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4071A - 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94071A CN107894071A CN201711033164.4A CN201711033164A CN107894071A CN 107894071 A CN107894071 A CN 107894071A CN 201711033164 A CN201711033164 A CN 201711033164A CN 107894071 A CN107894071 A CN 1078940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ditioning system
- target
- temperature difference
- return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01000010874 syndrom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8190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和空调系统,其中,所述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比对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根据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其中,送回风温差为送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空调系统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预设开度。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和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空调系统的静压与风道中风阻相适配,与空调系统的送风能力有关。然而,在空调 系统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实际参数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差别,例如实际采用的风管长度与设 计的风管长度之间的差别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空调系统的初始静压可能与空调系统的实际 风阻并不匹配,室内风机的转速偏离了最优转速,在运行过程中,空调系统的风量过大或过 小,舒适度下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系统调节方法,旨在解决上述室内风机的转速 偏离最优转速的技术问题,提高空调系统的舒适度。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 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
[0006] 比对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
[0007] 根据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所述空调系统 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 等于预设值;
[0008] 其中,送回风温差为送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空调系统的电子膨 胀阀的开度为预设开度。
[0009] 优选地,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的步骤包括:
[0010] 当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的蒸入温 度;
[0011] 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目标制冷风量;
[0012] 根据所述蒸入温度和所述目标制冷风量获取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
[0013] 当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的蒸出温 度;
[0014] 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目标制热风量;
[0015] 根据所述蒸出温度和所述目标制热风量获取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
[0016] 优选地,根据所述蒸入温度和所述目标制冷风量获取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的步骤 包括:
[0017] 根据所述蒸入温度获取第一系数al、第二系数bl和第三系数cl;
[0018] 根据所述目标制冷风量Qcs,所述第一系数al、所述第二系数bl和所述第三系数 cl,按照Ts=al*Qcs2+bl*Qcs+cl计算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Ts;
[0019]根据所述蒸出温度获取第四系数a2、第五系数b2和第六系数c2;
[0020] 根据所述目标制热风量Qhs,所述第四系数a2、所述第五系数b2和所述第六系数 c2,按照Ts = a2*Qhs2+b2*Qhs+c2计算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Ts。
[0021] 优选地,获取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步骤包括:
[0022]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并计算所述送风温 度的时间变化率和所述回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0023] 当所述送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和所述回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均小于第一预设变 化率时,计算当前的所述送风温度与所述回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记为所述当前送回风温 差。
[0024] 优选地,根据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所述 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 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步骤包括:
[0025]当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减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升高所述室 内风机的转速;
[0026]当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减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降低所述室 内风机的转速。
[0027]优选地,在降低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或升高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还 包括以下步骤:
[0028]当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蒸入温度;
[0029]当所述蒸入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系 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步骤;
[0030] 当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蒸出温度;
[0031] 当所述蒸出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系 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步骤。
[0032] 优选地,根据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所述 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 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步骤还包括:
[0033] 获取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
[0034]比对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和第一预设转速;
[0035]当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生成第一提示信号; [0036]比对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
[0037]当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时,生成第二提示信号; [0038]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
[0039]优选地,根据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所述 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 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步骤还包括:
[0040] 获取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
[0041] 比对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和第三预设转速;
[0042] 当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小于所述第三预设转速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 风管的有效长度增大;
[0043] 比对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和第四预设转速;
[0044] 当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大于所述第四预设转速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 风管的有效长度减小;
[0045]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转速小于所述第四预设转速。
[0046]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和连接在所述室 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之间的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风管、存储 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系统调节程序,所述空 调系统调节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空调系统调节方法的步骤,所述空调系统调节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比对所述目标 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根据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 对结果,调节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 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其中,送回风温差为送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的 绝对值,所述空调系统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预设开度。
[0047]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为直流电机,所述 第一电机与所述室内风机相连,用以驱动所述室内风机的运转;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风管 相连,用以调节所述风管的有效长度。
[0048]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 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比对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根据目标送回风温差 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目标送回风温差和 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其中,送回风温差为送风温度与回风温 度的差的绝对值,空调系统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预设开度。在调节空调系统时,保持电子 膨胀阀的开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比对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如送回风温差,可以反推出空 调系统的初始静压与风道实际风阻之间的偏离情况,进一步的,通过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 使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以弥补初始静压与 实际风阻之间的差,无需通过手动调整风管长度的方式即可调节空调系统的静压,大大简 化了空调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使空调系统的静压与实际风阻相适配,从而避免了运行过程 中风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提尚了空调系统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4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50] 图1为本发明空调系统调节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不意图;
[0051] 图2为图1中制冷模式下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0052] 图3为在制冷模式下,不同蒸入温度下的送回风温差-风量关系图;
[0053] 图4为图1中制热模式下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0054] 图5为在制热模式下,不同蒸出温度下的送回风温差-风量关系图;
[0055] 图6为图1中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送回风温差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LUUOOJ ®〖刀不友明空调糸统调节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57]图8为本发明空调系统调节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的流程示意图;
[0058]图9为本发明空调系统调节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制冷模式下的流程示意图;
[0059]图1〇为本发明空调系统调节方法第四实施例中步骤S300的部分细化流程示意图; [0060]图11为本发明空调系统调节方法第五实施例中步骤S300的部分细化流程示意图; [0061]图12为本发明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62]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6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M]需要$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65]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 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 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 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 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 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66]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调节方法。
[0067]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8]步骤S100、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
[0069] 其中,送回风温差为送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是 其室内机的出风口所送出气流的温度,回风温度是其室内机的进风口处气流的温度,通常 情况下回风温度与室内温度相等,特别是当空调系统己调节室内环境至稳定状态时,回风 温度与空调系统的设定温度相等。空调系统的送回风温差与室内换热器换热前后气流的温 差基本一致。目标送回风温差可根据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参数和用户的设定参数获取;而 当前送回风温差可通过检测当前的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获取,后文中还将详细阐述。
[0070] 步骤S200、比对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
[0071] 由于在空调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实际的风管长度等参数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偏离, 风机转速相对最优转速存在一定偏离,导致其并非运行在最佳状态下,相应的,目标送回风 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之间也存在差别,通过比对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可 以获知风机转速相对最优转速的偏离情况。
[0072] 步骤S300、根据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空调系统的 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 值。
[0073]空调系统包括电子膨胀阀,设于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对冷媒流量等参 数起到调节作用。在调节空调系统的过程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始终保持在预设开度,以排 除冷媒流量等参数的改变对调节过程的干扰。根据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 对结果,可知风机转速与最优转速之间的偏离情况,并进一步进行调整,以使目标送回风温 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风机转速 弥补了空调系统的初始静压与风道的实际风阻之间的差别,使空调系统的风量符合用户的 需求,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舒适度,且无需手动对空调系统的结构参数、包括风管长度等参数 进行调整,因而这种空调系统调节方法更加简单高效,简化了空调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过程。 [0074]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 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比对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根据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 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 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其中,送回风温差为送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 差的绝对值,空调系统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预设开度。在调节空调系统时,保持电子膨胀 阀的开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比对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可以反推出空调系 统的初始静压与风道实际风阻之间的偏离情况,进一步的,通过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使目 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以弥补初始静压与实际 风阻之间的差,无需通过手动调整风管长度的方式即可调节空调系统的静压,大大简化了 空调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使空调系统的静压与实际风阻相适配,从而避免了运行过程中风 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舒适度。
[0075]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制冷模式下,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的步骤包 括:
[0076] 步骤SI 11、当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的蒸入温 度;
[0077] 步骤S112、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制冷风量;
[0078] 步骤S113、根据蒸入温度和目标制冷风量获取目标送回风温差。
[0079]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蒸入温度和目标制冷风量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 蒸入温度是室内换热器入口的冷媒温度,目标制冷风量可根据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参数和 用户的设定参数等获取,具体包括空调系统的压缩机频率,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用户的设定 温度等。
[0080] 在一具体示例中,通过查表或查图的方式,根据蒸入温度和目标制冷风量获取目 标送回风温差。如图3所示为制冷模式下目标送回风温差与蒸入温度、目标制冷风量之间的 关系曲线。在获取目标送回风温差时,首先确定蒸入温度,并在与该蒸入温度对应的送回风 温差-风量曲线上,根据目标风量确定目标送回风温差。
[0081] 在另一具体示例中,根据目标送回风温差与蒸入温度、目标制冷风量之间的拟合 关系计算目标送回风温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82] 步骤S113a、根据蒸入温度获取第一系数al、第二系数bl和第三系数cl;
[0083] 步骤S113b、根据目标制冷风量Qcs,第一系数al、第二系数bl和第三系数cl,按照 Ts=al*Qcs2+bl*Qcs+cl计算目标送回风温差Ts。
[0084] 采用二次曲线可以很好地拟合同一蒸入温度下,送回风温差和制冷风量之间的函 数关系,二次曲线中的系数与蒸入温度相关,据此,可以方便地获取不同蒸入温度和目标制 冷风量下,所对应的目标送回风温差。
[0085]如图4所示,在制热模式下,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的步骤包括:
[0086] 步骤S121、当空调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的蒸出温 度;
[0087] 步骤S122、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制热风量;
[0088] 步骤S123、根据蒸出温度和目标制热风量获取目标送回风温差。
[0089]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蒸出温度和目标制热风量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 蒸出温度是室内换热器出口的冷媒温度,目标制热风量可根据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参数和 用户的设定参数获取,具体包括空调系统的压缩机频率,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用户的设定温 度等。
[0090]在一具体示例中,通过查表或查图的方式,根据蒸出温度和目标制热风量获取目 标送回风温差。如图5所示为制热模式下目标送回风温差与蒸出温度、目标制热风量之间的 关系曲线。在获取目标送回风温差时,首先确定蒸出温度,并在与该蒸出温度对应的送回风 温差-风量曲线上,根据目标风量确定目标送回风温差。
[0091]在另一具体不例中,根据目标送回风温差与蒸出温度、目标制热风量之间的拟合 关系计算目标送回风温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92]步骤SIMa、根据蒸出温度获取第四系数a2、第五系数b2和第六系数C2;
[0093] 步骤SlMb、根据目标制热风量Qhs,第四系数a2、第五系数b2和第六系数C2,按照 Ts = a2*Qhs2+b2*Qhs+c2计算目标送回风温差Ts。
[0094]采用二次曲线可以很好地拟合同一蒸出温度下,送回风温差和制热风量之间的函 数关系,二次曲线中的系数与蒸出温度相关,据此,可以方便地获取不同蒸出温度和目标制 热风量下,所对应的目标送回风温差。
[0095]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获取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步骤包括:
[0096] 步骤S131、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并计算送风 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和回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0097] 步骤S132、当送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和回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均小于第一预设变 化率时,计算当前的送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记为当前送回风温差。
[0098]具体的,可以实时检测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也可以间隔一定时间检测。通过计算 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确定空调系统是否已经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当空调处 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检测当前的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计算当前送回风温差,从而排除空调 系统尚未稳定运行时其它因素的波动对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的干扰,以提高调节空调系统 的准确度,同时简化空调系统的调节过程。
[0099]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300包括:
[0100] 步骤S310、当目标送回风温差减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升高室内 风机的转速;
[0101] 具体的,在制冷模式下,当目标送回风温差减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 时,即当前送回风温差偏低,由于送风温度低于回风温度,也就是说,送风温度偏高,通过升 高室内风机的转速,增大制冷量,使送风温度降低,增大当前送回风温差,从而与空调系统 的风道风阻相适配,以避免制冷不足的情况发生。
[0102] 在制热模式下,当目标送回风温差减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即当 前送回风温差偏低,由于送风温度高于回风温度,即送风温度偏低,通过升高室内风机的转 速,增大制热量,使送风温度升高,增大当前送回风温差,从而与空调系统的风道风阻相适 配,以避免制热不足的情况发生。
[0103] 步骤S320、当当前送回风温差减目标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降低室内 风机的转速。
[0104] 具体的,在制冷模式下,当当前送回风温差减目标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 时,即当前送回风温差偏高,由于送风温度低于回风温度,即送风温度偏低,通过降低室内 风机的转速,减小制冷量,使送风温度升高,减小当前送回风温差,以避免过度制冷造成用 户的不适。
[0105] 在制热模式下,当当前送回风温差减目标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即当 前送回风温差偏高,由于送风温度高于回风温度,即送风温度偏高,通过降低室内风机的转 速,减小制热量,使送风温度降低,减小当前送回风温差,以避免过度制热造成用户的不适。
[0106]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当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在降低室 内风机的转速或升高室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0107] 步骤S330、当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的蒸入温度;
[0108] 步骤SM0、当蒸入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时,返回步骤S100。
[0109]如图9所示,当空调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在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或升高室内风 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0110]步骤S350、当空调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的蒸出温度;
[0111] 步骤S360、当蒸出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时,返回步骤S100。
[0112]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的过程中,不断根据空调的运行状态的变 化对室内风机的转速进行修正,使室内风机的转速与风道风阻相适配。需要注意的是,在修 正过程中,均根据空调系统稳定运行状态下的蒸入温度或蒸出温度进行,以提高调节的准 确度和调节效率。
[0113]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步骤S300还包括:
[0114]步骤S370、获取室内风机的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
[0115]步骤S381、比对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和第一预设转速;
[0116]步骤S382、当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小于第一预设转速时,生成第一提示信号;
[0117]步骤S383、比对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
[0118]步骤S384、当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大于第二预设转速时,生成第二提示信号;
[0119]其中,第一预设转速小于第二预设转速。
[0120]在通过调节风机转速使空调系统的静压与风道风阻相适配的过程中,考虑到风机 转速具有一定的限制范围,当风机转速过低或过高时,室内风机难以正常运转,且其运转的 稳定性也较低,还容易导致寿命的下降,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室内 风机的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是否在第一预设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之间,以保障室内风机的 转速在正常范围内。其中,目标转速是根据当前送回风温差和目标送回风温差的差值所获 取的室内风机转速的调节目标,当前转速是室内风机在当前状态下的转速。在本实施例中, 当判断得出室内风机将以或正在以超出第一预设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所限制的转速范围 运行时,分别根据转速过低或转速过高的情况生成第一提示信号或第二提示信号,以提示 相关人员通过其他方式调节空调系统的静压,从而改善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并延长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0121]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步骤S300还包括:
[0122]步骤S370、获取室内风机的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
[0123]步骤S391、比对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和第三预设转速;
[0124]步骤S392、当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小于第三预设转速时,控制空调系统的风管的 有效长度增大;
[0125]步骤S393、比对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和第四预设转速;
[0126]步骤S394、当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大于第四预设转速时,控制空调系统的风管的 有效长度减小;
[0127]其中,第三预设转速小于第四预设转速。
[012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等传动装置与空调系统的风管相连,实现风管的有效长 度的自动调节。当需要增大风管的有效长度时,控制传动装置放出部分卷设的风管;当需要 减小风管的有效长度时,控制传动装置卷设部分风管。当检测到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小于 第三预设转速时,表明此时空调系统的风道风阻较小,调节风管的有效长度增大,以增大风 阻;当检测到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大于第四预设转速时,表明此时空调系统的风道风阻较 大,调节风管的有效长度减小,以减小风阻,从而改善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 延长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0129]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如图12所示,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100、室内机200和 连接在室内机100与室外机200之间的电子膨胀阀300,室内机200包括室内换热器210、室内 风机220、风管230、存储器240、处理器250及存储在存储器240上并可在处理器25〇上运行的 空调系统调节程序。
[0130]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为直流 电机,第一电机与室内风机相连,用以驱动室内风机的运转;第二电机与风管相连,用以调 节风管的有效长度。
[0131] 处理器25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40上的空调系统调节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0132] 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
[0133] 比对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
[0134] 根据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 转速,以使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0135] 其中,送回风温差为送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空调系统的电子膨胀阀 的开度为预设开度。
[0136] 处理器25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40上的空调系统调节程序,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 回风温差的操作包括:
[0137] 当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的蒸入温度;
[0138] 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制冷风量;
[0139]根据蒸入温度和目标制冷风量获取目标送回风温差;
[0140] 当空调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的蒸出温度;
[0141] 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制热风量;
[0142] 根据蒸出温度和目标制热风量获取目标送回风温差。
[0143] 处理器25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40上的空调系统调节程序,根据蒸入温度和目标制 冷风量获取目标送回风温差的操作包括:
[0144] 根据蒸入温度获取第一系数al、第二系数bl和第三系数cl;
[0145] 根据目标制冷风量Qcs,第一系数al、第二系数bl和第三系数cl,按照Ts = al*QCS2 +bl*Qcs+cl计算目标送回风温差Ts;
[0146] 根据蒸出温度获取第四系数a2、第五系数b2和第六系数C2;
[0147] 根据目标制热风量Qhs,第四系数a2、第五系数b2和第六系数c2,按照Ts = a2*Qhs2 +b2*Qhs+c2计算目标送回风温差Ts。
[0148] 处理器25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40上的空调系统调节程序,获取当前送回风温差的 操作包括:
[0149]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并计算送风温度的时间 变化率和回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0150] 当送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和回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均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时,计 算当前的送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记为当前送回风温差。
[0151] 处理器25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40上的空调系统调节程序,根据目标送回风温差和 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 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操作包括:
[0152] 当目标送回风温差减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升高室内风机的转 速;
[0153] 当当前送回风温差减目标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降低室内风机的转 速。
[0154] 处理器25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40上的空调系统调节程序,在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 或升高室内风机的转速的操作之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0155] 当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的蒸入温度;
[0156] 当蒸入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时,返回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 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步骤;
[0157] 当空调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的蒸出温度;
[0158] 当蒸出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时,返回获取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 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步骤。
[0159] 处理器25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40上的空调系统调节程序,根据目标送回风温差和 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 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操作包括:
[0160]获取室内风机的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
[0161]比对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和第一预设转速;
[0162]当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小于第一预设转速时,生成第一提示信号;
[0163]比对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
[0164] 当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大于第二预设转速时,生成第二提示信号;
[0165] 其中,第一预设转速小于第二预设转速。
[0166] 处理器25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40上的空调系统调节程序,根据目标送回风温差和 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 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操作包括:
[0167]获取室内风机的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
[0168]比对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和第三预设转速;
[0169]当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小于第三预设转速时,控制空调系统的风管的有效长度增 大;
[0170] 比对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和第四预设转速;
[0171] 当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大于第四预设转速时,控制空调系统的风管的有效长度减 小;
[0172] 其中,第三预设转速小于第四预设转速。
[017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 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 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 一种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 比对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 根据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所述空调系统的室 内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 预设值; 其中,送回风温差为送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空调系统的电子膨胀阀 的开度为预设开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目标送回 风温差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的蒸入温度; 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目标制冷风量; 根据所述蒸入温度和所述目标制冷风量获取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 当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的蒸出温度; 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目标制热风量; 根据所述蒸出温度和所述目标制热风量获取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蒸入温度和所述目标 制冷风量获取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蒸入温度获取第一系数al、第二系数bl和第三系数cl; 根据所述目标制冷风量Qcs,所述第一系数al、所述第二系数bl和所述第三系数cl,按 照Ts = al*Qcs2+bl*Qcs+cl计算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Ts; 根据所述蒸出温度获取第四系数a2、第五系数b2和第六系数C2; 根据所述目标制热风量Qhs,所述第四系数a2、所述第五系数b2和所述第六系数c2,按 照Ts=a2*Qhs2+b2*Qhs+c2计算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Ts。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步 骤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并计算所述送风温度的 时间变化率和所述回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当所述送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和所述回风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均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 时,计算当前的所述送风温度与所述回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记为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 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目标送回 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减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升高所述室内风 机的转速; 当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减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降低所述室内风 机的转速。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降低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或 升高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蒸入温度; 当所述蒸入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 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步骤; 当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蒸出温度; 当所述蒸出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 目标送回风温差和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步骤。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 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目标送回 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 比对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和第一预设转速; 当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生成第一提示信号; 比对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 当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时,生成第二提示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送回风温差和所 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比对结果,调节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目标送回 风温差和所述当前送回风温差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转速或当前转速; 比对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和第三预设转速; 当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小于所述第三预设转速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风管 的有效长度增大; 比对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和第四预设转速; 当所述目标转速或所述当前转速大于所述第四预设转速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风管 的有效长度减小;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转速小于所述第四预设转速。
9. 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和连接在所述室内机 与所述室外机之间的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风管、存储器、处 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系统调节程序,所述空调系统 调节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调节方法的 步骤。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为直流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室内风机相连,用以驱动所 述室内风机的运转;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风管相连,用以调节所述风管的有效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33164.4A CN107894071B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和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33164.4A CN107894071B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和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94071A true CN107894071A (zh) | 2018-04-10 |
CN107894071B CN107894071B (zh) | 2020-10-16 |
Family
ID=61803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33164.4A Active CN107894071B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和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94071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79719A (zh) * | 2018-06-01 | 2018-10-19 | 北京晶海科技有限公司 | 小温差送风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9506332A (zh) * | 2018-10-15 | 2019-03-22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的风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654674A (zh) * | 2018-12-11 | 2019-04-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风机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023398A (zh) * | 2019-12-26 | 2020-04-17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780328A (zh) * | 2020-06-24 | 2020-10-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8843A (zh) * | 2012-07-24 | 2012-10-24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恒风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3307713A (zh) * | 2013-05-28 | 2013-09-1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风挡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4180470A (zh) * | 2013-05-23 | 2014-12-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过滤装置的清理提醒方法以及清理提醒装置 |
CN104990236A (zh) * | 2015-07-15 | 2015-10-21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室内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674472A (zh) * | 2014-11-19 | 2016-06-15 |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 机房的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783203A (zh) * | 2016-04-28 | 2016-07-20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异常检测方法 |
CN106123225A (zh) * | 2016-06-27 | 2016-11-16 |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送风电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
2017
- 2017-10-27 CN CN201711033164.4A patent/CN1078940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8843A (zh) * | 2012-07-24 | 2012-10-24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恒风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4180470A (zh) * | 2013-05-23 | 2014-12-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过滤装置的清理提醒方法以及清理提醒装置 |
CN103307713A (zh) * | 2013-05-28 | 2013-09-1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风挡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674472A (zh) * | 2014-11-19 | 2016-06-15 |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 机房的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4990236A (zh) * | 2015-07-15 | 2015-10-21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室内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783203A (zh) * | 2016-04-28 | 2016-07-20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异常检测方法 |
CN106123225A (zh) * | 2016-06-27 | 2016-11-16 |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送风电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79719A (zh) * | 2018-06-01 | 2018-10-19 | 北京晶海科技有限公司 | 小温差送风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8679719B (zh) * | 2018-06-01 | 2020-05-22 | 北京晶海科技有限公司 | 小温差送风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9506332A (zh) * | 2018-10-15 | 2019-03-22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的风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654674A (zh) * | 2018-12-11 | 2019-04-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风机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023398A (zh) * | 2019-12-26 | 2020-04-17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780328A (zh) * | 2020-06-24 | 2020-10-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
CN111780328B (zh) * | 2020-06-24 | 2021-12-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94071B (zh) | 2020-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94071A (zh) | 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和空调系统 | |
CN103940058B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
CN103982988B (zh) | 防止一拖多空调过度制热的方法及装置 | |
JP5085716B2 (ja) | サーバ室管理用の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サーバ管理用システム、空調制御方法 | |
CN104390312B (zh) | 一种空调辅助器电加热运行方法 | |
CN106766007B (zh) | 一种空调器及提高空调器除霜过程舒适度的方法 | |
CN104990236B (zh) | 室内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4120591A (zh) | 一种干衣机控制方法 | |
CN206771657U (zh) | 空调的温度补偿控制系统及空调 | |
CN103307676B (zh) | 一种节能型可调风量露点控制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631442A (zh) | 出风角度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206600907U (zh) | 空调装置控制系统 | |
CN110274361A (zh) | 水多联空调系统及其变频水泵的控制方法 | |
CN106500255A (zh) | 一种空调设备、风机系统及风机系统控制方法 | |
CN104764143B (zh) | 空调器的恒温除湿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
CN107917512B (zh) |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与空调器 | |
CN108019892B (zh) |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7655083B (zh) | 一种控制数据中心静压箱均匀送风的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8151249A (zh) |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004004A (zh) | 室内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5180347A (zh) | 空调器防热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8413582A (zh) | 用于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 |
CN109114750A (zh) | 空调室外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608510B (zh) | 空调器、外机、除霜装置、除霜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5402845A (zh) | 一种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