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1249B - 辊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辊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81249B CN105081249B CN201510158232.4A CN201510158232A CN105081249B CN 105081249 B CN105081249 B CN 105081249B CN 201510158232 A CN201510158232 A CN 201510158232A CN 105081249 B CN105081249 B CN 1050812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
- milling apparatus
- roller
- upper roller
- roll mil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动作不良产生并还能够减少维护次数的圆铸坯用的辊轧装置。该圆铸坯用的辊轧装置(10)具有:上辊(11);下辊(12);致动器(15),其包括具有杆接头(16)的杆(17)以及使杆(17)往复运动的主体部(18)。上辊(11)及下辊(12)分别以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上辊(11)和下辊(12)通过致动器(15)连接,上辊(11)及下辊(12)中的一方的辊A(上辊11)侧与主体部(18)侧连接,另一方的辊B(下辊12)侧与杆接头(16)侧连接,主体部(18)配置在比上辊(11)更靠上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铸坯用的辊轧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连铸法制造铸坯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在铸坯内部发生偏析或气孔(孔隙)等,在连铸过程中对铸坯进行轧制。由于该轧制是对铸坯的中央部分进行的,在截面为矩形形状的铸坯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具有成对的凸辊和平辊的轧制台(轧制装置)进行轧制,在截面为圆形的铸坯(圆铸坯)的情况下,可通过同型的例如具有一对平辊的轧制台(轧制装置)进行轧制。在矩形铸坯轧制的情况下,即使通过凸辊从上侧轧制仅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由于下侧的平辊的受压面积大,因此仅铸坯的上侧被轧制。因此,不会发生由于铸坯被向下方挤压弯曲而引起的破裂。
另一方面,如图10的(a)所示,在通过一对平辊110轧制截面为圆形铸坯100(圆铸坯)的情况下,由油压缸111仅从一侧(上侧)进行轧制时,铸坯100被向下方挤压。在这种情况下,铸坯100会由于弯曲而发生破裂。因此,在圆铸坯的轧制时,如图10的(b)所示,采取如下构造:对上辊110a、下辊110b分别设置油压缸111a、111b,并使上辊110a、下辊110b一起轧制(参照专利文献1、图2等)。为了不改变上辊110a、下辊110b之间的中心位置,通过经上辊110a、下辊110b一起轧制,防止铸坯100向一侧弯曲。然而,在对下辊110b设置了油压缸111b的情况下,油压缸111b将位于轧制台(轧制装置)的下方。轧制台下方处在因铸坯100的辐射或热气形成的高温氛围下,环境恶劣,会发生结垢、粉尘的散落和堆积、辊颈冷却水的飞溅等。因此,频繁发生动作不良等,需要提高维护频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2010-520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动作不良的产生并能够减少维护次数的圆铸坯用的辊轧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辊轧装置为圆铸坯用的辊轧装置,具有:上辊;下辊;以及致动器,其包括具有杆接头的杆以及使所述杆往复运动的主体部,所述辊轧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分别以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所述上辊和所述下辊通过所述致动器连接,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中一方的辊A侧与所述主体部侧连接,另一方的辊B侧与所述杆接头侧连接,所述主体部配置在比所述上辊靠上方的位置。
本发明的辊轧装置中,上辊和下辊通过致动器连接,通过使致动器动作,上下辊共同作动作从而使间隔变窄,也就是形成为能够轧制圆铸坯的结构。因此,能够在保持圆铸坯的轴的位置的状态下且不使圆铸坯弯曲的情况下轧制圆铸坯。另外,致动器的主体部(例如,油压缸的缸筒等)配置于比上辊靠上方的位置,而不配置于作为恶劣环境的下方,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动作不良,并能够减少维护次数。
“上辊及下辊可在上下方向移动”是指,通常能够在相对于水平配置的圆铸坯接近的方向及远离方向移动,而不是仅严格地限定于在垂直方向移动的情况。“辊A侧与主体部侧连接”包括主体部经由其他的部件间接性地连接于辊A的情况,表示辊A和主体部一体动作的状态。“辊B侧与杆接头侧连接”也是指相同的含义。
本发明的辊轧装置中,优选地,还具有主体部侧部件和杆接头侧部件,所述主体部侧部件连接作为所述辊A的所述上辊和所述主体部,所述杆接头侧部件连接作为所述辊B的所述下辊和所述杆接头。这样,在下辊和杆接头连接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杆的拉入动作使两辊的间隔变窄,从而轧制圆铸坯。
本发明的辊轧装置中,优选地,还具有主体部侧部件和杆接头侧部件,所述主体部侧部件连接作为所述辊A的所述下辊和所述主体部,所述杆接头侧部件连接作为所述辊B的所述上辊和所述杆接头。这样,在上辊和杆接头连接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杆的压出动作使两辊的间隔变窄,从而轧制圆铸坯。
本发明的辊轧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侧部件为臂,依次配置有支点A、所述辊A及所述主体部,并以支点A为中心转动,所述杆接头侧部件为臂,依次配置有支点B、所述辊B及所述杆接头,并以支点B为中心转动。通过使用上述的臂,能够通过杠杆原理提高轧制力。
本发明的辊轧装置中,优选控制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的轧制量的垫块。通过该垫块,控制轧制时的两辊的间隔,从而能够控制轧制量。
本发明的辊轧装置中,优选还具有对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施加向上的力的重量调整单元。由于辊及致动器的重量等,即使以使两辊的间隔变窄的方式使致动器动作,也存在下辊不上升或难以上升的情况。因此,通过使用使仅辊或固定于辊的致动器施加的重量缓和的重量调整单元,能够在致动器动作时使下辊容易上升。
本发明的辊轧装置中,优选还具有控制所述上辊向下方向移动位置的限位部。即使是如上述那样下辊难以上升的情况下,在使致动器动作时,利用限位部使首先移动(下降)的上辊停止于规定位置,由此使本已停止的下辊强制上升,因此能够使两辊最终移动到对称的位置。
本发明的辊轧装置中,优选所述致动器为油压缸。通过使用油压缸,能够有效进行轧制作业。
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辊轧装置,能够抑制发生动作不良,也能够减少维护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的(a)是表示该辊轧装置轧制时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图2的(b)是表示该辊轧装置轧制时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3的(a)是表示该辊轧装置在辊开放时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图3的(b)是表示该辊轧装置在辊开放时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4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在轧制时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图4的(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在轧制时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5的(a)是表示该辊轧装置在辊开放时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图5的(b)是表示该辊轧装置在辊开放时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6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在轧制时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图6的(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在轧制时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7的(a)是表示该辊轧装置在辊开放时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图7的(b)是表示该辊轧装置在辊开放时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8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在轧制时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图8的(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在轧制时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9的(a)是表示该辊轧装置在辊开放时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图9的(b)是表示该辊轧装置在辊开放时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10的(a)是表示仅从上侧轧制圆铸坯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的(b)是表示从上下两侧轧制圆铸坯的状态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
10:辊轧装置
11:上辊
12:下辊
13:上臂
14:下臂
15:油压缸
16:杆接头
17:杆
18:主体部
19:支点
20:框架
21:轴承箱
22:支点
23:轴承箱
24:活塞
25:缸筒
26:上垫块
27:下垫块
28:基座
29:弹簧
30:限位部
40:辊轧装置
41:上辊
42:下辊
43:油压缸
44:轴承箱
45:平板件
46:主体部
47:杆
48:轴承箱
49:杆接头
50:框架
51:上垫块
52:下垫块
53:限位部
54:弹簧
60:辊轧装置
61:上辊
62:下辊
63:油压缸
64:框架
65:倒U字形框架
66:轴承箱
67:主体部
68:杆
69:平板部分
70:纵板部分
71:轴承箱
72:杆接头
73:上垫块
74:下垫块
75:限位部
76:弹簧
80:辊轧装置
81:上臂
82:支点
83:配重
100:圆铸坯
101:支承辊
102:中心轴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10主要具有:上辊11、下辊12、作为主体部侧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一对上臂13、作为杆接头侧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一对下臂14、作为致动器的一个例子的一对油压缸15。油压缸15具有:具有杆接头16的杆17、及使杆17往复运动的主体部18。
在图2的(a)、图3的(a)的示意侧视图及图2的(b)、图3的(b)的示意主视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对于隐藏的部分的结构的一部分也会用实线予以表示(以下全部的示意侧视图及示意主视图也同样)。
辊轧装置10用于圆铸坯100的连铸设备,并配置于圆铸坯100完成凝固的位置附近。在辊轧装置10的前后配置有圆铸坯100的支承辊101。
上辊11及下辊12分别以可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并成对地从上下方向轧制圆铸坯100。即,在上辊11和下辊12之间搬运圆铸坯100。上辊11及下辊12可以是平辊、凸辊、凹辊等任一种辊,但图示为平辊。
上臂13为轧制时呈大致水平的朝向配置的棒状结构件(参照图2的(a))。上臂13以设置于一端侧的支点19(支点A)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转动。上臂13以能够以支点19为轴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框架20。框架20竖直设置在基座28的上表面。在上臂13的另一端侧的上表面连接并固定油压缸15的主体部18。主体部18的杆17朝下方配置。在上臂13的中间位置装有轴承箱21,上辊11可旋转地固定(支承)于轴承箱21。即,主体部18配置于比上辊11靠上方的位置。另外,作为主体侧部件的上臂13连接有上辊11(辊A)和主体部18。在上臂13上,沿圆铸坯100的长度方向依次配置有支点19(支点A)、上辊11(辊A)和主体部18。上辊11利用上臂13的转动在上下方向移动(以支点19为中心的转动移动)。
下臂14是在轧制时呈大致水平朝向,即与上臂13大致平行配置的棒状结构件(参照图2的(a))。下臂14以设置于一端侧的支点22(支点B)为中心在上下方向转动。下臂14以能够以支点22为轴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框架20。杆17的杆接头16可转动地与臂14的另一端侧固定。在下臂14的中间位置装有轴承箱23,下辊12可旋转地固定(支承)于轴承箱23。即,作为杆接头侧部件的下臂14连接下辊12(辊B)和杆接头16。在下臂14上,沿圆铸坯100的长度方向依次配置支点22(支点B)、下辊12(辊B)及杆接头16按顺序配置。另外,下辊12利用该下臂14的转动在上下方向移动(以支点22为中心的转动移动)。
油压缸15如上所述具有杆17及主体部18。主体部18至少包括活塞24和使活塞24插入的缸筒25。主体部18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上臂13。活塞24与杆17的杆接头16相反侧的端部连接。油压缸15与未图示的油压泵连接。油压缸15为双作用型(double-actingcylinder),但也可为拉动方式的单作用型(single-acting cylinder)。杆17在活塞24的往复运动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
辊轧装置10具有:与上臂13的中间位置下表面接触配置的上垫块26;及与下臂14的中间位置上表面接触配置的下垫块27(在图1中未图示)。上垫块26及下垫块27为箱状体。上垫块26和下垫块27的总高度为轧制时上辊11和下辊12之间的间隔。即,通过上垫块26和下垫块27控制上辊11和下辊12的轧制量。下垫块27(垫块中的至少一方)为厚度可调整的层结构,由此能够进行轧制量(轧制时的两辊的间隔)的调整。
辊轧装置10具有设置于基座28上表面和下臂14前端部(杆接头16的固定处)的下表面之间的弹簧29(重量调整单元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未图示)。弹簧29的一端与基座28的上表面连接,弹簧29的另一端与下臂14的前端部下表面接触。弹簧29沿大致垂直方向设置,并对上辊11、下辊12及油压缸15等施加向上的力。即,弹簧29支承上辊11、下辊12及油压缸15等。该弹簧29的力根据各辊11、12或油压缸15的重量、轧制力等适当地调整。
辊轧装置10具有突出设置于框架20的侧面的限位部30。限位部30具有在上臂13下落到所期望的位置时对上臂13进行限位的作用。即,限位部30控制上臂13,即上辊11向下方的移动位置。限位部30为可调整上表面位置的层结构。
接下来,对辊轧装置1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利用多个支承辊101将要轧制的圆铸坯100搬送到上辊11和下辊12之间。调整支承辊101等的高度使圆铸坯100的中心轴高度102水平。在进行轧制时,从图3状态的辊轧装置10,使油压缸15动作成为图2的状态。具体如下。
图3的(a)、(b)的辊轧装置10为油压缸15的杆17被拉出的状态。通过对杆侧施加油压,将杆17拉入,在使杆接头16和主体部18之间的距离缩小的方向上产生力。由此,上臂13向下转动,下臂14向上进行转动。通过该上臂13和下臂14的动作,上辊11和下辊12接近,从而轧制圆铸坯100(参照图2的(a)、(b))。
上臂13因与限位部30接触,在大致水平位置处停止移动。通过使上垫块26和下垫块27接触,而使下臂14在大致水平位置处停止移动。即,通过限位部30以及上垫块26和下垫块27,确定轧制量以及轧制时的上辊11及下辊12的位置。调整限位部30、上垫块26及下垫块27的高度等,以使轧制时上辊11及下辊12的位置相对于圆铸坯100的中心轴高度102对称。另外,利用弹簧29容易使下臂14上升。
根据辊轧装置10,通过以这种方式使上辊11和下辊12共同的油压缸15动作,而使上辊11向下方向动作,使下辊12向上方向动作而使间隔缩小。因此,能够在圆铸坯100的中心轴高度102不偏移且不使圆铸坯100弯曲的情况下轧制圆铸坯100。另外,油压缸15的主体部18配置于比上辊11靠上方的位置,没有被配置在作为恶劣环境的比下辊12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动作不良,减少维护次数。此外,在下辊的下方配置油压缸的以往的辊轧装置中,需要1个月进行一次左右的维护,但辊轧装置10只需一年一次左右的维护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维护频度。另外,辊轧装置10由于不需要将油压缸配置于下部,从而由已有装置进行改良时,不需进行基础性改造。即,能够由已有装置比较容易地进行改造,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改造工程。
(第2实施方式)
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40具有上辊41、下辊42及油压缸43。关于上述的结构,可分别参照第1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10的上辊11、下辊12及油压缸15。
辊轧装置40具有作为主体部侧部件的轴承箱44及平板件45。上辊41(辊A)通过轴承箱44可旋转地固定于平板件45的下表面。油压缸43的主体部46以杆47向下延伸的朝向,与平板件45的上表面接触并固定。在平板件45上设置有用于插通杆47的孔(未图示)。也就是说,作为主体部侧部件的轴承箱44及平板件45连接上辊41(辊A)及主体部46。
辊轧装置40具有作为杆接头侧部件的轴承箱48。下辊42(辊B)可旋转地固定于轴承箱48。油压缸43的杆接头49也被固定于轴承箱48。也就是说,作为杆接头侧部件的轴承箱48连接下辊42(辊B)及杆接头49。
在轴承箱44的下方设置有上垫块51,在轴承箱48的上方设置有下垫块52。下垫块52具有厚度(高度)可进行调整的结构。
辊轧装置40具有侧视呈大致U字形的框架50。框架50引导上辊41及下辊42在上下方向的移动。上辊41的轴承箱44及下辊42的轴承箱48分别可上下移动地配置在框架50的内侧。框架50的内侧面设置有控制轴承箱44(上辊41)的下方向移动位置的限位部53。限位部53为可调整高度的结构。在框架50的底板上表面配置有对下辊42以及间接地对上辊41施加向上的力的弹簧54。弹簧54的下端部与框架50的底板上表面接触。
接下来,对辊轧装置4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图5的(a)、(b)的辊轧装置40为油压缸43的杆47被拉出的状态。通过施加油压将杆47拉入,在杆接头49和主体部46之间的距离缩小的方向上产生力。由此,轴承箱44及上辊41向下移动,轴承箱48及下辊42向上移动,从而通过上辊41和下辊42轧制圆铸坯100(参照图4的(a)、(b))。与辊轧装置10同样,通过上垫块51、下垫块52以及限位部53,使上辊41和下辊42向相对于圆铸坯100的中心轴高度102对称的位置移动并轧制。另外,通过弹簧54使下辊42侧能够容易地向上方移动。
(第3实施方式)
如图6、图7所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60具有上辊61、下辊62、油压缸63及侧视呈大致U字形的框架64。关于上述的结构,可参照第2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40中具备的结构。但是,在油压缸63为单作用型的情况下,使用推压型油压缸。
辊轧装置60具有作为主体部侧部件的倒U字形的框架65及轴承箱66。倒U字形框架65由平板部分69和从该平板部分69的下表面两端向下方延伸的纵板部分70构成。油压缸63的主体部67以杆68向下延伸的方向与平板部分69的上表面接触并固定。在平板部分69上设置有用于插通杆68的孔(未图示)。轴承箱66与纵板部分70的下端连接,并对下辊62(辊A)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支承)。即,倒U字形框架65及轴承箱66(主体部侧部件)连接下辊62(辊A)和主体部67。
辊轧装置60具有作为杆接头侧部件的轴承箱71。上辊61(辊B)可旋转地固定于轴承箱71。油压缸63的杆接头72也固定于轴承箱71。因此,作为杆接头侧部件的轴承箱71连接上辊61(辊B)和杆接头72。
在轴承箱71的下方设置有上垫块73,在轴承箱66的上方设置有下垫块74。下垫块74为可调整厚度(高度)的结构。在框架64的内侧面设置有控制轴承箱71(上辊61)的下方移动位置的限位部75。限位部75为可调整高度的结构。在框架64的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对下辊62以及间接地对上辊61施加向上的力的弹簧76。弹簧76的下端部与框架64的底板上表面接触。
接下来,对辊轧装置6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图7的(a)、(b)的辊轧装置60表示油压缸63的杆68缩进(杆68向主体部67内拉入)的状态。通过对头侧施加油压,杆68被压出,在杆接头72和轴承箱66之间的距离缩短的方向上产生力。由此,上辊61向下移动,下辊62被抬起(向上移动),从而通过上辊61和下辊62轧制圆铸坯100(参照图6的(a)、(b))。通过上垫块73、下垫块74以及限位部75,上辊61和下辊62能够向相对于中心轴高度102对称的位置移动并轧制。另外,利用弹簧76可容易地使下辊62侧向上方移动。
(第4实施方式)
如图8的(a)、(b)、图9的(a)、(b)所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80具有上辊11、下辊12、上臂81、下臂14、油压缸15及框架20。辊轧装置80除了上臂81(主体部侧部件的一个例子)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10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上臂81与辊轧装置10的上臂13的不同之处在于,以支点82(支点A)为基准还向与上辊11的相反侧延伸。上臂81的以支点82为基准还向与上辊11的相反侧延伸的部分上设置有作为重量调整单元的配重83。通过该配重83,对上辊11以及间接地对下辊12施加向上的力。由此,在使油压缸15动作时,容易抬起下臂14(下辊12)。配重83为可调整重量地分离成多个部件的结构。辊轧装置80的使用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的辊轧装置10相同。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改变其结构,也可以是将各实施方式组合得到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形成将第1实施方式和第3实施方式组合得到的结构。具体地,在包括固定有上辊的上臂和固定有下辊的下臂的结构中,也可以为将杆接头固定于上臂(上辊)、将致动器的主体部固定于下臂(下辊)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致动器的主体部将配置于上臂(上辊)的上方,但主体部未固定于上臂。另外,也可例如设置用于使与下臂一体的主体部能够稳定地上下运动的引导件。
作为致动器,只要是输出往复运动的装置即可,可以使用油压缸以外的其他的流体压力汽缸或电动汽缸等汽缸装置。另外,如果垫块能够控制轧制时的两辊间的距离(轧制量),则也可将该垫块仅设置于上侧或下侧中的一侧的臂。垫块除了安装于臂(主体部侧部件及杆接头侧部件)以外,还可安装于框架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辊轧装置中,也可不具有限位部或垫块。连铸设备中对圆铸坯的轧制力(例如200t左右)比上下辊及油压缸的总重量(例如10t左右)大得多。因此,即使无限位部或垫块,在使油压缸动作时,首先上辊侧向下移动,但是一旦上辊与圆铸坯接触,之后下辊将被抬起。由此,能够抑制圆铸坯的弯曲并进行轧制。但是,通过使用具有限位部或垫块的辊轧装置,能够使轧制时的圆铸坯的弯曲更接近于0。
Claims (18)
1.一种圆铸坯用的辊轧装置,具有:
上辊;
下辊;以及
致动器,其包括具有杆接头的杆以及使所述杆往复运动的主体部,
所述辊轧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分别以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
所述上辊和所述下辊通过所述致动器连接,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中一方的辊A侧与所述主体部侧连接,另一方的辊B侧与所述杆接头侧连接,所述主体部配置在比所述上辊靠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主体部侧部件和杆接头侧部件,
所述主体部侧部件连接作为所述辊A的所述上辊和所述主体部,
所述杆接头侧部件连接作为所述辊B的所述下辊和所述杆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主体部侧部件和杆接头侧部件,
所述主体部侧部件连接作为所述辊A的所述下辊和所述主体部,
所述杆接头侧部件连接作为所述辊B的所述上辊和所述杆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侧部件为臂,依次配置有支点A、所述辊A及所述主体部,并以支点A为中心转动,
所述杆接头侧部件为臂,依次配置有支点B、所述辊B及所述杆接头,并以支点B为中心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的轧制量的垫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的轧制量的垫块。
7.根据权利要求1~3、6中任一项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施加向上的力的重量调整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施加向上的力的重量调整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所述上辊及所述下辊施加向上的力的重量调整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3、6、8、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所述上辊向下方向移动位置的限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所述上辊向下方向移动位置的限位部。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所述上辊向下方向移动位置的限位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所述上辊向下方向移动位置的限位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6、8、9、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为油压缸。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为油压缸。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为油压缸。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为油压缸。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辊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为油压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06339A JP5657159B1 (ja) | 2014-05-22 | 2014-05-22 | ロール圧下装置 |
JP2014-106339 | 2014-05-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81249A CN105081249A (zh) | 2015-11-25 |
CN105081249B true CN105081249B (zh) | 2018-09-18 |
Family
ID=52437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58232.4A Active CN105081249B (zh) | 2014-05-22 | 2015-04-03 | 辊轧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657159B1 (zh) |
CN (1) | CN1050812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50565A (zh) * | 2018-10-29 | 2019-04-02 | 考迈托(佛山)挤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碎料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80552A (en) * | 1978-06-23 | 1981-07-28 | Voest-Alpine Aktiengesellschaft | Driving roll stand for a continuous casting plant |
JPS6360051A (ja) * | 1986-08-29 | 1988-03-16 | Kawasaki Steel Corp | 薄鋳片の製造方法 |
CN201157890Y (zh) * | 2008-03-03 | 2008-12-03 | 鞍钢民企二炼钢福利厂 | 双缸连铸拉坯矫直机 |
CN102066022A (zh) * | 2008-05-26 | 2011-05-18 |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多流连铸设备 |
CN202079266U (zh) * | 2011-04-26 | 2011-12-21 | 田陆 | 方圆坯兼用拉矫机 |
CN203495170U (zh) * | 2013-09-30 | 2014-03-26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方圆坯连铸机的拉矫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31237Y2 (ja) * | 1989-12-26 | 1997-04-02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鋳片案内ロールセグメント |
JPH04305350A (ja) * | 1991-03-29 | 1992-10-28 | Kawasaki Steel Corp | 継目無鋼管用ステンレス鋼丸ビ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
JP5387205B2 (ja) * | 2008-07-31 | 2014-01-15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丸鋳片の連続鋳造方法および連続鋳造設備 |
-
2014
- 2014-05-22 JP JP2014106339A patent/JP5657159B1/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4-03 CN CN201510158232.4A patent/CN1050812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80552A (en) * | 1978-06-23 | 1981-07-28 | Voest-Alpine Aktiengesellschaft | Driving roll stand for a continuous casting plant |
JPS6360051A (ja) * | 1986-08-29 | 1988-03-16 | Kawasaki Steel Corp | 薄鋳片の製造方法 |
CN201157890Y (zh) * | 2008-03-03 | 2008-12-03 | 鞍钢民企二炼钢福利厂 | 双缸连铸拉坯矫直机 |
CN102066022A (zh) * | 2008-05-26 | 2011-05-18 |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多流连铸设备 |
CN202079266U (zh) * | 2011-04-26 | 2011-12-21 | 田陆 | 方圆坯兼用拉矫机 |
CN203495170U (zh) * | 2013-09-30 | 2014-03-26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方圆坯连铸机的拉矫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657159B1 (ja) | 2015-01-21 |
CN105081249A (zh) | 2015-11-25 |
JP2015221450A (ja) | 2015-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40111160A (ko) | 프레스 금형 | |
CN201832878U (zh) | 三辊卷板机 | |
CN105081249B (zh) | 辊轧装置 | |
CN206749027U (zh) | 一种柔性板材折弯模具 | |
CN103785728B (zh) | 一种杆状零件折弯成弧形的成型装置 | |
CN201470849U (zh) | 一种连铸机的铸坯导向装置 | |
CN204412778U (zh) | 一种热轧带钢高压水除鳞设备 | |
CN204135070U (zh) | 一种六辊单机架平整机 | |
CN104028659B (zh) | 一种侧向压料机构及冲压模具 | |
CN205291561U (zh) | 一种压花机 | |
CN200939463Y (zh) | 磁浮轧机 | |
CN105268742A (zh) | 辊轧装置 | |
CN104475466A (zh) | 一种热轧带钢高压水除鳞设备 | |
CN214488344U (zh) | 矫直机辊缝斜楔调整装置及多辊矫直机 | |
CN105537319B (zh) | 用于超薄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背板的加工装置 | |
CN109821929B (zh) | 板带矫直机及减少矫直盲区的方法 | |
CN201823799U (zh) | 鱼腹梁压制装置和设备 | |
CN202656290U (zh) | 一种石膏板的整平设备 | |
CN202606521U (zh) | 板楔式精轧机侧导板高度调节装置 | |
CN202785049U (zh) | 折纸机的加压加热板驱动装置 | |
CN202052794U (zh) | 热轧卷取机前侧导板伸缩臂导向装置 | |
CN105458080B (zh) | 斜楔刀架 | |
CN105619631A (zh) | 一种耐火砖切割装置移动平台 | |
CN201040295Y (zh) | 钢板矫正机的模座浮升机构 | |
CN109909302A (zh) | 一种连铸机扇形段出口处的铸坯铸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