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4491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4491A
CN105144491A CN201480021521.3A CN201480021521A CN105144491A CN 105144491 A CN105144491 A CN 105144491A CN 201480021521 A CN201480021521 A CN 201480021521A CN 105144491 A CN105144491 A CN 105144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plate portion
connector
clamped nippl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15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片冈真之
杉山史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44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4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连接器的端子接头(2)具有电接触部(7)、电线连接部(8)以及用于电接触部(7)与电线连接部(8)的连结部(9)。连结部(9)形成为大致曲柄状,具有:阶部(10);板部(11),其安置在阶部(10)的朝着电接触部(7)的一侧上;和板部(12),其朝着电线连接部(8)安置。多个凹部(13)形成在板部(12)中的电线连接部(8)侧。凹部(13)形成为安置于板部(12)的外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处的整个周边。凹部(13)形成为中间部(15)的至少一部分(17)相对于开口(14)比开口(14)的位置(R)更加向外移位的形状。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具有板部的端子接头和树脂连接器壳体。
背景技术
根据线束的形态,设置在线束的末端处并且用作电接触部的连接器具有用于例如高压和低压的各种构造和结构。例如,作为高压连接器,已知屏蔽连接器(参见下面描述的专利文献1)。
如图11和12所示,屏蔽连接器101设置在线束的末端处,该线束包括多个高压电线102和用于覆盖多个高压电线102的筒状屏蔽部件(未示出)。此外,屏蔽连接器101包括:金属端子接头103,其连接到高压电线102的导体;树脂连接器壳体104,其收容端子接头103;树脂端子锁定部件105,其组装到连接器壳体104的前侧;树脂后保持器106,其组装到连接器壳体104的后侧;金属屏蔽罩107,其设置在连接器壳体104的外侧;金属屏蔽环108,其用于将上述屏蔽部件的末端固定到屏蔽罩107;以及多种类型的防水单元。
上述防水单元包括O型环109、密封环110和单元密封圈111。O型环109防止端子接头103的板部112与连接器壳体104之间的水泄漏。此外,密封环110防止高压电线102与连接器壳体104之间的水泄漏。单元密封圈111防止连接器壳体104与高压装置(未示出)之间的水泄漏。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2-22683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可以知道的是:上述传统的屏蔽连接器101包括大量的部件(存在大量的部件)。因此,引起部件和组装的高成本的问题。此外,存在连接器的部件控制困难和难以节省空间的其它问题。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有助于部件控制并且实现空间节省。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方面是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接头,其包括板部;和树脂连接器壳体,其中,通过将所述板部插入成型到所述连接器壳体而固定所述端子接头;其中,所述板部具有布置并且形成在所述板部的外表面上的预定位置的整个周向上的多个凹部;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凹部中的每个凹部都具有如下截面形状:相对于所述凹部的开口,中间部或底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开口的位置向外移位。
所述多个凹部可以交替地布置成多列。
可以通过将所述板部的所述外表面加工成在倾斜方向上凹进而形成所述多个凹部。
可以通过在所述板部的所述外表面上形成凹进之后的额外加工或化学处理而形成所述多个凹部。
除了所述板部之外,还可以对所述端子接头的电线连接部和设置在电线被覆上的防水被覆部进行插入成型。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有助于部件控制、并且实现空间节省。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圈中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2(a)和2(b)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端子接头。图2(a)是端子接头的板部的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2(b)是端子接头的凹部的截面图。
图3(a)和3(b)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端子接头和电线末端。图3(a)是图示出端子接头连接到电线末端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b)是图示出已经进行一次成型的防水被覆部的透视图。
图4是图示出已经进行二次成型的连接器壳体的透视图。
图5是图示出处于组装完成状态的屏蔽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6(a)和6(b)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凹部的截面图。
图7(a)和7(b)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凹部的截面图。
图8(a)和8(b)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凹部的截面图。
图9(a)和9(b)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凹部的截面图。
图10(a)和10(b)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凹部的截面图。
图11是图示出传统的屏蔽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端子接头和树脂连接器壳体,所述端子接头包括形成有多个凹部的板部。此外,通过将端子接头的板部插入成型到连接器壳体而形成连接器。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的一部分的截面图。此外,图2(a)和2(b)图示出端子接头。图3(a)和3(b)是图示出电线末端和防水被覆部的透视图。图4是连接器壳体的透视图。图5是屏蔽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图示出屏蔽连接器的一部分(屏蔽连接器的外观形状参见图5)。屏蔽连接器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一个实例。图1中的参考标号1、2、3和4分别表示高压电线、端子接头、防水被覆部和连接器壳体。
例如,高压电线1是将安装在车辆(未示出)中的逆变器单元与电机单元电连接的用于高压的导电路径。当使用上述单元时,例如,使用三个高压电线1。高压电线1包括导体5和覆盖导体5的绝缘体6(电线被覆)。高压电线1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形状。加工高压电线1的末端,使得去除预定长度的绝缘体6,以露出导体5。导体5由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制成。这里,采用了用于制成绞合线的导体结构。然而,本发明的导体结构不限于用于制成绞合线的结构。
端子接头2通过压制加工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金属板而形成。端子接头2形成为在该端子接头2的中间具有阶梯的带板状。端子接头2包括:与匹配端子(未示出)连接的电接触部7;电线连接部8,高压电线1的末端的导体5连接到该电线连接部8;以及用于电接触部7和电线连接部8的连结部9。
连结部9形成在端子接头2的中间。连结部9形成为大致曲柄状,包括:阶部10、布置在电接触部7侧的板部11和布置在电线连接部8侧的板部12,阶部10位于板部11与板部12之间。位于电线连接部8侧的板部12形成有多个凹部13。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图2(a)所示的箭头P限定为端子接头2的轴向,并且将箭头Q限定为端子接头2和板部12的周向。
多个凹部13沿整个周向(箭头Q)上形成在板部12的外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处。如图2(b)所示,凹部13包括开口14、中间部15和底部16。凹部13具有这样的截面形状:相对于开口14,中间部15或底部16的至少一部分17(换句话说,在形成凹部13的结构中位于端子顶端侧处的部分)从该开口14在板部12的表面上的位置(平面位置,换句话说,开口14的端部的位置)R向外移位。换句话说,在包括凹部13的深度方向的截面上,中间部15或底部16的至少一部分17位于从凹部13的中心(内部,内侧)看到的开口14的端部处的位置R的外侧。
凹部13中的上述部分17形成为布置在端子接头2的顶端侧处的部分,换句话说,形成为布置在电接触部7侧的部分。此外,部分17还形成为布置在水等进入的那侧处的部分。部分17形成在从开口14看不到底部16的位置处。开口14在位置R处的部分形成为部分17的“倒钩部”(悬挂部)或“盖部”。因此,能够提高防止诸如水和油这样的液体进入的性能。
例如,底部16布置在开口14的位置R的内侧。
凹部13交替地布置成多列。根据该实施例,形成三列,并且相对于相邻列,凹部13是错开的。此外,凹部13布置成在与轴向(箭头P)倾斜相交的方向上对齐。即使水等能够通过第一列,这样的布置总是通过凹部13阻止水等从第二列或第三列通过。换句话说,由于凹部13总是存在于水等的流动路径中,所以能够提高防止水等进入的性能。
凹部13形成在板部12的整个周向(箭头Q)上。因此,能够阻止水等进入电线连接部8侧。
在不影响端子接头2的强度和电阻的范围内,形成多个凹部13。如从以上描述所理解地,凹部13并不是仅形成在板部12的一个表面上(例如,仅上表面)。
如图1所示,防水被覆部3由形成在端子接头2的电线连接部8和高压电线1的绝缘体6上的树脂材料覆盖。防水被覆部3形成为不使导体5露出。防水被覆部3通过下面描述的一次成型而形成。
连接器壳体4是绝缘树脂成型品。连接器壳体4包括壳体主体部18和在壳体主体部18的中间连续地成型的凸缘部19。
凸缘主体部19一体地形成有:连接器配合部20,端子接头2的电接触部7布置在在该连接器配合部20的内部;以及插入部21,端子接头2的连结部9和防水被覆部3在该插入部21处插入成型。在插入部21中,树脂材料进入凹部13内,并且变得固化以形成多个端子固定部22。端子固定部22形成为完全嵌入凹部13的凹状空间内的形状。
随后,将基于上述构造和结构描述屏蔽连接器的组装过程(加工)。
如图3(a)所示,在第一过程中,进行用于将高压电线1的末端的导体5连接到端子接头2的电线连接部8的工作。作为连接方法,适当地采用熔接、粘附和焊接的方法。
如图3(b)所示,在第二过程中,进行用于使防水被覆部3形成为骑跨端子接头2的电线连接部8和高压电线1的绝缘体6的工作。防水被覆部3通过利用插入成型的树脂成型(一次成型)而形成。当进行成型时,用于连结防水被覆部3的桥部23一体地形成。通过形成桥部23,能够使三个端子接头2的位置稳定,并从而,能够有助于下面的过程。
如图4所示,在第三过程中,进行树脂成型(二次成型)连接器壳体4的工作。当成型连接器壳体4时,端子接头2和高压电线1的末端部经由连结部9和防水被覆部3插入成型。通过插入成型,树脂材料如图1所示地进入凹部13,并且变得固化以形成多个端子固定部22。端子接头2随着连接器壳体4的树脂成型而被固定。
如图5所示,在第四过程中,进行将金属屏蔽罩24、橡胶单元密封圈25等组装于连接器壳体4的工作。此外,还进行将共同覆盖三个高压电线1的筒状的屏蔽部件(未示出)固定于屏蔽罩24的工作。使用金属屏蔽环(未示出)固定屏蔽部件。当顺序执行过程直到第四过程时,完成屏蔽连接器26的组装。
如以上参考图1至5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连接器26,即使在不使用专用固定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端子接头2固定于连接器壳体4。这是因为:多个凹部13形成在端子接头2的板部12上,并且树脂材料通过插入成型而进入多个凹部13,并且变得固化以形成多个端子固定部22。
此外,利用本发明的屏蔽连接器26,即使在不使用诸如O型环这样的专用防水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端子接头2与连接器壳体4之间防水。这是因为:多个独特形状的凹部13形成在端子接头2的板部12上,此外,多个凹部13形成在板部12的整周上,并且,如上所述,树脂材料进入多个凹部13,以形成多个端子固定部22。
因此,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26,不需要传统的固定部件和防水部件。换句话说,能够减少传统的固定部件和防水部件。由于屏蔽连接器26使用比传统连接器数量少的部件,所以能够减少部件和组装的成本。此外,能够有助于部件控制并且能够节省空间。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二实施例。图6(a)和6(b)是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凹部的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的凹部13通过执行下面描述的过程而形成。换句话说,如图6(a)和6(b)所示,通过将板部12的外表面(表面)27加工成在如箭头S所示的倾斜方向上凹进而形成凹部13。该加工采用了喷吹诸如沙土这样的具有极小粒径并且与压缩空气混合的研磨剂的加工方法。
凹部13具有如下截面形状:相对于开口14,中间部15的部分17(和底部16)从开口14的位置R向外移位。因此,能够通过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凹部13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相似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三实施例。图7(a)和7(b)是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凹部的截面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凹部13通过执行下面描述的过程而形成。换句话说,如图7(a)和7(b)所示,通过将板部12的外表面27加工成在如箭头T所示的倾斜方向上凹进而形成凹部13。该加工采用了通过施加电极而加工板部12的外表面27的加工方法(放电加工)。与其它实施例相似,这样的加工有助于减少部件的数量。
凹部13具有如下截面形状:相对于开口14,中间部15的部分17(和底部16)从开口14的位置R向外移位。因此,能够通过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凹部13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相似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第四实施例。图8(a)和8(b)是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凹部的截面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凹部13通过执行下面描述的过程而形成。换句话说,如图8(a)和8(b)所示,通过首先在板部12的外表面27上形成多个凹槽28、并且然后通过对外表面27加压而进行额外加工以减小板的厚度而形成凹部13。
如图8(b)所示,凹部13具有如下截面形状:相对于开口14,中间部15的部分17和其它部分29从开口14的位置R向外移位。因此,能够通过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凹部13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相似的效果。
(第五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五实施例。图9(a)和9(b)是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凹部的截面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凹部13通过执行下面描述的过程和处理而形成。换句话说,如图9(a)和9(b)所示,通过首先在板部12的外表面27上形成多个凹槽30、并且然后通过进行将板部12短时间浸在浓化学液体中的化学处理而形成凹部13。如果将板部12浸入到化学液体内,则在凹槽30上产生小的凹凸。与其它实施例相似,这样的形成有助于减少部件的数量。
如图9(b)所示,凹部13具有如下截面形状:相对于开口14,中间部15的部分17(和其它部分31)从开口14的位置R向外移位。因此,能够通过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凹部13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相似的效果。
(第六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第六实施例。图10(a)和10(b)是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凹部13的截面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凹部13能够通过执行下面描述的过程而形成。换句话说,如图10(a)和10(b)所示,能够通过首先对板部12的外表面27进行粗抛光加工以形成多个凹部32、并且然后在箭头U方向上额外进行精抛光而形成凹部13。当在箭头U方向上进行精抛光时,形成倒钩部33(盖部)。
如图10(b)所示,凹部13具有图示出的如下截面形状:相对于开口14,中间部15的部分17从开口14的位置R向外移位。因此,能够通过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凹部13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相似的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能够对端子接头2的电线连接部8和绝缘体6(电线被覆)上的防水被覆部3进行插入成型。因此,即使在不使用传统的防水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线与连接器壳体之间的水泄漏。换句话说,防水被覆部3(或成型)有助于减少部件的数量。
此外,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修改。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包括板部;和
树脂连接器壳体,
其中,通过将所述板部插入成型到所述连接器壳体而固定所述端子接头;
其中,所述板部具有多个凹部,该多个凹部布置且形成在所述板部的外表面上的预定位置的整个周向上;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凹部中的每个凹部都具有这样的截面形状:相对于所述凹部的开口,中间部或底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开口的位置向外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凹部交替地布置成多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通过将所述板部的所述外表面加工成在倾斜方向上凹进而形成所述多个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凹部是通过在所述板部的所述外表面上形成凹进之后的额外加工或化学处理而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除了所述板部之外,还对所述端子接头的电线连接部和设置在电线被覆上的防水被覆部进行插入成型。
CN201480021521.3A 2013-04-25 2014-04-18 连接器 Pending CN1051444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2245 2013-04-25
JP2013092245A JP2014216165A (ja) 2013-04-25 2013-04-25 コネクタ
PCT/JP2014/061062 WO2014175185A1 (ja) 2013-04-25 2014-04-1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4491A true CN105144491A (zh) 2015-12-09

Family

ID=51791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1521.3A Pending CN105144491A (zh) 2013-04-25 2014-04-1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36155A1 (zh)
JP (1) JP2014216165A (zh)
CN (1) CN105144491A (zh)
DE (1) DE112014002122T5 (zh)
WO (1) WO20141751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3847B1 (ja) * 2014-10-27 2015-11-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EP3211732B1 (en) 2016-02-24 2019-06-26 PROTECH GmbH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nector
DE102015210458A1 (de) * 2015-06-08 2016-12-08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eines ein unedles Metall aufweisenden Leiters mit einem Kupfer aufweisenden Anschlusselement mittels Verschweißen sowie eine dadurch hergestellte Anschlussanordnung
DE102017208749A1 (de) * 2016-05-30 2017-11-30 Ngk Spark Plug Co., Ltd. Anschlussglied und Stecker
JP2018078022A (ja) * 2016-11-09 2018-05-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202017101060U1 (de) 2017-02-24 2018-05-25 Fct Electronic Gmbh Steckverbinder, insbesondere für eine Hochstromanwendung
JP6663947B2 (ja) * 2018-03-26 2020-03-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
JP7106227B2 (ja) * 2019-08-20 2022-07-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シール構造及びコネクタ
EP3783756A1 (en) * 2019-08-20 2021-02-24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Connector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reof
CN113555702A (zh) * 2020-04-24 2021-10-26 豪利士电线装配(中山)有限公司 紧凑型电源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7177121B2 (ja) * 2020-06-03 2022-11-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7376522B2 (ja) * 2021-03-02 2023-11-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0996A1 (en) * 2005-07-20 2007-01-25 Dietmar Kurzeja Housing Duct
CN202309339U (zh) * 2011-09-06 2012-07-04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带端子连接器的电机端盖结构
CN102570159A (zh) * 2012-03-02 2012-07-11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结构的连接器端盖
CN202523908U (zh) * 2011-11-25 2012-11-07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连接器
JP2013065525A (ja) * 2011-09-20 2013-04-1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0187B2 (ja) * 2002-05-14 2007-10-1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egrセンサ
JP5722091B2 (ja) * 2011-01-11 2015-05-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5433776B1 (ja) * 2012-12-28 2014-03-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0996A1 (en) * 2005-07-20 2007-01-25 Dietmar Kurzeja Housing Duct
CN202309339U (zh) * 2011-09-06 2012-07-04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带端子连接器的电机端盖结构
JP2013065525A (ja) * 2011-09-20 2013-04-1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202523908U (zh) * 2011-11-25 2012-11-07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连接器
CN102570159A (zh) * 2012-03-02 2012-07-11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结构的连接器端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75185A1 (ja) 2014-10-30
US20160036155A1 (en) 2016-02-04
JP2014216165A (ja) 2014-11-17
DE112014002122T5 (de)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4491A (zh) 连接器
US9623815B2 (en) Wire harness with exterior member
US76217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mating connector assemblies
CN102859802B (zh) 连接器
CN101436736B (zh) 屏蔽连接器
US11351936B2 (en) Shielded wire harness, shield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shielded wire harness
CN104795695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390260A (zh) 连接器壳体的防水结构
JP6344611B2 (ja) コネクタ
US6398563B1 (en) Shield connector
CN106852180A (zh) 通信用连接器
CN106663901B (zh) 通信用连接器
CN111211433B (zh) 屏蔽连接器
CN110034451A (zh) 具有提供电磁屏蔽的电缆密封件的电连接器
EP3662545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10168135A1 (en) Sealed wire interface
KR20130043018A (ko) 고전압 커넥터용 와이어 연결장치
US20150087170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shielding high voltage
CN204668592U (zh) 一种带泄水槽及二次锁的防水插座
CN218498500U (zh) 用于电缆的连接器
JP2014099424A (ja) コネクタ
JP7485703B2 (ja) コネクタ
CN213243065U (zh) 一种水位传感器用线束
CN208508177U (zh) 一种用于汽车低压线束2p连接器
CN110178271A (zh) 多路电力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