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2932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42932B CN105142932B CN201480016471.XA CN201480016471A CN105142932B CN 105142932 B CN105142932 B CN 105142932B CN 201480016471 A CN201480016471 A CN 201480016471A CN 105142932 B CN105142932 B CN 1051429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width
- ground plane
- curvature
- l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footprint-ground contacting area of the tyre trea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5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69—Tie bars for linking block elements and bridging the groo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5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 B60C2011/1361—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with protrusions extending from the groove bott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轮胎,其被配置为提高轮胎在干燥路面上的运动性能,并且通过提升陆部的排水性能来提高轮胎在湿滑路面上的运动性能。轮胎(1)具有形成在胎面(2)上的陆部(20)。至少在沿轮胎的宽度方向(H)取得的陆部(20)的剖面中,陆部(20)的接地面(30)具有凸形,其中具有预定的曲率(Rc、Re、Rm)的曲线部(31‑33)平滑地连接。如果包括接地面(30)的中央部(35)的中央曲线部(31)的曲率是Rc,并且包括接地面(30)的端部(34)的端曲线部(32)的曲率是Re,则满足Rc<Re的关系。位于中央曲线部(31)和端曲线部(32)之间的曲线部(33)的曲率(Rm)在Rc到Re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有形成于胎面部上的陆部的轮胎。
背景技术
在设置有陆部的轮胎中,通过增加陆部的接地面积来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运动性能。而且,通过抑制产生于陆部的端部的胎面橡胶的局部剪切变形,减少路面和胎面橡胶之间的打滑,并且提高了轮胎的运动性能。除此之外,通过移除陆部的接地面和路面之间的水,增加了实际的陆部接地面积,并且提高了轮胎在湿滑路面上的运动性能。
为了有效地移除接地面上的水,除了通过在胎面部上的花纹槽排水,还需要将水从陆部的接地面可靠地排出到花纹槽。关于陆部的排水性能,在陆部的块部上具有平坦的台部和包围该台部的周部的轮胎是已知的(见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描述的现有技术轮胎中,由于水从台部排出到各个方向,所以提高了陆部的排水性能。然而,应该注意的是,胎面橡胶的局部变形发生在台部和周部之间的边界部上,并且边界部被压在路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边界部的接地压力上升,应该注意的是,将台部上的水排出到周部变得困难,并且陆部的排水性能受到影响。而且,还应该注意的是,改变了陆部的实际接地面积,这影响了轮胎的运动性能。因此,关于现有技术的轮胎,从进一步提高在干燥路面和湿滑路面的轮胎的运动性能的观点来看,有改进的空间。另外,在该现有技术轮胎中,由于集中在块部的台部上的涉及接地的负荷和变形,应该注意的是,块部的接地性能受到影响。还应该注意的是,在台部和周部之间的边界部上的橡胶的局部变形的集中影响了块部的接地性能和排水性能。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特开第2004-588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设置有陆部的轮胎在干燥路面上的运动性能,并且通过提高陆部的排水性能来提高轮胎在湿滑路面上的运动性能。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设置有形成在胎面部上的陆部的轮胎。而且,陆部的接地面至少在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剖面中被形成为凸形,在该凸形中,每个都具有预定的曲率的多个曲线部平滑地连接。当包括接地面的中央部的中央曲线部的曲率是Rc,并且包括接地面的端部的端曲线部的曲率是Re时,保持Rc<Re。位于中央曲线部和端曲线部之间的曲线部的曲率在Rc至Re的范围内。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高设置有陆部的轮胎在干燥路面上的运动性能,并且还能通过提高陆部的排水性能来提高轮胎在湿滑路面上的运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俯视图。
图2是陆部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现有技术产品的陆部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比较产品的陆部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了比较产品的陆部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了比较产品的陆部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俯视图。
图8是一个块部的立体视图。
图9是示出了比较产品的中央陆部的块部的正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比较产品的中央陆部的块部的正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比较产品的中央陆部的块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轮胎的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的轮胎是用于车辆(例如,用于客车)的充气轮胎,并且由通常的轮胎构成部件形成众所周知的结构。即是,轮胎包括一对胎圈部、胎面部和位于胎圈部和胎面部之间的一对侧壁部。而且,轮胎包括一对胎圈芯、被布置在一对胎圈芯之间的胎体、被布置在胎体的外周侧上的带束层以及具有预定胎面花纹的胎面橡胶。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花纹的俯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胎面部2的一部分。
如所示,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心线CL对称地形成轮胎1的胎面部2。而且,轮胎1包括形成在胎面部2上的多个周向花纹槽10至12、多个陆部20至23和多个宽度方向花纹槽13和14。多个(图1中为三个)周向花纹槽10至12是沿轮胎周向方向S延伸的主花纹槽,并且由位于中心线CL上的中央周向花纹槽10和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位于中央周向花纹槽10的外侧的两个外侧周向花纹槽11和12组成。
胎面部2在胎面宽度方向上被多个周向花纹槽10至12分隔开,并且沿轮胎周向方向S形成多个(图1中为四个)陆部20至23。陆部20至23是沿轮胎周向方向S连续地延伸的条(连续陆部)或由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被并列布置的多个块部组成的块部列(间断陆部)。这里,陆部20至23是具有多个块部20A至23A的块部列,且由两个中央陆部20和21以及两个胎肩陆部22和23组成。轮胎1包括在胎面部2和陆部20至23上的多个块部20A至23A。
中央陆部20和21每个都具有多个宽度方向花纹槽13,并且中央陆部20和21被形成在胎面部2的中心线CL的两侧。胎肩陆部22和23每个都具有多个宽度方向花纹槽14,并且胎肩陆部22和23被形成在中央陆部20和21的轮胎宽度方向H的外侧(胎肩部侧)。宽度方向花纹槽13和14是沿轮胎宽度方向H延伸的横向花纹槽,并且沿轮胎宽度方向H形成在陆部20至23中,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横穿陆部20至23。陆部20至23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被多个宽度方向花纹槽13和14分隔开,并且在陆部20至23中形成多个块部20A至23A。块部20A至23A通过周向花纹槽10至12和宽度方向花纹槽13和14被形成在陆部20至23中。而且,块部20A至23A被周向花纹槽10至12和宽度方向花纹槽13和14分隔开,并且每个块部都被形成为在陆部20至23的俯视图中为方形(图1中为长方形)。
在胎面部2的接地面上形成多个陆部20至23和多个块部20A至23A。而且,陆部20至23的接地面中的每个至少在陆部20至23中的每个的沿宽度方向H的剖面上都被形成为凸形。这里,陆部20至23的接地面分别是多个块部20A至23A的接地面。在陆部20至23(块部20A至23A)的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剖面上,陆部20至23的全部接地面中的每个都被形成为沿轮胎径向方向朝向外侧突起的凸形。结果是,陆部20至23的每个接地面都形成凸曲面。在下面,取一个陆部20(中央陆部)作为示例,并且将详细描述陆部20的接地面。
图2是陆部20的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剖面视图。
如所示,陆部20(块部20A)的接地面30在陆部20的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剖面中被形成为凸形,在该凸形中,多个曲线部(曲面部)31至33平滑地连接。即是,接地面30在多个曲线部31至33的边界(由图2中的虚线所示)处平滑地弯曲,并且整个接地面30被形成为平滑地弯曲的曲面(凸面)。多个曲线部31至33分别具有预定的曲率Rc、Re和Rm,并且被形成为弧形。如上所述,接地面30由两个或多个(在图2中为五个)曲线部31至33构成,并且接地面30的曲率在接地面30的宽度方向H上的两个端部34之间变化。而且,接地面30的凸形由凸曲面构成,在该凸曲面中,多个曲线部31至33在陆部20的沿宽度方向H的剖面上平滑地连接。
多个曲线部31至33由包括接地面30(陆部20)的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35的中央曲线部31、包括接地面30的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部34的端曲线部32以及位于中央曲线部31和端曲线部32之间的中间曲线部33组成。假设中央曲线部31的曲率是Rc,端曲线部32的曲率是Re,并且中间曲线部33的曲率是Rm。在这种情况下,Rc和Re满足(Rc<Re)的关系,并且Re比Rc更大。而且,中间曲线部33的曲率Rm在Rc到Re的范围内,并且多个曲线部31至33的曲率Rc、Re和Rm从中央曲线部31朝向端曲线部32逐渐变大。
在陆部20的轮胎宽度方向H的中央区域中形成中央曲线部31,并且曲率Rc是接地面30在中央区域中的曲率。在陆部20的轮胎宽度方向H的端部区域中形成端曲线部32,并且曲率Re是接地面30在端部区域中的曲率。在陆部20的位于中央区域和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中形成中间曲线部33,并且曲率Rm是接地面30在中间区域中的曲率。接地面30的中央部35是接地面30的沿轮胎径向方向最朝外突出的顶端部分。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接地面30被形成为凸形,在该凸形中,多个曲线部31至33平滑地连接,并且曲率Rc、Re和Rm从中央曲线部31朝向端曲线部32逐渐增加。结果是,陆部20的接地压力在接地面30的中央部35侧变得很高,并且朝向接地面30的端部34逐渐地变低。因此,抑制了端部34中的胎面橡胶的局部变形,并且减少了在路面和胎面橡胶之间的打滑。另外,由于还能充分保证陆部20的接地面积,所以能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轮胎1的运动性能。
在湿滑路面上,接地面30上的水能通过凸形的接地面30有效地排出到陆部20的周边。而且,由于多个曲线部31至33平滑地连接,所以能防止接地面30中的胎面橡胶的局部变形和接地压力的升高。结果是,水能从接地面30顺畅地排到陆部20的周边,并且在接地面30和路面之间的水能被可靠地移除。陆部20在湿滑路面上的实际接地面积也能增加。因此,能提高陆部20的排水性能,并且能提高轮胎1在湿滑路面上的运动性能。
中央曲线部31的曲率Rc优选地在2.5至5(1/m)的范围内,并且端曲线部32的曲率Re优选地在50至200(1/m)的范围内。而且,Re比Rc的比率(Re/Rc)优选地在15至60的范围内,并且特别优选地在20至45的范围内。当陆部20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宽度是W且端曲线部3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是We时,We比W的比率(We/W)优选地在0.05至2的范围内。通过设置上述的值,Rc、Re、Re/Rc和We/W能分别被优化。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接地面30与陆部20的侧壁通过曲线平滑地连接,则使得地面与陆部20的端部不接触,并且使得陆部20的接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在该轮胎1中,接地面30与陆部20的侧壁并不平滑地连接,而是由接地面30和侧壁在陆部20的端部上形成角部(边缘部)。结果是,由于使得地面与陆部20的端部接触,所以可靠地保证了陆部20的接地面积。
通过将一个或多个陆部20至23的接地面形成为凸形的接地面30,能获得上述的效果。因此,所有陆部20至23的接地面可被形成为凸形的接地面30,或一个或多个陆部20至23的接地面可被形成为凸形的接地面30。而且,当陆部20至23的每个块部20A至23A被形成为凸形时,接地面30可以仅在每个块部20A至23A的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剖面上被形成为凸形。接地面30也可在沿穿过块部20A至23A的中央的所有方向的剖面上被形成为凸形。
如果陆部20至23是条,接地面30仅在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剖面上被形成为凸形。在胎肩陆部22和23的接地面30中,本发明可仅被应用于轮胎宽度方向H的内侧部。可在接地面30的中央曲线部31和端曲线部32之间设置两个或多个曲线部。
通过使用充气轮胎作为示例在前面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还可被应用于在其中填充空气以外的气体的轮胎或任何其他轮胎。而且可在胎面部2上形成上述花纹槽以外的刀槽花纹或花纹槽。
(涉及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轮胎1的轮胎测试)
为了检验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效果,将生产对应于轮胎1的示例的轮胎(被称为实施产品A)、一个现有技术的示例的轮胎(被称为现有技术产品)以及三个比较例的轮胎(被称为比较产品1至3),并且将评估它们的性能。
每个轮胎都是用于客车的轮胎,并且在下列条件下生产:
尺寸:195/65R15(JATMA年鉴(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协会标准,2012));
周向花纹槽:三个(见图1),宽度:10mm,深度:7mm;
周向花纹槽的布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心线CL上的一个中央周向花纹槽10以及在中央陆部20和21(宽度25mm)的轮胎宽度方向H外侧的两个外侧周向花纹槽11和12;
中央陆部20和21的宽度方向花纹槽13: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宽度:1mm,深度:7mm,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间隔140个花纹槽;
胎肩陆部22和23的宽度方向花纹槽14: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宽度:4mm,深度:7mm,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间隔70个花纹槽。
每个轮胎被形成为两个中央陆部20和21仅接地面不同。
图3A和3B是示出了现有技术产品的陆部(块部)40的视图,并且示出一个块部。而且,图3A是陆部40的立体图,并且图3B是陆部40的剖视图。
如所示,现有技术产品的陆部40具有平坦的台部41和包围台部41的周部42。周部42由形成于台部41和陆部40的端部之间的曲面构成。陆部40的接地面43被形成为凸形,在该凸形中,台部41的部分具有平面形状。当台部14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宽度是m且陆部40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宽度是M时,m比M的比率(m/M)为0.5。当台部41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宽度是l且陆部40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宽度是L时,l比L的比率(l/L)为0.5。
图4至6是示出了比较产品1至3的陆部44、45和46的剖面视图,并且示出了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剖面。
在比较产品1中,如图4所示,陆部44的接地面44A被形成为平面形状。
在比较产品2中,如图5所示,陆部45的接地面45A被形成为具有单一曲率Ra。曲率Ra为3.3(1/m)。
在比较产品3中,如图6所示,陆部46的接地面46A被形成为平面形状。然而,仅接触表面46A的端部侧的一部分被形成为具有曲率Rb。曲率Rb为100(1/m)。Rb部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宽度Ne是2mm,该宽度是陆部46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宽度N的8%。
在实施产品A(见图2)中,中央曲线部31的曲率Rc是3.3(1/m),并且端曲线部32的曲率Re是100(1/m)。We比W的比率是0.08,并且We是W的8%。We是2mm。
在测试中,每个轮胎都被组装到轮辋(6J15),并且内压被调节到180kPa。而且,让每个轮胎被安装于其上的车辆行使于测试跑道上,并且通过驾驶员的感官评价来评估在干燥路面上的行使稳定性(干燥行使稳定性)和在湿滑路面上的行驶稳定性(湿滑行使稳定性)(水深:1mm)。通过在湿滑路面上行使的方式(水深:10mm),还能实际地测量且定量的评估发生打滑的速度(打滑发生速度)。
表1
现有技术产品 | 比较产品1 | 比较产品2 | 比较产品3 | 实施产品A | |
干燥行使稳定性 | 100 | 90 | 95 | 110 | 105 |
湿滑行使稳定性 | 100 | 95 | 105 | 98 | 110 |
打滑发生速度 | 100 | 95 | 110 | 98 | 120 |
表1示出了评估结果。
通过将现有技术产品的结果标示为100,来示出评估结果,并且表示,数值越大,性能越高。而且,干燥行使稳定性越高,轮胎在干燥路面上的运动性能(干燥性能)越高。湿滑驱动稳定性越高,打滑发生速度的数值越大,轮胎在湿滑路面上的运动性能(湿滑性能)越高。关于打滑发生速度,速度随着数值增加而增加,并且数值变得越大,打滑越不容易发生。
现有技术产品的每种性能都比比较产品1的每种性能更高,并且基于比较产品1,现有技术产品的湿滑性能比干燥性能更大幅地提高。
在比较产品2中,由于能抑制在接地面45A中的胎面橡胶的局部变形,湿滑性能变得比现有技术产品的湿滑性能更高。在现有技术产品中,由于能抑制在陆部40的端部上的胎面橡胶的局部变形,干燥性能比比较产品2的干燥性能更高。
在比较产品3中,虽然干燥性能比现有技术产品的干燥性能更高,但湿滑性能比现有技术产品的湿滑性能更低。那是因为在接地面46A中发生了胎面橡胶的局部变形。
在实施产品A中,结合了用于提高各种性能的因素,并且消除了降低各种性能的因素,于是干燥性能和湿滑性能都提高了。
表2
表2示出了当中央曲线部31的曲率Rc变化时的评估结果。在表2中,除了上述实施产品A的评估结果以外,示出了具有不同的Rc的六种实施产品1-1至1-6的评估结果。在表2中(同样适用于下面的表3和表4),We比W(We/W)的比率以将We/W乘以100的百分比形式示出。
如表2所示,当中央曲线部31的曲率Rc在2.5至5(1/m)的范围内时,干燥性能和湿滑性能变得更高并且被可靠地提高。实施产品A的性能是最高的,并且已知的是用于实施产品A的条件是最优的。
表3
表3示出了当端曲线部32的曲率Re变化时的评估结果。表3中,除了上述实施产品A的评估结果以外,示出了具有不同的Re的六种实施产品2-1至2-6的评估结果。
如表3所示,当端曲线部32的曲率Re在50至200(1/m)的范围内时,干燥性能和湿滑性能变得更高且被可靠的提高。实施产品A的性能是最高的,并且已知的是用于实施产品A的条件是最优的。
表4
表4示出了当We/W变化时的评估结果。在表4中,除了上述实施产品A的评估结果以外,示出了具有不同的We/W的六种实施产品3-1至3-6的评估结果。
如表4所示,当We是W的5%至20%时,即是当We/W在0.05至0.2的范围内时,干燥性能和湿滑性能变得更高且被可靠地提高。实施产品A的性能是最高的,并且已知的是用于实施产品A的条件是最优的。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基本包括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相似的构成,并且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效果相似的效果。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与轮胎1相同的构成的部分被使用于相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构成。
图7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51的胎面花纹的俯视图,且示意性地示出了胎面部52的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一部分。
如所示,轮胎51的胎面部52被形成为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心线CL对称。而且,轮胎51包括在胎面部52上的多个周向花纹槽60至62、多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多个陆部70至73以及被形成在陆部70至73上的多个块部70A至73A。
多个(图7中为三个)周向花纹槽60至62是沿轮胎周向方向S延伸的主花纹槽,并且包括位于中心线CL的中央周向花纹槽60和位于中央周向花纹槽60的轮胎宽度方向H外侧的两个外侧周向花纹槽61和62。胎面部52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被多个周向花纹槽60至62分隔开,并且沿轮胎周向方向S形成多个(图7中为四个)陆部70至73。陆部70至73是由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并列布置的多个块部70A至73A组成的块部列(间断陆部),并且分别具有多个块部70A至73A。而且,陆部70至73是由两个中央陆部70和71以及两个胎肩陆部72和73组成。
中央陆部70和71具有多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并且被形成在胎面52的中心线CL的两侧。胎肩陆部72和73具有多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4,并且被形成在中央陆部70和71的宽度方向H的外侧(胎肩部侧)。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是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延伸的横向花纹槽,并且沿轮胎宽度方向H形成在陆部70至73中,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横穿陆部70至73。陆部70至73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被多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分隔开,并且在陆部70至73中形成多个块部70A至73A。块部70A至73A由周向花纹槽60至62和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形成在陆部70至73中。而且,块部70A至73A被周向花纹槽60至62和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分隔开,并且每个块部都被形成为在陆部70至73的俯视图中为方形(图7中为长方形)。
在胎面部52的接地面上形成多个陆部70至73和多个块部70A至73A。陆部70至73的接地面分别是多个块部70A至73A的接地面,并且,块部70A至73A中每个的接地面在块部70A至73A的沿宽度方向H的剖面上都被形成为凸形。而且,块部70A至73A中每个的接地面在块部70A至73A的沿轮胎周向方向S的剖面上都被形成为平坦的形状。这里,在陆部块部70A至73A的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剖面上,块部70A至73A的全部接地面中的每个都被形成为沿轮胎径向方向朝向外侧突起的凸形。结果是,块部70A至73A的每个接地面都形成凸曲面。
每个块部70A至73A都具有通过一对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形成的一对宽度方向边缘部。在一个或两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中形成一对宽度方向边缘部,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的深度(轮胎径向方向上的深度)在中央部比宽度方向边缘部的两端部更浅。在下面,被形成于中央陆部70的一个块部70A被使用作为示例,将详细描述块部70A的接地面和宽度方向花纹槽63。
图8是被周向花纹槽60和61和宽度方向花纹槽63分隔开的一个块部70A的立体视图。
如所示,宽度方向边缘部80是沿块部70A的轮胎宽度方向H延伸的边缘部,并且通过宽度方向花纹槽63被形成在块部70A的轮胎周向方向S的端部(两端部)。而且,在至少一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中,在每个块部70A中形成宽度方向边缘部80的宽度方向花纹槽63中,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深度在宽度方向边缘部80的中央部82中比在宽度方向边缘部80的两端部81中更浅。宽度方向边缘部80的端部81是宽度方向边缘部80在轮胎宽度方向H的端部,并且宽度方向边缘80的中央部82是宽度方向边缘部80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
这里,突出部65被形成在宽度方向花纹槽63中,并且从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底部沿轮胎径向方向朝向外侧突出。突出部65形成了长方体形状,并且位于宽度方向边缘部80的中央部82,并且与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相邻的两个块部70A的侧壁一起被整体地形成。在每个块部70A中,突出部65被形成在至少一个(至少任意一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中,并且至少一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通过突出部65被形成为在中央部82比在宽度方向边缘部80的两端部81更浅。而且,通过突出部65,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深度不连续地变化,并且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在中央部82中的深度变得比宽度方向花纹槽63在两端部81中的深度更浅。
轮胎51包括在块部70A的轮胎宽度方向H的端部(两端部)沿轮胎周向方向S延伸的角部83。角部83是由块部70A的侧壁84(周向花纹槽60和61的侧壁)和块部70A的接地面90形成的钝角边缘部,并且位于块部70A的侧壁84和块部70A的接地面90之间。
轮胎51的陆部70包括多个块部70A,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陆部20(块部20A)的接地面30相似地形成陆部70中的块部70A的接地面90。具体地,块部70A的接地面90在块部70A的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剖面中被形成为凸形,在该凸形中,多个曲线部(曲面部)91至93平滑地连接。即是,接地面90在多个曲线部91至93的边界(图8中的虚线示出了一部分边界)平滑地弯曲,并且整个接地面90由平滑地弯曲的曲面(凸曲面)形成。多个曲线部91至93具有预定的曲率Rc、Re和Rm,并且分别被形成为弧形。如上所述,接地面90由两个或多个(图8中为五个)曲线部91至93形成,并且接地面90的曲率在接地面90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两端部94之间变化。而且,接地面90的凸形由凸曲面形成,在凸曲面中,多个曲线部91至93在块部70A的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剖面上平滑地连接。
多个曲线部91至93包含包括接地面90(块部70A)的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95的中央曲线部91、包括接地面90的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部94的端曲线部92以及位于中央曲线部91和端曲线部92之间的中间曲线部93。假设中央曲线部91的曲率是Rc,端曲线部92的曲率是Re,并且中间曲线部93的曲率是Rm。在这种情况下,Rc和Re满足(Rc<Re)的关系,并且Re比Rc更大。而且,中间曲线部93的曲率Rm在Rc到Re的范围内,并且多个曲线部91至93的曲率Rc、Re和Rm从中央曲线部91朝向端曲线部92逐渐变大。
在块部70A(陆部70)的轮胎宽度方向H的中央区域中形成中央曲线部91,并且曲率Rc是接地面90在中央区域中的曲率。在块部70A的轮胎宽度方向H的端部区域中形成端曲线部92,并且曲率Re是接地面90在端部区域中的曲率。在位于中央区域和端部区域之间的块部70A的中间区域中形成中间曲线部93,并且曲率Rm是接地面90在中间区域中的曲率。接地面90的中央部95是接地面90的在轮胎径向方向上最朝外突出的顶端部分。
如上述,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5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陆部20的接地面30相似地形成块部70A(陆部70)的接地面90。从而,轮胎51产生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相似的效果。另外,在湿滑路面上,通过凸形的接地面90,在接地面90上的水能有效地排到块部70A的周边,并且对于块部70A能确保充分的排水性能。而且,在接地面90和路面之间的水能被顺畅地移除,并且块部70A的在湿滑地面上的实际接地面积能增加。因此,能提高块部70A的排水性能,并且能提高轮胎51在湿滑路面上的运动性能。通过将接地面90形成为凸形,抑制了在接地面90的端部94上的橡胶的局部变形,并且减少了路面和块部70A之间的打滑。而且,能有效地保证块部70A的接地面积,并且抑制了涉及接地时块部70A的中央部的负荷和变形的集中。
在每个块部70A中,至少一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深度被制成在中央部82比在宽度方向边缘部80的端部81更浅。结果是,块部70A的中央部的抗压的刚度增加,并且抑制了块部70A的变形。当轮胎51的纵向或横向方向的力被施加到块部70A时,块部70A的变形被抑制,并且块部70A的接地性能和抓地性能提高。因此,提高了块部70A的接地性能,并且提高了轮胎51在干燥路面的运动性能。当在其中设置有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块部70A的凸形的接地面着地时,在块部70A的中央部的接地压力增加,在接地面90上的水被顺畅地排出,并且可靠地保证了很高的排水性能。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51中,块部70A的接地性能和排水性能均能被提高,并且能进一步提高轮胎51在干燥路面和湿滑路面上的运动性能。而且,由于具有凸形(凸曲面)的接地面90,块部70A的接地压力在接地面90的中央部95侧变得很高,并且朝向接地面90的端部94逐渐地降低。因此,能防止橡胶的局部变形和在接地面90中的接地压力的上升,并且能进一步提高块部70A的接地性能。由于在湿滑路面上接地面90上的水能被顺畅地排到的块部70A的周边,所以能进一步提高块部70A的排水性能。还能增加在湿滑路面上的块部70A的实际接地面积。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相似,中央曲线部91的曲率优选地在2.5到5(1/m)的范围内,并且端曲线部92的曲率优选地在50到200的范围内。Re比Rc(Re/Rc)的比率优选地在15到60的范围内。通过上述设置,Rc、Re和Re/Rc能被优化,提高了块部70A的排水性能,并且对于块部70A能可靠地保证充足的接地面积。当块部70A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宽度是W,并且端曲线部92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宽度是We时,We比W(We/W)的比率优选地在0.05到0.2的范围内。通过上述设置,We/W被优化,并且对于块部70A能可靠地保证充足的接地面积。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当要通过曲线平滑地连接块部70A的侧壁84和接地面90时,则使得块部70A的端部不接触地面,并且使得块部70A的接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在该轮胎51中,块部70A的侧壁84和接地面90不平滑地连接,而是在块部70A的轮胎宽度方向H的端部通过侧壁84和接地面90形成角部83。结果是,由于使得块部70A的端部接触地面,所以能可靠地保证块部70A的接地面积。
在每个块部70A中,通过将至少一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深度改变为在中央部82比在端部81更浅,能获得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上述效果。因此,在分隔每个块部70A的一对宽度方向花纹槽63中,两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深度可改变或任意一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深度可改变。如果两个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深度都改变,能进一步提高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上述效果。
通过如上所述地形成一个或多个陆部70至73的块部70A至73A和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能获得轮胎51的上述效果。因此,可如上所述地形成所有陆部70至73的块部70A至73A和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或可如上所述地形成一个或多个陆部部70至73的块部70A至73A和宽度方向花纹槽63和64。而且,可在胎面部52中形成除了上述花纹槽外的其他刀槽花纹或花纹槽。
(涉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轮胎51的轮胎测试)
为了检验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51的效果,将生产对应于轮胎51的示例的轮胎(被称为实施产品B)、一个现有技术的示例的轮胎(被称为现有技术产品)以及比较例的三个轮胎(被称为比较产品4至6),并且将评估它们的性能。
每个轮胎都是用于客车的轮胎,并且在下列条件下生产:
尺寸:195/65R15(JATMA年鉴(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协会标准,2012));
周向花纹槽:三个(见图7),宽度:9mm,深度:7.5mm;
周向花纹槽的布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的中心线CL上的一个中央周向花纹槽60以及在中央陆部70和71(宽度25mm)的轮胎宽度方向H的外侧的两个外侧周向花纹槽61和62;
中央陆部70和71的宽度方向花纹槽63: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宽度:2mm,深度:7.5mm,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间隔140个花纹槽;
胎肩陆部72和73的宽度方向花纹槽64: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宽度:4mm,深度:7.5mm,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间隔70个花纹槽。
每个轮胎被形成为,以便仅两个中央陆部70和71的块部和宽度方向花纹槽63不同。
图9至11是示出了比较产品4至6的中央陆部70和71的块部100、101和110的正视图,并且示出了从轮胎周向方向S观察的块部100、101和110。
在比较产品4中,如图9所示,块部100的接地面110A被形成为平面形状。而且,宽度方向花纹槽63被形成为深度不变。
在比较产品5中,如图10所示,块部101的接地面101A被形成为平面形状,而且,在宽度方向花纹槽63中形成突出部65,并且宽度方向花纹槽63的深度与实施产品B相似地变化。突出部65在轮胎径向方向上的高度为3mm,并且突出部65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长度是12mm。
在比较产品6中,如图11所示,块部110的接地面在块部110的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剖面中被形成为凸形,在该凸形中,每个都具有预定的曲率的多个曲线部平滑地连接。包括接地面111的中央部的中央曲线部112的曲率Rg是3.3(1/m),并且包括接地面111的端部的端曲线部113的曲率Rh是100(1/m)。端曲线部113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宽度Qe是2mm,该宽度是块部110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宽度Q的8%。而且,在宽度方向花纹槽63中不存在突出部65。
实施产品B的块部70A和71A(见图8)被形成为比较产品5和比较产品6所结合的形状。即是,中央曲线部91的曲率Rc是3.3(1/m),并且端曲线部92的曲率Re是100(1/m)。而且,与比较产品5相似的突出部65被形成在宽度方向花纹槽63中。We比W的比率(We/W)是0.08,并且We是W的8%。We是2mm。现有技术产品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现有技术产品(见图3)相同的陆部(块部)40。
在测试中,每个轮胎都被组装到轮辋(6J15),并且内压被调节到180kPa。而且,让每个轮胎安装于其上的车辆行使于测试跑道上,并且通过驾驶员的感官评价来评估在干燥路面上的行使稳定性(干燥行使稳定性)和在湿滑路面上的稳定性(湿滑行使稳定性)(水深:1mm)。通过在湿滑路面上行使的方式(水深:10mm),还能实际地测量且定量的评估发生打滑的速度(打滑发生速度)。
表5
现有技术产品 | 比较产品4 | 比较产品5 | 比较产品6 | 实施产品B | |
干燥行使稳定性 | 100 | 95 | 110 | 101 | 115 |
湿滑行使稳定性 | 100 | 90 | 95 | 105 | 120 |
打滑发生速度 | 100 | 90 | 95 | 110 | 120 |
表5示出了评估结果。通过将现有技术产品的结果标示为100,来示出评估结果,并且表示,数值越大,性能越高。
现有技术产品的每种性能都比比较产品4的性能更高,并且基于比较产品4,现有技术产品的湿滑性能比干燥性能更大幅地被提高。
在比较产品5中,块部101的刚度变得很高,并且块部101的接地性能被提高了,并且从而,其干燥性能比现有技术产品和比较产品4更高。然而,在比较产品5中,由于在块部101的中央部的接地压力并没有变得比现有技术产品的接地压力更高,并且因此排水性能和湿滑性能比现有技术产品的排水性能和湿滑性能更低。
在比较产品6中,由于在接地面111上的水能通过凸形的接地面111被有效地排出,所以湿滑性能比现有技术产品的湿滑性能更高。然而,干燥性能与现有技术产品的干燥性能相等。
在产品B中,由于接地性能和排水性能均能通过凸形的接地面90和宽度方向花纹槽63被提高,所以同时提高了干燥性能和湿滑性能。
表6
表6示出了当中央曲线部91的曲率Rc变化时的评估结果。在表6中,除了上述实施产品B的评估结果以外,还示出了具有不同的Rc的六种实施产品4-1至4-6的评估结果。在表6中(同样适用于下面的表7和表8),We比W(We/W)的比率以将We/W乘以100的百分比形式示出。
如表6所示,当中央曲线部91的曲率Rc在2.5至5(1/m)的范围内时,干燥性能和湿滑性能变得更高并且被可靠地提高。实施产品B的性能是最高的,并且已知的是用于实施产品B的条件是最优的。
表7
表7示出了当端曲线部92的曲率Re变化时的评估结果。表7中,除了上述实施产品B的评估结果以外,还示出了具有不同的Re的六种实施产品5-1至5-6的评估结果。
如表7所示,当端部92的曲率Re在50至200(1/m)的范围内时,干燥性能和湿滑性能变得更高且被可靠的提高。实施产品B的性能是最高的,并且已知的是用于实施产品A的条件是最优的。从表6和表7,还应该知道的是,如果Re/Rc在15至60的范围内,干燥性能和湿滑性能变得更高,并且被可靠地提高。
表8
表8示出了当We/W变化时的评估结果。在表8中,除了上述实施产品B的评估结果以外,还示出了具有不同的(We/W)的六种实施产品6-1至6-6的评估结果。
如表8所示,当We是W的5%至20%时,即是当We/W在0.05至0.2的范围内时,干燥性能和湿滑性能变得更高且被可靠地提高。实施产品B的性能是最高的,并且已知的是用于实施产品B的条件是最优的。
附图标记列表
1--轮胎,2--胎面部,10至12--周向花纹槽,13、14--宽度方向花纹槽,20至23--陆部,20A至23A--块部,30--接地面,31至33--曲线部,34--端部,35--中央部,51--轮胎,52--胎面部,60至62--周向花纹槽,63、64--宽度方向花纹槽,65--突出部,70至73--陆部,70A至73A--块部,80--宽度方向边缘部,81--端部,82--中央部,83--角部,84--侧壁,90--接地面,91至93--曲线部,94--端部,95--中央部,CL--中心线。
Claims (8)
1.一种轮胎,其包括形成在胎面部上的陆部,其中,
所述陆部的接地面至少在所述陆部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剖面中被形成为凸形,在所述凸形中,多个曲线部平滑地连接,所述多个曲线部中的每一个均具有预定的曲率,
当包括所述接地面的中央部的中央曲线部的曲率是Rc,且包括所述接地面的端部的端曲线部的曲率是Re时,保持Rc<Re,并且
位于所述中央曲线部和所述端曲线部之间的曲线部的曲率在Rc至Re的范围内,
上述端曲线部的曲率Re与上述中央曲线部的曲率Rc的比在15至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中央曲线部的曲率Rc在2.5到5(1/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端曲线部的曲率Re在50到200(1/m)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当所述陆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是W,且所述端曲线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是We时,We/W在0.05到0.2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陆部具有多个宽度方向花纹槽以及多个块部,所述宽度方向花纹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多个块部中的每个块部都具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且由宽度方向花纹槽形成的宽度方向边缘部;
所述陆部的块部的接地面在块部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剖面上被形成为凸形;并且
形成所述宽度方向边缘部的至少一个宽度方向花纹槽的深度在宽度方向边缘部的中央部比在宽度方向边缘部的两端部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中,
由所述块部的侧壁和所述接地面形成的角部被设置于所述块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中,
从所述宽度方向花纹槽的底部沿轮胎的径向方向朝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被形成在所述宽度方向花纹槽中;并且
所述突出部具有长方体形状,且位于所述宽度方向边缘部的中央部,并且所述突出部与在轮胎周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块部的侧壁一体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中,
从所述宽度方向花纹槽的底部沿轮胎的径向方向朝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被形成在所述宽度方向花纹槽中;并且
所述突出部具有长方体形状,且位于所述宽度方向边缘部的中央部,并且所述突出部与在轮胎周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块部的侧壁一体地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55380A JP5635145B2 (ja) | 2013-03-18 | 2013-03-18 | タイヤ |
JP2013-055380 | 2013-03-18 | ||
JP2013-095913 | 2013-04-30 | ||
JP2013095913A JP2014213840A (ja) | 2013-04-30 | 2013-04-30 | タイヤ |
PCT/JP2014/055642 WO2014148260A1 (ja) | 2013-03-18 | 2014-03-05 | タ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42932A CN105142932A (zh) | 2015-12-09 |
CN105142932B true CN105142932B (zh) | 2017-05-31 |
Family
ID=51579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16471.XA Active CN105142932B (zh) | 2013-03-18 | 2014-03-05 | 轮胎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009143A1 (zh) |
EP (1) | EP2977230B1 (zh) |
CN (1) | CN105142932B (zh) |
WO (1) | WO201414826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306917A1 (en) * | 2012-12-19 | 2015-10-29 |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 Tire with rounded tread elements |
JP6526402B2 (ja) * | 2014-10-27 | 2019-06-0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A2980736C (en) * | 2015-03-23 | 2023-11-21 | Cooper Tire & Rubber Company | Dual dome convex tire tread block or tread rib |
JP6902335B2 (ja) * | 2016-06-13 | 2021-07-1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JP6834291B2 (ja) * | 2016-09-21 | 2021-02-2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20220410636A1 (en) * | 2019-11-27 | 2022-12-29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A tread for improving snow performance |
JP2023082930A (ja) | 2021-12-03 | 2023-06-1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52119A1 (en) * | 1993-11-05 | 1995-05-10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Pneumatic tire |
EP1074405A1 (en) * | 1999-02-22 | 2001-02-07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Pneumatic tire |
CN100335300C (zh) * | 2002-09-10 | 2007-09-05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2689568A (zh) * | 2011-03-25 | 2012-09-26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载重充气轮胎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22378A (en) * | 1986-05-19 | 1988-02-02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Tire treads with convex elements |
JP3001220B2 (ja) * | 1990-02-23 | 2000-01-2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059723B2 (ja) | 2002-07-29 | 2008-03-12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09023601A (ja) * | 2007-07-23 | 2009-02-05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DE102010000484A1 (de) * | 2010-02-19 | 2011-08-25 |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30165 | Fahrzeugluftreifen |
JP5753375B2 (ja) * | 2010-12-02 | 2015-07-22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2014
- 2014-03-05 WO PCT/JP2014/055642 patent/WO201414826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3-05 EP EP14768083.9A patent/EP2977230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3-05 CN CN201480016471.XA patent/CN105142932B/zh active Active
- 2014-03-05 US US14/771,063 patent/US2016000914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52119A1 (en) * | 1993-11-05 | 1995-05-10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Pneumatic tire |
EP1074405A1 (en) * | 1999-02-22 | 2001-02-07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Pneumatic tire |
CN100335300C (zh) * | 2002-09-10 | 2007-09-05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2689568A (zh) * | 2011-03-25 | 2012-09-26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载重充气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77230B1 (en) | 2017-05-03 |
CN105142932A (zh) | 2015-12-09 |
EP2977230A1 (en) | 2016-01-27 |
US20160009143A1 (en) | 2016-01-14 |
EP2977230A4 (en) | 2016-03-02 |
WO2014148260A1 (ja) | 2014-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42932B (zh) | 轮胎 | |
EP3015287B1 (en) | Pneumatic tire | |
US10449807B2 (en) | Pneumatic tire | |
EP3205516B1 (en) | Pneumatic tire | |
US10328751B2 (en) | Pneumatic tire | |
US10688830B2 (en) | Pneumatic tire | |
US10086655B2 (en) | Pneumatic tire | |
US9302553B2 (en) | Pneumatic tire | |
EP2767415B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2639084A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2933120B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2765010A1 (en) |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 |
JP595279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EP3025878A1 (en) |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 |
JP5066453B2 (ja) |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
CN106427402B (zh) | 充气轮胎 | |
JP6902335B2 (ja) | タイヤ | |
JP674061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416024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5698622B2 (ja) | タイヤ | |
JP5635145B2 (ja) | タイヤ | |
JP2016199179A (ja) | レーシングカート用タイヤ | |
JP2004098791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23014789A (ja) | タイヤ | |
JP2014213840A (ja) | タイ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