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2186A - 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2186A
CN105132186A CN201510552649.9A CN201510552649A CN105132186A CN 105132186 A CN105132186 A CN 105132186A CN 201510552649 A CN201510552649 A CN 201510552649A CN 105132186 A CN105132186 A CN 105132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oil
parts
fat
dre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26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526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21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2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2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74Recovery of fats, fatty oils, fatty acids or other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or wax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取原料按照如下质量份配比取得原料:茶油油渣45~65份、茶饼30~40份、油茶果壳5~15份;二、破碎、搅拌将取得的茶饼、油茶果壳进行破碎,破碎后的茶饼的颗粒(块)最大直径小于五厘米,油茶果壳颗粒最大直径小于两厘米;然后将破碎后的茶饼、油茶果壳与茶油油渣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复配原料;三、补水将搅拌均匀后的复配原料通过补充水分,搅拌均匀,使得其水分含量为7~10质量%;得到坯料;四、压榨将坯料投入螺旋榨油机内进行压榨,得到油茶籽油。本发明其出油率高、工艺简单、辅料便宜且易得,其得到的茶饼还可以作为饲料等用途再次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籽压榨后的油渣(即茶油油渣)的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
背景技术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山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高于橄榄油、花生油和豆油,是与橄榄油相媲美的高档植物油。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作物,发展油茶产业对于我国食用油安全和人们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油茶栽培面积5500万亩,年产茶油18~20万吨,相当于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1%~1.8%。小油料种类,从总产量而言,根本无法与大豆、花生、油菜籽等大宗油料竞争,但油茶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规划到2020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要达到7000万亩,进入盛果期后,年产茶油总量达到300万吨以上,将对缓解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起到重要的作用。
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其所结果实为油茶果,油茶果为球形、扁圆形、橄榄形等,直径一般为3~4厘米,油茶果的果壳(即油茶果壳)厚而木质化,油茶果壳主要由半纤维素(多缩戊糖)、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其结构疏松,青草色,晾晒后带青草气滋味;油茶果壳内含油茶籽(一个油茶果上一般含有1~12粒油茶籽),油茶籽为茶褐色或黑色,球形或三角球形,有光泽;油茶籽的外层为籽壳(即油茶籽壳),籽壳内为油茶籽仁;油茶籽壳含较多色素,呈棕黑色,极其坚硬,主要由半纤维素(多缩戊糖)、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含油极少,含较多的皂素(达5.4%左右),皂素是一种糖甙;一个油茶果,其油茶果壳、油茶籽壳、油茶籽仁的质量比约为63.64:14.38:21.98。油茶果成熟采摘后,经过堆沤一周,油茶果壳开裂,得到油茶籽。油茶籽通过脱除油茶籽壳得到油茶籽仁(为降低油茶籽饼残油率和提高油茶籽饼的利用价值,油茶籽一般需去壳后再制油),油茶籽仁进行破碎蒸炒、压榨,得到油茶籽油(简称山茶油、俗称茶油)和油茶籽饼(简称茶饼),压榨后得到的油茶籽油中带有5~10质量%的油茶籽粉或油茶籽颗粒(悬浮或沉降于油茶籽油中),这时的油茶籽油再经过过滤或自然沉降后,得到较纯净的油茶籽油和茶油油渣,茶油油渣包含油茶籽油、油茶籽仁粉(或者小颗粒),其中的油茶籽油含量可达50质量%左右,茶油油渣富含糖类、茶皂素、蛋白质等,致使其粘度高;油茶籽饼通常通过浸出工艺提取其中的残油,剩渣为油茶籽粕(简称油茶枯),油茶籽粕中富含10-18质量%茶皂素。
目前对富含油茶籽油的茶油油渣的处理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1、直接投入螺旋压榨机中再次进行压榨,以提取其中的油茶籽油;但由于茶油油渣高含油及高粘度,无法给压榨机榨膛带来压力,极易导致压榨机滑膛,进而无法榨出油茶籽油,压榨后的茶饼含油大于12质量%;2、通过液压榨机再次进行压榨,以提取其中的油茶籽油;同样由于茶油油渣高含油及高粘度,很难形成料饼,挤压不出油料;3、将茶油油渣混入油茶籽仁中进行压榨,以在压榨油茶籽仁的同时挤压出茶油油渣中的油茶籽油,但因为油茶籽仁颗粒较光滑,油渣很难与油茶籽仁混合均匀或粘附茶仁表面,致使压榨机内部挤压系统压力不稳定,变化大,严重影响出茶饼含油(即茶饼含油量增加到10质量%以上),且茶油油渣会附粘在压榨机输送系统中,长久易结块,滋生细菌,影响食品安全。
中国专利CN102127486B公开了一种茶油油渣硬化丕料及榨油方法,其虽然可以将茶油油渣中的大部分油茶籽油压出,但其工艺操作较为复杂,效率低,能耗高,且因辅料油茶籽壳采用比例较大,而油茶籽壳极易吸收油茶籽油,使得出油量还是不太理想,同时,大比例采用油茶籽壳极易导致出油色泽深、口感差、冷冻试验(0℃,5.5H)极易形成浑浊,或发蒙现象;另外,榨出的茶饼中会含有大量的油茶籽壳,油茶籽壳又极其坚硬,大大降低了茶饼的用途,例如若作为动物饲料就容易割伤动物肠胃,或者难以消化,影响动物的进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出油率高、工艺简单、原料(辅料)便宜且易得,其得到的茶饼还可以作为饲料等用途再次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一、取原料按照如下质量分配比取得原料:茶油油渣45~65份、茶饼30~40份、油茶果壳5~15份;二、破碎、搅拌将取得的茶饼、油茶果壳进行破碎,破碎后的茶饼的颗粒(块)最大直径小于五厘米,油茶果壳颗粒最大直径小于两厘米;然后将破碎后的茶饼、油茶果壳与茶油油渣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复配原料;三、补水将搅拌均匀后的复配原料通过补充水分,搅拌均匀,使得其水分含量为7~10质量%;得到坯料;四、压榨将补充水分后的坯料投入螺旋榨油机内进行压榨,得到油茶籽油(以及新产生的茶饼)。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茶油油渣45~60份、茶饼30~38份、油茶果壳5~13份。
本发明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茶油油渣50~60份、茶饼32~38份、油茶果壳7~13份。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茶油油渣55份、茶饼35份、油茶果壳10份。
本发明用到的主要符号及名称解析如下:
~:数值范围,例如1~5表示1至5;本发明用到的茶油油渣、茶饼、油茶果等主要概念及名称以背景技术所描述的为准。
本发明的原理及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特点如下:
1.现有技术中的油茶籽壳虽然可以对硬化茶油油渣有好处,能使茶油油渣硬化,便于压榨,但同时油茶籽壳吸油很利害,大约要吸掉相当于自身重量5%左右的油茶籽油,使得压榨后出油率低;本发明没有采用油茶籽壳,而主要是采用茶饼同时辅以油茶果壳作为硬化基料,如果单独采用茶饼作为硬化基料,会出现硬化度不够,榨油不顺,油茶果壳正好可以提高茶饼的硬度,茶饼同时辅以油茶果壳作为硬化基料正好能够满足硬化茶油油渣的作用,能使茶油油渣中的油茶籽油顺利压榨出来,即茶饼同时辅以油茶果壳可以起到硬化坯料骨架的作用;并且这种硬化坯料骨架又不会吸收茶油油渣中的油茶籽油,因为茶饼本身还含有6%左右的油茶籽油,再次碾榨,还可以从中榨出2%左右的油茶籽油,刚好可以弥补添加进的油茶果壳可能会吸收自身质量的4%左右的油茶籽油,又因为茶饼的质量配比大致是油茶果壳质量的三倍,所以综合来讲这种硬化坯料骨架不会吸收茶油油渣中的油茶籽油;即油茶果壳与茶饼相配合不但可以满足茶油油渣再次榨油硬化坯料硬度的要求,同时也不吸收茶油油渣中的油茶籽油,比现有技术采用油茶果壳作硬化坯料骨架可以提高3%左右的出油率。
2.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油茶籽壳,油茶籽壳极其坚硬,大大降低了茶饼的用途,例如做饲料等会割伤动物肠胃;而本发明采用油茶果壳与茶饼相配合,硬度适中,油茶果壳与茶饼的硬度远低于油茶籽壳(同时也能满足硬化茶油油渣以榨出油茶籽油的需要),再次榨出的茶饼可以作为饲料等用途,不影响榨出的茶饼再次利用。
3.同时油茶果壳在油茶籽油生产基地是非常容易获取的,甚至是作为废品,无需另外增加多少成本。
4.选用螺旋榨油机进行压榨,只需一台榨油机设备,但却可以实现连续生产,大大提高生产加工效率,且榨膛内挤压过程产生温度,激发复配原料风味物质,使出油气滋味浓郁、水分含量低。
5.茶油油渣能很好地粘在油茶果壳上,使得对茶油油渣压榨更加有力,坯料会更加均匀,压榨更加顺利,而茶油油渣不易粘附在油茶籽壳上;油茶果壳吸油量比油茶籽壳要低三个百分点左右,进而提高了出油率。
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实施例,但其对发明的范围无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茶油油渣55千克、茶饼35千克、油茶果壳10千克;将茶饼、油茶果壳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破碎,使得茶饼的颗粒(有可能是块状)最大直径在五厘米以下,油茶果壳颗粒最大直径在两厘米以下;然后将破碎后的茶饼、油茶果壳与茶油油渣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复配原料;将搅拌均匀后的复配原料通过补充水分,使得水分含量为7~10%;继续搅拌均匀;将补充水分后的复配原料投入螺旋榨油机内进行压榨,获得油茶籽油24.03千克,以及新产生的茶饼。
对比例1取茶油油渣55千克、油茶籽壳18千克,采用专利CN102127486B公开的一种“茶油油渣硬化丕料及榨油方法”榨取油茶籽油,得到油茶籽油22.28千克。对比例1的茶油油渣55千克与实施例1是相同品质的茶油油渣,即先取110千克的茶油油渣,分成两组,每组55千克,分别用于实施例1和对比例1。
从实施例1与对比例1可以看出:同样55千克茶油油渣,对比例1榨出的油茶籽油比实施例1小1.75千克,究其原因是,对比例1中的油茶籽壳虽然可以对硬化茶油油渣有好处,能使茶油油渣硬化,便于压榨,但同时油茶籽壳吸油很利害,大约要吸掉自身重量5%左右的油茶籽油,而本发明实施例1没有采用油茶籽壳,而主要是采用茶饼同时辅以油茶果壳作为硬化基料,茶饼既可以起到硬化坯料骨架的作用,又不会吸收油茶籽油,因为其本身还含有6%左右的油茶籽油,再次碾榨,还可以从中榨出2%左右的油茶籽油,刚好可以弥补油茶果壳可能吸收自身质量的4%左右的油茶籽油(因为茶饼的质量配比大致是油茶果壳质量的三倍),即油茶果壳与茶饼相配合不但可以满足茶油油渣再次榨油硬化坯料硬度的要求,同时也不吸收茶油油渣中的油茶籽油,比对比例1的技术可以提高3%左右的出油率。同时油茶果壳在油茶籽油生产基地是非常容易获取的,甚至是作为废品,无需另外增加多少成本。

Claims (8)

1.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特征是: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取原料按照如下质量份配比取得原料:茶油油渣45~65份、茶饼30~40份、油茶果壳5~15份;
二、破碎、搅拌将取得的茶饼、油茶果壳进行破碎,破碎后的茶饼的颗粒最大直径小于五厘米,油茶果壳颗粒最大直径小于两厘米;然后将破碎后的茶饼、油茶果壳与茶油油渣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复配原料;
三、补水将搅拌均匀后的复配原料通过补充水分,搅拌均匀,使得其水分含量为7~10质量%;得到坯料;
四、压榨将坯料投入螺旋榨油机内进行压榨,得到油茶籽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茶油油渣45~60份、茶饼30~38份、油茶果壳5~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茶油油渣45~60份、茶饼30~38份、油茶果壳5~1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茶油油渣50~60份、茶饼32~38份、油茶果壳7~13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茶油油渣50~60份、茶饼32~38份、油茶果壳7~13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茶油油渣50~60份、茶饼32~38份、油茶果壳7~13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茶油油渣50~60份、茶饼32~38份、油茶果壳7~13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茶油油渣55份、茶饼35份、油茶果壳10份。
CN201510552649.9A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 Pending CN1051321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2649.9A CN105132186A (zh)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2649.9A CN105132186A (zh)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2186A true CN105132186A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17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2649.9A Pending CN105132186A (zh) 2015-09-02 2015-09-02 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218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0767A (zh) * 2016-01-20 2016-06-15 恩施州地壹嘉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茶油油饼榨油的方法
CN107512021A (zh) * 2017-08-08 2017-12-26 合肥燕庄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芝麻饼、油渣混合压榨的工艺方法
CN114703015A (zh) * 2021-12-30 2022-07-05 安徽盛晨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山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CN115232666A (zh) * 2022-07-22 2022-10-25 张娇娜 一种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1612A (zh) * 2013-08-30 2013-12-04 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茶油油渣榨油的方法
CN104232292A (zh) * 2014-09-16 2014-12-24 锦屏县食为天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冷榨及精炼方法
CN104789350A (zh) * 2015-03-31 2015-07-22 赖琼玮 风味浓郁健康安全的浓香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1612A (zh) * 2013-08-30 2013-12-04 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茶油油渣榨油的方法
CN104232292A (zh) * 2014-09-16 2014-12-24 锦屏县食为天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冷榨及精炼方法
CN104789350A (zh) * 2015-03-31 2015-07-22 赖琼玮 风味浓郁健康安全的浓香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0767A (zh) * 2016-01-20 2016-06-15 恩施州地壹嘉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茶油油饼榨油的方法
CN107512021A (zh) * 2017-08-08 2017-12-26 合肥燕庄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芝麻饼、油渣混合压榨的工艺方法
CN114703015A (zh) * 2021-12-30 2022-07-05 安徽盛晨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山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CN115232666A (zh) * 2022-07-22 2022-10-25 张娇娜 一种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1612B (zh) 采用茶油油渣榨油的方法
CN103396245B (zh) 一种姬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725408B (zh) 一种山茶油的加工工艺
CN102041160B (zh) 一种油茶籽常温压榨方法
CN101851551A (zh) 以茶籽为原料制取食用油的方法
CN105132186A (zh) 一种利用茶油油渣的榨油工艺
CN103849470B (zh) 一种漆树籽木蜡油的制备方法
CN101695321A (zh)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的方法
CN104531337A (zh) 利用核桃制备单宁、核桃油及蛋白粉的连续加工方法
CN103820205A (zh) 一种生物酶法制备高不饱和油茶籽清油的生产方法
CN103130698A (zh) 从枸杞、枸杞渣粕中提取玉米黄质的方法
CN102388987B (zh) 一种超声波辅助提取茶油的方法
CN107307175A (zh) 一种综合利用油莎豆粕的方法
CN105104771A (zh) 一种快速育肥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0915A (zh) 一种山茶油的加工方法
CN106867655A (zh) 一种低温压榨香榧油的生产方法
CN105670767A (zh) 一种采用茶油油饼榨油的方法
CN101838583A (zh) 一种麻疯树种子脱壳榨油制饼的方法
CN104068233A (zh) 一种清热抗病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7026A (zh) 一种牡丹籽油脱酸提取方法
CN104193472A (zh) 一种含桃树枝的草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7593B (zh) 一种天然松籽食用油的制备方法
CN103351940B (zh) 一种茶叶籽油生物发酵法生产工艺
CN105495042A (zh) 一种提高育肥效率的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4708A (zh) 一种榛子油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