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4583B - 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4583B
CN105174583B CN201510591075.6A CN201510591075A CN105174583B CN 105174583 B CN105174583 B CN 105174583B CN 201510591075 A CN201510591075 A CN 201510591075A CN 105174583 B CN105174583 B CN 105174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diluted alkaline
alkaline waste
filtrate
o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910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74583A (zh
Inventor
周小龙
陈丽娜
吕伏建
陈磊
张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910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74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74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4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74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4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稀碱废水中依次加入氧化剂和吸附剂,并对产物过滤分离,得到滤液Ⅰ;(2)滤液I依次经减压浓缩和热过滤得到碳酸盐和滤液Ⅱ;(3)在滤液Ⅱ中加入含硫还原剂后继续浓缩,然后在450℃~480℃条件下进行保温反应,冷却后得到固碱。所述氧化剂为臭氧。向稀碱废水中持续通入臭氧,臭氧流量为40~60L/h。本发明提供的稀碱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产业化,不仅解决了稀碱废水排放的污染问题,而且对稀碱废水中的有用资源加以充分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稀碱废水是指含碱类、pH值高于9的废水,分为强稀碱废水和弱稀碱废水两类。稀碱废水中,不仅含有碱,还包含有机物及无机盐等,其来源广泛,是工业废水中最常见的一类废水,造纸、化工、纺织、食品、石化等行业均会产生大量的稀碱废水。
稀碱废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于环境中,将产生以下巨大危害:①强腐蚀性,会腐蚀管道、渠道及人工建筑物;②稀碱废水排入水体,会改变水体的pH,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破坏水体的自然生态系统,最终导致水生生物资源减少甚至毁灭;③稀碱废水渗入土壤,将导致土壤的盐碱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④稀碱废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影响水体中好氧生物的生存;⑤稀碱废水渗入地表水致使地表水碱性偏高,人类误食碱性水,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消化系统失调。因此稀碱废水必须经过适当处理,才能排入环境中。
目前处理稀碱废水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酸碱中和法、絮凝法、化学沉淀法和结晶法。传统处理稀碱废水的方法,主要考虑废水如何达标排放,而未考虑回收利用稀碱废水中的有价值组分。授权公告号CN201347397Y的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冷轧、钢硅稀碱废水的装置,但该装置主要考虑如何降低废水的COD,而未考虑到回收利用稀碱废水中的有用资源。
公开号为CN102531234A的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芬顿氧化预处理稀碱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先取部分稀碱废水,投加亚铁盐和H2O2,进入氧化池中进行芬顿氧化反应,以在稀碱废水中的浓度计,控制H2O2与稀碱废水中的COD的浓度之比为1:1~1:10,浓度单位为mg/L;芬顿氧化反应时间为10~120分钟,使得废水的pH值降至3~4之间;所述稀碱废水的pH为9-13,COD含量为1000-1500mg/L;经氧化反应后的废水与未处理的稀碱废水在初沉池按体积比为1:1~1:5混合,使混合后废水的pH为7-8。该方法也仅考虑了降低废水的COD,对稀碱废水中的资源未加以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产业化,不仅解决了稀碱废水排放的污染问题,而且对稀碱废水中的有用资源加以充分回收利用。
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稀碱废水中依次加入氧化剂和吸附剂,并对产物过滤分离,得到滤液Ⅰ;
(2)滤液I依次经减压浓缩和热过滤得到碳酸盐和滤液Ⅱ;
(3)在滤液Ⅱ中加入含硫还原剂后继续浓缩,然后在450℃~480℃条件下进行保温反应,冷却后得到固碱。
固碱和液碱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应用过程中通常投加过量的碱,所以产出的废水中碱含量高,且稀碱废水中含有少量有机物和碳酸盐、硝酸盐等杂质,直接浓缩得到的固碱中杂质超标,颜色为黑色或褐色,不能再利用。
现有技术中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将稀碱废水加酸中和生成固废再填埋,或是中和后浓缩制盐,但中和产生大量的固废、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成本高,中和回收的盐应用价值较低。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先将稀碱废水中的有机杂质氧化去除,再将碳酸盐回收,在熬碱过程中加还原剂去除硝酸盐,最终回收到纯净的固碱。
本发明对不同来源的稀碱废水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稀碱废水中主要含有碱类物质、碳酸盐及有机物,通过去除废水中的硝酸盐,然后提纯废水中的碱类物质和碳酸盐,对稀碱废水进行二次利用,不仅能解决稀碱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而且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稀碱废水中含碱量不低于10%。本发明所述的稀碱废水中的碱性物质主要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和碳酸钾等。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稀碱废水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例如有机合成行业、钢铁行业等;再优选,所述稀碱废水主要来源于印染行业。
步骤(1)的目的在于,除去稀碱废水中的有机物,为了达到理想的去除效果,优选地,所述氧化剂为臭氧和/或双氧水。再优选,所述氧化剂为臭氧。
臭氧与稀碱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降低废水的COD值,为了保证COD的去除效果,臭氧的用量应适当,以1L稀碱废水为例,向稀碱废水中持续通入臭氧,臭氧流量为40~60L/h。通入臭氧的时间为2~10h。
步骤(1)中,氧化后的稀碱废水中加入吸附剂,不仅可以吸附除去残留的有机物,还起助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剂活性炭。硅藻土、活性氧化铝、硅胶、沸石分子筛等吸附剂易与稀碱废水中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硅酸钠、偏铝酸钠、铁羟基配合物,从而引入其它金属离子,影响吸附效果及固碱的质量,并提高了处理成本。因此本发明选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
吸附剂与稀碱废水的质量比为0.05%~2%:1。在体系中加入吸附剂后,搅拌反应20~60min,保证吸附剂与待吸附物质充分接触。
再优选,吸附剂的投加量为稀碱废水质量的0.05~0.5%。吸附剂可多次回收利用。
吸附后得到的稀碱废水几乎无色透明,负压浓缩可回收碳酸盐,升温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可作为下一批废水的加热介质。
作为优选,热过滤温度为30~50℃。采用热过滤,防止在过滤过程中,碱液粘度过高,堵塞滤布。为减少热损失、提高过滤速度,综合考虑液碱的浓度、粘度及碳酸盐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选30~50℃作为热过滤温度。
再优选,热过滤的温度为40-50℃。
作为优选,所述含硫还原剂为具有还原性的含硫化合物,可以是硫单质、含硫钠盐或含硫钾盐。
再优选,所述含硫还原剂为硫磺、硫化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含硫还原剂的加入量为理论投料量的70~100%。
所述理论投料量为依据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得到的投料质量,含硫还原剂参与的化学反应如下:
5S+6NO3 -+4OH-=5SO4 2-+3N2↑+2H2O
5S2-+8NO3 -+4H2O=5SO4 2-+4N2↑+8OH-
5SO3 2-+2NO3 -+H2O=5SO4 2-+N2↑+2OH-
5HSO3 -+2NO3 -+3OH-=5SO4 2-+N2↑+4H2O
5S2O3 2-+8NO3 -+2OH-=10SO4 2-+4N2↑+H2O。
加入含硫还原剂的目的在于,对滤液Ⅱ中的硝酸盐进行还原,解决废水的脱硝问题。稀碱废水中含有硝酸盐时,高温浓缩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事故,且固碱中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固碱的使用。
滤液Ⅱ中的硝酸盐含量可采用光谱法检测,脱硝过程中在线监测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总氮,发现硝酸盐氮最终转化为氮气,从废水中彻底除去。
脱硝反应在常温下无法发生,380~420℃时反应速率高。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氮气,当不再有气体放出后,将所得滤液在450℃~480℃条件下,保温反应1~2h,将产物冷却得到固碱。
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可作为下一批废水的预热介质。
本发明中产生的水可做工艺补水或碱熔工艺的打浆水。
作为优选,稀碱废水经过滤后依次加入氧化剂和吸附剂。通过过滤去除稀碱废水中的废渣,以便于后续处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与现有工艺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所述资源化处理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产业化。
(2)本发明利用含硫还原剂还原硝酸根离子,以去除稀碱废水中的硝酸盐,解决了废水中的脱硝问题。
(3)本发明利用稀碱废水制备碳酸盐与固碱,不仅解决了稀碱废水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且对废水中的有用资源实现了再次利用,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稀碱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稀碱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a、稀碱废水中通入臭氧,臭氧与稀碱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混合液Ⅰ;
b、混合液Ⅰ中加入吸附剂,搅拌反应20~60min,得到混合液Ⅱ;
c、混合液Ⅱ进行热过滤,得到滤液Ⅰ和少量滤渣,少量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是吸附剂,对滤渣中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利用,其余成分做固废处理;
d、滤液Ⅰ依次经减压浓缩和热过滤得到碳酸盐和滤液Ⅱ;
e、在滤液Ⅱ中加入含硫还原剂进行脱硝,脱硝反应完成后,熬碱,冷却得到固碱。
实施例1
原料:
某靛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稀碱废水,其中NaOH和KOH的质量分数共计14%,Na2CO3和K2CO3的质量分数共计1%,还含有苯胺类、酰胺类、氰根类、靛红、氨等。
经测定废水的COD=4538mg/L,NH3-N=230mg/L,c(OH-)=3.32mol/L,c(CO3 2-)=0.23mol/L。
处理步骤:
(1)有机物去除:取300g稀碱废水,经过滤后,持续通臭氧反应4h,臭氧流量为50L/h。向氧化后的稀碱废水中投加0.3g活性炭、搅拌反应30min后过滤分离,收集滤液Ⅰ。
(2)碳酸盐回收:滤液Ⅰ减压浓缩4倍后,降温至40℃过滤分离得碳酸盐及滤液Ⅱ。
(3)脱硝:往滤液Ⅱ中投加理论投料量80%的硫化钠,搅拌反应1h,得到反应液Ⅲ。取样测得硝酸盐去除率为96%。
(4)熬碱:将步骤(3)中得到的反应液Ⅲ置于特制的小型熬碱锅内进行浓缩,搅拌升温至460±10℃,保温反应1h,冷却即得固碱。
本实施例的废水处理效果见表1,冷凝液为熬碱过程中得到的冷凝液。
表1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不加活性炭,结果发现步骤(2)回收到的碳酸盐中含有黑色颗粒状杂质。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往滤液Ⅱ中投加理论投料量120%的硫化钠,检测显示硝酸盐的含量高于处理前。
分析表明,还原剂投加过量时,过量的硫化钠对硝酸盐氮的测定产生了干扰。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脱硝后再回收碳酸盐,发现回收到的碳酸盐呈灰色发黄。
对比例3表明,改变步骤(2)和(3)的次序,得到的碳酸盐品质降低。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在通入臭氧之前,未对稀碱废水进行过滤,发现回收的碳酸盐中含有杂质,纯度降低。
实施例2
原料:
某靛蓝稀碱废水,主要含有钠盐和胺类有机物,经测定废水w(NaOH)=14.64%~15.09%,COD=7495mg/L,NH3-N=100mg/L。
处理步骤:
(1)有机物去除:取300g废水,经过滤后持续通臭氧反应6h,臭氧流量为40L/h。向氧化后的稀碱废水中投加0.15g活性炭、搅拌反应30min后过滤分离,收集滤液Ⅰ。
(2)碳酸盐回收:滤液Ⅰ经减压浓缩后,降温至30℃后过滤分离,得碳酸盐及滤液Ⅱ。
(3)脱硝:往滤液Ⅱ中投加理论投料量75%的亚硫酸钠,搅拌反应1h,得到反应液Ⅲ。取样测得硝酸盐去除率为90%。
(4)熬碱:将步骤(3)中得到的反应液Ⅲ置于特制的小型熬碱锅内进行制碱,搅拌升温至460±10℃,保温反应1h,冷却即得固碱。
本实施例的废水处理效果见表2。
表2
实施例3
原料:
某印染废水,含NaOH、少量的碳酸盐及其它有机物。经测定废水的COD=5236mg/L,NH3-N=227mg/L,酚酞碱度为18%。
处理步骤:
(1)有机物去除:取400g稀碱废水,经过滤后持续通入臭氧5h直至废水氧化完全。然后往稀碱废水中,投加0.4g活性炭搅拌反应40min后过滤分离,收集滤液Ⅰ。
(2)碳酸盐回收:滤液Ⅰ经减压浓缩后,于40℃热过滤分离得碳酸盐及滤液Ⅱ。
(3)脱硝:往滤液Ⅱ中投加理论投料量80%的硫化钠,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硝酸盐,搅拌反应1h,得到反应液Ⅲ。取样测得硝酸盐去除率为95%。
(4)熬碱:将步骤(3)中得到反应液Ⅲ置于特制的小型熬碱锅内进行制碱,搅拌升温至460±10℃,保温反应1h,冷却即得固碱。
本实施例的废水处理效果见表3。
表3
实施例4
原料:
某印染废水,含NaOH、少量的碳酸盐及其它有机物。经测定废水的COD=4206mg/L,酚酞碱度为20%,NO3 --N=190mg/L。
处理步骤:
(1)有机物去除:取400g稀碱废水,经过滤后持续通入臭氧4h,臭氧流量为60L/h。然后往稀碱废水中,投加0.3g活性炭搅拌反应40min后过滤分离,收集滤液Ⅰ。
(2)碳酸盐回收:滤液Ⅰ经减压浓缩后,于40℃热过滤分离得碳酸盐及滤液Ⅱ。
(3)脱硝:往滤液Ⅱ中投加理论投料量100%的硫磺,搅拌反应1h,得到反应液Ⅲ。取样测得硝酸盐去除率为95%。
(4)熬碱:将步骤(3)中得到反应液Ⅲ置于特制的小型熬碱锅内进行制碱,搅拌升温至460±10℃,保温反应1h,冷却即得固碱。
本实施例的废水处理效果见表4。
表4
由实施例1~4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稀碱废水处理方法,除了能够显著降低废水的COD值,还能够获得碳酸盐和固碱产品。

Claims (2)

1.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稀碱废水中依次加入氧化剂和吸附剂,并对产物过滤分离,得到滤液Ⅰ;
所述的稀碱废水为印染废水,稀碱废水中含碱量不低于10%;
所述氧化剂为臭氧和/或双氧水,向稀碱废水中持续通入臭氧,臭氧流量为40~60L/h,通入臭氧的时间为2~10h;
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吸附剂与稀碱废水的质量比为0.1%~1%:1;
(2)滤液I依次经减压浓缩和热过滤得到碳酸盐和滤液Ⅱ;热过滤温度为30~50℃;
(3)在滤液Ⅱ中加入含硫还原剂后继续浓缩,然后在450℃~480℃条件下进行保温反应,冷却后得到固碱;
所述含硫还原剂为硫磺、硫化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含硫还原剂的加入量为理论投料量的70~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稀碱废水经过滤后依次加入氧化剂和吸附剂。
CN201510591075.6A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Active CN105174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1075.6A CN105174583B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1075.6A CN105174583B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4583A CN105174583A (zh) 2015-12-23
CN105174583B true CN105174583B (zh) 2018-02-02

Family

ID=54897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91075.6A Active CN105174583B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74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7005B (zh) * 2016-01-19 2020-09-2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稀碱废水达标排放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41531A (ja) * 2004-02-27 2005-09-08 Toshiba Corp 硝酸塩を含む廃棄物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1704559B (zh) * 2009-12-02 2011-10-12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一种使染料快速脱色的方法
CN102826673B (zh) * 2011-06-15 2016-01-06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染料工业酸性废水的清洁处理方法
CN104193061B (zh) * 2014-09-02 2016-05-11 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百草枯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4583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2106B (zh) 淡化废水的利用
CN108002580A (zh) 一种酸性烟气洗涤废水处理方法及其用途
US20150315054A1 (en) System for treating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CN104556521A (zh) 一种分散蓝56生产过程中缩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2154547B (zh) 一种铵盐分解白钨矿的方法
CN101274806A (zh) 一种含有cn-和nh3或nh4+废水的资源化新工艺
CN105016589B (zh) 一种铁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01428933B (zh) 镍氨废水生物制剂配合水解—吹脱处理方法
US20230264996A1 (en) Resource-oriented utilization method for high-salt salt mud containing sodium chloride and sodium sulfate
CN102583819B (zh) 一种酸性蚀刻废液提取氧化铜后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0494097C (zh) 氯代异氰尿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5645634B (zh) 一种环氧树脂合成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3754162A (zh) 一种酸性洗涤废水结晶回收氯盐方法及系统
JP4954131B2 (ja) ホウフッ化物含有水の処理方法
CN105110545B (zh) 分散蓝60生产过程中双氰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05217864B (zh) 分散蓝60生产过程中双氰前馏分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10330164A (zh) 一种碱性高盐高氟废水回收氟资源与钠资源的方法
CN104787933B (zh) 黄金冶炼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5174583B (zh) 一种稀碱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CN101760638B (zh) 从硫酸镁溶液中回收镁的方法
CN111847702B (zh) 一种含氰的高浓度亚硫酸铵废水处理方法
CN112299590B (zh) 一种含氰的亚硫酸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3626205A (zh) 一种分离硫酸钾与硫酸铵的方法
TW201414679A (zh) 含氨廢水的回收處理方法及其設備
CN108622927A (zh) 一种利用含锌原矿生产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2000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Shunjiang Road No. 683 building 903 room 9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QICA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2000 smartfortune Di Dang new building 17 floor room 1709

Applicant before: The extraordinary splendour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in Zhej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