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3300A - 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以及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以及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73300A CN105073300A CN201380074353.XA CN201380074353A CN105073300A CN 105073300 A CN105073300 A CN 105073300A CN 201380074353 A CN201380074353 A CN 201380074353A CN 105073300 A CN105073300 A CN 1050733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lten metal
- type continuous
- temperature
- guiding type
- mainten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01—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without moulds, e.g. on molten surfa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08—Accessories for starting the casting proced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2—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 B22D11/124—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for cooling
- B22D11/1246—Nozzles; Spray he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4—Plants for continuous casting
- B22D11/145—Plants for continuous casting for upward ca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具备:保持熔融金属的保持炉(101)、从所述保持炉所保持的所述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面导出所述熔融金属的导出部(107)、被设置在所述熔融金属面附近并通过对被所述导出部导出的凝固前的所述熔融金属即保持熔融金属施加外力来规定要铸造的铸件的剖面形状的形状规定部件(102)、以及测定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的温度测定部(108),基于所述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来控制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以及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无需铸型的划时代的连续铸造方法,发明人们提出了一种自由铸造方法。如专利文献1所示,若在使启动器浸渍于熔融金属(moltenmetal)的表面(即熔融金属面)之后,将该启动器(starter)上引,则通过熔融金属的表面膜、表面张力使得熔融金属也追随启动器而被导出。此处,通过经由设置在熔融金属面附近的形状规定部件将熔融金属导出并对其进行冷却,能够连续铸造具有所希望的剖面形状的铸件。
在通常的连续铸造方法中,不仅剖面形状,长边方向的形状也由铸型规定。特别是在连续铸造方法中,由于凝固的金属(即铸件)需要在铸型内穿过,所以要铸造的铸件形成为沿长边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形状。
与此相对,自由铸造方法中的形状规定部件仅对铸件的剖面形状进行规定,而不对长边方向的形状进行规定。而且,由于形状规定部件能够在与熔融金属面平行的方向(即水平方向)移动,所以能够获得长边方向的形状多种多样的铸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长边方向不形成为直线状而形成为之字形状或者螺旋状的中空铸件(即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1518号公报
发明人发现了以下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由铸造方法中,由于无法对追随启动器而从熔融金属面被上引的凝固前的熔融金属(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所以存在无法高精度地控制启动器的上引速度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来高精度地控制启动器的上引速度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以及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具备:保持炉,其保持熔融金属;导出部,其从上述保持炉所保持的上述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面导出上述熔融金属;形状规定部件,其被设置于上述熔融金属面附近,通过对被上述导出部导出的凝固前的上述熔融金属即保持熔融金属施加外力,来规定要铸造的铸件的剖面形状;以及温度测定部,其测定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基于上述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被控制。由此,由于能够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启动器的上引速度。
优选上述温度测定部为热电偶,且其测温触点被设置在上述保持熔融金属内。
优选上述温度测定部为热电偶,且其测温触点被设置在上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上述熔融金属内。
优选上述温度测定部为热电偶,且其测温触点被设置在上述保持熔融金属正下方的上述熔融金属内。
优选上述温度测定部为热电偶,且其测温触点被设置在上述形状规定部件内部中的该形状规定部件与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接触面附近。
优选上述保持炉通过基于上述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控制上述熔融金属的温度,来控制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优选还具备基于上述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来控制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的温度控制部。
优选上述温度控制部被设置于上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上述熔融金属内。
优选上述温度控制部被设置于上述保持熔融金属正下方的上述熔融金属内。
优选上述温度控制部被形成为包围上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上述熔融金属。
优选还具有包围上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上述熔融金属的隔离部。
优选上述温度控制部具有延伸至上述保持熔融金属内部的突出部。
优选上述温度控制部被设置于上述形状规定部件内部中的该形状规定部件与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接触面附近。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具备:将对要铸造的铸件的剖面形状进行规定的形状规定部件设置于保持炉所保持的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面附近的步骤;将上述熔融金属上引并使其通过上述形状规定部件的步骤;对被上引的凝固前的上述熔融金属即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步骤;以及基于测定结果来控制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的步骤。由此,由于能够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启动器的上引速度。
优选通过在上述保持熔融金属内设置热电偶的测温触点,来测定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优选通过在上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上述熔融金属内设置热电偶的测温触点,来测定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优选通过在上述保持熔融金属正下方的上述熔融金属内设置热电偶的测温触点,来测定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优选通过在上述形状规定部件内部中的该形状规定部件与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接触面附近设置热电偶的测温触点,来测定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优选通过利用上述保持炉控制上述熔融金属的温度,来控制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优选利用温度控制部来控制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优选将上述温度控制部设置在上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上述熔融金属内。
优选将上述温度控制部设置在上述保持熔融金属正下方的上述熔融金属内。
优选将上述温度控制部形成为包围上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上述熔融金属。
优选还设置有包围上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上述熔融金属的隔离部。
优选在上述温度控制部设置有延伸至上述保持熔融金属内部的突出部。
优选将上述温度控制部设置在上述形状规定部件内部中的该形状规定部件与上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接触面附近。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通过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来高精度地控制启动器的上引速度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以及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2是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以及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温度控制部109的第1具体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温度控制部109的第2具体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其中,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为了使说明明确,以下的记载以及附图被适当地简化。
<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1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具备:熔融金属保持炉(保持炉)101、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支承杆103、104、致动器105、冷却气体喷嘴106、导出部107、以及热电偶(温度测定部)108。
熔融金属保持炉101收容例如铝、其合金等的熔融金属M1,并将其保持为规定的温度。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熔融金属保持炉101将熔融金属M1保持为与热电偶108的测定结果对应的温度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后述)。在图1的例子中,由于在铸造过程中不向熔融金属保持炉101补充熔融金属,所以熔融金属M1的表面(即熔融金属面)伴随铸造的进行而降低。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在铸造过程中向熔融金属保持炉101随时补充熔融金属,将熔融金属面保持为恒定的构成。其中,熔融金属M1当然也可以为铝以外的其他金属、合金。
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以及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例如由陶瓷、或不锈钢等构成,并被配置在熔融金属面附近。在图1的例子中,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以及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被配置成与熔融金属面接触。然而,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以及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也可以被设置成它们的下侧(熔融金属面侧)的主面不与熔融金属面接触。具体而言,也可以在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以及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的下侧的主面与熔融金属面之间设置规定的(例如0.5mm左右的)间隙。
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对要铸造的铸件M3的内部形状进行规定,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对要铸造的铸件M3的外部形状进行规定。图1所示的铸件M3是水平方向的剖面(以下称为横截面)的形状为管状的中空铸件(即是管)。即,更具体而言,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对铸件M3的横截面的内径进行规定,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对铸件M3的横截面的外径进行规定。
图2是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以及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的俯视图。此处,图1的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以及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的剖视图相当于图2的I-I剖视图。如图2所示,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具有例如矩形的平面形状,并在中央部具有圆形的开口部。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具有圆形的平面形状,并配置于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的开口部的中央部。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与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之间的间隙成为熔融金属通过的熔融金属通过部102c。这样,由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熔融金属通过部102c构成了形状规定部件102。
导出部107具有:被浸渍于熔融金属M1的启动器(导出部件)ST、和对启动器ST例如沿垂直方向进行驱动的上拉机PL(未图示)。
如图1所示,熔融金属M1在与被浸渍的启动器ST结合之后,通过其表面膜、表面张力以维持外形不变的状态追随启动器ST而被上引,并通过熔融金属通过部102c。此处,将通过熔融金属M1的表面膜、表面张力而追随启动器ST(或者被启动器ST导出的熔融金属M1凝固而形成的铸件M3)被从熔融金属面上引的熔融金属称为保持熔融金属M2。另外,铸件M3与保持熔融金属M2的界面为凝固界面。
启动器ST例如由陶瓷、或不锈钢等构成。此外,启动器ST的表面也可以由盐结晶等保护被膜(未图示)覆盖。由此,由于可抑制启动器ST与熔融金属M1的熔融结合,所以能够提高启动器ST与铸件M3的剥离性。结果,能够实现启动器ST的再利用。并且,启动器ST的表面也可以具有凹凸形状。由此,由于容易使保护被膜附着(析出)于启动器ST的表面,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启动器ST与铸件M3的剥离性。同时,能够提高熔融金属导出时的启动器ST与熔融金属M1的上拉方向的结合力。
支承杆103对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进行支承,支承杆104对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进行支承。通过支承杆103、104,能够对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与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的位置关系进行维持。此处,若使支承杆103形成为管构造,在其中流动冷却气体,并且对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设置排出孔,则还能够从内侧冷却铸件M3。
支承杆103、104均与致动器105连结。通过致动器105,使得支承杆103、104能够以维持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以及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的位置关系不变的状态沿上下方向(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移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以及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与因铸造的进行引起的熔融金属面的降低一同向下方向移动。另外,由于能够使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以及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沿水平方向移动,所以能够使铸件M3的长边方向的形状自由变化。
冷却气体喷嘴(冷却部)106是用于向启动器ST、铸件M3吹拂冷却气体(空气、氮气、氩气等)来进行冷却的部件。通过一边利用与启动器ST连结的上拉机PL(未图示)将铸件M3上引,一边利用冷却气体对启动器ST、铸件M3进行冷却,使得凝固界面附近的保持熔融金属M2依次凝固,连续逐渐形成铸件M3。
热电偶108是用于测定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的部件。在图1的例子中,热电偶的测温触点被设置在保持熔融金属M2的内部。由此,热电偶108能够高精度测定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此外,热电偶108的测温触点并不限定于保持熔融金属M2的内部,也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设置于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内。另外,只要能够测定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即可,并不限定于热电偶108,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温度测定机构。
此处,熔融金属保持炉101如上述那样基于热电偶108的测定结果来控制熔融金属M1的温度。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结果,由于例如能够将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降低至熔点附近,所以能够提高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即,高精度地控制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
接下来,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由铸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启动器ST下降,穿过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与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之间的熔融金属通过部102c而使启动器ST浸渍于熔融金属M1。
接下来,以规定的速度开始启动器ST的上引。此处,即便启动器ST从熔融金属面离开,熔融金属M1也通过表面膜、表面张力追随启动器ST而被从熔融金属面上引(导出),形成保持熔融金属M2。如图1所示,保持熔融金属M2形成于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与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之间的熔融金属通过部102c。即,通过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a与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对保持熔融金属M2赋予形状。
接下来,启动器ST(以及铸件M3)被从冷却气体喷嘴106排出的冷却气体冷却。由此,保持熔融金属M2从上侧朝向下侧依次凝固,铸件M3逐渐生长。这样一来,能够连续铸造铸件M3。
此处,在进行铸造的期间,利用热电偶108来测定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而且,熔融金属保持炉101基于热电偶108的测定结果来控制熔融金属M1的温度。由此,能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结果,由于例如能够将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降低至熔点附近,因此能够提高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即,高精度地控制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具备测定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的热电偶108,并基于热电偶108的测定结果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例如能够将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降低至熔点附近,因此能够提高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即,高精度地控制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进行铸造的期间总是测定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例如也可以在确定了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之后不进行测定。因此,例如热电偶108的测温触点可以伴随铸造的开始而设置于保持熔融金属M2内部或者其附近,并在确定了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之后被取下。
<实施方式2>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在上述的图1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中,通过熔融金属保持炉101基于热电偶108的测定结果来控制熔融金属M1的温度,由此控制了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与此相对,图4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还具备基于热电偶108的测定结果来对保持熔融金属M2(或者其附近的熔融金属M1)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部109。
温度控制部109设置于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内,并基于热电偶108的测定结果对位于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的温度进行控制。例如,温度控制部109使用加热器等加热该熔融金属M1,或通过在制冷剂回路中流动制冷剂来冷却该熔融金属M1。由此,能更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
由于图4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图1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此外,热电偶108的测温触点并不限定于保持熔融金属M2的内部,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设置于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内。
(温度控制部109的第1具体结构例)
图6是表示温度控制部109的第1具体结构例的剖视图。在图6的例子中,温度控制部109形成为包围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
更具体而言,在图6的例子中,温度控制部109由主体部与突出部构成。温度控制部109的主体部设置于保持熔融金属M2的正下方。而且,温度控制部109的突出部以将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与除此以外的熔融金属M1隔开的方式被设置成从主体部的两端向上方突出。其中,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与除此以外的熔融金属M1并不完全分离。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
(温度控制部109的第2具体结构例)
图7是表示温度控制部109的第2具体结构例的剖视图。在图7的例子中,温度控制部109形成为包围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并且具有延伸至保持熔融金属M2内部的突出部。
更具体而言,在图7的例子中,温度控制部109由主体部、第1突出部以及第2突出部构成。温度控制部109的主体部设置于保持熔融金属M2的正下方。温度控制部109的第1突出部以将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与除此以外的熔融金属M1隔开的方式被设置成从主体部的两端向上方突出。其中,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与除此以外的熔融金属M1并不完全分离。并且,温度控制部109的第2突出部被设置成从主体部的上表面中央部分向上方突出。该第2突出部延伸至保持熔融金属M2内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直接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更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具备测定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的热电偶108、和基于热电偶108的测定结果来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的温度控制部109。由此,由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能够更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即,更高精度地控制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例(其1))
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剖视图。在图8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中,热电偶108的测温触点被设置于形状规定部件102(在图8的例子中为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内部中的、形状规定部件102与保持熔融金属M2的接触面附近。由于图8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图4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例(其2))
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剖视图。在图9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中,温度控制部109被设置于形状规定部件102内部中的、形状规定部件102与保持熔融金属M2的接触面附近。换言之,在图9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中,对形状规定部件102附加了温度控制部109的功能。由于图9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图4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例(其3))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剖视图。在图10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中,与温度控制部109独立地还设置有以包围保持熔融金属M2附近或者正下方的熔融金属M1的方式形成的隔离部110。由于图10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图4所示的自由铸造装置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上所述那样,上述实施方式1~3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具备:测定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的热电偶108、和基于热电偶108的测定结果来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的温度控制部109(或者熔融金属保持炉101)。由此,由于上述实施方式1~3涉及的自由铸造装置能够高精度地控制保持熔融金属M2的温度,因此能够提高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即,高精度地控制启动器ST的上引速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铸造圆筒形状的铸件(中空铸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对于如图11所示那样铸造圆柱形状的铸件的情况、或铸造其他形状的铸件的情况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可以组合使用上述的结构例。
附图标记说明:
101…熔融金属保持炉;102…形状规定部件;102a…内部形状规定部件;102b…外部形状规定部件;102c…熔融金属通过部;103、104…支承杆;105…致动器;106…冷却气体喷嘴;107…导出部;108…热电偶;109…温度控制部;110…隔离部;M1…熔融金属;M2…保持熔融金属;M3…铸件;ST…启动器;PL…上拉机。
Claims (26)
1.一种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具备:
保持炉,其保持熔融金属;
导出部,其从所述保持炉所保持的所述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面导出所述熔融金属;
形状规定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熔融金属面附近,通过对被所述导出部导出的凝固前的所述熔融金属即保持熔融金属施加外力来规定要铸造的铸件的剖面形状;以及
温度测定部,其测定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基于所述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被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测定部为热电偶,且其测温触点被设置在所述保持熔融金属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测定部为热电偶,且其测温触点被设置在所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所述熔融金属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测定部为热电偶,且其测温触点被设置在所述保持熔融金属正下方的所述熔融金属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测定部为热电偶,且其测温触点被设置在所述形状规定部件内部中的该形状规定部件与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接触面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炉通过基于所述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控制所述熔融金属的温度,来控制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还具备基于所述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来控制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的温度控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控制部被设置在所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所述熔融金属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控制部被设置在所述保持熔融金属正下方的所述熔融金属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控制部被形成为包围所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所述熔融金属。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还具有包围所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所述熔融金属的隔离部。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控制部具有延伸至所述保持熔融金属内部的突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控制部被设置在所述形状规定部件内部中的该形状规定部件与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接触面附近。
14.一种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具备:
将对要铸造的铸件的剖面形状进行规定的形状规定部件设置于保持炉所保持的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面附近的步骤;
将所述熔融金属上引并使其通过所述形状规定部件的步骤;
对被上引的凝固前的所述熔融金属即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步骤;以及
基于测定结果来控制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通过在所述保持熔融金属内设置热电偶的测温触点,来测定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通过在所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所述熔融金属内设置热电偶的测温触点,来测定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通过在所述保持熔融金属正下方的所述熔融金属内设置热电偶的测温触点,来测定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通过在所述形状规定部件内部中的该形状规定部件与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接触面附近设置热电偶的测温触点,来测定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通过利用所述保持炉控制所述熔融金属的温度,来控制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利用温度控制部来控制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温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将所述温度控制部设置于所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所述熔融金属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将所述温度控制部设置于所述保持熔融金属正下方的所述熔融金属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将所述温度控制部形成为包围所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所述熔融金属。
24.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还设置有包围所述保持熔融金属附近的所述熔融金属的隔离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温度控制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保持熔融金属内部的突出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其中,
将所述温度控制部设置于所述形状规定部件内部中的该形状规定部件与所述保持熔融金属的接触面附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02456 WO2014167600A1 (ja) | 2013-04-10 | 2013-04-10 | 引上式連続鋳造装置及び引上式連続鋳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73300A true CN105073300A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1689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4353.XA Pending CN105073300A (zh) | 2013-04-10 | 2013-04-10 | 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以及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045954A1 (zh) |
EP (1) | EP2962784A4 (zh) |
JP (1) | JPWO2014167600A1 (zh) |
CN (1) | CN105073300A (zh) |
AU (1) | AU2013386132A1 (zh) |
BR (1) | BR112015024917A2 (zh) |
CA (1) | CA2908121A1 (zh) |
RU (1) | RU2015147724A (zh) |
WO (1) | WO201416760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10032111A (ko) | 2019-09-16 | 2021-03-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메모리 시스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445181B (sv) * | 1982-12-15 | 1986-06-09 | Nippon Light Metal Co | Sett vid kontinuerlig metallgjutning |
JPS60238066A (ja) * | 1984-05-10 | 1985-11-26 | O C C:Kk | 加熱鋳型を用いた鋳塊の上向き式連続鋳造法 |
JPS63199049A (ja) * | 1987-02-13 | 1988-08-17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連続結晶成長方法 |
JPH02205232A (ja) * | 1989-02-01 | 1990-08-15 | Natl Res Inst For Metals | 引上げ連続鋳造法とその装置 |
JP2010162573A (ja) * | 2009-01-15 | 2010-07-29 | Hitachi Cable Ltd | ポーラス金属の製造方法及びヒートシンクの製造方法 |
EP3117930B1 (en) * | 2010-02-11 | 2021-12-22 | Novelis, Inc. | Casting composite ingot with metal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JP5373728B2 (ja) * | 2010-09-17 | 2013-12-18 |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 自由鋳造方法、自由鋳造装置および鋳物 |
JP2014057980A (ja) * | 2012-09-18 | 2014-04-03 | Toyota Motor Corp | 引上式連続鋳造装置及び引上式連続鋳造方法 |
-
2013
- 2013-04-10 WO PCT/JP2013/002456 patent/WO201416760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4-10 CN CN201380074353.XA patent/CN105073300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4-10 RU RU2015147724A patent/RU2015147724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3-04-10 AU AU2013386132A patent/AU201338613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4-10 US US14/783,185 patent/US2016004595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4-10 JP JP2015510950A patent/JPWO2014167600A1/ja active Pending
- 2013-04-10 EP EP13881878.6A patent/EP2962784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4-10 BR BR112015024917A patent/BR112015024917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4-10 CA CA2908121A patent/CA290812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62784A1 (en) | 2016-01-06 |
AU2013386132A1 (en) | 2015-10-15 |
JPWO2014167600A1 (ja) | 2017-02-16 |
WO2014167600A1 (ja) | 2014-10-16 |
US20160045954A1 (en) | 2016-02-18 |
BR112015024917A2 (pt) | 2017-07-18 |
CA2908121A1 (en) | 2014-10-16 |
EP2962784A4 (en) | 2016-04-13 |
RU2015147724A (ru) | 2017-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81805B1 (ko) | 금속 스트랜드의 연속 주조 방법 | |
EP1452252A1 (en) |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 | |
CN105073300A (zh) | 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以及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 |
KR101257260B1 (ko) | 개재물 탈락 결함 지수를 이용한 슬라브의 품질 예측방법 | |
JP4556720B2 (ja) | 連続鋳造における鋳片の冷却方法 | |
JP5637481B2 (ja) | 鋳造方法 | |
KR101257254B1 (ko) | 몰드내 응고쉘의 크랙 진단장치 및 그 방법 | |
MY182646A (en) |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 | |
CN102974794B (zh) | 一种降低连铸钢包或中间钢包钢水过热度的装置和方法 | |
KR101235615B1 (ko) | 연속주조용 스트랜드 롤의 정렬상태 측정기, 그 측정기를 이용한 측정장치 및 방법 | |
KR20120032921A (ko) | 몰드내 응고쉘의 크랙 진단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4487190A (zh) | 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和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 |
CN105081283B (zh) | 一种用于低压铸造合金临界凝固系数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 |
JP6079670B2 (ja) | 連続鋳造設備におけるブレークアウト予知方法 | |
CN105408038A (zh) | 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以及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 |
KR101204943B1 (ko) | 몰드 코팅층의 결함 진단장치 및 그 방법 | |
KR101400040B1 (ko) | 턴디쉬의 용강온도 유지방법 | |
CN104395014A (zh) | 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和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 |
JP2015096269A (ja) | 引上式連続鋳造装置及び引上式連続鋳造方法 | |
KR20130099289A (ko) | 연속주조시 판재의 품질 예측장치 및 그 방법 | |
KR20130013742A (ko) | 몰드 내 마찰력을 이용한 크랙 감시장치 및 그 방법 | |
JP5621623B2 (ja) | 連続鋳造機におけるロールの冷却方法、冷却装置及び鋳片支持ロール | |
WO2015015697A1 (ja) | 引上式連続鋳造装置及び引上式連続鋳造方法 | |
KR101400035B1 (ko) | 고품질 주편 제조방법 | |
KR101546040B1 (ko) | 주형 및 두께 측정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