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0359B - 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0359B
CN105180359B CN201510559099.3A CN201510559099A CN105180359B CN 105180359 B CN105180359 B CN 105180359B CN 201510559099 A CN201510559099 A CN 201510559099A CN 105180359 B CN105180359 B CN 105180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stage
high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90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0359A (zh
Inventor
杨亮
王云亮
朱江程
陈博强
林国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105590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0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0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0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0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0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所述方法在获取实时检测的空调器内机管温的同时,判断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在此基础上,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之后,依据所述目标温度阈值,对空调器进行防高温控制。可见,本申请考虑不同制热阶段内实际内机管温与感温包检测温度之间温差的不同,分别在制热全过程的每个阶段采用较为适宜的温度阈值,对空调器进行防高温控制,各制热阶段进入防高温时的温度阈值互不相同,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在制热全过程采用相同的温度阈值进行防高温控制,而导致机组在制热开机阶段易出现排气压力高和压缩机过载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热泵型空调机组一般有防高温控制功能,用于防止制热全过程中机组排气压力过高、排气温度过高及压缩机过载,以保证机组的可靠运行。具体地,针对制热全过程包括的制热开机阶段、制热稳定运行阶段中的任一阶段来讲,现有机组的防高温控制方案为:当感温包检测到内机管温达到某一设定值Tx时机组进入防高温模式,此时机组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停外风机,转换内、外风机风档等;当感温包检测到内机管温低于另一较低设定值Ty时退出防高温模式转正常制热运行。
受制于现有技术、制造和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内机管温与感温包检测温度之间存在一温差,温差大小与实际内机管温的变化速度、变化大小有关,实际内机管温变化越快、越大,则温差值就越大。由于开机前内机管温普遍较低且开机过程中有防冷风控制,从而相比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制热开机阶段的实际内机管温变化更快、更大,导致制热开机阶段的温差比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的温差要大。温差在制热开机阶段和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的不同,会导致现有的防高温控制方案无法适用于制热全过程。例如,如果Tx取值较小,则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将很容易进入防高温模式,进入防高温模式时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相对较低,此时的防高温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降低性能和能效、压缩机回液等;如果Tx取值较大,则制热开机阶段将很难进入防高温,机组容易出现高排气压力、压缩机过载。
目前,机组的防高温控制方案一般优先满足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的有效性,最终会导致机组在制热开机阶段易出现排气压力高和压缩机过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因在制热全过程采用相同的温度阈值对空调器进行防高温控制,而导致机组在制热开机阶段易出现排气压力高、压缩机过载等问题。
为此,本发明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实时检测的所述空调器的内机管温;
判断所述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
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
在所述内机管温达到所述目标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防高温模式。
上述方法,优选的,当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时,所述判断所述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包括:
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开机阶段;
所述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为:压缩机和四通阀的运行状态,由原来的非全运行状态转变为全运行状态;
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为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机组退出第一次防高温;压缩机和四通阀投入运行的时间均已达到预设时长t0,且在所述预设时长t0内机组没有进入过防高温模式。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非全运行状态为压缩机和四通阀均关闭,或压缩机运行、四通阀关闭,或压缩机关闭、四通阀运行;所述全运行状态为压缩机和四通阀均运行。
上述方法,优选的,当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时,所述判断所述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包括:
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
所述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为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压缩机关闭:四通阀关闭。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包括:
当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时,获取与所述制热开机阶段相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当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时,获取与所述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相对应的第二温度阈值。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则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如果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则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阈值T1、第二温度阈值T2、第三温度阈值T3和第四温度阈值T4满足以下条件:
T1<T2,T3<T1,T4<T2。
一种防高温控制装置,应用于空调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时检测的所述空调器的内机管温;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内机管温达到所述目标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防高温模式。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开机阶段;
所述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为:压缩机和四通阀的运行状态,由原来的非全运行状态转变为全运行状态;
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为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机组退出第一次防高温;压缩机和四通阀投入运行的时间均已达到预设时长t0,且在所述预设时长t0内机组没有进入过防高温模式。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
所述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为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压缩机关闭:四通阀关闭。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时,获取与所述制热开机阶段相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时,获取与所述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相对应的第二温度阈值。
上述装置,优选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防高温控制装置。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的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在获取实时检测的空调器内机管温的同时,判断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在此基础上,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之后,依据所述目标温度阈值,对空调器进行防高温控制。可见,本申请考虑不同制热阶段内实际内机管温与感温包检测温度之间温差的不同,分别在制热全过程的每个阶段采用较为适宜的温度阈值,对空调器进行防高温控制,各制热阶段进入防高温时的温度阈值互不相同,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在制热全过程采用相同的温度阈值进行防高温控制,而导致机组在制热开机阶段易出现排气压力高和压缩机过载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防高温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相同感温包检测温度下,制热开机阶段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的实际内机管温对比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某热泵型机组在分别使用现有技术及本申请方案进行防高温控制时,在制热开机阶段的最高压力对比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防高温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防高温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公开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参考图1,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实时检测的所述空调器的内机管温。
其中,具体可通过感温包采集空调器在制热全过程中的实时内机管温数据。
S102:判断所述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
对应于实际内机管温与感温包检测温度间差值的不同情况,空调器的制热全过程包括制热开机阶段和制热稳定运行阶段这两个阶段。
本实施例具体通过如下过程判断出空调器处于制热开机阶段: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开机阶段。
其中,所述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为:压缩机和四通阀的运行状态,由原来的非全运行状态转变为全运行状态;具体地,压缩机和四通阀的运行状态由关闭和关闭、或运行和关闭、或关闭和运行转变为运行和运行。
当检测出压缩机和四通阀的状态发生以上变化时,可判断出空调器的制热开机过程开始。
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为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
1)机组退出第一次防高温;
2)压缩机和四通阀投入运行的时间均已达到预设时长t0,且在所述预设时长t0内机组没有进入过防高温模式。
当机组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之一时,则机组的制热开机过程结束,否则,制热开机过程未结束,机组处于制热开机阶段。
相对应地,本实施例通过如下过程判断出空调器处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
所述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为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
1)压缩机关闭:
2)四通阀关闭。
制热开机阶段结束即进入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在该阶段中,如果检测出压缩机关闭或四通阀关闭,则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结束。
S103: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
由于开机前内机管温普遍较低且开机过程中有防冷风控制,从而相比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制热开机阶段的实际内机管温变化更快、更大,导致制热开机阶段的温差比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的温差要大。
参考图2示出的现有技术中,相同感温包检测温度的前提下,制热开机阶段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的实际内机管温对比情况,其中,两阶段中进入防高温模式时的感温包检测温度均为56℃,而制热开机阶段进入防高温模式时的实际内机管温为60.46℃,温差为4.46℃;制热稳定运行阶段进入防高温模式时的实际内机管温则为57.4℃,温差为1.4℃。从而,机组在制热开机阶段易出现排气压力高和压缩机过载等问题。
本申请考虑不同制热阶段内,实际内机管温与感温包检测温度之间温差的不同,预先为制热全过程包括的制热开机阶段和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分别设定相应不同的进入防高温模式时的温度阈值:
设定制热开机阶段进入防高温模式时的温度阈值为第一温度阈值T1;
设定制热稳定运行阶段进入防高温模式时的温度阈值为第二温度阈值T2。
由于制热开机阶段中感温包检测温度与实际内机管温的温差较大,因此,为避免机组在制热开机阶段出现排气压力高和压缩机过载等问题,设定的所述T1、T2应满足:
T1<T2。
在此基础上,本步骤具体依据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获取对应所需的用于进行防高温控制的温度阈值,如果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开机阶段,则实现防高温控制的温度阈值应采用T1,相反,如果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则实现防高温控制的温度阈值应采用T2。
S104:在所述内机管温达到所述目标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防高温模式。
具体地,在制热开机阶段,如果检测出内机管温t≥T1,则控制空调器进入防高温模式;相应地,在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如果检测出内机管温t≥T2,则控制空调器进入防高温模式。
由于本申请在制热开机阶段及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进入防高温的温度阈值,且针对制热开机阶段实际内机管温与感温包检测温度的温差较大这一特点,设定制热开机阶段采用的温度阈值T1,小于热稳定运行阶段采用的温度阈值T2,从而,本申请的防高温控制方案在制热全过程都能对机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参考图3示出的某热泵型机组在分别使用现有技术及本申请的防高温控制方案进行防高温控制时,在制热开机阶段的最高压力对比情况。图3中左边曲线为使用现有防高温控制方案时的制热开机曲线,进入防高温时的排气压力为4.298MPa;右边曲线为使用本申请防高温控制方案时的制热开机曲线,进入防高温时的排气压力为3.969MPa,从而,本申请有效避免了机组在制热开机阶段出现排气压力高和压缩机过载等问题。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的防高温控制方法,在获取实时检测的空调器内机管温的同时,判断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在此基础上,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之后,依据所述目标温度阈值,对空调器进行防高温控制。可见,本申请考虑不同制热阶段内实际内机管温与感温包检测温度之间温差的不同,分别在制热全过程的每个阶段采用较为适宜的温度阈值,对空调器进行防高温控制,各制热阶段进入防高温时的温度阈值互不相同,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在制热全过程采用相同的温度阈值进行防高温控制,而导致机组在制热开机阶段易出现排气压力高和压缩机过载等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述防高温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5:如果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则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S106:如果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则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针对制热全过程包括的两个阶段,本实施例分别预先为其设定了退出防高温模式时的温度阈值:
设定制热开机阶段退出防高温模式时的温度阈值为第三温度阈值T3;
设定制热稳定运行阶段退出防高温模式时的温度阈值为第四温度阈值T4。其中,T3<T1,T4<T2。
从而在制热开机阶段,如果空调器运行于防高温控制模式,则当检测出内机管温t≤T3时,控制空调器退出防高温模式运行;在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如果空调器运行于防高温控制模式,则当检测出内机管温t≤T4时,控制空调器退出防高温模式运行。在应用本申请时,可基于空调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设定T1、T2、T3、T4的具体数值,所设定的数值以在尽量满足用户制热需求的同时,能够保证制热全过程中机组的可靠运行为准。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公开一种防高温控制装置,所述装置与以上各实施例公开的防高温控制方法相对应。
相应于实施例一,参考图5,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0、判断模块200、第二获取模块300和第一控制模块400。
第一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实时检测的所述空调器的内机管温。
判断模块200,用于判断所述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200包括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开机阶段;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
第二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30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和第二获取单元。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时,获取与所述制热开机阶段相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时,获取与所述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相对应的第二温度阈值。
第一控制模块400,用于在所述内机管温达到所述目标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防高温模式。
相应于实施例二,参考图6,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500,该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防高温控制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公开的防高温控制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相似之处请参见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中防高温控制方法部分的说明即可,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公开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实施例三公开的所述防高温控制装置。
综上所述,针对实际内机管温与感温包检测温度的差值在制热开机阶段大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这一特点,本申请分别预先为两个阶段设置了不同的适合各自特点的、进入防高温时的内机管温阈值,后续通过对制热开机阶段和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的合理判断,以及在判断基础上的合适阈值调用,使防高温控制方法在制热全过程都能对机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应用本申请,可实现在制热全过程中,有效避免机组出现排气压力高和压缩机过载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系统或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空调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实时检测的所述空调器的内机管温;
判断所述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全过程中包括的各个不同制热阶段中的相应阶段;
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其中,所述制热全过程中包括的各个不同的制热阶段分别对应相应不同的温度阈值;
在所述内机管温达到所述目标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防高温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时,所述判断所述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包括:
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开机阶段;
所述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为:压缩机和四通阀的运行状态,由原来的非全运行状态转变为全运行状态;
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为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机组退出第一次防高温;压缩机和四通阀投入运行的时间均已达到预设时长t0,且在所述预设时长t0内机组没有进入过防高温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全运行状态为压缩机和四通阀均关闭,或压缩机运行、四通阀关闭,或压缩机关闭、四通阀运行;所述全运行状态为压缩机和四通阀均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时,所述判断所述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包括:
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
所述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为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压缩机关闭,四通阀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包括:
当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时,获取与所述制热开机阶段相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当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时,获取与所述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相对应的第二温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则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如果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则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T1、第二温度阈值T2、第三温度阈值T3和第四温度阈值T4满足以下条件:
T1<T2,T3<T1,T4<T2。
8.一种防高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空调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时检测的所述空调器的内机管温;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调器当前所处的目标制热阶段,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全过程中包括的各个不同制热阶段中的相应阶段;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制热阶段相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其中,所述制热全过程中包括的各个不同的制热阶段分别对应相应不同的温度阈值;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内机管温达到所述目标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防高温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开机阶段;
所述制热开机过程开始条件为:压缩机和四通阀的运行状态,由原来的 非全运行状态转变为全运行状态;
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为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机组退出第一次防高温;压缩机和四通阀投入运行的时间均已达到预设时长t0,且在所述预设时长t0内机组没有进入过防高温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预先检测出所述空调器符合所述制热开机过程结束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出所述空调器当前不符合预设的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当前处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
所述制热稳定运行过程结束条件为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压缩机关闭,四通阀关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时,获取与所述制热开机阶段相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时,获取与所述制热稳定运行阶段相对应的第二温度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开机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制热阶段为制热稳定运行阶段,且所述空调器当前已进入所述防高温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内机管温不高于预设的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防高温模式。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2任意一项所述的防高温控制装置。
CN201510559099.3A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Active CN105180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9099.3A CN105180359B (zh)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9099.3A CN105180359B (zh)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0359A CN105180359A (zh) 2015-12-23
CN105180359B true CN105180359B (zh) 2018-04-20

Family

ID=54902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9099.3A Active CN105180359B (zh)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03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8337B (zh) * 2016-02-02 2019-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开机阶段压力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591306A4 (en) * 2017-02-28 2020-12-23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AIR CONDITIONING
CN108278713B (zh) * 2018-01-19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57816B (zh) * 2018-08-24 2022-07-19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73540B (zh) * 2018-11-19 2020-07-0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10044021B (zh) * 2019-04-22 2020-12-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空调舒适性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131832B (zh) * 2019-05-10 2021-07-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457547B (zh) * 2020-04-13 2021-12-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热防高温保护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1578440B (zh) * 2020-05-09 2021-10-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制热防高温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4719412B (zh) * 2022-03-17 2023-08-22 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多联机制热舒适性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8149A (zh) * 2012-03-07 2012-07-04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过热保护控制方法及其空调过热保护控制装置
CN103940052A (zh) * 2013-01-21 2014-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CN104501357A (zh) * 2014-12-10 2015-04-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4930A (ja) * 1998-11-20 2000-06-0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KR20010095732A (ko) * 2000-04-11 2001-11-07 구자홍 공기조화기의 난방운전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8149A (zh) * 2012-03-07 2012-07-04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过热保护控制方法及其空调过热保护控制装置
CN103940052A (zh) * 2013-01-21 2014-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CN104501357A (zh) * 2014-12-10 2015-04-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0359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0359B (zh) 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04896665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066377B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050663A (zh) 压缩机自保护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CN104634009B (zh) 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482405B (zh) 风冷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5493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132422B (zh) 制冷控制方法及系统和空调
CN103940163B (zh) 除霜控制方法和除霜控制装置
WO2008016228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of air conditioner
CN103256767B (zh) 控制空调的水侧换热器蒸发温度的方法及空调
CN104359258B (zh) 冷凝器管箱、冷凝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08253603B (zh) 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空调
CN104833056A (zh) 用于空调器的室外风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7131616A (zh) 变频空调及其防冻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870633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917563A (zh) 热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737566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76856B (zh) 空调器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09236622A (zh) 一种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894071A (zh) 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7676919A (zh) 一种空调机组降噪控制方法
CN108413563A (zh)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机防冻结控制方法
CN109114803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及其系统的冷媒流量控制方法
CN106642843A (zh) 空调机组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