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2573B - 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2573B
CN105182573B CN201510531327.6A CN201510531327A CN105182573B CN 105182573 B CN105182573 B CN 105182573B CN 201510531327 A CN201510531327 A CN 201510531327A CN 105182573 B CN105182573 B CN 105182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electrode
sub
plate portion
gea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13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2573A (zh
Inventor
范广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313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257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9095 priority patent/WO20170317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2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2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2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2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8Devices involv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laser beam and workpiece
    • B23K26/10Devices involv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laser beam and workpiece using a fixed support, i.e. involving moving the laser bea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其包括:电极溅射机构;以及用于调节所述电极溅射机构输出的电极粒子的覆盖面积的挡板机构。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设备,能够对缺损的透明导电电极进行精确修补,大幅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摸屏一般都具有透明导电电极。在光刻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工艺环境及工艺材料等原因,会造成透明导电电极的缺陷。一般表现为透明导电电极的膜缺损。对于此类缺陷,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对缺损的透明导电电极进行精确修补的装置。而对于带有缺陷的透明导电电极只能做降等处理或者报废处理,降低了液晶显示面板的良品率的同时,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对缺损的透明导电电极进行精确修补的装置,降低了液晶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该修补装置包括:
电极溅射机构;以及
挡板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极溅射机构与设有待修补电极的基板之间,通过形成横截面积可调、位置可移动的通道(A),来调节所述电极溅射机构输出的电极粒子在所述基板上的覆盖面积和覆盖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挡板机构包括:
控制器;
第一挡板部和第二挡板部,所述第一挡板部和所述第二挡板部围成所述通道(A),且所述通道(A)的横截面积和位置通过各挡板部的移动而改变;
第一移动部,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所述待修补电极的位置和面积驱动所述第一挡板部沿X轴方向移动;以及
第二移动部,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所述待修补电极的位置和面积驱动所述第二挡板部沿Y轴方向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挡板部包括沿X轴方向并排布设的第一子挡板和第二子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部包括沿Y轴方向并排布设的第三子挡板和第四子挡板。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子挡板和所述第二子挡板分别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三子挡板和所述第四子挡板分别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挡板部包括长度方向的夹角呈直角的第一子挡板和第二子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部包括长度方向的夹角呈直角的第三子挡板和第四子挡板;所述第一子挡板和所述第三子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子挡板和所述第四子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优选的是,上述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还包括:
控制器;以及
挡板驱动部,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挡板机构移动,以使所述通道(A)的位置与所述待修补电极的位置相对应,并使所述通道(A)的横截面积与所述待修补电极的面积相适配。
优选的是,所述电极溅射机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
分别与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电连接的溅射电源,以在两极间产生电场;以及
依次设置在所述阴极下方的溅射靶和所述基板。
优选的是,上述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还包括用于精密修整所述电极溅射机构输出的电极粒子在所述基板上的沉积形状的激光修整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激光修整机构包括:
激光发生装置;
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轴,所述激光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滑动轴滑动连接;
长度方向均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轴和第三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左端通过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右端通过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三滑动轴滑动连接;
驱动所述激光发生装置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
驱动所述第一滑动轴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部。
优选的是,上述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电极溅射机构的电极粒子输出口设置的气体隔绝机构;所述气体隔绝机构包括相间设置的多个吸气口和多个吹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设备,能够对缺损的透明导电电极进行精确修补,大幅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挡板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挡板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激光修整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对缺损的透明导电电极进行精确修补的装置,降低了液晶显示面板的良品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修补装置,主要包括电极溅射机构和挡板机构200。其中,电极溅射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透明导电电极粒子,并使电极粒子沉积在基板104上。挡板机构200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电极溅射机构输出的电极粒子的覆盖面积。
具体地,电极溅射机构包括阴极101、阳极102、溅射电源(图中未标号)、溅射靶103和待形成透明导电电极的基板104。其中,阴极101位于阳极102的正上方。阴极101的下表面与阳极102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溅射电源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阴极101和阳极102电连接。这样,在阴极101和阳极102之间产生垂直的电场。溅射靶103设置在阴极101和阳极102之间。基板104位于溅射靶103和阳极102之间。
电极溅射机构工作时,工作气体(例如氩气)在电场中形成等离子体。其中正离子轰击低电位的溅射靶103时,透明导电电极粒子(例如ITO粒子)就会脱离溅射靶103。脱离溅射靶103的透明导电电极粒子掉落在位于溅射靶103下方的基板104上,沉积成透明导电膜。
由于透明导电电极粒子通常是大面积掉落下来的,其面积很难控制。因此,为了提升修补的精度,需要通过增设挡板机构200来调节沉积在目标基板104上的透明导电电极粒子的覆盖面积和覆盖位置。图1中所示的通道A即为透明导电电极粒子的沉积路径。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挡板机构2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挡板机构200主要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一挡板部210、第二挡板部220以及挡板驱动部(图中未示出。挡板驱动部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待修补电极的位置和面积,分别驱动第一挡板部210和第二挡板部220沿X轴和Y轴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板驱动部具体包括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
具体地,控制器优选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嵌入式处理器、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中的一种。
第一移动部包括第一步进电机及相应的传动部件。第一移动部受控于控制器,以根据基板104上待修补电极在图2所示的X轴方向的位置和尺寸,带动第一挡板部210沿X轴方向(水平方向)移动。第二移动部同样受控于控制器,以根据待修补电极在图2所示的Y轴方向的位置和尺寸,带动第二挡板部220沿Y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Y轴方向为与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实现沉积在目标基板104上的透明导电电极粒子的覆盖面积可根据实际待修补面积调节,第一挡板部210和第二挡板部220合围成供透明导电电极粒子通过的通道A(参见图1)。通道A的横截面积和相对于基板104的具体位置均可通过第一挡板部210和第二挡板部220的移动而改变。这样,本实施例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通过各个挡板部的阻挡作用,来调整电极溅射机构最终输出至目标基板104上的电极粒子的覆盖面积和覆盖位置。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仍参照图2,第一挡板部210包括沿X轴方向并排布设的第一子挡板211和第二子挡板212。第二挡板部220包括沿Y轴方向并排布设的第三子挡板221和第四子挡板222。由第一子挡板211、第二子挡板212、第三子挡板221和第四子挡板222合围成上述通道A。通道(A)的横截面积和位置通过各子挡板的移动而改变。
在本发明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第一挡板部210包括长度方向的夹角呈直角的第一子挡板211和第二子挡板212。第二挡板部220包括长度方向的夹角呈直角的第三子挡板221和第四子挡板222;第一子挡板211和第三子挡板22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子挡板212和第四子挡板222的长度方向平行。由第一子挡板211、第二子挡板212、第三子挡板221和第四子挡板222合围成通道A。通道(A)的横截面积和位置通过各子挡板的移动而改变。
在进行电极粒子覆盖面积的调节过程中,控制器控制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的转速,以使相应的第一挡板部210和第二挡板部220围成的通道A的横截面积,使通道A在基板104上的垂直投影区域与待修补的区域大致稳合。然后,启动电极溅射机构产生透明导电电极粒子。脱离的大面积的透明导电电极粒子受到第一挡板部210和第二挡板部220的阻挡而面积减小,并沿通道A沉积在与通道A正对的待修补区域上进行修补。本实施例应用挡板机构200,使得电极溅射机构输出的电极粒子完全沉积在指定的待修补的区域,实现了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工作。
在实际的修补过程中,由于待修补区域检测误差以及通道A的截面形状的限定等原因,本实施例修补设备沉积的电极粒子的沉积形状不能始终完美地吻合待修补区域。为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修补装置还包括如图4所示的激光修整机构。激光修整机构的主要作用为精密地修整电极溅射机构输出至基板104上的透明导电电极粒子的沉积形状。具体地,激光修整机构包括激光发生装置404和带动该激光发生装置404沿X、Y轴方向移动的激光移动部。
参照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激光修整机构的俯视图。激光移动部包括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轴401,以及长度方向均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轴402和第三滑动轴403。激光发生装置404与第一滑动轴401滑动连接。第一滑动轴40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装有第一滑动块(附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滑动块(附图中未示出)。第一滑动块与第二滑动轴402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块与第三滑动轴403滑动连接。
优选地,激光移动部还包括驱动激光发生装置404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驱动激光发生装置404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三步进电机及相应的传动部件。第二驱动部包括第四步进电机及相应的传动部件。两步进电机同样受控于控制器。
这样,利用激光移动部,可将激光发生装置404移动到基板104上方任意的位置。在进行粒子沉积形状的修整时,通过激光发生装置404产生的激光使多余的透明导电电极粒子气化,从而使电极粒子的沉积形状与待修补电极的形状完全契合。
该激光修整机构直接架设在电极溅射机构和挡板机构200的上方,在完成透明导电电极粒子的沉积后直接移开整个电极溅射机构和挡板机构200,从而完成激光对沉积区域的精密调整。可以理解的是,该激光修整机构还可以是与电极溅射机构或挡板机构200并排设置等,本实施例只是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优选地,为了保证沉积的电极粒子不受外界环境杂质的影响,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还包括气体隔绝机构300,用于在与通道A对应的沉积区及其周围形成反应所需的真空环境。
仍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气体隔绝机构300设置在阴极101的下方,包括多个吸气口301和多个吹气口302。吸气口301和吹气口302彼此相间地围绕通道A设置。各个吸气口301和吹气口302分别与相应的供气管(图中未示出)连接。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体隔绝机构300,在电极粒子的沉积位置形成一个类似真空的环境,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杂质影响到电极粒子的沉积。
可以理解的是,气体隔绝机构300的具体位置并不限于本发明中固定在阴极101的下方,且其吸气口301和吹气口302的设置方式也不限于本发明中的交替设置,还可以是其他常见的能形成真空环境的结构,只要能确保与通道A对应的沉积区及其周围形成真空环境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对像素电极进行精确修补,还能对其它透明导电电极(例如公共电极、触控电极等)进行精确修补。本发明实施例能对以下显示装置的透明导电电极进行修补:In-Cell式触控显示装置、On-Cell式触控显示装置等。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设备,能够对缺损的透明导电电极进行精确修补,大幅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溅射机构;以及
挡板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极溅射机构与设有待修补电极的基板之间,通过形成横截面积可调、位置可移动的通道(A),来调节所述电极溅射机构输出的电极粒子在所述基板上的覆盖面积和覆盖位置,
其中,所述挡板机构包括:
控制器;
第一挡板部和第二挡板部,所述第一挡板部和所述第二挡板部围成所述通道(A),且所述通道(A)的横截面积和位置通过各挡板部的移动而改变;
第一移动部,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所述待修补电极的位置和面积驱动所述第一挡板部沿X轴方向移动;以及
第二移动部,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所述待修补电极的位置和面积驱动所述第二挡板部沿Y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部包括沿X轴方向并排布设的第一子挡板和第二子挡板;
所述第二挡板部包括沿Y轴方向并排布设的第三子挡板和第四子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挡板和所述第二子挡板分别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三子挡板和所述第四子挡板分别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部包括长度方向的夹角呈直角的第一子挡板和第二子挡板;
所述第二挡板部包括长度方向的夹角呈直角的第三子挡板和第四子挡板;所述第一子挡板和所述第三子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子挡板和所述第四子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以及
挡板驱动部,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挡板机构移动,以使所述通道(A)的位置与所述待修补电极的位置相对应,并使所述通道(A)的横截面积与所述待修补电极的面积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溅射机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
分别与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电连接的溅射电源,以在两极间产生电场;以及
依次设置在所述阴极下方的溅射靶和所述基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精密修整所述电极溅射机构输出的电极粒子在所述基板上的沉积形状的激光修整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修整机构包括:
激光发生装置;
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轴,所述激光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滑动轴滑动连接;
长度方向均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轴和第三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左端通过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右端通过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三滑动轴滑动连接;
驱动所述激光发生装置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
驱动所述第一滑动轴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绕所述电极溅射机构的电极粒子输出口设置的气体隔绝机构;所述气体隔绝机构包括相间设置的多个吸气口和多个吹气口。
CN201510531327.6A 2015-08-26 2015-08-26 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Active CN105182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1327.6A CN105182573B (zh) 2015-08-26 2015-08-26 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PCT/CN2015/089095 WO2017031785A1 (zh) 2015-08-26 2015-09-08 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1327.6A CN105182573B (zh) 2015-08-26 2015-08-26 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2573A CN105182573A (zh) 2015-12-23
CN105182573B true CN105182573B (zh) 2018-06-22

Family

ID=54904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1327.6A Active CN105182573B (zh) 2015-08-26 2015-08-26 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2573B (zh)
WO (1) WO20170317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3183A (zh) * 2019-01-02 2019-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电极图案的修复方法及触控显示面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2978A (en) * 1994-06-24 1998-10-20 Audi Ag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electric heating of a catalytic converter
JP2000131710A (ja) * 1998-10-22 2000-05-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回路基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
JP2000298261A (ja) * 1999-04-13 2000-10-24 Sharp Corp プラズマアドレス液晶表示装置
CN1773579A (zh) * 2004-11-09 2006-05-17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和用于稳定寻址放电的驱动方法
CN101251698A (zh) * 2008-04-07 2008-08-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67527A (zh) * 2008-09-05 2010-03-10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的修正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2978A (en) * 1994-06-24 1998-10-20 Audi Ag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electric heating of a catalytic converter
JP2000131710A (ja) * 1998-10-22 2000-05-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回路基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
JP2000298261A (ja) * 1999-04-13 2000-10-24 Sharp Corp プラズマアドレス液晶表示装置
CN1773579A (zh) * 2004-11-09 2006-05-17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和用于稳定寻址放电的驱动方法
CN101251698A (zh) * 2008-04-07 2008-08-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67527A (zh) * 2008-09-05 2010-03-10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的修正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2573A (zh) 2015-12-23
WO2017031785A1 (zh) 2017-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0946C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TWI596641B (zh) Composite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and sheet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
CN106488996A (zh) 具有动靶的溅镀装置
CN1682152A (zh) 普通玻璃基材上的平铺硅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81652A (zh) 用于amoled面板制造的分割掩模框架组件制造装置
CN105204232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9555766A (zh) 一种显示模组的全贴合制作方法
CN104772266B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设备
CN105182573B (zh) 透明导电电极的修补装置
RU2425174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лазменной индикаторной панели
CN108957802B (zh) 一种用于lcd的视觉检测设备
KR101668085B1 (ko)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검사장치
CN104715990B (zh) 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用全方位辅助成像系统及方法
CN105629679B (zh) 边缘曝光机及边缘曝光区域打码方法
CN102768404A (zh) 一种改善暗影的方法及导光板和显示装置
KR20140137873A (ko) 글라스와 마스크의 정렬장치
CN104325222B (zh) 一种金属掩模板组件装配中心
CN105388048A (zh) 自动试样片制作装置
CN104765199B (zh) 一种配向装置及配向方法
CN109856866B (zh) 封框胶固化装置及其固化方法
CN102828154B (zh) 用于溅射的分离靶装置及使用其的溅射方法
CN103018978B (zh) 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344970B (zh) 铸造伺服控制的自动给汤系统
CN111455343A (zh) 一种镀膜机和镀膜控制方法
CN104155810B (zh) 一种掩膜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