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3953B - 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73953B CN105073953B CN201480009615.9A CN201480009615A CN105073953B CN 105073953 B CN105073953 B CN 105073953B CN 201480009615 A CN201480009615 A CN 201480009615A CN 105073953 B CN105073953 B CN 1050739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l
- inertinite
- amount
- total
- co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7/00—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 C10B57/04—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using charges of special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通过适当配合对提高焦炭强度有效的多个品种的煤作为构成混煤的煤来制造强度等品质优良的冶金用焦炭的方法。特别是提供活用以往较少作为焦炭制造用原料使用的惰质组含量少的煤来制造高强度的焦炭的技术。一种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对由多个品种的煤构成的混煤进行干馏来制造冶金用焦炭时,在所述混煤中配合10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的最高流动度为80ddpm以上且3000ddpm以下并且惰质组成分的含量为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的低惰质组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对混煤中含有的煤的种类、配合量进行调节来制造高强度的冶金用焦炭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高炉制造生铁时,首先,需要在高炉内交替地装入铁矿石类和焦炭,由此将铁矿石类和焦炭各自以层状填充,利用从风口吹入的高温热风对铁矿石类、焦炭进行加热,并且利用主要由焦炭产生的CO气体将铁矿石类还原并进行熔炼。为了稳定地进行这样的高炉的作业,提高炉内的透气性、透液性是有效的,为此,需要使用强度、粒度和反应后的强度等各特性优良的冶金用焦炭。尤其是强度被认为是特别重要的特性。
这样,为了提高高炉等立式炉内的透气性、透液性,使用高强度的冶金用焦炭是有效的。该冶金用焦炭通常通过基于JIS K 2151中规定的旋转强度试验等强度测定来进行强度管理。一般而言,煤通过干馏而软化熔融,相互粘结而形成焦炭。因此,焦炭的强度受到煤的软化熔融特性的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焦炭的强度,需要准确地评价煤的软化熔融特性。该软化熔融特性是指将煤加热时软化熔融的性质,通常可以通过软化熔融物的流动性、粘度、胶粘性、膨胀性等进行评价。
作为测定煤的软化熔融特性、即煤的软化熔融时的流动性的一般方法,可以列举基于JIS M 8801中规定的吉塞勒塑性计法的煤流动性试验方法。该吉塞勒塑性计法为如下方法:将粉碎至425μm以下的煤装入坩埚,以预定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利用刻度盘读取施加了预定的转矩的搅拌棒的旋转速度,并用ddpm(dial division per minute,每分钟刻度盘度)来表示。
另外,煤通常混合存在有加热时软化熔融的活性成分和加热时不软化熔融的惰质组成分,惰质组成分通过活性成分而胶粘。因此,焦炭强度受到活性成分量与惰质组成分量的平衡的强烈影响,特别是认为惰质组成分量如何是重要的。
作为测定惰质组成分量的一般方法,可以列举JIS M 8816中规定的煤的微细组织成分测定方法。该方法为如下方法:将粉碎至850μm以下的煤与热塑性或热固性的粘合剂混合并形成煤砖,对被测表面进行研磨后,使用显微镜来辨别光学性质和形态学性质。该方法中,关于试样中的各微细组织成分的含有率,以按各成分测定的个数的百分率作为容量百分率。可以使用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微细组织成分的含量,利用下述(1)式求出总惰质组量(TI)。
总惰质组量(%)=丝质体(%)+微粒体(%)+(2/3)×半丝质体(%)+矿物质(%) …(1)
在此,含量全部为体积%。
需要说明的是,矿物质的含量可以使用JIS M 8816中记载的帕尔(Parr)公式由无水基质的灰分和无水基质的总硫分计算来求出。
关于用于制造高强度焦炭的煤配合的想法,基本方法是将煤的构成成分大致分为不软化熔融的纤维质部分(惰质组成分)和软化熔融的粘结部分(活性成分)这两种并分别进行优化(非专利文献1)。而且,通常的方法是,发展该有关煤配合的想法,基于煤化度参数和粘结性参数这两种性状进行配合设计。
作为上述煤化度参数,可以列举JIS M 8816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o)、煤挥发成分等。另外,作为上述粘结性参数,可以列举最高流动度(MF)、CBI(CompositionBalance Index:组织平衡指数)(例如,非专利文献2)。需要说明的是,该CBI是基于以下想法的指数:存在与混煤中含有的惰质组成分的量相适应的最佳的粘结成分的量、这两种成分的比率越接近最佳值则焦炭强度越高。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报道了:考虑到平均最大反射率(Ro)、最高流动度(MF)、总惰质组量(TI)的相互关系,并将平均最大反射率(Ro)、最高流动度(MF)设定为预定值时得到的焦炭强度根据总惰质组量(TI)的值显示出向上凸的抛物线状的关系,强度达到最大的惰质组成分的量根据最高流动度(MF)的大小而改变。
在专利文献2中,报道了由包括最高流动度(MF)、总惰质组量(TI)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原料煤性状来推定焦炭强度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465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14528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燃料協会誌”城著、Vol.26、1947年、p.1‐p.10
非专利文献2:Schapiro等著:“Proc.Blast Furnace,Coke oven and RawMaterials”、Vol.20、1961年、p.89-p.112
非专利文献3:“燃料協会誌”奥山等著、Vol.49、1970年、p.736-p.743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高炉作业时,如果使用低强度的冶金用焦炭,则可能会使高炉内粉的产生量增加而导致压力损失的增大,从而导致作业不稳定并且炉内的气体的流动局部性集中的所谓偏流这样的故障。另外,在制造冶金用焦炭的情况下,为了得到焦炭品质稳定和高强度的冶金用焦炭,使用将多个品种的煤以预定的比例配合而得到的混煤作为原料。
作为影响焦炭的品质的煤性状,平均最大反射率(Ro)、最高流动度(MF)等指标是重要的,为了制造高强度的冶金用焦炭,需要提高这些特性。但是,平均最大反射率(Ro)、最高流动度(MF)大的高品质的煤价格昂贵,单纯地提高这些高品质的煤的配合率会直接导致焦炭制造成本的增加,因此不是上策。
对于混煤的性状,从构成该混煤的单种煤性状的加成性成立以及品质管理的简便性出发,通常用混煤平均品位来管理。但是,对于构成混煤的煤对焦炭品质分别产生何种影响、何种煤可以有效地提高焦炭强度,不清楚的地方很多,有时也得不到设想的强度。
特别是对于煤中的总惰质组量对焦炭强度的影响尚未充分进行研究,尤其是关于有效利用总惰质组量少的煤来得到高强度的冶金用焦炭的方法几乎没有见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用于制造强度等品质优良的冶金用焦炭的方法。特别是,本发明提供活用以往很少作为焦炭制造用原料使用的惰质组成分含量少的煤(低惰质组煤)来制作高强度的焦炭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且对于达到上述目的有效的方法,在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为对由多个品种的煤构成的混煤进行干馏来制造冶金用焦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混煤,使用配合有10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的最高流动度为80ddpm以上且3000ddpm以下并且总惰质组量为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的低惰质组煤的混煤。
本发明中,认为下述方法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更优选的方法:
(1)作为上述混煤,使用配合有20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的低惰质组煤的混煤;
(2)上述低惰质组煤的最高流动度为80ddpm以上且低于1000ddpm并且总惰质组量为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
(3)上述混煤中含有的低惰质组煤的灰分量为4.8质量%以上且8.6质量%以下;
(4)上述最高流动度为依据基于JIS M8801中规定的吉塞勒塑性计法的煤流动性试验方法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
(5)上述总惰质组量为依据JIS M8816中规定的煤的微细组织成分测定方法并应用下述式而求出的值,
总惰质组量(%)=丝质体(%)+微粒体(%)+(2/3)×半丝质体(%)+矿物质(%) …(1)
其中,含量全部为体积%。
发明效果
根据包含上述构成的本发明,能够制造比现有的冶金用焦炭更高品质(更高强度)的焦炭。在将这样的高品质的焦炭在高炉中使用的情况下,有助于改善高炉等立式炉内的透气性,对于进行稳定作业是有效的。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利用以往很少使用的惰质组成分的含量(总惰质组量)少的煤、即低惰质组煤,并且能够削减表示煤化度的程度的平均最大反射率(Ro)、表示粘结性的最高流动度(MF)大的昂贵的煤的配合量,因此,能够削减焦炭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单种煤的吉塞勒最高流动度(MF)与总惰质组量(TI)的关系的图。
图2是通过干馏而得到的焦炭的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们对于各种煤的配合条件与焦炭强度的关系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根据通常的煤的最高流动度(MF)与总惰质组量(TI)的关系适量地配合总惰质组量(TI)少的煤、即惰质组成分的含量少的低惰质组煤的情况下,焦炭强度意外地大幅提高,从而开发了本发明。
根据以往的见解,例如,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中,对于表示煤化度的程度的平均最大反射率(Ro)为0.9~1.2左右的煤,普遍的认识是,在总惰质组成分的含量(以下,仅称为“总惰质组量”)为20~30体积%时,焦炭强度达到最大,无论总惰质组量与该范围相比是增多或减少,焦炭强度都降低。另外,在非专利文献3中也公开了同样的倾向,仍然报道了:在总惰质组量为20~30体积%时,焦炭的转鼓强度达到最大。这种倾向在专利文献1中也有公开,但根据其公开内容表明,总惰质组量为31%时,焦炭强度达到最大。即,以往的见解指出了:在配合有总惰质组量少的煤的情况下,难以得到高强度的焦炭。
但是,发明人们发现,即使是总惰质组量少的煤、即低惰质组煤,但只要使最高流动度(MF)和配合量适当,焦炭强度不仅不会降低,而且与通常的配合相比,反而焦炭强度有时还会提高。
图1是表示各种单种煤(单个品种煤)的吉塞勒最高流动度(logMF)与总惰质组量(TI)的关系的图。如该图所示,通常可知,总惰质组量(TI)少的煤的最高流动度大。为了制造高强度的焦炭,重要的是在需要强化煤粒子之间的胶粘性的同时确保不生成伴随发泡的连通气孔。关于这一点,最高流动度(MF)大时,可以期待胶粘性,但可能容易发泡,由于连通气孔的生成而使强度降低。因此,到目前为止的煤配合的想法普遍是以使混煤的最高流动度(MF)适当的方式进行管理。
但是,实际上,即使最高流动度(MF)相同,也存在总惰质组量(TI)不同的煤。该煤的惰质组成分在软化熔融状态下也以固体存在,因此,软化熔融物显示出与浆料的物理特性接近的性质。即,煤的惰质组成分的量多时,软化熔融状态下的表观粘度增大。关于这一点,认为最高流动度(MF)是测定一种表观粘度,因此,对于最高流动度(MF)为相同水平的煤而言,总惰质组量(TI)越多的煤(固相成分越多),则软化熔融物中存在的液体成分的粘度越小,反之,总惰质组量越少的煤,则软化熔融物中的液体成分的粘度越大。认为液体成分的粘度越低,则干馏中的气孔的生长和合并越得到促进,越容易形成连通气孔,从而容易生成包含粗大的缺陷的焦炭。
为了确认上述想法,发明人们对由现有的混煤(混煤a)得到的焦炭和由合计配合有50质量%的总惰质组的含量为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并且最高流动度(MF)为80ddpm以上且3000ddpm以下的低惰质组煤的混煤(混煤b)得到的焦炭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考察。在此,基于现有方法的混煤a的品位为平均最大反射率(Ro)=1.00%、吉塞勒最高流动度(logMF)=2.5logddpm、总惰质组量(TI)=34体积%,大量配合有低惰质组煤的混煤b的品位为平均最大反射率(Ro)=1.00%、吉塞勒最高流动度(logMF)=2.2logddpm、总惰质组量(TI)=18体积%。将比较两种混煤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干馏而得到的焦炭的显微镜照片示于图2。
由图2可知,与混煤a相比,在混煤b中,独立地存在有接近圆形的气孔,在混煤b中,与基于现有配合的焦炭相比,气孔的生长和合并得到抑制,也不易形成连通气孔。在这样大量配合低惰质组煤的情况下,生成显微结构与以往不同的焦炭是以前并不知晓、发明人们新发现的见解。这样,根据生成显微结构与以往不同的焦炭暗示了:低惰质组煤的利用不是基于现有的配合技术的延伸的想法进行,而是应当基于新的配合基准进行。
为了抑制连通气孔的形成而制造高强度的焦炭,认为有效的是适当地活用总惰质组量少、软化熔融物中的液体成分的粘度高的煤,但尚不清楚具体的配合条件。很难认为总惰质组量(TI)与连通气孔的形成量及其对焦炭强度的影响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发明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从而弄清了以下所示的最佳的煤性状条件。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可以说为了通过使用低惰质组煤来提高焦炭强度,优选使用煤粒子之间能够良好的熔合、具有不形成连通气孔的程度的最高流动度(MF)并且总惰质组量(TI)低的煤,其范围优选最高流动度(MF)为80ddpm以上且3000ddpm以下、总惰质组量(TI)为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
在此,低惰质组煤的吉塞勒最高流动度(MF)的值低于80ddpm时,胶粘性不足。另一方面,该值超过3000ddpm时,容易生成连通气孔,从而不优选。更优选的MF值为80~1000ddpm,进一步优选为约150ddpm~约900ddpm。
另外,低惰质组煤的总惰质组量(TI)低于3.5体积%时,作为骨材而有助于提高强度的惰质组量不足。另一方面,该量超过11.7体积%时,通过使用低惰质组煤而带来的效果消失。更优选的TI为约4体积%~约10体积%。
另外,这样的低惰质组煤的配合比例过少(<10质量%)时,难以表现出效果,反之过多(>75质量%)时,混煤中的总惰质组量(TI)过低,作为由熔融成分来源的组织和惰质组成分来源的组织构成的复合材料的特性消失,难以表现出强度。因此,低惰质组煤的优选配合比例为10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优选为约20质量%~约75质量%,更优选为约20质量%~约65质量%。
另外,上述惰质组煤中的灰分也是与总惰质组组织同样地在软化熔融状态下以固体存在的成分。但是,在与碳质来源的惰质组成分比较的情况下,灰分的密度高,因此,体积比例低,有更细地分散的倾向。因此,与总惰质组量(TI)相比影响度小,但优选灰分量也低,其灰分量以干基的值计最优选为4.8质量%以上且8.6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8.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低惰质组煤在混煤中所占的配合量推荐为10~75质量%,作为余量的煤,可以适当配合例如总惰质组量并非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吉塞勒最高流动度并非80logddpm以上且3000logddpm以下的强粘结煤/弱粘结煤、准强粘结煤、低挥发煤或非粘结煤、改质煤等普通煤。其配合量为约25质量%~约90质量%。另外,混煤可以包含粘结材料、油类、粉焦炭、石油焦炭、树脂类、废弃物等添加物。
另外,如前所述,本发明中,上述的条件、即配合预定量的具有预定的最高流动度(MF)和预定的总惰质组量(TI)的低惰质组煤是有效的。此外,为了确保始终稳定地作为混煤的基质强度,优选将表示该混煤的煤化度的程度的平均最大反射率(Ro)调节至约0.95~约1.20%。
实施例1
该实施例示出对混煤进行干馏来制造焦炭时的试验结果。该试验中,使用作为普通的强度支配因子的混煤的平均最大反射率(Ro)和吉塞勒最高流动度(MF)的常用对数值(logMF)的加权平均值调节至几乎恒定的混煤。混煤使用表1所示的煤A~P来制备。需要说明的是,平均最大反射率(Ro)依据JIS M8816进行测定,吉塞勒最高流动度(MF)依据JISM8801进行测定,其常用对数值(logMF)也一并示于表1中。挥发成分(VM)和灰分(Ash)依据JIS M8812进行测定,分别用干基%来表示。总惰质组量(TI)基于JIS M8816使用(1)式来求出。
干馏试验使用能够模拟实际炉的电炉。煤粒子的粉碎条件设定为3mm以下100%,填充条件设定为水分8质量%、体积密度750kg/m3,干馏条件设定为干馏温度1050℃、干馏时间6小时。所得到的焦炭的性状评价使用JIS K2151中规定的作为转鼓150转15mm指数的DI(150/15)。另外,焦炭的CO2反应后强度(CSR)依据ISO18894进行测定。将各个混煤的配合构成(各煤的干燥基准配合比率(质量%))和干馏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中。
[表1]
与配合有20质量%的总惰质组量(TI)为13.2体积%而多于优选范围的煤I的配合1-2、配合有20质量%的最高流动度(MF)高达10964ddpm的煤J的配合1-3相比,使用配合有20质量%的最高流动度(MF:447ddpm)和总惰质组量(TI:6.7体积%)均低的煤K的配合1-1进行干馏而得到的焦炭显示出高强度。
对于平均最大反射率(Ro)比煤I(=0.77%)、J(=0.79%)、K(=0.76%)高的煤L(Ro:1.06%)、M(Ro:1.11%)的配合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与配合有20质量%的总惰质组量(TI)高达24.0体积%的煤L的配合2-2相比,由配合有20质量%的最高流动度(MF)和总惰质组量(TI)均低的煤M的配合2-1得到的焦炭显示出高强度。在配合有与确认到焦炭强度的提高的煤K和煤M的最高流动度(MF)和总惰质组量(TI)比较接近的煤N、煤O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制造高强度焦炭(配合3-1、配合4-1)。
由以上的试验结果可知,对于配合有20质量%的最高流动度(MF)为80ddpm以上且3000ddpm以下、总惰质组量(TI)为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的范围的低惰质组煤的例子而言,能够制造高强度的冶金用焦炭。
接着,为了确认观察到焦炭强度的提高效果的上述煤K、煤M的配合率的影响而进行了试验。该试验中,对合在一起配合有40质量%、50质量%、75质量%、80质量%的煤K和煤M的配合5-1、5-2、5-3、5-4的焦炭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这些到配合率为40~75质量%的配合5-1~5-3的例子(实施例5~7)中,能够制造高强度的焦炭。但是,这些煤K、M的配合率为80质量%的配合5-4(比较例4)中,确认到大幅的强度降低。认为这是因为,混煤的总惰质组量(TI)降低,因此,作为由熔融成分来源的组织和惰质组成分来源的组织构成的复合材料的特性消失。另外,在使煤K与煤M的合计配合率降低的情况下,配合有10质量%时,在实施例8(配合5-5)中,强度为84.5,但配合率为8质量%的比较例5(配合5-6)中,强度降低至84.1。
此外可知,使用30质量%的最高流动度(MF)为836ddpm而低于1000ddpm的煤P的配合10-1、以及包含35质量%的煤P和25质量%的最高流动度(MF)和总惰质组量(TI)均低的煤M的配合10-2均显示出高的转鼓强度。
另外,作为焦炭强度,对于转鼓强度(DI)(150/15)以外的强度指数、例如CO2反应后强度(CSR)也确认到同样的倾向。认为这是因为,由气孔结构的差异带来的强度表现机制也同样地作用于例如CO2反应后强度。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将混煤的平均最大反射率(Ro)统一为1.05进行了实验。一般而言,据称混煤的平均最大反射率(Ro)对焦炭基质部的强度产生影响,与本发明中明确的连通气孔的生成没有关系。因此,本发明的技术也能够应用于平均最大反射率(Ro)不同的混煤。
为了确认上述想法,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改变各煤的配合率来制备Ro不同的混煤,对将该混煤进行干馏而得到的焦炭的强度进行评价。将各混煤的配合构成(各煤的干燥基准配合比率(质量%))和干馏试验的结果示于表3中。对于最大反射率(Ro)高的混煤而言,基质部的强度增高,因此,有焦炭强度也高的倾向,但最高流动度(MF)为80ddpm以上且3000ddpm以下、总惰质组量(TI)为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的范围的K煤、M煤、N煤的合计配合率不论是过高或过低,都确认到强度降低的倾向,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对最高流动度(MF)为80ddpm以上且3000ddpm以下、总惰质组量(TI)为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的范围的煤的配合率在10~75质量%范围内的混煤进行干馏的情况下,得到了强度高的焦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技术不仅作为例示的高炉用焦炭的制造技术有效,而且作为其他种类的立式冶金炉用焦炭或燃烧炉用焦炭等的制造方法也有效。
Claims (15)
1.一种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为对由多个品种的煤构成的混煤进行干馏来制造冶金用焦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混煤,使用配合有10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的最高流动度为80ddpm以上且3000ddpm以下并且总惰质组量为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的低惰质组煤的混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混煤,使用配合有20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的低惰质组煤的混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惰质组煤的最高流动度为80ddpm以上且低于1000ddpm并且总惰质组量为3.5体积%以上且11.7体积%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煤中含有的低惰质组煤的灰分量为4.8质量%以上且8.6质量%以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煤中含有的低惰质组煤的灰分量为4.8质量%以上且8.6质量%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流动度为依据基于JIS M8801中规定的吉塞勒塑性计法的煤流动性试验方法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流动度为依据基于JIS M8801中规定的吉塞勒塑性计法的煤流动性试验方法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流动度为依据基于JIS M8801中规定的吉塞勒塑性计法的煤流动性试验方法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流动度为依据基于JIS M8801中规定的吉塞勒塑性计法的煤流动性试验方法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惰质组量为依据JIS M8816中规定的煤的微细组织成分测定方法并应用下述式而求出的值,
总惰质组量(%)=丝质体(%)+微粒体(%)+(2/3)×半丝质体(%)+矿物质(%)…(1)
其中,含量全部为体积%。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惰质组量为依据JIS M8816中规定的煤的微细组织成分测定方法并应用下述式而求出的值,
总惰质组量(%)=丝质体(%)+微粒体(%)+(2/3)×半丝质体(%)+矿物质(%)…(1)
其中,含量全部为体积%。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惰质组量为依据JIS M8816中规定的煤的微细组织成分测定方法并应用下述式而求出的值,
总惰质组量(%)=丝质体(%)+微粒体(%)+(2/3)×半丝质体(%)+矿物质(%)…(1)
其中,含量全部为体积%。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惰质组量为依据JIS M8816中规定的煤的微细组织成分测定方法并应用下述式而求出的值,
总惰质组量(%)=丝质体(%)+微粒体(%)+(2/3)×半丝质体(%)+矿物质(%)…(1)
其中,含量全部为体积%。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惰质组量为依据JIS M8816中规定的煤的微细组织成分测定方法并应用下述式而求出的值,
总惰质组量(%)=丝质体(%)+微粒体(%)+(2/3)×半丝质体(%)+矿物质(%)…(1)
其中,含量全部为体积%。
15.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惰质组量为依据JIS M8816中规定的煤的微细组织成分测定方法并应用下述式而求出的值,
总惰质组量(%)=丝质体(%)+微粒体(%)+(2/3)×半丝质体(%)+矿物质(%)…(1)
其中,含量全部为体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31741 | 2013-02-21 | ||
JP2013-031741 | 2013-02-21 | ||
PCT/JP2014/052989 WO2014129336A1 (ja) | 2013-02-21 | 2014-02-10 | 冶金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73953A CN105073953A (zh) | 2015-11-18 |
CN105073953B true CN105073953B (zh) | 2018-05-25 |
Family
ID=5139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09615.9A Active CN105073953B (zh) | 2013-02-21 | 2014-02-10 | 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45503B2 (zh) |
KR (1) | KR101767800B1 (zh) |
CN (1) | CN105073953B (zh) |
TW (1) | TWI482848B (zh) |
WO (1) | WO201412933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79554B1 (ko) * | 2014-08-15 | 2018-07-17 |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야금용 코크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
CN110295049A (zh) * | 2019-07-09 | 2019-10-01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利用复杂混煤的炼焦配煤方法 |
JP7160218B2 (ja) * | 2020-01-07 | 2022-10-25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配合炭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62778A (en) * | 1981-03-30 | 1982-10-06 | Mitsubishi Chem Ind Ltd | Preparation of coke for iron manufacturing |
JP2002020760A (ja) * | 2000-07-13 | 2002-01-23 |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 コークス強度の推定方法 |
JP5470855B2 (ja) | 2009-01-06 | 2014-04-16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冶金用フェロ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JP5668287B2 (ja) * | 2009-12-25 | 2015-02-12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冶金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JP2013020760A (ja) * | 2011-07-08 | 2013-01-31 | Panasonic Corp | 蓄電デバイス |
JP6056157B2 (ja) * | 2012-02-29 | 2017-01-11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コークス用配合炭組成決定方法及びコークス製造方法 |
-
2014
- 2014-02-10 WO PCT/JP2014/052989 patent/WO201412933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2-10 JP JP2015501392A patent/JP61455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2-10 CN CN201480009615.9A patent/CN105073953B/zh active Active
- 2014-02-10 KR KR1020157022305A patent/KR10176780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2-18 TW TW103105181A patent/TWI482848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767800B1 (ko) | 2017-08-11 |
JPWO2014129336A1 (ja) | 2017-02-02 |
KR20150109421A (ko) | 2015-10-01 |
WO2014129336A1 (ja) | 2014-08-28 |
JP6145503B2 (ja) | 2017-06-14 |
TW201441358A (zh) | 2014-11-01 |
CN105073953A (zh) | 2015-11-18 |
TWI482848B (zh) | 2015-05-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80414B (zh) | 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 | |
CN105073953B (zh) | 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 | |
CN105073954B (zh) | 冶金用焦炭的制造方法 | |
CN106661458A (zh) | 冶金用焦炭及其制造方法 | |
JP5304049B2 (ja) | 冶金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
JP6590155B2 (ja) | 冶金用コーク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011833B2 (ja) | コークス製造方法 | |
JP2015224296A (ja) | 高炉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及び高炉用コークス | |
JP2016079326A (ja) |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
JP2016183330A (ja) | コークス製造用成型炭の製造方法 | |
JP6189811B2 (ja) | 無灰炭配合量決定方法及び高炉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
KR101910405B1 (ko) | 페로코크스의 제조 방법 | |
KR100816793B1 (ko) | 야금용 코크스 제조방법 | |
CN101845343A (zh) | 工业混合型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