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1536A -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 Google Patents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1536A
CN105041536A CN201510554287.7A CN201510554287A CN105041536A CN 105041536 A CN105041536 A CN 105041536A CN 201510554287 A CN201510554287 A CN 201510554287A CN 105041536 A CN105041536 A CN 105041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avity
outlet
air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42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1536B (zh
Inventor
古金培
杰瑞明
马洪俊
程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UEL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UEL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UEL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UEL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542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1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1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1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1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1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本发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上、下两端开口的若干组横向排列的腔体,本体的上端设有油路,每个腔体连接有进油雾化通道,进油雾化通道与油路连通,且进油雾化通道设有用于控制进油的喷嘴,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控制向发动机输送油气量的阀门机构;阀门机构设有与每个腔体相配合的阀片;所述本体设有空气旁通道,空气旁通道的出口与所有腔体的出口连通;空气旁通道的中部设有调节阀。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适用于多缸发动机。

Description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越来越重视,对汽车的节能也逐渐重视起来,目前是小汽车是逐年增加,油耗量非常之大;在小汽车运行过程中,为了提高燃油利用率,目前市场上推出了不少携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汽车,通过改善进入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油和空气比,使之达到一个有效比例,提高燃油的利用率。目前的节气门体大多数采用一个阀门控制,当发动机处于怠速时,阀门的两侧压力差较大,从而导致阀门会产生振动,控制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该节气门体结构稳定,控制精度高。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上、下两端开口的若干组横向排列的腔体,本体的上端设有油路,每个腔体连接有进油雾化通道,进油雾化通道与油路连通,且进油雾化通道设有用于控制进油的喷嘴,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控制向发动机输送油气量的阀门机构;阀门机构设有与每个腔体相配合的阀片;所述本体设有空气旁通道,空气旁通道的出口与所有腔体的出口连通;空气旁通道的中部设有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旁通道包括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以及中间通道,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错开设置,且进气通道通过中间通道与出气通道连通;所述调节阀设置于中间通道。
进一步地,腔体内套设有雾化筒,进油雾化通道包括设置于雾化筒的外侧面的雾化环槽以及与油路连通的进油通道,所述雾化筒设有若干个喷雾孔,喷雾孔通过雾化环槽与进油通道连通,喷嘴设置于进油通道。
进一步地,阀门机构包括与每组腔体相配合的且横向设置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相应组的所有腔体,所述阀片固定于相应的转轴;相邻的两个转轴之间设有连接结构,且相邻的两个转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转轴分别为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主动转轴固定连接的主动旋转片和与从动转轴连接的从动旋转片,主动旋转片靠近从动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主动旋转头,从动旋转片连接有从动旋转头,主动旋转头与从动旋转头之间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设有横向孔,主动旋转头穿过横向孔与主动旋转片活动连接,且主动旋转头可相对主动旋转片旋转;从动旋转头设有与传动杆另一端相配合的穿孔,从动旋转头与传动杆滑动连接,从动旋转头与从动连接片活动连接且从动旋转头可相对从动连接片旋转。
进一步地,本体的下端部设有用于将相邻两个腔体出口连通的中间连通槽,本体还设有将空气旁通道的出口与其中一个腔体出口连通的空气连通槽。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两组横向排列的腔体,每组腔体包括至少两个腔体,本体的下端面在相邻的4个腔体之间设有十字形的中间连通槽,空气旁通道的出口至少与其中一个腔体出口之间设有空气连通槽。
进一步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限位片,本体设有与限位片相配合的可调整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本体螺纹连接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伸出本体且与限位片相对设置,固定杆的另外一端与本体之间设有紧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油路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端的纵向油道和横向油道,其中一个纵向油道上设有调压器。
进一步地,本体的侧面设有PCB板,其中一个转轴设有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其中一个腔体内设有传感器,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PCB板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喷嘴以及调节阀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腔体的出口设有用于感应含氧量的氧气传感器,PCB板还与氧气传感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调整压力的真空管,真空管的一端与腔体的出口连通。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稳定、控制精度高,可适用于多缸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种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局部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本体;2——阀门机构;21——转轴;22——阀片;3——进油雾化通道;31——雾化环槽;32——进油通道;4——空气旁通道;5——步进电机;6——雾化筒;61——喷雾孔;7——主动旋转片;71——主动旋转头;8——从动旋转片;81——从动旋转头;9——传动杆;10——中间连通槽;11——空气连通槽;12——限位片;13——限位机构;131——固定杆;132——紧固弹簧;14——纵向油道;15——调压器,16——横向油道;17——真空管;18——传感器;19——喷嘴;20——腔体;211——主动转轴;212——从动转轴41——进气通道;42——出气通道;43——中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4。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上、下两端开口的若干组横向排列的腔体20,本体1的上端设有油路,每个腔体20连接有进油雾化通道3,进油雾化通道3与油路连通,且进油雾化通道3设有用于控制进油的喷嘴19,本体1的下端设有用于控制向发动机输送油气量的的阀门机构2;阀门机构2设有与每个腔体相配合的阀片22;所述本体1设有空气旁通道4,空气旁通道4的出口与所有腔体20的出口连通;空气旁通道4的中部设有调节阀。本实施例中,出口设置于本体1的下端。
本技术方案应用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在本体1的上端连接有空气滤清器等,在汽车正常行驶时,油泵向油路中泵入汽油,并在油路中形成油压,汽油通过喷嘴19依次进入进油雾化通道3、腔体20中;喷嘴19控制进油量;雾化的汽油与空气在腔体20内混合,阀门机构2根据行驶状态调节腔体20与发动机腔体20的连通量,即腔体20下端阀片22的打开面积。当汽车在怠速阶段时,阀片22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几乎没有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进入腔体,腔体20内基本只有雾化的汽油,进入发动机腔体20内的汽油量很少,空气需要从空气旁通道4进入并与雾化汽油在本体1的出口处混合并一同进入到发动机腔体20内。其次,在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时,阀片22的两侧汽油差较大,为避免阀片22承受较大压力带来的振动,本技术方案采用多个腔体与多个阀片22结合的技术,每个阀片2的面积相对较小,从而有效降低阀片22承受的压力,保持稳定性。空气旁通道4至少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2、3、4个等。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旁通道4包括进气通道41、出气通道42以及中间通道43,进气通道41与出气通道42错开设置,且进气通道41通过中间通道43与出气通道42连通;所述调节阀设置于中间通道。
在具体实施时,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均竖直设置,中间通道纵向设置,且中间通道与外界连通,中间通道连接有步进电机5,步进电机5的转轴与调节阀连接,步进电机5驱动调节阀沿着中间通道移动,从而达到控制中间通道43与出气通道42交接处的开口大小或者控制中间通道43与进气通道41交接处的开口大小;进而达到调节进气量的效果。
进一步地,腔体20内套设有雾化筒6,进油雾化通道3包括设置于雾化筒6的外侧面的雾化环槽31以及与油路连通的进油通道32,所述雾化筒6设有若干个喷雾孔61,喷雾孔61通过雾化环槽31与进油通道32连通,喷嘴19设置于进油通道32。
优选地,雾化环槽31的横截面积小于进油通道32横截面积的1/10。汽油从油路进入雾化环槽31时,汽油处于高压状态;从喷雾孔61喷出时,形成雾化状态,以小液滴的方式存在,以便于在发动机内充分燃烧。
进一步地,阀门机构2包括与每组腔体20相配合的横向设置的转轴21,转轴21横向设置,且转轴21的一端依次穿过相应组的所有腔体20,转轴21设有与腔体20下端开口相配合的阀片22;相邻的两个转轴21之间设有连接结构,且相邻的两个转轴21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通过横向设置的转轴21来控制腔体20的通气量,由于在控制时,阀门机构2仅通过一个伺服电机来控制,即伺服电机仅仅驱动其中一个转轴21,其他转轴21通过连接结构带动转动,实现每个腔体20同步下端开口的开合。为便于阀门机构2保持关闭趋势,至少一个转轴2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21向关闭状态运动的扭簧。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转轴21分别为主动转轴211和从动转轴212,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主动转轴211固定连接的主动旋转片7和与从动转轴212连接的从动旋转片8,主动旋转片7靠近从动转轴212的一端连接有主动旋转头71,从动旋转片8连接有从动旋转头81,主动旋转头71与从动旋转头81之间设有传动杆9,传动杆9的一端设有横向孔,主动旋转头71穿过横向孔与主动旋转片7活动连接,且主动旋转头71可相对主动旋转片7旋转;从动旋转头81设有与传动杆9另一端相配合的穿孔,从动旋转头81与传动杆9滑动连接,从动旋转头81与从动连接片活动连接且从动旋转头81可相对从动连接片旋转。
目前在实现双轴联动时,一般采用传动机构,如齿轮、皮带、链轮等传动机构,这些传动机构势必会增加安装空间,成本较高。采用传动杆9传动,结构简单,且同步化高。当主动转轴211转动时,主动旋转片7带动主动旋转头71以及传动杆9旋转,传动杆9带动从动旋转头81一件从动旋转片8旋转,进而带动从动转轴212旋转。最终达到,主动转轴211上的阀片22与从动转轴212上的阀片22同步开合。
进一步地,本体1的下端部设有用于将相邻两个腔体20出口连通的中间连通槽10,还设有将空气旁通道4的出口与其中一个腔体20出口连通的空气连通槽11。
优选地,所述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两组横向排列的腔体20,每组腔体20包括至少两个腔体20,本体1的下端面在相邻的4个腔体20之间设有十字形的中间连通槽10,空气旁通道4的出口至少与其中一个腔体20出口之间设有空气连通槽11。
在实际工作中,每一腔体20对应一个发动机缸;车辆在怠速时,每个发动机都需要维持工作,此时腔体20需要对每个发动机缸输送雾化汽油和空气,空气旁通道4通过空气连通槽11、中间连通槽10与每个腔体20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转轴21的一端连接有限位片12,本体1设有与限位片12相配合的可调整的限位机构13,所述限位机构13包括与本体1螺纹连接的固定杆131,固定杆131的一端伸出本体1且与限位片12相对设置,固定杆131的另外一端与本体1之间设有紧固弹簧132。
限位片12与限位机构13配合用于限定转轴21的旋转角度,即控制腔体20的开口的开合大小;避免旋转角度过大。同时,采用可调整的限位机构13,使得该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的型号的汽车;对汽车的最大马力、速度进行限制,避免超速。固定杆131可以采用螺钉、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油路包括设置在本体1上端的纵向油道14和横向油道16,两个纵向油道14和一个横向油道16形成油路,其中一个纵向油道14上设有用于调整油压的调压器15。
具体设置时,另一个纵向油道14设置有进油口,该纵向油道为进油道,所述其中一个纵向油道设有出油口,该纵向油道为出油道,汽油经过进油道、横向油道、出油道流出;汽油在油路内形成油压,通过进油雾化通道3进入腔体20;调压器15用以调整油路的油压,以保证油压相对稳定,以便汽油进入进油雾化通道3。由于油泵的工作是以脉冲的形式对外输送汽油,从而导致汽油在油路中压力处于变化状态,本技术方案中,就油路设计成U形回路,通过调压器15来调整油压,当油压较大时,调压器15阻断油路的横截面减小,泄压;当油压较小时,调压器15阻断油路的横截面增加,增加油路中的油压。
U形油路可便于对所有腔体20供油,调压器15可以调节油路的油压。
进一步地,本体1的侧面设有PCB板,其中一个转轴21设有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其中一个腔体20内设有传感器18,传感器18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腔体20的出口设有用于感应含氧量的氧气传感器,PCB板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气传感器、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喷嘴以及调节阀信号连接。
PCB板根据腔体20内的温度、压力以及氧气计算腔体20的油量,从而控制喷嘴的喷油量;根据汽车的调档、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来调整转轴21的转动角度;其次,在怠速时,根据含氧量,调整步进电机5带动调节阀运动来调节空气旁路的进气量。
进一步地,本体1的下端设有用于调整压力的真空管17,真空管17的一端与腔体20的出口连通。
本技术方案工作时,转轴21的阀片22期初处于关闭状态,腔体20内形成高压的雾化汽油和空气,此时阀片22处于一侧高压状态,另一侧处于常压状态,不利于转轴21旋转;此时真空管17可将腔体20的出口暂时性连通,调整阀片22两侧的压力平衡,以方便打开转轴21,从而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阀片22强行打开,易形变、寿命较短的问题。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在此基础上的等同技术方案仍落入申请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上、下两端开口的若干组横向排列的腔体,本体的上端设有油路,每个腔体连接有进油雾化通道,进油雾化通道与油路连通,且进油雾化通道设有用于控制进油的喷嘴,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控制向发动机输送油气量的阀门机构;阀门机构设有与每个腔体相配合的阀片;所述本体设有空气旁通道,空气旁通道的出口与所有腔体的出口连通;空气旁通道的中部设有调节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其特征在于:腔体内套设有雾化筒,进油雾化通道包括设置于雾化筒的外侧面的雾化环槽以及与油路连通的进油通道,所述雾化筒设有若干个喷雾孔,喷雾孔通过雾化环槽与进油通道连通,喷嘴设置于进油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其特征在于:阀门机构包括与每组腔体相配合的且横向设置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相应组的所有腔体,所述阀片固定于相应的转轴;相邻的两个转轴之间设有连接结构,且相邻的两个转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转轴分别为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主动转轴固定连接的主动旋转片和与从动转轴连接的从动旋转片,主动旋转片靠近从动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主动旋转头,从动旋转片连接有从动旋转头,主动旋转头与从动旋转头之间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设有横向孔,主动旋转头穿过横向孔与主动旋转片活动连接,且主动旋转头可相对主动旋转片旋转;从动旋转头设有与传动杆另一端相配合的穿孔,从动旋转头与传动杆滑动连接,从动旋转头与从动连接片活动连接且从动旋转头可相对从动连接片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下端部设有用于将相邻两个腔体出口连通的中间连通槽,本体还设有将空气旁通道的出口与其中一个腔体出口连通的空气连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两组横向排列的腔体,每组腔体包括至少两个腔体,本体的下端面在相邻的4个腔体之间设有十字形的中间连通槽,空气旁通道的出口至少与其中一个腔体出口之间设有空气连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其特征在于: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限位片,本体设有与限位片相配合的可调整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本体螺纹连接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伸出本体且与限位片相对设置,固定杆的另外一端与本体之间设有紧固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端的纵向油道和横向油道,其中一个纵向油道上设有调压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侧面设有PCB板,其中一个转轴设有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其中一个腔体内设有传感器,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PCB板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喷嘴以及调节阀信号连接;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调整压力的真空管,真空管的一端与腔体的出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旁通道包括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以及中间通道,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错开设置,且进气通道通过中间通道与出气通道连通;所述调节阀设置于中间通道。
CN201510554287.7A 2015-09-02 2015-09-02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Active CN105041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4287.7A CN105041536B (zh) 2015-09-02 2015-09-02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4287.7A CN105041536B (zh) 2015-09-02 2015-09-02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1536A true CN105041536A (zh) 2015-11-11
CN105041536B CN105041536B (zh) 2017-10-20

Family

ID=54448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4287.7A Active CN105041536B (zh) 2015-09-02 2015-09-02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15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1132A (zh) * 2017-11-07 2019-05-14 北京慨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节气阀体
CN114718739A (zh) * 2022-04-20 2022-07-08 东莞传动电喷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燃油喷射电子节气阀体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67422A (en) * 1956-04-23 1959-01-06 Gen Motors Corp Carburetor idling mechanism
US3570821A (en) * 1967-10-30 1971-03-16 Brooks Walker Carburetor
CN1493779A (zh) * 2002-10-31 2004-05-05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 电控燃油喷射四冲程汽油发动机
CN1587667A (zh) * 2004-09-20 2005-03-02 汪峰 电子节气门体
CN1601068A (zh) * 2003-09-17 2005-03-30 沃尔布罗发动机使用有限责任公司 燃油喷射内燃机的节气阀体组件
CN102003290A (zh) * 2010-12-20 2011-04-06 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电喷节气门体总成
CN204941758U (zh) * 2015-09-02 2016-01-06 东莞传动电喷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67422A (en) * 1956-04-23 1959-01-06 Gen Motors Corp Carburetor idling mechanism
US3570821A (en) * 1967-10-30 1971-03-16 Brooks Walker Carburetor
CN1493779A (zh) * 2002-10-31 2004-05-05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 电控燃油喷射四冲程汽油发动机
CN1601068A (zh) * 2003-09-17 2005-03-30 沃尔布罗发动机使用有限责任公司 燃油喷射内燃机的节气阀体组件
CN1587667A (zh) * 2004-09-20 2005-03-02 汪峰 电子节气门体
CN102003290A (zh) * 2010-12-20 2011-04-06 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电喷节气门体总成
CN204941758U (zh) * 2015-09-02 2016-01-06 东莞传动电喷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1132A (zh) * 2017-11-07 2019-05-14 北京慨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节气阀体
CN114718739A (zh) * 2022-04-20 2022-07-08 东莞传动电喷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燃油喷射电子节气阀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1536B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4353B2 (en) Throttle body fuel injection system with improved fuel distribution
US6467465B1 (en) Throttle body fuel injector adapter manifold
CN105041536A (zh)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CN204941758U (zh) 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EP0221312A2 (de) Ansaugsystem für gemischverdichtende, fremdgezündete Brennkraftmaschinen, mit einer elektronisch gesteuerten Kraftstoffzumesseinrichtung
DE102004037763A1 (de) Arts
CN102116221B (zh) 电控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US4137284A (en) Carburetor
CN203175710U (zh) 一种化油器及其油系结构
US2197529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3291441B (zh) 发动机连续可变进气滚流控制机构及发动机
CN102080609A (zh) 通用汽油发动机化油器
CN1268622A (zh) 节流阀体上的旁路控制装置
US3661129A (en) 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EP1961938A3 (en) Control system for general-purpose engine
CN212583841U (zh) 一种电控燃油喷射节气门体
CN21758233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富氧微纳米气泡燃料供给控制系统
CN203412672U (zh) 液体化油器上使用的燃气供气装置
CN201972820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机构
CN2809244Y (zh) 一种化油器
CN203189143U (zh) 机械可调化油器二次混合结构
CN204552983U (zh) 无油针化油器
CN202325904U (zh) 化油器怠速系统
CN100374707C (zh) 一种化油器
DE833882C (de) Vergaser fuer Brennkraftmaschin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