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6912A -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6912A
CN105066912A CN201510416184.4A CN201510416184A CN105066912A CN 105066912 A CN105066912 A CN 105066912A CN 201510416184 A CN201510416184 A CN 201510416184A CN 105066912 A CN105066912 A CN 105066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beam
scanning
scanning step
beam surfac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61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6912B (zh
Inventor
卢聪
白翔
郭建春
苟兴豪
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161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6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6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6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6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6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包括:(A)设定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初始扫描步长为0.01mm;(B)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未经过酸液刻蚀的光滑、平整岩板表面进行扫描,获取岩板表面的三维数据;(C)利用步骤(B)中得到的三维数据计算岩板表面的平均曲折比(D)利用步骤(C)中计算得到的平均曲折比计算的相对误差(E)以每次增加0.01mm的幅度改变扫描步长,依次重复步骤(B)、步骤(C)和步骤(D),直到计算得到的的值刚好小于0.0001时停止,则使的值刚好小于0.0001时的扫描步长即为最佳扫描步长。本发明原理可靠,能够为表征参数的计算提供一个合适的扫描步长。

Description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领域,尤其是酸化压裂领域的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酸化压裂(简称酸压)是油气增产改造的主要措施,其主要是在高于油气储集层破裂压力或天然裂缝闭合压力条件下,将酸液(或前置液)注入储层,在储集层中形成新的人工缝或使天然裂缝张开,同时注入的酸液对裂缝表面造成非均匀刻蚀。酸液返排后,由于裂缝表面的粗糙不平,表面的凸起部分使裂缝在闭合压力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开启程度,以此形成一条为流体提供流动空间、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裂缝,从而达到改善油气渗流条件和油气增产的目的。因此,裂缝导流能力是评价酸压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裂缝被酸液刻蚀后形成的表面几何形态是影响裂缝导流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准确地表征酸刻蚀裂缝表面的几何形态,对酸压工艺优化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是指在实验室利用切割成长方体、表面光滑平整的岩石样品(岩板)与酸液发生酸刻蚀反应,使岩板表面粗糙不平。以此模拟现场酸压施工条件下酸液与裂缝表面岩石的反应,实验岩板表面即为裂缝表面。实验的目的一方面是获取用作酸刻蚀裂缝导流能力评价的测试样品(岩板),对酸压效果进行预测,以优化酸压施工设计;另一方面是为酸刻蚀裂缝表面几何形态的表征工作提供更接近储层真实刻蚀形态的岩板。
酸刻蚀裂缝表面几何形态的表征工作是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酸刻蚀后岩板的粗糙表面进行扫描,获取岩板表面的三维数据,再利用获得的三维数据来计算一系列表征裂缝表面粗糙程度的参数(如表面各点平均高度、表面各点高度的方差、标准差、表面形态的JRC参数、分形维数等)。而该项工作的后续则是研究这些参数与裂缝导流能力的关系,旨在为裂缝导流能力的计算模型提供合适的计算参数,最终提出准确的导流能力计算模型。
然而,在表征裂缝表面粗糙程度的参数(以下统称表征参数)的计算过程中却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扫描步长尺寸效应。所谓扫描步长尺寸效应是指同一个表征参数的计算结果会因为岩板表面扫描过程中所用的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步长的取值不同而不同。显然,同一个表征参数只能有一个结果,究竟采用哪一个扫描步长才能得到合理的计算结果呢?这就需要根据岩板的性质对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步长进行标定,确定一个合适的扫描步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该方法原理可靠,能够为表征参数的计算提供一个合适的扫描步长。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将未经过酸液刻蚀的光滑、平整岩板表面视作一个光滑、平整平面,并以此作为扫描步长标定的参考物。在改变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步长的条件下,计算不同扫描步长下岩板表面的平均曲折比。随着扫描步长的增大,平均曲折比的值减小,然而在宏观条件下,一个光滑、平整平面的平均曲折比的值应该等于1,所以,可以在计算得到的平均曲折比约等于1时,选取一个合适的扫描步长作为最佳扫描步长。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设定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初始扫描步长为0.01mm;
(B)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未经过酸液刻蚀的光滑、平整岩板表面进行扫描,获取岩板表面的三维数据;
(C)利用步骤(B)中得到的三维数据计算岩板表面的平均曲折比
(D)利用步骤(C)中计算得到的平均曲折比计算的相对误差
(E)以每次增加0.01mm的幅度改变扫描步长(即依次设定扫描步长为0.02mm、0.03mm、0.04mm、0.05mm、……),在每一个扫描步长条件下依次重复步骤(B)、步骤(C)和步骤(D),直到计算得到的的值刚好小于0.0001时停止,则使的值刚好小于0.0001时的扫描步长即为最佳扫描步长。
所述步骤(A)中之所以取初始扫描步长为0.01mm,是因为目前用在酸刻蚀岩板表面扫描工作方面的激光扫描仪扫描步长都大于0.1mm。而在本发明的步聚中,扫描步长的变化是由初始扫描步长开始逐渐增加的,如果设定的初始扫描步长太大,可能导致初始扫描步长大于最佳步长。为了保证初始扫描步长小于最佳步长,设定初始扫描步长为0.01mm是非常保险的做法。
所述步骤(B)中获取岩板表面的三维数据有X、Y、Z三列,其中列X和列Y为岩板表面上各点的平面坐标,列Z为岩板表面各点的高度值。
所述步骤(C)中平均曲折比的计算采用以下公式:
ϵ ‾ = Σ j = 0 N y Σ i = 0 N x ΔL 2 + [ z ( i + 1 , j ) - z ( i , j ) ] 2 N x N y Δ L
式中:ΔL—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步长;
Nx—三维激光扫描仪在X方向上的扫描步数;
Ny—三维激光扫描仪在Y方向上的扫描步数;
z(i,j)—岩样表面上x=i,y=j所在的点的高度值。
参数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
1)利用岩板表面三维数据在三维坐标系中可生成一个曲面(即岩板的粗糙表面)。其中,y=yj(0≤j≤Ny)对应的是一条沿X方向(横向)曲线。由于相邻两个扫描点之间的距离非常小,可利用勾股定理算得点(xi,yj)和点(xi+1,yj)之间的曲线段长度为:
( x i + 1 - x i ) 2 + [ z ( i + 1 , j ) - z ( i , j ) ] 2 = ΔL 2 + [ z ( i + 1 , j ) - z ( i , j ) ] 2
2)通过累加,可算得y=yj对应的横向曲线长度为:
Σ i = 0 N x ΔL 2 + [ z ( i + 1 , j ) - z ( i , j ) ] 2
3)利用X方向的扫描总长度将上式进行无因次化为:
Σ i = 0 N x ΔL 2 + [ z ( i + 1 , j ) - z ( i , j ) ] 2 N x Δ L
4)上述计算过程只处理了y=yj一条横向曲线,计算整个曲面上的所有横向曲线的平均值,即得到的计算公式为:
ϵ ‾ = Σ j = 0 N y Σ i = 0 N x ΔL 2 + [ z ( i + 1 , j ) - z ( i , j ) ] 2 N x N y Δ L
所述步骤(D)中,相对误差的定义是计算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再除以真实值,而光滑、平整平面的平均曲折比的真实值应该等于1,故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所述步骤(E)中,如果每次增加的扫描步长幅度过大,可能会导致前一次设定的扫描步长比最佳扫描步长小,后一次设定的扫描步长就比最佳扫描步长大了,这就在设定的两个相邻扫描步长之间错过了最佳扫描步长。所以,每次以0.01mm的幅度增加扫描步长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做法。
所述步骤(E)中,之所以采用相对误差和0.0001进行比较,是因为目前用在酸刻蚀岩板表面扫描工作方面的激光扫描仪中,对岩板表面各点高度的测量精度最高可达0.0001mm,如果岩板表面平均曲折比的相对误差已经小于0.0001,说明误差已非常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方法能够为酸刻蚀岩板表面几何形态表征参数的计算提供一个最佳扫描步长,使计算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为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计算模型的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表征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当扫描步长为ΔL时,计算粗糙表面上任意一条曲线长度的示意图。
图2是将图1中的扫描步长改为2ΔL时,计算同一条曲线长度的示意图。
图3是将图1中的扫描步长改为3ΔL时,计算同一条曲线长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首先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尺寸效应”。如图1、图2、图3所示,A点与B点之间是岩板粗糙表面上任意一条曲线,其中的黑点为A点与B点之间等距选取的点,设相邻两点之间距离为ΔL。下面根据不同的扫描步长近似计算A、B间的曲线段长度。
1)当扫描步长为ΔL
如图1所示,取扫描步长为ΔL,计算得到A、B间的曲线段长度为L1(即图中A、B间曲折线段长度)。
2)当扫描步长为2ΔL
如图2所示,取扫描步长为2ΔL,计算得到A、B间的曲线段长度为L2
3)当扫描步长为3ΔL
如图3所示,取扫描步长为3ΔL,计算得到A、B间的曲线段长度为L3
对比以上3种情况,明显可看出L1>L2>L3。即:扫描步长取值越小,计算得到的A、B间曲线段长度值越大。
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是:岩板表面存在很多微小粗糙结构,扫描步长越小,就会有越多的微小粗糙结构被扫描仪“识别”出来。故扫描步长越小,岩板表面就表现得越粗糙。同理,扫描步长越大,就会有越多的微小粗糙结构被扫描仪“忽略”。故扫描步长越大,岩板表面就表现得越平整。然而,对于酸刻蚀裂缝表面几何形态的表征工作,有些过于微小的粗糙结构是需要忽略的,但如果忽略的粗糙结构太多,又会导致粗糙表面几何形态的表征工作失真。因此,必需针对刻蚀裂缝的表面选取一个最佳扫描步长。
岩板表面刻蚀几何形态的表征应当符合宏观的观察结果,则选定的最佳步长也应能从宏观上反映其表面形态。对于一块未经过酸液刻蚀的岩板,其表面光滑平整,无宏观粗糙度,根据平均曲折比的定义,若以最佳步长计算未经过酸液刻蚀岩板表面的平均曲折比,结果应为等于1。换言之,实际研究工作中,对于此块岩样,需要忽略其表面粗糙度,将其视作“光滑平面”。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扫描步长,使计算得到的未经过酸液刻蚀岩板的值等于1。

Claims (3)

1.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设定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初始扫描步长为0.01mm;
(B)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未经过酸液刻蚀的光滑、平整岩板表面进行扫描,获取岩板表面的三维数据;
(C)利用步骤(B)中得到的三维数据计算岩板表面的平均曲折比
(D)利用步骤(C)中计算得到的平均曲折比计算的相对误差
(E)以每次增加0.01mm的幅度改变扫描步长,即依次设定扫描步长为0.02mm、0.03mm、0.04mm、0.05mm、……,在每一个扫描步长条件下依次重复步骤(B)、步骤(C)和步骤(D),直到计算得到的的值刚好小于0.0001时停止,则使的值刚好小于0.0001时的扫描步长即为最佳扫描步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获取岩板表面的三维数据有X、Y、Z三列,其中列X和列Y为岩板表面上各点的平面坐标,列Z为岩板表面各点的高度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平均曲折比的计算采用以下公式:
式中:ΔL—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步长;
Nx—三维激光扫描仪在X方向上的扫描步数;
Ny—三维激光扫描仪在Y方向上的扫描步数;
z(i,j)—岩样表面上x=i,y=j所在的点的高度值。
CN201510416184.4A 2015-07-15 2015-07-15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 Active CN105066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6184.4A CN105066912B (zh) 2015-07-15 2015-07-15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6184.4A CN105066912B (zh) 2015-07-15 2015-07-15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6912A true CN105066912A (zh) 2015-11-18
CN105066912B CN105066912B (zh) 2017-07-04

Family

ID=54496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6184.4A Active CN105066912B (zh) 2015-07-15 2015-07-15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691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3699A (zh) * 2016-07-11 2016-12-0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粗糙裂缝初始导流能力的预测方法
CN106593429A (zh) * 2017-01-09 2017-04-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
CN107191173A (zh) * 2016-03-14 2017-09-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的酸压效果的评价方法
CN107816342A (zh) * 2016-09-14 2018-03-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裂缝内支撑剂运移规律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9386275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岩石裂缝内流动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3671148A (zh) * 2020-05-14 2021-11-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蚀裂缝有效长度的实验测试方法
CN114961683A (zh) * 2022-04-28 2022-08-3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优选水力裂缝内暂堵实验用裂缝板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0740A (ja) * 1996-12-03 1998-06-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走査型近接場光学顕微鏡
JP2008533451A (ja) * 2005-03-11 2008-08-21 クリアフォーム インク. 3次元スキャンの自動参照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CN103542820A (zh) * 2013-10-12 2014-0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 一种检测风洞内表面平整度的方法
CN104613904A (zh) * 2015-01-30 2015-05-1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综合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0740A (ja) * 1996-12-03 1998-06-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走査型近接場光学顕微鏡
JP2008533451A (ja) * 2005-03-11 2008-08-21 クリアフォーム インク. 3次元スキャンの自動参照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CN103542820A (zh) * 2013-10-12 2014-0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 一种检测风洞内表面平整度的方法
CN104613904A (zh) * 2015-01-30 2015-05-1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综合确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邹东璃: "T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分段酸压效果评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1173A (zh) * 2016-03-14 2017-09-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的酸压效果的评价方法
CN106203699A (zh) * 2016-07-11 2016-12-0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粗糙裂缝初始导流能力的预测方法
CN106203699B (zh) * 2016-07-11 2019-07-2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粗糙裂缝初始导流能力的预测方法
CN107816342A (zh) * 2016-09-14 2018-03-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裂缝内支撑剂运移规律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7816342B (zh) * 2016-09-14 2020-04-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裂缝内支撑剂运移规律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6593429A (zh) * 2017-01-09 2017-04-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
CN109386275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岩石裂缝内流动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3671148A (zh) * 2020-05-14 2021-11-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蚀裂缝有效长度的实验测试方法
CN113671148B (zh) * 2020-05-14 2024-05-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蚀裂缝有效长度的实验测试方法
CN114961683A (zh) * 2022-04-28 2022-08-3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优选水力裂缝内暂堵实验用裂缝板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6912B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6912A (zh)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扫描数据的步长标定方法
CN113587835A (zh) 一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桥梁工程质量验收的方法
CN103114848A (zh) 一种基于岩心测量的地层裂缝空间重构方法
CN103884291B (zh) 基于nurbs参数曲面的建筑物表面柔性变形监测方法
CN105841753A (zh) 一种渠道流量的获取方法
CN108871241B (zh) 一种定量评价粗糙裂缝酸刻蚀后粗糙程度变化的方法
CN106570338B (zh)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尺寸效应中轮廓线采样精度确定方法
CN103542820B (zh) 一种检测风洞内表面平整度的方法
CN108612037B (zh) 一种基于大断面测量数据确定河底基准高程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634785A (zh) 一种全新的混凝土平面裂缝预测评估和图形化输出方法
CN107122522B (zh) 一种基于填挖方分析的数字高程模型精度评价方法
US20240126948A1 (en) Numerical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of impact damage based on laser mapped solid mesh
CN108711145A (zh) 一种基于三维图像分析的腐蚀形貌描述解释方法
CN103486984A (zh) 一种风洞内型面同轴度的检测方法
CN106354942A (zh) 一种基于熵理论的装配接触应力分布评估方法
Kalin et al. Criteria and properties of the asperity peaks on 3D engineering surfaces
CN105718745A (zh) 一种酸压裂缝初始导流能力计算方法
CN106482674A (zh) 基于中智数函数的结构面粗糙度尺寸效应的近似表达方法
CN115358026A (zh) 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与曲面拟合的五孔探针数据处理方法
CN112924065A (zh) 一种基于盲孔法测曲面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Das et al.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ully developed state in open channel flow
CN104121864A (zh) 一种岩石错动裂缝面的间隙评价方法
CN115062557A (zh) 一种一维水动力模型断面数据转换为二维水动力模型地形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83131A (zh) 一种具有减阻效果的表面微结构尺寸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1493859A (zh) 基于混合卷积算法的计算机辅助统计公差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Jianchun

Inventor after: Bai Xiang

Inventor after: Lu Cong

Inventor after: Gou Xinghao

Inventor after: Luo Bo

Inventor before: Lu Cong

Inventor before: Bai Xiang

Inventor before: Guo Jianchun

Inventor before: Gou Xinghao

Inventor before: Luo B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