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0970A - 一种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0970A
CN105090970A CN201510564495.5A CN201510564495A CN105090970A CN 105090970 A CN105090970 A CN 105090970A CN 201510564495 A CN201510564495 A CN 201510564495A CN 105090970 A CN105090970 A CN 105090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truncated cone
air
combustion chamber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44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Xiumei Zhuangxiang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Xiumei Zhuangxiang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Xiumei Zhuangxiang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Xiumei Zhuangxiang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644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0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0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0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8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supplementary heating
    • F23G5/14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supplementary heating including secondary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2/00Combustion
    • F23G2202/10Combustion in two or more stages
    • F23G2202/103Combustion in two or more stages in separate cha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焚烧炉,包括底座、下炉体、上炉体、热风机、烟囱、热能回风管及储灰缸;下炉体安装在底座上,并在内部设有燃烧燃料的第一燃烧室,且底部开设有下缩口,下炉体设有与热风机连通的第一通风道;上炉体的内部设有第二燃烧室,且顶部开设有上缩口,并还设有第二通风道;烟囱包括内管及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有与热能回风管连通的第三通风道,并通过上缩口与第二燃烧室连通,外管设有连通空气的若干气流孔,热风机能够通过热能回风管将圆台形烟囱内的混合热空气吸收后经由第一通风道及若干第一通风孔吹入第一燃烧室,经由第二通风道及若干第二通风孔吹入第二燃烧室,储灰缸安装在圆台形下炉体的下方,并通过下缩口与第一燃烧室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具,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焚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的生活垃圾,从随处焚烧垃圾产生黑烟直接笼罩整个乡村,到建立一些垃圾池或是垃圾焚烧炉来缓解烟雾的排放,然而上述垃圾的处理方式都存在垃圾燃烧不充分直接排放大量黑烟的问题,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排放一些不完全燃烧的,如二噁英一类的有害气体威胁着整个村民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焚烧炉,该焚烧炉能够使垃圾充分燃烧,并具有持续高温分解有害气体,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包括有底座、炉灶本体、热风机、圆台形烟囱及热能回风管;所述炉灶本体包括有圆台形下炉体及圆台形上炉体,所述圆台形下炉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在内部设有燃烧燃料的第一燃烧室,且底部开设有用以向所述炉灶本体外排放灰渣的下缩口,所述圆台形下炉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燃烧室连通的第一通风道;所述圆台形上炉体与所述圆台形下炉体一体成型,并在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燃烧室连通的第二燃烧室,且顶部开设有用以向所述炉灶本体外排放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或火焰的上缩口;所述圆台形下炉体及所述圆台形上炉体分别还包括有内筒及套设在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道,所述圆台形上炉体的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通风道连通的第二通风道;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内筒上绕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中心轴的三圆周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室与所述第一通风道的若干第一通风孔,所述圆台形上炉体的内筒上绕所述圆台形上炉体的中心轴的两圆周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燃烧室与所述第二通风道的若干第二通风孔;所述圆台形烟囱通过所述上缩口与所述第二燃烧室连通,并设有第三通风道及连通所述空气与所述第三通风道的一圈进气孔,所述热能回风管连通所述第三通风道与所述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与所述第一通风道连通,并能够通过所述热能回风管将所述第三通风道内的热能与所述进气孔排入的空气混合得到的混合热空气吸收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风道及所述若干第一通风孔吹入所述第一燃烧室,经由所述第二通风道及所述若干第二通风孔吹入所述第二燃烧室;所述储灰缸安装在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下方,并通过所述下缩口与所述第一燃烧室连通;所述储灰缸的中心轴、所述炉灶本体的中心轴及所述圆台形烟囱的中心轴重合。
优选地,所述圆台形烟囱包括有内管及套设在所述内管上的外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道,并通过所述上缩口与所述第二燃烧室连通,所述外管上开设有连通空气和所述第三通风道的一圈进气孔,所述热能回风管连通所述第三通风道与所述热风机;所述热风机能够通过所述热能回风管将所述第三通风道内的混合热空气吸收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风道及所述若干第一通风孔吹入所述第一燃烧室,经由所述第二通风道及所述若干第二通风孔吹入所述第二燃烧室。
优选地,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中心轴与所述圆台形上炉体的中心轴重合;所述上缩口的中心及所述下缩口的中心位于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中心轴上。
优选地,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内筒内径由所述下缩口指向所述上缩口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圆台形上炉体的内筒内径由所述下缩口指向所述上缩口方向上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三圆周在平行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中心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
优选地,每一第一通风孔及每一第二通风孔朝向所在圆周位置的切线方向倾斜,每一第二通风孔在平行与所述炉灶本体中心轴方向上朝向所述下缩口倾斜。
优选地,每一第一通风孔及每一第二通风孔的直径均为0.5-4.5cm。
优选地,所述焚烧炉还包括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所述储灰缸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渣管的中心轴与所述储灰缸的中心轴垂直。
优选地,所述焚烧炉还包括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接所述圆台形上炉体,并与所述第二燃烧室连通。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垃圾燃烧时,热风机输出热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通风道及所述若干第一通风孔吹入所述第一燃烧室,经由所述第二通风道及所述若干第二通风孔吹入所述第二燃烧室,并在所述第二燃烧室中形成涡流;在所述第一燃烧室中,热气流能够烘干垃圾和/或加快垃圾燃烧,垃圾在所述第一燃烧室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不完全燃烧气体,这些不完全燃烧气体在所述第二燃烧室内与所述若干第二通风孔喷出的热气流充分混合后再次燃烧,待所述内管渐渐发热,热能逐渐传递至所述第三通风道并与从所述进气孔排入的空气混合,再由所述热风机将混合热空气通过所述热能回风管吸入到所述炉灶本体的第二燃烧室内继续与不完全燃烧气体混合后燃烧,这样循环利用热能和空气混合,使垃圾充分燃烧,待一定时间,燃烧室内的温度达到950°-1100°后能够分解如二噁英一类的有害气体,大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并且节约了至少30%的热能;另外,垃圾燃烧后的灰渣通过所述下缩口直接掉至所述储灰缸中,而不会使灰渣累积在所述炉灶本体内,而使垃圾无法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焚烧炉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焚烧炉100 底座10 炉灶本体20
进料管30 储灰缸40 排渣管50
罩体70 热风机80 底盘11
支撑脚12 圆台形下炉体21 圆台形上炉体22
第一燃烧室211 下缩口212 上缩口222
内筒213、223 外筒214、224 第一通风道215
第一通风孔2131 第二通风道225 第二通风孔2231
进料口31 封闭门32 排渣口51
排渣盖52 第二燃烧室221 圆台形烟囱60
热能回风管90 内管61 外管62
第三通风道611 气流孔613 通道61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焚烧炉100包括有一底座10、一炉灶本体20、一进料管30、一储灰缸40、一排渣管50、一圆台形烟囱60、一罩体70、一热风机80及一热能回风管90。所述炉灶本体20、所述储灰缸40、所述排渣管50、所述圆台形烟囱60及所述热能回风管90均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所述底座10包括有一底盘11及若干支撑脚12(图中仅显示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11呈圆形,并可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脚12有三个,该三支撑脚12均匀分布在所述底盘11上,并用以支撑所述炉灶本体20。
所述炉灶本体20包括有一圆台形下炉体21及一圆台形上炉体22。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并在内部设有一燃烧燃料的第一燃烧室211,且底部开设有一用以向所述炉灶本体20外排放灰渣的下缩口212。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与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一体成型,并在内部设有一与所述第一燃烧室211连通的第二燃烧室221,且顶部开设有一用以向所述炉灶本体20外排放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或火焰的上缩口222。
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及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分别还包括有一内筒213、223及一套设在所述内筒213、223外的外筒214、224。所述第一燃烧室211设在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的内筒213内,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的内筒213及外筒214之间形成一第一通风道215,并且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的内筒213上绕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的中心轴的三圆周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室211与所述第一通风道215的若干第一通风孔213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三圆周在平行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中心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
所述第二燃烧室221设在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的内筒223内,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的内筒223及外筒224之间形成一与所述第一通风道215连通的第二通风道225,并且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的内筒223上绕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的中心轴的两圆周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燃烧室221与所述第二通风道225的若干第二通风孔223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圆周至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与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连接面的距离大于所述两圆周至所述上缩口222边缘所在平面的距离。
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由所述下缩口212指向所述上缩口222方向上的内径逐渐增大,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由所述下缩口212指向所述上缩口222方向上的内径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的内筒213及外筒214均具有圆台形轮廓,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1的内筒223及外筒224均具有圆台形轮廓。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的中心轴与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的中心轴重合,所述上缩口222的中心及所述下缩口212的中心位于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的中心轴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每一第一通风孔2131及每一第二通风孔2231朝向所在圆周上的切向方向倾斜,并且直径均为0.5-4.5cm,这样可以防止孔径太大而经由所述第一通风孔2131或第二通风孔2231的气流吹灭燃料,另外,也可以防止孔径太小而很容易被颗粒物堵塞;同时,在平行于所述炉灶本体20的中心轴方向上,每一第二通风孔2231朝向所述下缩口212方向倾斜,这样能够保证经由所述若干第二通风孔2231喷出的气流在所述第二燃烧室22内形成涡流。进一步地,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的高度小于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的高度,从而可以保证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的第一燃烧室211内的燃料燃烧时,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处理烟雾及分解有害物质。
所述进料管30一端连接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另一端开设有一进料口31,燃料可经由所述进料口31进入所述进料管30,而后被推至所述第二燃烧室221而掉落至所述第一燃烧室211。所述进料口31的边缘上设有一用以封闭所述进料口31的封闭门32,所述封闭门32用以在所述燃料燃烧时封闭所述炉灶本体20。
所述储灰缸40安装在所述圆台形下炉体21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第一燃烧室211连通,另外,所述储灰缸40的底部抵触所述底盘1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灰缸40的内径与所述下缩口212的直径相当。燃料燃烧剩下的灰或/及余渣均掉落至所述储灰缸40,从而防止灰尘或/及余渣四溅,污染环境。所述排渣管50的一端与所述储灰缸40连通,另一端设有排渣口51,灰或/及余渣通过所述排渣管50经由所述排渣口51排出所述储灰缸40,从而防止直接从储灰缸40排灰或/及渣造成烫伤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灰缸40与所述炉灶本体20同轴。为防止排渣管50有异物进入,所述排渣口51的边缘设有一排渣盖52,所述排渣盖52在所述排渣管50不使用时关闭以封闭所述排渣口51。优选地,所述排渣管50的中心轴与所述储灰缸40的中心轴重合,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排灰渣。
所述圆台形烟囱60包括有一内管61及一套设在所述内管61上的外管62,所述内管61及所述外管62之间形成有一第三通风道611,并且通过所述上缩口222与所述第二燃烧室221连通,另外,所述内管61为可传热钢管。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61及所述外管62均具有圆台形轮廓。所述内管61安装在所述炉灶本体20的上方,并且下端与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的顶部通过连接法兰连接,用以排放垃圾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和/或火焰;所述外管62上开设有连通空气和所述第三通风道611的一圈进气孔621,所述进气孔621用以将所述焚烧炉100外的空气排入所述第三通风道611中。所述罩体70安装在所述圆台形烟囱60的顶部,以罩住所述圆台形烟囱60,从而防止雨水掉落所述炉灶本体2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烟囱管道60的中心轴、所述炉灶本体20的中心轴及所述储灰缸40的中心轴重合。
所述热风机80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通风道215连通,用以往所述炉灶本体20中输送热气流。
所述热能回风管90连通所述第三通风道611与所述热风机80,所述热风机80能够将所述第三通风道611的混合热空气吸收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风道215吹入所述第一燃烧室211,经由第二通风道225吹入所述第二燃烧室221。
请继续参阅图1,使用时,打开所述封闭门32,将垃圾从所述送料口31送入所述进料管30,而后将垃圾推入所述第二燃烧室221掉落至所述第一燃烧室211;点燃垃圾的同时启动所述热风机80,所述热风机80工作输出热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通风道215及所述若干第一通风孔2131吹入所述第一燃烧室211,经由所述第二通风道225及所述若干第二通风孔2231吹入所述第二燃烧室221,并在所述第二燃烧室221中形成涡流;在所述第一燃烧室211中,热气流能够烘干垃圾和/或加快垃圾燃烧,垃圾在所述第一燃烧室211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不完全燃烧气体,这些不完全燃烧气体在所述第二燃烧室221内与所述若干第二通风孔2231喷出的热气流充分混合后再次燃烧,待所述内管61渐渐发热,热能逐渐传递至所述第三通风道611并与从所述进气孔621排入的空气混合,再由所述热风机80将混合热空气通过所述热能回风管90吸入到所述炉灶本体20的第二燃烧室221内继续与不完全燃烧气体混合后燃烧,这样循环利用热能和空气混合,使垃圾充分燃烧,待一定时间,燃烧室内的温度达到950°-1100°后能够分解如二噁英一类的有害气体,大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并且节约了至少30%的热能。
另外,由于所述圆台形上炉体22的内筒223指向所述上缩口222的内径逐渐减小,因此,所述圆台锥形上炉体22的内筒223能够挡住垃圾燃烧时产生的不完全燃烧颗粒,再加上不完全燃烧颗粒自身的重力重新掉落至所述第一燃烧室211再次燃烧,实现充分燃烧的目的。
再者,垃圾燃烧后的灰渣通过所述下缩口212直接掉至所述储灰缸40中,而不会使灰渣累积在所述炉灶本体20内,而使垃圾无法充分燃烧。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包括有底座、炉灶本体、热风机、圆台形烟囱、热能回风管及储灰缸;
所述炉灶本体包括有圆台形下炉体及圆台形上炉体,所述圆台形下炉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在内部设有燃烧燃料的第一燃烧室,且底部开设有用以向所述炉灶本体外排放灰渣的下缩口,所述圆台形下炉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燃烧室连通的第一通风道;
所述圆台形上炉体与所述圆台形下炉体一体成型,并在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燃烧室连通的第二燃烧室,且顶部开设有用以向所述炉灶本体外排放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或火焰的上缩口;所述圆台形下炉体及所述圆台形上炉体分别还包括有内筒及套设在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道,所述圆台形上炉体的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通风道连通的第二通风道;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内筒上绕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中心轴的三圆周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室与所述第一通风道的若干第一通风孔,所述圆台形上炉体的内筒上绕所述圆台形上炉体的中心轴的两圆周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燃烧室与所述第二通风道的若干第二通风孔;
所述圆台形烟囱通过所述上缩口与所述第二燃烧室连通,并设有第三通风道及连通所述空气与所述第三通风道的一圈进气孔,所述热能回风管连通所述第三通风道与所述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与所述第一通风道连通,并能够通过所述热能回风管将所述第三通风道内的热能与所述进气孔排入的空气混合得到的混合热空气吸收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风道及所述若干第一通风孔吹入所述第一燃烧室,经由所述第二通风道及所述若干第二通风孔吹入所述第二燃烧室;
所述储灰缸安装在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下方,并通过所述下缩口与所述第一燃烧室连通;所述储灰缸的中心轴、所述炉灶本体的中心轴及所述圆台形烟囱的中心轴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烟囱包括有内管及套设在所述内管上的外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道,并通过所述上缩口与所述第二燃烧室连通,所述外管上开设有连通空气和所述第三通风道的一圈进气孔,所述热能回风管连通所述第三通风道与所述热风机;所述热风机能够通过所述热能回风管将所述第三通风道内的混合热空气吸收后经由所述第一通风道及所述若干第一通风孔吹入所述第一燃烧室,经由所述第二通风道及所述若干第二通风孔吹入所述第二燃烧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中心轴与所述圆台形上炉体的中心轴重合;所述上缩口的中心及所述下缩口的中心位于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中心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内筒内径由所述下缩口指向所述上缩口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圆台形上炉体的内筒内径由所述下缩口指向所述上缩口方向上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圆周在平行所述圆台形下炉体的中心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通风孔及每一第二通风孔朝向所在圆周位置的切线方向倾斜,每一第二通风孔在平行与所述炉灶本体中心轴方向上朝向所述下缩口倾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通风孔及每一第二通风孔的直径均为0.5-4.5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还包括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所述储灰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的中心轴与所述储灰缸的中心轴垂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还包括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接所述圆台形上炉体,并与所述第二燃烧室连通。
CN201510564495.5A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焚烧炉 Pending CN105090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4495.5A CN105090970A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4495.5A CN105090970A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0970A true CN105090970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71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4495.5A Pending CN105090970A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097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7603A (en) * 1975-01-21 1977-06-07 Jacques Lohner Refuse incinerator
CN2245710Y (zh) * 1995-06-22 1997-01-22 洪林文江 一种改进的焚化炉
US6039560A (en) * 1996-01-31 2000-03-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Low NOx bur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circulation of exhaust gas
CN201507930U (zh) * 2009-03-20 2010-06-16 白世义 直排式垃圾焚烧炉
CN102818256A (zh) * 2012-09-18 2012-12-12 曾巨泓 生物质成型颗粒气化燃烧的燃烧器
CN205026679U (zh) * 2015-09-08 2016-02-10 广西南岜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焚烧炉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7603A (en) * 1975-01-21 1977-06-07 Jacques Lohner Refuse incinerator
CN2245710Y (zh) * 1995-06-22 1997-01-22 洪林文江 一种改进的焚化炉
US6039560A (en) * 1996-01-31 2000-03-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Low NOx bur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circulation of exhaust gas
CN201507930U (zh) * 2009-03-20 2010-06-16 白世义 直排式垃圾焚烧炉
CN102818256A (zh) * 2012-09-18 2012-12-12 曾巨泓 生物质成型颗粒气化燃烧的燃烧器
CN205026679U (zh) * 2015-09-08 2016-02-10 广西南岜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焚烧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6139B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5090968B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5841165B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05037311U (zh) 一种焚烧炉
CN205026679U (zh) 一种焚烧炉
CN205037310U (zh) 一种焚烧炉
CN205065733U (zh) 一种焚烧炉
CN205065734U (zh) 一种焚烧炉
CN205026680U (zh) 一种焚烧炉
CN205065726U (zh) 一种斜腔式燃烧室垃圾焚烧炉
CN105090970A (zh) 一种焚烧炉
CN105066140B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5090972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5090975A (zh) 一种焚烧炉
CN206130997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5864788B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5090974A (zh) 一种焚烧炉
CN105066138A (zh) 一种焚烧炉
CN205037303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5090976A (zh) 一种焚烧炉
CN105090977A (zh) 一种焚烧炉
CN204901776U (zh) 一种倾斜式燃烧室垃圾焚烧炉
CN105090967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05026672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5090978B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