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3325B - 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3325B
CN105053325B CN201510446724.3A CN201510446724A CN105053325B CN 105053325 B CN105053325 B CN 105053325B CN 201510446724 A CN201510446724 A CN 201510446724A CN 105053325 B CN105053325 B CN 105053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a
tea
microcapsules
original powder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467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53325A (zh
Inventor
廖庆禄
周志宏
陈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WELLSPRING OF LIF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WELLSPRING OF LIF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WELLSPRING OF LIF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WELLSPRING OF LIF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467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53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53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3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53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33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微胶囊玛咖茶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玛咖原粉10~50份,微胶囊壁材0.52~2.61份,重组造粒剂1~20份,茶叶或代茶饮10~100份。微胶囊玛咖茶制备方法包括S1微胶囊化包埋、S2复合缓释颗粒造粒和S3复配制成。本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微胶囊玛咖茶完全保存了玛咖原粉的全价营养与活性成分,且不含任何化学防腐剂、色素,是一种天然绿色的保健饮品。

Description

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玛咖(MACA)又名玛卡,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产区在秘鲁安第斯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区,199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营养补充剂向全世界推荐。中国云南省等地引种后,经过多年发展,玛咖产量己占世界第一,卫生部在2011年批准玛咖为国家新资源食品。
玛咖含有丰富的磷、钙、蛋白质、铁、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天然纤维和矿物质,同时还富含生物碱、芥子油苷、甾醇以及其它一些次生代谢物质等生物活性成分。
玛咖对亚健康状态人群恢复健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迅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清晰头脑,改善记忆力,并且对心脏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玛咖独有玛咖烯、玛咖酸胺等生物活性物质,还能有效调节肾功能,平衡体内荷尔蒙水平,改善更年期症状,对提高性功能和生育力有显著而安全的作用。此外,玛咖在降血脂、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治疗贫血等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功效。
中国专利号201210260871.8公开了名称为“一种玛咖速溶茶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该玛咖速溶茶由玛咖功能性提取物和速溶茶粉组成。该玛咖速溶茶既保持了茶的风味,又充分发挥了玛咖具有的消除疲劳、抗辐射、提高免疫、平衡激素、抗前列腺增生、增强性功能等作用,玛咖功能性提取物提高了玛咖功能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中国专利号201210432133.7公开了名称为“一种玛咖含片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该玛咖含片采用玛咖根作为原料,制成纳米粉末后加入一定量的糖料、预胶化淀粉和酸味剂,干燥压片制成片剂,可含化服用,食用方便,同时不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也可服用。
中国专利号201210333499.9公开了名称为“玛咖片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该玛咖片包含玛咖原粉、微晶纤维素、乳糖、聚维酮、硬脂酸镁和淀粉,且制备方法较简单,能缓解体力疲劳、改善性功能、提高生育能力、调节内分泌等,尤其以缓解体力疲劳和改善性功能作用最佳。
中国专利号201310195456.3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鲎卵和玛咖保健片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该片剂包括鲎卵粉、玛咖原粉和辅料,辅料包括微晶纤维素、乳糖、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及淀粉,发挥了药食两用动物中国鲎卵和药食两用植物玛咖各自的优点,保健效果好。
中国专利号201110420150.4公开了名称为“一种保健食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该保健食品胶囊包括玛咖原粉、枸杞提取物、当归提取物、刺五加提取物、淫羊藿提取物、人参提取物、玉米油、茶叶籽油,具有显著的抗更年期综合症、增强性能力、缓解体力疲劳功效。
中国专利号201310602501.2公开了名称为“一种玛咖茶口服片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该玛咖茶口服片包括玛咖、速溶茶粉、微晶纤维素、山梨糖醇、其他辅料、硬脂酸镁和天然香料;其他辅料包括乳糖、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三氯蔗糖和麦芽糊精;玛咖为玛咖的肉质根制成的玛咖超微粉。其产品口感得到了改善,具有爽口的茶味及清凉甜味;含有玛咖这一有效营养成分,具有抗疲劳、恢复体力、提高记忆力等功效。
虽然上述玛咖以及以玛咖为主料的保健产品具有上述全面而明确的保健功效,但由于玛咖原粉难溶于水,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52.7%),而目前市场上的各类玛咖提取物(水溶液或醇溶液提取物)在对玛咖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得率以及活性保存上均不理想,无法全面保留玛咖全价营养与活性,大大浪费了有限的玛咖资源,同时玛咖特有的刺激性气味以及类似萝卜的辛辣滋味也使众多消费者难以接受。以上种种因素造成市场上以玛咖原粉为主料的保健产品均以片剂、胶囊产品为主,产品形式单调,食用感觉像吃药,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享受型消费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茶叶富含生物碱、多酚、脂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以及芳香化合物,不仅可以提神解乏,利尿解渴,促进消化,还能有效降低血压,防治冠心病,杀菌消炎,保护内脏器官,抗癌、防衰老和保护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辐射伤害,防铅汞等重金属毒害等等作用。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民众多有饮茶喜好,饮茶更是中国人日常休闲、养生、保健的传统生活习俗。
代茶饮指用中药饮片与茶叶配用,或以中药饮片(单味或复方)代茶冲泡、煎煮后,像茶一样饮用。代茶饮为我国的传统剂型,是民众日常防治疾病、病后调理或养生保健的常用饮品。
鉴于玛咖和茶叶或代茶饮良好的营养和保健作用,把具有卓越保健功能的玛咖与深受大众喜欢的茶叶或代茶饮结合起来,制成一种保健茶,既能最大程度吸收利用玛咖全部营养与活性成分,又能改善玛咖不良风味,同时为人们提供一种更方便、更愉悦的健康饮品选择,将会是很有意义的事。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微胶囊玛咖茶,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玛咖原粉10~50份,微胶囊壁材0.52~2.61份,重组造粒剂1~20份,茶叶或代茶饮10~100份。
优选地,所述微胶囊壁材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英文名称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简称HPMC,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英文名称Starch Sodiilm octenylsuccinate,简称SSOS。
优选地,根据搭配的茶叶或代茶饮品种的不同,重组造粒剂包括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明胶、卡拉胶、阿拉伯胶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英文名称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简称CMC。
优选地,所述茶叶包含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涉及的微胶囊玛咖茶的制备方法,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微胶囊玛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微胶囊化包埋:(1)将玛咖原粉过筛,筛除结块玛咖原粉;(2)将微胶囊壁材配制成水溶液;(3)将过筛的玛咖原粉与配制好的微胶囊壁材水溶液在38~60℃下进行流化床包涂,形成玛咖原粉微胶囊;
S2、复合缓释颗粒造粒:将制好的玛咖原粉微胶囊与重组造粒剂使用食品级酒精进行湿法造粒,造粒后于烘箱中烘干2~12小时,完成制粒;
S3、复配制成:将制好的玛咖复合缓释颗粒选择与茶叶或者选择与代茶饮按比例进行搭配,并进行成分混合后成品。当然,可以直接包装成品,并且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可以包装成袋泡茶、散泡茶、速溶型固体茶等形式。
优选地,S1中,将玛咖原粉过80目筛。
优选地,S1中,将微胶囊壁材配制成重量含量为3%水溶液。如HPMC与SSOS的重量占整体水溶液的3%。
优选地,S2中,造粒粒径为8~20目。
上述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中,以茶叶或代茶饮原料、玛咖原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微胶囊技术,将玛咖原粉进行微胶囊包埋处理,再将包埋后的玛咖原粉进行重组造粒,形成复合缓释颗粒,使玛咖复合缓释颗粒与茶叶或代茶饮原料在泡制过程中持续性溶出,且二者溶出率同步,既能够获得最佳饮用风味,也使得玛咖原粉在冲泡时即可分散于茶汤中,形成热稳定透明度较好的悬浊液体,饮用后玛咖在人体消化系统内溶出,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最大程度发挥玛咖的保健功效。
这种采用微胶囊技术较完整的保护了玛咖全价营养成分,并明显降低玛咖不愉快风味,并通过控释造粒技术,使玛咖实现溶出速率可控、能够持续性分散于茶汤。
微胶囊技术是指将某一目的物(芯材或内相)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壁材或外相)完全包覆起来,而对目的物的原有化学性质丝毫无损,然后逐渐地通过某些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来,或者依靠囊壁的屏蔽作用起到保护芯材的作用,微胶囊的直径一般为1~500μm,壁的厚度为0.5~150μm。可进一步发展出纳米级微胶囊。
对于食品工业,微胶囊技术可以使纯天然的风味配料、生理活性物质融入食品体系,并能保持生理活性,使许多传统的工艺过程得到简化,同时也使许多用通常技术手段无法解决的工艺问题得到解决。食品微胶囊技术的主要目的如下:
(1)粉末化:将不易加工贮存的气体、液体原料固体化,从而提高其溶解性、流动性和贮藏稳定性。
(2)降低挥发性防止风味成分的挥发,减少风味损失。
(3)降低毒性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毒理作用等。对于制药工业来说,可采用微胶囊技术制造靶制剂,达到定向释放效果。
(4)提高物质的稳定性(易氧化,易见光分解,易受温度或水分影响的物质):许多食品添加剂制成微胶囊产品后,由于有壁材的保护,能够防止其氧化,避免或降低紫外线、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影响,确保营养成分不损失,特殊功能不丧失。
(5)使不相容成分实现均匀混合:运用微胶囊技术,将可能相互反应的组分分别制成微胶囊产品,使它们稳定在一个物系中,各种有效成份有序地释放,分别在相应时刻发生作用,以提高和增进食品产品的风味和营养。
(6)掩味:某些营养物质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或滋味,这些味道可以用微胶囊技术加以掩蔽。这种微胶囊产品在口腔里不溶化,而在消化道中才溶解,释放出内容物,发挥营养作用。
(7)隔离活性成分:能保持食品中微量营养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的活性作用。
(8)控制芯材释放和作用的时间和数量:微胶囊产品经由预先设计的溶解和释放的机理,可提供特殊的释放方式。
这种微胶囊技术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胶囊,现有技术的胶囊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硬胶囊是指将一定量的药材提取物加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充填于空心胶囊中制成,或将药材粉末直接分装于空心胶囊中制成。软胶囊是将液体药物或液果体药物经处理密封于软质囊材中而制成的一种胶囊剂。软质囊材是由胶囊用明胶、甘油或其他适宜的药用辅料单独或混合制成。它们(软胶囊和硬胶囊)都是厘米级别的,而微胶囊是微米级甚至是纳米级的,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现有技术的胶囊达不到上述食品微胶囊技术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填补了微胶囊玛咖原粉的含茶或代茶饮制品产品和技术上的空白,提供了相应的制备方法,以达到如下目的:(1)根据玛咖原粉的物料特性:团粒较大、无定型、成分复杂(即含有亲水的多酚类,也有不亲水的蛋白质、脂肪酸类活性物质),采用复合高分子物质为壁材,经流化床包涂对玛咖原粉进行微胶囊化处理,使玛咖原粉的包埋率达到90~95%。(2)玛咖原粉微胶囊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可以形成热稳定性悬浊液。(3)能够有效掩盖玛咖不良风味,使产品在热水冲泡后呈现出茶叶或代茶饮原味或轻微的、可让人愉快接受的玛咖风味。(4)玛咖原粉微胶囊需根据所搭配的不同的茶叶或代茶饮原料,选择不同的重组造粒物质进行二次造粒。二次造粒后形成的玛咖复合缓释颗粒,使玛咖复合缓释颗粒崩解速率与茶叶或代茶饮原料溶出率基本同步,并能使玛咖原粉微胶囊按照日常饮茶习惯,能够在3-5次左右的冲泡中基本完全分散于茶汤(茶叶或代茶饮)中。
从而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完全保存了玛咖原粉的全价营养与活性成分,且不含任何化学防腐剂、色素,是一种天然绿色的保健饮品。
(2)极好的遮盖了玛咖原粉的不良气味,使产品即使在沸水冲泡下也不会出现令人不愉快的风味,大大改善了玛咖产品的食用感受,扩大了玛咖的应用范围与食用方式。
(3)显著提高了玛咖原粉的水溶性,使玛咖原粉产品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便于饮用,并能够被人体完全消化吸收,最大程度发挥玛咖保健功效。
(4)玛咖原粉微胶囊包埋率高,经检测可达到90~95%,且微胶囊性质稳定,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5)本方法制备的微胶囊玛咖茶,茶叶或代茶饮和玛咖原粉能基本同步溶出,从而使茶叶或代茶饮的风味与玛咖风味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大幅提升袋泡茶方式中玛咖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充分发挥玛咖的功效,比传统玛咖切片、普通玛咖原粉的袋泡茶中玛咖有效成分溶出有极为显著提高(传统玛咖制品的多因纤维密实、难以溶出,或粉末堆积结块等各种原因较难溶出)。
(6)玛咖原粉微胶囊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袋泡茶、散泡茶、速溶型固体茶等多种产品形式中,为玛咖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茶叶或代茶饮”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表达,因此当本说明书表述如“茶叶或代饮茶和咖啡原粉”时,其意是,茶叶和咖啡原粉,或者代茶饮和咖啡原粉。本领域人员在阅读了本解释之后,其他“茶叶或代茶饮”与“与”并列的词句,其意也应当是清楚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发明人是经过了多次的成分调整与用量测试,付出创造性劳动才得到本发明。下面所要列举的仅仅是一些较佳的研究实验的具体实施例,该实验中包含着已经调整好的一些具体组分和具体含量,此有限次的实施例并非穷尽,本领域的人员可以据此调整其他组分和比例,都应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除非特别说明,下面组分所用的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实施例1
一种微胶囊玛咖袋泡红茶,包括玛咖原粉20份、红茶(正山小种)76份、麦芽糊精2.4份、CMC1.6份、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0.26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0.78份。
本微胶囊玛咖袋泡红茶按以下步骤制备:
S1、微胶囊化包埋:(1)将玛咖原粉过80目筛,筛除结块玛咖原粉;(2)将微胶囊壁材配制成重量含量为3%水溶液,即HPMC与SSOS的重量占整体水溶液的3%;(3)将过筛的玛咖原粉与配制好的微胶囊壁材水溶液在38~60℃下进行流化床包涂,形成玛咖原粉微胶囊;
S2、复合缓释颗粒造粒:将麦芽糊精、CMC分别过80目筛,筛除结块麦芽糊精、CMC;将16份红茶粉碎为80目红茶粉;再将制好的玛咖原粉微胶囊与麦芽糊精、CMC、红茶粉放入立体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后,使用80%食品级酒精进行湿法造粒(造粒粒径20目),造粒后于60℃烘箱中烘干4小时,完成制粒;
S3、复配制成、包装:将制好的玛咖复合缓释颗粒与剩余60份红茶充分混合均匀后,分装入滤纸茶包制成成品。
经检测显示:本方法制备的微胶囊玛咖红茶,在泡制过程中玛咖原粉和红茶的溶出速率较为相似,既改善了多道泡茶后的茶汤口感,又提高了玛咖中有效成分的利用和吸收。
红茶溶出率与微胶囊玛咖复合缓释颗粒的崩解时限的检测如下:
1)红茶溶出率检测方法如下:
茶叶的核心风味成分为茶氨酸,因此以茶氨酸为检验指标,测定红茶的溶出率。
茶氨酸的测定方法:按GB/T 23193-2008执行,分别测定红茶中茶氨酸总量以及冲泡后茶汤中茶氨酸含量。
①总量:按GB/T 23193-2008进行测定。
②分次冲泡茶汤中的含量测定:准确称取3g茶样,置于300mL烧杯中,连续冲泡10次,每次加入150mL沸水,每次冲泡滤出的茶汤单独保存备测,除第1次浸泡10s即刻将茶汤滤出,其余各次加入沸水后需浸泡3min。滤出茶汤,冷却后按GB/T 23193-2008进行测定,分别记录峰面积值。根据峰面积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每次冲泡茶汤中的溶出量。计算结果参见表1。
表1
根据上述检测数据可以看出,当冲泡5次后,茶氨酸已基本溶解完全,之后的冲泡已丧失了饮用价值,与消费者日常泡茶一般只喝3-5泡的习惯完全一致。
2)微胶囊玛咖复合缓释颗粒的崩解时限的检测如下:
参照《药典》崩解时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操作:采用崩解仪对微胶囊玛咖复合缓释颗粒进行崩解时限测定。检测时将崩解仪中吊篮的不锈钢丝筛网的筛孔内径改为60目,崩解液采用蒸馏水,崩解实验时保持蒸馏水温度为80±1℃,
准确称取3g样品,置于300mL烧杯中,连续进行5次浸泡溶散,每次加入150mL的80±1℃蒸馏水,除第1次浸泡10s即刻取出样品外,其余各次加入热水后需浸泡3min。
经5次浸泡后,吊篮中的样品应完全崩解,完全通过筛网,没有任何残渣。
3)
经检测,微胶囊玛咖复合缓释颗粒在冲泡5次的情况下完全崩解于水中,与红茶的溶出率一致。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一种微胶囊玛咖洋参代茶饮,包括玛咖原粉30份、西洋参片30份、β-环状糊精4.8份、CMC3.2份、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0.39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1.17份。
本微胶囊玛咖洋参代茶饮按以下步骤制备:
S1、微胶囊化包埋:(1)将玛咖原粉过80目筛,筛除结块玛咖原粉;(2)将微胶囊壁材配制成重量含量为3%水溶液,即HPMC与SSOS的重量占整体水溶液的3%;(3)将过筛的玛咖原粉与配制好的微胶囊壁材水溶液在38~60℃下进行流化床包涂,形成玛咖原粉微胶囊;
S2、复合缓释颗粒造粒:将β-环状糊精、CMC分别过80目筛,筛除结块β-环状糊精、CMC;再将制好的玛咖原粉微胶囊与β-环状糊精、CMC放入立体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后,使用80%食品级酒精进行湿法造粒(造粒粒径10目),造粒后于60℃烘箱中烘干8小时,完成制粒。
S3、复配制成、包装:将西洋参片破碎过筛(10目),再制好的玛咖复合缓释颗粒与西洋参粒30份充分混合均匀后,分装入复合包装袋制成成品。
经检测显示:本方法制备的微胶囊玛咖洋参代茶饮,在泡制过程中玛咖原粉和西洋参片的溶出速率相近,既改善了多道泡茶后的代饮茶茶汤口感,又提高了玛咖中有效成分的利用和吸收。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由如下组分组成:玛咖原粉10~50份,微胶囊壁材0.52~2.61份,重组造粒剂1~20份,茶叶或代茶饮10~100份;所述重组造粒剂包括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明胶、卡拉胶、阿拉伯胶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微胶囊化包埋:(1)将玛咖原粉过筛,筛除结块玛咖原粉;(2)将微胶囊壁材配制成水溶液;(3)将过筛的玛咖原粉与配制好的微胶囊壁材水溶液在38~60℃下进行流化床包涂,形成玛咖原粉微胶囊;
S2、复合缓释颗粒造粒:将制好的玛咖原粉微胶囊与重组造粒剂使用食品级酒精进行湿法造粒,造粒后于烘箱中烘干2~12小时,完成制粒;
S3、复配制成:将制好的玛咖复合缓释颗粒选择与茶叶或者选择与代茶饮按比例进行搭配,并进行成分混合后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玛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壁材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玛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包含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中的一种或几种。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玛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微胶囊化包埋:(1)将玛咖原粉过筛,筛除结块玛咖原粉;(2)将微胶囊壁材配制成水溶液;(3)将过筛的玛咖原粉与配制好的微胶囊壁材水溶液在38~60℃下进行流化床包涂,形成玛咖原粉微胶囊;
S2、复合缓释颗粒造粒:将制好的玛咖原粉微胶囊与重组造粒剂使用食品级酒精进行湿法造粒,造粒后于烘箱中烘干2~12小时,完成制粒;
S3、复配制成:将制好的玛咖复合缓释颗粒选择与茶叶或者选择与代茶饮按比例进行搭配,并进行成分混合后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胶囊玛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将玛咖原粉过80目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胶囊玛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将微胶囊壁材配制成重量含量为3%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胶囊玛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造粒粒径为8~20目。
CN201510446724.3A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53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6724.3A CN105053325B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6724.3A CN105053325B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3325A CN105053325A (zh) 2015-11-18
CN105053325B true CN105053325B (zh) 2019-03-05

Family

ID=54483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4672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53325B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53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5132B (zh) * 2015-12-05 2018-04-03 浙江百龄芝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玛咖灵芝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4683B (zh) * 2016-02-05 2020-01-03 硒多宝饮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藤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3138A (zh) * 2017-04-17 2017-07-28 江西省食品发酵研究所 玛咖酵素微胶囊化产品及玛咖酵素的微胶囊化方法
CN107647404A (zh) * 2017-09-29 2018-02-02 武汉华士特工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高玛咖酰胺含量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3860A (zh) * 2019-10-31 2020-01-10 王为迪 一种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1554A (zh) * 2019-12-30 2020-04-17 郎溪松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西洋参红茶球粒的制备方法
CN111418673A (zh) * 2020-04-21 2020-07-17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山药红参复合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988A (zh) * 2006-06-05 2010-06-16 加拿大海洋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壳层的微胶囊
CN104082658A (zh) * 2014-06-14 2014-10-08 胡安然 一种降三高壮阳的方便食品
CN104095115A (zh) * 2014-06-16 2014-10-15 胡安然 一种降三高壮阳的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988A (zh) * 2006-06-05 2010-06-16 加拿大海洋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壳层的微胶囊
CN104082658A (zh) * 2014-06-14 2014-10-08 胡安然 一种降三高壮阳的方便食品
CN104095115A (zh) * 2014-06-16 2014-10-15 胡安然 一种降三高壮阳的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3325A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3325B (zh) 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6671C (zh) 一种速溶普洱茶保健茶饮的制备方法
CN107050189A (zh) 一种黑枸杞加药食同源中药伴侣制品以及制备方法
WO2016173512A1 (en) Tea composition comprising cyclocarya paliurus and preparation methord and uses thereof
JP2010209051A (ja) 脂肪吸収抑制剤
CN103598371B (zh) 一种袋泡减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2751B (zh) 一种茶精华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0624A (zh) 一种铁皮石斛及其提取物的组合物
CN107050192A (zh) 一种保护视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8641A (zh) 含天麻杜仲叶苦丁茶的保健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4047B (zh) 一种原橙味维生素c钠口含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2488045B (zh) 一种茳茫减肥、降压、降糖冲剂及其生产工艺
JP4688555B2 (ja) アシタバとキトサンまたはその誘導体とを含有する血中低密度リポ蛋白低下剤
CN102007993B (zh) 一种无糖茶氨酸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3744A (zh) 绞股蓝竹叶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5994740A (zh) 铁皮石斛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2420168B1 (ko) 다이어트용 건강기능식품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2626170A (zh)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89147A (zh) 一种芡实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2972A (zh) 一种木姜叶柯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JP6976675B2 (ja) 粉末または顆粒状の可食性植物乾燥組成物
CN104435072B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306B (zh) 一种保健型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7203394B1 (ja) 経口組成物
Wang et al.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phenol in dried Morinda citrifolia fruit tea after different processing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analysi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