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1066A - 一种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1066A
CN105131066A CN201510467490.0A CN201510467490A CN105131066A CN 105131066 A CN105131066 A CN 105131066A CN 201510467490 A CN201510467490 A CN 201510467490A CN 105131066 A CN105131066 A CN 105131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compound
preparation
pyrimidine
ribofuran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74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31066B (zh
Inventor
赵行
江潞
冯慧
何杨
刘江
曾昕
陈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674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1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1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1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31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1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本发明公开了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其中,R1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氨基或取代的氨基,R2~R4分别或同时选自氢、碱金属、C1~C6烷基。本发明化合物1的SNNP作为药物载体,显著提高了单体类核苷类药物和/或寡聚核苷酸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用量和给药频次,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收率高、纯度高、能耗低、步骤少、操作简便、成本低、环保、安全等优点,非常适合产业上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5-氟尿嘧啶(5-fluoro-2,4(1H,3H)pyrimidinedione,5-FU)是一种传统、经典的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头颈部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及乳腺癌等肿瘤的化疗;然而,作为一种单体类核苷类药物,5-氟尿嘧啶存在代谢快、毒副作用大、半衰期短等缺点,往往需要加大药物用量和/或增加给药频次,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目前,已报道的5-氟尿嘧啶的载体材料主要有:脂肪族聚酯类聚合物、壳聚糖、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卟啉类化合物、磺胺嘧啶、葡萄糖醛酸类糖苷、半乳糖、偕二磷酸等(1、马宝花王少华王宏张娜.5-氟尿嘧啶纳米级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药学专论,2009年,第18卷,第17期.2、李楠陈曦梁蓉梅江婉雍小兰.5-氟尿嘧啶靶向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第11卷第13期.)
目前,未见有本发明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作为药物载体的相关报道,特别是,未见有本发明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作为5-氟尿嘧啶等单体类核苷类药物或载体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为药物载体的嘧啶衍生物。
本发明提供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
其中,R1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氨基或取代的氨基,R2~R4分别或同时选自氢、碱金属、C1~C6烷基。
进一步的,R1选自氨基或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R2~R4分别或同时选自氢、锂、钠、钾。
进一步的,所述的化合物为:
进一步的,所述的化合物为1-(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2’,3’,5’-O-乙酰基-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与MOR5/R5OH溶液,于70℃~80℃反应20分钟~30分钟,得到反应液;
其中,M选自锂、钠、钾、铷、铯或钫;R5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戊基;
1-(2’,3’,5’-O-乙酰基-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与MOR5的摩尔比1:3~5;MOR5/R5OH溶液的浓度为0.1M~0.5M;
b、对步骤a所得反应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
进一步的,步骤b中,对步骤a所得反应液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为:将步骤a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冰醋酸,过滤,得到固体,洗涤,干燥,即得1-(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
上述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为单体类核苷类药物或寡聚核苷酸类药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体类核苷类药物选自5-氟尿嘧啶、硫鸟嘌呤、奈拉滨、氯法他滨、替加氟、阿糖胞苷、地西他滨、齐多夫定、扎西他滨、阿昔洛韦、阿德福韦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寡聚核苷酸类药物选自siRNA、反义寡聚核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以上述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为载体,加上药物、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得到的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为单体类核苷类药物或寡聚核苷酸类药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体类核苷类药物选自5-氟尿嘧啶、硫鸟嘌呤、奈拉滨、氯法他滨、替加氟、阿糖胞苷、地西他滨、齐多夫定、扎西他滨、阿昔洛韦、阿德福韦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寡聚核苷酸类药物选自siRNA、反义寡聚核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体类核苷类药物为5-氟尿嘧啶。
本发明化合物1自组装形成粒径均一的纳米颗粒SNNP,具有良好的药物包裹能力,体内外毒性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非常适合用作药物载体;本发明化合物1的SNNP作为药物载体,显著提高了单体类核苷类药物和/或寡聚核苷酸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用量和给药频次,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收率高、纯度高、能耗低、步骤少、操作简便、成本低、环保、安全等优点,非常适合产业上的应用。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1自组装单核苷纳米颗粒的SEM和DLS图。
图2为本发明化合物1自组装单核苷纳米颗粒包裹5-氟尿嘧啶后的SEM和DLS图。
图3为MTT法检测SNNP对正常细胞NOK-SI、HOK和口腔鳞癌细胞HSC-3、SCC-9的毒性作用;SNNP浓度: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300μg·ml-1、400μg·ml-1、500μg·ml-1,实验均重复三次,结果表示为均数±标准差。
图4为对不同器官通过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化合物1自组装单核苷纳米颗粒后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测定图(H&E)。
图5为5-氟尿嘧啶瘤内给药与化合物1自组装单核苷纳米颗粒装载5-氟尿嘧啶瘤内给药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对比:A、B、C为不同浓度用药后的肿瘤生长曲线;D为小鼠体重变化曲线;E为肿瘤平均重量;F为肿瘤直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1-(2’,3’,5’-O-乙酰基-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通过市购获得,或者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AT碱基(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参考文献:M.Pan,W.Hang,X.Zhao,H.Zhao,P.Deng,Z.Xing,Y.QingandY.He,Org.Biomol.Chem.,2011,9,5692.)加入60mlHMDS中,在140℃下搅拌大约2-3分钟,随后加入1.2mlTMSCl,回流状态下反应48小时,直到反应变为澄清透明状态。然后,减压下旋蒸得到硅烷化碱基中间产物。在常温下加入糖基供体(1,2,3,5-O-四乙酰基-β-L-呋喃核糖),在冰浴条件下加入1ml催化剂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使用薄层层析监测,反应完全后加入饱和NaHCO3水溶液终止反应;加入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80ml×3),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后用柱层析进行分离,得到白色的粉末状化合物。将化合物再次溶于六甲基二硅烷胺中,加入催化剂二甲苯,然后在140℃下回流反应直至变澄清,旋蒸除去多余的HMDS和二甲苯。将硅烷化后的产物溶于无水乙腈,在室温下加入催化剂TMSOTf,然后回流反应两小时左右。待反应完后,用饱和NaHCO3终止反应,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Na2SO4干燥,旋干后用硅胶柱分离即可得到1-(2’,3’,5’-O-乙酰基-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产率为80%,纯度为99%)。
1HNMR(DMSO-d6,400MHz):δ2.01-2.10(9H,t,3OAc),4.30-4.42(3H,m,4′-H,5′-H2),5.54-5.56(1H,3′-H),5.65-5.67(1H,2′-H),6.25-6.29(1H,1′-H),8.60(s,1H,CH),9.05-9.08(1H,d,NH),9.13-9.16(1H,NH),10.85(s,1H,NH)。
13CNMR(DMSO-d6,400MHz):δ20.71,20.80,20.91,63.28,66.40,68.06,69.89,73.01,78.56,157.86,162.19,162.60,162.91,163.26,169.53,169.75,170.34。
HRMS(ESI)calculatedfor(M-H)/z:436.1103,found:436.1102。
实施例1、1-(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化合物1)
其中,Ac表示乙酰基。
将1-(2’,3’,5’-O-乙酰基-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120mg溶于10mL0.1MNaOMe/MeOH,在75℃条件下反应20分钟,待冷却至室温(25℃)后,用稀释后的冰醋酸中和,有沉淀物产生,过滤,沉淀物用甲醇洗三次,水洗一次,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1-(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70mg,产率为82%,纯度为99%)。
1-(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
1HNMR(DMSO-d6,600MHz):δ3.55-3.63(1H,m,5′-H),3.76-3.79(1H,m,5’-Hβ),3.92-3.96(1H,m,4′-H),4.07-4.09(1H,3’-H),4.13-4.15(1H,2′-H),5.09-5.11(1H,5′-OH),5.26-5.30(t,1H,3′-OH),5.55-5.58(1H,d,2′-OH),6.14-6.16(1H,1′-H),8.85(1H,s,CH),8.91(1H,s,NH),8.98(1H,s,NH),10.82(s,1H,NH)。
13CNMR(DMSO-d6,600MHz):δ59.96,68.98,74.96,85.01,87.48,90.29,151.85,157.08,158.18,161.99,165.46。
UV(H2O):λmax(ε):227(10398);289(1817)。
HRMS(ESI)calculatedfor(M+Na+)/z:334.0764,found:334.0766。
实施例2、化合物1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结构
将一定量的化合物1溶于水中,加热至沸腾,冷却,在室温下静置24h;扫描电镜(SEM)、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结果表明,化合物1在水溶液中能够通过自组装形成粒径均一(~150nm)的颗粒状纳米结构,如图1所示。
实施例3、化合物1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颗粒用于包裹药物5-氟尿嘧啶
将一定量的化合物1溶于PBS中,加热至100℃左右,冷却至室温,静置24h,加入一定量5-氟尿嘧啶,然后再静置24h;药物包裹后的扫描电镜、动态激光光散射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1能够有效的包裹5-氟尿嘧啶,形成粒径均一的颗粒状结构,如图2所示。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以下试验例。
试验例1、MTT细胞毒性实验和动物试验
1、MTT细胞毒性实验:
通过检测HSC-3、SCC-9、HOK及NOK-SI四株细胞的细胞生存率评价SNNP(Self-assembledNucleosideNanoparticle,化合物1自组装单核苷纳米颗粒)材料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分别收集生长良好的细胞,配制成细胞悬液,同时调整其细胞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等待4~6h细胞贴壁后加入100μl不同浓度的SNNP材料(100、200、300、400、500μg·ml-1),37℃孵育24h、48h、72h后加入20μlMTT,孵育4h加入DMSO(二甲基亚砜)150μl,检测570nm波长的吸光度值。
在体外检测SNNP对细胞的毒性,结果如图3所示;SNNP对正常细胞HOK、NOK-SI和鳞癌细胞HSC-3、SCC-9的毒性很小,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特别是,SNNP浓度为100μg·ml-1孵育72h后细胞生存率基本不受SNNP药载系统的影响。
2、动物试验:
40只雌性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5组,随后腹腔注射100μl生理盐水、不同浓度SNNP(0.5mg·kg-1、2.5mg·kg-1、5mg·kg-1),每周1次,每隔3~4天测量动物体重,2周后终止实验,小鼠眼球取血,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分析,并取其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运用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析。
图4表示动物实验取出的小鼠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运用HE染色进行的组织学分析,用以评价该SNNP药载系统在体内对组织的损伤作用;横标分别代表空白对照、生理盐水对照,以及SNNP不同浓度实验组(0.5mg·kg-1、2.5mg·kg-1、5mg·kg-1)。
结果表明,本发明不同浓度(0.5mg·kg-1、2.5mg·kg-1、5mg·kg-1)的SNNP药物载体系统对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脏器无明显的损伤作用,其染色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是一致的;本发明化合物1的SNNP在体外和体内生物安全浓度分别为100μg·ml-1和5mg·kg-1,表现出低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非常适合用作药物载体。
试验例2、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细胞,无血清培养基DMEM洗涤3次后重悬,按2×106cell/只的细胞量,皮下接种于裸鼠的右侧胁肋部,构建口腔鳞癌细胞HSC-3移植瘤模型。接种5天后可以扪及肿瘤结节,将其裸鼠随机分组(n>=6只/组),包括生理盐水组、SNNP组(0.5mg·kg-1)、5-FU组及5-FU-SNNP组,并且通过瘤内注射及腹腔注射给予相应的治疗;每隔3~4天测量肿瘤体积,如图5所示,A:75mg·kg-15-FU与SNNP包裹75mg·kg-15-FU对小鼠瘤内用药后小鼠肿瘤随时间变化比较;B:150mg·kg-15-FU与SNNP包裹150mg·kg-15-FU对小鼠瘤内用药后小鼠肿瘤随时间变化比较;C:300mg·kg-15-FU与SNNP包裹300mg·kg-15-FU对小鼠瘤内用药后小鼠肿瘤随时间变化比较;D:不同浓度5-FU与SNNP包裹不同浓度5-FU对小鼠瘤内给药后小鼠体重随时间变化比较,观察动物的毛发、体重及行为等有无异常。肿瘤的体积计算公式为:肿瘤体积(V)=π/6×最大径×(最小径)2。2~3周后终止实验,取肿瘤组织,称重(如图5中E所示)并进行相关的组织学分析;F表示取出肿瘤组织的直观图。
以生理盐水组及SNNP(0.5mg·kg-1)组为对照,治疗口腔鳞癌移植瘤的5-FU浓度为75mg·kg-1、150mg·kg-1、300mg·kg-1,在瘤内注射的给药方式下,比较了SNNP包裹不同浓度的5-FU和游离的5-FU对HSC-3口腔鳞癌移植瘤皮下模型的治疗效果。
如图5中A-C、F所示,在体内,与生理盐水组类似,SNNP组对皮下HSC-3口腔鳞癌没有治疗效果,表明SNNP本身并没有抗肿瘤的效果;本发明化合物1的SNNP作为5-氟尿嘧啶的载体,显著提高了5-氟尿嘧啶的治疗效果:与游离的5-FU相比,SNNP包裹的5-FU能够更有效的抑制皮下HSC-3口腔鳞癌的生长,肿瘤的体积明显减小,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其肿瘤生长抑制更明显(P<0.05),肿瘤的重量也明显减小,如图5中E所示。
所有组的裸鼠体重均未见明显的变化(如图5中D所示),也进一步表明本发明化合物1的SNNP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非常适合用作药物载体。
在口腔鳞癌细胞HSC-3裸鼠移植瘤模型中,游离5-FU的t1/2z为3.64±2.2h(5-FU浓度150mg·kg-1),SNNP包裹的5-FU的t1/2z为6.43±5.94h(5-FU浓度150mg·kg-1、SNNP浓度0.5mg·kg-1),表明本发明化合物1的SNNP作为5-氟尿嘧啶的载体,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增强5-氟尿嘧啶对于肿瘤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用量和给药频次,减轻5-氟尿嘧啶的毒副作用。
药物消除半衰期(halflife,t1/2z)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化合物1自组装形成粒径均一的纳米颗粒SNNP,具有良好的药物包裹能力,体内外毒性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非常适合用作药物载体;本发明化合物1的SNNP作为药物载体,显著提高了单体类核苷类药物和/或寡聚核苷酸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用量和给药频次,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收率高、纯度高、能耗低、步骤少、操作简便、成本低、环保、安全等优点,非常适合产业上的应用。

Claims (12)

1.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
其中,R1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氨基或取代的氨基,R2~R4分别或同时选自氢、碱金属、C1~C6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其特征在于:R1选自氨基或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R2~R4分别或同时选自氢、锂、钠、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为1-(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
5.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2’,3’,5’-O-乙酰基-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与MOR5/R5OH溶液,于70℃~80℃反应20分钟~30分钟,得到反应液;
其中,M选自锂、钠、钾、铷、铯或钫;R5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戊基;
1-(2’,3’,5’-O-乙酰基-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与MOR5的摩尔比1:3~5;MOR5/R5OH溶液的浓度为0.1M~0.5M;
b、对步骤a所得反应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对步骤a所得反应液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为:将步骤a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冰醋酸,过滤,得到固体,洗涤,干燥,即得1-(β-L-呋喃核糖)-5-氨基-嘧啶并[4,5-d]嘧啶-2,4(1H,3H)-二酮。
7.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单体类核苷类药物或寡聚核苷酸类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类核苷类药物选自5-氟尿嘧啶、硫鸟嘌呤、奈拉滨、氯法他滨、替加氟、阿糖胞苷、地西他滨、齐多夫定、扎西他滨、阿昔洛韦、阿德福韦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寡聚核苷酸类药物选自siRNA、反义寡聚核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1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以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晶型、盐为载体,加上药物、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得到的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单体类核苷类药物或寡聚核苷酸类药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类核苷类药物选自5-氟尿嘧啶、硫鸟嘌呤、奈拉滨、氯法他滨、替加氟、阿糖胞苷、地西他滨、齐多夫定、扎西他滨、阿昔洛韦、阿德福韦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寡聚核苷酸类药物选自siRNA、反义寡聚核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CN201510467490.0A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Active CN105131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7490.0A CN105131066B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7490.0A CN105131066B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1066A true CN105131066A (zh) 2015-12-09
CN105131066B CN105131066B (zh) 2018-08-03

Family

ID=54716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7490.0A Active CN105131066B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106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2116A (zh) * 2016-09-06 2017-02-22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席夫碱二维聚合物药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686226A (zh) * 2018-07-03 2018-10-23 上海交通大学 以碱基为载体的纳米药物输送体系
CN109942580A (zh) * 2017-12-20 2019-06-2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无环嘧啶核苷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9579A (zh) * 2005-01-26 2005-10-12 上海大学 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698899A (zh) * 2005-05-15 2005-11-23 蒋斯扬 以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的新型药物组合物
CN102816197A (zh) * 2012-08-24 2012-12-1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新的嘧啶并嘧啶类核苷类似物、制备方法及其形成的超分子结构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9579A (zh) * 2005-01-26 2005-10-12 上海大学 氟尿嘧啶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698899A (zh) * 2005-05-15 2005-11-23 蒋斯扬 以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的新型药物组合物
CN102816197A (zh) * 2012-08-24 2012-12-1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新的嘧啶并嘧啶类核苷类似物、制备方法及其形成的超分子结构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GARAJAN, A.;等: "Fused pyrimidines. 7. Nucleosides of pyrimidopyrimidinediones and pteridinediones as potential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
HANG ZHAO,等: "Micro-flower changing to nano-bundle aggregates by translocation of the sugar moiety in Janus TA nucleoside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2116A (zh) * 2016-09-06 2017-02-22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席夫碱二维聚合物药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942580A (zh) * 2017-12-20 2019-06-2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无环嘧啶核苷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942580B (zh) * 2017-12-20 2021-09-2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无环嘧啶核苷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686226A (zh) * 2018-07-03 2018-10-23 上海交通大学 以碱基为载体的纳米药物输送体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1066B (zh) 2018-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1604B (zh) 氨基酸修饰的姜黄素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6916177B (zh) 一种氘代的二肽硼酸或其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用途
CN101486744B (zh) 聚乙二醇修饰的灯盏花乙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3122B (zh) 含有噁唑烷酮的二聚体化合物、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021026A (zh) 顺铂药物前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31066A (zh) 一种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4109179A (zh) 一类c-芳基葡萄糖苷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961786B (zh) 基于吉西他滨结构的前体药物及其应用
CN101787064A (zh) 阿糖胞苷衍生物及其在抗癌抗肿瘤中的用途
US10874740B2 (en) 5-ALA derivatives and use thereof
CN104666247A (zh) 肝素修饰的可断键阿霉素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472A (zh) 苯并异硒唑酮修饰亚硝脲类化合物合成及其应用
CN108836937A (zh) 顺铂纳米药物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90316A (zh) 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作为保肝药物的医药用途
CN106317067B (zh) 一种抗肿瘤药物偶联物、制备方法、制剂和应用
CN102675390B (zh) 吉西他滨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084177A (zh) 一种小檗碱9-位吡唑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772245A (zh) 取代的l-半胱氨酸类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03183722B (zh) 一种乙二醛酶i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4672441B (zh) 聚乙二醇-硫基辛酸-维生素e共聚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64476B (zh) 间苯二腈类化合物、其应用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
CN102617491A (zh) 3-氧代-3,4-二氢-2-吡嗪甲酰氨类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EP2394642A1 (en) 5-ALA ester formulations and use thereof
CN102786458B (zh) 吡咯甲酰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603836A (zh) 五味子丙素简化物、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