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0133A - 真空泵装置以及一种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真空泵装置以及一种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0133A
CN105090133A CN201410210904.7A CN201410210904A CN105090133A CN 105090133 A CN105090133 A CN 105090133A CN 201410210904 A CN201410210904 A CN 201410210904A CN 105090133 A CN105090133 A CN 105090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vacuum pump
safety check
valve
pump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09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0133B (zh
Inventor
保罗·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FROD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Pam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Pam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Pam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109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0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0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0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0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0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泵装置,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内形成流动路径;入口接头(4)和出口接头(5),所述入口接头(4)和出口接头(5)通过所述路径流体连通;并且所述路径上设置有喷射泵(10),藉此真空接头(18)通过第一止回阀(22)和所述喷射泵(10)的进气接头(12)流体连通,并且通过位于所述进气接头(12)面向所述出口接头(5)一侧的第二止回阀(25)与流动路径(3)流体连通,并且藉此所述第一止回阀(22)以及所述第二止回阀(25)各自配备气门座(23,26)以及可移动的气门部件(24,27),所述气门部件(24,27)为阀舌门,其在关闭状态下彼此平行排列。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1)的方法。

Description

真空泵装置以及一种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泵装置,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内形成一条流动路径;入口接头和出口接头,所述入口接头和所述出口接头通过所述流动路径流体连通;所述流动路径上设置有喷射泵,真空接头通过第一止回阀与所述喷射泵的进气接头流体连通,并通过位于所述进气接头面向出口接头一侧的第二止回阀与所述流动路径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以及所述第二止回阀分别配有气门座及可移动的气门部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所述真空泵装置可以作为机动车制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制动系统的制动助力器形成真空。真空泵装置主要包含三个接头,即入口接头,出口接头及真空接头。通过入口接头可以将包含空气在内的流体引入真空泵装置中,流体经流动路径最终从出口接头流出。
进一步地,将所述出口接头与一个真空泵流体连通,从而使出口接头处的压力低于入口接头处的压力。此时流体沿流动路径流动时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所述真空泵可以是燃烧发动机,出口接头和燃烧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流体连通。
在所述流动路径上设有喷射泵,通过入口接头进入的流体可作为动力介质供喷射泵使用。即当沿着流动路径以及随后通过喷射泵存在足够大的动力介质质量流量或体积流量时,则会在喷射泵的进气接头处形成真空。进气接头位于流动路径之上,并且经由一个进气接头流入点进入流动路径之内。基于进气接头处的真空度,抽气介质被抽进喷射泵中,之后和动力介质一起流向出口接头方向。在出口接头处如果有足够的动力介质质量流,则会产生动力介质和抽气介质的混合物。
由于真空接头和进气接头流体连通,可以通过真空接头在进气接头处,特别是一个真空使用装置处产生真空。例如真空接头和制动助力器流体连通。第一止回阀位于真空接头和进气接头之间的流体连接器上。止回阀的作用是阻止可能同为空气的抽气介质从喷射泵流出之后流向真空接头。一旦进气接头处的压力高于真空接头处的压力(或者进气接头处的压力高于真空接头处的压力),第一止回阀则会关闭。与此类似,一旦进气接头处的压力小于真空接头处的压力,则止回阀至少会部分打开。
在真空泵装置工作时可能出现下述情况,即尽管有一定的动力介质质量流沿着所述流动路径流动,但还不足以让喷射泵达到在进气接头处产生足够的低压或者产生足够高的真空度的工作状态。这意味着,出口接头处的真空度可能比喷射泵的进气接头处的真空度高。基于此,真空接头额外和所述流动路径流体连通,即真空接头在进气接头面向出口接头一侧处和流动路径相连。
在真空接头和流动路径之间的流体连接器上安装有第二止回阀。流体连接器通过一个旁路接入点和流动路径相连。和第一止回阀类似,当所述旁路接入点处的真空度低于真空接头处时,所述第二止回阀也会关闭,而当旁路接入点处的真空度高于真空接头处的真空度时,第二止回阀则会相反打开。当足够大的动力介质质量流流经所述喷射泵时,同时在进气接头处形成真空时,真空接头处的真空尤其高于旁路连接口处的真空。喷射泵的作用是加强在出口接头处产生的真空。
总结起来,当动力介质质量流为零时,则所述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都会关闭。当动力介质质量流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动力介质质量流,并且小于第二动力介质质量流时,(出现第一流动介质质量流时,出口接头处的真空度高于喷射泵的进气接头处的真空度,而出现第二流动介质质量流时,进气接头处的真空度强于或者等于出口接头处的真空度),则第一止回阀关闭,而第二止回阀则会打开。一旦动力介质质量流达到或者超过第二动力介质质量流时,也即当进气接头处产生的真空度强于出口接头处的真空度时,则第二止回阀关闭而第一止回阀则会打开。
第一止回阀以及第二止回阀各配备有一个所述气门座以及一个所述可移动的气门部件。气门座以及气门部件同时起作用,从而将相应的止回阀的流动横截面调整至特定值。所述气门部件在一个封闭位置密封安装在气门座上,从而使所述止回阀的流动横截面为零,也即所述止回阀关闭。而在另一个位置,例如一个开口位置,气门部件则至少部分从气门座移出,或者完全移出。相应的,所述止回阀的流动横截面任意给出,其值大于零,这样止回阀至少部分打开或者完全打开。
已知最新技术收录在出版物DE19714858C1中。该出版物描述了一个带有一个管状外壳的吸入式喷射泵,壳内形成了两个流动管道。第一流动管道是喷射泵,第二流动管道是旁路。第一流动管道由一根管子形成,该管子依照一个气体分流器整块加工成型。管子侧面开口,和第二个空气引流管空气流连通。两个流动管道通过一个止回阀和第一空气引流管在同一方向上流动断开,而形成所述旁路的第二流动管道另外还通过第二止回阀相对于空气分配器关闭。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建议了一种真空泵装置,相较于已知的技术现状进行了改进,尤其是展示了一种优化的流动控制并且/或者实现了一种更加简单并且更加成本有效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上述目的从发明角度通过满足权利要求1所列特点的真空泵装置得以实现。同时规定,气门部件可以为阀舌门,并且在关闭状态下彼此平行排列。建议每个阀舌门可以围绕一根相对于所述泵壳以及气门座的轴线转动,而气门座相对于泵壳的位置则是固定的。
例如,可以仅有唯一的第一止回阀和唯一的第二止回阀,各配备有一个气门部件。不过,还可以安装更多第一止回阀并且/或者更多第二止回阀,尤其是各有一个唯一的气门部件或者至少有一个或者两个止回阀(各自)安装有更多的气门部件。
每个气门部件都位于一个虚拟的阀舌门平面之上,该平面由各气门部件伸张而成。在止回阀关闭的状态下,各个气门部件也位于其各自的关闭位置。在该位置,各气门部件对应的阀舌门平面覆盖所述气门座,也即该阀舌门平面最好与由所述气门座伸张而成的气门座平面一致。在止回阀关闭的状态下,所述气门部件应该彼此平行排列。这可以理解为,所述气门部件形成的各阀舌门平面彼此之间平行,尤其最好彼此一致,也即彼此重合。当然也可以实现所述阀舌门平面之间以一定距离平行排列。
所述气门部件的转动轴可以位于一个共同的虚拟直线上。不过最好彼此保持一定距离相互平行排列。特别是,所述转动轴位于一个共同的虚拟平面之上,该平面与由所述气门座伸张而成的平面一致,或者保持一定距离相互平行。如果所述转动轴在同一直线上,则所述阀舌门平面最好对于所有距离两个阀舌门同样的位置彼此重合,或者彼此平行。在其他装置中只有在关闭位置才能体现出阀舌门平面之间的平行性。
通过前文所述的气门部件的布置与排列,一方面能够优化真空泵装置里的流动控制,即避免流体改变其流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一种非常简单并且能够成本有效地制造和组装的结构。所述真空泵装置的进一步结构形式将在下文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阐述。
进一步,本发明规定,至少有一个气门部件是一个模制件的组成部分,并且通过一个弹性隔片和所述模制件的一个基本部件相连接。也即该气门部件分配给了所述模制件。作为阀舌门的气门部件的可旋转轴承支撑可以通过弹性隔片实现。该气门部件可以相对于模制件的基本部件旋转,而模制件本身最好保持形状稳定。
进一步,制成模制件的材质是均一的,即气门部件、隔片和基本部件由同样的材料制成。进一步,也可以规定,所述的部件中,即气门部件、底座和基本部件中,至少有两个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尤其是气门部件和基本部件由同样的材料制成,而隔片则由不同于上述材料的材料制成,从而获得足够的弹性。
制造所述的模制件最好通过一种喷射铸造法实现,尤其是在不同材料时通过一种多组件的喷射铸造法实现。模制件的首要作用是实现气门部件相对于泵壳的轴承支撑。进一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将基本部件固定在泵壳上,或者相对于该泵壳将其固定。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规定,基本部件至少包含一个气门部件。可以理解为,基本部件至少在相应的止回阀关闭的状态下,沿切线方向上至少部分或者进一步完全包含一个气门部件。切线方向相对于一个轴进行定义,该轴在止回阀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阀舌门平面相垂直,或者相对于一个真空管道的纵向中心轴垂直,而该真空管道引向所述真空接头。
进一步,本发明规定了一种优选结构,即基本部件包括一个安装在气门部件之间的分离隔片。如前所述,真空泵装置的止回阀位于不同的流动路径中,即第一止回阀位于第一流动路径,该流动路径将真空接头与进气接头相连接,第二止回阀位于第二流动路径,该流动路径位于真空接头和旁路接入点之间。所述分离隔片尤其起到分隔流动以及流动路径彼此间密封的作用。
本发明规定了一种优选的结构,即基本部件包括一个包围气门部件的环状隔片。该环状隔片在切线方向围绕着两个气门部件,至少从切线方向看将所述两个气门部件包围在所涉区域内。优选情况下该环形隔片沿着切线方向完全包含所述气门部件。一方面,所述环形隔片起到稳定模制件以及进一步稳定泵壳的气门部件的作用,环形隔片至少形成一个支承面,该轴承面与泵壳的至少一个反支承面面接触。
另一方面,所述环形隔片也能起到密封流动路径的作用,尤其是如前所述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进一步,所述环形隔片优选地沿着切线方向完全包围所述两个流动路径。也即该环形隔片优选地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状,尤其是优选地形成了圆环形隔片。
进一步,本发明规定了如下结构,即所述分离隔片在两个相对面与环形隔片连接。所述分离隔片完全包含由环形隔片围出的区域,并且分离隔片在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环形隔片上。优选的结构是,环形隔片和分离隔片共同形成两个流动区域,第一个流动区域属于第一流动路径,第二个流动区域属于第二流动路径。进一步,分离隔片和环形隔片由整块材料制成并且/或者由同一材质制成,也即在后者情况下由同样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本发明规定了一种优选的结构,即泵壳为一个包含喷射泵的泵壳,并且包括一个带有真空接头的外罩,该外罩固定在喷射泵壳上。也即所述泵壳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所述喷射泵壳和所述外罩。所述喷射泵壳和所述外罩优选由整块材料制成并且/或者由同一材质制成。进一步,所述喷射泵壳和外罩分别通过单独的喷射铸造法制成。进一步,可以为喷射泵壳规定,该喷射泵壳由两个喷射泵半罩组成,其分别首先由喷射铸造法制成,之后彼此进行材料接合。
本发明尤其推荐一种结构构造,即所述真空泵装置仅由喷射泵壳、外罩和模制件组成,所述模制件包括其气门部件。以所述构造可以实现真空泵装置非常简单和成本有效的制造和组装,因为仅需要将模制件装入喷射泵壳或者外罩内,之后将外罩固定在喷射泵壳上即可。
理论上,可以以任一方式将外罩固定在喷射泵壳上。不过优选推荐一种卡槽连接,即喷射泵壳至少有一个卡槽部件,而所述外罩至少有一个卡槽相配部件。该卡槽部件可以作为卡槽凸缘,而卡槽相配部件则作为卡槽凹座。将外罩固定在喷射泵壳上时,卡槽部件和卡槽相配部件同时起作用,也即卡槽凸缘和卡槽凹座咬合,以便将外罩固定在喷射泵壳上。
进一步,本发明规定了一种结构构造,即所述环形隔片以及/或者分离隔片与喷射泵壳以及外罩密封。优选地,将外罩和喷射泵壳固定之后,将模制件夹在二者之间。这也意味着,外罩至少从面积上将模制件压在喷射泵壳上。优选地,所述环形隔片沿着其在切线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与喷射泵壳以及外罩相密封。凭借此种结构可以实现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的安全及可靠的密封。
进一步,可以优选将分离隔片沿着其整个长度,和喷射泵壳以及外罩密封。这样可以实现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之间的流动分隔。喷射泵壳以及外罩之间固定的模制件同时起到气门部件轴承以及喷射泵壳以及外罩之间的密封连接的作用。
进一步,可以规定,喷射泵壳以及/或者外罩的反支承面面积由所述隔片围出,隔片沿着彼此相对的部件即外罩或者喷射泵壳的方向伸展。或者可以将隔片按如下方式安装,即模制件,尤其是分离隔片以及/或者环形隔片,分别位于包围所述模制件的隔片的两侧。以此可以实现模制件的位置精度以及突出的密封性能。
最终可以规定,模制件由整块材料以及/或者由同种材料制成。上文已经详细阐述了此种结构。优选地,将模制件的各单个部件,尤其是环形隔片,分离隔片以及/或者气门部件同时铸成。该模制件尤其可以通过一种喷射铸造工艺,例如一种多组件的喷射铸造工艺制成。进一步,也可以通过一种分离工艺,例如通过模压制成。
本发明另外还涉及一种制造真空泵装置的方法,尤其是依据前文所述结构的真空泵装置,该真空泵装置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内形成一条流动路径;入口接头和出口接头,所述入口接头和所述出口接头通过所述流动路径流体连通;所述泵壳内还设置有喷射泵,以此真空接头通过第一止回阀和所述喷射泵的进气接头相连,并且通过位于面向出口接头的进气接头一侧的第二止回阀和所述流动路径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第二止回阀分别配有气门座和可移动的气门部件。
进一步规定,气门部件作为阀舌门,在关闭的状态下彼此平行排列。上文已经详细阐述了此种真空泵装置结构以及生产过程工艺的优点。所述真空泵装置和生产工艺能够根据前文的详细阐述实现。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真空泵装置的简单的生产方法,规定了前文描述了包含气门部件的模制件,以及包括多组件的泵壳。后者至少包括一个喷射泵壳以及一个外罩,优选地仅包括这两个部件。在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时应备好喷射泵壳,外罩和模制件。接着将模制件放入喷射泵壳内或者外罩内,并且将其进行安装。接着将外罩固定在喷射泵壳上。优选地,通过将模制件夹在喷射泵壳和外罩之间,可以同时实现喷射泵壳和外罩之间的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接下来借助在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显示:
图1一个带有多组件泵壳以及两个止回阀的真空泵装置的截面图
图2一个真空泵装置的部件分解图,展示了一个喷射泵壳,一个喷射泵壳的外罩以及一个模制件。
图3一个外罩的详细截面图,以及
图4带有固定在喷射泵壳上的外罩的真空泵装置的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一个真空泵装置1。该装置包括一个泵壳2,泵壳内形成流动路径3。流动路径3将入口接头4与出口接头5连接。入口接头4放置在一个入口接头管套6上,出口接头5放置在一个出口接头管套7上。流动路径3位于一个流动通道8内,8形成于泵壳2内。相对于其纵向中心轴9,流动通道8至少在其长度的一段,特别是在其长度的一大段,更特别是在其整个长度上,包括一个环形的或者是一个圆环形的横截面。
当真空泵装置1运行时某种流体从入口接头4沿着流动路径3流向出口接头5。该流体的作用是喷射泵10的动力介质,该喷射泵位于并安装在泵壳2内。原则上该喷射泵10可以是任意构造。在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泵的结构是由文丘里喷嘴以及文丘里管构成。为此,流动通道8的横截面沿着流动方向、也即从入口接头4的方向逐渐缩小,直至最窄的横截面11处。从最窄的横截面11处开始,横截面沿着流动方向、也即向出口接头5的方向逐渐变大。
优选地,从入口接头4处开始立即缩小横截面积。进一步,横截面积在紧邻出口接头5处停止扩大。当然也可以规定,从紧邻入口接头4并且/或者出口接头5处开始,流动通道8的一段保持固定的横截面积。
喷射泵10包括一个进气接头12,其在所示实施例中由一个抽吸腔13形成并且具有这样一个空腔。进气接头12或者在横截面11最小的位置直接进入流动通道8内。或者也可以,正如在此描述的实施例所示,抽吸腔13以及/或者进气接头12逆流(相对于纵向中心轴9以及从入口接头4流向出口接头5的流动方向)安装。
最小横截面11与抽吸腔13以及进气接头12之间的距离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即喷射泵10适合于产生进气接头12处的真空。这也意味着,在流体质量流一定时,也可以称为动力介质质量流,沿着流动路径3以及通过流动通道8在进气接头12处产生真空。抽吸腔13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抽吸腔相对于纵向中心轴9具有一个圆形的横截面,并且在一侧和第一真空腔14相连接,该真空腔在泵壳2内形成。
相对于进气接头12以及抽吸腔13的动力介质质量流的逆流方向,一个旁路接头15和流动通道8相接。和抽吸腔13类似,这里形成了一个旁路腔16,流动通道8从其中通过。该旁路腔16相对于纵向中心轴9有一个圆形截面,其半径优选大于流动通道8的半径。旁路腔16与第二真空腔17相连。
除了入口接头4和出口接头5,真空泵装置1还有一个真空接头18,其位于一个真空接头管套19内。真空接头管套19包括一个纵向中心轴9。在第一真空腔14和真空接头18之间是第一流动路径20,在第二真空腔17和真空接头18之间是第二流动路径21。在第一流动路径20上,是第一止回阀22,带有一个第一气门座23和一个第一气门部件24。在第二流动路径21中则是第二止回阀25,带有一个第二气门座26和一个第二气门部件27。每个止回阀22和25各有一个气门座23以及26以及一个气门部件24以及27。
气门部件24和27可以移动,它们可以围绕一个转动轴转动移动。气门部件24和27为阀舌门。可以明显看出,气门座23和26在此处描述的真空泵调节阀1的实施方式中位于一个共同的平面。相应的,气门部件24和27,如果它们位于其各自的气门座23以及26,也即位于其各自的闭合位置,则也位于同样的平面。进一步,气门座23和26也可以位于彼此相距一定距离而平行的平面,这样相应的气门部件24和27在其闭合位置彼此相距一定距离且相互平行排列。
例如真空泵装置1是机动车的制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时出口接头5与一个真空泵,例如一辆机动车的发动机相连接。特别的为了实现此目的,出口接头5和发动机的一个进气歧管流体连通。通过入口接头4可以将动力介质尤其是空气引入。为了实现此目的,例如将入口接头4和一个空气入口流体连通,尤其是一个空气过滤器相连接。可以将一个真空使用器,例如一个制动系统的制动助力器连接到真空接头18.
当出口接头5处产生真空时,则出口接头5处的压力低于入口接头4处的压力,这样动力介质沿着流动路径3从入口接头4流向出口接头5。如果达到了一定的动力介质质量流,则喷射泵10起到真空增强器的效果。这也意味着,其进气接头12处存在更强的真空,也即比出口接头5处的压力更小。该真空在真空接头18处为了真空使用器而产生。
如果前文所述的动力介质质量流未能达到,则会出现如下情况,即:位于出口接头5处的压力高于进气接头12处的压力。基于此,规定了旁路接头15,其在位于进气接头12面向出口接头5的一侧,和流动路径3以及流体连接器8流体连通。经过旁路接头15可以在真空接头18处产生如在出口接头5处的真空。为了避免出现从真空接头18向进气接头12以及旁路管道15回流,规定了止回阀22和25。
藉此只要喷射泵10不会被足够大的动力介质质量流冲击,即可以在真空接头18处产生正如在出口接头5处的真空。如果仍旧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则在进气接头12处已经产生了高于出口接头5处的真空,此时第一止回阀22会打开,第二止回阀25则会关闭。
图2显示了真空泵装置1的部件分解图。很明显,泵壳2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一个喷射泵壳28和一个外罩29,并且最好仅包括这两个部件。喷射泵壳28包括带有入口接头4的入口接头管套6以及带有出口接头5的出口接头管套7。此外在图中无法直接看出,喷射泵10也在喷射泵壳内。明显可以看出的是同样位于喷射泵壳28内的第一真空腔14以及第二真空腔17,尤其如图中所示边缘开口。
一个在切线方向上(相对于纵向中心轴9)完全包含真空腔14和真空腔17的环形凸缘30在其面向外罩29的一侧建议以U形出现,该环形凸缘包括一个内隔片31和一个外隔片32,其沿着外罩29的方向继续延长,并超出沿着半径方向介于之间的反支承面33.
真空腔14和真空腔17之间的流动分隔通过一个分隔凸缘34实现,建议该凸缘采用和环形凸缘30类似的结构,即包括两个隔片35和36,其间围出一个反支承面37,所述隔片继续向外罩29的方向延长并超出该反支承面。建议所述分隔凸缘34的反支承面37和入所述环形凸缘30的反支承面33相交;环形凸缘30的内隔片31在这些相交点断开。反支承面33和37位于同一表面上,其最好与纵向中心走9相垂直。
喷射泵壳28包括多个用来固定外罩29的卡槽元件38。卡槽元件38最好是卡槽凸缘。外罩29包括相应的卡槽相配元件39,例如可以是卡槽凹肩。在外罩29处是内有真空接头18的真空接头管套19。
很明显,模制件40位于喷射泵壳28和外罩29之间.所述模制件上安有气门部件24和27。除此之外,模制件40还包括一个基本部件,其包括例如一个环形隔片42和一个分离隔片43。在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中,环形隔片42的形状是圆环形隔片。分离隔片43在相对的两面与环形隔片42相连。建议分离隔片将由环形隔片42包围的面积分为同样大小的两半。不过这一点不做强制要求。
可以看出,气门部件24和27分别通过一个弹性隔片44以及45和环形隔片42相连。通过弹性隔片44和45可以确保气门部件24和27围绕一个旋转轴的可移动性。基本元件41的结构是,环形隔片42根据环形凸缘30,分离隔片43根据分隔凸缘34调整了形状。模制件40安装在喷射泵壳28上时,建议将位于隔片31和32之间的环形隔片42以及位于隔片35和36之间的分离隔片43分别同时紧固于这些隔片之上。这样环形隔片42的支承面46和反支承面33平面接触,环形隔片43的支承面47和反支承面37面接触。模制件40尤其是基本元件21,和喷射泵壳28密封。
图3显示了外罩29的详细剖视图。可以看出,外罩29和喷射泵壳28类似包括一个环形隔片支撑48,其沿着半径方向通过一个隔片49向内以及通过一个隔片50向外均有边界。在隔片50上可以是卡槽对应元件。除了环形隔片支撑48还有一个带有隔片52和53的分离隔片支撑51。在环形隔片支撑48内是反支承面54,在分离隔片支撑51内是反支承面55。这些在组装真空泵装置1后和相应的模制件40以及基本元件41的支承面面接触。
最好将位于喷射泵壳28和外罩29之间的模制件40夹住固定,这样它的支承面挤压在对应的喷射泵壳28和外罩29的反支承面上。相应的,可以确保真空泵装置1可靠的密封以及真空腔14和17的流体分隔。
可以明显看出,气门座23和26分别包围支撑隔片56,以支撑气门部件24和27。这些支撑隔片56同时起到流体引导元件的作用,其间流动路径20和21沿着真空接头18流动。这里描述的气门座23和27的结构在同一平面上允许在一个真空管道59内产生更大的孔径,引向真空接头18的方向。相应的真空泵装置1沿着流动路径20和21的流动阻力最小化。支撑隔片56可以根据气门座23和26采用不同的结构。通过调整相应的支撑隔片56的结构,可以针对性地影响气门部件24和27的流入量,尤其针对止回阀22和25可以不同。
图4显示了完整组装好的真空泵装置1。可以明显看出,这是一个特别紧凑且非常简单易于组装的真空泵装置1。这个尤其通过作为模制件40的组件的气门部件24和27的特殊结构(这里不可见)成为可能。
在组装真空泵装置1时仅仅需要将模制件放于喷射泵壳28和外罩29之间,并通过卡槽元件38以及卡槽对应元件39进行固定。固定可以通过简单的卡槽实现,之后外罩29和喷射泵壳28结构锁合相连。

Claims (10)

1.一种真空泵装置,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内形成流动路径;入口接头(4)和出口接头(5),所述入口接头(4)和出口接头(5)通过所述路径流体连通;并且所述路径上设置有喷射泵(10),藉此真空接头(18)通过第一止回阀(22)和所述喷射泵(10)的进气接头(12)流体连通,并且通过位于所述进气接头(12)面向所述出口接头(5)一侧的第二止回阀(25)与流动路径(3)流体连通,并且藉此所述第一止回阀(22)以及所述第二止回阀(25)各自配备气门座(23,26)以及可移动的气门部件(24,27),所述气门部件(24,27)为阀舌门,其在关闭状态下彼此平行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气门部件是模制件(40)的组件,并且通过弹性隔片(44,45)与所述模制件(40)的基本部件(41)相连。
3.根据如前权利要求所述的真空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基本部件(41)至少包含气门部件(24,27)。
4.根据如前权利要求所述的真空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基本部件(41)包括位于气门部件(24,27)之间的分离隔片(43)。
5.根据如前权利要求所述的真空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基本部件(41)包括包含气门部件(24,27)的环形隔片(42)。
6.根据如前权利要求所述的真空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分离隔片(43)在相对的两面与环形隔片(42)相连。
7.根据如前权利要求所述的真空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泵壳(2)含有一个容纳喷射泵(10)的喷射泵壳(28)以及一个包含真空接口(18)的外罩(29),所述外罩固定在喷射泵壳(28)上。
8.根据如前权利要求所述的真空泵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隔片(42)以及/或者分离隔片(43)与喷射泵壳(28)以及外罩(29)密封接触。
9.根据如前权利要求所述的真空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制件(40)由整块材料以及/或者同样材料制成。
10.一种制造真空泵装置(1)的方法,特别是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如前权利要求所述,所述真空泵装置(1)包括:泵壳(2),其中形成流动路径(3);入口接头(4)和出口接头(5),所述入口接头(4)和出口接头(5)通过该路径流体连通,且其中设置有喷射泵(10),所述真空接口(18)通过第一止回阀(22)和喷射泵(10)的进气接头(12),以及通过位于进气接头(12)面向出口接口(5)一侧的第二止回阀(25)与流动路径(3)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22)以及第二止回阀(25)各自包括气门座(23,26)以及可移动的气门部件(24,27),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部件(24,27)为阀舌门,并且在关闭状态下彼此平行排列。
CN201410210904.7A 2014-05-19 2014-05-19 真空泵装置以及一种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5090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0904.7A CN105090133B (zh) 2014-05-19 2014-05-19 真空泵装置以及一种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0904.7A CN105090133B (zh) 2014-05-19 2014-05-19 真空泵装置以及一种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0133A true CN105090133A (zh) 2015-11-25
CN105090133B CN105090133B (zh) 2017-11-17

Family

ID=54571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0904.7A Active CN105090133B (zh) 2014-05-19 2014-05-19 真空泵装置以及一种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01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405A (zh) * 2019-12-27 2020-05-01 安徽金蓝焰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埋藏式电缆真空接头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7246A (zh) * 2001-08-30 2003-04-02 费斯托合资公司 抽真空装置
CN1624337A (zh) * 2003-12-02 2005-06-08 Smc株式会社 真空产生单元
JP2005171925A (ja) * 2003-12-12 2005-06-30 Advics:Kk 車両用負圧倍力装置のエゼクタ
CN1724298A (zh) * 2004-07-23 2006-01-2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高真空性止回阀
US20080121480A1 (en) * 2006-11-23 2008-05-29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jector and negative pressure supply apparatus for brake booster using the ejec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7246A (zh) * 2001-08-30 2003-04-02 费斯托合资公司 抽真空装置
CN1624337A (zh) * 2003-12-02 2005-06-08 Smc株式会社 真空产生单元
JP2005171925A (ja) * 2003-12-12 2005-06-30 Advics:Kk 車両用負圧倍力装置のエゼクタ
CN1724298A (zh) * 2004-07-23 2006-01-2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高真空性止回阀
US20080121480A1 (en) * 2006-11-23 2008-05-29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jector and negative pressure supply apparatus for brake booster using the ejec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405A (zh) * 2019-12-27 2020-05-01 安徽金蓝焰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埋藏式电缆真空接头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0133B (zh) 2017-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84939B1 (en) A check valve insert defining an open position and check valves having same
US20180128287A1 (en) Venturi Devices with Dual Venturi Flow Paths
KR102086198B1 (ko) 벤추리 효과를 이용해 진공을 생성하는 아스피레이터용 흐름 제어
JP6756699B2 (ja) デュアルベンチュリーデバイス
JP6595486B2 (ja) 改良型シール部材を有するチェックバルブ
CN102644531B (zh) 谐振系统
CN105673271A (zh) 带有桥连的两部分式垫圈的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器元件单元
CN105008694A (zh) 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的再循环系统
US10571030B2 (en) Valve gate within a Venturi gap of a Venturi device for producing vacuum
KR102213985B1 (ko) 바이패스 체크 밸브 및 이를 가지는 벤튜리 디바이스
CN104136734B (zh) 废气分配器
CN107429709B (zh) 用于使用文丘里效应产生真空的装置
JP6655162B2 (ja) 原動セクションに複数の副通路および原動出口を有する、ベンチュリー効果を利用して真空を発生させ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CN102979648B (zh) 树脂制进气歧管
CN105090133A (zh) 真空泵装置以及一种制造所述真空泵装置的方法
CN203892194U (zh) 回转式叶片泵和止回阀
CN103830955A (zh) 过滤器上轴瓦、过滤器和制造过滤器上轴瓦的方法
CN103221639A (zh) 降低噪声的气泵
CN104165109A (zh) 用于将阀壳接合至进气歧管的歧管主体的结构
CN106996385A (zh) 具有减少噪声的压气机入口再循环管的压气机再循环系统
CN207673523U (zh) 隔膜泵
KR102333835B1 (ko) 체크 벨브와 이를 구비하는 벤투리 장치
CN109690064A (zh) 用于摩托车内燃机的摩托车进气引导装置
CN109311466B (zh) 用于产生真空的装置中的旁通阀
CN110374688B (zh) 一种多腔静子结构及气流吸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Andreas Henk

Inventor after: Boyko Kushtilov

Inventor before: Meier Pau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9

Address after: Grav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EFROD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421 No. 1 Mona Road, Jiangyin Huashi Town,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YIN PAM AUTO PART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