且轴承拧紧螺栓4抵压球轴承3的第二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指的球轴承3可以为设置于输入轴5两侧的两个球轴承3中的任一个。在图3中,该球轴承3指位于输入轴5上侧的球轴承,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位于输入轴5的下侧。
变速器壳体6的内侧至少一部份抵压球轴承3的第二端和轴承拧紧螺栓4的端面,变速器壳体6的内侧至少另一部份抵压靠球轴承3的侧面,压板拧紧螺栓1将压板2与变速器壳体6相固定,以实现输入轴5通过球轴承端面在变速器壳体6上的轴向定位。
具体地,球轴承3整体呈圆柱形,其第一端的外圆面形成有第一台阶300;第一台阶300与压板2的端面上的孔相配合,压板2卡设抵压于第一台阶300,这样,压板2不需单独占用轴向空间。在实际应用中,该压板2可以在轴向带间隙地铆接在球轴承3的外圆台阶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球轴承3与压板2也可以单独的两个零件,两者之间进行间隙配合,而无需铆接。
球轴承3的第二端的外圆面形成有沉孔310;轴承拧紧螺栓4的头部抵压在沉孔310中,且轴承拧紧螺栓4头部远离螺杆的端面与球轴承3的第二端的端面相齐。
其中,球轴承3的第一台阶的高度为4.5mm~5mm,从而可以使使压板2压紧球轴承3时完全嵌设于球轴承3端面内,以节省输入轴组件120的轴向安装空间。沉孔310的深度范围为4mm~4.5mm,这样使轴承拧紧螺栓4能够完全嵌设于在球轴承3端面内,可以缩短输入轴5的长度,从而缩短整个变速器总长的轴向长度。
压板2与变速器壳体6之间为间隙配合,间隙范围为0.4mm~0.6mm,以保证输入轴5能够在球轴承3端面定位;球轴承3与变速器壳体6、压板2之间为紧密配合,不存在间隙。
通过上面的结构,可以使球轴承3与输入轴5通过圆柱面配合装配在一起,用轴承拧紧螺栓4将球轴承3拧紧在输入轴5上,压板2通过压板拧紧螺栓1将球轴承3压紧在变速器壳体6上,从而实现输入轴通过球轴承端面在变速器壳体6上的轴向定位,并达到减少输入轴的轴向窜动的目的。
进一步地,输入轴组件120进一步包括有装配于输入轴5上的三档齿轮组件30、三四档同步器组件32、四档齿轮组件33、五档齿轮组件35、五六档同步器组件37以及六档齿轮组件28;
其中,三档齿轮组件30、四档齿轮组件33、五档齿轮组件35、六档齿轮组件28分别通过三档滚针轴承31、四档滚针轴承34、五档滚针轴承36、六档滚针轴承39套设在输入轴5上,可绕着输入轴5的轴线自由旋转;三四档同步器组件32、五六档同步器组件37通过花键固定联接在输入轴5上,与输入轴5同步旋转,球轴承3通过圆柱面与输入轴5过盈联接在一起,轴承拧紧螺栓将球轴承3固定在输入轴5上。
进一步地,输出轴组件130至少包括输出轴8,以及装配于输出轴8上的一档齿轮组件18、一二档同步器组件16、二档齿轮组件15、三档从动齿轮13、四档从动齿轮12、五档从动齿轮11、六档从动齿轮10、第一圆锥滚子轴承7以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
其中,一档齿轮组件18、二档齿轮组件15分别通过一档滚针轴承17、二档滚针轴承14套设在输出轴8上,可绕着输出轴8的轴线自由旋转;一二档同步器组件16、三档从动齿轮13、四档从动齿轮12、五档从动齿轮11、六档从动齿轮10通过花键固定联接在输出轴8上,与输出轴8同步旋转;第一圆锥滚子轴承7以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通过圆柱面过盈装配在输出轴8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7靠近变速器壳体6的一端通过第一调整垫9进行预紧。
进一步的,倒档轴组件140包括倒档轴26,以及装配在倒档轴26上的倒档齿轮组件24、倒档同步器组件23、第三圆锥滚子轴承21;
其中,倒档齿轮组件24通过倒档滚针轴承25套设在倒档轴26上,可绕着倒档轴26的轴线自由旋转;倒档同步器组件23通过花键固定联接在倒档轴26上,与倒档轴26同步旋转;第三圆锥滚子轴承21通过圆柱面过盈装配在倒档轴26上,第三圆锥滚子轴承21靠近变速器壳体6的一端通过第二调整垫22进行预紧。
其中,差速器组件190分别通过第四圆锥滚子轴承19和第五圆锥滚子轴承28支撑在变速器壳体6与离合器壳体27上,并通过第三调整垫20进行预紧。
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用于车辆的手动变速器中,至少包括:
输入轴5;
设置于输入轴5的侧面并抵压输入轴5的球轴承3;
设置于球轴承3第一端,并套设在输入轴5的中部的压板2;
变速器壳体6,输入轴5和球轴承3设置在变速器壳体6内;
轴承拧紧螺栓4;及
压板拧紧螺栓1;
其中,压板2卡设抵压于球轴承3的第一端;
轴承拧紧螺栓4位于输入轴5的端面并旋入拧紧至输入轴5,且轴承拧紧螺栓4抵压球轴承3的第二端;
变速器壳体6的内侧至少一部份抵压球轴承3的第二端和轴承拧紧螺栓4的端面,变速器壳体6的内侧至少另一部份抵压球轴承3的侧面,压板拧紧螺栓1将压板2与变速器壳体6相固定,以实现输入轴5通过球轴承端面在变速器壳体6上的轴向定位。
其中,球轴承3整体呈圆柱形,,球轴承3的第一端的外圆面形成有第一台阶300;第一台阶300与压板2的端面上的孔相配合,压板2卡设抵压于第一台阶300。
球轴承3的第二端的外圆面形成有沉孔310;轴承拧紧螺栓4的头部抵压在沉孔310中,且轴承拧紧螺栓4的头部远远离螺杆端面与球轴承3的第二端的端面相齐。
其中,球轴承3的第一台阶300的高度为4.5mm~5mm,沉孔310的深度范围为4mm~4.5mm。
压板2与变速器壳体6之间为间隙配合,间隙范围为0.4mm~0.6mm;球轴承3与变速器壳体6、压板2之间为紧密配合。
更多的细节,可以参照前述对图2至图4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车辆的六档手动变速器包含六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采用全同步器结构,倒档带有同步器,可以避免换档打齿、倒档挂不上或者需要多次才能挂上的问题,明显提升倒档的换档质量,其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其中,一二档同步器组件16与一档齿轮组件18配合联接,实现一档功能。此时,发动机的动力经输入轴5、一档齿轮组件18、一二档同步器组件16、输出轴8传递至差速器组件190输出。
当一二档同步器组件16与二档齿轮组件15配合联接,实现二档功能。此时发动机的动力经输入轴5、二档齿轮组件15、一二档同步器组件16、输出轴8传递至差速器组件190输出。
当三四档同步器组件32与三档齿轮组件30配合联接,实现三档功能。此时发动机的动力经输入轴5、三四档同步器组件32、三档齿轮组件30、三档从动齿轮13、输出轴8传递至差速器190输出。
当三四档同步器组件32与四档齿轮组件33配合联接,实现四档功能。此时发动机的动力经输入轴5、三四档同步器组件32、四档齿轮组件33、四档从动齿轮12、输出轴8传递至差速器190输出。
当五六档同步器组件37与五档齿轮组件35配合联接,实现五档功能。此时发动机的动力经输入轴5、五六档同步器组件37、五档齿轮组件35、五档从动齿轮11、输出轴8传递至差速器190输出。
当五六档同步器组件37与六档齿轮组件38配合联接,实现六档功能。此时发动机的动力经输入轴5、五六档同步器组件37、六档齿轮组件38、六档从动齿轮26、输出轴8传递至差速器190输出。
当倒档同步器组件23与倒档齿轮组件24配合联接,实现倒档功能。此时发动机的动力经输入轴5、一档齿轮组件18、倒档齿轮组件24、倒档轴26传递至差速器组件190输出。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一二档同步器组件16、三四档同步器组件32、五六档同步器组件37、倒档同步器组件23是通过其上的套筒还实现与各档的主动齿轮组实现配合联接的。且这些套筒是由拨叉进行操纵的,其中,该拨叉由布置在驾驶员的座椅旁的变速杆进行操纵。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首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轴承拧紧螺栓将球轴承拧紧固定在输入轴上,并通过压板拧紧螺栓将压板与变速器壳体相固定,可以消除输入轴的轴向窜动量;
另外,采用轴承拧紧螺栓和与压板拧紧螺栓,来固定球轴承,其安装方式简便,可有效的改善变速器总成的装配工艺性能;
其次,轴承拧紧螺栓内沉在球轴承内,基本不占用输入轴的轴向空间,使变速器结构更为紧凑,缩短了变速器总成的轴向长度。
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动变速器含六个前进档,比现有的手动变速器多一个档位,可以拓宽变速器的变速范围,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此外,倒档带有同步器,可以改善倒档的换档品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用于车辆的手动变速器中,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输入轴(5);
设置于所述输入轴(5)侧面并抵压所述输入轴(5)的球轴承(3);
设置于所述球轴承(3)第一端,并套设在所述输入轴(5)的中部的压板(2);
变速器壳体(6),所述输入轴(5)和球轴承(3)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6)内;
轴承拧紧螺栓(4);及
压板拧紧螺栓(1);
其中,所述压板(2)卡设抵压于所述球轴承(3)的第一端;
所述轴承拧紧螺栓(4)位于所述输入轴(5)端面并旋入拧紧至所述输入轴(5),且所述轴承拧紧螺栓(4)抵压所述球轴承(3)的第二端;
所述变速器壳体(6)的内侧至少一部份抵压所述球轴承(3)的第二端和所述轴承拧紧螺栓(4)的端面,所述变速器壳体(6)的内侧至少另一部份抵压所述球轴承(3)的侧面,所述压板拧紧螺栓(1)将所述变速器壳体(6)与所述压板(2)相固定,以实现所述输入轴(5)通过球轴承(3)端面在所述变速器壳体(6)上的轴向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轴承(3)整体呈圆柱形,所述球轴承(3)的第一端的外圆面形成有第一台阶(300);所述第一台阶(300)与所述压板(2)的端面上的孔相配合,所述压板(2)卡设抵压于所述第一台阶(3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轴承(3)的第一台阶(300)的高度为4.5mm~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轴承(3)的第二端的外圆面形成有沉孔(310);所述轴承拧紧螺栓(4)的头部抵压在所述沉孔(310)中,且所述轴承拧紧螺栓(4)的头部远离螺杆的端面与所述球轴承(3)的第二端的端面相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310)的深度范围为4mm~4.5mm。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与所述变速器壳体(6)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间隙范围为0.4mm~0.6mm;所述球轴承(3)与所述变速器壳体(6)、压板(2)之间为紧密配合。
7.一种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组件(120)、输出轴组件(130)、倒档轴组件(140)、差速器组件(190)、变速器壳体(6)及离合器壳体(27);其中:
所述输入轴组件(120)包括有一输入轴(5),以及设置于述输入轴(5)侧面并抵压所述输入轴(5)的球轴承(3);在球轴承(3)第一端设置有压板(2),所述压板(2)套设在所述输入轴(5)的中部,所述压板(2)卡设抵压于所述球轴承(3)的第一端;所述轴承拧紧螺栓(4)位于所述输入轴(5)端面并旋入拧紧至所述输入轴(5),且所述轴承拧紧螺栓(4)抵压所述球轴承(3)的第二端;
所述变速器壳体(6)的内侧至少一部份抵压所述球轴承(3)的第二端和所述轴承拧紧螺栓(4)的端面,所述变速器壳体(6)的内侧至少另一部份抵压所述球轴承(3)的侧面,所述压板拧紧螺栓(1)将所述变速器壳体(6)与所述压板(2)相固定,以实现所述输入轴(5)通过球轴承(3)端面在所述变速器壳体(6)上的轴向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轴承(3)整体呈圆柱形,所述球轴承(3)的第一端的外圆面形成有第一台阶(300);所述第一台阶(300)与所述压板(2)的端面上的孔相配合,所述压板(2)卡设抵压于所述第一台阶(3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轴承(3)的第二端的外圆面形成有沉孔(310);所述轴承拧紧螺栓(4)的头部抵压在所述沉孔(310)中,且所述轴承拧紧螺栓(4)的头部远离螺杆的端面与所述球轴承(3)的第二端的端面相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轴承(3)的第一台阶的高度为4.5mm~5mm,所述沉孔(310)的深度范围为4mm~4.5m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与所述变速器壳体(6)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间隙范围为0.4mm~0.6mm;所述球轴承(3)与所述变速器壳体(6)、压板(2)之间为紧密配合。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组件(120)进一步包括有装配于所述输入轴(5)上的三档齿轮组件(30)、三四档同步器组件(32)、四档齿轮组件(33)、五档齿轮组件(35)、五六档同步器组件(37)以及六档齿轮组件(28);
其中,所述三档齿轮组件(30)、四档齿轮组件(33)、五档齿轮组件(35)、六档齿轮组件(28)分别通过三档滚针轴承(31)、四档滚针轴承(34)、五档滚针轴承(36)、六档滚针轴承(39)套设在所述输入轴(5)上;所述三四档同步器组件(32)、五六档同步器组件(37)通过花键固定联接在所述输入轴(5)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组件(130)至少包括输出轴(8),以及装配于所述输出轴(8)上的一档齿轮组件(18)、一二档同步器组件(16)、二档齿轮组件(15)、三档从动齿轮(13)、四档从动齿轮(12)、五档从动齿轮(11)、六档从动齿轮(10)、第一圆锥滚子轴承(7)以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
其中,所述一档齿轮组件(18)、二档齿轮组件(15)分别通过一档滚针轴承(17)、二档滚针轴承(14)套设在输出轴(8)上;所述一二档同步器组件(16)、三档从动齿轮(13)、四档从动齿轮(12)、五档从动齿轮(11)、六档从动齿轮(10)通过花键固定联接在所述输出轴(8)上;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7)以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通过圆柱面过盈装配在所述输出轴(8)上,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7)靠近所述变速器壳体(6)的一端通过第一调整垫(9)进行预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轴组件(140)包括倒档轴(26),以及装配在所述倒档轴(26)上的倒档齿轮组件(24)、倒档同步器组件(23)、第三圆锥滚子轴承(21);
其中,所述倒档齿轮组件(24)通过倒档滚针轴承(25)套设在所述倒档轴(26)上;所述倒档同步器组件(23)通过花键固定联接在所述倒档轴(26)上;所述第三圆锥滚子轴承(21)通过圆柱面过盈装配在所述倒档轴(26)上,所述第三圆锥滚子轴承(21)靠近所述变速器壳体(6)的一端通过第二调整垫(22)进行预紧。
CN201410281969.0A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Pending CN1052021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1969.0A CN105202158A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1969.0A CN105202158A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2158A true CN105202158A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50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1969.0A Pending CN105202158A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215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38369A1 (de) * 2003-12-01 2005-06-08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Ölleitkontur in einem Getriebegehäuse
CN201386763Y (zh) * 2009-03-27 2010-01-20 重庆市蓝黛实业有限公司 六档变速器
DE202009005634U1 (de) * 2009-04-17 2010-09-02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CN101876363A (zh) * 2009-04-17 2010-11-03 格特拉克·福特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3185110A (zh) * 2011-11-22 2013-07-03 格特拉克·福特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的换挡变速器
CN103343777A (zh) * 2013-07-29 2013-10-09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变速器用球轴承及汽车变速器
CN103851133A (zh) * 2012-12-03 2014-06-11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CN203979345U (zh) * 2014-06-23 2014-12-0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38369A1 (de) * 2003-12-01 2005-06-08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Ölleitkontur in einem Getriebegehäuse
CN201386763Y (zh) * 2009-03-27 2010-01-20 重庆市蓝黛实业有限公司 六档变速器
DE202009005634U1 (de) * 2009-04-17 2010-09-02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CN101876363A (zh) * 2009-04-17 2010-11-03 格特拉克·福特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3185110A (zh) * 2011-11-22 2013-07-03 格特拉克·福特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的换挡变速器
CN103851133A (zh) * 2012-12-03 2014-06-11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3343777A (zh) * 2013-07-29 2013-10-09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变速器用球轴承及汽车变速器
CN203979345U (zh) * 2014-06-23 2014-12-0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3525B2 (en) Seven-speed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and vehicle
CN202219825U (zh) 正三轮摩托车三档变速器
CN203979345U (zh)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CN109442003B (zh) 采用柔性轴联接器的同向锥双齿轮箱
CN110925392B (zh) 一种拖拉机多档位全功率取力器及其取力方法
CN105202158A (zh) 一种输入轴定位结构以及手动变速器
CN105240463A (zh) 一种五速手动变速器总成
JP2017026018A (ja) 車両用手動変速機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ケース
CN112664636B (zh) 一种多球面轴间差速器总成
CN202623927U (zh) 三、四轮摩托车后桥三挡加力器总成
CN201322083Y (zh) 液压挖掘机双马达行走传动箱
JP2009036227A (ja) 変速機
CN101254749A (zh) 汽车节油惯量滑行装置
CN201056162Y (zh) 汽车全时分动器
CN208935191U (zh) 一种花键连接结构
CN112984056A (zh) 一种两轴六挡amt变速系统
CN205331330U (zh) 旋耕船主变速箱
CN2608764Y (zh) 带同步器的机械换档压路机用变速箱
CN2893315Y (zh) 一种高档卡车、越野车用汽车变速器
CN220595124U (zh) 一种摩托车的倒挡机构
CN213361059U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箱拨叉
CN201187571Y (zh) 汽车变速器五档止推垫片
CN201593602U (zh) 主副箱交叉组合结构的双中间轴汽车变速器
CN204610716U (zh) 变速器及具有其的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辆
CN216112045U (zh) 一种变速器中间轴及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