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9213A - 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9213A
CN105069213A CN201510462968.0A CN201510462968A CN105069213A CN 105069213 A CN105069213 A CN 105069213A CN 201510462968 A CN201510462968 A CN 201510462968A CN 105069213 A CN105069213 A CN 105069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main shaft
preloaded
displacement
eq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29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永胜
王传国
张爱平
刘志峰
马澄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4629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9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9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9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关系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定位预紧轴承、定压预紧轴承的迭代方程组以及主轴动力学方程,然后以轴承刚度和主轴支撑节点位移(轴承内圈位移)为耦合量将主轴与轴承进行耦合,最后基于有限迭代法使用Matlab编写计算程序得到混合预紧轴承的刚度值。该方法的特点在于考虑了混合预紧及主轴-轴承耦合关系对轴承刚度的影响,能够对采用不同预紧方式的轴承在承载、高速切削工况下的动刚度进行精确计算,本方法可为电主轴的设计及使用提供指导。

Description

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主轴轴承刚度分析领域,涉及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关系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有限迭代法计算轴承刚度并考虑了混合预紧及主轴-轴承耦合关系的影响。
背景技术
电主轴是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特点是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合二为一,机床主轴由内装式电机直接驱动,把机床主传动链缩短为零,从而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电主轴具有高转速、大功率、响应快、简化机床设计、易于实现主轴定位等优点。高速精密轴承技术是电主轴实现高速化和精密化的关键。由于定位预紧轴承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定压预紧轴承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因此电主轴通常采用混合预紧技术,从而兼具有较好的承载与高速性能。主轴与轴承通过轴承内圈配合,在主轴高速切削时,主轴的振动会传递给轴承内圈,使内圈产生位移,改变轴承刚度。然而在通常的电主轴设计分析中却并未考虑这一点,也并没有考虑混合预紧方式的影响。随着电主轴的高速化和精密化,有必要考虑混合预紧及主轴-轴承的耦合关系对轴承动刚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关系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有限迭代法计算轴承刚度并考虑了混合预紧及主轴-轴承耦合关系的影响。该方法首先建立定位预紧轴承、定压预紧轴承的迭代方程组以及主轴动力学方程,然后以轴承刚度和主轴支撑节点位移(即轴承内圈位移)为耦合量将主轴与轴承进行耦合,最后基于有限迭代法使用Matlab编写计算程序得到混合预紧轴承的刚度值。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1、首先对轴承进行拟静力学分析,建立滚动体的力平衡方程和定位、定压预紧轴承的变形协调方程,再由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组成角接触球轴承的迭代方程组。
2、用有限元的方法,考虑5个方向的自由度,建立主轴的动力学方程。
3、以轴承刚度和主轴支撑节点位移(轴承内圈位移)为耦合量对主轴、轴承进行耦合。
4、按照计算流程编写Matlab程序计算轴承刚度。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考虑了混合预紧及主轴-轴承耦合关系对轴承刚度的影响,能够对轴承在承载、高速切削工况下的动刚度进行精确计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为电主轴的设计及使用提供指导。
通过下面的描述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会更加清晰,附图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方法及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主轴-轴承系统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滚动体的受力分析
图3定位预紧轴承几何关系
图4定压预紧轴承的几何关系
图5主轴-轴承的耦合关系
图6轴承刚度计算流程图
图7主轴-轴承系统示意图
图8主轴有限元模型
图9各工况下的轴承刚度,其中(a)为轴承A刚度;(b)为轴承B刚度;(c)为轴承C刚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关系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进行具体说明。
图1为主轴-轴承系统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主轴前端轴承采用定位预紧,后端轴承采用定压预紧。虚线表示静止状态,实线表示工作状态。主轴在高转速及切削载荷作用下产生动态位移,主轴支撑节点及轴承内圈位移为{qi}、{qj}、{qk}。定位预紧轴承的外圈视为固定,定压预紧轴承的外圈可沿轴向滑动。
第一步,建立混合预紧轴承的迭代方程组
1.1滚动体的力平衡方程
如图2所示为滚动体的受力分析。根据拟静力学理论,滚动体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平衡方程为:
{ Q i k sinα i k - Q o k sinα o k - 2 M g k D b cosα o k = 0 Q i k cosα i k - Q o k cosα o k + 2 M g k D b sinα o k + F c k = 0 - - - ( 1 )
式中,αik、αok分别为内、外接触角;Qik、Qok分别为滚动体与内、外圈法向接触力;Fck为离心力;Mgk为陀螺力矩。
F c k = π 12 ρD b 3 D m ω 2 ( ω m ω ) 2 - - - ( 2 )
Mgk=Jωmωbsinβ(3)
接触载荷由下式得到:
Q i k Q o k = K i 0 0 K o δ i k 3 / 2 δ o k 3 / 2 - - - ( 4 )
式中,δik、δok分别为内、外法向接触变形;Ki、Ko分别为内外接触载荷-变形系数。
此外,定压预紧时外圈轴向力保持恒定,因此还有力的补充关系式:
Q o k = F a z × s i n ( α o k ) - - - ( 5 )
式中,z为滚动体数目;Fa为轴向预紧力。
1.2定位预紧轴承的变形协调方程
定位预紧轴承几何关系如图3所示。假设轴承外圈固定,因此外圈曲率中心A位置不变,预紧量由内圈曲率中心的位移δx0来表示。轴承预紧后,滚动体中心由O移动到O′,内圈曲率中心由B移动到B′,接触角由α变为α′。轴承在高速工况下,由于离心力和外载荷的作用,滚动体中心向外运动到O″处,内圈曲率中心沿轴向和径向分别产生位移Δicu和Δicv。
设主轴支撑位置节点位移为{δ}={δxyzyz},则Δicu和Δicv可由节点位移表示为:
由图3中所示的几何关系可得:
{ U i k = Δoksinα o k + Δiksinα i k = AB ′ ‾ sinα ′ + Δ i c u V i k = Δokcosα o k + Δikcosα i k = AB ′ ‾ cosα ′ + Δ i c v - - - ( 7 )
式中,Δik=(fi-0.5)Dbik;Δok=(fo-0.5)Dbok;Db为滚动体直径;fi、fo为曲率半径系数。
1.3定压预紧轴承的变形协调方程
定压预紧轴承的几何关系如图4所示。定压预紧时轴承外圈与预先施加一定压缩量的弹簧连接,在外载荷作用下轴承外圈可沿轴向滑动,因此轴承的轴向预紧力视作恒定值。预紧后,滚动体中心位于O′,内圈曲率中心移动到B′,接触角变为α′。在高速工况下,外载荷的作用导致内圈沿轴向和径向产生位移Δicu和Δicv。由于需要保持轴向力的恒定,外圈沿轴向滑动产生位移δx0,显然δx0是主轴挠度{δ}={δxyzyz}的函数,但由于热、力载荷的综合作用,函数关系较复杂。因此,在轴向用力的补充关系式(5)代替较复杂的几何方程。由于外圈不能沿径向移动,因此在径向仍然可以得到变形协调方程:
V i k = Δokcosα o k + Δikcosα i k = A B ‾ c o s α + Δ i c v - - - ( 8 )
式中,Δik=(fi-0.5)Dbik;Δok=(fo-0.5)Dbok1.4迭代方程组
以轴承的内、外接触角αik、αok以及法向接触变形量δik、δok为未知变量。根据以上受力和几何分析,则定压预紧轴承迭代方程组可表示为:
{ Q i k sinα i k - Q o k sinα o k - 2 M g k D b cosα o k = 0 Q i k cosα i k - Q o k cosα o k + 2 M g k D b sinα o k + F c k = 0 Δokcosα o k + Δikcosα i k - A B ‾ cos α - Δ i c v = 0 Q o k - F a z × sinα o k = 0 - - - ( 9 )
同理,定位预紧轴承迭代方程组为
{ Q i k sinα i k - Q o k sinα o k - 2 M g k D b cosα o k = 0 Q i k cosα i k - Q o k cosα o k + 2 M g k D b sinα o k + F c k = 0 Δokcosα o k + Δikcosα i k - AB ′ ‾ cosα ′ - Δ i c v = 0 Δoksinα o k + Δiksinα i k - AB ′ ‾ sinα ′ - Δ i c u = 0 - - - ( 10 )
若主轴支撑节点位移{δ}已知,将其代入几何方程,用牛顿-拉弗松迭代法求解以上非线性方程组可求得四个未知数的值,进而可分别求得内圈接触刚度Ki和外圈接触刚度Ko。由于内圈和外圈接触刚度为串联关系,根据串联刚度公式,可得:
K = K i K o K i + K o - - - ( 11 )
第二步,建立主轴的动力学方程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考虑节点5个方向的自由度建立主轴的有限元模型。主轴的动力学方程为:
[ M b ] { q ·· } + Ω [ G b ] { q · } + ( [ K b ] + [ K b ] P - Ω 2 [ M b ] C ) { q } = { F b } - - - ( 12 )
式中,[Mb]为系统质量阵;[Gb]为和陀螺力矩相关的矩阵;[Kb]为系统刚度矩阵;[Kb]P为由轴向力引起的刚度矩阵;[Mb]C为与离心力相关的矩阵;{Fb}为系统的载荷向量。
第三步,对主轴-轴承进行耦合
主轴-轴承的耦合关系如图5所示,主轴在高转速、切削工况下的动态位移影响轴承刚度,而轴承刚度反过来对主轴动态特性产生影响,因此以轴承刚度和主轴支撑节点位移(即轴承内圈位移)为耦合量将主轴与轴承进行耦合,得到主轴-轴承耦合刚度模型,并用有限迭代法进行求解。
第四步,计算流程
用有限迭代法对轴承刚度进行求解,计算流程如图6所示,①开始,输入轴承参数、工况,设定初始节点位移X0;②将轴承参数、工况、节点位移代入混合预紧轴承刚度模型,计算得到定位、定压预紧轴承的刚度K;③将轴承刚度K添加到主轴刚度矩阵中,求解主轴动力学方程得到节点位移向量X;④设定迭代精度为EPS,并计算节点位移向量的迭代误差|X(i)-X(i-1)|;⑤如果迭代误差大于EPS,则重复②-④的迭代过程,直到迭代误差小于EPS;⑥当迭代误差小于EPS则停止迭代,输出混合预紧轴承的刚度K;⑦结束。
上述计算过程将使用Matlab编程实现。为更具体的说明本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提供了一个计算实例。
图7所示为一个主轴-轴承系统,主轴采用“前二后一”的支撑方式,前端轴承为定位预紧,后端轴承为定压预紧。轴承参数如表1所示。
表1轴承参数
主轴有限元模型如图8所示,单元详细尺寸如表2所示。
表2主轴单元详细尺寸
注:表中尺寸按照图8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
工况:轴承采用中等预紧(800N),切削力由200N增大到1300N,转速为2000-12000r/min。在上述工况下的轴承刚度如图9所示。轴承A的刚度随着切削力的增大而增大,在转速8000r/min以上时,切削力由200N增大到1000N时,轴承A刚度增大约5%。由于安装方向相反,轴承B的刚度随切削力的增大而减小,当切削力由200N增大到1200N时,轴承B刚度减小约8.7%。轴承C由于对主轴位移具有吸收作用,其刚度不受切削力影响。由此可见,利用上述轴承刚度的计算方法可有效考虑混合预紧及主轴-轴承耦合关系的影响,能够分析主轴高转速及切削力对轴承刚度的影响规律,这种轴承刚度的计算方法将为电主轴的设计及使用提供指导。

Claims (1)

1.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关系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主轴前端轴承采用定位预紧,后端轴承采用定压预紧;虚线表示静止状态,实线表示工作状态;主轴在高转速及切削载荷作用下产生动态位移,主轴支撑节点及轴承内圈位移为{qi}、{qj}、{qk};定位预紧轴承的外圈视为固定,定压预紧轴承的外圈可沿轴向滑动;
第一步,建立混合预紧轴承的迭代方程组
1.1滚动体的力平衡方程
根据拟静力学理论,滚动体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平衡方程为:
式中,αik、αok分别为内、外接触角;Qik、Qok分别为滚动体与内、外圈法向接触力;Fck为离心力;Mgk为陀螺力矩;
Mgk=Jωmωbsinβ(3)
接触载荷由下式得到:
式中,δik、δok分别为内、外法向接触变形;Ki、Ko分别为内外接触载荷-变形系数;
此外,定压预紧时外圈轴向力保持恒定,因此还有力的补充关系式:
式中,z为滚动体数目;Fa为轴向预紧力;
1.2定位预紧轴承的变形协调方程
定义轴承外圈固定,因此外圈曲率中心A位置不变,预紧量由内圈曲率中心的位移δx0来表示;轴承预紧后,滚动体中心由O移动到O′,内圈曲率中心由B移动到B′,接触角由α变为α′;轴承在高速工况下,由于离心力和外载荷的作用,滚动体中心向外运动到O″处,内圈曲率中心沿轴向和径向分别产生位移Δicu和Δicv;
设主轴支撑位置节点位移为{δ}={δxyzyz},则Δicu和Δicv可由节点位移表示为:
由几何关系可得:
式中,Δik=(fi-0.5)Dbik;Δok=(fo-0.5)Dbok;Db为滚动体直径;fi、fo为曲率半径系数;
1.3定压预紧轴承的变形协调方程
定压预紧轴承的几何关系中,定压预紧时轴承外圈与预先施加一定压缩量的弹簧连接,在外载荷作用下轴承外圈可沿轴向滑动,因此轴承的轴向预紧力视作恒定值;预紧后,滚动体中心位于O′,内圈曲率中心移动到B′,接触角变为α′;在高速工况下,外载荷的作用导致内圈沿轴向和径向产生位移Δicu和Δicv;由于需要保持轴向力的恒定,外圈沿轴向滑动产生位移δ′x0,显然δ′x0是主轴挠度{δ}={δxyzyz}的函数,但由于热、力载荷的综合作用,函数关系较复杂;因此,在轴向用力的补充关系式(5)代替较复杂的几何方程;由于外圈不能沿径向移动,因此在径向仍然可以得到变形协调方程:
式中,Δik=(fi-0.5)Dbik;Δok=(fo-0.5)Dbok
1.4迭代方程组
以轴承的内、外接触角αik、αok以及法向接触变形量δik、δok为未知变量;根据以上受力和几何分析,则定压预紧轴承迭代方程组可表示为:
同理,定位预紧轴承迭代方程组为
若主轴支撑节点位移{δ}已知,将其代入几何方程,用牛顿-拉弗松迭代法求解以上非线性方程组可求得四个未知数的值,进而可分别求得内圈接触刚度Ki和外圈接触刚度Ko;由于内圈和外圈接触刚度为串联关系,根据串联刚度公式,可得:
第二步,建立主轴的动力学方程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考虑节点5个方向的自由度建立主轴的有限元模型;主轴的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Mb]为系统质量阵;[Gb]为和陀螺力矩相关的矩阵;[Kb]为系统刚度矩阵;[Kb]P为由轴向力引起的刚度矩阵;[Mb]C为与离心力相关的矩阵;{Fb}为系统的载荷向量;
第三步,对主轴-轴承进行耦合
主轴-轴承的耦合关系中,主轴在高转速、切削工况下的动态位移影响轴承刚度,而轴承刚度反过来对主轴动态特性产生影响,因此以轴承刚度和主轴支撑节点位移(即轴承内圈位移)为耦合量将主轴与轴承进行耦合,得到主轴-轴承耦合刚度模型,并用有限迭代法进行求解;
第四步,计算流程
用有限迭代法对轴承刚度进行求解,计算流程日下,①开始,输入轴承参数、工况,设定初始节点位移X0;②将轴承参数、工况、节点位移代入混合预紧轴承刚度模型,计算得到定位、定压预紧轴承的刚度K;③将轴承刚度K添加到主轴刚度矩阵中,求解主轴动力学方程得到节点位移向量X;④设定迭代精度为EPS,并计算节点位移向量的迭代误差|X(i)-X(i-1)|;⑤如果迭代误差大于EPS,则重复②-④的迭代过程,直到迭代误差小于EPS;⑥当迭代误差小于EPS则停止迭代,输出混合预紧轴承的刚度K;⑦结束。
CN201510462968.0A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 Pending CN105069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2968.0A CN105069213A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2968.0A CN105069213A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9213A true CN105069213A (zh) 2015-11-18

Family

ID=54498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2968.0A Pending CN105069213A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921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472A (zh) * 2015-12-21 2017-06-27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不改变界面连接刚度的内力提取方法
CN107153734A (zh) * 2017-05-09 2017-09-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定位预紧下角接触球轴承非线性刚度的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09063384A (zh) * 2018-09-19 2018-12-2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最佳预紧力的滚动轴承电主轴动态性能设计方法
CN109489949A (zh) * 2018-10-31 2019-03-19 湖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速主轴单元热动态性能的分析方法
CN110427719A (zh) * 2019-08-09 2019-11-0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支承齿轮传动装置动刚度建模方法
CN110674577A (zh) * 2019-09-23 2020-01-10 武汉理工大学 新能源汽车高转速轴承动力学参数获取方法
CN113919133A (zh) * 2021-09-08 2022-01-11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组配轴承的预紧力计算方法及刚度计算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06266A1 (de) * 2004-05-04 2005-11-10 Sms Demag Ag Ölfilmlager für walzenzapfen mit hydrostatischer unterstützung
CN102214260A (zh) * 2011-07-01 2011-10-12 太原科技大学 用于油膜轴承润滑油膜的参数化计算分析系统及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06266A1 (de) * 2004-05-04 2005-11-10 Sms Demag Ag Ölfilmlager für walzenzapfen mit hydrostatischer unterstützung
CN102214260A (zh) * 2011-07-01 2011-10-12 太原科技大学 用于油膜轴承润滑油膜的参数化计算分析系统及操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勇等: "混合预紧下高速电主轴涡动频率的理论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蔡力钢等: "多约束状态下重载机械式主轴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 《机械工程学报》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472A (zh) * 2015-12-21 2017-06-27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不改变界面连接刚度的内力提取方法
CN107153734A (zh) * 2017-05-09 2017-09-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定位预紧下角接触球轴承非线性刚度的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07153734B (zh) * 2017-05-09 2020-05-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定位预紧下角接触球轴承非线性刚度的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09063384A (zh) * 2018-09-19 2018-12-2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最佳预紧力的滚动轴承电主轴动态性能设计方法
CN109489949A (zh) * 2018-10-31 2019-03-19 湖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速主轴单元热动态性能的分析方法
CN109489949B (zh) * 2018-10-31 2020-11-03 湖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速主轴单元热动态性能的分析方法
CN110427719A (zh) * 2019-08-09 2019-11-0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支承齿轮传动装置动刚度建模方法
CN110427719B (zh) * 2019-08-09 2022-10-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支承齿轮传动装置动刚度建模方法
CN110674577A (zh) * 2019-09-23 2020-01-10 武汉理工大学 新能源汽车高转速轴承动力学参数获取方法
CN110674577B (zh) * 2019-09-23 2022-10-11 武汉理工大学 新能源汽车高转速轴承动力学参数获取方法
CN113919133A (zh) * 2021-09-08 2022-01-11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组配轴承的预紧力计算方法及刚度计算方法
CN113919133B (zh) * 2021-09-08 2023-08-18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组配轴承的预紧力计算方法及刚度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9213A (zh) 一种考虑主轴-轴承耦合的混合预紧轴承刚度计算方法
US2103643A (en) Device adapted to eliminate oscillations
Hashish et al. Finite element and modal analyses of rotor-bearing systems under stochastic loading conditions
CN103940564B (zh) 一种转子支承系统动力学相似测试实验台及测试方法
CN110162829B (zh) 一种三球销-球笼式等速驱动轴轴向派生力的计算方法
Wang et al. Study on the stiffness loss and the dynamic influence on rotor system of the bolted flange joint
CN105138814A (zh) 一种高速电主轴定位预紧下角接触球轴承极限预紧力分析方法
CN106202755A (zh) 基于动力学模型和遗传算法的电主轴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CN111475903A (zh) 基于多偏置误差同步补偿的大型高速回转装备多级零部件动力学特性逐级测调和分配方法
CN107989818B (zh) 一种w2b型水泵轴连轴承及其寿命分析方法
CN105899842A (zh) 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及其阶次设定方法
CN105786008A (zh) 一种针对飞轮饱和及摩擦特性的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方法
CN105930576A (zh) 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机床主轴轴承配合间隙设计方法
Deng et al. Nonlinear dynamic mechanisms of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with waviness and cage whirl motion
Chen et al. Effects of journal static eccentricity on dynamic responses of a rotor system under base motions using FDM inertia model
Zhao et al.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dual-rotor system with rubbing fault by dimension reduction incremental harmonic balance method
Yao et al. Multibody contact dynamics on mechanisms with deep groove ball bearing joints
Mehrjardi et al. Developing a proposed satellite reaction wheel model with current mode control
Du et al. Coupled model of rotary-tilting spindle head for pose-dependent prediction of dynamics
Wu et al. Research on the dead-point problem of spherical micro pump based on virtual prototype
CN104167889A (zh) 一种转子质心的调整方法
CN103586759A (zh) 一种超高速磨削装备
CN112347591A (zh) 一种偏心旋转环状结构内力分析及自由振动建模方法
Chung Effect of gravity and angular velocity on an automatic ball balancer
CN104361145A (zh) 一种基于贴轴坐标系的转子动力学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