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2643A -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2643A
CN105042643A CN201510399626.9A CN201510399626A CN105042643A CN 105042643 A CN105042643 A CN 105042643A CN 201510399626 A CN201510399626 A CN 201510399626A CN 105042643 A CN105042643 A CN 105042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ation
combustion chamber
sidewall
channel
furnac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96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2643B (zh
Inventor
李正航
李彦良
李秀格
李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anyun Haox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Zhongjia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Zhongjia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Zhongjia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996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2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2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2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2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2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包括炉体、水箱、炉腔、燃烧室、填料口以及清渣口;炉腔包括炉腔上壁、炉腔侧壁、炉腔底壁、燃烧室上壁、燃烧室侧壁以及燃烧室底壁;设置有增氧第一通道、增氧第二通道,增氧第三通道,增氧第四通道,增氧第五通道;设置有夹层贮氧装置;夹层贮氧装置包括贮氧套、增氧套以及封火器;填料口倾斜设置;本发明大量减少烟囱的烟气排放和粉尘污染,节约能源,热效率高,使用安全,一炉多用,提高了燃料燃烧的可控性和炉具的封火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煤资源的热利用率,节省了能源,并且使炉具保持美观的同时,也减少了安全隐患,环保,结构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炉,尤其涉及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的采暖炉一般都是将增氧套设置在燃烧室上端出口,并将增氧套通过炉体侧壁与外界连通供氧,从而增加供氧量,使得燃料充分燃烧,减少灰尘产生和能源浪费,但是,增氧套的供氧量有限,当火燃烧旺盛时,无法提供充足供氧量,即供氧不能进行缓冲存储,不能满足燃烧用氧不均衡的要求,而且供氧量不可调,产生不必要能源消耗。
另外,由于在侧壁开设通气孔,如果孔过大,产生对流造成热量损失,孔过小,供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供氧充足、热量损伤小、供氧可调并且充分燃烧的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炉体、与炉体通过导热室连通的水箱、设置在炉体内的炉腔、设置在炉腔内的燃烧室、设置在炉体上且与燃烧室连通的填料口以及清渣口;所述炉腔包括设置在炉体内的炉腔上壁、与炉腔上壁连接的炉腔侧壁、设置在炉腔侧壁下端的炉腔底壁、设置在炉腔上壁下方且与炉腔侧壁连接的燃烧室上壁、与燃烧室上壁连接的燃烧室侧壁以及与燃烧室侧壁连接的燃烧室底壁;在炉腔侧壁与燃烧室侧壁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一通道,所述增氧第一通道通过清渣口与外界连通的,在炉腔侧壁、燃烧室底壁、燃烧室上壁以及燃烧室侧壁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二通道,所述增氧第二通道与增氧第一通道连通,在燃烧室上壁的右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增氧孔,在炉腔侧壁、燃烧室上壁、炉腔上壁以及燃烧室侧壁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五通道,所述增氧第五通道通过第二增氧孔与增氧第二通道连通,在所述燃烧室上壁下方设置有与增氧第五通道连通的增氧第六通道;所述增氧第二通道设置在燃烧室右侧。
进一步,在所述炉腔侧壁、燃烧室底壁、炉腔底壁以及燃烧室侧壁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三通道,所述增氧第三通道与增氧第二通道连通,在炉腔侧壁、燃烧室上壁、炉腔底壁以及燃烧室侧壁之间设置有增氧第四通道,所述增氧第四通道与增氧第三通道连通,在燃烧室上壁的左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增氧孔,所述增氧第五通道通过第一增氧孔与增氧第四通道连通,所述增氧第四通道设置在燃烧室左侧。
进一步,所述增氧第一通道对称设置在清渣口处,所述增氧第二通道、增氧第四通道竖直设置在燃烧室侧壁与炉腔侧壁之间的拐角处。
进一步,在所述燃烧室上端口设置有夹层贮氧装置;所述夹层贮氧装置包括安装在炉腔上壁上的贮氧套以及安装在贮氧套内的增氧套;所述贮氧套包括贮氧壁、定位台以及设置在增氧壁上的通气孔;所述增氧套包括增氧壁、增氧内孔以及多层次环状阵列设置在增氧壁上的增氧长孔;增氧长孔与通气孔相对应;在增氧壁、贮氧壁之间形成贮氧室;在贮氧套下端挂装有聚能套,在增氧套内架设有封火器;所述聚能套包括聚能台以及与聚能台连接的聚能侧壁。
进一步,所述封火器包括封火盖板、设置在封火盖板上的延长杆和设置在延长杆顶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长度大于封火盖板的直径,所述支撑杆设置一根且支撑杆两端分别在封火盖板方向设置小支撑架。
进一步,还包括安装在清渣口内的清渣盒、以及与清渣口相对应的挡板、设置在炉体下方的底座、设置在燃烧室下方的炉箅子以及清灰簸箕。
进一步,所述填料口倾斜设置,所述填料口下端内侧壁与燃烧室侧壁位于填料口下方的侧母线之间夹角α为钝角。
进一步,所述夹角α为112°~128°。
进一步,所述夹角α为1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减少环境污染。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时所排放出的烟气经过与高温气体的汇合,进行了气化返烧,合理的利用了燃料排放的可燃气体,大量减少烟囱的烟气排放和粉尘污染。
二、节约能源。燃料气化后的可燃气体充分被燃烧,从炉体下部的炉篦下落到清灰簸箕,清灰簸箕的残渣均为粉末状,充分燃烧后的燃料无浪费,大量减少了炉灰内的可燃物。
三、热效率高。进入正常使用状态后,二次配风的进风口采用360°均匀布风,燃烧室内的燃料气化充足,气化使用率高,封闭的燃烧室将气化的高温提起排到助燃装置处,并在此处燃烧,热量大部分被四周的吸热水套内的的水吸走,减少了热量浪费,从而大大提高了热效率。
四、使用安全。因为是气化燃烧,燃烧的气体为可燃气体,其中可燃气体可分为:一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一旦被人体大量吸收,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气化炉的安全系数就在于,一氧化碳在被燃料排放出的同时,在炉体内就将其燃烧,不会被排放到空气中被人体吸收,使用起来安全,不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五、一炉多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本发明可满足各个家庭不同的取暖需求,后风门调节杠杆可调节后风门挡板上下运动,以达到不同程度的给氧状态,用户使用方便,根据供暖、烹饪、烧水等家庭生活,可以进行对应的调节。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相同的燃料,在不同的环境中燃烧,热量的利用率截然不同,给燃料和助燃气体提供一个合理的工作空间,用科学的角度创新了节能、减排的思路,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本发明能够充分燃烧燃料、燃料排出的可燃气体、可燃物,减少了烟气排放、和粉尘污染,提高热效率。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可调节式的后风门给风系统,适用不同火力时期,如:点火前先调节后风门挡板、中火时调节到“混合状态”等。满足不同用户的火力需求。
六、提高了燃料燃烧的可控性和炉具的封火能力。集直烧、返烧、气化燃烧为一体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合理的空气对流的应用,利用冷、热气体的对流原理,对构造上进行发明创新,引导冷空气加温,升温为高温气体,再与可燃气体接触。冷、热气体的密度不同,热气体向上飘,冷气体向下飘,因此在炉体内部形成了空气对流,从而加快了空气中携带的氧气助燃效果。本发明续延炉具的传统模式。并将“返烧”特点进一步优化,虽为“返烧”也不失“直烧”的功能,相比传统“直烧炉”“返烧炉”,在技术、结构、应用上迈出了一大步。
七、本发明在加煤口上设置了倾斜到炉膛内的焦油回流通道,避免在火口正上方加煤时,煤灰或者煤焦油扬起从而附着到加煤口或者从炉膛出来而污染环境;焦油回流通道倾斜变径式的设计使煤灰煤焦油附着在通道上后,使其因自身重力原因而返流回炉膛内,从而进行二次燃烧;即便有部分煤灰或煤焦油附着在焦油回流通道内壁,由于焦油回流通道设置在炉体内,也会进一步燃烧或被高温气体气化。本发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煤资源的热利用率,节省了能源,并且使炉具保持美观的同时,也减少了安全隐患;
八、封火盖板架设在贮氧室和燃烧室之间,出火孔使氧气进入到燃烧室内,完成燃烧室燃烧的最低要求;支撑杆架设在炉口内且架设在贮氧室外沿,支撑杆上设置小支撑架,使支撑杆与增氧套间留有间隙,方便支撑杆的放置与拿取;封火盖板下端面与聚能套接触,达到高温,有效将烟气转化为火焰,降低烟尘的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九、二次燃烧装置设置有条形增氧套及外套筒,增氧套侧壁设置有矩形或者长条状的风口,这些风口可将由外套筒送来的氧气与炉体内部产生的可燃气体或粉尘充分混匀,使其能够在增氧套内部充分燃烧,充分的利用燃料,进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十、本发明的采用了双风道或四风道的设计,对炉膛内进行了充足的供氧,使燃料在炉膛内进行较充分的燃烧,并在设在炉膛口处的助燃装置,进行了二次供氧,使为充分燃烧的气体进一步气化。双通道的设计简单,同时分两路或四路供氧,保证燃料热量的利用率,使采暖炉供暖效果更佳;通过增氧孔设置在清渣口,冷空气从炉体下方进入,沿着增氧通道上升通过增氧夹层进入燃烧室上方,实现二次配风助燃,可以使用大口径的进氧孔,提高供氧量,防止空气对流,平稳输送空气,有效减少热量损失;通过调整挡板打开的尺寸,调整供氧量,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通过设置增氧套使得火焰充分燃烧。
十一、本发明通过设置夹层贮氧装置临时存氧,提高供氧的平稳性,适应火焰燃烧的不均衡性,增大供氧量;设置贮氧室,结构紧凑,成本低廉;通过聚能套提高热利用率;通过炉体侧壁的通孔进风,结构合理;
十二、本发明在增氧套侧壁设置有矩形或者长条状的风口,这些风口可将由外套筒送来的氧气与炉体内部产生的可燃气体或粉尘充分混匀,使其能够在增氧套内部充分燃烧,充分的利用燃料,避免未燃烧的粉尘扩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封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增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定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增氧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聚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出火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炉体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炉体;2、水箱;3、导热室;5、燃烧室;6、填料口;7、清渣口;8、炉箅子;9、底座;10、贮氧套;11、增氧套;12、聚能套;13、炉腔上壁;14、炉腔侧壁;15、炉腔底壁;16、燃烧室上壁;17、燃烧室侧壁;18、燃烧室底壁;19、清渣盒;20、挡板;21、增氧第一通道;22、增氧第二通道;23、增氧第三通道;24、增氧第四通道;25、增氧第五通道;26、第一增氧孔;27、增氧第六通道;28、贮氧室;29、增氧长孔;30、增氧内孔;31、增氧壁;32、定位台;33、通气孔;34、贮氧壁;35、聚能台;36、聚能侧壁;37、第二增氧孔;38、封火器;7-1、封火盖板;7-2、延长杆;7-3、支撑杆;7-4、小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9所示:本发明包括炉体1、与炉体1通过导热室3连通的水箱2、设置在炉体1内的炉腔、设置在炉腔内的燃烧室5、设置在炉体1上且与燃烧室5连通的填料口6以及清渣口7。
炉腔包括设置在炉体1内的炉腔上壁13、与炉腔上壁13连接的炉腔侧壁14、设置在炉腔侧壁14下端的炉腔底壁15、设置在炉腔上壁13下方且与炉腔侧壁14连接的燃烧室上壁16、与燃烧室上壁16连接的燃烧室侧壁17以及与燃烧室侧壁17连接的燃烧室底壁18。
作为优选方案,可以在炉体1内设置有水套,提高热利用率。
在炉腔侧壁14与燃烧室侧壁17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一通道21,增氧第一通道21通过清渣口7与外界连通的,在炉腔侧壁14、燃烧室底壁18、燃烧室上壁16以及燃烧室侧壁17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二通道22,增氧第二通道22与增氧第一通道21连通,在燃烧室上壁16的右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增氧孔37,在炉腔侧壁14、燃烧室上壁16、炉腔上壁13以及燃烧室侧壁17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五通道25,增氧第五通道25通过第二增氧孔37与增氧第二通道22连通,在燃烧室上壁16下方设置有与增氧第五通道25连通的增氧第六通道27。
在炉腔侧壁14、燃烧室底壁18、炉腔底壁15以及燃烧室侧壁17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三通道23,增氧第三通道23与增氧第二通道22连通,在炉腔侧壁14、燃烧室上壁16、炉腔底壁15以及燃烧室侧壁17之间设置有增氧第四通道24,增氧第四通道24与增氧第三通道23连通,在燃烧室上壁16的左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增氧孔26,增氧第五通道25通过第一增氧孔26与增氧第四通道24连通。
增氧第一通道21对称设置在清渣口7两侧,增氧第二通道22与增氧第四通道24均竖直设置在燃烧室侧壁17与炉腔侧壁14之间的四个拐角处,也可以仅有增氧第二通道22,在拐角处各个增氧第二通道22、各个增氧第四通道24之间可以设置竖直隔板。
在在燃烧室5上端口设置有夹层贮氧装置。
夹层贮氧装置包括安装在炉腔上壁13上的贮氧套10以及安装在贮氧套10内的增氧套11。
贮氧套10包括贮氧壁34、定位台32以及设置在增氧壁31上的通气孔33;增氧套11包括增氧壁31、增氧内孔30以及多层次环状阵列设置在增氧壁31上的增氧长孔29;增氧长孔29与增氧第六通道27相对应。
在增氧壁31、贮氧壁34之间形成贮氧室28。
在贮氧套10下端挂装有聚能套12,在增氧套11内挂装有封火器38,增氧套11内孔与聚能套12内孔连通的;聚能套12包括聚能台35以及与聚能台35连接的聚能侧壁36。
封火器7包括封火盖板7-1、设置在封火盖板7-1上的延长杆7-2和设置在延长杆7-2顶端的支撑杆7-3,所述支撑杆7-3长度大于封火盖板7-1的直径,所述支撑杆7-3设置一根且支撑杆7-3两端分别在封火盖板7-1方向设置小支撑架7-4;
本发明还包括安装在清渣口7内的清渣盒19、以及与清渣口7相对应的挡板20、设置在炉体1下方的底座9、设置在燃烧室5下方的炉箅子8以及清灰簸箕。
填料口6倾斜设置,填料口6下端内侧壁与燃烧室侧壁17位于填料口6下方的侧母线之间夹角α为钝角,优选128°~112°,进一步优选125°。
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各种烟气、焦油会堆积在炉口处,经过试验得出下表:
[0001] 焦油回流通道与水平夹角 [0002] 128° [0003] 125° [0004] 112°
[0005] 堆积焦油量/每小时 [0006] 1ml [0007] 0.46ml [0008] 0.42ml
[0009] 燃料输送流畅度 [00010] 煤渣有时会挂在输送管道无法进入燃烧室。 [00011] 煤渣进入效果流畅,且煤渣可均布于燃烧室内。 [00012] 角度过于陡坡,煤渣进入后无法均匀散布。
[00013] 效果总结 [00014] 不佳 [00015] 优选 [00016] 不佳
从上表的实验数据可得,本发明将所述填料口6与水平夹角设置为125°时,能够取得最佳的使用效果,既可满足煤渣的流畅进入燃烧室,同时煤渣可均匀散布,提高了燃烧质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进行组合实施。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与炉体(1)通过导热室(3)连通的水箱(2)、设置在炉体(1)内的炉腔、设置在炉腔内的燃烧室(5)、设置在炉体(1)上的填料口(6)以及清渣口(7);
所述炉腔包括设置在炉体(1)内的炉腔上壁(13)、与炉腔上壁(13)连接的炉腔侧壁(14)、设置在炉腔侧壁(14)下端的炉腔底壁(15)、设置在炉腔上壁(13)下方且与炉腔侧壁(14)连接的燃烧室上壁(16)、与燃烧室上壁(16)连接的燃烧室侧壁(17)以及与燃烧室侧壁(17)连接的燃烧室底壁(18);
在炉腔侧壁(14)与燃烧室侧壁(17)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一通道(21),所述增氧第一通道(21)通过清渣口(7)与外界连通的,在炉腔侧壁(14)、燃烧室底壁(18)、燃烧室上壁(16)以及燃烧室侧壁(17)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二通道(22),所述增氧第二通道(22)与增氧第一通道(21)连通,在燃烧室上壁(16)的右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增氧孔(37),在炉腔侧壁(14)、燃烧室上壁(16)、炉腔上壁(13)以及燃烧室侧壁(17)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五通道(25),所述增氧第五通道(25)通过第二增氧孔(37)与增氧第二通道(22)连通,在所述燃烧室上壁(16)下方设置有与增氧第五通道(25)连通的增氧第六通道(27),所述增氧第二通道(22)设置在燃烧室(5)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腔侧壁(14)、燃烧室底壁(18)、炉腔底壁(15)以及燃烧室侧壁(17)之间设置有增氧第三通道(23),所述增氧第三通道(23)与增氧第二通道(22)连通,在炉腔侧壁(14)、燃烧室上壁(16)、炉腔底壁(15)以及燃烧室侧壁(17)之间设置有增氧第四通道(24),所述增氧第四通道(24)与增氧第三通道(23)连通,在燃烧室上壁(16)的左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增氧孔(26),所述增氧第五通道(25)通过第一增氧孔(26)与增氧第四通道(24)连通,所述增氧第四通道(24)设置在燃烧室(5)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第一通道(21)对称设置在清渣口(7)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室(5)上端口设置有夹层贮氧装置;
所述夹层贮氧装置包括安装在炉腔上壁(13)上的贮氧套(10)以及安装在贮氧套(10)内的增氧套(11);
所述贮氧套(10)包括贮氧壁(34)、定位台(32)以及设置在增氧壁(31)上的通气孔(33);所述增氧套(11)包括增氧壁(31)、增氧内孔(30)以及多层次环状阵列设置在增氧壁(31)上的增氧长孔(29);增氧长孔(29)与通气孔(33)相对应;
在增氧壁(31)、贮氧壁(34)之间形成贮氧室(28);在贮氧套(10)下端挂装有聚能套(12),在增氧套(11)内架设有封火器(38);所述聚能套(12)包括聚能台(35)以及与聚能台(35)连接的聚能侧壁(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火器(38)包括封火盖板(7-1)、设置在封火盖板(7-1)上的延长杆(7-2)和设置在延长杆(7-2)顶端的支撑杆(7-3),所述支撑杆(7-3)长度大于封火盖板(7-1)的直径,所述支撑杆(7-3)设置一根且支撑杆(7-3)两端分别在封火盖板(7-1)方向设置小支撑架(7-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清渣口(7)内的清渣盒(19)、以及与清渣口(7)相对应的挡板(20)、设置在炉体(1)下方的底座(9)、设置在燃烧室(5)下方的炉箅子(8)以及清灰簸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口(6)倾斜设置,所述填料口(6)下端内侧壁与燃烧室侧壁(17)位于填料口(6)下方的侧母线之间夹角α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112°~1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1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第四通道(24)或增氧第二通道(22)竖直设置在燃烧室侧壁(17)与炉腔侧壁(14)之间的拐角处。
CN201510399626.9A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Active CN105042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9626.9A CN105042643B (zh)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9626.9A CN105042643B (zh)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2643A true CN105042643A (zh) 2015-11-11
CN105042643B CN105042643B (zh) 2017-10-17

Family

ID=5444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9626.9A Active CN105042643B (zh)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264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3269A (zh) * 2016-06-06 2016-09-21 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回程炊事采暖炉
CN106091014A (zh) * 2016-08-08 2016-11-09 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化反烧炉
CN107131497A (zh) * 2016-05-01 2017-09-05 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采暖热水锅炉燃烧器
CN110906744A (zh) * 2019-11-29 2020-03-24 福泉市泾评环保炉业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炉增氧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6043A1 (de) * 1991-01-21 1992-07-29 OLSBERGER HÜTTE HERMANN EVERKEN GmbH & CO. Mit festen Brennstoffen betriebener Heizofen
CN2835457Y (zh) * 2005-06-15 2006-11-08 北京天隆辰亥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升旗仪用旗帜绳
CN201672546U (zh) * 2010-05-26 2010-12-15 刘永泉 生物质成型燃料系列炊事采暖炉具
CN203605274U (zh) * 2013-11-26 2014-05-21 临城县薛氏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能采暖炉
CN203771464U (zh) * 2014-04-08 2014-08-13 石家庄多康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免清渣免清焦油的采暖炉
CN203980354U (zh) * 2014-04-08 2014-12-03 石家庄多康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无烟封火器
CN204786562U (zh) * 2015-07-09 2015-11-18 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6043A1 (de) * 1991-01-21 1992-07-29 OLSBERGER HÜTTE HERMANN EVERKEN GmbH & CO. Mit festen Brennstoffen betriebener Heizofen
CN2835457Y (zh) * 2005-06-15 2006-11-08 北京天隆辰亥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升旗仪用旗帜绳
CN201672546U (zh) * 2010-05-26 2010-12-15 刘永泉 生物质成型燃料系列炊事采暖炉具
CN203605274U (zh) * 2013-11-26 2014-05-21 临城县薛氏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能采暖炉
CN203771464U (zh) * 2014-04-08 2014-08-13 石家庄多康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免清渣免清焦油的采暖炉
CN203980354U (zh) * 2014-04-08 2014-12-03 石家庄多康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无烟封火器
CN204786562U (zh) * 2015-07-09 2015-11-18 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1497A (zh) * 2016-05-01 2017-09-05 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采暖热水锅炉燃烧器
CN105953269A (zh) * 2016-06-06 2016-09-21 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回程炊事采暖炉
CN106091014A (zh) * 2016-08-08 2016-11-09 石家庄中嘉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化反烧炉
CN110906744A (zh) * 2019-11-29 2020-03-24 福泉市泾评环保炉业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炉增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2643B (zh) 201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81371Y (zh) 双吸式生物质采暖炊事炉
CN105042643A (zh)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CN102235684A (zh) 三回程反烧式生物质超导热半气化炉
CN205174452U (zh) 一种型煤专用清洁燃烧炉具
CN201636902U (zh) 生物质热水炊事炉具
CN204786562U (zh) 一种集高温聚能环配风贮氧的环保采暖炉
CN204611843U (zh) 三次进风式生物质炊暖炉
CN201575495U (zh) 一种柴煤气化燃烧炊事采暖炉
CN201764676U (zh) 炭化气混燃常压锅炉
CN105333416B (zh) 一种兰炭颗粒清洁燃烧炉具
CN209147149U (zh) 反烧燃煤炉及其二次配风装置
CN209147148U (zh) 反烧燃煤炉及其降低焦油生成的装置
CN207279705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燃煤热风采暖炉
CN202927887U (zh) 保温节能暖气炉
CN201772493U (zh) 一种生物质采暖炉
CN201731525U (zh) 新型无焦油秸秆燃气采暖炉
CN201497007U (zh) 户用二次自然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
CN105276629A (zh) 一种型煤专用清洁燃烧炉具
CN202012948U (zh) 三回程反烧式生物质超导热半气化炉
CN101726012A (zh) 反烧式生物质超导气化炉
CN201715557U (zh) 生物质燃料炊用热水炉
CN205137544U (zh) 一种带有水管换热器的炊事采暖炉
CN204786569U (zh) 一种带有360°配风助燃装置的采暖炉
CN214700807U (zh) 集热式节能炉灶
CN206001527U (zh) 一种拼合式炊暖两用节能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9

Address after: 050000 one kilometer northbound of beizhuangyuan Road, Xiyang village, BeiChu Town, Yuanshi County,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Hanyun Haox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1100 No. 2, Fenghuang North Street, South Tianshan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nanbailou village, Yuanshi County,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IJIAZHUANG ZHONGJIA HEATING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