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7505A - 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87505A CN105087505A CN201510439795.0A CN201510439795A CN105087505A CN 105087505 A CN105087505 A CN 105087505A CN 201510439795 A CN201510439795 A CN 201510439795A CN 105087505 A CN105087505 A CN 1050875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mer
- pmd19
- virus
- utr
- sdly107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拉丁文学名:(Human?enterovirus?713C?chimeric?virus),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校内,保藏日期:2015年6月24日,保藏编号:CCTCC?NO.V201521。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的拯救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EV71的3C嵌合病毒株为研究3C编码区在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抗病毒药物研究和疫苗研制均提供了研究平台。并为其他同类病毒的拯救提供了技术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在新西兰首次报道,1958年首次分离出柯萨奇病毒,并于1959年首次提出HFMD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16型,手足口病与EV71感染有关的报道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1972年EV71首次在美国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较快,导致死亡。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
肠道病毒71型(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ra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的成员,归属于人类肠道病毒A。EV71抗体在成人血清中的阳性率达到65%以上,说明了这种病毒的广泛传播,每年春夏季温度升高时都会进入感染高峰期,流行趋势从散发逐渐趋于有小型聚集性爆发。
手足口病的相关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发达国家拥有较好的科研平台,亚太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域,但对EV71的基础研究投入不够,至今在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对EV71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由于肠道病毒71型属于小RNA病毒科,所以其基因组的人工操作较难,这给疫苗的制备增加了难度。
因此目前对EV71的疫苗研究仍主要聚焦在传统的灭活疫苗上,而此类疫苗的免疫效果一般较低;虽然能够诱导产生包括中和抗体在内的免疫反应,但不能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诱导产生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多次接种;需要使用佐剂,制剂中存在灭活剂,灭活剂对病毒抗原有影响;由于诱导的免疫反应水平较低,以及各个抗原成分之间的疫苗应答不平衡,可能诱发疾病;一般不能通过自然途径接种,不易产生局部免疫反应。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亟需研发新型疫苗,既能保留完整的免疫原性,有效刺激免疫应答,又能避免感染性。此类疫苗的研制,需要对病毒基因组中各基因编码区域的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这种深入了解还有助于筛选抗病毒药物的靶点研究。
反向遗传学方法研究RNA病毒,是在质粒水平上来操作、研究RNA病毒,获得的拯救病毒表型稳定,操作方便,为EV71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平台。但迄今还没有合适的病毒作为疫苗研究的工具。
现有技术中没有研究者做EV71拯救病毒的,主要是存在技术偏见EV71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是无法实现的,此外由于EV71拯救病毒是一种新的病毒,所以在研究拯救方法时就存在很大的不可预期性,如何克服这种不可预期性是现有技术中无法做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拉丁文学名:(Humanenterovirus713Cchimericvirus),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校内,保藏日期:2015年6月24日,保藏编号:CCTCCNO.V201521。
本发明病毒的形态特征描述:
该病毒的颗粒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球形结构,无包膜和突出,直径约24~30nm,核酸为单股正链RNA。EV71型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四种结构蛋白VP1~VP4构成原聚体,后者再拼装成具有五聚体样结构的亚单位,60个亚单位通过各自的结构域相互连接,最终形成病毒的外壳。该病毒感染敏感细胞RD细胞后,形成的CPE特征为细胞变圆、固缩、折光性增强,然后脱落。
一种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的构建方法,步骤如下:
(1)以SDLY1(GenBank,HM188481.1)全长cDNA为PCR模板,引物1(序列见表2,SEQIDNo.1)为上游引物,引物2(序列见表2,SEQIDNo.2)为下游引物扩增SDLY1株的3C;
(2)以SDLY107(GenBank,JX244186.1)全长cDNA为PCR模板,引物3(序列见表2,SEQIDNo.3)为上游引物,引物4(序列见表2,SEQIDNo.4)为下游引物扩增SDLY107株的3D-3’UTR片段;
(3)采用融合PCR方法,以引物1(SEQIDNo.1)为上游引物,引物4(SEQIDNo.4)为下游引物将两个片段连接起来得到融合片段3C(1)-3D-3’UTR(107);
(4)将(3)中融合PCR产物3C(1)-3D-3’UTR(107)克隆连接入pMD19-T载体,形成pMD19-T-3C(1)-3D-3’UTR(107);
(5)将pMD19-T-SDLY107质粒以及步骤(4)得到的pMD19-T-3C(1)-3D-3’UTR(107)质粒分别进行HindIII和XbaI双酶切,回收酶切片段后,利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获得重组病毒质粒pMD19-T-107(1-3C);
(6)将步骤(5)得到的pMD19-T-107(1-3C)进行质粒扩增,并使用HindIII和XbaI双酶切,回收107(1-3C),体外转录后转染入RD细胞,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传代3次以上直至细胞病变稳定即为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
所述步骤(5、6)中酶切的具体步骤如下:HindIII与XbaIFastDigestenzyme各2.5μL,质粒(5中为pMD19-T-SDLY107质粒和pMD19-T-3C(1)-3D-3’UTR(107)质粒;6中为pMD19-T-107(1-3C)质粒)<2.5μg,10×FastDigestGreenBuffer5μL,水补齐至50μl,37℃酶切3-4h。
所述步骤(5)中具体为:将pMD19-T-107(1-3C)进行质粒扩增后双酶切得到107(1-3C)、体外转录后进行RNA转染,RD细胞转染RNA后,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以期病毒的拯救,通过每日观察细胞病变发现拯救病毒颗粒的出现,当CPE达到90%病变时,冻融一次(避免多次冻融)收获上清即为第一代拯救病毒;取第一代拯救病毒接种细胞培养板中(优选取500μl接种24孔细胞培养板中),放入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培养5天后未出现明显的CPE,冻融一次(避免多次冻融),10,000g离心10min收获上清,命名为二代拯救病毒;继续上述步骤接种二代病毒,约36h后出现病变,72h后病变达到90%,冻融三次收获病毒。反复操作传代3次以上直至细胞病变稳定即为拯救成功的病毒。
上述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在制备疫苗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的拯救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EV71的3C嵌合病毒株为研究3C编码区在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抗病毒药物研究和疫苗研制均提供了研究平台。并为其他同类病毒的拯救提供了技术方法。
附图说明
一种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拉丁文学名:(Humanenterovirus713Cchimericvirus),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5年6月24,保藏编号:CCTCCNO.V201521。
图1为pMD19-T-107全长质粒图;
图2扩增EV71全长基因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细胞与病毒
所用细胞为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habdomyosarcomacells,RD)。RD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时接种病毒,待细胞病变至80%左右时,-40℃和室温之间反复冻融三次后4℃10,000g离心10分钟收获,储存于-80℃冰箱中。
1.1.2实验试剂
所用主要试剂为病毒RNA提取试剂盒(OMEGA,中国)、DNA胶回收试剂盒和质粒提取试剂盒(OMEGA,中国);逆转录试剂盒(TOYOBO,日本);体外转录试剂盒(Promega,美国);高效保真酶PrimeSTARGXLDNAPolymerase、pMD19-T(TaKaRa,中国);限制性内切酶、转染试剂(Thermo,美国);细胞培养基、血清(HyClone,美国);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测序由上海博尚生物技术公司完成。
1.2实验方法
1.2.1扩增EV71SDLY107与SDLY1株病毒的cDNA
使用OMEGA公司的ViralRNAkit试剂盒提取SDLY107与SDLY1株病毒的RNA,使用TOYOBO公司的ReverTraAceqPCRKit逆转录生成cDNA。
1.2.2引物设计与RCR扩增
病毒株SDLY107和SDLY1为本课题组分离自山东的手足口病患儿,SDLY107为死亡患儿分离株,经鉴定为强毒株(细胞病变快而强,动物病理特征明显),SDLY1分离自轻症患儿,经鉴定为弱毒株,毒株均已经进行全序列分析。
在本室保存的pMD19-T-107全长质粒的基础上进行重组病毒SDLY107(1-3C)的拯救。如图1为标记了选取酶切位点的pMD19-T-107全长质粒图。酶切位点ApaⅠ为SDLY107株和SDLY1株病毒共同自身含有;XbaⅠ为引入位点;HindⅢ为pMD19-T含有的位点。
pMD19-T构建的步骤:
1.利用SDLY107株全基因组序列中固有的酶切位点(BsiWI,Bsp1407I),分三段扩增EV71全长基因组。构建见图2
(1)根据SDLY107株全长cDNA作为扩增模板,以ORF107F为上游引物(序列见表1,SEQIDNo.5),以ORF107R为下游引物(序列见表1,SEQIDNo.6)扩增EV71的大部开放阅读框(BsiWI—Bsp1407I)。将扩增片段ORF(BsiWI-Bsp1407I)与pcDNA3.1(+)质粒进行HindIII与XbaI双酶切。酶切片段回收后,进行T4连接获得pcDNA3.1(+)-ORF(BsiWI-Bsp1407I)。
(2)以SDLY107株全长cDNA为扩增模板,5'UTR107F(含有T7启动子)为上游引物(序列见表1,SEQIDNo.7),VP4107R为下游引物(序列见表1,SEQIDNo.8)扩增EV71的5′端(5′UTR-BsiWI)。将扩增片段5′UTR-BsiWI以及载体pcDNA3.1(+)-ORF(BsiWI-Bsp1407I)进行HindIII以及BsiWI酶切。酶切片段回收后,进行T4连接获得pcDNA3.1(+)-5′UTR-ORF(BsiWI-Bsp1407I)。
(3)以3'UTRBsp1407IF为上游引物(序列见表1,SEQIDNo.9),3'UTR52TR为下游引物(序列见表1,SEQIDNo.10)扩增EV71的3′端(Bsp1407I-3′UTR)。将扩增片段Bsp1407I-3′UTR以及载体pcDNA3.1(+)-5′UTR-ORF(BsiWI-Bsp1407I)进行Bsp1407I以及XbaI酶切。酶切片段回收后,进行T4连接获得全长EV71克隆pcDNA3.1(+)-SDLY107。
2.使用HindIII和XbaI对pcDNA3.1(+)-SDLY107进行双酶切,回收107片段;T-A克隆107片段入pMD19-T质粒,获得pMD19-T-107全长。
表1引物序列
1.2.2.1PCR扩增3C(1)-3D-3’UTR(107)
引物见表1。使用引物1(SEQIDNo.1)、引物2(SEQIDNo.2),以SDLY1株cDNA为模板,扩增3C蛋白编码区;使用引物3(SEQIDNo.3)、引物4(SEQIDNo.4),以SDLY107株cDNA为模板,扩增3D+3’UTR编码区;使用引物1(SEQIDNo.1)、引物4(SEQIDNo.4),以扩增获得的SDLY1株3C与SDLY107株3D+3’UTR为模板进行重叠PCR,获得重组PCR产物3C(1)-3D-3’UTR(107)。引物1(SEQIDNo.1)的5’UTR上游引入3个3C蛋白编码序列上游的碱基CAG;引物2(SEQIDNo.2)和引物3(SEQIDNo.3)的5’UTR上游含有互补片段;引物4(SEQIDNo.4)的5’UTR上游引物XbaⅠ的酶切位点。
表2引物序列
注:引物1:斜体为选取的EV71自身存在的酶切位点引物4:斜体为插入的酶切位点引物2与引物3,引物5与引物6:下划线为互补片段。
1.2.3pMD19-T-107(1-3C)的构建
将PCR产物3C(1)-3D-3’UTR(107)克隆连接入pMD19-T载体,形成pMD19-T-3C(1)-3D-3’UTR(107)。使用限制性内切酶ApaⅠ和XbaⅠ对pMD19-T-3C(1)-3D-3’UTR(107)和pMD19-T-107进行双酶切,回收3C(1)-3D-3’UTR(107)和pMD19-T-107—(107—为去除3CD-3’UTR编码区的剩余片段)。使用T4连接酶连接pMD19-T-107—与3C(1)-3D-3’UTR(107),得到pMD19-T-107(1-3C)。
1.2.4重组107(1-3C)全长的获得及体外转录
使用XbaⅠ和HindⅢ对pMD19-T-107(1-3C)进行双酶切,使其线性化,并回收107(1-3C)。使用Promega公司生产的RiboMAXⅢLargeScaleRNAProductionSystems—T7试剂盒进行体外转录,并使用OMEGA公司的RNA提取试剂盒对RNA进行提取。
1.2.5转染与拯救病毒
按照转染试剂ThermoScientificTurboFect使用方法,将1μg的107(1-3C)全长RNA转染入刚铺满单层的RD细胞,约72h小时后收获细胞,置-40℃和室温冻融一次后(避免反复冻融),接种至刚铺满单层的RD细胞,每孔200μl。再次培养72h后收获细胞并冻融一次,接种至刚铺满单层的RD细胞。全程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并设置阴性及SDLY107、SDLY1株作为对照。
1.2.6重组病毒的鉴定
提取拯救病毒SDLY107(1-3C)的RNA,逆转录生成cDNA,使用引物1(SEQIDNo.1)、4(SEQIDNo.4)对3CD-3’UTR编码区进行扩增后回收,送上海博尚生物技术公司测序进行鉴定。
上述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4)
1.一种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其特征是,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校内,保藏日期:2015年6月24日,保藏编号:CCTCCNO.V2015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的拯救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以SDLY1全长cDNA为PCR模板,引物1为上游引物,引物2为下游引物扩增SDLY1株的3C;
(2)以SDLY107全长cDNA为PCR模板,引物3为上游引物,引物4为下游引物扩增SDLY107株的3D-3’UTR片段;
(3)采用融合PCR方法,以引物1为上游引物,引物4为下游引物将两个片段连接起来得到融合片段3C(1)-3D-3’UTR(107);
(4)将(3)中融合PCR产物3C(1)-3D-3’UTR(107)克隆连接入pMD19-T载体,形成pMD19-T-3C(1)-3D-3’UTR(107);
(5)将pMD19-T-SDLY107质粒以及步骤(4)得到的pMD19-T-3C(1)-3D-3’UTR(107)分别进行HindIII和XbaI双酶切,回收酶切片段后,利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获得重组病毒质粒pMD19-T-107(1-3C);
(6)将步骤(5)得到的pMD19-T-107(1-3C)进行扩增,并使用HindIII和XbaI双酶切,回收107(1-3C),体外转录后转染入RD细胞,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传代培养直至细胞病变稳定即为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在制备疫苗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39795.0A CN105087505A (zh) | 2015-07-23 | 2015-07-23 | 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39795.0A CN105087505A (zh) | 2015-07-23 | 2015-07-23 | 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87505A true CN105087505A (zh) | 2015-11-25 |
Family
ID=54568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39795.0A Pending CN105087505A (zh) | 2015-07-23 | 2015-07-23 | 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87505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59615A (zh) * | 2010-12-23 | 2012-07-11 | 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Ev71疫苗制备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疫苗 |
CN101831410B (zh) * | 2009-03-09 | 2013-04-17 | 北京工业大学 | 重组肠病毒71型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 |
CN103255163A (zh) * | 2013-05-15 | 2013-08-21 | 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ev71病毒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WO2015028888A2 (en) * | 2013-08-25 | 2015-03-05 | Sentinext Therapeutics Sdn Bhd |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to treat viral infection |
-
2015
- 2015-07-23 CN CN201510439795.0A patent/CN1050875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1410B (zh) * | 2009-03-09 | 2013-04-17 | 北京工业大学 | 重组肠病毒71型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 |
CN102559615A (zh) * | 2010-12-23 | 2012-07-11 | 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Ev71疫苗制备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疫苗 |
CN103255163A (zh) * | 2013-05-15 | 2013-08-21 | 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ev71病毒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WO2015028888A2 (en) * | 2013-08-25 | 2015-03-05 | Sentinext Therapeutics Sdn Bhd |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to treat viral infec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7)
Title |
---|
HONG-LING WEN 等: "Complete gen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six enterovirus 71 strain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phenotypes", 《VIROLOGY JOURNAL》 * |
MCMINN PC: "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enterovirus 71 and its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ce", 《FEMS MICROBIOL REVIEWS》 * |
SUN LL 等: "Association of viral replication capacity with the pathogenicity of enterovirus 71", 《VIRUS RESEARCH》 * |
WEN, H.-L.: "Human enterovirus 71 strain SDLY107, complete genome", 《GENBANK DATABASE》 * |
YIN, X. 等: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isolated SDLY1 segment S10, complete sequence", 《GENBANK DATABASE》 * |
乔乔 等: "肠道病毒71型嵌合体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鉴定",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
温红玲 等: "肠道病毒71型山东临沂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62792A (zh) | 一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嵌合毒株及其应用 | |
CN101935637A (zh)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重组弱毒疫苗株及其应用 | |
CN105219800A (zh) | 辣椒轻斑驳病毒的侵染性克隆载体和农杆菌菌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760716A (zh) | 草鱼呼肠孤病毒s11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核酸疫苗的应用 | |
CN103266090A (zh) | Asia1型口蹄疫重组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559615B (zh) | Ev71疫苗制备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疫苗 | |
Boros et al. | Comparative complete genome analysis of chicken and turkey megriviruses (family Picornaviridae): long 3′ untranslated regions with a potential second open reading frame and evidence for possible recombination | |
CN110904153A (zh) | 表达非洲猪瘟病毒p12或p17蛋白的重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1511397A (zh) | 具有密码子对去优化区域的重组病毒及其用于治疗癌症的用途 | |
CN100425291C (zh) | O型口蹄疫病毒多基因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活载体疫苗及制备方法 | |
CN105816871B (zh) | 一种中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及其应用 | |
CN105087645A (zh) | M蛋白三氨基酸位点突变的猪用vsv病毒载体构建和应用 | |
Sun et al. |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inactivated coxsackievirus A16 vaccine in gerbils | |
CN105349562A (zh) | 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载体、重组菌及其应用 | |
CN106318955A (zh) | 表达人肠道病毒71型衣壳蛋白的重组腺病毒、由其制备的疫苗和应用 | |
CN108315306B (zh) | 一株高繁殖能力猪瘟病毒及其构建方法 | |
EP3549604A1 (en) | Recombinant bivalent inactivated vaccine for foot-and-mouth diseas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CN105274142A (zh) | 复制型重组人55型腺病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600481A (zh) | 腺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复制子嵌合载体猪瘟疫苗及其应用 | |
CN106636001B (zh) | 一种重组肠道病毒表型混合系统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 |
CN117965569A (zh) | 一种表达prrs病毒gp5-m蛋白的重组病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802921B (zh) | 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
CN105087503A (zh) | 肠道病毒71型3cd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 |
CN105087504A (zh) | 肠道病毒71型5’utr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 |
CN105087505A (zh) | 肠道病毒71型3c嵌合病毒及其拯救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