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3288A - 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 - Google Patents

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3288A
CN105053288A CN201510486735.4A CN201510486735A CN105053288A CN 105053288 A CN105053288 A CN 105053288A CN 201510486735 A CN201510486735 A CN 201510486735A CN 105053288 A CN105053288 A CN 105053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airing
minutes
tea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867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玉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Qiudianb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Qiudianb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Qiudianb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Qiudianb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867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532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53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32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摊晾步骤: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均匀置于预设的摊晾工具上,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3℃~21℃之间,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冷冻步骤: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5℃~-21℃温度的条件上冷冻3~5个小时;加工步骤:将冷冻后的茶叶加工成为成品。上述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通过对新鲜采摘的茶叶进行在13℃~21℃的室温下摊晾并在-25℃~-21℃温度冷冻后再进行加工成为成品茶叶,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茶叶外观的扁、平、直要求,并且,生产出来的茶叶色、香、味均衡,提高了茶叶的利用率,节省茶叶资源。

Description

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的加工方式多种多样。茶叶的鲜叶经采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和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干茶种类也不相同。例如,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制成的是红茶;例如,经杀青、揉捻、炒干(烘干)制成的是绿茶。
并且,用不同的机械又可制成不同外形的绿茶,如用扁茶炒制机可做成龙井茶(扁形茶);用眉茶炒制机可做成眉茶(眉形茶)等。涉及的工艺及设备基本为鲜叶平输、立输、过渡平输等茶叶运输机,茶叶杀青机、冷却装置、揉捻机、茶叶烘干机、烘干机出料振动槽、炒干机、圆筛机、风力选别机、滚动匀堆机。所以在机械设备选型配备方面,主要应考虑采用何种适合当地特点的制茶工艺进行选择,做什么茶选什么茶机。
申请号为201410726035.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制备工艺,该制备方法为:步骤一:挑选鲜叶:色泽:选择深绿色;叶型大小:中小叶为宜;步骤二:初制:(A)、杀青;(B)、揉捻;(C)、干燥。该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提高茶叶的质量,节省时间,效率高。
申请号为201410669911.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选叶、萎凋、初揉捻、发酵、二次揉捻、杀青、二次杀青、三次杀青、抛光、烘干、包装成品。该加工工艺出的茶叶克服了传统方式加工出的茶叶发酵不均匀、发酵过度、光泽度不够等问题。具有清澈明亮、无苦涩味等有益效果。
然而,上述两公开发明专利的工艺及设备制成的产品的扁、平、直等指标达不到高品级茶叶外观的要求,并且,制成的产品的色、香、味差异大,价值高低悬殊,原料浪费多。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摊晾步骤: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均匀置于预设的摊晾工具上,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3℃~21℃之间,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真空步骤:将冷冻后的茶叶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有限加热;冷冻步骤: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5℃~-21℃温度的条件上冷冻3~5个小时;加工步骤:将冷冻后的茶叶加工成为成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摊晾工具为编织竹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3℃~21℃之间具体为: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5℃~17℃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具体为:控制摊晾时间于5~7小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工步骤为:将冷冻后的茶叶于90℃~120℃温度蒸干10分钟,在蒸干过程中前5分钟内翻动两次,在后5分别内翻动一次,直至蒸干后的茶叶的重量为蒸干前的茶叶的重量的0.7~0.8倍即可将蒸干后的茶叶抖散摊开放置;将蒸干后的茶叶进行3个小时的揉捻,第一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第二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第三次揉捻为30分钟的半压力揉捻,第四次揉捻为20分钟的略重压力揉捻,第五次揉捻为20分钟的重压力揉捻;将揉捻后的茶叶烘干30~50分钟,再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炒干10~30分钟。
一种茶叶加工系统,包括:摊晾装置,所述摊晾装置用于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均匀置于预设的摊晾工具上,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3℃~21℃之间,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冷冻装置,所述冷冻装置用于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5℃~-21℃温度的条件上冷冻3~5个小时;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用于将冷冻后的茶叶加工成为成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摊晾工具为编织竹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摊晾装置还用于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5℃~17℃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摊晾装置还用于控制摊晾时间于5~7小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工装置包括:蒸干设备:所述蒸干设备用于将冷冻后的茶叶于90℃~120℃温度蒸干10分钟,在蒸干过程中前5分钟内翻动两次,在后5分别内翻动一次,直至蒸干后的茶叶的重量为蒸干前的茶叶的重量的0.7~0.8倍即可将蒸干后的茶叶抖散摊开放置;揉捻设备:所述揉捻设备用于将蒸干后的茶叶进行3个小时的揉捻,第一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第二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第三次揉捻为30分钟的半压力揉捻,第四次揉捻为20分钟的略重压力揉捻,第五次揉捻为20分钟的重压力揉捻;炒干设备:所述炒干设备用于将揉捻后的茶叶烘干30~50分钟,再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炒干10~30分钟。
上述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通过对新鲜采摘的茶叶进行在13℃~21℃的室温下摊晾并在-25℃~-21℃温度冷冻后再进行加工成为成品茶叶,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茶叶外观的扁、平、直要求,并且,生产出来的茶叶色、香、味均衡,各种有效成分的保留率高,提高了茶叶的利用率,节省茶叶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茶叶加工工艺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茶叶加工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为摊晾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除尘步骤中所使用的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冷冻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加工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茶叶加工工艺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茶叶加工工艺包括:摊晾步骤S01、冷冻步骤S02、真空步骤S03以及加工步骤S04。新鲜采摘的茶叶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后被制成成品,并进行后续的包装加工处理。
为了除去茶叶上残留的灰尘,例如,在所述摊晾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除尘步骤:将新鲜采摘的茶叶装入预先成的网箱中,利用除尘风扇对茶叶进行10~30分钟的吹风。例如,所述除尘步骤在一个相对湿度为130%~150%的室内进行。例如,将新鲜采摘的茶叶用编织网袋装袋,利用除尘风扇对该装有茶叶的编织网袋进行10~30分钟的吹风。优选的,除尘风扇对该装有茶叶的编织网袋进行20分钟的吹风,以避免茶叶水分过度流失。如此,可以尽可能的除去残留在茶叶上的灰尘,以达到从茶叶加工之前保证茶叶原料的高质量,从而在加工之后得到较高质量的成品。
摊晾步骤前,抽样测得茶叶中主要化学成份的各组分的平均含量如下表1:
其中,
蛋白质(15%-23%)包括:谷蛋白、球蛋白、精蛋白。
氨基酸(1%-5%)包括:茶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
生物碱(3%-5%)包括:咖啡碱、茶碱、可可碱。
茶多酚(20%-25%)包括:儿茶素。
糖类(20%-25%)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茶皂素、脂多糖、菊萄糖、麦芽糖。
有机酸(3%)包括:苹果酸、柠檬酸、草酸、脂肪酸、没食子酸。
脂类(8%左右)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硫脂和糖脂。
酶(3%左右)包括:水解酶、磷酸化酶、裂解酶、氧化还原酶、同功酶。
色素(1%左右)包括: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黄铜类物质、花青素、茶多酚的氧化产物。
芳香物质(0.005%-0.03%)包括:以含醇类及部分醛类、酸类化合物。
维生素(0.6%-1.0%)包括:维生素C、A、E、D、B1、B2、B3、B5、B11、K、P和肌醇。
例如,摊晾步骤S01具体为: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均匀置于预设的摊晾工具上,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3℃~21℃之间,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例如,所述摊晾工具为编织竹席。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摊晾工具也可以为其它的具有使得空气由摊晾工具一侧面流通至另一侧面的编织物。
为了达到较佳的茶叶摊晾效果,例如,采用若干摊晾工具。例如,将各个摊晾工具均匀排列。例如,将各个摊晾工具成矩阵排列。优选的,每一个摊晾工具的表面积为25平方米。布置好摊晾工具后,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均匀置于各个摊晾工具上。例如,铺设于摊晾工具的茶叶的平均厚度为4~5厘米。例如,将置于各个摊晾工具上的茶叶抖散,使得茶叶呈现出较蓬松的状态,以便于空气在茶叶中流通,一方面使得茶叶与空气充分接触便于茶叶的初步氧化,提高的茶叶的柔软度,另一方面使得空气带走茶叶之间的水分,从而进行简单的脱水。如此,提高了茶叶的摊晾效果,提高整个茶叶加工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的摊晾效果,例如,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3℃~21℃之间。也就是说,控制室内温度以防止茶叶水分过度流失。例如,所述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3℃~21℃之间具体为: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5℃~17℃之间。优选为,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5℃。例如,在控制该室内温度的同时控制室内空气的流通量,从而带走茶叶上的水分。如此,在温度为13℃~21℃之间的室内下,茶叶可以充分地与空气接触氧化,使得茶叶变得柔软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并且,通过控制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及时带走茶叶上的水分,由于室温底,其水分不易过度流失,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茶叶的摊晾效果。
为了提高摊晾后的茶叶的质量,例如,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例如,所述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具体为:控制摊晾时间于5~7小时之间。也可以理解为,当茶叶在室内摊晾时间过久,其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的时间就相应增加,并且,由于室内通风透气,茶叶中的水分过度流失,导致茶叶过度失水氧化柔软,不利以后续的加工处理。优选的,每一个摊晾工具(25平方米大小)上摊晾的茶叶控制在约5个小时的时间内。当摊晾工具面积较小茶叶又较多时,适当增加摊晾的时间。当摊晾工具面积较大茶叶又较少时,适当减少摊晾的时间。并且,在摊晾的过程中,不应过多的翻动茶叶,防止捣碎茶叶。
摊晾步骤结束后,再次抽样测得茶叶中主要化学成份的各组分的平均含量如下表2:
如此,从该表2可知,摊晾步骤后茶叶中的水分适当蒸发,酶发生了氧化反应,含量减小在预计范围内。
例如,冷冻步骤S02具体为: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5℃~-21℃温度的条件下冷冻3~5个小时。优选的,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2℃~-23℃的条件下冷冻4小时,如此可以绝大部分的保持住了茶叶中的有机物含量,例如,保持了茶叶中的酶含量。例如,新鲜采摘的茶叶在采摘完成后3小时内进行摊晾并于12小时内进行处理。
为了达到较佳的摊晾与冷冻效果,例如,重复摊晾步骤和冷冻步骤3至4次,即在茶叶在摊晾结束后进行冷冻,在冷冻结束后摊晾,如此,重复3至4次,使得茶叶的含水率在45%-60%之间,如此,钝化了茶叶中各种氧化酶的活性,防止了有效成分的氧化,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泽、滋味、香气,尤其是新鲜度。
为了避免冷冻后低温的茶叶表面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水分液化导致茶叶表面沾有水分,例如,冷冻步骤前还包括:真空包装步骤:将摊晾后的茶叶放置在预设的真空装置后,再将真空装置内的空气抽出。例如,真空装置为真空袋。优选的,将摊晾后的茶叶放入成方形状的真空袋中,茶叶填充进该真空袋后,再将真空袋内的空气抽出,使得整个真空袋的形状成扁平状,以避免在将真袋内的空气抽出的过程中损伤茶叶。例如,真空装置为真空玻璃容器。可以理解,将茶叶真空包装后再进行冷冻处理,可以避免在将冷冻后的茶叶取出时,在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水分液化导致茶叶表面沾有水分,影响后续的加工处理。
例如,冷冻步骤中的冷冻方式为:利用冷库或低温冰箱对所需干燥的茶叶进行冻结,冻结至-25℃~-21℃,并维持2h以上。又如,直接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对所需干燥的茶叶进行冻结。如此,保证了冷冻后茶叶的成茶品质。
冷冻步骤结束后,再次抽样测得茶叶中主要化学成份的各组分的平均含量如下表3:
如此,从该表3可知,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2℃~-23℃的条件下冷冻4小时,绝大部分的保持住了茶叶中的有机物含量,例如,保持了茶叶中的酶含量。
例如,真空步骤S03:将冷冻后的茶叶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有限加热,具体为:将冷冻后的茶叶送入茶叶真空冷冻干燥机的真空冷冻干燥室内,然后,在高真空状态下进行有限加热,使冷冻后的茶叶中所含水分直接由固态冰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被蒸发,达到除去水分而干燥的目的。由于茶叶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茶条内外温度始终控制在较低状态下,香气物质和营养成分获得最大限度保留,能使干燥后的成茶保持原汁原味,色泽绿翠鲜艳,色、香、味、形良好,并且干燥均匀、充分。干茶的含水率甚至可达3%以下,显著提高了茶叶加工品质和延长了产品保质期。同时,因茶叶中的水分在蒸发干燥前已被冻结,升华蒸发后在茶叶内部留下很多肉眼几乎难于看到的海绵状微孔,成茶冲泡时,水分将很容易浸人茶叶微孔,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真空步骤结束后,再次抽样测得茶叶中主要化学成份的各组分的平均含量如下表4:
如此,从该表4可知,水分减为真空步骤前的一半,可知,冷冻后的茶叶送入茶叶真空冷冻干燥机的真空冷冻干燥室内,在高真空状态下进行有限加热,使茶叶中所含水分直接由固态冰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被蒸发,达到除去水分而干燥的目的。并且,由于茶叶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茶叶内外温度始终控制在较低状态下,香气物质和营养成分获得最大限度保留,能使干燥后的成茶保持原汁原味,色泽绿翠鲜艳,色、香、味、形良好。并且干燥均匀、充分。
例如,加工步骤S04具体为:将冷冻后的茶叶加工成为成品。例如,所述加工成为成品包括:加工工艺和包装工艺。例如,加工工艺具体为:将冷冻后的茶叶于90℃~120℃温度蒸干10分钟,在蒸干过程中前5分钟内翻动两次,后5分别内翻动一次,直至蒸干后的茶叶的重量为蒸干前的茶叶的重量的0.7~0.8倍即可将蒸干后的茶叶抖散摊开放置;将蒸干后的茶叶进行3个小时的揉捻,第一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第二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第三次揉捻为30分钟的半压力揉捻,第四次揉捻为20分钟的略重压力揉捻,第五次揉捻为20分钟的重压力揉捻;将揉捻后的茶叶烘干30~50分钟,再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炒干10~30分钟。
例如,正常的揉捻压力值为A,则第一次以零压力揉捻30分钟,第二次也是以零压力揉捻30分钟,第三次为1/2A压力揉捻30分钟,第四次以2/3A的压力揉捻20分钟,第五次以4/5A的压力揉捻20分钟;然后,将揉捻后的茶叶烘干40分钟,再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炒干20分钟。如此,保证了茶叶的扁、平、直等指标达,使得制成的产品的色、香、味均衡,各种有效成分的保留率高,提高了茶叶的利用率,节省茶叶资源。
例如,包装工艺具体为:将加工后的茶叶成品进行真空包装,以便于保存成品的茶叶。例如,真空包装的方式可以为铝箔包装、玻璃器皿、塑料及其复合材料包装等方式。优选的,采用玻璃器皿进行真空包装,以尽可能地保持成品的茶叶外观的扁、平、直的要求,减小成品茶叶的碎品率。如此,真空步骤结束后,得到的茶叶的扁、平、直以及色泽为:例如,绿茶中的呈黄绿色;例如,龙井呈鲜绿色中略带米黄色;例如,红茶呈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例如,乌龙茶呈青褐光润色。例如,加工后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例如,加工后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例如,加工后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例如,加工后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
真空步骤结束后,将刚加工后的茶叶用100摄氏度的开水经降温成80摄氏度后,用80摄氏度的次高温水进行常规的冲泡,并对冲泡后的茶水进行测量,得到如表5:
水浸出物 维生素C 氨基酸 香气单位浓度
98.90% 97.90% 95.30% 99.70%
将刚加工后的茶叶真空包装后,放置在冷库贮藏7个月后,再次用100摄氏度的开水经降温成80摄氏度后,用80摄氏度的次高温水进行常规的冲泡,并对冲泡后的茶水进行测量,得到如表6:
水浸出物 维生素C 氨基酸 香气单位浓度
96.80% 93.90% 91.30% 92.10%
结合表5和表6可知,经过上述步骤加工的茶叶,以及将加工后的茶叶进行冷库贮藏,保存了茶叶原有的色泽、滋味、香气,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的茶叶加工以及保鲜方法。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茶叶加工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例如,茶叶加工系统,包括:摊晾装置100、冷冻装置200、加工装置300。新鲜采摘的茶叶经过摊晾装置100的摊晾,再放入冷冻装置200进行冷冻,最后在加工装置300的加工下制成成品,并进行后续的包装加工处理。
请参阅图3,其为摊晾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例如,摊晾装置100包括:摊晾工具110和温度控制器120。例如,摊晾装置用于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均匀置于预设的摊晾工具110上,控制摊晾温度于13℃~21℃之间,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例如,温度控制器120控制摊晾温度于13℃~21℃之间。例如,温度控制器120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
为了除去茶叶上残留的灰尘,例如,茶叶加工系统还包括除尘装置000。所述除尘装置用于除去茶叶上残留的灰尘。例如,所述除尘装置用于将新鲜采摘的茶叶装入预先制成的网箱中,利用除尘风扇对茶叶进行10~30分钟的吹风。例如,除尘装置000包括网箱010和除尘风扇020。例如,网箱用于收集茶叶,即将新鲜采摘的茶叶装入网箱中。例如,除尘风扇用于对网箱进行送风,利用风与茶叶表面的摩擦将茶叶上残留的灰尘带离茶叶表面。例如,所述网箱所处室内的相对湿度为130%~150%。优选的,除尘风扇用于对网箱进行送风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以避免茶叶水分过度流失。如此,可以尽可能的除去残留在茶叶上的灰尘,以达到从茶叶加工之前保证茶叶原料的高质量,从而在加工之后得到较高质量的成品。
请参阅图4,其为所述除尘步骤中所使用的网箱的结构示意图,例如,网箱010包括箱体011、若干储物格012、若干第一过滤格013、若干第二过滤格014、集尘格015、入风口016及箱门(图未示)。若干储物格、若干第一过滤格、若干第二过滤格以及集尘格开设于箱体内。
例如,入风口与除尘风扇的输风口连通,便于除尘风扇对网箱进行送风。
例如,储物格用于放置茶叶。优选的,茶叶经用编织网袋装袋后放置于储物格内。优选的,编织网袋的茶叶的体积占编织网袋的容积的60%,使得茶叶在编织网袋中成松散状态,便于空气在茶叶间的流通。
例如,第一过滤格用于放置第一过滤网。例如,第一过滤网为棉花制成的过滤网,以吸收来自储物格的空气中的灰尘。也就是说,第一过滤网进行第一次除尘过滤。
例如,第二过滤格用于放置第二过滤网。例如,第一过滤网为pp滤料、玻纤滤料和可清洗PET的高效滤纸经打折注胶成型构成。第一过滤网主要用于吸收烟尘、花尘、粉尘等0.1-0.3um的颗粒,也就是说,第二过滤网进行第二次除尘过滤,从而第二次使箱内的空气得到全面的净化。
例如,集尘格用于放置吸尘物质,如棉花,并且,集尘格底部开设有出风口,以使箱内空气流通并维持箱内大气压强平衡。
例如,箱门用于遮盖各个储物格、各个第一过滤格、各个第二过滤格和集尘格,以保证箱内空气由入风口流经各个储物格、各个第一过滤格、各个第二过滤格和集尘格后由出风口流出,从而使得箱内的空气充分与茶叶接触,以将茶叶上的残留的灰尘除出。
请参阅图5,其为冷冻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例如,冷冻装置200包括:冷冻室210和温控设备220。摊晾后的茶叶放置于冷冻室210,温控设备220控制冷冻室210的温度介于-25℃~-21℃之间,即冷冻装置用于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5℃~-21℃温度的条件上冷冻3~5个小时。优选的,温控设备220控制冷冻室210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2℃~-23℃的条件下冷冻4小时,如此可以绝大部分的保持住了茶叶中的有机物含量,例如,保持了茶叶中的酶含量。例如,新鲜采摘的茶叶在采摘完成后3小时内进行摊晾并于12小时内进行处理。
请参阅图6,其为加工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加工装置300包括:蒸干设备310、揉捻设备320、炒干设备330。冷冻后的茶叶经过蒸干设备310、揉捻设备320、炒干设备330等设备的加工后成为成品,即所述加工装置用于将冷冻后的茶叶加工成为成品。
例如,蒸干设备包括蒸干件和翻动件。例如,所述蒸干件用于将冷冻后的茶叶于90℃~120℃温度蒸干10分钟。例如,翻动件用于在蒸干过程中对茶叶在前5分钟内翻动两次,在后5分别内翻动一次,直至蒸干后的茶叶的重量为蒸干前的茶叶的重量的0.7~0.8倍即可取出并将茶叶抖散摊开放置。如此,通过蒸干设备可以使得茶叶中的活性酶失活。需要说明的是,冷冻设备中的保持茶叶中的酶含量是为了保持茶叶的新鲜,防止茶叶在还未进入蒸干设备进行蒸干(也称蒸青)操作就变质。茶叶中的活性酶在蒸干设备中失活时,可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从而提高了成品茶叶的品质。
例如,揉捻设备包括揉捻件和控制该揉捻件的揉捻时间和揉捻压力的揉捻控制器。例如,揉捻件在揉捻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对蒸干后的茶叶进行多次揉捻。例如,将蒸干后的茶叶进行3个小时的揉捻。例如,第一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例如,第二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例如,第三次揉捻为30分钟的半压力揉捻。例如,第四次揉捻为20分钟的略重压力揉捻。例如,第五次揉捻为20分钟的重压力揉捻。如此,使得揉捻后的茶叶的成紧结弯曲的外形,从而提升改善了茶叶的品质。
例如,炒干设备包括烘干件和炒干件。例如,所述烘干件用于将揉捻后的茶叶烘干30~50分钟,例如,炒干件用于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炒干10~30分钟。
如此,上述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通过对新鲜采摘的茶叶进行在13℃~21℃的室温下摊晾并在-25℃~-21℃温度冷冻后再进行加工成为成品茶叶,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茶叶外观的扁、平、直要求,并且,生产出来的茶叶色、香、味均衡,提高了茶叶的利用率,节省茶叶资源。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摊晾工具为编织竹席。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摊晾装置还用于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5℃~17℃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摊晾装置还用于控制摊晾时间于5~7小时之间。
例如,选择新鲜、匀净、无其它植物和杂物的茶叶并采摘,采摘后置于室内摊晾至含水率为80%,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3℃~21℃之间,控制摊晾时间于5~7小时之间。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5℃~-21℃温度的条件下冷冻3~5个小时。将经冷冻后的茶叶送入蒸汽杀青机上,蒸汽杀青机工艺参数:蒸汽温度98℃,杀青时间70秒;然后先用90℃热风干燥机,将茶叶干燥15分钟,使其含水率降到65%,之后采用揉捻机不加压揉捻3分钟,使茶叶卷紧成条形,采用90℃热风干燥机将茶叶干燥60分钟,使其含水率降低至45%;采用连续式微波杀青干燥机烘干,微波功率为4kw,微波传送速度为150转/分,使其含水率降低至13%,然后摊晾至室温后,再用65℃热风烘焙至含水率为6%。
例如,茶叶按要求采摘,采摘后置于室内摊晾至含水率为80%,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5℃~17℃之间;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2℃~-23℃的条件下冷冻4小时;将经冷冻后的茶叶送入蒸汽杀青机上,蒸汽杀青机工艺参数:蒸汽温度100℃,杀青时间80秒;然后先用90℃热风干燥机将黄花菜干燥20分钟,使其含水率降到50%;之后采用揉捻机不加压揉捻5分钟,使茶叶卷紧成条形;之后采用90℃热风干燥机将茶叶干燥40分钟,使其含水率降低至48%;之后采用微波干燥微波功率为4kw,微波传送速度为250转/分,使其含水率降低至15%,然后摊晾至室温后,再用70℃热风烘焙至含水率为5%。
例如,茶叶按要求采摘,采摘后置于室内摊晾至含水率为75%,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5℃,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2℃~-23℃的条件下冷冻4小时;将经冷冻后的茶叶送入蒸汽杀青机上,蒸汽杀青机工艺参数:蒸汽温度98℃,杀青时间75秒;然后先用100℃热风干燥机将黄花菜干燥18分钟,使其含水率降到55%;之后采用揉捻机不加压揉捻4分钟,使茶叶卷紧成条形;之后采用90℃热风干燥机将茶叶干燥50分钟,使其含水率降低至46%,之后采用微波干燥微波功率为4kw,微波传送速度为250转/分,使其含水率降低至14%,然后摊晾至室温后,再用热风烘焙至含水率为5%。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摊晾步骤: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均匀置于预设的摊晾工具上,控制摊晾温度于13℃~21℃之间,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
冷冻步骤: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1℃~-25℃温度的条件下冷冻3~5个小时;
真空步骤:将冷冻后的茶叶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有限加热;
加工步骤:将冷冻后的茶叶加工成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摊晾工具为编织竹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3℃~21℃之间具体为:控制该室内温度于15℃~1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具体为:控制摊晾时间于5~7小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步骤为:
将冷冻后的茶叶于90℃~120℃温度蒸干10分钟,在蒸干过程中前5分钟内翻动两次,在后5分别内翻动一次,直至蒸干后的茶叶的重量为蒸干前的茶叶的重量的0.7~0.8倍即可取出并将茶叶抖散摊开放置;
将蒸干后的茶叶进行3个小时的揉捻,第一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第二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第三次揉捻为30分钟的半压力揉捻,第四次揉捻为20分钟的略重压力揉捻,第五次揉捻为20分钟的重压力揉捻;
将揉捻后的茶叶烘干30~50分钟,再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炒干10~30分钟。
6.一种茶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摊晾装置,所述摊晾装置用于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均匀置于预设的摊晾工具上,控制摊晾温度于13℃~21℃之间,控制摊晾时间于4~10小时之间;
冷冻装置,所述冷冻装置用于将摊晾后的茶叶于-25℃~-21℃温度的条件上冷冻3~5个小时;
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用于将冷冻后的茶叶加工成为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摊晾工具为编织竹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
蒸干设备:所述蒸干设备用于将冷冻后的茶叶于90℃~120℃温度蒸干10分钟,在蒸干过程中前5分钟内翻动两次,在后5分别内翻动一次,直至蒸干后的茶叶的重量为蒸干前的茶叶的重量的0.7~0.8倍即可取出并将茶叶抖散摊开放置;
揉捻设备:所述揉捻设备用于将蒸干后的茶叶进行3个小时的揉捻,第一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第二次揉捻为30分钟的无压力揉捻,第三次揉捻为30分钟的半压力揉捻,第四次揉捻为20分钟的略重压力揉捻,第五次揉捻为20分钟的重压力揉捻;
炒干设备:所述炒干设备用于将揉捻后的茶叶烘干30~50分钟,再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炒干10~30分钟。
CN201510486735.4A 2015-08-11 2015-08-11 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 Pending CN1050532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6735.4A CN105053288A (zh) 2015-08-11 2015-08-11 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6735.4A CN105053288A (zh) 2015-08-11 2015-08-11 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3288A true CN105053288A (zh) 2015-11-18

Family

ID=5448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6735.4A Pending CN105053288A (zh) 2015-08-11 2015-08-11 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532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9331A (zh) * 2017-07-20 2017-10-24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冷泡茶的制备方法
CN107279408A (zh) * 2017-08-16 2017-10-24 青岛大学 一种明日叶茶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772A (zh) * 2007-07-03 2007-12-12 浙江林学院 改善夏季绿茶品质的生产方法
CN101283716A (zh) * 2008-05-30 2008-10-15 杨晓宇 刺五加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4026318A (zh) * 2014-06-24 2014-09-10 福建双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蒸青绿茶的生产方法
CN104106670A (zh) * 2013-04-20 2014-10-22 贵州都云毛尖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加工工艺
CN104186712A (zh) * 2014-07-05 2014-12-10 舒城县南港茶叶专业合作社 小兰花茶的机械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772A (zh) * 2007-07-03 2007-12-12 浙江林学院 改善夏季绿茶品质的生产方法
CN101283716A (zh) * 2008-05-30 2008-10-15 杨晓宇 刺五加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4106670A (zh) * 2013-04-20 2014-10-22 贵州都云毛尖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加工工艺
CN104026318A (zh) * 2014-06-24 2014-09-10 福建双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蒸青绿茶的生产方法
CN104186712A (zh) * 2014-07-05 2014-12-10 舒城县南港茶叶专业合作社 小兰花茶的机械制作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权启爱: "茶叶真空冷冻干燥机及其应用效果", 《中国茶叶》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9331A (zh) * 2017-07-20 2017-10-24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冷泡茶的制备方法
CN107279408A (zh) * 2017-08-16 2017-10-24 青岛大学 一种明日叶茶的制备工艺
CN107279408B (zh) * 2017-08-16 2020-06-26 青岛大学 一种明日叶茶的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2694B (zh) 一种云雾绿茶的制作工艺
CN103621694B (zh) 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02783532B (zh) 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4026318B (zh) 一种蒸青绿茶的生产方法
CN103125620B (zh) 一种提高叶底完整度的珠粒型红茶加工方法
CN103392847B (zh) 一种勾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7372901A (zh)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CN105166099A (zh) 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6417698A (zh) 一种冰冻乌龙茶
CN105379860A (zh) 红茶加工方法
CN109430435A (zh)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3999960A (zh) 一种特形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478313A (zh) 一种壮乡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5394219B (zh) 一种火青茶的加工方法
CN102763738B (zh) 一种绿茶干燥工艺
CN104171055A (zh) 一种舒茶早绿茶纯手工制作方法
CN111513154A (zh) 一种玫瑰花茶的制备方法
CN103392837B (zh) 翠芽的制备方法
CN105379859A (zh) 黑茶加工方法
CN105145916A (zh) 一种高原春季绿茶加工制作方法
CN109730169A (zh) 红茶通过从真空冻结中升华去掉水份的干燥方法
CN104171041A (zh) 一种蒙顶石花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10012951A (zh) 一种黄金芽花果香红茶加工方法
CN105053288A (zh) 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
CN105166133A (zh) 青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