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7766B -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7766B
CN105147766B CN201510702264.6A CN201510702264A CN105147766B CN 105147766 B CN105147766 B CN 105147766B CN 201510702264 A CN201510702264 A CN 201510702264A CN 105147766 B CN105147766 B CN 1051477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ill
bush
group
borne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22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7766A (zh
Inventor
张南
钟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AIDIXI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AIDIXI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AIDIXI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AIDIXI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22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77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7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7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7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7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其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且毒副作用小或无毒副作用。该药物组合物的活性组分由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和冰片组成,且所述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冰片的重量比为(10~20):(8~15):(1~7)。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经研究表明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且毒副作用小或无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 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能引起关节肿痛,继而导致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畸形最终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根据统计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全世界均有发病,平均发病率为1%,而我国患病率为0.3%~0.4%,若未及时诊治,70%患者2年后可致残,平均寿命缩短10~15年。在临床上为了防止和减缓关节的破坏和改善患者的长期患病状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是趋向于应用改善疾病的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drugs,DMARDs,参见Cash JM,Klippel JH.Second-line drug therapy forrheumatoid arthritis[J].N Eegl J Med,1994,330:1368-1375,及Bensen WG,Bensen W,Adachi JD.Back to the future:the pyram-pyramid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JRheumatol,1997,24:1023-1027,及FriesJF,Wallimas CA,Morfeld D,et al.Reductionin long term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disease-modifying anti rheumatic drug-based treatment strategies[J].Arthritis Rheum,1996,39:616-622,及Pincus T,O’Dell JR,Kremer JM.Combination therapy withmultiple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preventative strategy[J].Ann Intern med,1999,131:768-774。),得到了很好的疗效,但是众多应用DMARDs的患者几年后常常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以及逐渐失去临床疗效,结果多数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参见Jackson CG,Williams HJ.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using their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sa guide to their selection[J].Drugs,1998,56:337-344,及Kremer JM,Alarcon GS,Weinblatt ME,et al.Clinical,laboratory,radiographic,and histopathologicffeatures of methotrexate associated lung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arthritis:a multicenter study with literature review[J].Arthritis Rheum,1997,40:1829-1837,及Schiff MH,Whelton A.Renal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iritis[J].Semin Arthritis Rheum,2000,30:196-208。)。
因此,开发比现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效力更高、副作用更低或无副作用的并且更特异的治疗药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目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分型主要依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痹”的证候型进行,共分6型,即风寒湿阻型、风湿热郁型、痰瘀互结型、肾虚寒凝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而各地医家根据临床经验对该病的辨证分型又各有特色。商宪敏等提出本病常见证候亦有6型,其中不同的有寒热错杂型、脾肾两虚型。具体治法:风寒湿痹型,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加减;风湿热痹型,治宜清热祛风、利湿通络,方用白虎汤合宣痹加减;寒热错杂型,治宜祛寒清热、散风除湿、通经活络,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痰瘀凝滞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方用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肝肾亏损型,治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佐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右归丸合独活寄生汤加减;脾肾两虚型,治宜补脾益肾、强身壮骨,佐以散风化湿、温经通络,方用十全大补汤合薏苡仁汤加减。
雷公藤的提取物具有杀菌、消炎和免疫抑制功能,同时促进皮质激素分泌的作用。开发作为免疫抑制的雷公藤制剂,由于其副作用大,于是在临床上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上。苏木的提取物,同样具有都具有杀菌、消炎和免疫抑制功能,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其开发成单一药物。冰片是一种结晶性混合化合物,它本身具有消炎生肌作用,此外它还具使帮助别药物进入靶细胞来提高药物有效浓度。如中国专利CN101194923A公开了一种由上述三种中药材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其具体使用了雷公藤总萜、苏木精和冰片,雷公藤总萜中含有较多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毒副作用较大,且该药物虽然在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模型中具有抗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但未见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用途,其毒副作用小或无毒副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和辅料,所述活性组分由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和冰片组成,且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冰片的重量比为(1.4~20):(1.1~15):1,其中雷公藤提取物中雷公藤红素的质量含量低于0.1ng/g。
优选地,所述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冰片的重量比为(2~7):(2~5):1。
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所述辅料可以为选自数均分子量为2000~20000的聚乙二醇(例如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聚经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雷公藤提取物为用乙醇对雷公藤药材进行渗漉提取所得稠膏。进一步地,先采用较稀的乙醇(例如60~75%的乙醇)对雷公藤药材进行渗漉提取,然后用较纯的乙醇(例如90~98%的乙醇)进行萃取,这样所得的雷公藤提取物中主要含雷公藤二萜化合物,不含雷公藤红素或雷公藤红素含量低于0.1ng/g。
优选地,所述苏木水提取物是用水对苏木进行提取所得的稠膏状初提物。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滴丸。
本发明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雷公藤药材粉碎成粗粉,采用35~55℃60%~75%乙醇对雷公藤药材进行渗漉提取,然后用90~98%的乙醇进行萃取,萃取液过滤后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
(2)将苏木药材粉碎成粗粉,加水提取多次,过滤各次提取液,将过滤后的各次提取液合并经减压浓缩制成稠膏备用;
(3)按配方比例,将各组份混合,制成需要的剂型。
优选地,步骤(1)中,渗滤温度为40~50℃。
优选地,步骤(2)中,苏木药材的粗粉中加入6~10倍量提取2次,每次提取1~3小时。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滴丸,所述步骤(3)实施如下:
称取雷公藤提取物稠膏、苏木水提取物稠膏和冰片,将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冰片以及辅料在搅拌条件下加热,直至得到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将滴丸机的滴头温度控制在50~90℃,将滴丸机冷凝柱内的冷凝剂的温度控制在-5~4℃,所述冷凝剂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将所述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在50~90℃下搅拌均匀并保温,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所述冷凝剂内,自滴丸机出口取出收缩成型的滴丸,去掉表面冷凝剂,干燥即得。
本发明采取的又一技术方案为:如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在无特别说明时,表示百分含量的“%”为“质量百分含量。“60%~75%乙醇”或“90~98%的乙醇”均指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乙醇前面的百分比数值为乙醇在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特定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和冰片三种不同成分按特定比例组合,对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模型中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三种中药成分之间相互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具有抗炎、镇痛、免疫作用。同时,相比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雷公藤总萜和苏木精,本发明所用的雷公藤提取物中雷公藤甲素含量很少而且不含雷公藤红素,相比苏木精的单一成分,本发明所用的苏木水提取物是初提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对抗由雷公藤带来的副作用,使其成为无毒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有前景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滴丸对二甲苯致KM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图2为滴丸对SD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图3为滴丸对甲醛致SD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图4为滴丸对甲醛致SD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图5为滴丸对KM小鼠热板痛阈值试验的影响;
图6为滴丸对醋酸致痛致KM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图7为滴丸对醋酸致痛致KM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图8为滴丸对KM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图9为滴丸对KM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图10为滴丸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实施例1-5中的雷公藤提取物的制备过程如下:取1000克雷公藤药材粉碎成粗粉,采用45℃乙醇渗漉法,用95%乙醇进行萃取,萃取液过滤后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107.493克稠膏;实施例1-5中的苏木水提取物的制备过程如下:取600克苏木药材粉碎成粗粉,加水8倍量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2小时,提取液滤过,合并各次滤液,减压浓缩成209.312克稠膏。其中,所述雷公藤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雷公藤二萜化合物,不含雷公藤红素或雷公藤甲素的重量含量不大于0.1ng/g;所述苏木水提取物含有组分:巴西木素。实施例1-5中选用聚乙二醇6000作为辅料。
实施例1
准确称取7.5克乙醇渗漉法雷公藤提取物的稠膏、5.25克苏木水提取物的稠膏、1.5克冰片和30.75克聚乙二醇6000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干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采用滴丸机(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ZDW-1型滴丸机),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加热并保持在50~90℃,凝柱内的冷凝剂冷却并保持在-5~4℃,待滴丸机滴头和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处于以上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上述药物干粉和基质的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在与滴头温度相似的温度条件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保温,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冷凝剂中。冷凝剂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中的任何一种。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噪即得上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滴丸。
实施例2
准确称取4.5克乙醇渗漉法雷公藤提取物的稠膏、6.75克苏木水提取物的稠膏、3.15克冰片和29.25克聚乙二醇6000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干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采用滴丸机(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ZDW-1型滴丸机),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加热并保持在50~90℃,凝柱内的冷凝剂冷却并保持在-5~4℃,待滴丸机滴头和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处于以上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上述药物干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在与滴头温度相似的温度条件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保温,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冷凝剂中。冷凝剂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中的任何一种。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噪即得上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滴丸。
实施例3
准确称取9.0克乙醇渗漉法雷公藤提取物的稠膏、3.6克苏木水提取物的稠膏、0.45克冰片和31.95克聚乙二醇6000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干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采用滴丸机(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ZDW-1型滴丸机),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加热并保持在50~90℃,凝柱内的冷凝剂冷却并保持在-5~4℃,待滴丸机滴头和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处于以上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上述药物干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在与滴头温度相似的温度条件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保温,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冷凝剂中。冷凝剂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中的任何一种。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噪即得上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滴丸。
实施例4
准确称取3.0克乙醇渗漉法雷公藤提取物的稠膏、3.0克苏木水提取物的稠膏、1.5克冰片和39.45克聚乙二醇6000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干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采用滴丸机(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ZDW-1型滴丸机),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加热并保持在50~90℃,凝柱内的冷凝剂冷却并保持在-5~4℃,待滴丸机滴头和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处于以上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上述药物干粉和基质的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在与滴头温度相似的温度条件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保温,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冷凝剂中。冷凝剂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中的任何一种。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噪即得上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滴丸。
实施例5
准确称取10.5克乙醇渗漉法雷公藤提取物的稠膏、7.5克苏木水提取物的稠膏、1.5克冰片和30.75克聚乙二醇6000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干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采用滴丸机(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ZDW-1型滴丸机),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加热并保持在50~90℃,凝柱内的冷凝剂冷却并保持在-5~4℃,待滴丸机滴头和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处于以上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上述药物干粉和基质的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在与滴头温度相似的温度条件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保温,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冷凝剂中。冷凝剂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中的任何一种。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噪即得上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滴丸。
对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滴丸实验如下:
1、动物疾病模型
1.1采用二甲苯致KM小鼠耳廓肿胀模型、SD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甲醛致SD大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滴丸的抗炎作用。
1.2采用热板法致热对KM小鼠痛阈值的影响,醋酸致痛对KM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观察滴丸的镇痛作用。
1.3通过KM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实验,血清溶血素的含量测定,观察滴丸的免疫抑制作用。
2、药品与试剂
滴丸:实施例1制得的滴丸,规格:45mg/粒(含7.5毫克乙醇渗漉法雷公藤提取物、5.25毫克苏木水提取物、1.5毫克冰片和30.75毫克聚乙二醇6000)。
雷公藤多苷片: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305,规格:10mg/片。
戊巴比妥钠: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批号:20111115,规格:25g/瓶。
二甲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批号:20110217,规格:500mL/瓶。
角叉菜胶:Sigma,批号:81k1556,规格:25g/瓶。
醋酸泼尼松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10604,规格:5mg/片。
罗通定片:四川康来福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00302,规格:30mg/片。
冰乙酸: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10924,规格:500mL/瓶。
实验用溶媒:纯净水。
3、实验动物
KM小鼠:SPF级,6周~8周龄,体重18g~21g,其中72只雄性用于二甲苯致KM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试验,72只雌性用于热板痛阈值试验,雌雄各36只用于醋酸致KM小鼠扭体反应,雌雄各36只用于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粤)2011-0029,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号:0096112;KM小鼠:SPF级,6周~8周龄,体重18g~22g,雌雄各42只用于血清溶血素实验,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20,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号:0107777。
SD大鼠:SPF级,6周~8周龄,体重180g~220g,雄性,其中60只用于SD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试验,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湘)2009-0004,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号:HNASLKJ20103282;SD大鼠:SPF级,6周~8周龄,体重180g~220g,雄性,70只用于甲醛致SD大鼠足肿胀模型试验,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粤)2011-0029,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号:0098566。
4、剂量及分组
临床用剂量为每天服用3次,其中一次15粒,两次14粒,途径为口服,按成人60公斤体重计算,则滴丸每日人拟用剂量为0.08g生药·kg-1。大、小鼠均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小鼠三个剂量组分别为0.80、1.60、3.20g生药·kg-1·d-1,为临床拟用剂量的10、20、40倍(按体重计算);大鼠三个剂量组分别为0.40、0.80、1.60g生药·kg-1·d-1,为临床拟用剂量的5、10、20倍(按体重计算);阳性对照药物剂量:小鼠为临床用药剂量的20倍(按体重计算);大鼠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0倍(按体重计算)。见表1、2。
表1滴丸对KM小鼠药效学试验剂量
表2滴丸对SD大鼠药效学试验剂量
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试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符合正态分布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则进行组间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则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
实验结果
1、抗炎作用
1.1对二甲苯致KM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选取适应性饲养观察合格的KM小鼠72只,雄性,体重18g~21g,用Excel表格将小鼠按体重进行分层,每层6只小鼠,然后将每层的小鼠随机分配至各组,每组12只,共分为6组,即模型对照组、滴丸低剂量组、滴丸中剂量组、滴丸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醋酸泼尼松片组。各药物组于每天上午按20mL·kg-1·d-1容积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3d,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净水。末次给药后0.5h,将二甲苯10μL滴于小鼠右耳两面致炎,左耳不滴作为对照,致炎0.5h后处死动物,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9mm打孔器打下双耳同一部位圆片,用电子分析天平精密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耳廓肿胀度,并计算耳廓肿胀抑制率。
结果:滴丸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表明,滴丸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见表3、图1。
表3实施例1的滴丸对二甲苯致KM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1.2对SD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选取适应性饲养观察合格的SD大鼠60只,雄性,体重180g~220g,用Excel表格将大鼠按体重进行分层,每层6只大鼠,然后将每层的大鼠随机分配至各组,每组10只,共分为6组,即模型对照组、滴丸低剂量组、滴丸中剂量组、滴丸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醋酸泼尼松片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麻醉,手术将1个(20mg/个)棉球植入大鼠腹股沟皮下。术后第二天开始给药,各药物组于每天上午按20mL·kg-1·d-1容积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7d,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净水。第8天脱臼处死大鼠,取出棉球,置60℃烤箱至恒重,减去原棉球重量即为肉芽肿重量。肉芽肿重量以mg表示。
结果:滴丸高剂量组能显著减轻SD大鼠棉球肉芽的重量,与模型对照组(P﹤0.05)。表明,滴丸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见表4、图2。
表4滴丸对SD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1.3对甲醛致SD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选取适应性饲养观察合格的SD大鼠70只,雄性,体重180g~220g,用Excel表格将大鼠按体重进行分层,每层7只大鼠,然后将每层的大鼠随机分配至各组,每组10只,共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滴丸低剂量组、滴丸中剂量组、滴丸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醋酸泼尼松片组。给药前,用改良容积法测量各组大鼠右后足正常容积。各药物组按相应试验药物分别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纯净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3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在右后足趾皮下注入0.1mL生理盐水,其他各组在右后足趾皮下注入3%甲醛溶液0.1mL,测定致炎后2、4、6、24、48、72h右后足容积。计算大鼠致炎后足肿胀度。
结果:从致炎后2h到72h,各药物组对大鼠足肿胀度有逐渐抑制的趋势。致炎后6h,滴丸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致炎后24h,滴丸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度(P﹤0.05,P﹤0.01);致炎后48h,滴丸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度(P﹤0.01);致炎后72h,滴丸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度(P﹤0.05,P﹤0.01)。表明,滴丸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见表5、表6及图3、图4。
表5滴丸对甲醛致SD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6滴丸对甲醛致SD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镇痛作用
2.1对KM小鼠热板痛阈值的影响
调节恒温装置使水温控制在(55±0.5)℃,热板预热30min。测小鼠正常痛阈值:取18g~21g雌性KM小鼠,每次一只放在热板上,记录其开始舔后足所需时间(秒)为此鼠的正常痛阈值(小于5秒或大于30秒或中跳跃者不用),测量其痛阈值为其给药前痛阈值。选取筛选合格的KM小鼠72只,用Excel表格将小鼠按体重进行分层,每层6只小鼠,然后将每层的小鼠随机分配至各组,每组12只,共分为6组,即模型对照组、滴丸低剂量组、滴丸中剂量组、滴丸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片组、罗通定片组。各药物组于每天上午按20mL·kg-1·d-1容积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3d,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净水。末次给药30min、60min、90min、120min后,分别测量小鼠痛阈值。若60秒无反应,其痛阈值按60秒计算,计算痛阈提高百分率。
结果:滴丸高剂量组在药后60min、90min、120min均能显著提高痛阈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表明,滴丸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见表7及图5。
表7滴丸对KM小鼠热板痛阈值试验的影响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对醋酸致KM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选取适应性饲养观察合格的KM小鼠72只,雌雄各半,体重18g~21g,用Excel表格将小鼠按体重进行分层,每层6只小鼠,然后将每层的小鼠随机分配至各组,每组12只,共分为6组,即模型对照组、滴丸低剂量组、滴丸中剂量组、滴丸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片组、罗通定片组。各药物组于每天上午按20mL·kg-1·d-1容积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3d,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净水。末次给药60min后,各鼠均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观察各组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时间及15min内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
结果:滴丸中剂量组能显著延长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滴丸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的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表明,滴丸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见表8及图6、7。
表8滴丸对醋酸致痛致KM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免疫作用
3.1对KM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选取适应性饲养观察合格的KM小鼠72只,雌雄各半,18g~21g,用Excel表格将小鼠按体重进行分层,每层6只小鼠,然后将每层的小鼠随机分配至各组,每组12只,共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滴丸低剂量组、滴丸中剂量组、滴丸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醋酸泼尼松片组。各药物组于每天上午按20mL·kg-1·d-1容积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7d,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净水。于末次给药30min后尾静脉注射20%印度墨汁0.lmL/10g,2min后用毛细血管(预先用肝素溶液湿润)从眼眶后静脉丛取20uL血液溶于2mL 0.1%碳酸钠溶液中摇匀,再过l0min后从眼眶后静脉丛取20uL血液溶于2mL 0.1%碳酸钠溶液中摇匀,在紫外分光光度计576nm测定吸收度(OD值)。同时将各组小鼠称体重并取胸腺、脾脏、肝脏称重。计算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a。K=logOD1-logOD2/t2-t1。
结果:滴丸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的吞噬(廓清)指数K和吞噬活性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表明,滴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见表9及图8、9。
表9滴丸对KM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2血清溶血素的含量
(1)鸡红细胞混悬液的制备:于无菌操作下,自鸡翼下静脉采血,置100mL疫苗瓶中,加入相当鸡血体积5倍的A滴丸ever's溶液(枸橼酸三钠·2H2O 8.0g,枸橼酸0.5g、无水葡萄糖18.7g,氯化钠4.2g,蒸馏水加至1000mL;过滤,分装,0.703kg/cm2高压灭菌20min,4℃冰箱保存备用),混匀,4℃冰箱贮存,可用2~4周。临用时,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前两次离心速度为15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夜和界面的白细胞层。最后应连续两次离心(2000rpm离心5min),直至血细胞比容恒定,按此值用生理盐水配成所需浓度的红细胞悬液(V/V)。
(2)鸡红细胞在4℃冰箱于A滴丸ever's溶液中保存,临用时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配成5%混悬液即可;补体以2~3只豚鼠血清混合,用生理盐水配成10%(即1:10)。
(3)选取适应性饲养观察合格的KM小鼠84只,雌雄各半,体重18g~22g,用Excel表格将小鼠按体重进行分层,每层7只小鼠,然后将每层的小鼠随机分配至各组,每组12只,共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滴丸低剂量组、滴丸中剂量组、滴丸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醋酸泼尼松片组。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5%生理盐水0.2mL/kg外,其余各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生理盐水鸡红细胞混悬液0.2mL/kg进行免疫。免疫当天各组均同时灌胃给药,各药物组按20mL·kg-1·d-1容积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净水。免疫后7d,小鼠摘眼球取血于离心管内,放置1h,用长针将凝固血与管壁剥离,使血清充分渗出,2000rpm离心10min,吸出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每组各取稀释血清1mL,依次加入5%鸡红细胞混悬液O.5mL,10%补体O.5mL,混匀后置37℃恒温水浴中保温30min,然后移至0℃冰箱中l0min终止反应。2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计540nm处分别测定各管吸光度的OD值。另设无小鼠血清的补体和鸡红细胞混悬液作为空白对照组,同样操作,取上清液作为比色时调“0”的基准。以光密度(OD)读数作为判定血清溶血素的指标。
结果:滴丸高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表明,滴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见表10、图10。
表10滴丸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滴丸具有以下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具有抗炎作用
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减轻SD大鼠棉球肉芽的重量,抑制大鼠足肿胀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具有镇痛作用
能显著提高热板法所致痛阈值,延长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的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具有的免疫作用
能显著降低小鼠的吞噬(廓清)指数K和吞噬活性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降低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本发明运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当解郁夫正,协调整体,清热除湿。从西医的观点,首先顾及改善和纠正机体紊乱的免疫系统使其行使正常的免疫功能,兼顾抗菌消炎,最后考虑加强机体生机愈合的能力。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基础,研制而成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纯中药制剂,这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药(滴丸)是通过多次试验发现95%乙醇渗漉法雷公藤提取物(450C乙醇渗漉法萃取的雷公藤提取物,可以很大程度上祛除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等雷公藤毒性成分含量)、苏木水提取物和冰片三种不同中药成份按一定比例组合而制备的。95%乙醇渗漉法雷公藤提取物具有杀菌、消炎和免疫抑制功能,同时促进皮质激素分泌的作用。开发作为免疫抑制的雷公藤制剂,由于其副作用大,于是在临床上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上。苏木水提物,同样具有都具有杀菌、消炎和免疫抑制功能,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其开发成单一药物。冰片是一种结晶性混合化合物,它本身具有消炎生肌作用,此外它还具使帮助别药物进入靶细胞来提高药物有效浓度。我们在试验中发现将以上三种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制剂在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模型中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三种药物之间相互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而且能对抗由雷公藤带来的副作用,使其成为无毒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有前景的药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和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由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和冰片组成,所述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冰片及辅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6.39%~20.90%、6.39%~15.46%、1%~7.21%及61.19%~84.03%,且所述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冰片的重量比为(1.4~20):(1.1~15):1,其中所述雷公藤提取物中雷公藤甲素的质量含量不大于0.1ng/g且雷公藤红素的质量含量低于0.1ng/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冰片的重量比为(2~7):(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雷公藤提取物 10%~20%;
苏木水提取物 8%~15%;
冰片 1%~7%;
辅料 65%~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选自数均分子量为2000~20000的聚乙二醇、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公藤提取物为用乙醇对雷公藤药材进行提取所得稠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苏木水提取物是用水对苏木进行提取所得的稠膏状初提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滴丸。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雷公藤药材粉碎成粗粉,采用35~55℃、60%~75% 乙醇对雷公藤药材进行渗漉提取,然后用90~98%的乙醇进行萃取,萃取液过滤后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
(2)将苏木药材粉碎成粗粉,加水提取两次,过滤各次提取液,将过滤后的各次提取液合并经减压浓缩制成稠膏备用;
(3)按配方比例,将各组份混合,制成需要的剂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滴丸,所述步骤(3)实施如下:
称取雷公藤提取物稠膏、苏木水提取物稠膏和冰片,将雷公藤提取物、苏木水提取物、冰片以及辅料在搅拌条件下加热,直至得到乳浊液或混悬液备用;将滴丸机的滴头温度控制在50~90℃,将滴丸机冷凝柱内的冷凝剂的温度控制在-5~4℃,所述冷凝剂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将所述乳浊液或混悬液在50~90℃下搅拌均匀并保温,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所述冷凝剂内,自滴丸机出口取出收缩成型的滴丸,去掉表面冷凝剂,干燥即得。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CN201510702264.6A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051477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2264.6A CN105147766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2264.6A CN105147766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7766A CN105147766A (zh) 2015-12-16
CN105147766B true CN105147766B (zh) 2019-08-06

Family

ID=54789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2264.6A Active CN105147766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776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4507A (zh) * 2004-12-13 2005-07-06 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雷公藤总萜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4923A (zh) * 2007-10-12 2008-06-11 邱日辉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药
CN101366814A (zh) * 2008-10-10 2009-02-18 张南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新药
CN102380015A (zh) * 2011-11-04 2012-03-21 福建中医药大学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4507A (zh) * 2004-12-13 2005-07-06 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雷公藤总萜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4923A (zh) * 2007-10-12 2008-06-11 邱日辉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药
CN101366814A (zh) * 2008-10-10 2009-02-18 张南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新药
CN102380015A (zh) * 2011-11-04 2012-03-21 福建中医药大学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7766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8956A (zh) 连翘苷元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损伤或肝衰竭药物中的应用
CN101584810B (zh) 一种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35912B (zh) 控制人体血脂和体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869928B (zh) 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147766B (zh)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54801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用途
CN113491743B (zh) 一种防治禽痛风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514568A (zh) 苍耳子中噻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CN101450117B (zh)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82266C (zh) 一种由肿节风和白花蛇舌草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CN104013928B (zh)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9252B (zh) 醋栗花青素在制备抗肝纤维化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05535866A (zh) 一种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48562A (zh) 羽扇豆酮在制备治疗肾损害药物中的应用
CN104352797A (zh) 一种治疗晚期肺癌的中药及其应用
CN103830337A (zh) 一种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肝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7213323B (zh) 一种滋阴化痰、散结解毒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用途
CN107496485A (zh) 毛大丁草的益肝作用及应用技术
CN103893512B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13209261B (zh) 一种治疗放化疗后消化道复合症状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688723A (zh) 淫羊藿苷元在制备治疗贫血药物中的应用
CN103948780B (zh) 一种用于便秘的药物及胶囊
CN10874388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7446A (zh) 一种金钱草炮制的雷公藤中药饮片
CN107596065B (zh) 一种治疗妊娠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