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9201A - 用于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9201A
CN105189201A CN201480024927.7A CN201480024927A CN105189201A CN 105189201 A CN105189201 A CN 105189201A CN 201480024927 A CN201480024927 A CN 201480024927A CN 105189201 A CN105189201 A CN 105189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iffusing screen
light source
li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49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皮埃尔·克莱尔
迈克尔·埃瑟林
吉尔斯·格朗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189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9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60N3/02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x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2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lighting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mounted on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 B60Q3/267Door handles; Hand g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包括设有内部空间的把手本体(3)和布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内部空间内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本体不同,并且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源(11)和布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内部空间内的漫射屏幕(12),所述本体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部分(15)和第二部分(16),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配置成将所述光源和所述漫射屏幕夹在中间,所述漫射屏幕面向所述光源和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两者布置。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
本发明涉及握持组件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
美国专利7,104,675中已知有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包括用透明材料单件制作、用于透光的把手本体,以及发光二极管灯带形成的光源。所述把手本体和光源形成发光装置。
所述把手本体包括在辅助紧握把手延伸的总体方向上延伸的握持部分,以及布置在握持部分两端的两个固定部分。
所述把手本体进一步包括:
-形成用于接收二极管灯带的接收室的内部空间;
-位于握持部分端部的两个侧向开口,通向接收室并且便于将二极管灯带插入到该室中;
-固定部分中的两个孔口,用于将固定辅助紧握把手的固定件插入机动车内该车辆侧窗上方的金属件上的独特的稳定位置;
-用于封闭各个侧向开口的两个帽;
-位于侧向开口与固定部分之间的握持部分的一个面上的准入窗口,通向接收室并且便于在处于该室中触及二极管灯带;以及
-用于封闭准入窗口的盖壁。
组装辅助紧握把手时,将其中一个帽从把手本体上取下,并且将二极管灯带通过该本体中的各个孔口插入接收室中。还可取下盖壁,以便触及该灯带,从而便于将该灯带插入室中。随后将帽和盖壁(如果适用)重新放置在把手本体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别简单、方便和经济的改进的辅助紧握把手。
本发明因此包括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包括设有内部空间的把手本体和布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内部空间内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本体不同,包括光源和布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内部空间内的漫射屏幕,所述本体包括紧固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用于将所述光源和所述漫射屏幕夹在中间,所述漫射屏幕朝向所述光源和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两者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紧握把手是带有内置灯的辅助紧握把手,对于制造和组装都特别简单、方便和经济。
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紧握把手提供了一种将发光装置准确地放置在把手本体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其中之一上,然后将该本体的第二和第一部分中的另一个装配成将光源和漫射屏幕夹在中间的简单、方便的方法。
另外,不管当汽车中的乘客握住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紧握把手而使其遭受多大的负荷,将发光装置夹在把手本体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可确保将该发光装置在该本体内持续保留在位。
根据一个优选的、简单、方便和经济的特征,所述漫射屏幕包括可移动的遮光板,并且所述把手具有其中所述遮光板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一照明配置以及其中所述遮光板处于打开位置的第二照明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紧握把手是一种具有提供了新功能,即,具有多种配置的内置灯的优点的辅助紧握把手。实际上,所述遮光板的位置限定了辅助紧握把手的特定的(第一或第二)照明配置。特别地,在所述遮光板的关闭位置,这是所谓的环境或漫射照明配置(第一配置),而在所述遮光板的打开位置,这是更强的、所谓的功能性照明配置,例如用于阅读(第二配置)。
根据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紧握把手的优选的、简单、方便和经济特征:
-所述漫射屏幕包括由至少一种塑料形成在一起的框架和盖子,所述遮光板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盖子上;
-所述漫射屏幕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盖子与所述框架之间的凹槽,所述凹槽配置用于平移引导所述遮光板;以及形成于所述盖子内的通孔,所述凹槽进入的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配置使得,在所述遮光板的所述关闭位置,所述遮光板封闭所述通孔,在所述遮光板的所述打开位置,所述遮光板不封闭所述通孔;
-所述第一部分设有漫射窗,所述漫射窗形成为朝向所述漫射屏幕的所述盖子;
-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限定了用于至少部分接收所述漫射屏幕的接收空间,所述盖子包括预定轮廓,所述预定轮廓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保持件配合用于保持所述漫射屏幕;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两个第一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布置在所述漫射窗的各个相对侧,并且均由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突出的第一壁形成,所述第一壁具有背部和限定肩部的侧部;
-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保持件,所述第二保持件限定了用于至少部分接收所述光源的接收空间,所述光源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配置成停靠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保持件上以用于保持所述光源;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两个第二保持件,所述第二保持件均由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突出的第二壁形成,所述第二壁具有背部和两个侧部,所述侧部在所述背部的各个相对侧延伸,并且均限定肩部;
-所述第二部分进一步设有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突出的两个肋状物,所述肋状物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保持件的各个相对侧,并且界定了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所述接收空间;
-所述漫射屏幕包括四个槽口,每个槽口形成为以接收从所述肋状物突出的成形的指状物;
-所述漫射屏幕包括由至少一种塑料材料形成在一起的框架和盖子,以及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分别具有形成于所述盖子内的预定轮廓,并且配置成对光进行漫射;
-所述光源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和至少一个储能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且配置成电力地供给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
-所述光源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和电连接元件,所述电连接元件紧固在所述支架上并且配置成电力地供给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并且/或者
-所述把手本体包括用于握持的中心部和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均设有互相远离的两个臂,所述把手进一步包括两个紧固板,所述紧固板均配置成在各个端部的两个所述臂之间铰接地安装在所述把手本体上,两个所述板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配置成允许所述电连接元件通过的通孔。
现在通过参照附图以非限制性图解的方式对下文给出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从而对本发明继续进行说明,在附图中:
-图1和图2显示了用于汽车内饰的根据本发明的铰接辅助紧握把手,此处所述铰接辅助紧握把手安装在汽车内的金属件上,分别处于收回位置(其中,辅助紧握把手也处于第一照明配置)和展开位置;
-图3是图1和图2中单独显示的辅助紧握把手的透视图,与图1中的收回位置呈现不同角度(其中,辅助紧握把手也处于第二照明配置);
-图4是图1至图3中单独显示的辅助紧握把手的本体和发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与图4相似的、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并且仅以局部分解图显示发光装置;
-图6是图4和图5中单独显示的发光装置的漫射屏幕的透视图,此时所述屏幕处于打开位置,使辅助紧握把手呈现其第二照明配置;
-图7和图8是图5和图6所示的辅助紧握把手的本体和发光装置的局部透视图,分别处于第一装配状态和第二装配状态;
-图9是图1至图3中单独显示的辅助紧握把手透视图,更特别地,显示了所述本体、发光装置以及两个紧固板组成的组件的分解图;
-图10是与图3相似、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更详细地显示了装配在所述组件上的两个紧固板;
-图11是沿图3中的XI-XI线截取的断面图;
-图12和图13是与图6相似的视图,显示了图6中的漫射屏幕的变形实施例;以及
-图14是根据图4和图5中单独显示的发光装置的变形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光源的透视图。
图1和图2显示了具有内置灯,此时固定在机动车(未显示)内的金属件2上,例如,该车辆的侧窗上方的铰接辅助紧握把手1。
所述辅助紧握把手1包括用塑料制成的把手本体3、用于将辅助紧握把手1紧固在金属件2上的两个板4,以及与把手本体3不同、提供嵌入辅助紧握把手1内的灯的发光装置5。
所述辅助紧握把手1在纵向总体方向延伸,并且包括用于握持的中心部6和两个端部7,所述两个端部7布置在用于握持的中心部6的两端,每个端部7均设有互相远离的两个臂8。
每个紧固板4包括配置成安装在金属件2上的基座9和配置成安装在各个端部7的两个臂8之间的头部10,以将把手本体3环接在每个板4上。
在图1中,所述辅助紧握把手1显示在收回位置,处于第一所谓的环境或漫射照明配置。
在图2中,所述辅助紧握把手1显示在展开位置,其中,所述把手本体3,更具体地,所述用于握持的中心部6与紧固板4的基座9相隔一定距离,因此,与金属件2相隔一定距离。
在图2所示的辅助紧握把手1的展开位置,车辆中的乘客可抓住把手本体3的用于握持的中心部6的外表面14,以使自身稳定。
所述发光装置5包括光源11和漫射屏幕12,所述漫射屏幕12包括以平移方式可移动的遮光板13(尤其见图1和图3至图6)。
所述遮光板13配置成呈现不同位置,即,至少呈现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因此定义了第一照明配置)和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在图3中,单独显示辅助紧握把手1)。图3所示的遮光板13的打开位置定义了更强的所谓的第二功能性照明配置,例如用于阅读。
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5对所述把手本体3进行更详细说明。
所述把手本体3包括前部15(也称为第一部分)和与前部15相对的后部16(也称为第二部分)。
所述前部和后部15和16配置成固定在一起,此处凭借固定螺钉43固定在一起,界定了把手本体3内部的、以接收发光装置5的空间17(见图11)。
所述前部15具有与辅助紧握把手1基本相同的总体形状,基本上限定了把手本体3的总形状。
实际上,所述前部15包括基本纵向地延伸的中心部18和布置在中心部18的各自相对端的两个侧部,所述两个侧部形成把手本体3的两个端部7。
所述前部15包括在中心部18中的漫射窗19。
所述前部15进一步包括内表面20和两个第一壁21,所述两个第一壁21也称为第一保持件,从所述内表面20突出,布置在漫射窗19的各个相对侧,以限定设计成至少部分接收发光装置5的漫射屏幕12的接收空间30。
每个第一壁21包括背部22和附接在背部22上、限定肩部24的侧部23。
所述背部22界定了前部15内的接收空间30。
应注意的是,所述漫射窗19、接收空间30和两个第一壁21处于前部15的中心部18内。
在该中心部18内,还有两个套筒25,此处所述套筒25具有螺纹,从内表面20突出,并且配置成至少部分接收固定螺钉43。
所述前部15在内表面20的水平上,更具体地,在每个端部7的水平上,进一步包括后壁26,所述后壁26在两个臂8之间延伸,并且与两个臂8限定了用于各个紧固板4的接收腔27。
所述前部15还包括中心穿孔的突起28,与后壁26成一直线,并与臂8邻接。
应注意的是,在其中一个端部7的水平上,所述前部包括两个这种突起28(图5中的右侧),而在相对的端部7的水平上,所述前部15仅包括一个这种突起28,其与面向另一个端部7的臂8邻接。
位于所述把手本体3的自由端的端部7的每个臂8包括通向各个接收腔27的纵向孔29。
就其本身而言,所述后部16包括单个纵向部分31,所述纵向部分31包括位于其外表面、用于插入螺钉43的两个开口44。
所述后部16包括内表面32和两个第二壁33,所述第二壁33也称为第二保持件,从内表面32突出,限定了用于至少部分接收光源11的接收空间34。
每个壁33包括背部35和位于背部35的各个相对侧、限定肩部37的两个侧部36。
所述后部16进一步包括两个肋状物39,所述肋状物39从在两个壁33的各个相对侧的内表面32突出,因此所述两个壁33位于两个肋状物39之间。
因此,所述两个肋状物39界定了用于至少部分接收光源11和漫射屏幕12的接收空间34。
每个肋状物39包括从内表面32延伸出去的两个突出指状物38。
所述两个肋状物39的其中之一进一步包括此处位于两个指状物38之间的槽口40。
所述后部16进一步包括两个套筒41,此处所述套筒41具有螺纹,通向开口44中,并且包括与开口44相对的两个肩部42,所述套筒41配置成接收螺钉43。
应注意的是,当所述后部和前部16和15固定在一起时,所述开口44和套筒41面向前部15的套筒25。
现在将尤其参照图4至图6对所述漫射屏幕12进行更详细说明。
所述漫射屏幕12由塑料材料制成,该塑料材料被选择成允许光穿过该屏幕并对光进行漫射。
所述漫射屏幕12包括基本为矩形的框架45和盖子46,所述盖子46通过塑料材料的薄部沿框架45的内部轮廓附接,所述框架45和盖子46由所述塑料材料形成在一起。
因此,所述盖子46安装在框架45上,并且配置成至少部分封闭其内部开口。
所述漫射屏幕12的遮光板13可移动地安装在盖子46上。
所述漫射屏幕12进一步包括形成于盖子46和框架45之间的凹槽47,所述凹槽47配置为平移引导遮光板13和通孔48,所述通孔48形成于盖子46内并且在盖子46的轮廓49的水平上进入。
应注意的是,所述凹槽47进入该通孔48中。
所述通孔48和凹槽47配置使得,在遮光板13的关闭位置,所述遮光板13封闭通孔48,并且在遮光板13的打开位置,所述遮光板13不封闭通孔48。
所述框架45包括四个槽口50,其中两个槽口位于上边缘,两个位于下边缘。
所述遮光板13包括用于对其进行操作的表面,两个凸缘51从所述表面上突出。
所述遮光板13进一步包括停靠在盖子46上的下边缘(未显示)和自由上边缘52。
一旦所述遮光板13安装在盖子46上,所述遮光板13可在凹槽47内在各个位置之间以平移方式移动,尤其是在该遮光板13的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在此遮光板13部分封闭或完全封闭或不封闭盖子46中的通孔48。
所述光源11包括支架53,安装在支架53上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54,以及紧固在支架53上的电连接元件55,所述电连接元件55配置成电力地供给发光元件54。
此处,所述发光元件54是发光二极管或甚至多个发光二极管,并且所述电连接元件55是扁平电缆。
所述电连接元件55包括靠近支架53的孔56。
现在特别地将参照图2、图9和图10对所述紧固板4进行更详细说明。
每个紧固板4的基座9包括用于将其固定在金属件2上的固定孔58,并且具有允许光源11的电连接元件55穿过其中的通孔59。
所述紧固板4具有稍微不同的头部10,每个头部10被设计为安装在对应端部7上。
所述紧固板4的其中之一包括头部10,该头部10包括通过连接部61互相连接的两个穿孔圆柱部60(图9的左侧);而另一个紧固板4包括头部10,该头部10包括不互相连接的两个穿孔圆柱部60(图9的右侧)。
现在将一方面特别参照图4、图5、图7和图8对将把手本体3装配在发光装置5上以形成组件的过程进行说明,另一方面特别参照图9至图11对将该组件装配在紧固板4上的过程进行说明。
所述光源11至少部分安装在后部16的接收空间34内。
所述光源11的支架53被接收在壁33的侧部36之间,并且在深度方向上与肩部37抵接。
所述支架53的各个相对侧进一步对肋状物39的侧面施加压力。
所述光源11布置使得电连接元件55穿过其中一个肋状物39的槽口40。
该电连接元件55靠在螺纹套筒41的肩部42,所述螺纹套筒41紧邻包括槽口40的肋状物39。
该螺纹套筒41至少部分穿过电连接元件55中的孔56。
因此,所述光源11与后部16相对。
随后漫射屏幕12与其框架45、盖子46和可移动的遮光板13一起面向光源11布置,并且安装在光源11上。
所述漫射屏幕12的框架45布置在后部16的内表面32的侧面,并且其与发光元件54的轮廓至少部分重叠。
由于分别被接收在该漫射屏幕12的框架45的各个槽口50内的突出指状物38的原因,所述漫射屏幕12由肋状物39保持在位,与光源11相对。
因此,所述漫射屏幕12与后部16相对放置和保持,面向光源11的发光元件54。
随后所述前部15与漫射屏幕12的盖子46相对放置,使其漫射窗19面向该盖子46。
因此,所述前部15被放置使得漫射屏幕12的盖子46抵靠前部15中的第一壁21的背部22,该盖子46的轮廓49配合并抵靠由这些壁21的侧部23限定的肩部24。
因此,所述漫射屏幕12由后部16和前部15两者保持在位。
因此,所述前部15和后部16将光源11和漫射屏幕12两者夹在本体3的内部空间17内,所述漫射屏幕12面向光源11和前部15的漫射窗19两者布置。
此处以固定螺钉43的方式,将前部15和后部16随后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螺钉43插入后部16中的开口44内,穿过开口44的螺纹套筒41,并被接收在所述前部15的螺纹套筒25内。
因此,包括把手本体3、漫射屏幕12和光源11的上述组合形成一个组件。
应注意的是,所述电连接元件55的一部分夹在前部15与后部16之间,并且另一部分进入端部7的接收腔27,所述端部7仅包括一个穿孔突起28,并在与后壁26基本成直角的角度延伸出该接收腔27。
通过连接销62的方式,所述紧固板4装配和固定在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所述组件上。
所述板4的头部10(其包括连接两个穿孔圆柱部60的连接部61)插入端部7的接收腔27中,电连接元件55进入该头部,该连接元件55从该腔27中延伸的部分穿过固定头部4的基座9中的通孔59。
随后连接销62通过孔29插入其中一个臂8中,然后其被推动穿过穿孔圆柱部60,直到其穿过穿孔突起28并与该端部7的另一个臂8紧靠。
没有连接部的另一个紧固板4的头部10以相同方式插入另一个端部7(与电连接元件55进入的端部7相对)的接收腔27中。
所述销62随后通过与孔29相似的孔(尤其如图9所示)插入,然后其被推动穿过该端部7的一个穿孔突起28、紧固板4的两个穿孔圆柱部60和该端部7的另一个穿孔突起28,直到其与该端部7的臂8紧靠。
因此,所述两个紧固板4安装在把手本体3上并铰接地固定在其上。
应注意的是,所述电连接元件55从紧固板4的通孔59中伸出的部分配置成与汽车的电气系统电连接。
通过电连接元件55对光源11的电力供应可直接在辅助紧握把手1上控制,或在把手1附近或甚至通过汽车的仪表板控制。
所述辅助紧握把手1的照明配置,即功能性照明配置或环境照明配置,由汽车中的乘客通过前部15的漫射窗19启动漫射屏幕12的可移动的遮光板13直接在辅助紧握把手1旁边进行选择,通过所述漫射窗19触及该遮光板13。
因此对于环境照明,乘客启动可移动的遮光板13,使其至少部分或甚至完全封闭漫射屏幕12的盖子46中的通孔48,并且对于功能性照明,乘客启动遮光板13,使其完全或几乎完全处于盖子46后方,并且由此使通孔48完全或几乎完全不封闭。
图12和图13显示了图6所示的漫射屏幕的变形,所述漫射屏幕没有可移动的遮光板。
在图12中,所述漫射屏幕112包括框架145和盖子146,所述盖子146包括用于漫射光的孔163,所述孔163具有对应于特定符号的预定形状。
在图13中,所述漫射屏幕212包括框架245和盖子246,所述盖子246包括用于漫射光的圆形和圆柱形孔264。
在未显示的变形中,所述漫射屏幕不包括可移动的遮光板,但包括框架和盖子,所述盖子为实心壁的形式,没有孔(aperture)或孔(hole)。所述漫射屏幕由塑料材料制成,该塑料材料被选择为允许光透过该屏幕并对光进行漫射,因此,仅提供一种照明配置,即所谓的环境或漫射配置。
图14显示了符合尤其图4和图5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变形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光源111。
所述光源111包括支架153、安装在支架153上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54和至少一个储能元件157(此处为电池),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元件安装在支架153上并配置成电力地供给发光元件154。因此,这是所谓的自主光源111。
应注意的是,这种光源111的使用可需要对其进行特定操作以将其开启,例如通过开关的方式,所述开关例如直接放置在把手本体上。
变形中未显示的是:
-所述把手本体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和后部均具有辅助紧握把手的本体的总体形状;
-所述前部包括漫射窗,所述漫射窗没有穿过前部,而是用透明材料制成,因此允许光透过并且对光进行漫射;
-所述前部和后部不是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一起,而是通过按扣(snap-fastener)和补充按扣(complementarysnap-fastener)固定在一起,所述按扣和补充按扣分别通过配置成互相配合的例如条带或突缘和肋状物或孔径形成,所述按扣和补充按扣位于前部和后部上;
-所述漫射屏幕的遮光板与盖子铰接,而不是在盖子与框架之间滑动;
-所述发光元件是带状照明器或氖灯装置的形式,而不是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
-所述电连接元件是圆形电缆的形式,而不是扁平电缆;
-所述辅助紧握把手不包括用于铰接把手本体的紧固板,而替代地包括将把手本体以预定稳定位置固定在其上的板;并且/或者
-所述辅助紧握把手包括集成灯,所述集成灯连续发出并漫射光,而不是通过仪表板、或直接在其本身上、或在其旁边控制。
一般来说,应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和所示实例。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包括设有内部空间(17)的把手本体(3)和布置在所述本体(3)的所述内部空间(17)内的发光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5)与所述本体(3)不同,并且所述发光装置(5)包括光源(11;111)和布置在所述本体(3)的所述内部空间(17)内的漫射屏幕(12;112;212),所述本体(3)包括紧固在一起的第一部分(15)和第二部分(16),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配置成将所述光源(11;111)和所述漫射屏幕(12;112;212)夹在中间,所述漫射屏幕(12;112;212)面向所述光源(11;111)和所述本体(3)的所述第一部分(15)两者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屏幕(12)包括可移动的遮光板(13),并且所述把手(1)具有其中所述遮光板(13)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一照明配置以及其中所述遮光板(13)处于打开位置的第二照明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屏幕(12)包括由至少一种塑料材料形成在一起的框架(45)和盖子(46),所述遮光板(13)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盖子(46)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屏幕(12)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盖子(46)与所述框架(45)之间的凹槽(47),所述凹槽配置为平移引导所述遮光板(13),以及形成于所述盖子(46)内的通孔(48),所述凹槽(47)进入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48)与所述凹槽(47)配置使得在所述遮光板(13)的所述关闭位置,所述遮光板(13)封闭所述通孔(48),而在所述遮光板(13)的所述打开位置,所述遮光板(13)不封闭所述通孔48)。
5.如权利要求3和4之一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5)设有漫射窗(19),所述漫射窗(19)被形成为面向所述漫射屏幕(12)的所述盖子(4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5)具有内表面(20),所述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保持件(21),所述第一保持件限定了用于至少部分接收所述漫射屏幕(12)的接收空间(30),并且所述盖子(46)包括预定轮廓(49),所述预定轮廓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保持件(21)配合以保持所述漫射屏幕(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5)包括两个第一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布置在所述漫射窗(19)的各个相对侧,并且均由从所述第一部分(15)的所述内表面(20)突出的第一壁(21)形成,所述第一壁(21)具有背部(22)和限定肩部(24)的侧部(23)。
8.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6)具有内表面(32),所述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保持件(33),所述第二保持件限定了用于至少部分接收所述光源(11;111)的接收空间(34),所述光源包括支架(53;153),所述支架配置成停靠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保持件(33)上以用于保持所述光源(11;11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6)包括两个第二保持件,所述第二保持件均由从所述第二部分(16)的所述内表面(32)突出的第二壁(33)形成,所述第二壁(33)具有背部(35)和两个侧部(36),所述侧部在所述背部(35)的各个相对侧延伸,并且每个侧部限定肩部(37)。
10.如权利要求8和9之一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6)进一步设有从所述第二部分(16)的所述内表面(32)突出的两个肋状物(39),所述肋状物(39)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保持件(33)的各个相对侧,并界定了用于接收所述光源(11;111)的所述接收空间(34)。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屏幕(12)包括四个槽口(50),每个槽口形成为以接收从所述肋状物(39)突出成形的指状物(38)。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屏幕(112;212)包括:由至少一种塑料材料形成在一起的框架(145;245)和盖子(146;246);以及多个孔(163;264),所述多个孔分别具有形成于所述盖子(146;246)内的预定轮廓,并且配置成对光进行漫射。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11)包括支架(153)、安装在所述支架(153)上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54)、以及至少一个储能元件(157),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架(153)上并且配置成电力地供给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54)。
14.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1)包括支架(53)、安装在所述支架(53)上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54)、以及电连接元件(55),所述电连接元件紧固在所述支架(53)上并且配置成电力地供给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54)。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3)包括用于握持的中心部(6)和两个端部(7),所述两个端部均设有互相远离的两个臂(8),所述把手(1)进一步包括两个紧固板(4),所述紧固板均配置成在各个端部(7)的两个所述臂(8)之间铰接地安装在所述把手本体(3)上,两个所述板(4)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配置成允许所述电连接元件(55)通过的通孔(59)。
CN201480024927.7A 2013-05-02 2014-04-24 用于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 Pending CN1051892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354059 2013-05-02
FR1354059A FR3005290B1 (fr) 2013-05-02 2013-05-02 Poignee de virage pour interieur de vehicule
PCT/US2014/035314 WO2014179147A1 (en) 2013-05-02 2014-04-24 Assist grip handle for vehicle interi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9201A true CN105189201A (zh) 2015-12-23

Family

ID=48906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4927.7A Pending CN105189201A (zh) 2013-05-02 2014-04-24 用于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16792B2 (zh)
CN (1) CN105189201A (zh)
DE (1) DE112014001179T5 (zh)
FR (1) FR3005290B1 (zh)
WO (1) WO201417914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8867A (zh) * 2018-09-19 2019-01-01 南京塔塔汽车零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顶棚把手开发工装
CN109624835A (zh) * 2017-09-26 2019-04-16 维特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外门把手和相应的机动车辆
CN112440870A (zh) * 2019-09-04 2021-03-05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把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40278B1 (ko) * 2016-09-01 2018-03-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시트백 손잡이의 구조
US10071665B2 (en) * 2016-10-27 2018-09-11 Honda Motor Co., Ltd. Grab handle assembly for use in a vehicle
USD805779S1 (en) * 2016-10-28 2017-12-26 Scott Oh Handle grip for luggage
US11215353B2 (en) 2017-02-14 2022-01-04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Job box
WO2018215720A1 (fr) * 2017-05-26 2018-11-29 Renault Sas Ensemble de poignée de maintien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FR3068655B1 (fr) * 2017-07-10 2019-07-19 Renault S.A.S Ensemble de poignee de maintie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10464461B1 (en) * 2018-05-30 2019-11-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trim integrated grab handles for off road vehicles
US11084585B2 (en) * 2019-08-29 2021-08-10 B/E Aerospace, Inc. Lighted assist handle and coat hoo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6609A (en) * 1986-01-13 1987-08-11 Prince Corporation Vehicle interior light
CN2740478Y (zh) * 2004-11-24 2005-11-16 陈朝华 车内车顶握把照明装置
US20090147528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Ming-Cheng Wang Lighting handle of car
CN202345461U (zh) * 2011-10-25 2012-07-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部感应把手
CN202429117U (zh) * 2011-12-06 2012-09-12 宏裕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把手辅助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6127A (en) * 1993-05-18 1994-11-22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Device for supporting garment hangers within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6793385B2 (en) * 2002-11-07 2004-09-21 Lear Corporation Assist handle with integrated light unit
US7104675B2 (en) 2004-11-18 2006-09-12 Chang-Hua Chen Automobile roof grip and ligh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6609A (en) * 1986-01-13 1987-08-11 Prince Corporation Vehicle interior light
CN2740478Y (zh) * 2004-11-24 2005-11-16 陈朝华 车内车顶握把照明装置
US20090147528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Ming-Cheng Wang Lighting handle of car
CN202345461U (zh) * 2011-10-25 2012-07-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部感应把手
CN202429117U (zh) * 2011-12-06 2012-09-12 宏裕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把手辅助照明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4835A (zh) * 2017-09-26 2019-04-16 维特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外门把手和相应的机动车辆
CN109624835B (zh) * 2017-09-26 2023-08-22 维特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外门把手和相应的机动车辆
CN109108867A (zh) * 2018-09-19 2019-01-01 南京塔塔汽车零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顶棚把手开发工装
CN112440870A (zh) * 2019-09-04 2021-03-05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把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05290A1 (fr) 2014-11-07
DE112014001179T5 (de) 2015-11-19
FR3005290B1 (fr) 2015-06-05
US20160075265A1 (en) 2016-03-17
US9616792B2 (en) 2017-04-11
WO2014179147A1 (en) 2014-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9201A (zh) 用于汽车内饰的辅助紧握把手
US7534018B2 (en) Illuminated visor vanity
CN203271271U (zh) 照明把手组件
US20060138799A1 (en) Sun visor assembly
US20200353799A1 (en) Visor
US10072837B2 (en) Lighting box
US20130155659A1 (en) Luggage lamp
US8262266B2 (en) Illuminating lamp
US20080068850A1 (en) Sliding vanity door with integral lens
JP6413947B2 (ja)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CN208365304U (zh) 可转动的顶灯结构及具有该顶灯结构的汽车
US20070014121A1 (en) Detachable light for vehicle interiors
US20030053317A1 (en) Raised brake light assembly for vehicles, especially motor vehicles
JP6751813B2 (ja) 車両用荷室構造
KR20130053307A (ko) 차량의 오버헤드 콘솔
JP2010143357A (ja) ルーフコンソールの照明構造
KR101646364B1 (ko) 자동차의 통합형 룸램프
CN210141555U (zh) 一种贯穿式尾灯及汽车
US7677495B2 (en) Baggage compartment, in particular an enclosed compartment for an aircraft cabin
JP6840622B2 (ja) 乗物用機能部品の取付け構造
CN107889480B (zh) 一触开合操作型的车载杯架
JP4356255B2 (ja) 車両用内装部材
JP6728978B2 (ja) 乗物用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KR100350882B1 (ko) 자동차용 퓨즈박스
DE102020124702A1 (de) Dachhaltegriff für ein Fahrze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