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0590A - 图像显示拍摄系统、拍摄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拍摄系统、拍摄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0590A
CN105100590A CN201510231043.5A CN201510231043A CN105100590A CN 105100590 A CN105100590 A CN 105100590A CN 201510231043 A CN201510231043 A CN 201510231043A CN 105100590 A CN105100590 A CN 105100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shooting
display
uni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10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0590B (zh
Inventor
小林雄治
藤森春充
林明洋
梅田史郎
桝元孝介
石原康弘
山口洋
渡边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100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0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0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0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single imaging device like a video camera for track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an imaged reference surface, e.g. video camera imaging a display or a projection screen, a table or a wall surface, on which a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s displayed or projec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拍摄系统、拍摄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拍摄系统(1)具有显示单元,其在面(5A)上显示目标的图像(50);拍摄单元,其拍摄面(5A);第一检测单元,其对物体(8)从面(5A)与拍摄单元之间的空间(40)离开进行检测;第二检测单元,在检测出物体(8)从空间(40)离开后,该第二检测单元对面(5A)的规定位置(51)被触摸进行检测;第三检测单元,在检测出规定位置(51)被触摸后,该第三检测单元对物体(8)从空间(40)离开进行检测;以及拍摄控制单元,在通过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出物体从空间(40)离开后,该拍摄控制单元控制拍摄单元,以便对面(5A)进行拍摄。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拍摄系统、拍摄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图像的显示以及拍摄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个人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等所显示的图像投影于屏幕的投影仪正在普及。投影仪也有时被称为“图像投影装置”。
能够将白板作为屏幕使用。或者,也能够在墙壁贴上白色的塑料,并将此作为屏幕使用。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在图像映在屏幕上时,用笔手写备注等。而且,用户能够用数码相机拍摄屏幕,并预先记录。
为了用户能够简单地拍摄,提出了一种如下那样的技术。在投影仪中内置数码相机,共享液晶投影仪投影光用透镜和数码相机用透镜。由此,从投影仪输出的个人计算机影像的投影光和在白板用记号笔等手写的图像的合成图像的入射光通过相同的透镜,所以不需要将个人计算机影像和手写的图像作为合成影像导入个人计算机时的位置、尺寸的调整(专利文献1)。
除此之外,提出了一种对在显示面的规定的位置被用户触摸的时刻所显示的图像进行变更的技术(专利文献2)。另外,提出了一种如下的技术:检测在投影仪描绘图像的描绘区域内是否存在人,在检测到描绘区域内的人的存在的情况下和未检测到的情况下,都控制投影仪的驱动,以变更在描绘区域中描绘的图像或者图像图案(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521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427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07237号公报
一边进行演讲一边操作设置在投影仪上的按钮对用户来说很麻烦。原因是用户正在演讲的时候停留在与投影仪稍微分开的位置。正在演讲的时候大多停留在屏幕的旁边。
因此,通过对屏幕进行动作,如果能够向投影仪输入指令则是便利的。拍摄的指令也是同样的。例如与图像一起在屏幕上显示与拍摄的指令对应的按钮,若触摸该按钮,则进行数码相机的拍摄。
然而,根据该方法,有时用户的人体与图像被重叠地拍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点,目的在于即使在通过对在屏幕所显示的按钮的动作来输入拍摄的指令的情况下,也以不重叠用户的人体等对象的方式拍摄图像。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具有:显示单元,其在面上显示目标的图像;拍摄单元,其拍摄上述面;第一检测单元,其对物体从上述面与上述拍摄单元之间的空间离开进行检测;第二检测单元,在通过上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上述物体从上述空间离开后,该第二检测单元对上述面的规定位置被触摸进行检测;第三检测单元,在通过上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上述规定位置被触摸后,该第三检测单元对上述物体从上述空间离开进行检测;以及拍摄控制单元,在通过上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出上述物体从上述空间离开后,该拍摄控制单元控制上述拍摄单元,以便对上述面进行拍摄。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通过对在屏幕所显示的按钮的动作输入拍摄的指令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不重叠用户的人体等对象的方式拍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使用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投影仪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投影仪与投影面之间的空间和对象的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作为对象被检测的物体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测量投影面与对象的距离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测量投影面与对象的距离的方法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投影仪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8是表示投影仪进行的显示标记的动作的第一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投影仪进行的显示标记的动作的第二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根据对象移动的方向来变更显示按钮的位置的动作的图。
图11是表示投影仪投影的像的构成的图。
图12是表示与拍摄有关的标记的形态的变形例的图。
图13是投影仪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系统构成的变形例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1…投影仪(图像显示拍摄系统);11…投影单元(显示单元);12…照相机(拍摄单元);101…第一检测部(第一检测单元);102…第二检测部(第二检测单元);101…第三检测部(第三检测单元);104…拍摄控制部(拍摄控制单元);105…标记显示控制部(标记显示控制单元);106…显示停止控制部(显示控制单元);5A…投影面(面);30…对象(物体);40…拍摄空间(空间);50…图像(目标的图像);8…演讲者(物体);51、51b、51c…标记(第一标记);52、52b…标记(第二标记);53、53b…标记(第三标记);54、54b、54c…标记(第四的标记);15…CPU(计算机);2…系统(图像显示拍摄系统);3…投影仪(显示装置);4…信息终端(拍摄装置、计算机);42…拍摄空间(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使用投影仪1和白板5进行演讲。在投影仪1上连接由演讲者8或者辅助者9操作的个人计算机7,从个人计算机7赋予应投影的图像的数据以及投影的指示。投影仪1按照来自个人计算机7的指示,向作为屏幕(投影面5A)准备的白板5投影目标的图像。
由于使用白板5作为投影面5A,演讲者8通过在白板5上使用专用的笔书写补充说明或者修正误写,能够在投影的图像上加入上述补充说明或者修正误写。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具备拍摄功能,所以演讲者8能够使投影仪1拍摄白板5,记录补充说明或者修正误写。
图2表示投影仪1的硬件构成。投影仪1具有投影单元11、照相机12、目标传感器13、CPU(CentralProcessingUnit)15、RAM(RandomAccessMemory)16、非易失性存储器17、图像处理部18、接口19、灯驱动器20以及DC电源21。
投影单元11是在投影面5A上通过投影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投影单元11具有显示应投影的图像的液晶面板、被配置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侧的投光灯、以及在投影面使图像成像的透镜组。从DC电源21经由灯驱动器20对投影单元11供给投光灯的发光所需的电力。
照相机12是拍摄投影面5A的拍摄单元。照相机12具有二维的拍摄器件,将通过拍摄器件所得到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图像处理部18。此外,照相机12也可以是通过一维拍摄器件和扫描用的光学系统来获得二维的拍摄像的扫描式照相机。
目标传感器13是用于在投影面5A与照相机12之间存在物体(对象)的情况下,检测该对象的位置的测距传感器。目标传感器13具备射出红外线的发光元件、以及两个拍摄器件,将基于三角测量法的用于测距的视点不同的两个拍摄像的数据输出给CPU15。在拍摄器件的受光面设置有红外线拍摄用的滤波器。
CPU15将用于控制投影仪1的程序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7加载至RAM16,并执行。CPU15经由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用的接口19同上述的个人计算机7进行通信,并按照来自个人计算机7的指示使投影仪1投影图像。除此之外,CPU15如后述还执行使投影面5A显示标记,或将通过照相机12所得到拍摄数据储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7等各种处理。非易失性存储器17例如为闪存。
图像处理部18将与从个人计算机7赋予的数据对应的位图展开至存储器上,并使投影单元11的液晶面板显示应投影的图像。另外,图像处理部18负责对通过照相机12所得到的拍摄数据进行压缩的处理。这样的图像处理部18例如由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构成。
接口19具备可进行依照USB(UniversalSerialBus)的标准的有线通信的USB部191、以及可进行依照Wi-Fi的标准的无线通信的Wi-Fi部192。
另外,在投影仪1搭载有与照相机12的拍摄有关的第一功能、第二功能以及第三功能。
第一功能是以不映入对象的方式拍摄投影面5A的功能。根据第一功能,在如上述那样记录演讲者8在投影面5A上手写的内容的情况下,获得拍摄手写的内容未被对象隐藏的状态(在记录的观点下优选的状态)下的投影面5A所得的拍摄数据。
第二功能是将对象接触到投影面5A内的规定位置作为用户指示拍摄,即作为输入拍摄的指令检测的功能。根据第二功能,能够向演讲者8提供通过触摸投影面5A能够对投影仪1指示拍摄操作环境,并且能够提高将投影仪1利用于演讲的情况下的投影仪1的便利性。
第三功能是在为接受拍摄的指示的状态时,通过投影面5A显示表示该意思的标记51的功能。根据第三功能,能够向演讲者8提供能够容易地了解是否能够指示拍摄的操作环境,其提高将投影仪1利用于演讲的情况下的投影仪1的便利性。
以下,以这些功能为中心对投影仪1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
为了使对象不被映入拍摄像,投影仪1判定相对于照相机12隐藏投影面5A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对象的有无。详细而言,CPU15比较通过目标传感器13所得到的两个拍摄像来求出被拍摄体的视差,计算从拍摄器件至被拍摄体的距离。而且,CPU15比较计算出的距离和预先存储的至白板5的距离(已知的距离)。可以预先使投影仪1测量该已知的距离,也可以由用户输入。在计算出的距离比已知的距离短的情况下,CPU15判定为存在对象。在其他情况下,CPU15判定为不存在对象。
在图3(A)中,在投影面5A与照相机12之间的空间中的照相机12的拍摄的视场内的部分(将此称为拍摄空间40)中存在对象30。该情况下,投影仪1判定为有对象30。在图3(B)中,在白板5的傍边存在对象30。然而,在拍摄空间40中不存在对象30。该情况下,投影仪1判定为没有对象30。
CPU15例如以1~3秒左右的间隔周期性地进行对象的有无的判定。在最新的判定(本次的判定)的结果为“没有对象30”、且前次的判定的结果为“有对象30”的情况下,从这些结果判明从前次的判定时至本次的判定时的期间内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内向外移动,即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离开。如后述,投影仪1被用户指示拍摄后,在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离开时拍摄投影面5A。
图4表示对象30的例子。在使用投影仪1进行演讲时,出入拍摄空间40大致只限于于演讲者8。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象30,假定人体31、笔35和拿笔的手32、指示棒36和拿指示棒的手32、手指某处的形状的手32b、手背32c、手掌32d等。
作为检测出对象30接触到投影面5A内的规定位置的方法,有如图5所示,使用目标传感器13的方法、和如图6所示,利用在投影面5A出现的对象30的影子30s的方法。在图5以及图6中投影面5A内的规定位置是标记51被投影的区域5Ap内的任意位置。
在图5(A)中,对象30从投影面5A离开,在图5(B)中,对象30与投影面5A的区域5Ap接触。基于通过目标传感器13所得的视点不同的两个拍摄像来创建所谓的距离图像,并确定区域5Ap以及对象30的各个的三维空间内的位置。而且,在对象30与区域5Ap重叠、且对象30与区域5Ap的距离Dx为接近0的阈值(例如1~2cm左右)以下的情况下,投影仪1判定为对象30接触到投影面5A内的规定位置。
在图6(A)中,对象30从投影面5A离开,在图6(B)中,对象30与投影面5A中的标记51被投影的部分接触。在标记51被投影时,来自投影仪1的投光被对象30遮挡,在投影面5A上产生与对象30对应的形状的影子30s。若拍摄这种状态的投影面5A,则获得标记51、对象30以及影子30s映入的二维拍摄像。
得到的二维的拍摄像中的对象30与影子30s之间存在同实物的对象30与实物的投影面5A的距离对应的位置偏移。在该位置偏移的偏移量换算为接近0的阈值(换算为实物彼此的距离,例如相当于1~2cm左右的像素数)以下、且拍摄像中对象30与标记51重叠的情况下,投影仪1判定为对象30接触到投影面5A内的规定位置。
图7表示投影仪1的功能构成。投影仪1具有第一检测部101、第二检测部102、第三检测部103、拍摄控制部104、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以及显示停止控制部106。这些要素是通过CPU15执行程序来实现的功能要素。
第一检测部101如上述,通过周期性地判定拍摄空间40内的对象30的有无,来检测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离开。另外,第一检测部101在判定对象30的有无时确定拍摄空间40内的对象30的位置,基于对象30的位置的变化,来检测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离开的方向,即从拍摄空间40离开时的对象30的移动方向。
在通过第一检测部101检测出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离开后,第二检测部102通过进行例如图5所说明的测距,来检测投影面5A内的规定位置被对象30触摸。
在通过第二检测部102检测出投影面5A内的规定位置被触摸后,第三检测部103与第一检测部101同样地通过周期性地判定拍摄空间40内的对象30的有无,来检测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离开。
在通过第三检测部103检测出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离开后,拍摄控制部104控制照相机12,对投影面5A进行拍摄。
标记显示控制部105如后述,根据演讲者8进入拍摄空间40或从拍摄空间40出来,控制投影单元11,对与照相机12的拍摄有关的多个标记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显示。
在照相机12拍摄时停止投影的投影停止模式被演讲者8或者其它用户选择的情况下,显示停止控制部106从通过第三检测部103检测出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离开开始到由照相机12拍摄投影面5A为止的期间,显示停止控制部106控制投影单元11,使图像的显示停止。
图8示出投影仪1进行的显示标记的动作的第一例子,图9同样示出显示标记的动作的第二例子。在这些第一例子以及第二例子中,假定演讲者8在白板5进行手写,并使投影仪1拍摄手写的内容这种情况。投影仪1根据作为对象30的演讲者8的位置的变化,如下那样显示与拍摄有关的标记51、52、53、54。
在图8(A)中,由个人计算机7赋予的图像50被投影到白板5上。例示的图像50为柱形图。图8(A)示出在图像50被投影的状态的白板5上演讲者8手写完“请修正”这个字符串60时的样子。
在图8(A)所示的时刻,演讲者8的右臂的一部分进入到拍摄空间40中。此时,投影仪1与图像50重叠地显示作为表示拍摄控制部104对照相机12不允许拍摄的状态所规定的颜色即非允许色(例如红色)的标记54。在演讲者8想要对投影仪1指示拍摄的情况下,为了通知演讲者8暂且需要从拍摄空间40离开而进行标记54的显示。
如图8(A)那样显示标记54后,如图8(B)那样,若演讲者8从拍摄空间40离开,则通过第一检测部101检测该情况。接受该检测的通知,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使标记54的显示结束,并控制投影单元11,对拍摄允许色(例如绿色)的标记51进行显示。拍摄允许色是作为表示拍摄控制部104对照相机12允许拍摄的状态所规定的颜色。
标记51作为用于演讲者8对投影仪1指示拍摄的按钮被显示。换言之,演讲者8通过触摸白板5中的标记51被投影的部位,能够指示拍摄。
标记51的显示从显示的开始至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1分钟)为止继续。标记51被显示的期间是演讲者8能够指示拍摄的期间。
图8(C)示出演讲者8用右手触摸到白板5的投影面5A中的标记51被投影的部位之后的样子。触摸得到右手从投影面5A离开,但并未从拍摄空间40离开。
通过第二检测部102检测触摸到投影面5A内的标记51被投影的部位。接受该检测的通知,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使标记51的显示结束,控制投影单元11,对等待拍摄的颜色(例如蓝色)的标记52进行显示。等待拍摄的颜色是作为表示拍摄控制部104等待通过第三检测部103检测出演讲者8从拍摄空间40离开的状态所规定的颜色。在图8(C)中显示出标记52。
为了促使演讲者8从拍摄空间40离开以使演讲者8不映入拍摄像而进行标记52的显示。
在标记52被显示后,若演讲者8从拍摄空间40离开,则由第三检测部103检测该情况。接受该检测的通知,拍摄控制部104使照相机12拍摄投影面5A。由此,记录图像50和手写的字符串60映入的拍摄像。
在从拍摄控制部104对照相机12指示拍摄开始到将通过拍摄所得到的拍摄数据保存至非易失性存储器17完成为止的期间,标记显示控制部105如图8(D)那样控制投影单元11,对作为表示拍摄中所规定的颜色(例如黄色)的标记53进行显示。
在拍摄数据的保存完成后,若演讲者8的人体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拍摄空间40中,则与图8(A)同样地显示标记54。
作为这样的第一例子的变形,在投影停止模式被选择的情况下,通过照相机12拍摄投影面5A时,可以不进行标记53的显示。显示停止控制部106也能够控制投影单元11,使得显示标记53而不显示图像50。另外,也可以在拍摄时显示停止控制部106使投影单元11停止投光来使图像50以及标记53都不显示,而拍摄仅具有手写的字符串60作为信息的状态的白板5。
在图9所示的第二例子中,与图8所示的第一例子不同,如比较图9(A)和图8(A)判明那样,不显示标记54。除了该差异,第二例子与第一例子相同。图9(B)~(D)示出与图8(B)~(D)相同的状态。如图9(B)~(D),在第二例子中也与第一例子同样地显示标记51、52、53。
作为第二例子的变形,结束显示表示拍摄中的颜色的标记53后,能够只限1~3秒左右的时间显示标记54。另外,与第一例子的变形同样地,在投影停止模式被选择的情况下,拍摄投影面5A时,显示停止控制部106也可以控制投影单元11,使标记53以及图像50的一方或者双方的投影停止。
图10示出根据演讲者8移动的方向来变更显示用于演讲者8指示拍摄的按钮即标记51显示的位置的动作。
在图10(A)中,演讲者8手写字符串60,站立在白板5的旁边。演讲者8的右臂的一部分进入到拍摄空间40中。
演讲者8从图10(A)的状态向朝向图的右边的方向移动,如图10(B)那样从拍摄空间40离开的情况下,标记显示控制部105控制投影单元11,在投影面5A中的演讲者8的移动方向的前方侧的端部即,右侧的端部显示标记51。
与此相对,在演讲者8从图10(A)的状态向朝向图的左边的方向移动,如图10(C)那样从拍摄空间40离开的情况下,标记显示控制部105控制投影单元11,在投影面5A内的左侧的端部显示标记51。该情况下,左侧的端部为演讲者8的移动方向的前方侧的端部。
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为了决定在投影面5A的左右的哪一侧的端部显示标记51,而如上述那样从第一检测部101获取通过第一检测部101检测出的移动方向。在获取的移动方向为从左向右的方向的情况下,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使投影面5A的右侧的端部显示标记51,在获取的移动方向为从右向左的方向的情况下,使投影面5A的左侧的端部显示标记51。
此外,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从第一检测部101获取演讲者8从拍摄空间40离开前的位置,作为第一检测部101对移动方向的检测结果,根据该之前的位置,来决定在投影面5A的左右的哪一侧的端部显示标记51也可以。如果该之前的位置是将拍摄空间40左右平分时的右侧的位置,则判断为演讲者8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的方向,标记显示控制部105将显示标记51的位置决定为投影面5A的右侧的端部。反之,如果该之前的位置是拍摄空间40内的左侧的位置,则判断为演讲者8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的方向,标记显示控制部105将显示标记51的位置决定为投影面5A的左侧的端部。
不管选择哪个,如图10那样同将显示标记51的位置选为离从拍摄空间40离开的演讲者8近的位置,演讲者8能够迅速地触摸标记51(按钮),并能够在触摸后迅速从拍摄空间40离开。
此处,对用于有选择性地与图像50重叠显示多个标记51、52、53、54中的任意一个的手法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投影仪1投影的像的构成的图。图像处理部18使投影单元11投影通过重叠两个图层L1、L2而合成的像。图层L1是对从个人计算机7赋予的图像50进行描绘的图层,图层L2是对与拍摄有关的标记进行描绘的图层。图中,在图层L2上描绘出标记51。
通过使用这两个图层L1、L2,能够在显示图像50的状态下,显示标记51或显示其它标记52、53、54。通过使图层L1成为空白,能够仅投影标记。
接下来,例举与拍摄有关的标记的形态的变形例。在图8以及图9中,示出使多个标记51、52、53、54的颜色不同的例子,但并不限于该例子。如图12(A),可以显示记载表示各标记在何种状态下被显示的字符串的标记54b、51b、52b、53b。在图示的标记54b、51b、52b、53b中,并用字符串的标记和分色。也可以代替字符串而通过作为符号被设计的图形来表现状态。标记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星形等任意的形状。
另外,也可以如图12(B)所示的标记51c、52c、53c、54c那样,显示成为投影面5A的周缘的框状的标记。在多个框状的标记51c、54c之间,通过使颜色、花纹、粗细,或者线种不同,能够使演讲者8识别这些标记51c、52c、53c、54c即可。在图12(B)的例示中,在标记51c、52c、53c、54c之间颜色不同。
在显示出表示能够通过触摸指示拍摄的框状的标记51c时,将在由标记51c和其内侧构成的投影面5A的整个区域作为用于演讲者8指示拍摄的按钮。这样操作的情况下,演讲者8通过触摸投影面5A内的任意位置,能够对投影仪1指示拍摄。
参照图13的流程图,总结以上的说明。
投影仪1将来自个人计算机(PC)7的图像50投影于白板5(S10)。
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使投影单元11显示非允许色的标记54(S11)。但是,如图9的例子那样在不显示标记54的模式下,跳过步骤S11。
第一检测部101、第二检测部102以及第三检测部103分别开始基于目标传感器13的输出来掌握拍摄空间40内的对象30的动作的处理即,对象的监视(S12)。
若第一检测部101检测出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离开(S13:是),则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使投影单元11显示拍摄允许色的标记51,作用指示拍摄的操作用的按钮(S14)。
若第二检测部102检测出作为投影面5A中的按钮而显示了标记51的区域内的位置被对象30触摸(S15:是),则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使投影单元11显示等待拍摄的颜色的标记52(S17)。
若显示了标记51的区域内的位置未被对象30触摸而经过规定时间(S15:否,S16:是),则流程返回到步骤S11。该情况下,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使投影单元11结束标记52的显示,之后,在步骤S11中使投影单元11显示标记54。
若步骤S15中在通过第二检测部102检测出上述的位置被触摸后,通过第三检测部103检测出对象30从拍摄空间40离开(S18:是),则拍摄控制部104使照相机12拍摄白板5(S19)。而且,拍摄控制部104将得到的拍摄数据储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7(S20)。
从拍摄控制部104对照相机12指示拍摄开始到拍摄数据的储存结束的期间,即至照相机12可进行下次的拍摄为止的期间(S19~S20),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使投影单元11显示表示拍摄中的颜色的标记53也可以。
拍摄数据的储存结束后,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使投影单元11显示非允许色的标记54(S21)。之后,如图9的例子那样在拍摄后仅在短的时间显示标记54的情况下,标记显示控制部105在经过规定的短的时间的时刻,控制投影单元11,使标记54的显示结束。
此外,照相机12拍摄中的与投影单元11的投影有关的投影停止模式有不显示标记53以及图像50的一方或者双方的三个选择项。在不管是否显示图像50都不显示标记53的情况下,标记显示控制部105在步骤S19中控制投影单元11,不对标记53进行显示。在不显示图像50的情况下,显示停止控制部106控制投影单元11,在步骤S19之前不对图像50进行显示,显示停止控制部106控制投影单元11,在步骤S20之后,再开始图像50的显示。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即使在通过用户对在屏幕所显示的按钮(标记51)的动作输入拍摄的指令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不重叠用户的人体等对象30的方式拍摄图像。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将投影单元11和照相机12一体化的投影仪1,但投影图像的显示单元和拍摄投影面的拍摄单元如图14的例示那样分成两个装置的一方和另一方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在图14中,进行投影和拍摄的系统2由便携式的投影仪3和具备照相机(拍摄单元)的便携式信息终端4构成。信息终端4例如是智能手机。投影仪3向例如桌子上作为可写入的屏幕放置的纸6上投影图像。信息终端4拍摄纸6。投影仪3以及信息终端4被配置为能够拍摄投影面6A的整个区域。
系统2与上述的投影仪1同样地监视投影面6A与信息终端4的照相机之间的空间中的拍摄的视场内的部分(将此称为拍摄空间42)的对象的出入,在对象未映入的时刻使信息终端4的照相机拍摄投影面6A。即,系统2具有与图7所示的第一检测部101、第二检测部102、第三检测部103、拍摄控制部104、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以及显示停止控制部106同等的功能要素。
能够将第一检测部101、第二检测部102、第三检测部103、拍摄控制部104、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以及显示停止控制部106的全部功能设置在信息终端4或者投影仪3中。另外,也可以将第一检测部101、第二检测部102、第三检测部103、拍摄控制部104、标记显示控制部105、以及显示停止控制部106中的一部分功能设置在信息终端4,将剩余的一部分功能设置在投影仪3中。
能够将例如用于系统2的用户指示拍摄的按钮或者作为操作的引导而使投影仪3显示标记的功能要素、以及检测物体从拍摄空间42离开以及显示了标记的位置被触摸的功能要素设置在信息终端4中。也能够将在显示了标记的位置被触摸后由信息终端4检测出物体从拍摄空间42离开时,使投影仪3拍摄投影面6A的功能要素设置在投影仪3中。
也可以通过基于由照相机12或者信息终端4的照相机拍摄到的投影面5A、6A的拍摄像的图像识别进行拍摄空间40、42内的对象的有无的判定。

Claims (12)

1.一种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示单元,其在面上显示目标的图像;
拍摄单元,其拍摄所述面;
第一检测单元,其对物体从所述面与所述拍摄单元之间的空间离开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后,该第二检测单元对所述面的规定位置被触摸进行检测;
第三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规定位置被触摸后,该第三检测单元对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进行检测;以及
拍摄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后,该拍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拍摄单元,以便对所述面进行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具有标记显示控制单元,该标记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以便与所述目标的图像一起,在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开始到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规定位置被触摸为止的期间显示第一标记作为与拍摄有关的标记,在从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规定位置被触摸开始到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为止的期间显示第二标记作为与拍摄有关的标记,在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后显示第三标记作为与拍摄有关的标记,
所述规定位置是显示所述第一标记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记、所述第二标记、以及所述第三标记是形态不同的按钮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以便与所述目标的图像一起,在从所述目标的图像被显示开始到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为止的期间显示是与所述第一标记、所述第二标记、以及所述第三标记的哪个形态都不同的按钮的图像的第四标记作为与拍摄有关的标记,在所述面被所述拍摄单元拍摄后显示所述第四标记作为与拍摄有关的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检测所述面中的所述物体离开的方向,
所述标记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以便在所述目标的图像的所述方向的端部显示所述第一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记、所述第二标记、以及所述第三标记是包围所述目标的图像的颜色不同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具有标记显示控制单元,该标记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以便与所述目标的图像一起,以包围所述目标的图像的方式,在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开始到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规定位置被触摸为止的期间显示第一框作为与拍摄有关的标记,在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规定位置被触摸开始到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为止的期间显示第二框作为与拍摄有关的标记,在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后显示第三框作为与拍摄有关的标记,
所述规定位置是显示所述目标的图像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具有显示停止控制单元,该显示停止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以便在从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到所述面被所述拍摄单元拍摄为止的期间,停止显示所述目标的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2~4、7、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显示拍摄系统具有显示停止控制单元,该显示停止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以便在显示所述第三标记后,在从所述面即将被所述拍摄单元拍摄之前到被拍摄为止的期间,停止显示所述目标的图像以及所述第三标记。
10.一种拍摄装置,是与在面上显示目标的图像的显示装置一起使用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拍摄单元,其拍摄所述面;
第一检测单元,其对物体从所述面与所述拍摄单元之间的空间离开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后,该第二检测单元对所述面的规定位置被触摸进行检测;
第三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规定位置被触摸后,该第三检测单元对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进行检测;以及
拍摄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后,该拍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拍摄单元,以便对所述面进行拍摄。
11.一种显示装置,是与拍摄装置一起使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示单元,其在面上显示目标的图像,
第一检测单元,其对物体从所述面与所述拍摄装置之间的空间离开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后,该第二检测单元对所述面的规定位置被触摸进行检测;
第三检测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规定位置被触摸后,该第三检测单元对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进行检测;以及
拍摄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后,该拍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拍摄装置,以便对所述面进行拍摄。
12.一种图像的显示以及拍摄的方法,是使用在面上显示目标的图像的显示单元以及拍摄所述面的拍摄单元的图像的显示以及拍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步骤,在该步骤中,对物体从所述面与所述拍摄单元之间的空间离开进行检测;
第二步骤,在该步骤中,在通过所述第一步骤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后,对所述面的规定位置被触摸进行检测;
第三步骤,在该步骤中,在通过所述第二步骤检测出所述规定位置被触摸后,对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进行检测;以及
第四步骤,在该步骤中,在通过所述第三步骤检测出所述物体从所述空间离开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以便对所述面进行拍摄。
CN201510231043.5A 2014-05-09 2015-05-08 图像显示拍摄系统、拍摄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100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7556 2014-05-09
JP2014097556A JP6079695B2 (ja) 2014-05-09 2014-05-09 画像表示撮影システム、撮影装置、表示装置、画像の表示および撮影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0590A true CN105100590A (zh) 2015-11-25
CN105100590B CN105100590B (zh) 2018-06-05

Family

ID=5436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1043.5A Active CN105100590B (zh) 2014-05-09 2015-05-08 图像显示拍摄系统、拍摄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29422B2 (zh)
JP (1) JP6079695B2 (zh)
CN (1) CN10510059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4718A (zh) * 2017-08-18 2018-01-0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教学信息采集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智能教学设备
CN111050091A (zh) * 2019-12-23 2020-04-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630160A (zh) * 2020-12-10 2022-06-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方法、检测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US11721308B2 (en) 2018-11-21 2023-08-08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560B (zh) * 2015-09-23 2021-01-0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图像投影的系统及方法
US20170264874A1 (en) * 2016-03-08 2017-09-1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10453495B2 (en) * 2017-03-08 2019-10-22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uitive and socially aligned access control
JP2022067812A (ja) * 2020-10-21 2022-05-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動作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6474A (zh) * 2007-09-04 2010-08-0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投影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107237A (ja) * 2009-11-13 2011-06-0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075206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Fuji Xerox Co., Ltd. Motion detecting device, recording system,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motion detecting method
CN102457730A (zh) * 2010-10-14 2012-05-16 株式会社尼康 投影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8263A (en) * 1994-06-15 1996-06-18 Daniel M. Platzker Interactive projected video image display system
US6388654B1 (en) * 1997-10-03 2002-05-14 Tegr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isplaying and communicating images
JPH11305335A (ja) * 1998-04-20 1999-11-05 Minolta Co Ltd 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3952896B2 (ja) * 2002-07-30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127382B2 (ja) * 2002-12-16 2008-07-30 リコーエレ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装置
JP2004252118A (ja) 2003-02-20 2004-09-09 Hitachi Ltd カメラ機能内蔵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により投写映像と手書き画像を合成してパソコンに取り込む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125628A (ja) * 2003-10-24 2005-05-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装置
WO2005069114A1 (ja) 2004-01-15 2005-07-28 Vodafone K.K. 移動体通信端末
JP4047822B2 (ja) 2004-02-27 2008-02-13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4724502B2 (ja) * 2005-09-06 2011-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レードル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70247422A1 (en) * 2006-03-30 2007-10-25 Xuuk, Inc. Interaction techniques for flexible displays
KR101595104B1 (ko) * 2008-07-10 2016-02-17 리얼 뷰 이미징 리미티드 광시야각 디스플레이들 및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들
WO2011023225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Promethean Ltd Interactive surface with a plurality of input detection technologies
US8294693B2 (en) * 2009-09-25 2012-10-23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Portable input device, method for calibration thereof,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calibration
JP2012053584A (ja) * 2010-08-31 2012-03-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65005A (ja) * 2010-09-14 2012-03-29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画像投影装置
WO2012040827A2 (en) * 2010-10-01 2012-04-05 Smart Technologies Ulc Interactive input system having a 3d input space
JP5327211B2 (ja) * 2010-12-28 2013-10-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50634B2 (ja) * 2012-03-09 2016-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
US20140026076A1 (en) * 2012-07-17 2014-01-23 Jacquilene Jacob Real-time interactive collaboration system
TWI520034B (zh) * 2013-04-29 2016-02-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判斷觸控手勢之方法及觸控系統
US9489114B2 (en) * 2013-06-24 2016-11-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howing interactions as they occur on a whiteboar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6474A (zh) * 2007-09-04 2010-08-0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投影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107237A (ja) * 2009-11-13 2011-06-0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075206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Fuji Xerox Co., Ltd. Motion detecting device, recording system,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motion detecting method
CN102457730A (zh) * 2010-10-14 2012-05-16 株式会社尼康 投影仪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4718A (zh) * 2017-08-18 2018-01-0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教学信息采集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智能教学设备
WO2019033661A1 (zh) * 2017-08-18 2019-02-2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教学信息采集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智能教学设备
US11721308B2 (en) 2018-11-21 2023-08-08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1050091A (zh) * 2019-12-23 2020-04-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630160A (zh) * 2020-12-10 2022-06-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方法、检测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14630160B (zh) * 2020-12-10 2023-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方法、检测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15720A (ja) 2015-12-03
CN105100590B (zh) 2018-06-05
JP6079695B2 (ja) 2017-02-15
US9529422B2 (en) 2016-12-27
US20150324005A1 (en) 2015-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0590A (zh) 图像显示拍摄系统、拍摄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US11119577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of a camera apparatus and a camera apparatus
JP4584246B2 (ja) 物体上に出力画像を表示する方法
US20130190043A1 (en) Portable device including mouth detection to initiate speech recognition and/or voice commands
CN104243819B (zh) 照片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706028A (zh)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US200500885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composition template
US20120098852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EP3544286B1 (en) Focus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4915367B2 (ja) 表示撮像装置および物体の検出方法
TW201351262A (zh) 顯示控制裝置,控制方法及其程式
WO201502955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0047256A1 (ja) 撮像装置、表示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152218B2 (en) Operation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operation device, and operation receiving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95882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50373283A1 (en) Photographing system,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computer program
US11513637B2 (en)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CN104658462A (zh) 投影机以及投影机的控制方法
CN106095178A (zh) 输入设备识别方法和系统、输入指令识别方法和系统
KR102118421B1 (ko) 카메라 커서 시스템
CN110086921B (zh) 终端性能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便携式终端和存储介质
US9229586B2 (en) Tou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pointer and a surface
JP5880459B2 (ja) 電子機器、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86319B2 (ja) 画像投影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KR101204868B1 (ko) 프로젝션 및 가상 입력 겸용의 프로젝터 및 데이터 입력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