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2494B - 光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2494B
CN105182494B CN201410213507.5A CN201410213507A CN105182494B CN 105182494 B CN105182494 B CN 105182494B CN 201410213507 A CN201410213507 A CN 201410213507A CN 105182494 B CN105182494 B CN 105182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rame
spring
frames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35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2494A (zh
Inventor
黄敦揆
陈淙泽
杨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135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2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2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2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2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24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装置,其包括第一群框、第二群框、第三群框、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第一弹簧连接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并分别对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施加弹力,使第一群框的第一突起与第二群框的第二突起分别抵接于旋转筒的第一曲线槽与第二曲线槽;第二弹簧连接第二群框与第三群框,并分别对第二群框与第三群框施加弹力,使第二群框的第二突起与第三群框的第三突起分别抵接于旋转筒的第二曲线槽与第三曲线槽,第一弹簧可为压缩弹簧,而第二弹簧可为拉伸弹簧。

Description

光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光学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以弹簧对各镜群的群框实施定位的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图1、2分别表示现有的相机镜头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与组合图。
现有的镜头100包括基座10、第一群框20、第二群框30以及第三群框40,在基座10上设有影像感测组件(未图标),第一群框20上搭载有第一镜群(未图示),第二群框30上搭载有第二镜群(未图示),第三群框40上搭载有第三镜群(未图示),第一群框20在外周面具有两个第一突起22,第二群框30在外周面具有两个第二突起32,第三群框40在外周面具有两个第三突起42,旋转筒(未图标)上的曲线槽(cam槽)驱动第一突起22、第二突起32以及第三突起42并由设于旋转筒内的直进筒(未图标)上的直线状的导槽导引而沿着光轴的方向接近或远离基座1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藉此达到变焦的目的。
第一突起22、第二突起32以及第三突起42与曲线槽之间会有间隙,这些间隙可能会影响各镜群沿光轴的精确定位而导致变焦时产生不准确的情况,因此镜头100更包括第一弹簧50、第二弹簧60以及第三弹簧70,第一弹簧50连接第一群框20与基座10并对第一群框20施加弹力,第二弹簧60连接第二群框30与基座10并对第二群框30施加弹力,由于第一弹簧50、第二弹簧60以及第三弹簧70均为拉伸弹簧,因此对第一突起22、第二突起32以及第三突起42施加拉力而抵接并定位于旋转筒110的曲线槽112、114及116中,如图3所示。
在上述构造中,每一群框皆藉由拉伸弹簧连结至基座,故共设置有三个拉伸弹簧,弹簧数目较多,耗费较多的组装工时及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相机镜头弹簧数目较多、耗费较多的组装工时的缺陷,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在各镜群的群框之间设置弹簧,以减少弹簧的数量,进而能减少组装工时及人力成本。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可包括直进筒、旋转筒、第一群框、第二群框、第三群框、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直进筒具有复数条与其轴心平行的导槽;旋转筒可旋转地设于直进筒的外部,并具有第一曲线槽、第二曲线槽以及第三曲线槽;第一群框承载第一镜群,并具有复数个第一突起,第一突起结合于导槽与第一曲线槽,当旋转筒旋转时,第一曲线槽驱动第一突起沿导槽移动,使第一群框沿着该轴心移动;第二群框承载第二镜群,并具有复数个第二突起,这些第二突起结合于导槽与第二曲线槽,当旋转筒旋转时,第二曲线槽驱动第二突起沿导槽移动,使第二群框沿着轴心移动;第三群框承载第三镜群,并具有复数个第三突起,第三突起结合于该导槽与第三曲线槽,当旋转筒旋转时,第三曲线槽驱动第三突起沿导槽移动,使第三群框沿着该轴心移动;第一弹簧连接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并分别对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施加弹力,使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分别抵接于第一曲线槽与第二曲线槽;第二弹簧连接第二群框与第三群框,并分别对第二群框与第三群框施加弹力,使第二突起与第三突起分别抵接于第二曲线槽与第三曲线槽。
其中,上述第一弹簧可为压缩弹簧,上述第二弹簧可为拉伸弹簧。
其中,第一弹簧可位于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群框与第三群框的外周面。
其中,第一弹簧可为拉伸弹簧,第二弹簧可为压缩弹簧。
其中,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的外周面;第二弹簧位于第二群框与第三群框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群框与第三群框。
其中,本发明不限定为三个群框搭配二个弹簧,只要任意二个群框搭配一个弹簧,即可达成本发明架构。其中,旋转筒可更包括第四曲线槽,光学装置更包括第四群框以及第三弹簧。第四群框承载第四镜群,并具有复数个第四突起,第四突起结合于导槽与第四曲线槽,当旋转筒旋转时,第四曲线槽驱动第四突起沿导槽移动,使第四群框沿着轴心移动。第三弹簧连接第三群框与第四群框,并分别对第三群框与第四群框施加弹力,使第三突起与第四突起分别抵接于第三曲线槽与第四曲线槽。
其中,第一弹簧可为压缩弹簧,第二弹簧可为拉伸弹簧,第三弹簧可为压缩弹簧。
其中,第一弹簧位于第一群框与该第二群框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群框与第三群框的外周面;第三弹簧位于第三群框与第四群框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三群框与第四群框。
其中,第一弹簧可为拉伸弹簧,第二弹簧可为压缩弹簧,第三弹簧可为拉伸弹簧。
其中,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的外周面;第二弹簧位于第二群框与第三群框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群框与第三群框;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三群框与第四群框的外周面。
本发明的光学装置可更包括基座以及快门装置。基座设有影像感测组件,直进筒连接于基座,轴心通过影像感测组件。快门装置设置于第二群框,可打开而使光线成像于影像感测组件,其中,第一群框设置于第二群框与基座之间,第二群框设置于第一群框与第三群框之间。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的照相机镜头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现有的照相机镜头的内部构造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现有的照相机镜头的各镜群的群框的抵接于旋转筒的曲线槽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照相机镜头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照相机镜头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图5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照相机镜头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的照相机镜头的内部构造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本发明的照相机镜头的各镜群的群框的抵接于旋转筒的曲线槽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照相机镜头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照相机镜头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照相机镜头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以照相机镜头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光学装置。
请参阅图4、5、6,本发明的光学装置200包括基座(未图示)、旋转筒210、直进筒220、第一群框120、第二群框130、第三群框140、第一弹簧150以及第二弹簧160,以下分别说明其构造。
基座上设有影像感测组件,例如感光耦合组件(CCD)等,直进筒220呈圆筒状并连接于基座,其轴心L通过设在基座上的影像感测组件,在直进筒220的筒壁上设有两条直线形的导槽221,导槽221平行于轴心L,旋转筒210设置于直进筒220的外部,在旋转筒210的内壁面上形成第一曲线槽212、第二曲线槽214以及第三曲线槽216,在旋转筒210的外周面底端形成齿部218,齿部218与马达(未图标)驱动的齿轮啮合,藉由马达驱动可使旋转筒210绕轴心L转动。
第一群框120承载第一镜群128,并具有两个第一突起122,第一突起122穿过直进筒220的导槽221而嵌合于旋转筒210的第一曲线槽212。第二群框130承载第二镜群138,并具有两个第二突起132,第二突起132穿过直进筒220的导槽221而嵌合于旋转筒210的第二曲线槽214。第三群框140承载第三镜群148,并具有两个第三突起142,第三突起142穿过直进筒220的导槽221而嵌合于旋转筒210的第三曲线槽216。当旋转筒210旋转时,第一曲线槽212会推动第一突起122使其沿着导槽221做直线移动,而使第一群框120接近或远离基座上的影像感测组件。同样地,第二曲线槽214会推动第二突起132使其沿着导槽221做直线移动,而使第二群框130接近或远离基座上的影像感测组件,第三曲线槽216会推动第三突起142使其沿着导槽221做直线移动,而使第三群框140接近或远离基座上的影像感测组件,由于第一曲线槽212、第二曲线槽214以及第三曲线槽216有不同的曲线形状,因此当旋转筒210旋转时,第一群框120、第二群框130以及第三群框140彼此会有相对移动,藉此达到变焦的效果。
第一突起122、第二突起132以及第三突起142与第一曲线槽212、第二曲线槽214以及第三曲线槽216之间会有间隙,为防止上述的间隙可能会影响各镜群沿光轴的精确定位而导致变焦时产生不准确的情况,如图7、8所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200具有第一弹簧150以及第二弹簧160,第一弹簧150连接第一群框120与第二群框130,并分别对第一群框120与第二群框130施加弹力,使第一群框120的第一突起122以及第二群框130的第二突起132分别抵接于第一曲线槽212与第二曲线槽214,第二弹簧160连接第二群框130与第三群框140,使第二群框130的第一突起132以及第三群框140的第二突起142分别抵接于第二曲线槽214与第三曲线槽21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150为压缩弹簧,设置于第一群框120与第二群框130之间,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群框120与第二群框130,因此第一弹簧150对第一群框120以及第二群框130分别施加推力,使第一突起122推抵于第一曲线槽212的下缘,而第二突起132推抵于第二曲线槽214的上缘,第二弹簧160为拉伸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二群框130与该第三群框140的外周面,因此第二弹簧160对第二群框130以及第三群框140分别施加拉力,使第二突起132推抵于第二曲线槽214的上缘,而第三突起142推抵于第三曲线槽216的下缘,如图9所示。
藉由在第一群框120、第二群框130、第三群框140之间设置弹簧,与先前技术中弹簧均连接基座与各群框的构造相比,本发明可以减少弹簧的数量,同时减少组装的步骤,进而可以节省人力成本。
在某些照相机镜头的构造中,在第二群框130处会设置快门装置(未图标),当快门装置开启时,通过各镜群的光线会成像于影像感测组件上,请参阅图2,先前技术在第一群框20及第二群框30均设置通孔供第三弹簧70通过,为防止外部的光线经由上述通孔而到达影像感测组件,所以还需要在通孔处贴附防止漏光的贴片,如此将十分的花费人力。反观本实施例在第二弹簧160为拉伸弹簧的情况下,其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二群框130与该第三群框140的外周面,由于不必固定于基座,在第二群框130的外周面不必形成通孔供弹簧通过,如此外部光线不会由通孔进入内部,也因此不须要在第二群框30贴附防止漏光的贴片,可以进一步的减少组装工时及人力成本。
请参阅图10,其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弹簧150为拉伸弹簧,而第二弹簧160为压缩弹簧。
请参阅图11,其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又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光学装置400除了第一群框120、第二群框130与第三群框140之外,更包括第四群框170,其承载第四镜群(未图示),第四群框170具有两个第四突起172,其嵌合于旋转筒210的第四曲线槽(未图标),另外光学装置400更包括第三弹簧180,第三弹簧180连接第三群框140与第四群框170,并对第三群框140与第四群框170施加弹力,使第三突起142与第四突起170分别抵接于第三曲线槽216与第四曲线槽。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簧180为压缩弹簧,因此第三突起142推抵于第三曲线槽216的下缘,而第四突起172推抵于第四曲线槽的上缘。
请参阅图12,其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再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弹簧150为拉伸弹簧,第二弹簧160为压缩弹簧,第三弹簧为拉伸弹簧。
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在各群框之间设置弹簧,与先前技术中弹簧均连接基座与各群框的构造相比,可以减少弹簧的数量,同时减少组装的步骤,进而可以节省人力成本。
本发明虽以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进筒,具有复数条与其轴心平行的导槽;
旋转筒,可旋转地设于该直进筒的外部,并具有第一曲线槽以及第二曲线槽;
第一群框,承载第一镜群,并具有复数个第一突起,这些第一突起结合于该导槽与该第一曲线槽,当该旋转筒旋转时,该第一曲线槽驱动该第一突起沿该导槽移动,使该第一群框沿着该轴心移动;
第二群框,承载第二镜群,并具有复数个第二突起,这些第二突起结合于该导槽与该第二曲线槽,当该旋转筒旋转时,该第二曲线槽驱动该第二突起沿该导槽移动,使该第二群框沿着该轴心移动;以及
第一弹簧,连接该第一群框与该第二群框,并分别对该第一群框与该第二群框施加弹力,使该第一突起与该第二突起分别抵接于该第一曲线槽与该第二曲线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筒更包括第三曲线槽,该光学装置更包括:
第三群框,承载第三镜群,并具有复数个第三突起,这些第三突起结合于该导槽与该第三曲线槽,当该旋转筒旋转时,该第三曲线槽驱动该第三突起沿该导槽移动,使该第三群框沿着该轴心移动;以及
第二弹簧,连接该第二群框与该第三群框,并分别对该第二群框与该第三群框施加弹力,使该第二突起与该第三突起分别抵接于该第二曲线槽与该第三曲线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该第二弹簧为拉伸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簧位于该第一群框与该第二群框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该第一群框与该第二群框,该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二群框与该第三群框的外周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簧为拉伸弹簧,该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一群框与该第二群框的外周面;该第二弹簧位于该第二群框与该第三群框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该第二群框与该第三群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筒更包括第四曲线槽,该光学装置更包括:
第四群框,承载第四镜群,并具有复数个第四突起,这些第四突起结合于该导槽与该第四曲线槽,当该旋转筒旋转时,该第四曲线槽驱动该第四突起沿该导槽移动,使该第四群框沿着该轴心移动;以及
第三弹簧,连接该第三群框与该第四群框,并分别对该第三群框与该第四群框施加弹力,使该第三突起与该第四突起分别抵接于该第三曲线槽与该第四曲线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该第二弹簧为拉伸弹簧,该第三弹簧为压缩弹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簧位于该第一群框与该第二群框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该第一群框与该第二群框;该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二群框与该第三群框的外周面;该第三弹簧位于该第三群框与该第四群框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该第三群框与该第四群框。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簧为拉伸弹簧,该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该第三弹簧为拉伸弹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一群框与该第二群框的外周面;该第二弹簧位于该第二群框与该第三群框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该第二群框与该第三群框;该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三群框与该第四群框的外周面。
12.如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基座,其设有影像感测组件,该直进筒连接于该基座,该轴心通过该影像感测组件;
快门装置,设置于该第二群框,可打开而使光线成像于该影像感测组件,其中,该第一群框设置于该第二群框与该基座之间,该第二群框设置于该第一群框与该第三群框之间。
CN201410213507.5A 2014-05-20 2014-05-20 光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2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3507.5A CN105182494B (zh) 2014-05-20 2014-05-20 光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3507.5A CN105182494B (zh) 2014-05-20 2014-05-20 光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2494A CN105182494A (zh) 2015-12-23
CN105182494B true CN105182494B (zh) 2017-06-30

Family

ID=5490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350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2494B (zh) 2014-05-20 2014-05-20 光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24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1797B2 (ja) * 2016-02-25 2020-05-27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光学機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6090A (ja) * 1995-04-14 1996-11-01 Nikon Corp 作動力量付与部材、作動力量付与構造及びレンズ鏡筒
US6046864A (en) * 1997-09-30 2000-04-0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Zoom lens barrel assembly for a camera
CN101226268A (zh) * 2007-01-18 2008-07-23 佳能株式会社 镜筒及具有该镜筒的成像装置
CN103597394A (zh) * 2011-07-20 2014-02-19 株式会社尼康 透镜镜筒、拍摄装置以及透镜镜筒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6090A (ja) * 1995-04-14 1996-11-01 Nikon Corp 作動力量付与部材、作動力量付与構造及びレンズ鏡筒
US6046864A (en) * 1997-09-30 2000-04-0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Zoom lens barrel assembly for a camera
CN101226268A (zh) * 2007-01-18 2008-07-23 佳能株式会社 镜筒及具有该镜筒的成像装置
CN103597394A (zh) * 2011-07-20 2014-02-19 株式会社尼康 透镜镜筒、拍摄装置以及透镜镜筒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2494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6802B (zh) 光学取像镜头及取像装置
CN106033141B (zh) 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092080B (zh) 摄像透镜系统以及取像装置
CN105988199B (zh) 摄影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093491B (zh) 取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CN106886080B (zh) 摄影用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2937740B (zh) 光学影像拾取镜头组
CN106707463B (zh) 光学成像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772945B (zh) 光学结像镜头组
CN109490995A (zh) 摄像用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577031A (zh) 光学成像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324784A (zh) 具有背胶型遮光组件的镜头
CN106094176A (zh) 摄像系统透镜组
CN102129163A (zh) 成像装置
TWI518362B (zh) 光學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5988184A (zh) 摄影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970452B (zh) 成像用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024756B (zh) 摄像用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072968A (zh) 摄像光学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154512B (zh) 摄像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3299614B (zh) 摄像装置、使用摄像装置的系统以及测距装置
CN105182494B (zh) 光学装置
CN204719315U (zh) 光学镜头和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
CN104880806A (zh) 光学镜头和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
CN104730686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