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4829B -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4829B
CN105164829B CN201480024319.6A CN201480024319A CN105164829B CN 105164829 B CN105164829 B CN 105164829B CN 201480024319 A CN201480024319 A CN 201480024319A CN 105164829 B CN105164829 B CN 1051648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organic luminescent
layer
short circuit
auxiliary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43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4829A (zh
Inventor
李渊槿
朴祥准
金勇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64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4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4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4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4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10K50/171Electron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4Parallel electrical configurations of multiple OLE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10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using graphene
    • H10K2102/101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using graphene compris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 [TCO]
    • H10K2102/103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using graphene compris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 [TCO] comprising indium oxides, e.g. ITO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41Short-circuit preven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4Cath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4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61Repairing

Abstract

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其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至少一个有机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一个辅助电极,其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单元,互不相同的导电单元之间的电阻是2,000Ω以上且600,000Ω以下,所述辅助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点,每个分支点具有至少三个分支,且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是35Ω以下。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OLED)及其制造方法。
本说明书要求享有于2013年4月2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提交的第10-2013-004742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整体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现象指的是利用有机材料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即,当在负极(anode)和正极(cathode)之间配置适当的有机层时,若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从负极注入至所述有机层,电子从正极注入至所述有机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形成激子(exciton),并且当该激子再度落至基态时即生成光。
由于负极和正极之间的间隔小,因此有机发光元件容易具有短路缺陷。由于有机发光元件的结构中的针孔、裂痕、段差(step)和涂布粗糙度(roughness)等,负极和正极可彼此直接接触。或者,在该缺陷区域中,有机层厚度可能变得较薄。该缺陷区域提供电流容易流过的低阻抗路径,从而在极端情况下,使电流几乎不留过或绝不留过该有机发光元件。据此,该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输出降低或消失。在多像素显示设备中,该短路缺陷可产生不发射光或发射光低于平均光强度的死像素,从而可能会降低显示器的品质。在照明或者其他低分辨率的用途中,该对应区域中的相当一部分可能会因短路缺陷不工作。由于存在对短路缺陷的忧虑,通常在清洁室中制造有机发光元件。但是,即使在非常洁净的环境下,也不能有效地消除短路缺陷。在多数情况下,通过增大两个电极之间的间隔以减少短路缺陷的数量,但与运行有机发光元件所需的厚度相比,可能不必要地增大该有机层的厚度。这种方法增加了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成本,此外这种方法也不能完全去除短路缺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即使在存在有可能引起短路缺陷的因素的情况下(换言之,即使在发生短路缺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正常范围内运行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以及一种该有机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在发生短路缺陷的情况下因短路发生区域的电压下降(IR drop)而导致周边区域的发光强度降低的有机发光器件,以及一种该有机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解决方案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被设置为面向该第一电极;至少一个有机层,被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之间;以及一个辅助电极,其与该第一电极电连接,
其中该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单元,互不相同的所述导电单元之间的电阻是2,000Ω或更大且600,000Ω或更小,以及
该辅助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点,每个所述分支点均具有至少三个分支,且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是35Ω或更小。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一个短路防止部分,该短路防止部分设置在所述导电单元和该辅助电极之间,且可以通过该短路防止部分向每个导电单元供应电流。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该第一电极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导电连接器,每个导电连接器均包括一个电流流动方向的长度比与该电流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更长的区域,每个导电连接器的一个端部可以与该导电单元电连接,且每个导电连接器的另一个端部可以与该辅助电极电连接。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一个短路防止层,该短路防止层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和该辅助电极之间,且该辅助电极可以经由该短路防止层与所述导电单元电连接。
本说明书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衬底的步骤;在该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的步骤,该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单元;形成一个辅助电极的步骤,该辅助电极被配置成与所述导电单元间隔开且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点,每个所述分支点均具有至少三个分支;在该第一电极上形成至少一个有机层的步骤;以及在该有机层上形成第二电极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包括该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说明书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包括该有机发光器件的照明装置。
有益效果
即使在因衬底自身的缺陷而发生短路缺陷的情况下,本说明书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正常维持有机发光器件的功能。
即使短路发生点的面积尺寸增大,本说明书的有机发光器件也可以稳定地运行而不增加漏电量。
本说明书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防止发生短路的区域周围的发光强度的减少。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例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案化的第一电极的一个实施例。
图3例示了本说明书的导电连接器中的长度和宽度的一个实施例。
图4至图5例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辅助电极围绕导电单元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图6例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带状辅助电极中发生短路的情况下且在具有至少两个分支点的辅助电极中发生短路的情况下的一个实施例。
图7例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的一个实施例。
图8例示了在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和一个比较实施例制造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制造过程中,形成有第一电极和辅助电极的状态的部分区域。
图9例示了在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制造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发生短路缺陷之后的状态。
图10例示了在根据一个比较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中未发生短路的情况下的每个位置的辅助电极的电势。
图11例示了在根据一个比较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中发生短路的情况下每个位置的辅助电极的电势。
图12例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将明了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所述优点和特征的方法,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通过参考附图被详细描述。然而,本申请不限制于下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且可以以多种形式实施。这里,所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仅意在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完整且被提供以彻底告知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申请可以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为了使描述清楚,可以放大在每个附图中例示的构成元件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
除非以其他方式定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可以用作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可理解的含义。此外,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不应被不切实际地或过分地解读,除非被明确地且特别地定义。
在本说明书中,当描述某个构件位于另一个构件“上”时,它不仅包括该某个构件与另一个构件接触的情况,而且包括在两个构件之间存在有又一个构件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中,当描述某个部分“包括/包含”某个构成要素时,它不排除另一个构成要素的存在或添加,且还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除非另有具体说明。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发明。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OLED),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其被设置为面向该第一电极;至少一个有机层,其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之间;以及辅助电极,其与该第一电极电连接。
该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单元,且互不相同的所述导电单元之间的电阻是2000Ω或更大且600000Ω或更小。
该辅助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点,每个分支点均具有至少三个分支,且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是35Ω或更小。
电流可以通过具有短路防止功能的区域来供应至本说明书的每个导电单元。具体而言,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有机发光器件可以还包括设置在导电单元和辅助电极之间的短路防止部分,且该导电单元和该辅助电极可以通过该短路防止部分电连接。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短路防止部分可以由导电连接器或短路防止层构成、或者由导电连接器和短路防止层构成。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电流密度为1mA/cm2至5mA/cm2的任一个值下,短路防止部分可以具有在下面的公式1的运行电压上升率和下面的公式2的运行电流与漏电流之比的数值同时满足0.03或更小的情况下的电阻值:
[公式1]
V t - V o V o
[公式2]
I s I t
其中Vt(V)是应用了短路防止部分且不存在短路缺陷的OLED的运行电压,
Vo(V)是未应用短路防止部分且不存在短路缺陷的OLED的运行电压,
It(mA)是应用了短路防止部分且不存在短路缺陷的OLED的运行电流,以及
Is(mA)是应用了短路防止部分且在任何一个导电单元中存在短路缺陷的OLED的漏电流。
Vo(V)可以是指,在仅除了本说明书的短路防止部分之外其余配置都相同的OLED中不存在短路缺陷的情况下的运行电压。
本说明书中的短路防止部分的电阻或电阻值可以是指从短路防止部分的一个端部到其另一个端部的电阻。具体而言,短路防止部分的电阻或电阻值可以是从导电单元到辅助电极的电阻。
用于导出短路防止部分的电阻值的过程如下文所述,在该电阻值处上文公式1的运行电压上升率和上文公式2的运行电流与漏电流之比的数值同时满足0.03或更小。
在不存在短路缺陷的状态下,OLED的运行电流It(mA)可以以下面的公式表示。
It=ncell×Icell
ncell表示与OLED中的发光区域相对应的导电单元的数目。
Icell表示在OLED正常运行时一个导电单元中运行的电流(mA)。
每个导电单元并联连接,且因此施加到整个OLED的电阻(Rorg)(Ω)可以表示为如下。
R o r g = R c e l l - o r g n c e l l
Rcell-org(Ω)表示一个导电单元中的有机电阻(Ω)。
与不存在短路防止部分的情况比较,在包括短路防止部分的OLED中运行电压增大。因此,即使应用了短路防止部分,仍需要进行调整使得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不因短路防止部分而大大降低。
在OLED的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在添加短路防止部分时发生的运行电压上升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1表示。
[公式1]
V t - V o V o
在上文的公式1中,Vt(V)是应用了短路防止部分且不存在短路缺陷的OLED的运行电压,且Vo(V)是未应用短路防止部分且不存在短路缺陷的OLED的运行电压。
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出运行电压上升率((Vt-Vo)/Vo)。
V t - V o V o = R c e l l - s p l R c e l l - o r g
Rcell-spl表示一个导电单元中的短路防止部分的电阻(Ω)。
Rcell-org表示一个导电单元中的有机电阻(Ω)。
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导出运行电压上升率((Vt-Vo)/Vo)。
V o = I t × ( R o r g ) 1000
V t = I c e l l × ( R c e l l - o r g + R c e l l - s p l ) 1000
在OLED中不存在短路防止部分的情况下,当将In定义为在短路发生的情况下流经正常有机层的电流(mA),将Is定义为流动至短路发生点处的漏电流(mA),以及将Rorg-s定义为短路发生点的有机电阻(Ω),In和Is可以表示为如下。
I n = V 0 R o r g = I t × R o r g × R o r g - s R o r g + R o r g - s × 1 R o r g = 0
I s = V 0 R o r g - s = I t × R o r g × R o r g - s R o r g + R o r g - s × 1 R o r g - s = I t × R o r g R o r g + R o r g - s = I t
换言之,在不存在短路防止部分的OLED中的部分区域发生短路的情况下,在Rorg-s的值下降低到接近于“0”的同时所有设定的电流向短路区域Is逃逸。因此,在其中不存在短路防止部分的OLED的情况中,如果发生短路,则电流不会向正常的有机层流动,且因此该OLED不发光。
在设置有短路防止部分的OLED的情况中,当将In-cell定义为在短路发生的情况下流经正常的发光区域的电流(mA)时,每个并联连接的导电单元的电压相同,且所有并联连接的导电单元的电流的总和与OLED的运行电流It相同。这些可以从下面的公式得到确认。
(Rcell-org+Rcell-spl)×In-cell=(Rcell-s+Rcell-spl)×Is
It=In-cell×(ncell-1)+Is
此外,在设置有短路防止部分的OLED的情况中,向短路发生点流动的漏电流可以由如下公式计算。
I s = I t × ( R c e l l - o r g + R c e l l - s p l ) ( R c e l l - o r g + R c e l l - s p l ) + ( n c e l l - 1 ) × ( R c e l l - s + R c e l l - s p l )
因此,在设置有短路防止部分的本说明书的OLED中,即使任何一个导电单元的有机层发生短路(Rcell-s=0),当分母的值充分增大时,仍能够显著减少漏电流的量,这些可从上述公式得到确认。
设置有短路防止部分的OLED的运行电流It与漏电流Is之比的数值可以以下面的公式2表示。
[公式2]
I s I t
在上述公式2中,It(mA)是应用了短路防止部分且不存在短路缺陷的OLED的运行电流,且Is(mA)是应用了短路防止部分且在任何一个导电单元中存在短路缺陷的OLED的漏电流。
此外,设置有短路防止部分的OLED的运行电流It与漏电流Is之比的适当的数值范围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I s I t = ( R c e l l - o r g + R c e l l - s p l ) ( R c e l l - o r g + R c e l l - s p l ) + ( n c e l l - 1 ) × ( R c e l l - s + R c e l l - s p l )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短路防止部分可以具有如下一个电阻值,在该电阻值下所述OLED的运行电压上升率((Vt-Vo)/Vo)和运行电流与漏电流之比(Is/It)的数值同时满足0.03或更小。更具体而言,短路防止部分可以具有如下一个电阻值,在该电阻值下运行电压上升率((Vt-Vo)/Vo)和运行电流与漏电流之比(Is/It)的数值同时满足0.01或更小。
具体而言,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上述公式1和上述公式2中,有机发光器件运行时的电流密度可以是1mA/cm2到5mA/cm2中的任一个值。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一个导电单元和另一个导电单元之间的电阻可以是2,000Ω或更大且600,000Ω或更小。具体而言,该电阻值可以是指从一个导电单元经由短路防止部分至临近的另一导电单元的电阻。换言之,互不相同的导电单元之间的电阻是2,000Ω或更大且600,000Ω或更小是指每个导电单元与该短路防止部分电连接且通过其供应电流。
本说明书的导电单元可以被包括在OLED的发光区域中。具体而言,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每个导电单元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被安置在OLED的发光区域。换言之,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发光现象可以发生在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该发光层形成在构成该导电单元的一个区域,且光可以通过该导电单元发出。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OLED的电流可以向该辅助电极、该短路防止层、该导电单元、该有机层以及该第二电极流动,且可以在上述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流动。或者,该OLED的电流可以向该辅助电极、该导电连接器、该导电单元、该有机层以及该第二电极流动,且可以在上述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流动。或者,该OLED的电流可以向该辅助电极、该短路防止层、该导电连接器、该导电单元、该有机层以及该第二电极流动,且可以在上述方向的相反的方向上流动。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通过该短路防止部分从该辅助电极向每个导电单元供应电流。
本说明书的发光区域是指从有机层的发光层发射的光通过该第一电极和/或该第二电极发射出来的区域。例如,在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OLED中,该发光区域可以被形成于该第一电极的一个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其中该短路防止部分和/或该辅助电极不被形成在该第一电极被形成在衬底上的区域中。另外,本说明书的非发光区域可以是指排除了发光区域之外的其余区域。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短路防止部分可以被安置在OLED的非发光区域。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每个导电单元可以并联电连接。本说明书的导电单元可以被布置成彼此间隔开。对于本说明书的导电单元彼此间隔开的配置,可以从导电单元之间的电阻得到确认。
具体而言,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从一个导电单元到与其邻近的另一个导电单元的电阻可以是短路防止部分的电阻的至少两倍。例如,在任何一个导电单元和与其邻近的另一个导电单元之间的载流路径仅通过短路防止部分和辅助电极来构成的情况下,导电单元和与其邻近的另一导电单元经过该辅助电极和该短路防止部分两次。因此,即使辅助电极的电阻值被忽略,导电单元之间的电阻也可以具有至少两倍于短路防止部分的电阻值。
换言之,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从每个导电单元到辅助电极的电阻可以是1,000Ω或更大且300,000Ω或更小。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导电单元之间直接彼此电连接而不是被布置成彼此间隔开的情况下,所述直接连接的区域的电阻值可以比短路防止部分的电阻值更高。在此情况下,即使导电单元未被布置成彼此间隔开,在发生短路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正常的短路防止功能。
本说明书的导电单元可以彼此间隔开且因此彼此电分离。该辅助电极可以通过该短路防止部分向每个导电单元供应电流。这是为了在任意一个导电单元中发生短路的情况下,当流动于其中不存在有短路的另一个导电单元中的电流流至其中存在有短路的导电单元中时,防止该OLED整体无法运行。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第一电极还可以包括具有短路防止功能的导电连接器。
具体而言,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第一电极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导电连接器,每个所述导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区域,在该区域中电流流动方向的长度比与该电流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长。每个导电连接器的一个端部可以与该导电单元电连接,且每个导电连接器的另一个端部可以与该辅助电极电连接。
具体而言,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导电连接器可以包括一个长度与宽度之比为10:1或更大的区域。
本说明书的导电连接器可以是第一电极中的导电单元的一个端部,且其形状或位置不被特别地限制。例如,在导电单元被形成为字形或字形的情况下,该导电连接器可以是该导电单元的一个端部。或者,该导电连接器可以具有从呈多边形形状(诸如,矩形形状)的导电单元的一侧的一个顶点、一个拐角或一个中间部分突出的形状。
或者,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第一电极还可以包括:包含短路防止功能的导电连接器;和被配置电连接导电连接器的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在此情况下,该辅助电极可以通过该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与该导电连接器电连接。具体而言,所述辅助电极可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上。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或该辅助电极可以被设置为与该导电单元间隔开。
“在载流部分上”并不是仅仅是指该载流部分的顶部表面,还可以是指该载流部分的一个侧表面。此外,“在载流部分上”还可以是指载流部分的顶部表面、底部表面以及侧表面的一个区域。此外,“在载流部分上”还可以包括:该载流部分的顶部表面的一个区域和侧表面的一个区域,且也可以包括该载流部分的底部表面的一个区域和侧表面的一个区域。
本说明书的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可以起到:物理地连接每个导电连接器,并且通过每个导电连接器使电流在每个导电单元内流动的功能。
通过第一电极的图案化过程,本说明书的导电单元可以通过该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以及该导电连接器而物理地连接。在图1中例示了其一个实施例。图1例示了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已图案化的第一电极包括导电单元1和导电连接器2,并且该已图案化的第一电极被物理地连接到该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4。
该辅助电极可以通过该导电连接器向本说明书的每个导电单元供应电流。或者,可以通过该辅助电极和该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向该导电单元供应电流。
通过该第一电极的图案化过程,本说明书的导电连接器可以以与每个导电单元相连接的形式而图案化。在图2中例示了其一个实施例。参照图2,已图案化的第一电极包括导电单元1和导电连接器2。
与该导电单元相比,本说明书的导电连接器可以具有相对较高的电阻。此外,本说明书的导电连接器可以在OLED中起到短路防止功能。换言之,即使由于在OLED中发生短路而导致短路缺陷发生,本说明书的导电连接器也起到可以使该OLED运行的功能。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导电连接器的材料可以与该导电单元的材料相同。具体而言,该导电连接器和该导电单元被包括在该第一电极中,且因此可以以相同的材料形成。
短路缺陷可以发生在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一电极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或者,在因布置于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的厚度减小或有机层变形等而使该有机层的功能丧失,从而使得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彼此接触的情况下,该短路缺陷可能会发生。当该短路缺陷发生时,可能会给该OLED提供一个低电流路径,从而使得该OLED运行异常。由于漏电流藉由短路缺陷而从该第一电极直接向该第二电极流动,因此该OLED的电流可以避开无缺陷区域而流动。这可能会减少该OLED的发光输出。在严重的情况下,该OLED可能会无法运行。另外,如果分布在有机材料的宽的区域而流动的电流集中在短路发生点处流动,则局部地生成高热量,从而该OLED可能损坏或者可能会发生火灾。
然而,即使在本说明书的OLED的导电单元之中的任何一个以上导电单元中发生短路缺陷的情况下,仍可以通过导电连接器来防止所有驱动电流在短路缺陷部分中流动。换言之,该导电连接器可以起到控制漏电量使其不无限增大的作用。因此,即使在本说明书的OLED的导电单元的部分导电单元中发生短路缺陷,不存在有短路缺陷的其余导电单元也可以正常运行。
本说明书的导电连接器具有高电阻值,因此,在发生短路缺陷的情况下,导电连接器起到施加合适的电阻并且从而防止电流通过短路缺陷部分而泄漏的作用。为此,导电连接器可以具有适于减小由短路缺陷造成的漏电流和与此相关的发光效率损失的电阻值。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导电连接器可以通过包括长度与宽度之比为10:1或更大的一个部分而具有能够防止短路缺陷的电阻值。此外,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长度与宽度之比为10:1或更大的所述部分可以为导电连接器的整个区域。或者,长度与宽度之比为10:1或更大的所述部分可以为导电连接器的部分区域。
本说明书的长度和宽度是相对概念,且因此长度可以表示从上部观察时从导电连接器的一端到其另一端的空间距离。换言之,即使导电连接器是直线的组合或包括曲线,长度也可以表示为通过基于长度是直线的假设来测量该长度而获得的值。在本说明书中,宽度可以表示为从上部观察时从导电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到其垂直方向的两端的距离。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当宽度变化时,其可以是任何一个导电连接器的宽度的平均值。在图3中例示了长度和宽度的一个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的长度可以是指电流流动方向上的尺度。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宽度可以是指与电流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度。
本说明书中的长度可以是指电流从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或辅助电极到导电单元的移动距离。宽度可以是指垂直于长度方向的距离。
在图3中,长度可以是a和b的总和,且宽度可以是c。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导电连接器的电阻可以满足下面的公式3:
[公式3]
(导电连接器的长度÷导电连接器的宽度)×导电连接器的表面电阻≥1000Ω
导电连接器的长度可以是从导电连接器的一个端部到其另一个端部的长度,该长度作为在导电连接器中电流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另外,导电连接器的宽度可以是指,垂直于导电连接器的长度的方向的宽度,并且在导电连接器的宽度不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是指宽度的平均值。
换言之,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导电连接器的电阻可以是1000Ω以上。具体而言,导电连接器的电阻可以是1,000Ω或更大且300,000Ω或更小。
在本说明书的导电连接器的电阻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导电连接器可以在短路缺陷发生时执行适合的短路防止功能。换言之,在导电连接器的电阻是1,000Ω或更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漏电流在存在短路缺陷的区域中流动。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从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或辅助电极到导电单元的电阻可以是1,000Ω或更大且300,000Ω或更小。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互不相同的导电单元之间的电阻可以是指:到达一个导电单元和一个与该导电单元接触的短路防止部分、该辅助电极、与另一个导电单元接触的短路防止部分、以及另一个导电单元的电阻。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公式3,该电阻可以表示为在通过导电连接器向导电单元供应电流的情况下,该导电连接器可以执行该短路防止功能的电阻的下限值。
本说明书的辅助电极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点。本说明书的每个分支点可以包括至少三个分支。该辅助电极不包括互相未电连接的导电线路,且可以以如下形式设置该辅助电极:至少两个导电线路彼此部分接触。换言之,本说明书的辅助电极不被设置成呈带状形状,且可以被设置成如下形式:包括一个其中至少两个的导电线路彼此交叉的区域。
本说明书的分支点可以是指所述辅助电极彼此接触而形成至少三个分支的区域。通过所述分支点,该辅助电极的电流可以向所述分支内分散流动。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辅助电极可以被布置成与所述导电单元间隔开,且可以被设置成围绕一个以上的导电单元的网状结构。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辅助电极可以被布置成与所述导电单元、以及排除了与该辅助电极接触的该导电连接器的端部以外的区域间隔开。具体而言,该辅助电极不可以被设置在执行该导电连接器的短路防止功能的区域上。换言之,该辅助电极需要被布置成与如下区域间隔开:在该区域中,导电连接器的电流流动方向上的长度比与该电流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长。这是因为,当具有低电阻值的辅助电极与具有高电阻值的区域接触时,电阻值减小而使短路防止功能退化。
图4和图5例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一个辅助电极围绕一个导电单元的配置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5,该辅助电极被布置成与该导电单元间隔开且仅与该导电连接器的一个端部电连接。
当在采用短路防止功能的OLED的一部分(一局部区域)中发生短路缺陷时,如果该辅助电极被设置成条形形状,则发生短路缺陷的区域的周围区域的光强度可能会减小。与正常运行相比,多达大约100倍的电流量可以在发生短路缺陷的区域中流动,由此在发生短路缺陷的区域的辅助电极中产生大的电压下降(IR drop)现象。换言之,可以通过该短路防止功能来防止整个OLED不运行。然而,发生了短路缺陷的区域的周围变暗,且因此产品质量会被显著削减。
因此,在本说明书的OLED中,该辅助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点,每个分支点具有至少三个分支,从而在短路发生的情况下能够使电流分布在宽的区域。换言之,根据本说明书的辅助电极,在短路发生区域的辅助电极中发生的电压下降(IR drop)被最小化,因此,即使发生短路,该OLED的整个光强度可以被均匀化。
图6是将在条形辅助电极中发生短路的情况(a)和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至少两个分支点的辅助电极中发生短路的情况(b)进行比较的图。在图6中,X mA是指在短路发生的情况下的漏电流。参照图6,在短路发生的情况下,与条状辅助电极比较,本发明的辅助电极具有可以使电流分布在宽的区域的更大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可以是35Ω或更小。具体而言,该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可以是18Ω或更小。另外,本说明书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可以是0Ω或更小。
或者,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21mm或更小。具体而言,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0.2mm或更大且21mm或更小。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10mm或更小,或可以是0.2mm或更大且10mm或更小。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10mm或更小,且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可以是18Ω或更小。
在本说明书的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和/或所述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距离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对于短路发生可以容易地执行电流的分布,且电压下降(IRdrop)可以被最小化。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将更容易地理解与其相关的详细描述。
图7例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的一个实施例。具体而言,图7例示了邻近的分支点的一个实施例,在测量所述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的情况下,该测量优选地在排除了所述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迂回性(detour-able)辅助电极的情况下进行。
可以从下面的实施例证实的是,在短路发生时在本说明书的OLED中不会发生亮度非均匀性为10%或更大的情况。
根据本说明书的OLED的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范围可以如下。
图12例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OLED的驱动特性。图12例示了根据该OLED的运行电压的亮度。
在该OLED的运行电压是6V的情况下,亮度可以是约3000尼特(nit)且10%的亮度变化可以为约2700尼特(nit)。此外,在3000尼特(nit)和2700尼特(nit)之间的运行电压差是0.066V。另外,对于5%的亮度变化,运行电压差是0.033V。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OLED中发生短路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亮度非均匀性在正常运行时的10%内,需要产生0.066V或更小的电压下降。为了仅产生0.066V或更小的电压下降,在短路发生的情况下连接至该导电单元的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需要是35Ω或更小。或者,需要通过增加该辅助电极的宽度来防止该电压下降或需要在分支点之间的距离超过21mm之前通过另一个分支点分配电流。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OLED中发生短路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亮度非均匀性在正常运行时的5%内需要产生0.033V或更小的电压下降。为了仅产生0.033V或更小的电压下降,在短路发生的情况下连接至该导电单元的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需要是18Ω或更小。或者,需要通过增加该辅助电极的宽度来防止该电压下降或需要在分支点之间的距离超过10mm之前通过另一个分支点分配电流。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辅助电极的表面电阻可以是3Ω/□或更小。具体而言,该表面电阻可以是1Ω/□或更小。
在具有宽面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任何一个表面电阻高于所要求的水平的情况下,电极的每个位置的电压可以变化。因此,当基于有机层而布置的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变化时,可以使OLED的亮度均匀性降低。因此,为了减小比所需要的水平高的第一电极的表面电阻或第二电极的表面电阻,可以使用辅助电极。本说明书的辅助电极的表面电阻可以是3Ω/□或更小,且优选可以是1Ω/□或更小。在上述范围内,OLED的亮度均匀性可以被维持得高。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一电极可以由透明电极形成。在此情况下,第一电极的表面电阻可以比驱动OLED所要求的表面电阻值高。因此,为了减小第一电极的表面电阻值,可以将辅助电极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由此将第一电极的表面电阻值减小到辅助电极的表面电阻水平。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辅助电极可以被设置在排除了发光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具体而言,辅助电极可以被设置在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上。或者,在不存在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的情况下,辅助电极可以被设置在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待安置的区域。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辅助电极可以由彼此电连接的导电线路形成。具体而言,导电线路可以由导电单元形成。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向本说明书的辅助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电压来驱动整个辅助电极。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OLED可以被包括在OLED照明装置中而使用。在OLED发光的情况下,在整个发光区域(换言之,所有OLED)发射具有均匀亮度的光。具体而言,为了在OLED照明装置中实现均匀亮度,在OLED照明装置中所包括的全部OLED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压优选地维持相同。
在本说明书的第一电极是透明电极且第二电极是金属电极的情况下,每个OLED的第二电极的表面电阻足够低,且因此每个OLED的第二电极的电压差几乎不存在。然而,在第一电极的情况下,每个OLED的电压差可以存在。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为了补充每个OLED的第一电极的电压差,可以使用辅助电极,具体而言是金属辅助电极。此外,该金属辅助电极可以由彼此电连接的导电线路形成,从而使得每个OLED的第一电极的电压差能够几乎不存在。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OLED可以包括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和该辅助电极之间的短路防止层,且该辅助电极可以经由该短路防止层与该导电单元电连接。换言之,本说明书的辅助电极可以经由该短路防止层与该导电单元电连接。本说明书的短路防止层可以执行OLED的短路防止功能。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短路防止层可以被设置于该辅助电极的至少一个表面并与之相接触。具体而言,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短路防止层可以被设置于形成有辅助电极的顶部表面、底部表面、或侧表面。
本说明书的短路防止层可以与该导电连接器一起使用从而执行OLED的短路防止功能。另外,即使不存在有导电连接器,该短路防止层可以单独地执行OLED的短路防止功能。
本说明书的短路防止层可以被设置在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上。或者,当该第一电极仅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单元时,该短路防止层可以被设置以与导电单元的一个区域接触。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由于因该短路防止层引起的电阻增加,经由该短路防止层而电连接的辅助电极和导电单元之间的电阻可以是1,000Ω或更大且300,000Ω或更小。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从该短路防止层的辅助电极到该第一电极的电阻可以是1,000Ω或更大且300,000Ω或更小。具体而言,从该短路防止层的辅助电极到该第一电极的电阻可以是从该辅助电极到任何一个导电连接器的电阻。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短路防止层的厚度可以是1nm或更大且10μm或更小。
在所述厚度范围和/或所述厚度方向电阻范围内,短路防止层可以在OLED不发生短路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运行电阻。另外,即使在所述厚度范围和/或所述电阻范围内OLED发生短路缺陷,该OLED也可以在正常范围内运行。
具体而言,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短路防止层的电阻可以是指,从该辅助电极到该导电连接器或该导电单元的电阻。或者,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短路防止层的电阻可以是指,从该辅助电极到该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的电阻。换言之,该短路防止层的电阻可以是指根据用于从辅助电极到导电连接器或导电单元的电连接的电距离的电阻。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短路防止层的体积电阻率ρslp(Ωcm)。
ρ s p l = R c e l l - s p l × A s p l t s p l
Aspl(cm2)表示电流可以通过短路防止层在厚度方向上从形成在一个导电单元上的辅助电极流动到一个导电单元的面积。换言之,Aspl(cm2)表示在形成在该第一电极上的短路防止层的面积中,与辅助电极的形成在短路防止层上的面积重叠的面积。
Rcell-spl表示在一个导电单元中的短路防止层的电阻(Ω)。
Tslp(μm)可以表示短路防止层的厚度。或者,Tslp(μm)可以表示电流从辅助电极移动到导电连接器或导电单元的最短距离。
该厚度方向例示了电流在短路防止层中移动的一个实施例,且可以指示电流从该短路防止层的一个区域向其另一个区域移动的方向。
具体而言,Aspl(cm2)可以表示:在短路防止层安置于该第一电极和该辅助电极之间的情况下,短路防止层的与下部的第一电极和上部的辅助电极同时重叠的面积。作为一个实施例,在该短路防止层的整个底部表面被形成于第一电极上并与之接触,且该辅助电极被形成于该短路防止层的整个顶表面上并与之接触,Aspl(cm2)可以是该短路防止层的与该第一电极重叠的面积。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在该短路防止层的整个底部表面被形成于第一电极上并与之接触,且该辅助电极形成于该短路防止层的顶部表面的一部分上时,Aspl(cm2)可以是该短路防止层的与该第一电极和该辅助电极同时重叠的面积。
如可以从上述公式已知的,可以基于一个导电单元中的短路防止层的厚度方向电阻Rcell-spl、电流可以在厚度方向上通过该短路防止层从形成在一个导电单元上的辅助电极流动到一个导电单元的面积Aspl、以及该短路防止层的厚度tslp,来确定形成在一个导电单元上的短路防止层的体积电阻率ρslp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短路防止层的体积电阻率可以是9Ωcm或更大且8.1×1010Ωcm或更小。在上述范围内,短路防止层可以在OLED中不发生短路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运行电压。另外,短路防止层可以执行短路防止功能。即使在发生短路的情况下,OLED也可以在正常的范围内运行。体积电阻率可以如下被计算。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短路防止层的电阻范围是1,000Ω或更大且300,000Ω或更小的情况下,短路防止层的厚度是1nm或更大且10μm或更小,且一个导电单元的面积是300×300μm2到3×3mm2,电流通过短路防止层在厚度方向上从形成在一个导电单元上的辅助电极流动到一个导电单元的第一电极的面积Aspl可以被确定为在一个导电单元的面积的1%至30%的范围内。因此,电流通过短路防止层在厚度方向上从形成在一个导电单元上的辅助电极流动到一个导电单元的第一电极的面积Aspl可以是9×10-6cm2(300μm×300μm×0.01)到2.7×10-2cm2(0.3cm×0.3cm×0.3)。在此情况下,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短路防止层的体积电阻率。
70 Ω × 9 × 10 - 6 cm 2 10 μ m ≤ ρ s p l ≤ 300 , 000 Ω × 2.7 × 10 - 2 cm 2 0.001 μ m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短路防止层可以包含选自如下一组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碳粉;碳膜;导电聚合物;有机聚合物;金属;金属氧化物;无机氧化物;金属硫化物;以及绝缘材料。具体而言,可以使用选自氧化锆(ZrO2)、镍铬合金(nichrome)、铟锡氧化物(ITO)、硫化锌(ZnS)以及二氧化硅(SiO2)中的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导电单元的表面电阻可以是1Ω/□或更大,或可以是3Ω/□或更大,且特别地,可以是10Ω/□或更大。另外,导电单元的表面电阻可以是10,000Ω/□或更小,或可以是1,000Ω/□或更小。换言之,本说明书的导电单元的表面电阻可以是1Ω/□或更大且10,000Ω/□或更小,或可以是10Ω/□或更大且1000Ω/□或更小。
本说明书的导电单元和导电连接器是通过使该第一电极图案化形成的,且因此该导电单元的表面电阻可以与该第一电极或该导电连接器的表面电阻相同。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导电单元所需要的表面电阻水平可以被控制成与对应于发光区域的导电单元的面积成反比。例如,当导电单元具有100cm2的面积的发光区域时,导电单元所需要的表面电阻可以为约1Ω/□。此外,在将每个导电单元的面积形成得小的情况下,导电单元所需要的表面电阻可以是1Ω/□或更大。
本说明书的导电单元的表面电阻可以基于用于形成该导电单元的材料来确定,且通过与辅助电极电连接还可以被减小到辅助电极的表面电阻水平。因此,可以基于辅助电极和导电单元的材料来调整本说明书的OLED需要的导电单元的表面电阻值。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一电极可以包括1,000个或更多个彼此间隔开的导电单元。具体而言,该第一电极可以包括1000个或更多个且1000000个或更少个彼此间隔开的导电单元。
另外,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第一电极可以被形成为至少两个导电单元的图案。具体而言,该导电单元可以被形成以其中排除了导电连接器之外的区域彼此间隔开的图案。
本说明书的图案可以具有封闭图形的形状。具体而言,该图案可以被设置成多边形形状(诸如,三角形形状、矩形形状以及六边形形状),且可以被设置成无定形形状。
当本说明书的导电单元的数目是1000个或更多个时,可以具有如下效果:在短路发生的情况下使漏电量最小化,同时使OLED正常运行的电压增加幅度最小化。另外,当本说明书的导电单元的数目增加到最多达1000000时,可以维持上述效果同时维持开口率(aperture ratio)。换言之,当导电单元的数目超过1000000个时,可能会发生由辅助电极的数目增加而引起的开口率的降低。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基于整个OLED的俯视图,导电单元在OLED中占据的面积可以是50%或更大且90%或更小。具体而言,导电单元被包括在发光区域中,且基于整个OLED发光的表面所述导电单元的占据面积可以与OLED的开口率相同或类似。
在本说明书的第一电极的情况下,各个导电单元通过电连接器和/或短路防止层来电连接,且因此OLED的驱动电压增大。因此,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一电极包括1000个或更多个导电单元以补充由导电连接器引起的驱动电压的增大。因此,能够减小OLED的驱动电压,且同时,以通过导电连接器使得第一电极具有短路阻止功能。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每个导电单元的面积可以是0.01mm2或更大且25mm2或更小。
在减小每个导电单元的面积的情况下,存在如下优点:可以同时减小由为了防止短路而引入的短路防止部分所引起的运行电压上升率,以及运行电流与漏电流之比的值。另外,在因短路发生而存在有非发光的导电单元的情况下,存在如下优点:能够通过使非发光区域最小化来使得产品质量的下降最小化。在此,在显著减小导电单元的面积的情况下,OLED的整个区域中的发光区域的比率显著减小,且因此由于开口率的减小而使OLED的效率降低。因此,在使用导电单元的面积来制造OLED的情况下,有可能使上述缺点最小化且同时最大地发挥上述优点。
根据本说明书的OLED,短路防止部分、导电单元和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可以彼此串联电连接。本说明书的发光层可以被安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至少两个发光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并联电连接。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发光层可以被安置在导电单元和第二电极之间,且每个发光层均可以彼此并联电连接。换言之,本说明书的发光层可以对应于与导电单元相对应的区域而安置。
在本说明书的发光层以相同的电流密度运行的情况下,电阻值随着发光层面积的减小而增加。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每个导电单元的面积减小且导电单元的数目增加的情况下,每个发光层的面积也减小。在此情况下,在OLED运行的情况下,与施加到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的电压相比,与有机层串联连接的导电连接器的电压的比率下降。
在本说明书的OLED中发生短路的情况下,不管导电单元的数目是多少,可以根据从辅助电极到导电单元的电阻值以及运行电压来确定漏电量。因此,当增加导电单元的数目时,能够使在正常运行时的由导电连接器引起的电压增大现象最小化,且同时最小化在短路发生情况下的漏电量。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OLED还可以包括一个衬底且该第一电极可以被设置在该衬底上。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第一电极可以是透明电极。
当该第一电极是透明电极时,第一电极可以是使用导电氧化物制造的,所述导电氧化物诸如为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此外,第一电极还可以是半透明电极,当第一电极是半透明电极时,可以使用半透明金属(诸如,Ag、Au、Mg、Ca或其合金)制造第一电极。当半透明金属用作第一电极时,OLED可以具有微细结构。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辅助电极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换言之,辅助电极可以是金属电极。
一般,辅助电极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金属。具体而言,金属可以包括具有极好导电性的铝、铜和/或银。在为了与透明电极的粘合和感光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使用铝的情况下,辅助电极还可以使用钼/铝/钼层。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有机层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层,且还可以包括选自如下一组中的一个或至少两个: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防止层;电荷生成层;电子防止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
电荷生成层(Charge Generating layer)是指当施加电压时生成空穴和电子的层。
衬底可以使用具有优异的透明度、表面平滑度、易操作性及防水性的衬底。具体而言,该衬底可以使用玻璃衬底、薄膜玻璃衬底或透明塑料衬底。可以以单层或多层的形式在塑料衬底中包括一个膜,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olythylene naphthalate)、聚醚醚酮(PEEK,polyether ether ketone)和聚酰亚胺(PI,polyimide)等。另外,该衬底可以独立自主地包括光散射功能。在此,衬底并不限于此,可以使用通常用于OLED的衬底。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一电极可以是负极且第二电极可以是正极。此外,第一电极可以是正极且第二电极可以是负极。
具有大逸出功的材料可以被用于负极,使得可以平滑地执行向有机层内注入空穴。负极材料的具体实施例包括:金属,诸如钒、铬、铜、锌以及金或其合金;金属氧化物,诸如氧化锌、氧化铟、铟锡氧化物(ITO)以及铟锌氧化物(IZO);金属和氧化物的组合,诸如,ZnO:Al或者SnO2:Sb;导电聚合物,诸如,聚(3-甲基噻吩)、聚[3,4-(乙烯-1,2-二氧)噻吩](PEDT)、聚吡咯以及聚苯胺等,但是不限制于这些。
负极材料并不是仅限用于负极,且可以被用作正极的材料。
具有小逸出功的材料可以被用于正极,使得可以平滑地执行向有机层内注入电子。正极材料的具体实施例包括:金属,诸如镁、钙、钠、钾、钛、铟、钇、锂、钆、铝、银、锡以及铅或其合金;多结构化的材料,诸如,LiF/Al或LiO2/Al等,但是不限制于这些。
正极材料并不是仅限用于正极,且可以被用作负极的材料。
对空穴具有大迁移率的材料适用于根据本说明书的空穴传输层的材料,该材料是能够从负极或空穴注入层接收空穴并且将空穴传输到发光层的材料。其具体实施例包括:基于芳基胺的有机材料、导电聚合物、以及其中共轭部分和非共轭部分在一起存在的嵌段共聚物,但是不限于这些。
对荧光或磷光具有良好量子效率的材料适用于根据本说明书的发光层的材料,该材料是能够从空穴传输层接收空穴和从电子传输层接收电子从而使空穴和电子结合来发射可见区域的光的材料。其具体实施例包括: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Alq3);基于咔唑的化合物;二聚苯乙烯基(dimerized styryl)化合物;蓝色发光材料(BAlq);10-羟基苯并喹啉-金属化合物;苯并恶唑、苯并噻唑以及苯并咪唑基的化合物;基于聚(聚对苯撑乙炔)(PPV)的聚合物;斯皮罗(spiro)化合物;聚芴;红荧烯等,但是不限于这些。
对电子具有大迁移率的材料适用于根据本说明书的电子传输层的材料,该材料是能够接收从正极注入的电子并且将电子传输到发光层的材料。其具体实施例包括: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包括Alq3的络合物;有机基化合物;羟基黄酮金属络合物等,但不限于这些。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辅助电极可以被安置在OLED的非发光区域。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OLED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非发光区域上的绝缘层。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绝缘层可以使短路防止部分和辅助电极与有机层绝缘。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用包封层密封OLED。
包封层可以被形成为透明的树脂层。包封层起作用以保护OLED免受氧和污染物材料影响,并且为了使得OLED的发光不退化可以由透明材料形成。透明度可表示透过60%或更多的光。具体而言,透明度可以表示透过75%或更多的光。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OLED还可以包括光散射层。具体而言,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OLED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如下一个表面上的衬底,该表面面向第一电极的设置有一个有机层的表面,且OLED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衬底和第一电极之间的光散射层。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光散射层可以包括平坦层。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实施方案,该平坦层可以被设置在第一电极和光散射层之间。
或者,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OLED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如下一个表面上的衬底,该表面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设置有一个有机层的表面,且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如下一个表面上的光散射层,该表面面向所述衬底的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如果光散射层被设置在能够通过诱导光散射来改善OLED的光散射效率的结构中,则光散射层不被具体地限制。具体而言,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光散射层可以被设置成如下之一:其中散射粒子被分布在粘结剂内的结构、具有不均率的膜、和/或具有浑浊度(hazeness)的膜。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使用诸如旋涂、棒涂以及狭缝涂覆(slit coating)的方法来将光散射层直接形成在衬底上,或者可以使用以膜形式制造光散射层从而附接所述光散射层的方法来形成。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OLED可以是柔性(flexible)有机发光器件。在此情况下,衬底可以包括柔性材料。具体而言,该衬底可以是可弯曲的薄膜玻璃衬底、塑料衬底或膜类型衬底。
塑料衬底的材料没有具体限制,但是通常可以包括膜,诸如单层或多层形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olythylene naphthalate)、聚醚醚酮(PEEK,polyether ether ketone)以及聚酰亚胺(PI,polyimide),以单层或多层的形式。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包括OLED的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该OLED可以起像素或背光的作用。此外,本领域已知的配置可以被应用到显示装置的配置。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包括OLED的照明装置。在该照明装置中,该OLED可以起光发射器的作用。此外,本领域已知的配置可以被应用到该照明装置所需要的配置。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OLED的方法。具体而言,本说明书的该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OLED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一个衬底的步骤;在该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的步骤,该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单元;形成辅助电极的步骤,该辅助电极被布置成与导电单元间隔开,并且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点,每个分支点具有至少三个分支;在该第一电极上形成至少一个有机层的步骤;以及在该有机层上形成第二电极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形成第一电极的步骤中,可以形成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单元以及连接到每个导电单元的一个导电连接器的第一电极。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形成辅助电极的步骤中,可以将该辅助电极形成在每个导电连接器的一个端部上。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制造OLED的方法还可以在形成第一电极的步骤和形成辅助电极的步骤之间包括用于形成一个短路防止层的步骤,该短路防止层被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和该辅助电极之间。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OLED可以发射色温为2,000K或更大且12,000K或更小的白光。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实施例以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然而,可以以多种不同形式修改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且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应被解读成使得本发明的范围被限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被提供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充分地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
通过使用ITO在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而将整个发光面积制造成40×40mm2。在此,ITO的表面电阻是10Ω/□。使用铜(Cu)形成该辅助电极,以形成厚度为500nm且宽度为20μm的网状结构以围绕发光区域。另外,辅助电极的间隔被制造成为约0.82mm。另外,导电连接器被制造成具有1560μm的长度、20μm的宽度以及780Ω或更大的电阻。另外,每个导电单元的面积被制造成为0.56mm2。在制造的OLED中包括的导电单元的数目是49×49(2410个导电单元)。在制造的OLED中,除了对应于该发光区域的ITO区域之外,金属辅助电极所暴露的区域和ITO被图案化而后被移除的区域藉由感光绝缘材料进行绝缘。
此外,通过依次堆叠包括光发射层的有机层和第二电极,由此制造了具有40×40mm2的发光区域的白光有机发光器件(OLED)。
铝(Al)被用于第二电极,且有机层被形成为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的结构。有机发光层被形成为2-堆叠(stack)结构,该2-堆叠结构包括使用荧光材料的蓝光发射层和使用磷光材料的绿和红光发射层。用于每个堆叠结构的材料通常使用在白光OLED制造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材料。该制造方法还使用通常使用的方法。
[比较实施例]
除了形成与20μm线宽平行的辅助电极,且除了并联连接的辅助电极与形成于40mm×40mm的外边缘区域的金属线路被形成为带状形状,基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制造了白光有机发光器件(OLED)。
图8例示了在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制造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制造过程中形成第一电极和辅助电极的部分区域。在图8中,根据比较实施例制造的OLED(e)的辅助电极被形成为带状形状,且根据本实施例制造的OLED(f)的辅助电极被形成为网状形状。
图9例示了在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制造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发生短路缺陷之后的状态。参照图9,可以从根据比较实施例制造的有机发光器件(g)观察到,由于电压下降(IR drop)现象而造成在短路发生区域附近的一个部分中的发光强度降低。与其相反,可以从根据本实施例制造的OLED(h)证实的是,仅在短路发生区域中不发生发光,且在短路发生区域附近的部分中发光强度不降低。
在根据比较实施例制造的OLED的情况下,其发光效率是60lm/W的水平。运行电压是6V且运行电流密度是大约3mA/cm2。导电单元被连接到线宽为20μm且间隔为大约850μm的一个金属辅助电极。导电单元的数目是49×49(2401个导电单元)。此外,在未发生短路缺陷的状态下,从一个导电单元流经第二电极的电流的量可以被计算出是(4cm×4cm×3mA/cm2)/2401=0.02mA。在根据比较实施例制造的OLED中,使用Cu形成宽度为20μm、厚度为500nm且长度为40nm的辅助电极。该辅助电极的两端的电阻是67Ω。
图10例示了在根据比较实施例的OLED中未发生短路的情况下的每个位置的辅助电极的电势。换言之,图10例示了在未发生短路的情况下该导电单元的每个位置的辅助电极的电压,用于运行根据比较实施例的OLED的电流仅被注入到辅助电极的两端且通过与该辅助电极连接的每个导电单元流动到有机层和第二电极。
参照图10,在辅助电极中发生最大电压下降的位置是OLED中与该辅助电极的边缘点最远的中心点,且在该OLED的中心点处的电压下降是约0.009V。
在从根据比较实施例的OLED的边缘点起第25个导电单元中发生短路缺陷的情况下,当运行电压是6V且与发生短路的导电单元相连接的导电连接器的电阻是780Ω时,漏电流的量是7.7mA(6V/780Ω)。
图11例示了在根据一个比较实施例的OLED中发生短路的情况下每个位置的辅助电极的电势。参照图11,在根据该比较实施例的OLED中发生短路的情况下,电压下降是大约0.13V,且因此与正常运行相比,电压下降大约为10倍。因此,在短路发生的区域中,第一电极的电压和第二电极的电压与输入电压6V相比下降约为0.13V。因此,在形成在短路发生区域附近的有机层中流动的电流的量也会减少,这导致照明强度的降低。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电单元
2:导电连接器
3:辅助电极
4: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

Claims (36)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被设置为面向所述第一电极;
至少一个有机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
一个辅助电极,其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单元和至少两个导电连接器,每个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连接器中的相应一个导电连接器连接,每个所述导电连接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导电单元电连接,且每个所述导电连接器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辅助电极电连接,且互不相同的所述导电单元之间的电阻是2,000Ω或更大且600,000Ω或更小,
所述辅助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点,每个所述分支点具有至少三个分支,且邻近的所述分支点之间的电阻是35Ω或更小,所述辅助电极被布置成与所述导电单元间隔开,且与排除了与所述辅助电极接触的每个所述导电连接器的端部之外的区域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辅助电极被设置成围绕至少一个导电单元的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距离是21mm或更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距离是10mm或更小,或所述辅助电极的邻近的分支点之间的电阻是18Ω或更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导电单元分别并联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电单元和所述辅助电极之间短路防止部分,其中:
所述导电单元和所述辅助电极通过所述短路防止部分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短路防止部分包括所述导电连接器和短路防止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在电流密度为1mA/cm2至5mA/cm2中的任一个值下,所述短路防止部分具有如下一个电阻值,在该电阻值下,下面的公式1表示的运行电压上升率和下面的公式2表示的运行电流与漏电流之比的数值同时满足0.03或更小:
[公式1]
V t - V o V o
[公式2]
I s I t
其中,Vt是应用了所述短路防止部分并且不存在短路缺陷的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运行电压,
Vo是未应用所述短路防止部分并且不存在短路缺陷的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运行电压,
It是应用了所述短路防止部分并且不存在短路缺陷的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运行电流,以及
Is是应用了所述短路防止部分并且在任何一个导电单元中存在短路缺陷的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漏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从每个所述导电单元到所述辅助电极的电阻是1,000Ω或更大且300,000Ω或更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每个所述导电连接器均包括一个区域,在该区域中电流流动的方向的长度比与该电流流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每个导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区域,在该区域中所述长度与所述宽度的比是10:1或更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每个所述导电连接器的电阻满足下面的公式3:
[公式3]
(导电连接器的长度÷导电连接器的宽度)×导电连接器的表面电阻≥1000Ω。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所述第一电极的载流部分,所述载流部分用于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器,
所述辅助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载流部分与所述导电连接器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辅助电极之间的短路防止层,
所述辅助电极通过所述短路防止层与所述导电单元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短路防止层被设置在所述辅助电极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与之相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短路防止层被设置于形成有所述辅助电极的顶部表面、底部表面或侧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短路防止层的厚度是1nm或更大且10μm或更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短路防止层的体积电阻率是9Ωcm或更大且8.1×1010Ωcm或更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短路防止层包含选自如下一组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碳粉;碳膜;导电聚合物;金属;以及绝缘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还包括衬底,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每个所述导电单元的表面电阻是1Ω/□或更大。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1,000个或更多个的彼此间隔开的导电单元。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辅助电极的表面电阻是3Ω或更小。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是透明电极。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辅助电极是金属电极。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有机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层,并且还包括选自如下一组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防止层、电荷生成层、电子防止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辅助电极被安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非发光区域。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发射色温为2000K或更大且12000K或更小的白光。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还包括:
一个衬底,其被设置于如下一个表面,该表面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设置有一个有机层的表面;以及
一个光散射层,其被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光散射层包括一个平坦层。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还包括:
一个衬底,其被设置于如下一个表面,该表面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设置有一个有机层的表面;以及
一个光散射层,其被设置于如下一个表面,该表面面向所述衬底的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是柔性有机发光器件。
3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到32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
34.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
35.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为权利要求1到32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制备一个衬底的步骤;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单元和至少两个导电连接器的第一电极的步骤;
形成一个辅助电极的步骤,所述辅助电极被布置成与所述导电单元间隔开且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点,每个分支点具有至少三个分支;
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至少一个有机层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有机层上形成第二电极的步骤。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在形成所述第一电极的步骤和形成所述辅助电极的步骤之间,还包括形成一个短路防止层的步骤,所述短路防止层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辅助电极之间。
CN201480024319.6A 2013-04-29 2014-04-09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1648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47429 2013-04-29
KR20130047429 2013-04-29
PCT/KR2014/003066 WO2014178547A1 (ko) 2013-04-29 2014-04-09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4829A CN105164829A (zh) 2015-12-16
CN105164829B true CN105164829B (zh) 2016-10-05

Family

ID=5184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4319.6A Active CN105164829B (zh) 2013-04-29 2014-04-09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666830B2 (zh)
EP (1) EP2993711B1 (zh)
JP (1) JP6452675B2 (zh)
KR (1) KR101469413B1 (zh)
CN (1) CN105164829B (zh)
TW (1) TWI552408B (zh)
WO (1) WO20141785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9089B2 (ja) * 2013-05-16 2019-02-13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101644B1 (ko) * 2014-05-12 2020-04-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946905B1 (ko) * 2014-05-13 2019-04-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US9966556B2 (en) * 2014-12-15 2018-05-08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a compensation resistance par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auxiliary electrode
KR20170001577U (ko) 2015-10-27 2017-05-1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백플레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CN106098739B (zh) * 2016-07-21 2019-06-04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照明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20180030363A (ko) 2016-09-13 2018-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109000B1 (ko) * 2017-05-19 2020-05-12 주성엔지니어링(주)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321724B1 (ko) 2017-07-11 2021-1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15040B1 (ko) * 2017-07-11 2021-10-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21663B1 (ko) * 2017-07-11 2021-1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WO2019230617A1 (ja) * 2018-05-31 2021-06-1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面発光パネル及び面発光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20200141817A (ko) * 2019-06-11 2020-12-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KR20200141764A (ko) * 2019-06-11 2020-12-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WO2023220926A1 (zh) * 2022-05-17 2023-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发光面板和发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67057B2 (ja) * 1996-12-28 2006-04-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界発光素子
JPH11339970A (ja) * 1998-05-26 1999-12-10 Tdk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00231985A (ja) * 1999-02-12 2000-08-22 Denso Corp 有機el素子
JP3878365B2 (ja) * 1999-09-09 2007-02-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1196191A (ja) * 2000-01-14 2001-07-19 Fuji Electric Co Ltd 有機薄膜発光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404204B1 (ko) * 2001-08-21 2003-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 el 소자
JP4706287B2 (ja) * 2005-03-11 2011-06-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DE102008013031B4 (de) * 2008-03-07 2019-07-25 Osram Oled Gmbh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TWI464835B (zh) * 2008-04-04 2014-12-11 Fujikura Ltd 半導體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JP2010085865A (ja) * 2008-10-01 2010-04-15 Sony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表示装置及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963074B1 (ko) * 2008-10-17 2010-06-1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0936881B1 (ko) * 2008-11-26 2010-01-1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11034872A (ja) * 2009-08-04 2011-02-17 Panasonic Corp 照明装置
US20110193066A1 (en) * 2009-08-13 2011-08-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urrent limiting element for pixels in electronic devices
JP5423325B2 (ja) * 2009-11-10 2014-0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07928B2 (ja) * 2010-12-21 2015-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WO2012097166A2 (en) * 2011-01-12 2012-07-19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led lighting device with short tolerant structure
JP5698993B2 (ja) * 2011-01-27 2015-04-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拡散層形成材料、及び光取り出し部材、並びに有機電界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46480B2 (ja) * 2011-03-08 2014-07-09 株式会社東芝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552420B2 (en) * 2011-08-09 2013-10-08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LED light panel with controlled brightness variation
CN102354730B (zh) * 2011-08-29 2013-11-06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Oled照明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JP6233401B2 (ja) * 2013-02-22 2017-11-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52675B2 (ja) 2019-01-16
KR20140128864A (ko) 2014-11-06
EP2993711A1 (en) 2016-03-09
TWI552408B (zh) 2016-10-01
WO2014178547A1 (ko) 2014-11-06
TW201505223A (zh) 2015-02-01
KR101469413B1 (ko) 2014-12-04
CN105164829A (zh) 2015-12-16
EP2993711B1 (en) 2019-06-12
EP2993711A4 (en) 2017-01-11
US20160027862A1 (en) 2016-01-28
US9666830B2 (en) 2017-05-30
JP2016520963A (ja) 2016-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4829B (zh)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10206B (zh)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1477929B1 (ko)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056572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N105103330B (zh)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0074823B2 (en) Organic light emtting device with short circuit preventing lay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325975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CN106463643B (zh) 有机发光装置
KR20150123599A (ko) 유기발광소자
KR101938695B1 (ko) 유기발광소자의 단락 결함 영역의 검출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29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after: L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LG Chemical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