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1177A - 一种从牡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牡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1177A
CN105111177A CN201510530093.3A CN201510530093A CN105111177A CN 105111177 A CN105111177 A CN 105111177A CN 201510530093 A CN201510530093 A CN 201510530093A CN 105111177 A CN105111177 A CN 105111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ony seeds
seeds shell
extract
pycnogenols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00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1177B (zh
Inventor
赵孝庆
张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E RUIPU PEONY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ZE RUIPU PEONY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E RUIPU PEONY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ZE RUIPU PEONY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300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1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1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1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1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1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11/04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 C07D311/58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other than with oxygen or sulphur atoms in position 2 or 4
    • C07D311/60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other than with oxygen or sulphur atoms in position 2 or 4 with aryl radicals attached in position 2
    • C07D311/62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other than with oxygen or sulphur atoms in position 2 or 4 with aryl radicals attached in position 2 with oxy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3, e.g. anthocyanid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牡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本发明的从牡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刚脱壳后的新鲜牡丹籽壳清洗去除杂质,干燥;(2)粉碎:把牡丹籽壳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牡丹籽壳粉;(3)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4)纯化: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真空干燥,即得高纯度的原花青素。本发明的方法作用条件温和,不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物无溶剂残留,而且也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是纯天然提取方法;本发明中加入了复合酶作用于物料,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得率和纯度。

Description

一种从牡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年,牡丹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自2011年,牡丹籽油被国家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以来,大量的牡丹种子用于牡丹籽油的加工生产。油用牡丹的种植面积更是突飞猛进,现全国种植面积约30万亩以上。
牡丹籽壳是牡丹籽榨油前脱壳后的副产物,以牡丹年结籽在3600万公斤左右计,如果全部用于生产牡丹籽油,那么所产生的副产物牡丹籽壳可达100多万公斤,这些牡丹籽壳被当作废弃物丢弃,未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国内对牡丹籽壳的研究也是一片空白。而事实证明,牡丹籽壳也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经权威机构测试,牡丹籽壳中含有大量的原花青素和多糖物质。每100g牡丹籽壳含有的原花青素约为0.329g,多糖的含量为16.8mg/g。
原花青素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也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实验证明,原花青素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因此,急需对牡丹籽壳这些废弃资源进行再开发,挖掘其潜在利用价值,促进我国牡丹产业深入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牡丹籽壳原花青素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现有技术对牡丹籽壳提取原花青素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牡丹油是新资源食品,牡丹籽壳的利用还是空白。牡丹油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项目,牡丹籽壳开发利用研究应超前进展。因此针对以上的情况,需要对牡丹籽壳进行处理,提取牡丹籽壳中的原花青素。变废为宝,实现其经济价值。
目前现有技术对牡丹籽壳提取原花青素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牡丹油是新资源食品,牡丹籽壳的利用还是空白。如果能以牡丹籽壳为原料,对牡丹籽壳进行处理,提取牡丹籽壳中的原花青素,可以变废为宝,实现其经济价值。而且牡丹籽壳为原料,提取纯化其中的原花青素,不仅开辟了新的原花青素来源途径,而且还把牡丹籽油生产的副产物牡丹籽壳充分利用了起来,既提高了牡丹籽壳的利用价值,又增加了牡丹产业的附加值。
目前关于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一般是有机溶剂提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法;
例如,CN101544703B披露《金荞麦高聚原花青素的提取及其催化降解制备低聚原花青素的方法》,该专利涉及一种金荞麦高聚原花青素的提取及其催化降解为低聚原花青素的方法。该专利以从金荞麦块根为原料,以乙醇的水溶液为溶剂浸提,浸提液挥去乙醇后离心,将上清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水相萃余液过大孔树脂,用乙醇-水体系冲洗,收集洗脱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到金荞麦原花青素高聚物。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配制金荞麦原花青素高聚物溶液,在钯/碳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压进行H2降解反应,反应产物经过滤,滤液上大孔树脂柱吸附纯化,乙醇水溶液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金荞麦低聚原花青素。上述的方法能够提高活性物质低聚原花青素的得率,从而扩展了金荞麦在药品、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领域的应用范围。其不足是采用了有机溶剂提取,还需后续的有机溶剂回收,而且其作用条件相对来说较强烈。
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法具有选择性好、吸附容量大,再生处理方便,及吸附迅速、解吸容易等优点,在天然产物工业化提取分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缺点是所得原花青素的纯度较低,质量不稳定。
CN1107110C公开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低聚物的方法》,其步骤是:第一步提取葡萄籽油,控制萃取压力25-29Mpa,温度60℃;第二步是在提取剂二氧化碳中加入丙酮:水比例为70:30的改性剂,CO2流量与改性流量比为4:1;提取出的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低聚物的收率分别15%和14%,二氧化碳和改性剂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无污染,产品成本低、纯度高。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成本低,提取率高的牡丹籽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本发明以废弃的牡丹籽壳为原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方法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开辟了原花青素来源途径,而且还把牡丹籽油生产的副产物牡丹壳充分利用了起来,既提高了牡丹籽壳的利用价值,又增加了牡丹产业的附加值。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牡丹籽壳原花青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刚脱壳后的新鲜牡丹籽壳清洗去除杂质,干燥;
(2)粉碎:将牡丹籽壳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至50-300目,得到牡丹籽壳粉;
(3)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将牡丹籽壳粉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2-18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30-45MPa,温度30-50℃,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50℃,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40℃,萃取时间0.5-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4)纯化: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真空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30-60℃,真空度为0-0.08MPa,即得高纯度的原花青素。
上述的干燥步骤中,是将清洗后的牡丹籽壳晾晒或烘干至其水分含量为1-5%。
上述的步骤(3)中,将牡丹籽壳粉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6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40MPa,温度40℃,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50℃,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40℃,萃取时间1.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上述的步骤(4)中,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真空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45℃,真空度为0-0.06MPa,即得高纯度的原花青素。
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刚脱壳后的新鲜牡丹籽壳清洗去除杂质,干燥;
(2)粉碎:将牡丹籽壳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至50-300目,得到牡丹籽壳粉;
(3)酶解:取步骤(2)中的牡丹籽壳粉与水混合,所述的牡丹籽壳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4-15;搅拌均匀,加热至40-55℃,调节物料的pH至4.5-5.5,加入复合酶,所述的复合酶为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1-6:0.5-2:1-3;所述复合酶的用量为牡丹籽壳粉的2-5%;酶解30-50min,在95℃下灭酶5min;
(4)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将步骤(3)中灭酶处理后的物料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2-18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30-45MPa,温度30-50℃,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45-55℃,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37-45℃,萃取时间0.5-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5)纯化: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在30-60℃下真空干燥,调节真空度为0-0.08MPa,即得成品原花青素。
优选的,上述的酶解条件为:取步骤(2)中的牡丹籽壳粉与水混合,牡丹籽壳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8;搅拌均匀,加热至50℃,调节物料的pH至5.0,加入复合酶,复合酶为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4:1:2;复合酶的用量为牡丹籽壳粉的4%;酶解40min,在95℃下灭酶5min。
上述步骤(4)中,将步骤(3)中灭酶处理后的物料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6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40MPa,温度45℃,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50℃,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40℃,萃取时间1.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上述的步骤(5)中,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在45℃下真空干燥,调节真空度为0-0.06MPa,即得成品原花青素。
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如下有优点:
(1)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原花青素的氧化和逸散,能原花青素尽可能多的萃取出来;  (2)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采用酶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因此萃取物绝无残留溶媒,同时也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是纯天然提取;本发明的复合酶中,纤维素酶的作用主要是水解纤维素类物质,果胶酶的作用一般是用于破坏牡丹籽壳中的果胶,利于原花青素的顺利提取。木聚糖酶主要是用于破坏牡丹籽壳中的多聚糖。据研究表明,牡丹籽壳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果胶,不利于原花青素的快速顺利提取。但是以上三种特性完全不同的酶用于水解牡丹籽壳,可以使牡丹籽壳中的原花青素类物质更好的溶出,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本发明还做了其它的对比实验,如减少其中某种酶的用量,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和纯度会有所下降;可见,本发明的酶的组合,具有协同作用;  (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含溶解物的CO2-SCF流经分离器时,由于压力下降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不仅萃取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节约成本;  (4)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故安全性好;  (5)CO2价格低廉,纯度高,容易取得,且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方法作用条件温和,不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物无溶剂残留,而且也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是纯天然提取方法;本发明中加入了复合酶作用于物料,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得率和纯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原料预处理:将刚脱壳后的新鲜牡丹籽壳清洗去除杂质,干燥;将清洗后的牡丹籽壳晾晒或烘干至其水分含量为2%左右;
(2)粉碎:把牡丹籽壳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至200目,得到牡丹籽壳粉;取上述的的牡丹籽壳粉与水混合,牡丹籽壳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8;搅拌均匀,加热至50℃,调节物料的pH至5.0,加入复合酶,复合酶为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4:1:2;复合酶的用量为牡丹籽壳粉重量的4%;酶解40min,在95℃下灭酶5min;
(3)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将牡丹籽壳粉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6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40MPa,温度40℃,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50℃,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40℃,萃取时间1.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4)纯化: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真空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40℃,真空度为0-0.08MPa,即得高纯度的原花青素。
经检测,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牡丹籽壳中每100g牡丹籽壳含有的原花青素约为0.329g,实施例1提取的原花青素约为0.308g,提取率达93.62%,纯度为95.64%。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复合酶选择为酸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酸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4:2;其余条件完全相同。对比例1提取的原花青素约为0.299g,提取率达90.88%以上,纯度为92.3%。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复合酶选择为酸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酸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4:1.5;其余条件完全相同。对比例1提取的原花青素约为0.296g,提取率达89.96%以上,纯度为91.8%。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复合酶选择为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2:1.5;其余条件完全相同。对比例1提取的原花青素约为0.271g,提取率达82.37%以上,纯度为93.7%。
对比例1-3中的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和纯度相对于实施例1均要低,对比例1-3中采用的酶的用量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之处是减少了某一种酶的添加,可见,本发明中的三种酶的协同作用,能使原花青素的提取率更高,纯度更高。
实施例2
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刚脱壳后的新鲜牡丹籽壳清洗去除杂质,干燥;干燥后的牡丹籽壳含水率为1%左右;
(2)粉碎:把牡丹籽壳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至50目,得到牡丹籽壳粉;
(3)酶解:取步骤(2)中的牡丹籽壳粉与水混合,牡丹籽壳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15;搅拌均匀,加热至55℃,调节物料的pH至5.5,加入复合酶,所述的复合酶为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1:0.5:1;复合酶的用量为牡丹籽壳粉的2%;酶解30min,在95℃下灭酶5min;
(4)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将步骤(3)中灭酶处理后的物料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6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40MPa,温度45℃,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50℃,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40℃,萃取时间1.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5)纯化: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在30℃下真空干燥,调节真空度为0-0.08MPa,即得成品原花青素。
经检测,原花青素实施例2中提取的原花青素约为0.306g,提取率达93.01%,纯度为95.52%。
实施例3
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刚脱壳后的新鲜牡丹籽壳清洗去除杂质,干燥;干燥后的牡丹籽壳含水率为1%左右;
(2)粉碎:把牡丹籽壳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至300目,得到牡丹籽壳粉;
(3)酶解:取步骤(2)中的牡丹籽壳粉与水混合,牡丹籽壳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15;搅拌均匀,加热至40℃,调节物料的pH至4.5,加入复合酶,所述的复合酶为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6:2:3;复合酶的用量为牡丹籽壳粉的2%;酶解30min,在95℃下灭酶5min;
(4)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将步骤(3)中灭酶处理后的物料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6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40MPa,温度45℃,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50℃,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40℃,萃取时间1.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5)纯化: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在30℃下真空干燥,调节真空度为0-0.08MPa,即得成品原花青素。
经检测,实施例3中提取的原花青素约为0.305g,提取率达93.19%,纯度为96.28%。
实施例4
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刚脱壳后的新鲜牡丹籽壳清洗去除杂质,干燥;干燥后的牡丹籽壳含水率为2%左右;
(2)粉碎:把牡丹籽壳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至200目,得到牡丹籽壳粉;
(3)酶解:取步骤(2)中的牡丹籽壳粉与水混合,牡丹籽壳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15;搅拌均匀,加热至40℃,调节物料的pH至4.5,加入复合酶,所述的复合酶为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5:2:3;复合酶的用量为牡丹籽壳粉的2%;酶解30min,在95℃下灭酶5min;
(4)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将牡丹籽壳粉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6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40MPa,温度40℃,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50℃,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40℃,萃取时间1.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5)纯化: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真空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40℃,真空度为0-0.08MPa,即得高纯度的原花青素。
经检测,实施例4中提取的原花青素约为0.295g,提取率达89.66%,纯度为97.35%。

Claims (9)

1.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刚脱壳后的新鲜牡丹籽壳清洗去除杂质,干燥;
(2)粉碎:将牡丹籽壳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至50-300目,得到牡丹籽壳粉;
(3)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将牡丹籽壳粉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2-18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30-45MPa,温度30-50℃,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50℃,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40℃,萃取时间0.5-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4)纯化: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真空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30-60℃,真空度为0-0.08MPa,即得高纯度的原花青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步骤中,是将清洗后的牡丹籽壳晾晒或烘干至其水分含量为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将牡丹籽壳粉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6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40MPa,温度40℃,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50℃,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40℃,萃取时间1.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真空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45℃,真空度为0-0.06MPa,即得高纯度的原花青素。
5.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刚脱壳后的新鲜牡丹籽壳清洗去除杂质,干燥;
(2)粉碎:将牡丹籽壳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至50-300目,得到牡丹籽壳粉;
(3)酶解:取步骤(2)中的牡丹籽壳粉与水混合,所述的牡丹籽壳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4-15;搅拌均匀,加热至40-55℃,调节物料的pH至4.5-5.5,加入复合酶,所述的复合酶为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为1-6:0.5-2:1-3;所述复合酶的用量为牡丹籽壳粉的2-5%;酶解30-50min,在95℃下灭酶5min;
(4)提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将步骤(3)中灭酶处理后的物料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2-18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30-45MPa,温度30-50℃,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45-55℃,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37-45℃,萃取时间0.5-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5)纯化: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在30-60℃下真空干燥,调节真空度为0-0.08MPa,即得成品原花青素。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将牡丹籽壳粉碎至300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解条件为:取步骤(2)中的牡丹籽壳粉与水混合,所述的牡丹籽壳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8;搅拌均匀,加热至50℃,调节物料的pH至5.0,加入复合酶,所述的复合酶为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酸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重量比为4:1:2;所述复合酶的用量为牡丹籽壳粉的4%;酶解40min,在95℃下灭酶5min。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步骤(3)中灭酶处理后的物料装萃取釜;使用食品级CO2,纯度为99.99%,流量为16L/小时,设置萃取压力为40MPa,温度45℃,分离器条件是:分离器Ⅰ压力10KPa、温度50℃,分离器Ⅱ压力4Kpa,温度40℃,萃取时间1.5小时,提取完毕,收集萃取物。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牡丹籽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将所得的原花青素提取物在45℃下真空干燥,调节真空度为0-0.06MPa,即得成品原花青素。
CN201510530093.3A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从牡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Active CN105111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0093.3A CN105111177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从牡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0093.3A CN105111177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从牡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1177A true CN105111177A (zh) 2015-12-02
CN105111177B CN105111177B (zh) 2017-03-22

Family

ID=5465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0093.3A Active CN105111177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从牡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117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6849A (zh) * 2016-06-15 2016-10-26 翟益彤 一种利用大孔树脂纯化牡丹籽壳色素的方法
CN109260070A (zh) * 2018-08-22 2019-01-25 周献法 一种芍药原花青素低温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CN110881667A (zh) * 2019-07-18 2020-03-17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油用牡丹果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CN111825648A (zh) * 2020-08-10 2020-10-27 义乌市沁润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从植物鲜果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CN111887366A (zh) * 2020-07-28 2020-11-06 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功能饮料
CN111887364A (zh) * 2020-08-11 2020-11-06 义乌市沁润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鲜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85789A (zh) * 2023-12-22 2024-02-23 山东蓝昕环保测试分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过碳酸盐去除水体污染物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0892A (zh) * 2014-06-16 2014-08-27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从牡丹花中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方法
CN104435134A (zh) * 2014-11-13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从牡丹籽皮中提取类黄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0892A (zh) * 2014-06-16 2014-08-27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从牡丹花中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方法
CN104435134A (zh) * 2014-11-13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从牡丹籽皮中提取类黄酮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6849A (zh) * 2016-06-15 2016-10-26 翟益彤 一种利用大孔树脂纯化牡丹籽壳色素的方法
CN109260070A (zh) * 2018-08-22 2019-01-25 周献法 一种芍药原花青素低温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CN110881667A (zh) * 2019-07-18 2020-03-17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油用牡丹果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CN111887366A (zh) * 2020-07-28 2020-11-06 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功能饮料
CN111825648A (zh) * 2020-08-10 2020-10-27 义乌市沁润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从植物鲜果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CN111825648B (zh) * 2020-08-10 2023-12-12 夏首(杭州千岛湖)健康饮品有限公司 一种从植物鲜果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CN111887364A (zh) * 2020-08-11 2020-11-06 义乌市沁润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鲜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85789A (zh) * 2023-12-22 2024-02-23 山东蓝昕环保测试分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过碳酸盐去除水体污染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1177B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1177A (zh) 一种从牡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CN105949163B (zh) 一种黑果腺肋花楸果渣中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
CN101912480B (zh) 一种黑果枸杞原花青素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2766125B (zh) 一种黑米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
CN102199486B (zh) 一种葵花籽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6360594B (zh) 一种银杏粉的制备方法
CN101961371B (zh) 从甜味绞股蓝中提取分离人参皂苷、黄酮、多糖的方法
CN109053665B (zh) 藤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的方法及应用
CN106632205A (zh) 一种从云南松树皮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CN101402657A (zh) 一种板栗壳多酚的制备方法
CN102382485A (zh) 一种从桑椹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CN104817527A (zh) 一种从火龙果皮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CN106579443A (zh) 一种桑葚中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CN105053952B (zh) 一种无苦涩味的陈皮提取物的加工工艺
CN107115367B (zh) 一种从银杏叶中高效率提取黄酮的发酵生产方法
CN101455291B (zh) 一种利用大蒜果聚糖水解酶生产果糖和低聚果糖的方法
CN101531825B (zh) 桑椹红色素提取的工艺
CN104031018B (zh) 一种从紫色淮山药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CN101759731B (zh) 亚麻籽胶和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的提取方法
CN105503981B (zh) 从紫甘蓝中提取紫甘蓝花青素的方法
CN106860490A (zh) 一种抗疲劳活性的石榴皮多酚的制备工艺
CN101973983A (zh) 一种从金莲花中提取荭草苷的方法
CN109021042B (zh) 一种从油橄榄叶中提取高纯度橄榄苦苷的方法
CN112707881B (zh) 一种蓝莓花青素的制备方法
CN116139055A (zh) 一种富含维生素c刺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