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2051A - 变速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2051A
CN105042051A CN201510205735.2A CN201510205735A CN105042051A CN 105042051 A CN105042051 A CN 105042051A CN 201510205735 A CN201510205735 A CN 201510205735A CN 105042051 A CN105042051 A CN 105042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oily
oily path
oil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57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糸尾成司
浜田步
森田泰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saki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Ju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Jukogyo KK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Ju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05042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2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3Guidance of lubricant within rotary parts, e.g. axial channels or radial openings in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速箱装置,其包括:壳体;齿轮变速箱,其容纳在壳体中;轴内油通路,其形成在转动轴中;油供给通路,其用于将油供给至轴内油通路;引导板,其在齿轮的轴向上与该齿轮一个端面间隔预定距离地面对齿轮的该一个端面,该齿轮浸渍在壳体中的油内;以及油通路,其形成在该一个端面和引导板之间,并且油通路沿着该一个端面的外周部延伸。

Description

变速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箱装置,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的变速箱装置:其包括用于将油从壳体的内部引导至转动轴中的轴内油通路(intra-shaftoilpassage)内、然后将油供给至供齿轮等嵌合在转动轴的外周面上的嵌合部的油供给机构。
背景技术
用于供给油的这种机构例如已经被用于变速齿轮嵌合在齿轮变速箱中的变速轴上的润滑部。作为用于将油从外部供给至转动轴内的系统,具有利用油泵的强制供给系统和利用油中的水头压差(头压差(headdifferentialpressure))的自然供给系统。除了在油泵故障等的情况下,这样的强制供给系统几乎不引起供给至转动轴内的油量的不足。
但是,在这样的自然供给系统中,必须将油从壳体向上输送或提升至在油中将产生水头压差的一定高度。日本实公昭第61-1245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如图11所示通过利用大直径齿圈201供给油的润滑机构。将简要说明图11的结构。齿圈201的外齿201a和变速箱壳体202的内壁面202a之间的空间中形成有油通路。变速箱壳体202中的油通过齿圈201的转动被输送或提升而通过油通路,并且供给至位于一定高度位置的油接收部203。油接收部203与转动轴204的轴内油通路205连通,转动轴204位于比油接收部203的高度低的高度处。
关于图11的机构,尽管油被向上输送至外周齿201a和内壁面202a之间的空间中,油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沿着齿圈201的下端部和上端部之间的路线从该空间沿轴向的侧方流出。即,被输送的油量损失将变大,并且油输送效率将变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制作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变速箱装置,该变速箱装置能够仅通过一个齿轮来增大将被输送的油的流量,减小油的流出量,并且提高油的输送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箱装置,其包括:壳体;齿轮变速箱,所述齿轮变速箱容纳于所述壳体;轴内油通路,所述轴内油通路形成在所述齿轮变速箱的至少一个转动轴中;油供给通路,所述油供给通路用于将油供给至所述轴内油通路;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以在齿轮的轴向上与所述齿轮的一个端面间隔预定距离的方式面对所述齿轮的该一个端面,所述齿轮浸渍在所述壳体中的油内;以及油通路,所述油通路形成在所述一个端面和所述引导板之间,所述油通路沿着所述一个端面的外周部延伸。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变速箱装置具有以下构造。
(a)所述引导板包括用于扩张所述油通路的凹部,并且所述凹部形成为大致圆弧形,以沿着所述油通路延伸。
利用上述结构(a),将能够增大被供给的油量。
(b)所述油通路包括在所述油通路的上端的窄部,并且所述上端与所述油供给通路连通。
利用上述结构(b),由于油压在窄部处增大,所以油涌进油供给通路内。
(c)所述油通路还包括在所述齿轮的轴向的另一端面和所述壳体的油通路形成面之间的空间,所述油通路形成面以预定距离面对该另一端面。
利用上述结构(c),将能够进一步增大被供给的油量,并且防止被输送的油从轴向两侧流出齿轮。
(d)所述油通路还包括在所述齿轮的外齿和从径向外侧面对所述外齿的油通路形成肋之间的空间。
利用上述结构(d),将能够防止油通过外齿之间的空间从齿轮流到齿轮的径向向外部,进而增大被供给的油量。
(e)所述引导板安装于所述油通路形成肋。
利用上述结构(e),能够将引导板安装于预定的位置而不需要提供用于引导板的专用的安装部。
(f)所述齿轮变速箱将设置于车辆,所述齿轮构成为所述齿轮的在所述车辆前进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齿轮的在所述车辆后退时的转动方向不同。所述齿轮具有由竖直平面分开的两个部分,所述竖直平面包括所述齿轮的轴线,以及所述油通路被置于所述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在该一个部分中,当所述车辆前进时,所述齿轮的所述外周部向上移动。
利用上述结构(f),当车辆前进时,油将被有效率地供给至油供给通路。顺便说一下,车辆的前进比后退更经常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变速箱装置的车辆动力单元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的变速箱装置的纵截面放大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截取的截面放大图,
图4是变速箱壳体的左侧壁的内部图(右侧图),
图5是油腔的内部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VI-VI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沿着图2中的VII-VII截取的截面图,
图8是图2中的引导板的右侧图,
图9是沿着图2中的IX-IX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图8中的引导板的上端的平面图,以及
图11是传统例(现有技术)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润滑转动轴的装置。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说明方便,车辆的前后方向将被用作各构件的前后方向,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由车辆中的乘员观察到的车辆的左右方向(也就是,从车辆后方观察到的车辆的左右方向)将被用作车辆和各构件的左右方向,以用于以下的说明。
在图1中,用于使车辆行驶的动力单元U安装在多用途车辆的车体框架F中,并且该动力单元U包括:发动机1;变速箱装置3,其与发动机1的后侧连接,连接支架2置于发动机1和变速箱装置3之间;以及V形带式无级传动器4。该V形带式无级传动器4使在发动机1中的曲轴10与齿轮变速箱3中的输入轴11连接。该变速箱装置3在变速箱壳体7中包括:齿轮变速箱5;以及后轮最终减速机6,其被配置在齿轮变速箱5的后方。V形带式无级传动器4安装在发动机1和齿轮变速箱3上,使得V形带式无级传动器4从发动机1的左侧面延伸至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面。
在图2中,作为变速轴,所述输入轴11、中间轴12、反向惰轮轴13和用于驱动前轮的动力取出轴14设置在变速箱壳体7中。此外,用于后轮最终减速机6的中间轴15也设置在变速箱壳体7中。
在图3中,在球轴承21、21分别置于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壁8和右侧壁9与输入轴11之间的情况下,输入轴11由左侧壁8和右侧壁9可转动地支撑。输入轴11的左端部突出至V形带式无级传动器4的壳体内并且一体地设置有从动带轮轴11a。用于低速前进的输入低速齿轮31和用于高速前进的输入高速齿轮32在输入轴11的右端部附近固定于输入轴11。输入反向齿轮33在输入轴11的左端部附近与输入轴11一体地形成。输入反向齿轮33与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反向惰轮轴13的反向惰轮34接合。
在球轴承23和24分别置于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壁8和右侧壁9与中间轴12之间的情况下,中间轴12由左侧壁8和右侧壁9可转动地支撑。与输入低速齿轮31接合的中间低速齿轮36和与输入高速齿轮32接合的中间高速齿轮37在中间轴12的右端部附近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中间轴12。中间低速齿轮36通过花键装配固定于凸起构件38的外周面,并且在滚针轴承25置于凸起构件38和中间轴12之间的情况下,凸起构件38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中间轴12的外周面。在滚针轴承26置于凸起构件38和中间高速齿轮37之间的情况下,中间高速齿轮37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凸起构件38的外周面。在中间轴12的左端部附近,与反向惰轮34接合的中间反向齿轮39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中间轴12,并且输出齿轮40与中间轴12一体地形成。
在左右球轴承22、22分别置于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壁8和右侧壁9与动力取出轴14之间的情况下,动力取出轴14由左侧壁8和右侧壁9可转动地支撑。与中间轴12上的输出齿轮40接合的动力取出齿轮41在动力取出轴14的左端部处花键装配在动力取出轴14上,使得动力取出齿轮41不能沿轴向移动。动力取出齿轮41的下端部浸入保持在变速箱壳体7的底部的油中。用于驱动后轮的中间齿轮44与动力取出轴14一体地形成,用于驱动前轮。
换档套筒42位于中间高速齿轮37和中间反向齿轮39之间。换档套筒42花键装配在中间轴12的外周面上,使得换档套筒42能够沿轴向移动。三个牙嵌离合器分别设置在换档套筒42的轴向的相反端部与中间齿轮36、37和39之间。即,通过换档操作机构(未示出)沿轴向移动换档套筒42,能够执行在高速前进状态、低速前进状态和后退状态这三个变速阶段之间的切换。
在图1中,动力取出轴14在其右端部通过两轮驱动/四轮驱动切换机构48连结于前轮驱动轴49。
[用于中间轴(变速轴)12的润滑装置]
在图3中,中间轴12包括在中间轴12的轴芯部(shaftcenterlineportion)中沿轴向延伸的轴内油通路51,并且还包括沿径向延伸的多个油孔52、53、54和55。轴内油通路51在其轴向的两相反的端部处开口。在多个油孔52、53、54和55中,形成在中间轴12的右半部分的两个油孔52和53与在凸起构件38的内周的滚针轴承25连通,同时形成在中间轴12的轴向的中间部分的油孔54与换档套筒42的内周的花键装配部连通。形成在中间轴12的左端部附近的油孔55与在中间反向齿轮39的内周的滚针轴承27连通。此外,凸起构件38设置有沿径向贯通凸起构件38的副油孔56,副油孔56使凸起构件38的内周的滚针轴承25与凸起构件38的外周的滚针轴承26连通。
支撑中间轴12的左端部的左球轴承23在其左端部具有密封件23a。密封件23a、在左球轴承23中的内圈23b、中间轴12的左端面12a和形成在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壁8中的凹部60形成或包围油腔61。中间轴12中的轴内油通路51在其左端朝向油腔61开口。
支撑中间轴12的右端部的右球轴承24没有密封件。右球轴承24中的内圈24b、形成在变速箱壳体7的右侧壁9中的凹部68和中间轴12的右端面12b形成或包围油排出室69。油排出室69通过右球轴承24的内部与变速箱室7a的内部连通。
在图5中,形成在左侧壁8中的凹部60具有形成为大致圆形的周壁60a。油腔61具有与中间轴12中的轴内油通路51在大小和位置上大致一致的中央部C。此外,油腔61在其后端部具有油入口65,并且油入口65与形成在左侧壁8的油供给通路66连通。油供给通路66向后上方延伸并且与形成于周壁60a的后端的后方(油腔61的外部)的油吸入室67连通。
第一引导肋63和第二引导肋64设置在油腔61内,以通过利用中间轴12的转动来朝向中央部C引导径向外部的油、即引导周壁60a附近的油。第一引导肋63和第二引导肋64与左侧壁8一体地形成。第一引导肋63具有底部63a和两相反的侧部63b和63c。当沿轴向观察时,底部63a形成为在中央部C下侧围绕中央部C的半圆形。当沿轴向观察时,两相反的侧部63b和63c形成为具有从底部63a的两相反的端部向上延伸的直线形。整个第一引导肋63形成为具有大致U形。两相反的侧部63b和63c在其上端处从径向内侧面对周壁60a,两相反的侧部63b和63c的上端与周壁60a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第二引导肋64以大致直线形从周壁60a的上端部向下延伸、进一步突出至第一引导肋63的两相反的侧部63b和63c之间并且到达中间轴12的轴芯线O2附近。整个第二引导肋64形成为具有大致I形。第一油流路P1形成在第二引导肋64和第一引导肋63的前侧部63b之间,第二油流路P2形成在第二引导肋64和第一引导肋63的后侧部63c之间。第一油流路P1和第二油流路P2从油腔61的上端向下延伸并且在中央部C彼此遭遇。
在图6中,油吸入室67向右延伸通过左侧壁8,并且油吸入室67在其右端部设置有油接收部67a,油接收部67a具有朝向变速箱室7a开口的上表面。
在图4中,油通路形成肋81形成于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壁8,并且油通路形成肋81向右突出。油通路形成肋81形成为具有圆弧形,使得油通路形成肋81从径向外侧以预定的间隔面对动力取出齿轮(由双点划线示出)41的外端缘。油通路形成肋81的右端面用作板安装面(platemountingsurface),并且与动力取出轴14的轴芯线垂直。下面说明的引导板70(参见图2)安装在板安装面上。油通路形成肋81从动力取出齿轮41的上端部向下延伸,从而通过动力取出齿轮41的后端部的附近。但是,油通路形成肋81的下端未到达动力取出齿轮41的下端部。油通路形成肋81到达动力取出齿轮41的下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端部。一对安装凸起部81a形成在油通路形成肋81的后表面,每个安装凸起部81a具有阴螺纹。延伸肋81b与油通路形成肋81的上端一体地形成并且向上延伸至油接收部67a。此外,上侧附加肋81d形成于油通路形成肋81,使得上侧附加肋81d从前侧以预定的间隔面对延伸肋81b。
与油通路形成肋81不同的下侧肋90形成于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壁8。下侧肋90位于油通路形成肋81的下方,并且从径向外侧以预定的间隔面对后下部。
此外,油通路形成面83形成在变速箱壳体7的左侧壁8上。油通路形成面83形成为具有圆弧形(半圆形),该圆弧形(半圆形)沿着将动力取出轴14的轴芯线O4作为中心的特定的圆。油通路形成面83包括在与动力取出轴14的轴芯线O4垂直的平面内,并且从左侧面对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部。
图8示出用于形成包括第一油通路D1的油通路的引导板70。引导板70一体地具有板主体71、上延伸部74、上壁部75和盖部或顶篷部76。板主体71形成为具有圆弧形(大致为半圆形),使得从侧面观察板主体71向后突出。上延伸部74从板主体71的上端向上直线延伸。上壁部75从上延伸部74的上端向左弯折。顶篷部76形成在上壁部75的左侧、并且向右延伸。上安装面73和下安装面73形成在板主体71的后端面上。此外,用于扩张油通路的凹部72形成在板主体71中。凹部72从板主体71的下端遍及板主体71的整个长度延伸至板主体71的上端。凹部72从板主体71向右突出,并且凹部72的下端72a向前开口。
在图9中,根据本发明的油通路包括所述第一油通路D1、第二油通路D2和第三油通路D3。第一油通路D1由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周部的右端面41b和从右侧面对右端面41b的板主体71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二油通路D2由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周部的左端面41c和从左侧面对左端面41c的左侧壁8的油通路形成面83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三油通路D3由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齿41a的外周端和油通路形成肋81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一油通路D1、第二油通路D2和第三油通路D3处于动力取出齿轮41的轴芯线O4的后侧,并且形成为在侧视图中具有大致圆弧形。
以下将详细说明包括第一油通路D1、第二油通路D2和第三油通路D3的油通路的结构。每个安装部73借助于螺栓82固定于油通路形成肋81的安装凸起部81a。覆盖第一油通路D1的板主体71位于与动力取出齿轮41的轴芯线O4垂直的平面中并且以轴向的预定的间隙d1(例如,1mm)面对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周部的右端面41b。间隙d1在动力取出齿轮41的底端和顶端之间未改变。第一油通路D1由间隙d1和凹部72的内部空间构成。凹部72沿轴向具有例如3.2mm的深度。
覆盖第二油通路D2的油通路形成面83以一定的间隔d2(例如,1.5mm)面对动力取出齿轮41的左端面41c。间隙d2在动力取出齿轮41的底端和顶端之间未改变。
覆盖第三油通路D3的油通路形成肋81以径向的间隔d3(例如,2mm~5mm)面对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齿41a的外周端。优选地,间隙D3形成为使得第三油通路D3的底端具有最宽的截面面积,并且截面面积随着截面面积的位置的上升而变窄。更不用说,能够使间隙d2在第三油通路D3的底端和顶端之间未改变。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除了第一油通路D1、第二油通路D2、第三油通路D3之外,油通路还包括位于动力取出齿轮41的上端的上方的延伸油通路D4。延伸油通路D4被左侧壁8和引导板70的延伸部74包围,并且从动力取出齿轮41的上端直线地向上延伸。但是,左侧壁8具有突出至延伸油通路D4的突出部84,从而在延伸油通路D4中提供窄部S。延伸油通路D4的下端部与第一油通路D1、第二油通路D2和第三油通路D3的上端连通。延伸油通路D4的上端部与油吸入室67的油接收部67a连通。
引导板70的上壁部75在延伸油通路D4的上部空间的上方向左延伸,并且到达油接收部67a的上方。因此,上壁部75能够将从窄部S向上喷出的油引导至位于左侧的油接收部67a。另外,顶篷部76能够将油雾从外部引导至油接收部67a。特别地,顶篷部76将在变速箱的反向转动时产生的油雾引导至油接收部67a。上壁部75和顶篷部76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微小的角度,使得上壁部75和顶篷部76朝向左侧变低。
动力取出齿轮41由螺旋齿轮构成。因此,当动力取出齿轮41沿使车辆前进的正转方向R4a(参见图2)转动时,螺纹齿41a将油压向引导板70(向右侧)。同时,当动力取出齿轮41沿使车辆后退的反转方向R4b(参见图2)转动时,螺纹齿将油压向左侧壁8。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油通路还包括与第三油通路D3的下端部连通的下侧油通路D5。下侧油通路D5由动力取出齿轮41的后下部的外周端和下侧肋90之间的空间构成。
[实施方式的作用]
在图2中,不管车辆前进或后退,输入轴11在任何时候都沿箭头R1的方向转动。中间轴12在车辆前进时沿箭头R2a的方向(沿正转方向)转动,并且在车辆后退时沿箭头R2b的方向(沿反转方向)转动。动力取出轴14在车辆前进时沿箭头R4a的方向(沿正转方向)转动,并且在车辆后退时沿箭头R4b的方向(沿反转方向)转动。不管车辆前进或后退,反向惰轮34在任何时候都沿箭头R3的方向转动。
当车辆前进时,中间轴12沿箭头R2a的方向转动,并且变速箱室7a的底部空间内的油被带入第一油通路D1、第二油通路D2、第三油通路D3(图8)以及在动力取出齿轮41的底部的下侧油通路D5(图5)。然后,油沿着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周部以圆弧形沿第一油通路D1、第二油通路D2和第三油通路D3向上移动。
在图7中,向上移动至动力取出齿轮41的顶端部的油流入延伸油通路D4,并且在窄部S被加压而向上喷出。
向上喷出的油被抛入油接收部67a,然后流入油吸入室67。
在图5中,暂时累积在油吸入室67中的油通过重力(水头差)经由油供给通路66向前下流动至油腔61。
当车辆前进时,中间轴12沿箭头R2a的方向转动,并且油腔61内的油通过中间轴12和轴承23中的内圈23b的转动而沿箭头R2a的方向移动、并且归因于离心力被压抵在周壁60a的内表面上。在油腔61的前半部的上端部处,油从前侧撞在第二引导肋64的上部的前表面上,并且通过第二引导肋64沿径向向内引导油,因此,油通过第一油流路P1向中央部C流动。已到达中央部C的油在底部63a处以U形向上转向并且试图通过第二油流路P2向上流动。
另一方面,在油腔61的后半部的上端部处,如虚线箭头所示,归因于中间轴12和轴承23中的内圈23b沿箭头R2a的方向的转动,一部分油从前侧撞在第一引导肋63的后侧部63c的上端部上,并且通过第二油流路P2被朝向中央部C引导。
已经通过第一油流路P1并且在底部63a以U形转向的第一油流以及通过第二油流路P2向下流动的第二油流通过第二油流路P2在中途彼此冲撞,这会增大该冲撞位置处及其附近的压力。
如上所述在冲撞位置处及其附近压力已经被增大的油被有效率地从油腔61的中央部C供给至轴内油通路51的内部。
在图3中,已从油腔61供给至中间轴12的轴内油通路51的内部的油通过轴内油通路51向右流动。此外,通过途中时,油通过各油孔52、53、54和55被供给至各润滑部,以润滑各润滑部。即,流入最左侧油孔55的油被供给至中间反向齿轮39上的滚针轴承27,流入轴向中间的油孔54的油被供给至换档套筒42中的花键装配部,流入右侧两个油孔52和53的油被供给至凸起构件38的内侧上的滚针轴承25。此外,流入凸起构件38中的油孔56的油被供给至中间高速齿轮37上的滚针轴承26。
已到达轴内油通路51的右端而未流入各油孔52、53、54和55的油通过轴内油通路51的右端开口被排出至油排出室71、进而通过右侧球轴承24并返回至变速箱室7a。
参照图2,当车辆后退时,中间轴12沿箭头R2b的方向转动,并且动力取出轴14和动力取出齿轮41均沿箭头R4b的方向转动。
通过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齿41a将变速箱室7a内的油向前上方刮起。一些刮起的油在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周的前半部分向上喷出、撞在上壁部75和顶篷部76上,然后被供给至油接收部67a。
通过动力取出齿轮41沿箭头R4b的方向的转动供给至油接收部67a的油量小于通过动力取出齿轮41沿箭头R4a的方向的转动供给的油量。但是,车辆后退相比于车辆前进使用的频率很低,动力取出齿轮41在后退时的转动速度比前进时的转动速度低。因此,不会发生油量的短缺。
在图5中,通过油供给通路66供给至油腔61的油沿与中间轴12和轴承23中的内圈23b沿箭头R2b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并归因于离心力而压抵在周壁60a的内表面上。在后退时,中间轴12沿与前进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类似地,油沿相反的方向流动。因此,在后退时,第二油流路P2执行第一油流路P1在前进时的作用。此外,在后退时,第一油流路P1执行第二油流路P2在前进时的作用。因此,第一油流和第二油流通过第一油流路P1在途中彼此冲撞以使压力增大,因而被有效率地供给至中间轴12中的轴内油通路51的内部。
[实施方式的效果]
(1)由于第一油通路D1由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周部的右端面41b和板主体71之间的空间构成,能够增大供给的油量。另外,在输送油时,能够防止被输送的油通过轴向的两侧流出动力取出齿轮41,并且油输送效率将变高。
(2)由于引导板70包括用于扩张油通路72的凹部72,油通路72沿着第一油通路D1以大致圆弧形延伸,能够进一步增大供给的油量。
(3)由于位于第一油通路D1、第二油通路D2和第三油通路D3上方的延伸油通路D4具有窄部S,油压在窄部S处增大,并且油涌进油接收部67a。
(4)第二油通路D2由动力取出齿轮41的左端面41c和变速箱壳体7a的油通路形成面83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三油通路D3由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齿41a和从径向外侧面对外齿41a的油通路形成肋81之间的空间构成。因此,将通过利用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部有效率地形成了油通路,并且供给的油量将增大。
(5)由于引导板70安装于油通路形成肋81,能够将引导板70安装于预定的位置而不需要提供用于引导板70的专用的安装部。
(6)动力取出齿轮41具有由竖直平面分开的两个部分,该竖直平面包括动力取出齿轮41的轴芯线,第一油通路D1、第二油通路D2和第三油通路D3被置于其中一部分、即后部,其中,在车辆前进时,动力取出齿轮41的外周部向上移动。因此,在车辆前进时,油被有效率地供给至油接收部67a。顺便说一下,车辆的前进比后退更经常使用。
[其它实施方式]
(1)在本发明中,组成油通路的齿轮不限于螺旋齿轮。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正齿轮(spargear)。
(2)在本发明中,转动轴不限于变速箱的动力取出齿轮。可以采用变速输入轴、中间轴等。
(3)本发明不限于根据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且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内容的情况下意图覆盖各种能想到的变型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变速箱装置,其包括:
壳体;
齿轮变速箱,所述齿轮变速箱容纳于所述壳体;
轴内油通路,所述轴内油通路形成在所述齿轮变速箱的至少一个转动轴中;
油供给通路,所述油供给通路用于将油供给至所述轴内油通路;
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以在齿轮的轴向上与所述齿轮的一个端面间隔预定距离的方式面对所述齿轮的该一个端面,所述齿轮浸渍在所述壳体中的油内;以及
油通路,所述油通路形成在所述一个端面和所述引导板之间,所述油通路沿着所述一个端面的外周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板包括用于扩张所述油通路的凹部,并且所述凹部形成为大致圆弧形,以沿着所述油通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通路包括在所述油通路的上端的窄部,并且所述上端与所述油供给通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通路还包括在所述齿轮的轴向的另一端面和所述壳体的油通路形成面之间的空间,所述油通路形成面以预定距离或间隔面对该另一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通路还包括在所述齿轮的外齿和从径向外侧面对所述外齿的油通路形成肋之间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板安装于所述油通路形成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变速箱将设置于车辆,
所述齿轮构成为所述齿轮的在所述车辆前进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齿轮的在所述车辆后退时的转动方向不同,
所述齿轮具有由竖直平面分开的两个部分,所述竖直平面包括所述齿轮的轴线,以及
所述油通路被置于所述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在该一个部分中,当所述车辆前进时,所述齿轮的所述外周部向上移动。
CN201510205735.2A 2014-04-28 2015-04-27 变速箱装置 Pending CN1050420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263,042 2014-04-28
US14/263,042 US9500274B2 (en) 2014-04-28 2014-04-28 Transmission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2051A true CN105042051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334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5735.2A Pending CN105042051A (zh) 2014-04-28 2015-04-27 变速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500274B2 (zh)
CN (1) CN1050420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45471B2 (en) 2013-08-27 2018-04-17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Lubricating apparatus for rotating shaft
US10760675B1 (en) * 2019-06-05 2020-09-01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Assembly with gasket configured to partly form lubricant delivery chan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55261A (en) * 1977-10-12 1979-05-02 Toyota Motor Corp Lubricant induction unit for gear transmission
US4222283A (en) * 1978-04-27 1980-09-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anual transmission lubrication system
JPS58177652U (ja) * 1982-05-21 1983-11-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潤滑機構
JPS6112451A (ja) 1984-06-26 1986-01-20 Ichikoh Ind Ltd 傾倒保持式ドアミラ−
JP5551573B2 (ja) * 2010-11-26 2014-07-16 株式会社ニフコ 潤滑オイル収集案内具
JP5297473B2 (ja) * 2011-02-04 2013-09-2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US9103432B2 (en) * 2011-04-20 2015-08-1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Lubricating oil supply device of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00274B2 (en) 2016-11-22
US20150308559A1 (en) 2015-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8749B (zh)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JP4981152B2 (ja) 車両用オイルポンプ
JP5751342B2 (ja) 車両用電動駆動装置
JP5016076B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WO2018016267A1 (ja) 潤滑油の供給構造
JP6129150B2 (ja) 車両駆動装置の潤滑構造
CN104251289B (zh) 用于牵引车辆的驱动轴的润滑装置
CN105650256A (zh) 用于减速器的润滑结构
CN103847662A (zh) 润滑油供给装置
WO2016158059A1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2011256969A (ja) 駆動装置の潤滑装置
JP4771517B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における潤滑装置
CN103486217A (zh) 不断动力换档两档变速箱
JP6244772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04421412A (zh) 转轴润滑装置
CN105042051A (zh) 变速箱装置
JP5930947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と駆動装置におけるカウンタギヤ列のハウジングへの取付方法
JP4757885B2 (ja) 車両駆動装置
CN205663835U (zh) 带强制冷却系统的全功率取力器
JP5870504B2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CN110388449A (zh) 车辆用电动油泵装置
CN204878620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中的主动齿轮
JP5087697B2 (ja) 車両駆動装置
JP2015105730A (ja) デフケース
JP2012237352A (ja) 潤滑油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