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3499B - 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及显示单元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及显示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3499B
CN105073499B CN201480018813.1A CN201480018813A CN105073499B CN 105073499 B CN105073499 B CN 105073499B CN 201480018813 A CN201480018813 A CN 201480018813A CN 105073499 B CN105073499 B CN 105073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ar
semi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88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3499A (zh
Inventor
龟嶋保
桥本淳邦
肥后孝之
梶谷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73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3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3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34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insid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0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2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 B60R1/23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eld of view
    • B60R1/26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eld of view to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B60R2001/1253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with cameras, video cameras or video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2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 B60R2300/202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displaying a blind spot scene on the vehicle part responsible for the blind spo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3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image processing
    • B60R2300/303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image processing using joined images, e.g. multiple camera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48Vehicle exterior or interior
    • G06T2207/30268Vehicle interi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10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作为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具有:图像生成部,根据检测驾驶员的视点的位置的视点位置获取部的检测结果及检测显示装置的角度的角度获取部的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检测结果,至少使用车外图像生成与车内后视镜的映像相似的输出图像;显示控制部,控制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输出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及显示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及显示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设置于车室(车厢)内的后视镜与设置于该后视镜的左右两侧的显示装置一体化而成的后视镜一体型显示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05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个例子,在这种装置中,优选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在显示装置中显示的图像。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作为一个例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具有:图像生成部,基于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视点的位置的视点位置获取部的检测结果及用于检测显示装置的角度的角度获取部的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检测结果,至少使用车外图像,生成与车内后视镜(room mirror)的映像相似的输出图像;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由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输出图像。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与车内后视镜的映像同样的输出图像。
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中,所述图像生成部,将生成的车外图像的一部分作为所述输出图像。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比较容易地变更显示装置的显示范围。
作为一个例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具有:拍摄范围控制部,基于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视点的位置的视点位置获取部的检测结果及用于检测显示装置的角度的角度获取部的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检测结果,以变更用于拍摄车外图像的拍摄部的拍摄范围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从拍摄与驾驶员的视点的位置或与显示装置的角度对应的范围的图像中,取得缺点更少的图像。
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中,所述图像生成部根,据用于检测车外的物体的物体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物体的位置,变更所述输出图像所含的所述物体的图像的大小。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以更良好的精度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车外的物体的图像的尺寸。
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被半透半反镜覆盖;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半透半反镜成为全透射状态的亮度来显示所述输出图像。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抑制由于显示装置的输出图像与半透半反镜的映像的误差导致发生图像或者映像变得难以看见的情况。
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被半透半反镜覆盖;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表示车外的情况的所述输出图像;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半透半反镜成为半透射状态的亮度来显示所述输出图像。因此,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由显示装置输出的车外图像上重叠根据半透半反镜的映像而成的车内图像。
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中,具有亮度变更部;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被半透半反镜覆盖;在将所述半透半反镜的透射状态保持在全透射状态及半透射状态的中的一个状态的范围内,由用于检测车内的明亮程度的明亮程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该车内的明亮程度越亮,则所述亮度变更部使所述显示装置的亮度或者所述输出图像的亮度值变得越大。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根据车内的明亮程度的变化,通过使半透半反镜的透射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容易抑制图像或者映像变得难以看见。
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被半透半反镜覆盖;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与所述半透半反镜的映像中的车辆的车窗的区域对应的所述输出图像。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有时容易更明确地以视觉识别能从车窗看见的车外图像。
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被半透半反镜覆盖;所述显示控制部,能够控制所述显示装置至少切换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全透射状态与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半透射状态。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与驾驶状况或驾驶员的偏好等对应的图像。
作为一个例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具有上述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与拍摄车外或车内的情况的拍摄部。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与车内后视镜的映像同样的输出图像。
作为一个例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单元具有:上述图像显示控制装置所包括的上述显示装置,以及覆盖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半透半反镜。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驾驶员在无法使用显示装置的状态下,能够使用半透半反镜来确认后方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所包括的显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所包括的显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透射度=0)的一个例子。
图5是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拍摄部的拍摄范围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拍摄部的拍摄范围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拍摄部的拍摄范围的另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拍摄部的拍摄范围的另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9是在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是在透射度为0的状态下的图。
图10是在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是在透射度大于0而小于1的状态下的图。
图11是在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是在透射度为1的状态下的图。
图12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取得的车外图像的整个区域与显示范围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3是作为与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一个例子中的驾驶员的视点的位置的变化对应的半透半反镜(车内后视镜)的映像的可见范围的变化的概念图。
图14是作为与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一个例子中的显示单元的角度的变化对应的半透半反镜(车内后视镜)的映像的可见范围的变化的概念图。
图1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中的车辆至物体为止的距离与该物体的图像的倍率的相关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16是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所包括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的功能框图的一个例子。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在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是在变更车道之前的状态下的图。
图19是在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是在已经变更了车道的状态下的图。
图20是在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是在已经变更了车道的状态下在车外检测出物体的情况下的图。
图21是示出停车时的车辆位置与在该位置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是在开始停车之前的状态下的图。
图22是示出停车时的车辆位置与在该位置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是车辆在到达目标停车位置之前的状态下的图。
图23是示出停车时的车辆位置与在该位置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是在与图22相比车辆更靠近目标停车位置的状态下的图。
图24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亮度变更相关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5是作为与第一变形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一个例子中的驾驶员的视点的位置的变化对应的半透半反镜(车内后视镜)的映像的可见范围及拍摄部的拍摄范围的变化的概念图。
图26是第二变形例的图像显示系统所包括的显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是示出显示单元在展开状态下的图。
图27是第二变形例的图像显示系统所包括的显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是示出显示单元在折叠状态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包括同样的结构要素。因此,下面对那些同样的结构要素赋予共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装备于车辆1的图像显示系统100具有ECU11(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控制部、图像显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图像。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替代以视觉识别后方用的车内后视镜(后视镜),而设置有图2、3所示的显示单元30(显示装置、后视镜单元、后方确认单元)。显示单元30具有:显示装置10(显示面板)、半透半反镜31及连接部32。显示装置10具有大致朝向车辆后方的显示画面10a。在主视图中,显示装置10在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呈长四边形状(长方形状)的外观,构成为扁平的长方体状。作为一个例子,显示装置10为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或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有与通过拍摄部12拍摄的图像左右颠倒的图像,所述拍摄部12设置于车内(车室内)及车外(车室外)。通过ECU11的图像处理,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和由半透半反镜31反射的映像对应的(相似的、适合的、匹配的、对位的)图像。
此外,如图2、3所示,半透半反镜31覆盖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在主视图中,半透半反镜31在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呈现出长四边形状(长方形状)的外观,构成为扁平的长方体状。这里,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半透半反镜31与显示画面10a之间存有间隙g的方式来设置所述半透半反镜31。通过设置这样的间隙g,在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上显示的图像(影像),看起来好像是由半透半反镜31反射的映像。此外,支持部1d固定于车辆1(例如,车身顶盖,未图示)。例如,支持部1d与连接部32通过球窝接头机构(未图示)而以能够三维地变更姿势(能够旋转并且能够以各种姿势停止)的方式连接。此外,在连接部32处设置有角度传感器25(参照图1,在图2、3中未图示,作为一个例子是陀螺仪传感器等),所述角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显示装置10(显示单元30)的三维的角度。此外,半透半反镜31以如下方式构成,即,能够在与显示装置10平行且覆盖该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的被覆位置P1(第一位置)与未覆盖显示画面10a且离开该显示画面10a的开放位置P2(第二位置、隔开位置)之间往复(能够开闭),并且至少能够在这些各位置P1、P2静止。即,驾驶员用手指等移动半透半反镜31而将其移动至开放位置P2,从而不经由半透半反镜31就能够以视觉识别在显示画面10a上显示的图像。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单元30,能够在将半透半反镜31与显示装置10组合的各种模式下使用。例如,存在这样的模式:在显示装置10上以较高亮度显示图像,使半透半反镜31成为全透射状态,不将半透半反镜31作为后视镜来使用(全透射模式)。此外,存在这样的模式:在显示装置10上不显示图像,将半透半反镜31作为后视镜来使用(全反射模式、后视镜模式)。此外,存在这样的模式:使半透半反镜31反射光,并且显示出显示装置10的图像(半透射模式)。此外,在半透射模式中,能够局部地(例如,仅与窗框1a内对应的区域)提高图像的亮度(局部强调模式)。下面除非另外说明,否则都是对全透射模式下的计算处理的说明。
在全透射模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图像(输出图像Im)中包括:车内图像Imi(除了含有柱或车门、座位、内饰、车顶等之外,还含有乘坐者、行李、物品等的车内的图像),表示车内的情况;车外图像Imo,表示与车窗1c(窗框1a内)对应的部分的车外的情况(情景)。通过如图5至8所示的设置在车内的拍摄部12I(12)来获取车内图像Imi。例如,拍摄部12是内置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IS(CMOS image sens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的成像元件的数码摄像头。拍摄部12能够以规定的帧频输出图像数据(动画数据、帧数据)。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在显示装置10上针对车内的比较广的范围内的各位置来显示车内图像Imi,通过车内的拍摄部12I(12)拍摄车内的比较广的范围。车内的拍摄部12I(12)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作为一个例子,车内的拍摄部12I(12)设置在车内的前部,能够设置在显示装置10的附近,或者与显示装置10一体地设置。并且,在车内设置有多个拍摄部12的情况下,ECU11(控制部)对由这些多个拍摄部12获取的图像进行合成。
通过车外的多个拍摄部12获取车外图像Imo。ECU11通过公知的技术对由这些多个拍摄部12获取的图像进行合成,取得一系列车外图像Imo(全景图像,参照图12)。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在显示装置10上针对比较广的范围内的各位置显示车外图像Imo,通过车外的多个拍摄部12拍摄车辆1后方的比较广的范围。在图5、6的例子中,车外的拍摄部12分别设置在车辆1(车体)的两侧部(作为一个例子,左右的车门后视镜),并且设置在车辆1的后端部1b。此外,在图7、8的例子中,车外的拍摄部12分别设置在车辆1的后端部1b的两侧部(作为一个例子,车辆1的后方侧的角部的较上方),并且设置在车辆1的后端部1b。此外,能够使拍摄部12的各自的拍摄范围在上下方向上不同。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ECU11将车内图像Imi与车外图像Imo重叠(合成),能够透过车内的结构(柱或车门、座位、内饰、车顶、乘坐者、行李、物品等)而看见车外情况的合成图像Ims(参照图10、图11)。此外,如图9至11所示,ECU11能够生成透射度α(比率)不同的合成图像Ims。图9中示出了(α=0)的合成图像Ims(=车内图像Imi),图10中示出了(0<α<1)的合成图像Ims,图11中示出了(α=1)的合成图像Ims(=车外图像Imo)。在比较简单的例子中,针对在将车内图像Imi与车外图像Imo互相对位后的状态下的各点,在车内图像Imi的亮度为x1,车外图像Imo的亮度为x2,透射度为α(0≤α≤1)的情况下,在所述各点重叠后获得的合成图像Ims的亮度x能够以如下数式表示,即x=(1-α)×x1+α×x2。并且,根据图9至11明显可知,对除了车窗1c以外的区域(存在有车内结构或物体等的区域)执行这样的图像合成,而对车窗1c对应的区域(不存在车内结构或物体等,通过车窗1c能够看见车外情况的区域)则不执行这样的图像合成(仅车外图像Imo成为输出图像Im)。在车外图像Imo中,虽然在车窗1c的内侧与外侧都具有连续形状,但是有时会出现在车窗1c的内侧与外侧车外图像Imo的亮度不同的情况。并且,能够将透射度α设定为任意的值。
进而,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ECU11能够变更车内图像Imi及车外图像Imo中的显示范围Ad。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2所示,ECU11能够根据从拍摄部12获取的比较广的范围的车外图像Imo,决定(移动)其显示范围Ad。并且,针对车内图像Imi也同样地能够变更显示范围。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ECU11能够根据车辆1的状况,变更透射度α、显示范围Ad。ECU11能够使用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作为变更透射度α或显示范围Ad的触发信息(信号、数据)。例如,具体而言,ECU11能够根据从如图1所示的非接触测量装置13或转向角传感器14(前轮用)、后轮转向系统15的转向角传感器15a、GPS16(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车轮速传感器17、制动系统18的制动传感器18a、加速传感器19、前轮转向系统20的扭矩传感器20a、挡位传感器21以及方向指示器22等获取的检测结果或信号、数据、操作输入部24b(监视装置24)等的指示信号(控制信号、切换信号、操作信号、输入信号、数据)、物体检测部119(参照图16)的检测结果以及通过车辆位置获取部120(参照图16)获取的车辆1的位置等,来变更透射度α或显示范围Ad。如图1所示,作为一个例子,图像显示系统100所包括的电子构件(即,非接触测量装置13、转向角传感器14、转向角传感器15a、GPS16、车轮速传感器17、制动传感器18a、加速传感器19、扭矩传感器20a、挡位传感器21、方向指示器22、操作输入部24b等)能够通过车内网络23(例如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而电连接。并且,也可以通过CAN以外的方式将各电子构件电连接。
例如,非接触测量装置13(测距部、物体检测装置)是发射超声波或电磁波并捕捉其反射波的声纳(声纳传感器、超声波探知器)或雷达等。ECU11根据非接触测量装置13的检测结果,能够测量位于车辆1周围的物体B(障碍物,参照图20)的有无或距离。即,非接触测量装置13是物体检测部的一个例子。
转向角传感器14是检测转向部(作为一个例子是方向盘,未图示)的转向量(旋转角度)的传感器;作为一个例子,使用霍尔元件等来构成。此外,转向角传感器15a是检测后轮2R(参照图6)的转向量(旋转角度)的传感器,作为一个例子,使用霍尔元件等来构成。
车轮速传感器17是检测车轮2(参照图6,前轮2F或后轮2R)的旋转量或单位时间内的旋转次数的传感器,作为一个例子,使用霍尔元件等来构成。ECU11能够根据从车轮速传感器17获取的数据计算车辆1的移动量等。有时也将车轮速传感器17设置在制动系统18中。
制动系统18是抑制制动器抱死的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制动防抱死系统)或抑制转弯时车辆1侧滑的侧滑防止装置(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使制动力增强(执行制动辅助)的电动制动系统、BBW(brake by wire:线控制动)等。制动系统18通过促动器(未图示)向车轮2(车辆1)提供制动力。制动传感器18a是检测制动踏板的操作量的传感器。
加速传感器19是检测加速踏板的操作量的传感器。扭矩传感器20a检测驾驶员向转向部提供的扭矩。作为一个例子,挡位传感器21是检测变速操作部的可动部(杆或臂、按钮等,未图示)的位置的传感器(开关),使用挡位传感器等来构成。并且,上述的各种传感器或促动器的结构或配置、电连接方式等终归只是一个例子,能够进行各种设定(变更)。方向指示器22输出用于指示点亮(闪烁)指示方向用的灯的信号。
此外,在车内设置有与显示装置10分开设置的显示装置24a及声音输出装置24c。显示装置24a例如是LCD或OELD等。声音输出装置24c例如是扬声器。进而,显示装置24a被透明的操作输入部24b(例如,触摸面板等)覆盖。乘坐者等能够通过操作输入部24b而以视觉识别在显示装置24a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影像(图像)。此外,乘坐者等通过在与显示于显示装置24a的显示画面上的影像(图像)对应的位置上,使用手指等触摸、按压或移动来对操作输入部24b进行操作,从而能够执行操作输入(指示输入)。而且,这些显示装置24a、操作输入部24b、声音输出装置24c等设置在监视装置24上,所述监视装置24位于仪表盘的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监视装置24能够具有开关、刻度盘、操纵杆、按钮等的操作输入部(未图示)。监视装置24能够兼用作导航系统或音频系统。并且,能够使监视装置24的显示装置24a显示与显示装置10同样的图像。
作为一个例子,ECU11具有:CPU11a(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11b(read only memory:只读型存储器)、RAM11c(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SSD11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闪存器)、显示控制部11e、声音控制部11f等。CPU11a能够执行各种计算。CPU11a能够读出在ROM11b或SSD11d等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安装的)程序,并按照该程序执行计算处理。RAM11c暂时存储用于CPU11a计算的各种数据。此外,SSD11d是能够擦写的非易失性的存储部,即使在切断了ECU11的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够存储数据。此外,显示控制部11e在ECU11的计算处理中,主要使用通过拍摄部12取得的图像数据来执行图像处理,或执行用于在显示装置10、24a上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作为一个例子,如合成等)等。此外,声音控制部11f在ECU11的计算处理中,主要执行在声音输出装置24c输出的声音数据的处理。并且,CPU11a、ROM11b、RAM11c等能够集成在同一封装体内。此外,ECU11也可以是替代CPU11a而使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的其他逻辑运算处理器或逻辑电路等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替代SSD11d而设置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也可以将SSD11d或HDD与ECU11分开设置。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ECU11的图像处理,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输出图像Im,所述输出图像Im是与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对应的(相似的、适合的、匹配的、对位的)。通过实际获取了实际配置在车外或车内的多个标记在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中的位置(通过拍摄来进行成像校准)、进行几何计算,能够取得用于从车外图像Imo或车内图像Imi(也包括多个合成的图像)向与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对应的输出图像Im进行坐标变换的函数(变换式或者变换矩阵等)或系数、常数、数据等。
进而,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驾驶员D的视点Pi(眼睛的位置)或显示单元30的角度(姿势),使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输出图像Im发生变化。如上所述,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与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对应的输出图像Im。因为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根据驾驶员D的视点Pi(眼睛的位置)或显示单元30的角度(姿势)而发生变化,所以显示装置10的输出图像Im也根据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的变化(与变化同样地)而发生变化。即,如图13所示,当视点Pi向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中的一侧(作为一个例子是右侧)移动时,从视点Pi看到的映摄在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中的区域V相对于视点Pi移动前而(相对于移动前的视点Pi)向另一侧(左侧)移动。因此,ECU11控制显示装置10,使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输出图像Im与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相对应(相配合)地相对于视点Pi移动前而向另一侧(左侧)移动。根据通过拍摄部12E(12)拍摄的驾驶员D的脸的图像,通过包括图案匹配等的公知图像处理能,够获取视点Pi的位置。通过实际获取了实际配置在车外或车内的多个标记在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中的位置(通过拍摄来进行成像校准)、进行几何计算,能够取得表示在视点Pi移动了的情况下的显示装置10的输出图像Im的变化的函数等。并且,在向反方向移动后的情况或移动量不同的情况、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等情况下,ECU11也能够以同样的方法计算输出图像Im的变化。
如图14所示,当显示单元30朝向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一侧(作为一个例子是右侧)旋转时,从视点Pi看到的映摄在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中的区域V相对于视点Pi移动前而向一侧(右侧)移动。因此,ECU11控制显示装置10,使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输出图像Im也与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相对应(相配合)地相对于视点Pi移动前而向一侧(右侧)移动。能够通过角度传感器25检测显示单元30的旋转角度(旋转量)。通过实际获取了实际配置在车外或车内的多个标记在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中的位置(通过拍摄来进行成像校准)、进行几何计算,能够取得表示在显示单元30的姿势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的显示装置10的输出图像Im的变化的函数。并且,在向反方向移动后的情况或在移动量不同的情况下等,ECU11也能够以同样的方法计算输出图像Im的变化。
并且,在未设置半透半反镜31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假定在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的位置上设置了具有镜面的后视镜,使显示装置10显示与该后视镜的映像对应的输出图像Im。通过以上这样的结构及控制,驾驶员能够将显示装置10(显示单元30)作为假想的车内后视镜来使用。此外,在输出图像Im的坐标变换或移动的计算等中使用的函数或系数、常数、数据等,存储于ROM11b或SSD11d等的非易失性的存储部。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ECU11根据车辆1与物体B的距离,调整在车外检测出的物体B的图像Imb的大小。通过实际获取了实际配置在车外或车内的多个标记在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中的位置(通过拍摄来进行成像校准)、进行几何计算,能够取得与大小的调整相关的函数或系数、常数、数据等。图15中示出了调整图像Imb的大小的系数的一个例子。作为一个例子,ECU11基于图15的相关关系,根据到物体B为止的距离,获取所对应的系数K(倍率)。而且,ECU11将车外图像Imo的大小变更为与该系数K相乘后的大小。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ECU11通过硬件与软件(程序)的协作(联动),作为执行上述计算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发挥作用(动作)。即,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ECU11除了作为显示控制部11e(参照图1)及声音控制部11f(参照图1)发挥作用之外,也作为车外图像生成部110、车内图像生成部111、显示模式获取部112、视点位置获取部113、角度获取部114、明亮程度获取部115、区域确定部116、拍摄范围控制部117、亮度变更部118、物体检测部119、车辆位置获取部120、物体位置判断部121、比率变更部122、显示范围决定部123、追加图像生成部124、图像生成部125等发挥作用(动作)。并且,作为一个例子,程序能够包括与图16所示的各框对应的模块。此外,除了能够在显示控制部11e执行图像处理以外,还能够在CPU11a中执行图像处理。
作为一个例子,车外图像生成部110针对由车外的拍摄部12拍摄的多个(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图像,通过将它们的分界线部分重叠从而连接这些图像,生成一系列车外图像Imo(全景图像)。此外,车外图像生成部110通过对车外图像Imo进行坐标变换等,生成这样的车外图像Imo,对于该车外图像Imo,从视点Pi进行观察时,视野与半透半反镜31(或者替代显示装置10而设置的后视镜)的映像在视觉上位置重合(对位)。
作为一个例子,在车内存在多个拍摄部12I(12)的情况下,车内图像生成部111通过将由车内的拍摄部12I(12)拍摄的多个(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图像的分界线部分重叠来连接这些图像,生成一系列车内图像Imi(全景图像)。此外,车内图像生成部111通过对车内图像Imi进行坐标变换等,生成这样的车内图像Imi,对于该车内图像Imi,从视点Pi进行观察时,视野与半透半反镜31(或者替代显示装置10而设置的后视镜)的映像在视觉上位置重合(对位)。
作为一个例子,显示模式获取部112获取通过操作输入部24b的其他操作而输入(选择)的显示模式。
作为一个例子,视点位置获取部113根据由视点检测用的拍摄部12E(12)拍摄的图像,通过公知的方法计算(决定、确定)视点的位置。
作为一个例子,角度获取部114根据角度传感器25(参照图1)的检测结果,计算(决定、确定)显示单元30的姿势(角度)。
作为一个例子,明亮程度获取部115根据设置于车内(车室内)的代表位置(例如,显示单元30附近的车顶等)的明亮程度传感器26(参照图1,明亮程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获取(决定、确定)车内的明亮程度。
作为一个例子,区域确定部116通过对车内图像Imi进行图像处理,来区别(区分、确定)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所述第一区域A1在车内图像Imi中与车窗1c(窗框内)对应,所述第二区域A2在车内图像Imi中是该第一区域A1以外的(与窗框外对应)区域。具体而言,例如,区域确定部116通过根据像素的亮度值(明亮程度)或颜色、有无移动的差异等,进行图像处理,能够区别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此外,通过将预先获取的窗框1a(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分界线)的位置或者在上次计算时机判明的窗框1a的位置存储在SSD11d等的存储部,从而能够在该位置附近更高效地检测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分界线,即,能够区别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并且,在车窗处重叠有乘坐者、行李等的物体的情况下,除了该物体以外的区域成为第一区域A1。
作为一个例子,拍摄范围控制部117在拍摄部12为可动式的情况或在拍摄部12为能够变焦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控制该拍摄部12的方向(光轴)或位置、变焦等,以使拍摄范围发生变化的方式来控制拍摄部12。
作为一个例子,亮度变更部118(明亮程度变更部、亮度值变更部)变更在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上显示的输出图像Im的整体的或者局部的亮度(明亮程度、亮度值)。亮度变更部118既可以变更输出图像Im的明亮程度(亮度值),也可以变更显示装置10的亮度。在使用半透半反镜31的情况下,若变更输出图像Im的明亮程度(亮度值)或显示装置10的亮度,则在半透半反镜31中的透射状态(透过状态)发生变化。因此,亮度变更部118是变更(切换)半透半反镜31的透射状态的透射状态变更部(透射状态切换部)的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例子,物体检测部119通过对车外图像Imo(例如,由车外图像生成部110生成的车外图像Imo)进行图像处理,来检测车外的物体B(车辆或人等)。在检测物体B时,能够使用图案匹配等方式。此外,物体检测部119既能够根据从非接触测量装置13取得的数据来检测车外的物体B,也能够根据对车外图像Imo进行图像处理后获得的结果与从非接触测量装置13取得的数据来检测车外的物体B。此外,物体检测部119也能够根据对车外图像Imo进行图像处理后获得的结果或者从非接触测量装置13取得的数据,获取从车辆1开始至物体B为止的距离。
作为一个例子,车辆位置获取部120能够根据来自GPS16的数据、非接触测量装置13的检测结果、通过车轮速传感器17检测出的车轮速、通过转向角传感器14、15a检测出的转向角以及由拍摄部12获取的车外图像Imo的图像处理结果等,来获取车辆1的位置。
作为一个例子,物体位置判断部121通过对车内图像Imi进行图像处理,检测车内图像Imi中所包括的人或行李等的物体,并且判断(决定)该检测出的物体是位于车内还是位于车外。例如,在窗框1a的位置被存储于存储部的情况下,检测出的物体的图像仅存在于窗框1a内的情况下,物体位置判断部121能够判断出检测出的物体在车外。另一方面,物体位置判断部121在检测出的物体的图像以跨越窗框1a的方式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检测出的物体位于车内。而且,在物体位置判断部121判断出所检测出的物体在车外的情况下,区域确定部116将该车外的物体的图像所存在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A1;在判断出所检测出的物体在车内的情况下,区域确定部116将该车内的物体的图像所存在的区域作为第二区域A2。
作为一个例子,比率变更部122能够根据从非接触测量装置13或转向角传感器14、15a、GPS16、车轮速传感器17、制动传感器18a、加速传感器19、扭矩传感器20a、挡位传感器21、方向指示器22等获取的检测结果或信号、数据、操作输入部24b等的指示信号、物体检测部119的检测结果、通过车辆位置获取部120获取的车辆1的位置等,来变更透射度α。
作为一个例子,显示范围决定部123能够根据从非接触测量装置13或转向角传感器14、15a、GPS16、车轮速传感器17、制动传感器18a、加速传感器19、扭矩传感器20a、挡位传感器21、方向指示器22等获取的检测结果或信号、数据、操作输入部24b等的指示信号、物体检测部119的检测结果、通过车辆位置获取部120获取的车辆1的位置等,来变更显示范围Ad。
作为一个例子,追加图像生成部124能够在输出图像Im上追加追加图像Ima(例如,突出显示通过物体检测部119检测出的物体(例如,框等)或显示车道或停车位等的线(例如,线等)等的人工的图像)。
作为一个例子,图像生成部125至少针对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显示范围Ad来生成输出图像Im,所述输出图像Im包括合成图像Ims(框外图像)和第一区域A1的车外图像Imo(框内图像);所述合成图像Ims(框外图像),是以所设定的透射度α(比率)来重叠第二区域A2的车内图像Imi和特定图像而得到;所述特定图像是指,与该车内图像Imi位置重合的第二区域A2所对应的车外图像Imo。
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100能够以图17所示的顺序执行处理。首先,ECU11获取从非接触测量装置13或转向角传感器14、15a、GPS16、车轮速传感器17、制动传感器18a、加速传感器19、扭矩传感器20a、挡位传感器21、方向指示器22等获取的检测结果或信号、数据、操作输入部24b等的指示信号、物体检测部119的检测结果等,比较各自的参照值,判断是否满足变更透射度α的条件(步骤S1)。在满足变更透射度α的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1中:是),ECU11作为比率变更部122发挥作用,将透射度变更成与该条件对应的透射度α(步骤S2)。并且,在后面叙述关于步骤S2的例子。接着,ECU11获取从非接触测量装置13或转向角传感器14、15a、GPS16、车轮速传感器17、制动传感器18a、加速传感器19、扭矩传感器20a、挡位传感器21、方向指示器22等获取的检测结果或信号、数据、操作输入部24b等的指示信号、物体检测部119的检测结果、通过车辆位置获取部120获取的车辆1的位置等,比较各自的参照值,判断变更显示范围Ad的条件是否满足(步骤S3)。在满足变更显示范围Ad的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3中:是),ECU11作为显示范围决定部123发挥作用,将显示范围Ad变更成与该条件对应的位置及宽度(步骤S4)。接着,ECU11作为物体检测部119发挥作用,在车辆1的周围(规定范围内)检测物体B(步骤S5)。在检测出物体B的情况下(步骤S5中:是),调整该物体B的图像Imb的大小(步骤S6)。并且,既可以针对车外图像Imo进行与物体B对应的图像Imb的大小的调整,也可以针对输出图像Im进行与物体B对应的图像Imb的大小的调整。而且,ECU11作为车外图像生成部110或区域确定部116、物体位置判断部121等发挥作用,并且作为图像生成部125发挥作用,生成与设定(变更)后的透射度α及显示范围Ad对应的输出图像Im(步骤S7)。并且,在步骤S7中,能够生成包括追加图像在内的输出图像Im。然后,显示控制部11e控制显示装置10,显示生成的输出图像Im(步骤S8)。
作为一个例子,在图18、19中,示出了车辆1向左侧车道进行车道变更的情况下的输出图像Im(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图像)。在图18中虽然车辆1处于直行状态,但是在该状态下输出图像Im的显示范围Ad窄,几乎笔直地朝向后方,透射度α为0(零)。比率变更部122及显示范围决定部123获取在车辆1的车道变更动作时在各部获取的检测结果、信号及数据,在它们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变更透射度α及显示范围Ad。例如,在图19中,在取得了方向指示器22指示向左侧方向移动的信号(伴随驾驶员的驾驶操作而取得的信号)或与车辆1的车道变更对应的各部(例如,转向角传感器14、15a、车轮速传感器17、扭矩传感器20a等)的值(例如,各车轮2的转向角或车辆1的位置、车辆1的速度等)的情况下,显示范围决定部123将输出图像Im的显示范围Ad在横向(左右方向)上放大,同时将显示范围Ad向要移动的车道的方向(左侧)滑动(移动)。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驾驶员更容易把握车辆1的周围或行进方向的车外的状况。进而,在图19中,比率变更部122提高在第二区域A2的透射度α,例如将其提高至0.6的程度。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驾驶员能够透视车辆1的柱或车顶、座位、内饰等的结构,所以更容易把握车辆1的周围或行进方向的车外的状况。此外,如图20所示,在物体检测部119检测出在车辆1的左侧后方有接近到规定距离以内的物体B(车辆)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例子,显示范围决定部123能够以包括该物体B的图像Imb的方式来决定显示范围Ad。此外,在图20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例子,比率变更部122能够将透射度α设定得比检测不出物体B的情况下的透射度α高。由此,驾驶员容易以视觉识别物体B,并且容易把握物体B从车辆1开始的距离或相对位置。进而,作为一个例子,在图20中,追加图像生成部124在检测出的物体B的图像Imb上,追加围绕该图像Imb的框状的突出显示(强调图像)Imf1,并且在路面的车道L的图像Iml上追加与该图像Iml重叠的带状的突出显示(强调图像)Imf2。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驾驶员更容易以视觉识别车辆1的周围或行进方向的车外的状况、物体B等。并且,在向反方向(右方向)变更车道的情况下也同样地能够实施上述的控制。
作为一个例子,在图21至23中,示出了车辆1在向左侧转弯的同时后退至目标停车位置P为止来进行停车(所谓进入车库)的情况下的输出图像Im(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图像)。在图21中虽然车辆1处于直行状态,但是在该状态下,输出图像Im的显示范围Ad窄,几乎笔直地朝向后方,透射度α为0(零)。比率变更部122及显示范围决定部123获取在车辆1在进行停车动作时由各部获取的检测结果或信号、数据,在它们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变更透射度α及显示范围Ad。例如,在图22中,在取得了来自挡位传感器21的已选择倒挡(倒退)模式的信号(伴随驾驶员的驾驶操作而取得的信号),或车辆1在转弯的同时在规定速度以下进行后退时所对应的各部(例如,转向角传感器14、15a、车轮速传感器17、扭矩传感器20a等)的值(例如,各车轮2的转向角或车辆1的位置、车辆1的速度等)的情况下,显示范围决定部123将输出图像Im的显示范围Ad在横向(左右方向)上放大,同时将显示范围Ad向转弯方向(左侧)滑动(移动)。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驾驶员更容易把握车辆1的周围或行进方向的车外的状况。进而,在图22中,比率变更部122提高在第二区域A2的透射度α,例如将其提高至0.6的程度。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驾驶员能够透过车辆1的柱或车顶、座位、内饰等的结构,所以更容易把握车辆1的周围或行进方向的车外的状况。此外,在图22中,作为一个例子,追加图像生成部124在检测出的物体B的图像Imb上,追加围绕该图像Imb的框状的突出显示(强调图像)Imf1,在路面的框线L的图像Iml上,追加与该图像Iml重叠的带状的突出显示(强调图像)Imf2,追加示出目标停车位置P的图像Imf3,进而,根据目标停车位置P或转向角等,追加表示预想的移动路线的线状的图像Imf4。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驾驶员更容易把握车辆1的周围或行进方向的车外的状况、目标停车位置P、今后的移动路线等。进而,在图23中,虽然车辆1处于接近了目标停车位置P的状态,但是在该状态下,作为一个例子,比率变更部122进一步提高在第二区域A2的透射度α,例如将其提高至1。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驾驶员能够完全透视车辆1的柱或车顶、座位、内饰等的结构,更容易以视觉识别周围的物体B(障碍物、车辆、人等)的图像Imb,并且容易把握车辆1与该车辆1的周围的障碍物(物体B)或与目标停车位置P之间的距离或相对位置。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以在车外图像Imo中包括车辆1的车体的一部分(在图23的例子中是保险杠)的方式进行拍摄,所以即使在透射度α变为1的情况下,驾驶员还是更容易把握车辆1与该车辆1的周围的障碍物(物体B)或与目标停车位置P之间的距离或相对的位置关系。并且,在向反方向(右方向)旋转并停车的情况下也同样地能够实施上述的控制。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物体位置判断部121在判断出车内图像Imi中包括除车辆1(车体)的结构之外的别的物体B(人、行李、物品等)的图像Imb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125能够从输出图像Im中删除该物体B的图像Imb。在该情况下,能够任意地设定是否删除物体B的图像Imb,及删除多个物体B中哪一个物体B的图像Imb等。此外,图像生成部125能够使用在车内不存在物体B的状态下的车内图像Imb(原始图像),来填充在车内图像Imi中删除了物体B的图像Imb的区域。在该车内不存在物体B的状态下的车内图像Imb预先被存储在SSD11d等的存储部。作为一个例子,这样在车内的物体B的图像Imb已被删除的情况下,与包括车内的物体B的图像Imb的输出图像Im相比,有时窗框1a内的区域、即显示有车外图像Imo的区域更宽广,更容易提高以视觉识别性。并且,物体位置判断部121通过利用检测设置在车内的物体B本身的传感器(作为一个例子,红外线传感器等、未图示)的检测结果,能够更加提高物体B的判断精度。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ECU11根据车内的明亮程度,调整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的输出图像Im的亮度(明亮程度)。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100能够以图24所示的顺序执行处理。首先,ECU11在成为规定时机的时间点(步骤S11中:是),作为明亮程度获取部115发挥作用,根据明亮程度传感器26的检测结果,获取车内的明亮程度(步骤S12)。接着,ECU11获取在该时间点的透射度α。因为透射度α根据车辆1的状况或驾驶员的选择(设定)而发生变化(步骤S13)。接着,ECU11作为亮度变更部118发挥作用,获取与所获取的透射度α及车内的明亮程度对应的函数或系数、常数、数据等。而且,亮度变更部118使用该函数或、系数、常数、数据等,计算与车内的明亮程度及透射度α对应的显示装置10的亮度或者输出图像Im的亮度值,并将它们变更至该计算出的值(步骤S14)。
关于图24的处理,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输出图像Im的亮度(明亮程度),根据显示模式(全透射模式、半透射模式、局部强调模式、半透半反镜31中光的透射状态)而有所不同。首先,在全透射模式(未利用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的状态)下使用显示单元30的情况下,将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输出图像Im的亮度(明亮程度)设定得比较大(高)。但是,在夜晚或车辆1位于背阴处、隧道内时这样的车内变暗的情况下,以及在白天或车辆1位于向阳处时这样的车内变明亮的情况下,若以同样亮度(明亮程度)显示图像,则图像变得难以看见,并且容易增大驾驶员的眼睛的负担。因此,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亮度变更部118发挥作用的ECU11,在半透半反镜31的整个区域成为全透射状态的范围内,根据明亮程度传感器26的检测结果来变更显示装置10的亮度或者输出图像Im的亮度。即,车内越亮则显示装置10的亮度或者输出图像Im的亮度越大(越高);车内越暗则显示装置10的亮度或者输出图像Im的亮度越小(越低)。
此外,半透半反镜31的透射状态,根据半透半反镜31的前后的明亮程度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半透射模式或局部强调模式下使用显示单元30的状态下,若在显示画面10a的亮度恒定的情况下车内的明亮程度发生变化,则半透半反镜31的透射状态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从驾驶员处观察图像或映像的视觉效果发生了变化。因此,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半透射模式或局部强调模式的情况下,也以与图24所示的顺序同样的顺序来调整显示装置10的亮度。但是,在该情况下获取的函数或系数、常数、数据等,与上述的全透射模式下的函数或系数、常数、数据等有所不同。
而且,与图18至23同样的视野(视觉效果、景致),是通过半透射模式或局部强调模式取得的。即,显示装置10在窗框1a外的第二区域A2不显示与车内结构对应的车内图像Imi。因此,驾驶员针对第二区域A2,通过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以视觉识别车内结构。在该情况下,作为亮度变更部118发挥作用的ECU11,根据透射度α来调整显示装置10在第二区域A2显示车外图像Imo的亮度(明亮程度)。具体而言,如图18、21所示,在透射度α为0的情况下(α=0),显示装置10针对第二区域A2不显示车外图像Imo,仅针对第一区域A1显示车外图像Imo。在该情况下,作为亮度变更部118发挥作用的ECU11,根据明亮程度传感器26的检测结果来变更显示装置10的亮度或者输出图像Im的亮度,从而调整在第一区域A1显示的车外图像Imo的亮度(明亮程度)。即,亮度变更部118针对在第一区域A1的车外图像Imo的亮度(明亮程度),在半透半反镜31在该第一区域A1局部成为全透射状态的范围内,车内的明亮程度越亮,则将在该第一区域A1的局部的车外图像Imo的亮度(明亮程度)提得越高。因此,在第一区域A1,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与显示装置10的图像(车外图像Imo)重叠,例如,能够抑制在物体稍微偏移的状态下看起来重影这样的缺点,能够取得更清晰的视野。
此外,在图19、20、22的情况下(0<α<1),作为亮度变更部118发挥作用的ECU11,根据明亮程度传感器26的检测结果,调整在第二区域A2显示的车外图像Imo的亮度(明亮程度)。即,在半透半反镜31与第二区域A2重叠的部分,局部成为半透射状态的范围内(使局部的半透半反镜31的半透射状态大致保持恒定),车内的明亮程度越亮,则亮度变更部118将在该第二区域A2的局部的车外图像Imo的亮度(明亮程度)提得越高。此外,在图19、20、22的情况下(0<α<1),作为亮度变更部118发挥作用的ECU11,根据明亮程度传感器26的检测结果,来调整在第一区域A1显示的车外图像Imo的亮度(明亮程度)。即,在半透半反镜31与第一区域A1重合的部分,局部成为全透射状态的范围内,车内的明亮程度越亮,则亮度变更部118将在该第一区域A1的局部的车外图像Imo的亮度(明亮程度)提得越高。即,在图19、20、22的情况下(0<α<1),ECU11虽然控制显示装置10在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显示一系列车外图像Imo,但是将第一区域A1的亮度提高(增大)至比第二区域A2的亮度更高。由此,在第一区域A1,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与显示装置10的图像(车外图像Imo)重叠,例如,能够抑制在物体稍微偏移的状态下看起来重影这样的缺点,能够取得更清晰的视野。在图23所示的透射度α为1的情况下(α=1),ECU11执行上述全透射模式下的处理(控制)。
此外,在利用半透半反镜31的情况下,亮度变更部118或图像生成部125能够根据在图17的顺序中示出的各种状况,通过变更显示装置10的亮度或输出图像Im的亮度值,来实现与所述各种状况对应的(在第二区域A2的)透射度α的变更(步骤S2)。因此,亮度变更部118或图像生成部125是比率变更部的一个例子。此外,亮度变更部118或图像生成部125也是在利用了半透半反镜31的情况下切换显示模式(全透射模式(全透射状态)、半透射模式(半透射状态)、局部强调模式、半透半反镜31中光的透射状态)的显示模式切换部的一个例子。
表示与上述图24的处理关联的车内的明亮程度对应的亮度的(用于取得亮度的)函数或系数、常数、数据等,存储在ROM11b或SSD11d等的非易失性的存储部。根据以上的说明,应该能理解:表示与车内的明亮程度对应的亮度的(用于取得亮度的)函数或系数、常数、数据等,能够按每一透射度α来存储。或者,亮度变更部118能够控制显示装置10,通过对图像数据(各像素的亮度值)乘以透射度α越高则值越大的系数,使得透射度α越高则在第二区域A2的车外图像Imo的亮度(明亮程度)变得越大(越高)。
如上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ECU11(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具有:图像生成部125,其根据检测驾驶员D的视点的位置Pi的视点位置获取部113的检测结果及检测显示装置10的角度的角度获取部114的检测结果的其中至少一个结果,至少使用车外图像Imo来生成与车内后视镜的映像相似的输出图像Im;显示控制部11e,其控制显示装置10显示由图像生成部125生成的输出图像Im。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与车内后视镜的映像同样的输出图像Im。此外,因为与视点的位置Pi的变化或与显示装置10的角度的变化对应的输出图像Im的变化与车内后视镜同样,所以驾驶员能够将显示装置10作为车内后视镜来使用。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生成部125将生成的车外图像Imo的一部分作为输出图像Im。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比较容易地变更显示装置10的显示范围。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生成部125根据由用于检测车外的物体B的物体检测部119检测出的物体B的位置,变更输出图像Im所含的物体B的图像Imb的大小。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以更良好的精度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车外的物体B的图像Imb的尺寸。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被半透半反镜31覆盖,显示控制部11e控制显示装置10以半透半反镜31成为全透射状态的亮度显示输出图像Im。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不使用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的状态下使用显示装置10。因此,作为一个例子,容易抑制由于显示装置10的输出图像Im与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的误差而导致发生图像或者映像变得难以看见的情况。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被半透半反镜31覆盖,图像生成部125生成表示车外情况的输出图像Im(车外图像Imo),显示控制部11e控制显示装置10以半透半反镜31成为半透射状态的亮度来显示输出图像Im。因此,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由显示装置10输出的车外图像Imo上重叠根据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而成的车内图像Imi。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亮度变更部118,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被半透半反镜31覆盖,在将半透半反镜31的透射状态保持为全透射状态及半透射状态的其中一个状态下的范围内,由用于检测车内的明亮程度的明亮程度传感器26(明亮程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该车内的明亮程度越亮,则所述亮度变更部118使显示装置10的亮度或者输出图像Im的亮度值变得越大。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根据车内的明亮程度的变化,通过使半透半反镜31的透射状态发生变化,容易抑制图像或者映像变得难以看见的现象。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被半透半反镜31覆盖,图像生成部125生成输出图像Im(车外图像Imo),所述输出图像Im与半透半反镜31的映像中的车辆1的车窗1c的区域对应。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有时容易更明确地以视觉识别能从车窗1c看见的车外图像Imo。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10a被半透半反镜31覆盖,显示控制部11e能够控制显示装置10使其至少能够切换半透半反镜31的全透射状态与半透半反镜31的半透射状态。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与驾驶状况或驾驶员的偏好等对应的输出图像Im。
<第一变形例>
如图25所示的本变形例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因此,根据本变形例也能够取得基于同样结构的同样的结果(效果)。但是,如图25所示,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促动器(例如,电机等)能够使车外的拍摄部12移动(能够旋转)。伴随着拍摄部12的移动(旋转),拍摄范围C发生变化。作为拍摄范围控制部117发挥作用的ECU11,控制拍摄部12(的促动器)使拍摄范围C发生变化。而且,在本变形例中,拍摄范围控制部117根据驾驶员D的视点的位置Pi的变化或显示装置10的角度的变化(未图示),来控制(变更)拍摄范围C。通过这样,拍摄部12能够取得变形较少的车外图像Imo。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根据本变形例,能够拍摄出这样的车外图像Imo,从而容易取得缺点更少的(作为一个例子,变形较少的)输出图像Im,用于拍摄出该车外图像Imo的范围(拍摄范围),与视点位置获取部113检测出的驾驶员D的视点的位置Pi或者角度获取部114检测出的显示装置10的角度对应。使用了所取得的输出图像Im的处理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
<第二变形例>
图26、27也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因此,根据本变形例也能够取得基于同样结构的同样的结果(效果)。但是,在本变形例的显示单元30A上,在图26所示的展开状态与图27所示的折叠状态下,能够将显示装置10及半透半反镜31折叠(屈曲)。即,在本变形例中,显示装置10构成为柔性显示器。在图26的展开状态下,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计算处理等。但是,在图27的折叠状态下,通过使下部向上侧翘起的方式折叠,在向驾驶员侧(车辆后方侧)露出的显示装置10的面10b(背面)安装有后视镜33。因此,如图27所示,在折叠状态下能够利用后视镜33(车内后视镜)。
以上虽然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只是一个例子,意图不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这些实施方式或变形例,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此外,也能以部分地替换各实施方式的结构或形状的方式来实施本发明。此外,能够以适当地变更各结构或形状等的规格(构造或种类、方向、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配置、位置、材质等)的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1c车窗,10显示装置,10a显示画面,11ECU(图像显示控制装置),11e显示控制部,12拍摄部,26明亮程度传感器(明亮程度检测部),30显示单元,31半透半反镜,117拍摄范围控制部,118亮度变更部,119物体检测部,125图像生成部,B物体,C拍摄范围,D驾驶员,Pi视点,Im输出图像,Imo车外图像,Imb物体的图像。

Claims (11)

1.一种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图像生成部,基于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视点的位置的视点位置获取部的检测结果及用于检测显示装置的角度的角度获取部的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检测结果,生成输出图像,所述输出图像包含表示车外的情况的车外图像和表示车内的情况的车内图像,所述输出图像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仅由所述车外图像构成,所述第二区域是所述车内图像和与该车内图像位置重合的所述车外图像以设定的透射度重叠而成,
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将由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所述输出图像进行显示,
亮度变更部,在半透半反镜在所述第一区域局部地变为全透射状态的范围内,由用于检测车内的明亮程度的明亮程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该车内的明亮程度越亮,则使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局部的亮度或者所述输出图像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局部的亮度值变得越大;
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被所述半透半反镜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拍摄范围控制部,基于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视点的位置的视点位置获取部的检测结果及用于检测显示装置的角度的角度获取部的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检测结果,以变更用于拍摄车外图像的拍摄部的拍摄范围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根据用于检测车外的物体的物体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物体的位置,变更所述输出图像所含的所述物体的图像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根据用于检测车外的物体的物体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物体的位置,变更所述输出图像所含的所述物体的图像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半透半反镜成为全透射状态的亮度来显示所述输出图像。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表示车外的情况的所述输出图像,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半透半反镜成为半透射状态的亮度来显示所述输出图像。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亮度变更部在将所述半透半反镜的透射状态保持在全透射状态及半透射状态的中的一个状态的范围内,由用于检测车内的明亮程度的明亮程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该车内的明亮程度越亮,则使所述显示装置的亮度或者所述输出图像的亮度值变得越大。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与所述半透半反镜的映像中的车辆的车窗的区域对应的所述输出图像。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能够控制所述显示装置至少切换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全透射状态与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半透射状态。
10.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
用于拍摄车外或车内的情况的拍摄部。
11.一种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包括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控制装置中的所述显示装置;
半透半反镜,覆盖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
CN201480018813.1A 2013-03-29 2014-03-17 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及显示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734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4917A JP6364702B2 (ja) 2013-03-29 2013-03-29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ユニット
JP2013-074917 2013-03-29
PCT/JP2014/057202 WO2014156788A1 (ja) 2013-03-29 2014-03-17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3499A CN105073499A (zh) 2015-11-18
CN105073499B true CN105073499B (zh) 2018-01-05

Family

ID=51623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881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73499B (zh) 2013-03-29 2014-03-17 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及显示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2539B2 (zh)
JP (1) JP6364702B2 (zh)
CN (1) CN105073499B (zh)
DE (1) DE112014001766T5 (zh)
WO (1) WO20141567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36720A4 (en) * 2014-04-25 2017-04-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program,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5186344A1 (ja) * 2014-06-03 2015-12-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ミラー装置
JP6586090B2 (ja) 2014-08-07 2019-10-0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運転支援システム
JP6384188B2 (ja) * 2014-08-12 2018-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と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後方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JP6446925B2 (ja) * 2014-09-05 2019-01-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6595317B2 (ja) * 2014-12-01 2019-10-2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US10367869B2 (en) * 2014-12-30 2019-07-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mote vehicle control and operation
DE102015002923B4 (de) * 2015-03-06 2023-01-12 Mekra Lang Gmbh & Co. Kg Anzeige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Nutzfahrzeug
JP2016215725A (ja) * 2015-05-15 2016-12-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死角表示装置、死角表示方法
EP3176035A1 (en) * 2015-12-03 2017-06-07 Fico Mirrors S.A. A rear vision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JP6523151B2 (ja) * 2015-12-09 2019-05-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7111739A (ja) * 2015-12-18 2017-06-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運転支援装置、運転支援方法
CN108885436B (zh) * 2016-01-15 2021-12-14 美国iRobot公司 自主监视机器人系统
JP6669569B2 (ja) * 2016-04-04 2020-03-18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両用周辺監視装置
JP6770330B2 (ja) * 2016-04-25 2020-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200035A (ja) * 2016-04-27 2017-11-02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車両用表示制御装置、車両用表示システム、車両用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839722B2 (ja) * 2016-05-24 2021-03-10 ジェンテ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選択画像データ表示を有する車両表示
EP3470776A1 (en) * 2016-06-08 2019-04-17 Sony Corporation Imaging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and vehicle
DE102016211227A1 (de) * 2016-06-23 2017-12-28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und Fahrzeugsteuersystem zum Erzeugen von Abbildungen eines Umfeldmodells und entsprechendes Fahrzeug
JP6768412B2 (ja) * 2016-08-26 2020-10-1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視認装置及び車両用視認画像表示方法
US20180063444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Razmik Karabed View friendly monitor systems
US10654422B2 (en) 2016-08-29 2020-05-19 Razmik Karabed View friendly monitor systems
JP2018043642A (ja) * 2016-09-14 2018-03-2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視認装置
JP6626817B2 (ja) * 2016-11-30 2019-12-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ニタ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車両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10518702B2 (en) 2017-01-13 2019-12-3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e adjustment and stitching for tractor-trailer panoramic displays
JP6693450B2 (ja) * 2017-03-14 2020-05-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車載装置、サーバ、及びルーティングテーブル変更方法
JP6658642B2 (ja) * 2017-03-24 2020-03-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視認装置
JP6658643B2 (ja) * 2017-03-24 2020-03-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視認装置
CN109415016B (zh) * 2017-06-16 2022-06-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的交互式控制设备和控制车辆后视镜的方法
GB2563647B (en) * 2017-06-22 2020-03-25 Jaguar Land Rover Ltd Method of displaying an image on a display of a rearward view display system
EP3681151A4 (en) 2017-09-07 2020-07-15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JP6804416B2 (ja) * 2017-09-25 2020-12-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
JP6890288B2 (ja) 2018-03-28 2021-06-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10316059B (zh) * 2018-03-29 2021-12-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显示系统和车辆
JP6857695B2 (ja) * 2018-09-14 2021-04-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後方表示装置、後方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73237B2 (ja) * 2018-09-25 2022-05-23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
JP2020053734A (ja) * 2018-09-25 2020-04-02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電子ミラーシステム
JP7314501B2 (ja) * 2018-11-27 2023-07-26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83059B2 (ja) * 2018-11-28 2023-05-30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周辺監視装置
KR20210100609A (ko) * 2018-12-11 2021-08-17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화상 처리 장치, 화상 처리 방법 및 화상 처리 시스템
KR20210100610A (ko) * 2018-12-11 2021-08-17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화상 처리 장치, 화상 처리 방법 및 화상 처리 시스템
CN113170083A (zh) * 2018-12-11 2021-07-23 索尼集团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US11383656B2 (en) * 2018-12-11 2022-07-12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N109910751A (zh) * 2019-02-12 2019-06-21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控制装置及影像显示控制方法
TWI735930B (zh) * 2019-08-12 2021-08-11 曾威順 全景停車輔助系統、全景停車輔助方法及其裝置
US11388354B2 (en) 2019-12-06 2022-07-12 Razmik Karabed Backup-camera-system-based, on-demand video player
JP7018923B2 (ja) * 2019-12-13 2022-0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駐車支援装置、駐車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340789B1 (ko) * 2020-01-10 2021-1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20185182A1 (en) * 2020-12-15 2022-06-16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mpany Of America, Division Of Panasonic Corporation Of North America Target identification for vehicle see-through applications
CN112818743B (zh) * 2020-12-29 2022-09-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识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173108B (zh) * 2021-09-30 2023-12-12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3d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01679B (zh) * 2023-01-09 2023-06-27 浙江百康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内氛围灯控制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1928Y (zh) * 2008-09-04 2009-07-29 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汽车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1563B2 (en) * 1996-05-22 2005-05-10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ular vision system
JP2002274259A (ja) * 2001-03-21 2002-09-25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JP3979330B2 (ja) * 2003-04-02 2007-09-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画像表示装置
JP4228212B2 (ja) * 2003-10-17 2009-02-2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ノーズビューモニタ装置
JP2005184225A (ja) * 2003-12-17 2005-07-07 Denso Corp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4323377B2 (ja) * 2004-05-24 2009-09-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4583883B2 (ja) * 2004-11-08 2010-1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周囲状況表示装置
JP4596978B2 (ja) * 2005-03-09 2010-12-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運転支援システム
JP4855158B2 (ja) * 2006-07-05 2012-0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運転支援装置
JP4888831B2 (ja) 2006-12-11 2012-02-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周辺監視装置
JP5088669B2 (ja) 2007-03-23 2012-12-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周辺監視装置
JP5115136B2 (ja) * 2007-10-16 2013-01-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後方監視装置
JP2010128794A (ja) * 2008-11-27 2010-06-10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周辺認知支援装置
JP2010208540A (ja) * 2009-03-11 2010-09-24 Omron Corp 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3124943A (zh) * 2010-06-10 2013-05-29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基于车辆的显示系统和用于操作其的方法
BR112014010605B1 (pt) * 2011-12-09 2020-09-15 Nissan Motor Co., Ltd Espelho de exibição de vídeo e sistema de espelho de exibição de vídeo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1928Y (zh) * 2008-09-04 2009-07-29 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汽车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3499A (zh) 2015-11-18
JP6364702B2 (ja) 2018-08-01
DE112014001766T5 (de) 2015-12-10
US20160288717A1 (en) 2016-10-06
WO2014156788A1 (ja) 2014-10-02
US10112539B2 (en) 2018-10-30
JP2014198531A (ja) 2014-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3499B (zh) 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及显示单元
CN105191297B (zh) 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及图像显示系统
CN107878327B (zh) 周边监视装置
US8502860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associated methodology of adapting 3D panoramic views of vehicle surroundings by predicting driver intent
JP6380410B2 (ja)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7457456B2 (en)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1462762B1 (en) Circumstance monitoring device of a vehicle
WO2005084027A1 (ja)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生成方法
CN108216032A (zh) 车辆用环视监控装置、车辆运行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CN106794862B (zh) 车辆控制装置
EP2631696B1 (en) Image generator
JP6446925B2 (ja)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07950022A (zh) 车辆用图像处理装置
CN104163133A (zh) 使用后视镜位置的后视摄像机系统
CN107925746B (zh) 周边监控装置
CN108463998A (zh) 驾驶辅助装置以及驾驶辅助方法
JP2010028803A (ja) 駐車補助のための画像表示方法
WO2016027689A1 (ja)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17220876A (ja) 周辺監視装置
JP2021154969A (ja) 障害物検知装置、障害物検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281609B1 (ko) 어라운드뷰 합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623196B1 (en) Vehicle display device
JP6785983B2 (ja) 情報表示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9186755A (ja) 周辺監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