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1498A - 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1498A
CN105041498A CN201510196747.3A CN201510196747A CN105041498A CN 105041498 A CN105041498 A CN 105041498A CN 201510196747 A CN201510196747 A CN 201510196747A CN 105041498 A CN105041498 A CN 105041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hole
oil
cylinder block
oily
acceptance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67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胁屋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41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14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2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1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16Cylinder liners of wet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42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1/4264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of exhaust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01M2011/02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for lubricating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01M2011/023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between oil sump and cylinder h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当油从气缸盖(1)通过油孔(9、10)流入到气缸体(8)中时,与流经第一油孔(9)的油相比,流经第二油孔(10)的油难以接收来自集合排气口(4至7)中的排气的热量。这是因为第二油孔(10)在气缸体(8)的纵向方向上形成在最外侧集合排气口(7)的外侧,并且第一油孔(9)形成在集合排气口(7)与第二油孔(10)之间。此外,第二油孔(10)被形成为具有比第一油孔(9)的直径大的直径。这增加了从气缸盖(1)通过油孔(9、10)流入气缸体(8)中的油中的流经第二油孔(10)的油的流速。

Description

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存在已知的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气缸盖中形成有多个油孔,所述油孔使油从设有多个排气口的气缸盖流入到气缸体。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3-155625(JP2013-155625A)描述了油孔形成在气缸盖中的排气口之间,并且此外,油孔在气缸盖的纵向方向上形成在最外侧排气口的外侧,使得油孔与最外排气口相邻。
发明内容
在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中,在油孔形成为JP2013-155625A中所描述的那样的情况下,经过油孔的油从排气口中的排气接收热量,使得油的温度可能由于热量而易于升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该循环结构能够抑制油的温度升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油循环结构包括气缸体和气缸盖。气缸盖包括多个排气口。气缸盖具有多个油孔,该油孔在与气缸体接触的表面上开口。油通过多个油孔被给至气缸体。多个油孔包括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第一油孔在气缸体的纵向方向上被置于最外侧排气口的外侧。第二油孔在气缸体的纵向方向上被布置在第一油孔的外侧。第二油孔具有比第一油孔的直径大的直径。这增加从气缸盖通过油孔流入气缸体的油中的流经第二油孔的油的流速。与流经第一油孔的油相比,流经第二油孔的油难以从排气口中的排气接收热量。这是因为,第二油孔与第一油孔相比形成在离排气口更远的位置处,并且从排气口到第二油孔的热传递被流经布置在第二油孔与排气口之间的第一油孔的油中断。通过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增加难以从排气口中的排气接收热量的第二油孔中的油的流速,能够抑制从气缸盖流向气缸体的油的温度升高。
在油循环结构中,气缸体可以包括油接收部和水套。油接收部可以被构造成从多个油孔接收油。水套可以与油接收部相邻。根据油循环结构,从第二油孔流入到油接收部中的油通过与流经与油接收部相邻的水套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被有效地冷却。
在油循环结构中,第二油孔在气缸体侧上可以具有开口。第二油孔的内周表面在第二油孔的气缸体侧上可以包括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的直径可以朝向第二油孔的开口扩大。根据油循环结构,当第二油孔中的油流入到油接收部中时,油由于第二油孔的内周表面的较靠近气缸体侧(油接收部侧)上的开口的第二部分而扩散,也就是,油由于朝向开口扩大的第二部分而扩散。因此,由于油流动遍及油接收部的内壁的宽范围,所以油能够通过与水套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被有效地冷却。
在油循环结构中,第一油孔在气缸体侧上可以具有开口。第一油孔的内周表面在第一油孔的气缸体侧上可以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的直径可以朝向第一油孔的开口扩大。根据油循环结构,当第一油孔中的油流入到油接收部中时,油由于第一油孔的内周表面的较靠近气缸体侧(油接收部侧)上的开口的第一部分而扩散,也就是,油由于朝向开口扩大的第一部分而扩散。因此,由于油流动遍及油接收部的内壁的宽范围,所以油可以通过与水套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被有效地冷却。因此,如果穿过第一油孔的油从排气口中的排气接收热量并且其温度升高,则油被有效地冷却,同时油沿着油接收部的内壁流动,从而抑制油的温度升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似的数字符号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为用图解方式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气缸盖中的排气口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2为当从箭头II-II的方向观察时图1的内燃机中的气缸盖和气缸体的示意图;并且
图3为当从油接收部侧观察时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油孔的开口和第二油孔的开口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3来描述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内燃机的气缸盖1被固定到气缸体8的顶面。气缸体8设有水套11,以使用于发动机的冷却水流动。在气缸盖1中,成列布置的四个气缸#1至#4中的每一个气缸设有多个排气口3a、3b(在该实例中,一个气缸两个排气口)。多个排气口3a、3b被布置在气缸#1至#4对齐的方向上,也就是,与气缸体8的纵向方向平行。排气口3a、3b被连接到它们的对应的气缸的燃烧室2。
第一气缸#1的排气口3a和排气口3b在排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处汇集,从而形成集合排气口4。第二气缸#2的排气口3a和排气口3b在排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处汇集,从而形成集合排气口5。第三气缸#3的排气口3a和排气口3b在排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处汇集,从而形成集合排气口6。第四气缸#4的排气口3a和排气口3b在排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处汇集,从而形成集合排气口7。集合排气口4至7在进一步下游处汇集。集合排气口4至7在与第一气缸#1至第四气缸#4对齐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图中的右左方向)上对齐。
气缸盖1具有多个油孔9、10,以使润滑内燃机中的阀系统等的油从气缸盖1流到气缸体8,并且多个油孔9、10与气缸体8的纵向方向平行地形成。油孔9、10在气缸盖1的与气缸体8接触的表面上开口。多个油孔9、10包括:第一油孔9,该第一油孔9与集合排气口4、6、7的相邻;和第二油孔10,该第二油孔10在气缸体8的纵向方向上被置于最外侧第一油孔9的进一步外侧,第二油孔10与最外侧第一油孔9相比被设置成离集合排气口7更远。在气缸体8的纵向方向上与最外侧集合排气口7相邻的第一油孔9被置于集合排气口7的进一步外侧。此外,第二油孔10在气缸体8的纵向方向上被置于与集合排气口7相邻的第一油孔9的进一步外侧。第二油孔10被形成为具有比第一油孔9的直径大的直径。
图2为当从箭头II-II的方向观察时图1中的气缸盖1和气缸体8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气缸体8包括用于从多个油孔9、10接收油的油接收部12,并且油接收部12被形成为与水套11相邻(图1)。此外,油接收部12以在气缸体8的纵向方向上延长的形状形成,并且油接收部12具有内壁12a,该内壁12a具有用于将从多个油孔9、10流出的油收集到收集部分P中的形状。油接收部12的收集部分P被置于油接收部12的延伸方向上(在气缸盖8的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并且该收集部分P被连接到油盘以保持润滑气缸内燃机的每个部分的油。
如图3中所示,第二油孔10的内周表面的较靠近气缸体8侧(油接收部12侧)上的开口10b的一部分设有扩大部分10a,该扩大部分10a通过朝向开口10b扩大第二油孔10而形成。图3为示出当从气缸体8侧观察时图2所示的第二油孔10和离第二油孔10最近的第一油孔9(与集合排气口7相邻的第一油孔9)的透视图。如从图3能够看到的,第一油孔的内周表面的离第二油孔10最近的一部分设有通过朝向开口9b扩大第一油孔9而形成的扩大部分9a,所述一部分较靠近油接收部12侧上的开口9b。
接着将描述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的操作。润滑图2所示的内燃机的气缸盖1中的阀系统等的油通过第一油孔9和第二油孔10流入到气缸体8的油接收部12中。当第二油孔10中的油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时,油由于第二油孔10的内周表面的较靠近气缸体8侧上的开口10b的所述一部分而扩散,也就是,油由于扩大部分10a而扩散。此外,当离第二油孔10最近的第一油孔9中的油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时,油由于第一油孔9的内周表面的较靠近气缸体8侧上的开口9b的所述一部分而扩散,也就是,油由于扩大部分9a而扩散。然后,从第一油孔9和第二油孔10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的油沿着油接收部12的内壁12a流入到收集部分P中。此外,在油接收部12的收集部分P中如此收集的油进一步返回到内燃机的油盘。油盘中的油被送至内燃机的每个部分诸如阀系统等,并且之后,油润滑每个部分,油返回至油盘。
在油从气缸盖1流入到气缸体8(油接收部12)中时,与流经第一油孔9的油相比,流经第二油孔10的油难以从集合排气口4至7中的排气接收热量。这是因为第二油孔10与第一油孔9相比形成在离集合排气口4至7更远的位置处。此外,与集合排气口7相邻的第一油孔9被置于第二油孔10与集合排气口7之间。流经第一油孔9的油中断从集合排气口7至第二油孔10的热传递。据此,流经第二油孔10的油难以从集合排气口7中的排气接收热量。此外,第二油孔10被形成为具有比第一油孔9的直径大的直径。这能够增加从气缸盖1通过油孔9、10流入气缸体8(油接收部12)的油中的流经第二油孔10的油的流速。通过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增加难以从集合排气口4至7中的排气接收热量的第二油孔10中的油的流速,能够抑制从气缸盖流1流向气缸体8(油接收部12)的油的温度升高。
根据上文描述的上面的实施例,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抑制从气缸盖1流向气缸体8的油的温度升高。
用于使内燃机的冷却水流动的水套11被形成为与气缸体8中的油接收部12相邻。因此,从第二油孔10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的油通过与流经与油接收部12相邻的水套11的冷却水热交换而被有效地冷却。
油接收部12以在气缸体8的纵向方向上延长的形状形成。然后,从第二油孔10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的油沿着油接收部12的内壁12a遍及长距离流入到收集部分P中。在这种情况下,油接收部12的油与水套11的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能够通过以如较早提及的延长形状形成的油接收部12执行。这使得能够使从第二油孔10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的油进一步有效地冷却。
当第二油孔10中的油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时,油由于第二油孔10的内周表面的较靠近气缸体8侧上的开口10b的所述一部分而扩散,也就是,油由于扩大部分10a而扩散。据此,油在油接收部12的内壁12a的大范围上流动,然后在收集部分P处聚集。因此,在油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并且在收集部分P处聚集之前,油通过与流经水套11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被有效地冷却。
在离第二油孔10最近的第一油孔9中的油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时,油由于第一油孔9的内周表面的较靠近气缸体8侧上的开口9b的所述一部分而扩散,也就是,油由于扩大部分9a而扩散。据此,油在油接收部12的内壁12a的大范围上流动,然后在收集部分P处聚集。因此,在油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并且在收集部分P处聚集之前,油通过与流经水套11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被有效地冷却。
注意,例如,上述实施例可以以如下方式变型。扩大部分9a可以被形成在第一油孔9中的除离第二油孔10最近的第一油孔9之外的任意第一油孔9中。
可以不必设置第一油孔9的扩大部分9a和第二油孔10的扩大部分10a。可设想,收集部分P被设置在油接收部12的一端上(图2的右端),该端与在第二油孔10正下方的一部分相反,而不是在如图2所示的油接收部12的延伸方向(在气缸体8的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设置收集部分P。在这种情况下,在从第二油孔10流入到油接收部12中的油到达收集部分P之前的距离是长的,这使得在油到达收集部分P之前能够有效地冷却油。
代替在气缸体8中形成油接收部12,分别与油孔9、10连通的多个通路可以形成在气缸体8中,使得孔9、10中的每一个孔中的油经其对应的通路独立地返回到油盘中。
气缸#1至#4中的每一个气缸的排气口3a和排气口3b每个气缸地汇集从而形成集合排气口4至7中的每一个集合排气口,并且集合排气口4至7在排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处进一步汇集。然而,代替地,气缸#1至#4的所有排气口3a、3b可以在排气流动方向上的预定部分处汇集。
不必将集合排气口4至7在气缸盖1中汇集在一起。集合排气口4至7可以从气缸盖向外开口,并且排气歧管可以被连接到集合排气口4至7的开口,使得来自集合排气口4至7的相应的排气由排气歧管收集。
注意,在集合排气口4至7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样在气缸盖1中汇集在一起的情况下,气缸盖1易于从排气接收热量。鉴于此,本发明的应用产生大效果。

Claims (4)

1.一种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所述油循环结构包括:
气缸体(8);和
气缸盖(1),所述气缸盖(1)包括多个排气口,所述气缸盖具有多个油孔,所述油孔在与所述气缸体接触的表面上开口,油通过所述多个油孔被供给至所述气缸体,所述多个油孔包括第一油孔(9)和第二油孔(10),所述第一油孔在所述气缸体的纵向方向上被置于最外侧排气口的进一步外侧,所述第二油孔在所述气缸体的纵向方向上被置于所述第一油孔的进一步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油孔具有比所述第一油孔的直径大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循环结构,其中:
所述气缸体包括油接收部(12)和水套(11),所述油接收部被构造成接收来自所述多个油孔的油,并且所述水套(11)与所述油接收部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循环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油孔在气缸体侧上具有开口(10b),并且
所述第二油孔的内周表面在所述第二油孔的气缸体侧上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朝向所述第二油孔的所述开口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循环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油孔在气缸体侧上具有开口(9b),并且
所述第一油孔的内周表面在所述第一油孔的气缸体侧上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朝向所述第一油孔的所述开口变大。
CN201510196747.3A 2014-04-25 2015-04-23 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 Pending CN1050414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1188 2014-04-25
JP2014091188A JP2015209802A (ja) 2014-04-25 2014-04-25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オイルの流通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1498A true CN105041498A (zh) 2015-11-11

Family

ID=52997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6747.3A Pending CN105041498A (zh) 2014-04-25 2015-04-23 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08308A1 (zh)
EP (1) EP2940262A1 (zh)
JP (1) JP2015209802A (zh)
CN (1) CN105041498A (zh)
BR (1) BR10201500790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74537B1 (fr) * 2017-12-01 2021-09-10 Renault Sas Culass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 collecteur d'echappement integr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1600A (zh) * 2001-11-27 2003-06-0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汽缸组
JP2003301742A (ja) * 2002-04-11 2003-10-2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
JP2010223204A (ja) * 2009-02-25 2010-10-07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集合排気ポート一体型シリンダヘッドのオイル戻し通路構造
WO2014033528A1 (en) * 2012-08-28 2014-03-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4043825A (ja) * 2012-08-28 2014-03-13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
JP2014043826A (ja) * 2012-08-28 2014-03-13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2992A (en) * 1997-11-24 1998-12-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Internal combuston engine having separated cylinder head oil drains and crankcase ventilation passages
JP5834961B2 (ja) * 2012-01-27 2015-1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1600A (zh) * 2001-11-27 2003-06-0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汽缸组
JP2003301742A (ja) * 2002-04-11 2003-10-2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
JP2010223204A (ja) * 2009-02-25 2010-10-07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集合排気ポート一体型シリンダヘッドのオイル戻し通路構造
WO2014033528A1 (en) * 2012-08-28 2014-03-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4043825A (ja) * 2012-08-28 2014-03-13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
JP2014043826A (ja) * 2012-08-28 2014-03-13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08308A1 (en) 2015-10-29
EP2940262A1 (en) 2015-11-04
BR102015007905A2 (pt) 2016-04-19
JP2015209802A (ja) 2015-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1203U (zh) 多缸内燃发动机
JP5846135B2 (ja) 内燃機関
JP4098712B2 (ja) 排気マニホールド一体型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4119833B2 (ja) 排気マニホールド一体型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JP6071990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JP6205730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
KR20180066022A (ko) 열교환기
JP2012189075A (ja) 互いに重なり離れて配置されたマニホールド部に合流する排気管の一体化された排気マニホールド及びサブグループを有する内燃機関用シリンダヘッド
JP5864401B2 (ja) 内燃機関の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構造
CN105937461A (zh) 用于内燃机的水套
CN100432410C (zh) 用于发动机的冷却水通道结构
JP6382879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ウオータジャケット構造
US8757111B2 (en) Engine assembly including cooling system
JP6607130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排気還流構造
US8960134B1 (en) Targeted cooling with individualized feeding ports to cylinders
JP5931102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CN105041498A (zh) 内燃机中的油循环结构
JP5587380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構造
JP2009180109A (ja) 排気マニホールド一体型シリンダヘッドの冷却構造
CN103502618A (zh) 用于冷却内燃机的燃烧废气的废气冷却器、集水转接器、废气冷却系统和用于制造废气冷却系统的方法
JP6096518B2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CN107850001B (zh) 气缸盖的冷却构造
JP2020023947A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
US20160025033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355196B2 (ja) 内燃機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