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7131A - 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7131A
CN105197131A CN201510550993.4A CN201510550993A CN105197131A CN 105197131 A CN105197131 A CN 105197131A CN 201510550993 A CN201510550993 A CN 201510550993A CN 105197131 A CN105197131 A CN 105197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vehicle
stolen
monitoring server
not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09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7131B (zh
Inventor
王保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509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97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97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7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7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7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若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第一终端广播携带第一车辆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当第二终端接收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被盗预警信息上传至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被盗预警通知发送给第三终端,第三终端为与第一终端绑定的用于第一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在第三终端接收到被盗预警通知后,若第三终端还接收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被盗通知后,将被盗通知发送给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被盗通知后,向车辆防盗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发送车辆拦截通知,接收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的车主根据被盗预警信息拦截第一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车作为一种消费品已逐步进入广大普通老百姓的家中,电动车的使用数量已很高且在逐步升高。但与此同时,电动车整车或电瓶等部件被盗案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损失,因此,车辆防盗产品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装备,购买和使用电动车时,对应的防盗产品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从技术种类上划分,车辆防盗产品基本上可分为三类:机械防盗装置、电子防盗报警装置、联网的防盗抢报警(定位、跟踪)系统;从制造和安装环节上划分,车辆防盗产品分为“原装产品”(即车辆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已确定并安装)和“后装产品”(即车辆出厂后由经销商、保险商或用户另行选定并安装)两类。无论车辆防盗产品如何琳琅满目、如何更新换代,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作用,一是防范车辆未经授权被非法启用,二是及时发现、制止盗窃车辆的行为。与此对应的基本防范手段主要包括:增加未经授权非正常开启车辆的难度(如增加各种机械的、电子的锁定环节,提高钥匙和操作的保密性等);增加车辆电路控制或闭锁环节,限制非正常发动车辆;对入侵行为进行探测并及时报警。
目前比较流行的防盗技术之一就是利用GPS对车辆进行定位,GPS防盗的前提就是其隐蔽性,但目前大多数电动车的电路系统都在车头部位,与车锁是紧挨着。偷车贼偷走车后,立即换锁即可发现定位器,一旦切断电路并拔出SIM卡,定位器即失效了。因此,找回被盗车辆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才能追踪,隐蔽困难让不少人“寻车梦”落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以实现提高车辆防盗成功率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防盗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车辆防盗系统,所述车辆防盗系统包括: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与所述车辆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至少一个设置于道路固定位置的基站终端、以及监控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若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第一终端广播携带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车辆为所述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中的一辆,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一车辆上安装的车辆终端;
当第二终端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所述被盗预警信息上传至所述监控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附近的基站终端;
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被盗预警通知发送给第三终端,其中,所述第三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
在所述第三终端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后,若所述第三终端还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被盗通知后,将所述被盗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
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后,向所述车辆防盗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发送车辆拦截通知,以便接收到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的车主根据所述被盗预警信息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防盗系统,包括: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与所述车辆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至少一个设置于道路固定位置的基站终端、以及监控服务器;
第一终端,用于若确定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广播携带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
第二终端,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所述被盗预警信息上传至所述监控服务器;
所述监控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被盗预警通知发送给第三终端;
第三终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后,若还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被盗通知后,将所述被盗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后,向所述车辆防盗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发送车辆拦截通知,以便接收到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的车主根据所述被盗预警信息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其中,所述第一车辆为所述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中的一辆,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一车辆上安装的车辆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附近的基站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利用移动设备(车辆终端与用户终端)、固定设备(基站终端)以及监控服务器之间的直接通讯,可以及时将被盗车辆的相关信息推送给所述车辆防盗系统中的车主,由于所述车辆防盗系统中的车主分布广泛且人员众多,所以若很多车主利用获取的被盗车辆信息联合拦截被盗车辆时,将大大提高找回被盗车辆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车辆防盗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车辆防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车辆防盗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系列可部署在小型机交通工具、城市道路基础信息设施、警车上的微型嵌入式计算终端装置,通过低频率无线通讯,这些装置可使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固定设置于道路旁的基础信息化设施)之间产生广泛自主地关联信息交互。
参见图1所示的车辆防盗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之一。本系统从右至左分别应对物联网应用架构中的感知层、网络层和服务层。其中:
感知层中包括:基站终端(BaseTerminal,简称BT)、电动车上安装的车辆终端即普通用户移动终端(CommonUserMobileTerminal,简称CUMT)、警车上安装的车辆终端即专用移动终端(ProfessionalMobileTerminal,简称PMT)、警察使用的用户终端即(比如移动设备:警务通)、车主使用的用户终端(比如移动设备:手机)、以及部署于用户终端上的APP软件(MobileAPPSoftware,简称MAS)。其中,车辆终端CUMT与用户终端之间通过比如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方式进行通信;车辆终端PMT与警务通之间通过比如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方式进行通信;CUMT、PMT与BT之间通过sub-Ghz实现通信。
服务层中包括公共服务区、安全接入区、专网服务区、安全交换区,其中,专网服务区可以是公安系统服务区。关于防盗系统对应的监控服务器的部署位置,考虑到监控服务器需要连接公安系统的内部专网,又需要从公共服务区的前置服务器中同步数据,还需要和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olice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PGIS)平台交互警车等资源的实时数据,故将所述监控服务器设置于公安网(即专用服务区)内。其中,所述监控服务器中内置服务器软件(ServerSoftware,简称SS),用于实现与感知层中的设备进行通信。
在网络层中,通过公安专网(或公安专网和互联网)实现BT与SS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蜂窝网和互联网实现用户终端MAS与SS之间数据传输。
基于上述几种设备、软件协同运作,实现完整的轨迹跟踪、主动拦截、协助追逃等车辆防盗功能,并构成了车联网基础设施。实现车辆防盗的具体思路如下:
被盗车辆的车辆终端CUMT1通过特定算法发现被盗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比如被移动、或是CUMT1同车载蓄电池的输入连接被切断)时,CUMT1便会通过低于1GHz频段的低功耗无线通信模块向周围广播自己的被盗状态,同时连续传送车辆当前位置信息,直至车载电池和CUMT1内置电池的电量耗尽。
此时,通过安装在城市视频监控专网里的视频监控探头支架上的附加设备—基站终端(BT),可以接收到附近车辆发出的被盗预警信息(被盗状态、位置信息),并且通过城市视频专网的高速以太网络,将相关警情接入位于公安网内的监控服务器(SS)上。
考虑到固定架设在城市视频监控摄像机支架上的基站终端BT可能受到建筑阻挡、附近的无线通讯设备干扰等因素限制而产生通讯盲区,在流动部署的警车上也安装了具备完整基站功能的专用移动终端PMT。该PMT除能够有效弥补信号盲区,而且能够同随车警员携带的警务通终端协同工作,利用警务通建立的高速远程通信链路,将相关警情传递给位于公安网内的监控服务器(SS)上。
若被盗车辆附近存在车辆防盗系统的其它用户,其它用户也能够通过自己电动车上的车辆终端CUMT2接收到被盗车辆CUMT1发出的被盗预警信息,通过与CUMT2连接的用户终端(所述其它用户的手机)上的应用程序MAS,在远程网络连接建立的时候,将该被盗预警信息从互联网上传递到置于公网上的公共通讯前置服务器上,透过它将该被盗车辆的信息汇聚到位于公安网内的监控服务器(SS)上,以方便统一调度和管理。
下面就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防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车辆防盗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所示的车辆防盗系统,该车辆防盗系统包括: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与所述车辆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至少一个设置于道路固定位置的基站终端、以及监控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为普通电动车或警用车辆;当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CUMT)的车辆为普通电动车时,所述用户终端(MAS)为手机;当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PMT)的车辆为警用车辆时,所述用户终端(MAS)为警务通。所述车辆终端(CUMT或PMT)与所述用户终端(MAS)之间进行蓝牙通信;所述车辆终端(CUMT或PMT)与所述基站终端(BT)之间进行sub-Ghz通信。车辆终端安装到车辆后,平时处于“省电”模式,只有车辆终端中的蓝牙模块处于工作状态,车辆终端的蓝牙模块能被车主用户终端的蓝牙功能唤醒,车辆终端的蓝牙模块被唤醒后,才能进一步唤醒车辆终端自有的无线通信模块。
若车主使用的用户终端为手机,则首次在车辆上配置车辆终端CUMT时,车主使用手机蓝牙功能和手机上的MAS软件使手机同车辆终端CUMT之间进行配对,并设置配对密码,若未经配对、以及没有利用配对密码实现配对成功的手机将无法调用或修改车辆终端CUMT设置。因此,所述车辆终端与所述用户终端的绑定方式为:所述用户终端在搜索到所述车辆终端后,获取用户设置的配对密码;所述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配对密码后,通过向所述车辆终端发送配对成功通知来实现与所述车辆终端的绑定,所述车辆终端只与发送该配对成功通知的用户终端绑定。此外,当配对成功后,若车主手机本身设置了登录密码,则当解锁手机的同时即解锁了车辆终端CUMT配置功能。
下面具有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防盗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201:若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第一终端广播携带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车辆为所述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中的一辆,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一车辆上安装的车辆终端。
车主用车前,必须开启手机(用户终端)蓝牙通讯功能并加载MAS软件,这样才能开启同车辆终端CUMT的通信功能,并进入车辆终端CUMT的“防护模式”,在“防护模式”下,仍然只是车辆终端CUMT的蓝牙模块在工作,但车辆终端CUMT会持续监测与车主手机的蓝牙通信状态。当车主用车后停车时,车辆终端CUMT会持续监测与车主手机的蓝牙通信状态,若连续一段时间(可设定)检测到所述蓝牙通信状态为离线(即断开,无法监测到蓝牙信号时),即启动车辆终端CUMT的“防盗模式”。在防盗模式下,车辆终端CUMT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或电子陀螺仪)被使能,处于就绪状态,当车辆终端CUMT根据算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或电子陀螺仪等)判断出车辆被移动、或根据算法判断出车辆终端CUMT同车载蓄电池的连接线被切断、或是根据算法判断出其它非法操作时,车辆终端CUMT将确定自己所属的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此时,车辆终端CUMT将令自己进入“预警被盗模式”。因此,在步骤201中,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的一种方式为: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其中,所述第三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若所述通信状态为断开,则当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所述第一车辆被移动、或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载电池之间的连接线断开时,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若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所述第一终端进入预警被盗模式。
另外,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连接,则所述第一终端进入防护模式;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断开且未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防护模式进入防盗模式;若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防盗模式进入预警被盗模式。
此外,在车主启动车辆的“防盗模式”后至再次使用该车辆前,若均没有异常(比如车辆被移动、或车辆CUMT同车载蓄电池的连接线被切断)发生,则在车主下次使用车辆前,携带经过配对的手机靠近该车辆时,车辆终端CUMT将自动关闭“防盗模式”。因此,若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防盗模式、且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由断开变为连接,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防盗模式转为所述防护模式。
存在一种极端情况,即不法分子以抢夺形式造成车辆及车主手机同时脱离监管的情况,也就是说,不法分子通过抢夺获取车辆,但在抢夺期间造成车主手机丢失,而无法实现车辆终端CUMT与车主手机的通信。此时,车主可使用他人电话或固定电话(通信设备)呼叫SS呼叫中心坐席的方式来报警,当监控服务器SS接收到语音报警请求后,由值班人员对车主身份识别,并手工创建报警事件。监控服务器SS再通过报警所在区域的基站终端BT通过Sub-GNet进行广播,以搜索匹配车辆的方式建立与被盗车辆的车辆终端CUMT的通讯连接,比如广播被盗车辆的车辆标识,当被盗车辆的车辆终端CUMT确定基站终端BT广播的车辆标识与自己的车辆标识一致时,便同基站终端BT建立通讯连接,当基站终端BT与被盗车辆的车辆终端CUMT建立连接后,监控服务器SS再通过基站终端BT向被盗车辆的车辆终端CUMT下发被盗预警通知,此时,车辆终端CUMT将确定自己所属的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因此,在步骤201中,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的另一种方式为:
若所述监控服务器接收到语音报警请求,则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至少一个第四终端广播携带第一车辆标识的搜索通知,其中,所述语音报警请求为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利用所述第三终端外的通信设备发出的,所述第四终端为发出所述语音报警请求的区域的基站终端;当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所述搜索通知,并确定所述搜索通知中携带的第一车辆标识与自己的车辆标识一致时,与所述第四终端建立连接;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所述第四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被盗预警通知,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后,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
此外,若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防盗模式进入预警被盗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控服务器SS通过基站终端BT向被盗车辆的车辆终端CUMT下发被盗预警通知可以是触发被盗车辆的车辆终端CUMT进入“预警被盗模式”的触发请求,这种远程触发的模式要求车辆终端CUMT端在接到远程触发的请求后,向监控服务器SS返回“预警被盗模式”启动的确认信息,若SS连续发出3次(可调)远程触发的请求后,车辆终端CUMT都无响应,SS将取消此次启动“预警被盗模式”的事务。因此,本发明方法实施例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时,所述被盗预警通知为使所述第一终端进入预警被盗模式的触发请求,若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所述预警被盗模式,则通过所述第四终端向所述监控服务器返回触发确认消息;若所述监控服务器未接收到所述触发确认消息,则继续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触发请求,若在发送设定次数的触发请求后,均未接收到所述触发确认消息,则取消对所述第一车辆的防盗事务。
车辆终端CUMT进入“预警被盗模式”后,将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直到“预警被盗模式”被解除。在此工作模式下,车辆终端CUMT将唤醒自身的定位(如:GPS、GLONASS等)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以Sub-G方式通信),令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中,定位模块不会进入睡眠状态,定位模块将每隔1分钟(可调节)获取一次定位数据,并利用自己的无线通信模块通过Sub-GNet向周围广播车辆的定位数据,基站终端BT接收到所述定位数据后,通过与监控服务器SS建立的通信网链路,周期性的向监控服务器SS上传所述定位数据。同时,由监控服务器SS通过短信网关向车主发送被盗预警通知。此时,该预警态车辆CUMT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播被盗信息,所述被盗信息中可以携带预警态车辆标识,比如,所述被盗信息可以是:xxxID号的车辆被盗,若周围存在基站终端BT或者其它车辆终端CUMT,则会接收到预警态车辆CUMT广播的被盗信息。可见,在步骤201中,第一终端按照下述方式广播被盗预警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预警被盗模式下,将利用自己的定位模块获取自己的定位数据,并利用自己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播包含所述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
如果车主确认车辆未被盗,必须通过手机上的MAS向SS发出取消预警通知,并另车辆终端CUMT由“被盗模式模式”进入“防护模式”。监控服务器SS在接收到取消预警通知后将不再记录定位数据,车辆终端CUMT在进入“防护模式”后也将停止向SS发送定位数据,同时关闭自身的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可见,所述第一终端在利用自己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播包含所述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之后,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所述第三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取消预警通知后,将所述取消预警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并控制所述第一终端关闭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取消预警通知是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在确认所述第一车辆未被盗时触发的;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取消预警通知后,停止记录所述被盗预警信息中的定位数据。
步骤202:当第二终端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所述被盗预警信息上传至所述监控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附近的基站终端。
步骤203: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被盗预警通知发送给第三终端,其中,所述第三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
步骤204:在所述第三终端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后,若所述第三终端还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被盗通知后,将所述被盗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
步骤205: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后,向所述车辆防盗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发送车辆拦截通知,接收到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的车主根据所述被盗预警信息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当监控服务器SS收到某车主手机MAS发出的被盗通知后,将首先从数据库中提取车辆信息(比如车辆ID号),并据此向110报警。之后,监控服务器SS将车主手机号与车辆终端CUMT对应的车辆ID号进行匹配后,将持续记录该车辆终端CUMT上传的定位数据,用于未来的轨迹回放。因此,在步骤205中,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后,所述监控服务器可以向公安系统发出所述第一车辆被盗的报警通知。所述监控服务器还提取已经获取的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并持续记录所述第一终端上传的定位数据。
当监控服务器SS收到某车主手机MAS发出的被盗通知后,监控服务器SS向周边车辆(被盗车辆周边)CUMT绑定的MAS广播“车辆拦截通知”以请求周边车辆的车参与联动拦截。如果周边车辆车主不想参与“联动拦截”,则无需响应;如果希望参与,则利用手机MAS向监控服务器SS回复参与“联动拦截”的拦截参与通知(按钮触发)。监控服务器SS收到此拦截参与通知后,周边车辆车主的手机MAS将持续获取监控服务器SS发来被盗车辆的定位数据,此手机MAS将会连接地图APP(比如百度地图),并在地图上显示被盗车辆的位置;同时还会利用本手机内置的定位功能,获取本手机的GPS定位数据,并在地图中显示。基于这些显示,该周边车辆车主就能对被盗车辆实施追踪,并伺机报警或者拦截。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周边车辆车主是所有车辆的车主,也包括了被盗车辆的车主。
对于基站终端BT,其部署于有人值守的关卡(例如收费站、城乡结合部主路口等)或者无人值守的采集点(例如:主干道等关键路段)等位置。BT基本上采用与CUMT相同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区别是:有人值守的关卡所部署的BT与CUMT的硬件模块完全相同;而无人值守的采样点所部署的BT因无需与值守人员手机通讯,则没有蓝牙模块。BT采用市电供电,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对于被盗车辆CUMT发来的定位数据,监控服务器SS除了将其推送给参与拦截的车辆车主外,还将其推送给途径的BT。在有人值守的关卡,其使用方式与参与拦截的“CUMT-MAS”组合的方式类似,见上述描述。但区别是:监控服务器SS默认关卡BT与值守人员参与拦截,会向该BT和值守人员MAS发送被盗车辆的车辆拦截通知,值守人员的用户终端(比如手机)MAS收到车辆拦截通知后,自动开启接收被盗车辆定位数据工作,之后持续接收被盗车辆的定位数据,并在百度地图中显示(使用方式与参与拦截的“CUMT-MAS”组合中MAS的使用方式相同)。
可见,基于上述内容,在步骤205中,按照下述方式实现“所述接收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的车主根据所述被盗预警信息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若第五终端为接收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中的一个、或是与基站终端绑定的基站值守人员携带的通讯设备,则当所述第五终端接收到所述车辆拦截通知后,若再接收到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触发的拦截响应消息后,则向所述监控服务器发送拦截参与通知;当所述监控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拦截参与通知后,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所述第五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在自己的地图软件上显示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具体位置,并利用自己的定位数据在所述地图软件上显示自己的第二具体位置;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根据所述第一具体位置和所述第二具体位置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此外,车辆车主或基站终端值守人员在成功拦截被盗车辆后,可通过拍照取证获取被盗车辆信息(或者其它处理方式)后,再利用手机MAS向监控服务器SS发出“拦截成功”的通知,并在手机MAS中退出拦截状态与界面,回到初始状态。在“联动拦截”过程中,这些车主也可随时利用手机MAS发出“退出拦截”的通知,并在MAS中退出拦截状态与界面,回到初始状态。参与拦截的车主或值守人员通过拍照取证上传至监控服务器SS后,监控服务器SS将终止向基站值守人员的用户终端MAS或车主的用户终端MAS(CUMT或PMT)发送定位数据,同时,向被盗车辆的车主的用户终端MAS发送证据的链接地址,并推送消息,并提示拦截成功。可见,在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根据所述第一具体位置和所述第二具体位置拦截所述第一车辆之后,还包括:
若第五终端为接收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中的一个、或是与基站终端绑定的基站值守人员携带的通讯设备,则在所述第五终端接收到拦截成功通知后,将携带所述第一车辆在拦截成功后的状态信息(比如带有第一车辆照片的链接地址)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其中,所述拦截成功通知是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拦截到所述第一车辆后输入的;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拦截成功通知后,停止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并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拦截成功提示及所述第一车辆的状态信息。
此外,监控服务器SS在向周边车辆车主的手机MAS发出“车辆拦截通知”后,其周边车辆的车主若参与“联动拦截”,周边车辆的车主将利用手机MAS唤醒自己车辆的CUMT中的无线通信模块,使得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搜索-发现-匹配”状态。在“搜索-发现-匹配”状态下,当周边车辆的车辆终端CUMT通过自有的无线通信模块发现附近有被盗车辆经过后,会通过蓝牙模块(当该用户手机APP处于加载状态时)向其车主手机MAS发出比如“附近有ID号为xxx的被盗车辆经过”的提示信息。对于部署在关卡的基站终端BT,当其发现附近有被盗车辆经过后,关卡BT在接收到经过的被盗车辆发出的ID号后,会利用蓝牙模块发送给值守人员MAS(工作方式与参与拦截的“CUMT-MAS”组合中CUMT的工作方式相同)。可见,若第五终端为接收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中的一个、或是与基站终端绑定的基站值守人员携带的通讯设备,则在所述第五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触发的拦截响应消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五终端控制第六终端搜索所述第一终端,其中,所述第六终端为与所述第五终端绑定的车辆终端;若所述第六终端搜索到所述第一终端,则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的通知。
进一步地,如果车主确认预警态车辆被盗后,车主将利用手机MAS向监控服务器SS发送被盗通知,比如,所述被盗通知可以是:xxxID号的车辆被盗。监控服务器SS在接收到被盗通知后,会通过基站终端BT触发车辆终端CUMT进入“被盗模式”。因此,在步骤205中,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之后,还包括: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出进入“被盗模式”的通知,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所述“被盗模式”。
在车辆进入被盗模式后,当处于被盗状态的车辆CUMT经过BT或者其它车辆时,被盗车辆的CUMT会感知到所述经过的BT或者其它车辆的存在,并向BT或其它车辆CUMT发出本车的ID号,可选的,此时还可以使自身车辆的车灯闪烁(可以使全部车灯闪烁,也可以使车灯切换闪烁),以便BT的值守人员或其它车辆的车主看到闪烁车灯,进一步发现被盗车辆。对于其它车辆的CUMT,当其通过自有无线通信模块收到被盗车辆发出的ID号后,会通过蓝牙模块向其车主MAS发出“附近有ID号为xxx的被盗车辆经过”的信息。对于无人值守的基站终端BT,监控服务器SS不认为无人值守的BT参与拦截(但会向其发送被盗车辆信息通知),当接收到经过的被盗车辆发出的ID号后,会通过Sub-GNet或专用网络向监控服务器SS发出“附近有ID号为xxx的被盗车辆经过”的信息,作为记录被盗车辆行驶轨迹的辅助信息。可见,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出进入被盗模式的通知之后,还包括:
若第七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车辆终端或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有人值守的基站终端,则当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所述被盗模式后,如果所述第一终端搜索到所述第七终端,则向所述第七终端发送第一车辆标识,并控制所述第一车辆的车灯闪烁;所述第七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标识后,将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经过的通知发送给与所述第七终端绑定的终端设备;若第七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无人值守的基站终端,则当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所述被盗模式后,如果所述第一终端搜索到所述第七终端,则向所述第七终端发送第一车辆标识;所述第七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标识后,将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经过的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终端BT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对定位轨迹的补充,因为可能被盗车辆被放置在其它车厢中,卫星定位模块无法收到数据。在这种情况下,SS知道车辆被盗,但无法建立起行驶轨迹,当被盗车辆被动经过BT时(特别是采集点BT),会令后者通过自有无线通信模块感知到其存在,并将其ID号和本BT的位置信息上传至SS,从而建立起该被盗车辆的粗略轨迹。
进一步地,车辆终端CUMT的电能监测电路处于工作状态,若CUMT检测到电池信息(车辆的锂电池电压过低,或者给锂电池充电的电源即车载蓄电池被断开),也将唤醒CUMT自有的无线通信模块,并将所述电池信息通过附近的BT发送给SS,然后通过SS端提供的短信网关将所述电池信息发送给车主手机,以提示车主处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为自己供电的供电模块的电量,若所述电量小于设定阈值,则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电量通知;和/或,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所述供电模块与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供电电源是为所述供电模块供电的第一车辆的车载电池,若所述连接状态为断开,则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断开通知。
以上介绍了车辆防盗方法的实施例,下面介绍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防盗系统,包括: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与所述车辆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至少一个设置于道路固定位置的基站终端、以及监控服务器;
第一终端,用于若确定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广播携带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
第二终端,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所述被盗预警信息上传至所述监控服务器;
所述监控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被盗预警通知发送给第三终端;
第三终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后,若还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被盗通知后,将所述被盗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后,向所述车辆防盗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发送车辆拦截通知,以便接收到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的车主根据所述被盗预警信息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其中,所述第一车辆为所述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中的一辆,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一车辆上安装的车辆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附近的基站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终端与所述用户终端的绑定方式为: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在搜索到所述车辆终端后,获取用户设置的配对密码,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配对密码后,实现与所述车辆终端的绑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语音报警请求后,向至少一个第四终端广播携带第一车辆标识的搜索通知,其中,所述语音报警请求为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利用所述第三终端外的通信设备发出的,所述第四终端为发出所述语音报警请求的区域的基站终端;
所述第四终端,用于当利用所述第一车辆标识搜索到所述第一终端后,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被盗预警通知;
则,所述第一终端,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后,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具体用于检测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若所述通信状态为断开,则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车辆被移动、或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载电池之间的连接线断开时,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若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连接,则进入防护模式;若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断开、且未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由所述防护模式进入防盗模式;若处于防盗模式、且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由断开变为连接,则由所述防盗模式转为所述防护模式;若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由所述防盗模式进入预警被盗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时,所述被盗预警通知为使所述第一终端进入预警被盗模式的触发请求,若进入所述预警被盗模式,则通过所述第四终端向所述监控服务器返回触发确认消息;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若未接收到所述触发确认消息,则继续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触发请求,若在发送设定次数的触发请求后,均未接收到所述触发确认消息,则取消对所述第一车辆的防盗事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具体用于在所述预警被盗模式下,利用自己的定位模块获取自己的定位数据,并利用自己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播包含所述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第三终端,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利用自己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播包含所述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取消预警通知后,将所述取消预警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并控制所述第一终端关闭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取消预警通知是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在确认所述第一车辆未被盗时触发的;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取消预警通知后,停止记录所述被盗预警信息中的定位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后,向公安系统发出所述第一车辆被盗的报警通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当第五终端为接收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中的一个、或是与基站终端绑定的基站值守人员携带的通讯设备,则:
所述第五终端,用于接收到所述车辆拦截通知后,若再接收到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触发的拦截响应消息后,则向所述监控服务器发送拦截参与通知;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拦截参与通知后,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
所述第五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在自己的地图软件上显示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具体位置,并利用自己的定位数据在所述地图软件上显示自己的第二具体位置,以便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根据所述第一具体位置和所述第二具体位置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第五终端,用于若再接收到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触发的拦截响应消息之后,控制第六终端搜索所述第一终端,其中,所述第六终端为与所述第五终端绑定的车辆终端;
所述第六终端,用于若搜索到所述第一终端,则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的通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第五终端,还用于当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根据所述第一具体位置和所述第二具体位置拦截所述第一车辆之后,在接收到拦截成功通知后,将携带所述第一车辆在拦截成功后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其中,所述拦截成功通知是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拦截到所述第一车辆后输入的;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拦截成功通知后,停止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并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拦截成功提示及所述第一车辆的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出进入被盗模式的通知,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所述被盗模式;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当进入所述被盗模式后,如果搜索到第七终端,则向所述第七终端发送第一车辆标识,并控制所述第一车辆的车灯闪烁,所述第七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车辆终端或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有人值守的基站终端;所述第七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标识后,将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经过的通知发送给与所述第七终端绑定的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当进入所述被盗模式后,如果搜索到第七终端,所述第七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无人值守的基站终端,则向所述第七终端发送第一车辆标识;所述第七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标识后,将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经过的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检测为自己供电的供电模块的电量,若所述电量小于设定阈值,则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电量通知;
和/或,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检测所述供电模块与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供电电源是为所述供电模块供电的第一车辆的车载电池,若所述连接状态为断开,则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断开通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终端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进行蓝牙通信;所述车辆终端与所述基站终端之间进行sub-Ghz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为普通电动车或警用车辆;当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为普通电动车时,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机;当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为警用车辆时,所述用户终端为警务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服务器设置于公安网内。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防盗系统,其具体的一个应用场景可参见图3所示的车辆防盗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之二。其中,M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终端B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利用移动设备(车辆终端与用户终端)、固定设备(基站终端)以及监控服务器之间的直接通讯,可以及时将被盗车辆的相关信息推送给所述车辆防盗系统中的车主,由于所述车辆防盗系统中的车主分布广泛且人员众多,所以若很多车主利用获取的被盗车辆信息联合拦截被盗车辆时,将大大提高找回被盗车辆的成功率。
在本车辆防盗系统中,交互数据将被用来提高警方对小型交通工具(尤其是电动车)被盗、被抢案件的感知和响应速度,综合调度和管理可利用的警力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干预,在降低发案率和破案成本的同时,提高对此类犯罪案件控制力度的威慑能力。
如何在此类应用中降低系统使用成本(包括设备成本、通讯成本、运营维护成本等),通过直接通信(M2M)快速有效地自动完成相关信息的感知、捕获、提交、过滤、分析、评估、决策、干预、反馈管理等全过程,并可靠有效实现对目标车辆进行管控,也是本系统追求的目标。
具体而言,本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
1、利用现代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通过所部署的一系列无线通讯终端和配套的车联网应用基础设施,为警方提供一种针对小型车辆抢夺、盗窃等刑事犯罪的全新打防管控手段,为辖区警力提供了高效、准确、实时、全天候的快速应急处置的信息化支持。
2、以此系统为依托,构建独立自主的无线车联应用感知网络,并利用不同移动和固定设备间的直接通信(M2M),减少人工干预,避免信息污染,降低破案成本,突破了将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分开的传统方式。
3、通过部署本系统,可充分发挥现有信息资产价值,利用遍布全市的城市视频监控高速以太网络作为传输骨干,结合低频无线感知网络完成公安物联网“最后一公里”的无缝覆盖;充分利用警用地理信息平台(PGIS)立体、及时、高效、合理地管理和调度一切可用的社会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提高出警效率与效能。
4、系统中配置的车载专用移动终端PMT还可以通过与常规和集群通信设备实现对接,进一步延伸系统的作用范围,提高警务指挥中心的指挥效能。
5、降低公共服务应用中对于车辆定位服务、运营管理等交通管理服务的综合成本。利用车载用户移动终端,使得公安系统能够全面、方便、高效、动态地采集车辆及驾乘人员的相关信息,从而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等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2)

1.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车辆防盗系统,所述车辆防盗系统包括: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与所述车辆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至少一个设置于道路固定位置的基站终端、以及监控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若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第一终端广播携带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车辆为所述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中的一辆,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一车辆上安装的车辆终端;
当第二终端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所述被盗预警信息上传至所述监控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附近的基站终端;
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被盗预警通知发送给第三终端,其中,所述第三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
在所述第三终端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后,若所述第三终端还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被盗通知后,将所述被盗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
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后,向所述车辆防盗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发送车辆拦截通知,以便接收到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的车主根据所述被盗预警信息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终端与所述用户终端的绑定方式为:
所述用户终端在搜索到所述车辆终端后,获取用户设置的配对密码;
所述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配对密码后,实现与所述车辆终端的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
若所述通信状态为断开,则当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所述第一车辆被移动、或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载电池之间的连接线断开时,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
或者;
若所述监控服务器接收到语音报警请求,则所述监控服务器向至少一个第四终端广播携带第一车辆标识的搜索通知,其中,所述语音报警请求为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利用所述第三终端外的通信设备发出的,所述第四终端为发出所述语音报警请求的区域的基站终端;
当所述第四终端利用所述第一车辆标识搜索到所述第一终端后,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所述第四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被盗预警通知,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后,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通信状态为连接,则所述第一终端进入防护模式;
若所述通信状态为断开、且未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防护模式进入防盗模式;
若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防盗模式、且所述通信状态由断开变为连接,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防盗模式转为所述防护模式;
若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防盗模式进入预警被盗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时,所述被盗预警通知为使所述第一终端进入预警被盗模式的触发请求,若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所述预警被盗模式,则通过所述第四终端向所述监控服务器返回触发确认消息;
若所述监控服务器未接收到所述触发确认消息,则继续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触发请求,若在发送设定次数的触发请求后,均未接收到所述触发确认消息,则取消对所述第一车辆的防盗事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广播携带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包括:
在所述预警被盗模式下,所述第一终端利用自己的定位模块获取自己的定位数据,并利用自己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播包含所述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自己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播包含所述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三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取消预警通知后,将所述取消预警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并控制所述第一终端关闭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取消预警通知是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在确认所述第一车辆未被盗时触发的;
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取消预警通知后,停止记录所述被盗预警信息中的定位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后,还包括:
所述监控服务器向公安系统发出所述第一车辆被盗的报警通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的车主根据所述被盗预警信息拦截所述第一车辆,包括:
若第五终端为接收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中的一个、或是与基站终端绑定的基站值守人员携带的通讯设备,则当所述第五终端接收到所述车辆拦截通知后,若再接收到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触发的拦截响应消息后,则向所述监控服务器发送拦截参与通知;
当所述监控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拦截参与通知后,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
所述第五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在自己的地图软件上显示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具体位置,并利用自己的定位数据在所述地图软件上显示自己的第二具体位置,以便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根据所述第一具体位置和所述第二具体位置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再接收到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触发的拦截响应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五终端控制第六终端搜索所述第一终端,其中,所述第六终端为与所述第五终端绑定的车辆终端;
若所述第六终端搜索到所述第一终端,则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的通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根据所述第一具体位置和所述第二具体位置拦截所述第一车辆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五终端接收到拦截成功通知后,将携带所述第一车辆在拦截成功后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其中,所述拦截成功通知是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拦截到所述第一车辆后输入的;
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拦截成功通知后,停止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并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拦截成功提示及所述第一车辆的状态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之后,还包括:
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出进入被盗模式的通知,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所述被盗模式;
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出进入被盗模式的通知之后,还包括:
若第七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车辆终端或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有人值守的基站终端,则当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所述被盗模式后,如果所述第一终端搜索到所述第七终端,则向所述第七终端发送第一车辆标识,并控制所述第一车辆的车灯闪烁;所述第七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标识后,将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经过的通知发送给与所述第七终端绑定的终端设备;
若第七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无人值守的基站终端,则当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所述被盗模式后,如果所述第一终端搜索到所述第七终端,则向所述第七终端发送第一车辆标识;所述第七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标识后,将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经过的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为自己供电的供电模块的电量,若所述电量小于设定阈值,则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电量通知;
和/或,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所述供电模块与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供电电源是为所述供电模块供电的第一车辆的车载电池,若所述连接状态为断开,则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断开通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终端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进行蓝牙通信;
所述车辆终端与所述基站终端之间进行sub-Ghz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为普通电动车或警用车辆;
当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为普通电动车时,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机;
当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为警用车辆时,所述用户终端为警务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服务器设置于公安网内。
17.一种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与所述车辆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至少一个设置于道路固定位置的基站终端、以及监控服务器;
第一终端,用于若确定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广播携带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
第二终端,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所述被盗预警信息上传至所述监控服务器;
所述监控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信息后,将被盗预警通知发送给第三终端;
第三终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后,若还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被盗通知后,将所述被盗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后,向所述车辆防盗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发送车辆拦截通知,以便接收到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的车主根据所述被盗预警信息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其中,所述第一车辆为所述至少一辆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中的一辆,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一车辆上安装的车辆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附近的基站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用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随身携带的用户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终端与所述用户终端的绑定方式为: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在搜索到所述车辆终端后,获取用户设置的配对密码,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配对密码后,实现与所述车辆终端的绑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语音报警请求后,向至少一个第四终端广播携带第一车辆标识的搜索通知,其中,所述语音报警请求为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利用所述第三终端外的通信设备发出的,所述第四终端为发出所述语音报警请求的区域的基站终端;
所述第四终端,用于当利用所述第一车辆标识搜索到所述第一终端后,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被盗预警通知;
则,所述第一终端,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后,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具体用于检测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若所述通信状态为断开,则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车辆被移动、或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载电池之间的连接线断开时,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若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连接,则进入防护模式;若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断开、且未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由所述防护模式进入防盗模式;若处于防盗模式、且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由断开变为连接,则由所述防盗模式转为所述防护模式;若确定所述第一车辆被未经授权触碰,则由所述防盗模式进入预警被盗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被盗预警通知时,所述被盗预警通知为使所述第一终端进入预警被盗模式的触发请求,若进入所述预警被盗模式,则通过所述第四终端向所述监控服务器返回触发确认消息;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若未接收到所述触发确认消息,则继续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触发请求,若在发送设定次数的触发请求后,均未接收到所述触发确认消息,则取消对所述第一车辆的防盗事务。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具体用于在所述预警被盗模式下,利用自己的定位模块获取自己的定位数据,并利用自己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播包含所述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终端,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利用自己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播包含所述定位数据的被盗预警信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触发的取消预警通知后,将所述取消预警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并控制所述第一终端关闭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取消预警通知是所述第一车辆的车主在确认所述第一车辆未被盗时触发的;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取消预警通知后,停止记录所述被盗预警信息中的定位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后,向公安系统发出所述第一车辆被盗的报警通知。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第五终端为接收所述车辆拦截通知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终端中的一个、或是与基站终端绑定的基站值守人员携带的通讯设备,则:
所述第五终端,用于接收到所述车辆拦截通知后,若再接收到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触发的拦截响应消息后,则向所述监控服务器发送拦截参与通知;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拦截参与通知后,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
所述第五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在自己的地图软件上显示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具体位置,并利用自己的定位数据在所述地图软件上显示自己的第二具体位置,以便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根据所述第一具体位置和所述第二具体位置拦截所述第一车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终端,用于若再接收到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触发的拦截响应消息之后,控制第六终端搜索所述第一终端,其中,所述第六终端为与所述第五终端绑定的车辆终端;
所述第六终端,用于若搜索到所述第一终端,则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的通知。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终端,还用于当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根据所述第一具体位置和所述第二具体位置拦截所述第一车辆之后,在接收到拦截成功通知后,将携带所述第一车辆在拦截成功后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其中,所述拦截成功通知是所述第五终端的携带者拦截到所述第一车辆后输入的;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拦截成功通知后,停止向所述第五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车辆的定位数据,并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拦截成功提示及所述第一车辆的状态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盗通知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出进入被盗模式的通知,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所述被盗模式;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当进入所述被盗模式后,如果搜索到第七终端,则向所述第七终端发送第一车辆标识,并控制所述第一车辆的车灯闪烁,所述第七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车辆终端或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有人值守的基站终端;所述第七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标识后,将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经过的通知发送给与所述第七终端绑定的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当进入所述被盗模式后,如果搜索到第七终端,所述第七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无人值守的基站终端,则向所述第七终端发送第一车辆标识;所述第七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标识后,将附近有所述第一车辆经过的通知发送给所述监控服务器。
29.根据权利要求17至2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检测为自己供电的供电模块的电量,若所述电量小于设定阈值,则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电量通知;
和/或,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检测所述供电模块与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供电电源是为所述供电模块供电的第一车辆的车载电池,若所述连接状态为断开,则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断开通知。
30.根据权利要求17至2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终端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进行蓝牙通信;
所述车辆终端与所述基站终端之间进行sub-Ghz通信。
3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为普通电动车或警用车辆;
当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为普通电动车时,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机;
当所述安装有车辆终端的车辆为警用车辆时,所述用户终端为警务通。
3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服务器设置于公安网内。
CN201510550993.4A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197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0993.4A CN105197131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0993.4A CN105197131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7131A true CN105197131A (zh) 2015-12-30
CN105197131B CN105197131B (zh) 2018-01-19

Family

ID=54945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0993.4A Active CN105197131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97131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5142A (zh) * 2016-08-22 2017-01-04 上海十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瓶车实时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6375736A (zh) * 2016-11-20 2017-02-01 广州飞歌汽车音响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车辆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8082339A (zh) * 2017-12-08 2018-05-29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8248546A (zh) * 2017-12-29 2018-07-06 南京云清普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位与通信的汽车防盗系统
CN109413580A (zh) * 2018-10-10 2019-03-01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车辆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9606309A (zh) * 2018-12-19 2019-04-12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汽车报警系统及汽车报警方法
CN110505347A (zh) * 2019-08-27 2019-11-2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丢失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1127035A (zh) * 2019-12-06 2020-05-08 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置信度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1144446A (zh) * 2019-12-06 2020-05-12 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空网格的司机身份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1434533A (zh) * 2019-01-15 2020-07-2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钥匙搜索方法及系统
CN113194437A (zh) * 2021-04-19 2021-07-30 珠海德百祺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安防组网系统和组网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5470A (ko) * 2009-09-04 2011-03-10 주식회사 두루케이이에스 이륜차용 무선 도난 방지 경보 장치
CN202896738U (zh) * 2012-08-21 2013-04-24 东莞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的防盗系统
US20140129052A1 (en) * 2012-11-06 2014-05-08 Yuh-Shying Gau Vehicular burglar proof system and observation device thereof
CN203946197U (zh) * 2014-05-19 2014-11-19 北京玛施德利科技有限公司 防盗监控装置及电动自行车防盗跟踪系统
CN104590437A (zh) * 2014-12-25 2015-05-06 清华大学 智能自行车防盗方法及系统
CN204432837U (zh) * 2014-12-23 2015-07-01 王欣蕊 一种防盗自行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5470A (ko) * 2009-09-04 2011-03-10 주식회사 두루케이이에스 이륜차용 무선 도난 방지 경보 장치
CN202896738U (zh) * 2012-08-21 2013-04-24 东莞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的防盗系统
US20140129052A1 (en) * 2012-11-06 2014-05-08 Yuh-Shying Gau Vehicular burglar proof system and observation device thereof
CN203946197U (zh) * 2014-05-19 2014-11-19 北京玛施德利科技有限公司 防盗监控装置及电动自行车防盗跟踪系统
CN204432837U (zh) * 2014-12-23 2015-07-01 王欣蕊 一种防盗自行车
CN104590437A (zh) * 2014-12-25 2015-05-06 清华大学 智能自行车防盗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5142A (zh) * 2016-08-22 2017-01-04 上海十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瓶车实时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6375736A (zh) * 2016-11-20 2017-02-01 广州飞歌汽车音响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车辆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8082339A (zh) * 2017-12-08 2018-05-29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双rfid的非机动车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8248546A (zh) * 2017-12-29 2018-07-06 南京云清普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位与通信的汽车防盗系统
CN109413580A (zh) * 2018-10-10 2019-03-01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车辆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9606309A (zh) * 2018-12-19 2019-04-12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汽车报警系统及汽车报警方法
CN111434533A (zh) * 2019-01-15 2020-07-2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钥匙搜索方法及系统
CN111434533B (zh) * 2019-01-15 2022-01-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钥匙搜索方法及系统
CN110505347A (zh) * 2019-08-27 2019-11-2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丢失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1127035A (zh) * 2019-12-06 2020-05-08 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置信度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1144446A (zh) * 2019-12-06 2020-05-12 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空网格的司机身份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1127035B (zh) * 2019-12-06 2023-04-21 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置信度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1144446B (zh) * 2019-12-06 2023-04-21 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空网格的司机身份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3194437A (zh) * 2021-04-19 2021-07-30 珠海德百祺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安防组网系统和组网控制方法
CN113194437B (zh) * 2021-04-19 2023-06-23 珠海德百祺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安防组网系统和组网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7131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7131A (zh) 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4021656B (zh) 通过监控设备及网络实施公共安全监控的出租车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4104807B (zh) 可识别乘客身份的出租车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093586B (zh) 车辆状态上报和监控方法,车载终端和服务中心
CN104842802A (zh) 车辆控制器系统及电动车
CN107911476B (zh) 一种多功能辅助驾驶和监控系统
CN107331005B (zh) 共享单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824397A (zh) 具有远程监视安防功能的防盗报警装置、系统和方法
KR20120041705A (ko) 위치기반서비스를 활용한 공공 자전거 관리 시스템
CN106886939A (zh) 一种共享单车二维码配对管理系统
CN207164996U (zh) 一种智能交通执法处理设备
CN105282700A (zh) 追踪方法、追踪服务器及追踪系统
CN112134928B (zh) 一种车载视频分布式调度和车联社交的通信系统
CN202262224U (zh) 汽车管控系统
CN104670368A (zh) 电动车防盗系统及其报警方法
CN1848891B (zh) 网络检测防盗终端状态的方法
CN1960572B (zh) 一种实现移动定位的系统及方法
CN102624474A (zh) 一种灾后多功能移动应急广播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3407427A (zh) 汽车防盗追踪平台
CN107310661A (zh) 一种电动车防盗系统
CN111277622A (zh) 车辆共享方法、装置、车辆、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59668A (zh) 一种用于共享车辆的解锁设备
CN101908198A (zh) 自行车智能管理方法及智能管理系统
CN1482567A (zh) 出租车摄像保全方法及其系统
CN101710447A (zh) 一种机动车网络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